首页 > 文章中心 > 带我到山顶

带我到山顶

带我到山顶范文第1篇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学校后面的山。本溪的山比比皆是,就好像在一片连绵起伏的上没有平地,所以我们学校周围不知名的山很多。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园林专业毕业生实习记录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园林专业毕业生实习记录一

今天是我们实习得第x天,只是天宫不做美,早上下起了小雨,雨晴后,我们来到学校附近的山。行程约20分钟,我们来到了这座不知名的山脚下,由于刚下完雨,乡土气息十分清香,登上山顶极目眺望,群山逶迤连绵,蜿蜒向不知名的远方。视野所及之内,一片青葱,起伏的峰峦、错落的沟壑、繁茂的植被、仿似大家随意勾勒的一幅风光画卷。

(二)

早上很早起来,因为考试地点在北京交通大学的校园内,吃饭时间大家就在互相认认树木。因为前几天的努力,基本是没问题的。考试时间不算很长,每个老师带着一个人认识几种,考完了就马上散了。

下午是花卉的实习,地点是定在玉渊谭公园,这个公园属于北京市迎接奥运的一个花卉应用展区,很多不同的品种,也相当的不好认。毕竟是第一次的花卉,虽然太阳很大紫外线很强,大家还是在这么一个很困难的情况下汗流浃背的记录花卉名录。老师带完之后,自己又再仔细的看看。接着就是可以直接回去了。

晚上还是很闲的,打牌上网看杂志。没有电脑的日子还是很惬意的。

园林专业毕业生实习记录二

今天是我们实习得第x天,早上我们在班级集合,老师布置任务,安排实习计划和安全教育后,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带着采集标本所用的工具,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学校后面的山。本溪的山比比皆是,就好像在一片连绵起伏的上没有平地,所以我们学校周围不知名的山很多。

我们徒步了十分钟到了山脚下,我们顺着山间小道,一面采集标本,一面向山顶攀登。山不高,山间生长的植物也一般,所以我们很快的就爬到了山顶,又很快顺着原路返回了学校。

(二)

今天是我们实习得第x天,也是实习真正开始的一天。我们驱车来到了本溪。本溪以旅游资源丰富著称于世,本溪水洞、关门山、五女山等名胜早已享誉海内外。而本溪南郊的景观也堪称一绝,她深藏在“燕东胜境”之中,以其钟灵毓秀的绮丽风光深情迎候着游人的到来。望溪公园建在市区中心一座形如马鞍的孤山上,山高海拔二百四十公尺,占地四十二公顷。登山环视,山城景色历历在目,故称“望溪公园”。

园内各种树木郁郁葱葱,亭台楼阁高低错落,珍禽异兽嬉戏争鸣,奇花异卉姹紫嫣红。公园处,屹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在日俄战争中,日军司令部为日军中将,在望溪公园树碑一座,以炫耀其战功。解放初期被炸掉。在其址基础上建立雄伟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座四周镶嵌着大理石浮雕,碑下是三百四十多级的台阶,直抵园门。园中设有“寄芳园”、“风华园”等园中园,园中自繁的君子兰,花朵艳丽,十分名贵。我们从山上下来已是下午了,我们带着采集的枝叶满载而归。

园林专业毕业生实习记录三

今天是我们实习得第x天,也是实习最精彩的一天。早上我们集合,将驱车去平顶山和滴水洞。

首先我们到达的是平顶山,平顶山位于本溪市区南,海拔六百五十七公尺。山势巍峨,顶部平坦,面积有二百五下亩,故名“平顶山”。平顶山是山城的标志和城徽,山顶四周有绝壁围绕,似刀削斧劈,峥嵘峻秀。置身北端崖上,偌大山城,一览无余。山南有公路直通山顶。平顶山是本溪市的卫士,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至今尚有战争遗迹。

平顶山拥有三千都年厚重的历史。登山的三条道,我曾两次来过平顶山,分别走的不同的路,这次,是我第三次来到平顶山,我们从车道上山,沿途除了观花赏叶外,我们还路过了点将台和“碉堡群”。

平顶山点将台传说属实,是正宗赫图阿拉满族历史故事,广为民间流传。“碉堡群”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部队残留下来的。历尽沧桑的平顶山,如今已开发成本溪平顶山森林公园和消夏避暑胜地,花草树木茂盛,种类繁多,那古庙、古井、古墓和历史碑林向人们述说着平顶山悠久的历史……

下山后,我们乘车,从这个山头,来到了另一个头——青云山。青云山有此名气和作为,为滴水洞也带来了生机,青云山为仙道名山,滴水寺为本溪地区佛家之祖寺,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亲封,香火一直鼎盛,拥有近1400年的佛教历史。

时值初夏,阳光明媚,正是出游踏青的黄金时节。前往本溪郊外采风,滴水洞景区的俊美令我们心旷神怡,至今仍有意犹未尽之感。我们一行人兴致勃勃地准备前往早有耳闻、但从未亲临过的滴水洞景区探访一番。

车子沿曲折但平坦的山间小路在深山中穿行。春日的暖阳映照着两边坡上的新绿,松、杉、槐、枫等各种树木,娇滴滴的舒展着好似精心妆扮的姿容,养眼极了。摇下车窗,任山风肆意闯入,闭上眼睛,深吸一口富含氧分子的清新空气,好不惬意!

说话间我们不知不觉已来到滴水洞景区,景区入口在山顶,山岩上静卧着一个清澈的水潭,原来这里就是景区内那条瀑布的源头。我们迫不及待地顺崖边小径盘旋而下,仿佛进入了一处绝妙的桃源胜境,群峰簇拥着绝壁上飞流直下的瀑布,听老师说,雨少时,这里溪流潺潺,玉珠点点,形成水帘;雨季水量充沛时,落瀑咆哮,声震翠谷;进入冬季,则滴水成冰,从崖口直到谷底,恰似一条倒悬玉龙。

滴水洞景区,有着雄奇的高峰峻岭,有着种类繁多的植被,有着飞溅的瀑布山溪,有着古老的名寺宝刹,有着动人的历史传说……

带我到山顶范文第2篇

然而,在海拔8000米之上,空气稀薄得几乎没有生命可以存活,是登山界著名的“死亡地带”,不带氧气成功登顶并活着下来绝非易事。我们可以无氧登上攀登难度最高、登顶死亡率也最高的K2吗?

“我们可以!”我告诉自己。当然这需要细致的计划和循序渐进的训练,并从一座较低的8000米级山峰开始起步。希夏邦马峰正是这样一座合适的山峰。

在希夏邦马峰上,我和Ed第一次以阿尔卑斯式攀登(即无氧攀登)至“死亡地带”。

不断超越

我和Ed觉得已经爬了很久很久,但是低头看看我们留在7200米处的帐篷,感觉依然是那么近。休息了5分钟后,我们接着往上爬。不带氧气瓶,仅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爬到目前的高度绝对需要充沛的精力。而从现在开始,我们得不断鞭策自己,以便不断地有所超越。

山上覆盖的冰雪状况复杂多变,就像一块烤坏了的黑森林蛋糕,你根本搞不清哪些地方硬哪些地方软。我们不得不轮换使用滑雪杆、冰镐和冰锤摸索前进。一小时后,山的坡度更陡了,足有 80 度。

登山者都喜欢攀爬接近垂直的冰雪岩壁。但是,哪怕一个小小的失误也会酿成一场灾难。比如说冰镐滑脱了,你就可能摔下山崖,长眠于雪中。如果你们是攀着绳子往上爬,那还会连累你的队友一起摔下去。

现在,虽然 Ed 和我带着雪尺和冰锥,但在疏松的雪地上却难安放雪锚,即便能安放也没有任何意义。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四肢着地往前爬,这耗费了我们大量的体力。有几段雪地太松软了,我们只好使用冰镐的镐柄而不是镐尖部分,心里一直惴惴不安,不知能不能固定得住。

我们攀着绳子又爬了 100 米,直到山脊上的坡度缓和了一些。我顺着山脊的两边往下看,脑子里开始闪现不祥的画面:如果现在漫天飞雪,狂风大作,我俩无疑会处在绝境之中。

我太清楚这种可能性了,几周前我们刚刚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之前也读到过若干登山者的悲剧,而我和Ed、Mok在1997年攀登卓奥友峰(Cho Oyu)时也曾遇险,万幸活了下来。我努力把这些毛骨悚然的境况抛到脑后,看着空中藏有不祥征兆的云层,怀着敬畏和谦卑,小心翼翼、蹒跚前行。

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没有用路绳。没有路绳的辅助攀登高山的确需要动脑子,要对危险有足够的预估,每一次移动都要经过慎重思考,每前进一步都要消耗大量体能。我们是第一次在超过8000米的雪山上这样做。尽管身体酸痛,喘息着,试图从稀薄的空气中吸入更多的氧气,而我却觉得干劲十足。对于我来说,这就是登山的最高境界。

在我右边就是高大的岩柱,它已经成为希夏邦马峰北山脊令人尊敬的一个标志,想要登顶就必须跨越北山脊。这几周以来,我们从下面仰望着它,发现它拥有这座高山神秘守卫的气质。现在,我们悄悄爬上来,来到它的鼻子底下,能这么靠近它,反而感到有些怪异。

再往前爬一点,就来到另一段地形混合的陡峭地段,刚开始的坡度比较长也比较缓和,但接近顶部时角度几乎垂直。脚底下既有雪也有岩石,每一步都很艰险,因为感觉踏上去后,这些积雪好像难以承受我们的重量而濒临垮塌。我们踢出又大又深的立足点,加倍用力将雪镐敲进崖壁,尽量确保自己不会掉落于冰雪中。这确实很难,特别是在这个高度。

在新西兰或欧洲登山时,我从未如此谨慎。但在这里,路途遥远、海拔高,还有诸多的不确定性,所以还是小心为妙,尽管不得不因此消耗更多体力。这是目前为止我们攀登希夏邦马的过程中最具技术性,也是最艰难的一部分。

我一边往上爬一边想登顶后我们该怎样爬下去。下去的路恐怕也会很艰难,特别是那时候我们都精疲力尽了。

我终于跨过岩石的边缘爬上了顶部,将绳子绕在一根大钉子上,然后把 Ed 的绳子也系在上面。当 Ed 爬上来时,开始刮风了。现在是上午9点,我们找了一处更隐蔽的地方再一次休息。这次我们还是只休息了5分钟,因为害怕这场风会成为灾难的信使。两个瑞士人正在往山下爬,他们说这里离山顶大约有一小时的路程。

站上巅峰

临近峰顶的感觉给我们注入了新的动力和体力,我们加快了脚步。这种冰层、积雪和岩石混合的地形又延续了一百多米,但坡度有所缓和。我看见远处有俄罗斯的登山者正在拍照,感到很高兴,因为他们待的地方离山顶看上去只有 30 分钟路程。我回头看着 Ed,咧开嘴笑起来。

风还在刮,我们稍微加快了速度朝山顶爬去。我们发现,从俄罗斯登山者站的地方开始,山脊又延续了 100 米左右到了一个更高的点。我们从这里看到了山顶,那是一小块地方――太小了而且很危险,再加上风力,俄罗斯人无法在山顶上给赞助人拍照片,所以才爬下来找到一处比较隐蔽的地点。

我们顺着狭窄的山脊继续往上爬,不断地抬头看中间的山峰。无比的期盼和巨大的喜悦,使我心跳加速。我很难让自己平静下来,全神贯注地看好下一步该往哪儿迈。这时,风刮得更猛了,一不小心我们就会被吹落山脊。

就在我们觉得山顶已近在咫尺时,一块大岩石露出地面,必须万分小心才能安全通过。毕竟,谁也不想在离顶峰几十米的地方摔得很难看。

在我小心翼翼绕过这块岩石的时候,Ed 在旁边盯着我。如果我从山脊的左边摔下去,他就会向右跳,好阻止我摔死。这种方法我们经常讨论,而且在很多书中读到过。但我们还从未在登山探险中尝试过,也绝对不想在这里尝试。

当时,我的体力消耗已经接近极限,但身体好像进入自动驾驶状态,我一点儿都没感到费力,只有依靠自己的智慧在暴露的山脊上与队友相互扶持的满足感。

然后轮到 Ed 绕过岩石,而我做好准备以免他滑落。我想象了一下从千余米以下空无一物的山脊故意跳下会是什么感觉,但很快就将这个想法抛在脑后。

岩石被甩在后面,离山顶还有3米远,我转过身冲 Ed 挥挥手示意他停一下。我把雪尺钉入雪地当做锚,以防我们被大风吹落。我记得曾经读到过,几年前有一个中国台湾登山者因为在山峰上拍照而被吹落,我可不想有那样的遭遇。我站在顶峰将 Ed 的绳子系好,向他大喊让他爬上来。

我看着他走完最后几步。当 Ed 站在山顶上时,我不禁热泪盈眶。

我大喊道:“我们成功啦,Ed!”

在 Ed 给我录像时,我弯下身去拿相机。过后看到录像时,人们认为我跪在那儿祈祷。虽然我没想这么做,但的确有很多事要感谢上帝,我感觉像在梦中一样。

过去的两年里,我们一直是为了现在这一刻而生活:吃饭、呼吸、计划、训练,连做梦都想着这一刻。现在,梦想终于实现了!我扇了自己一巴掌,确定自己醒着而不是做梦。Ed 也一样欣喜若狂,转动摄像机在山顶上拍了一周。

我给前进营地打电话,告诉狂喜的 Lulin、Mok、Kami、Lopsang、Pasang 和 Chirring这个消息。我能听到 Lulin 和 Mok 的尖叫,还有 Lopsang 的祝贺。Mok 和 Lulin 一直在为这次登山忙碌,跟 Ed 和我一样辛苦,他们的精神伴着我俩一起登上了顶峰。过去几周在营地所有的焦虑和等待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终于,我站在顶峰俯视着平原和脚下这个世界。我平时不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但此时,情感的波涛带来了更多泪水,我被深深打动了:这里有喜悦、有希望、有灿烂的明天,还有更加美丽的世界。当我还是个无忧无虑的学生时,曾住在露营车的后面走遍欧洲,憧憬着这个世界和以后的生活,想起这些,我觉得又变得年轻了。

今天的成功并不仅仅意味着两年的工作到达的顶点,它代表着一生的冒险和攀登,它将我们带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度!而在以后的日子里,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里程碑。

艰难的决定

当我眺望峰顶时,东北风吹过山脊。如果我们能横向跨过峰顶,那可是喜上加喜的事。我们探了探雪地,发现它过于松软,即便站上去,也很容易摔下来。降雪和大风带来的这种恶劣天气很可能导致各种意外。

在这种风雪条件下,爬过峰顶太危险了。风力还在加大,我们放弃了跨越峰顶的想法开始下山。这是个艰难的决定,让人深感失望。Ed 和我有足够的能量储备能爬过去,但如果拿生命冒险就太愚蠢了。我想起下山路上会碰到的比较陡的三个路段。看看表,我们已在山顶待了三十多分钟。

尽管不能跨越峰顶有些令人失望,但是能按照预定目标采用无氧攀登方式攀登至海拔 8000 米以上的峰顶,我们仍然很兴奋。

当我们卸下了跨越顶峰的重担之后,觉得下山也不太可怕了。风越刮越大,我们提醒自己不要太得意。我感到很渴但是不饿,就在岩石的顶端喝了点酒。

沿着山脊又往下走了一段,降雪的状况并未好转,脚下松软的雪上又盖上了薄薄一层,就像焦糖奶酪。无疑这边也是此路不通。

当我们钉入另一个雪尺,第二次顺着绳索往下滑时,时间已过正午,大部分积雪已融化,我们想继续往下爬,但积雪的状况不太安全。

最后,我终于发现了一处不错的雪地,钉入雪尺。我挂在一个韩国产的岩钉钢环上,当 Ed 赶上来后,我们轻松滑了下去。我们小心翼翼地往下爬,并且注意到风力减弱了。

因为壶里的水已经结冰,实在太渴了我们就吃一点儿山上的雪。我们滑下最后一段斜坡,下午4点左右到达营地。在帐篷里,我筋疲力尽倒在睡袋上。奇怪的是,总是感觉休息的时候比登山的时候更累。Ed 随后进来,拿着一袋子雪等着融化。我钻进睡袋却无睡意,Ed 也在酝酿想要入睡。我们看着对方会心笑笑,又不可思议地摇了摇头。

“我们成功了,老兄!”我们这样不停地彼此诉说着。

Tips

Robert Goh 小传

Robert Goh是新加坡著名的高山攀登家,同时还是一位航天科学家、极地探险家和登山顾问。1995〜1998年间先后攀登扎斯卡尔岭、卓奥友峰、新西兰库克山等,1998年参加新加坡珠峰探险队并到达南峰(8750米)。Robert在1996年成为无氧攀登Dhalagiri VII(7046米)的新加坡第一人,2000年组织南极洲探险,2002年带领新加坡希夏邦马峰攀登队成功地以无氧方式登上海拔8012米的主峰,2004年重返卓奥友峰(8201米)并完成无氧攀登。2005年以无氧方式挑战珠峰,由于暴风在4号营地上方折返;2007年春,肋骨受伤阻挠了他的再次尝试;同年秋天与Edwin Siew登顶Kwande Lho峰(位于尼泊尔,是一座很少有人登顶的山峰)。2008年8月,K2突发雪崩,导致11名登山者死亡,这场震惊世界的山难发生时,Robert和Edwin等正在4号营地等待最佳登顶时机。由于恶劣天气,他们不得不怀着沉重的心情暂离K2,但相关的努力仍在继续。

来这里看他:省略

给Robert写信:

无氧攀登

一种登山方式,在高山环境下,单人或两三个人的小队,不依靠外界的物质补给,甚至没有氧气补给,一鼓作气爬上山顶并平安归来,若不能登顶则折返,18世纪后半期诞生并逐渐流行于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勃朗峰海拔4810米),因此又叫阿尔卑斯式登山或阿式登山。1978年5月意大利登山家莱茵霍尔特・梅斯纳尔和彼得・哈贝勒首次不用氧气登上珠穆朗玛峰;1980年8月莱茵霍尔特・梅斯纳尔又单人从海拔6400米的营地不带氧气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掀起了阿式攀登的又一次高潮。顶级登山家都梦想着能够以无氧方式攀登珠穆朗玛峰和乔戈里峰(K2)。

带我到山顶范文第3篇

少年王一苇,是云南师大实验中学2014级10班学生,2013年7月他成功登顶乞力马扎罗山,成为云南最小登顶非洲之巅的人。

王一苇登山的引路人是他的父亲。7岁时父亲就带着他徒步虎跳峡。六年级毕业时,父亲送给他一本《101个野外求生技巧》,看了这本书,王一苇非常想去体验,不断地在做准备、练体力。之后王一苇和父亲有过两次攀登雪山的经验,总结出一条重要的道理:“一开始我是刚入门的登山者,觉得登顶是唯一目的,追求登顶带来的,实际上登山以后平安回来才是最重要的。”

之前攀登雪山,因天气原因,父子俩没能共同登顶,一直有遗憾。后来父亲想到,非洲天气好,登上5000米以上的山相对容易。恰逢云南AA户外俱乐部负责人有一个梦想,想带领俱乐部更多人去完成7+2(指七大洲的最高峰和南北两极)的挑战。于是,父子俩拍板决定参与“2013AA梦想巅峰7+2之登顶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的活动。

7月23日,19名队员从昆明出发,王一苇是队伍中年龄最小的。抵达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后,又坐了七八个小时大巴到坦桑尼亚磨西镇。在这里住了一晚,第二天出发去爬山。

爬行的线路也是有讲究的,第一天是从海拔1700米爬到2700米。第二天从2700米爬到3700米。第三天从3700米到4700米,越往上走越荒凉,多是碎石。这时,大家基本都有高原反应。这天晚上大家睡了大概3个小时,晚上10点半起床,11点半开始往上爬山。这时候气温在零下15度以下,活动量不够手脚容易僵。父亲让儿子将两只手放在一起磕,但效果不大。最后王一苇还是有点局部冻伤,指尖麻了,一部分神经冻死。

带我到山顶范文第4篇

早,就到海洋公园旁边的太平山去摘水果,因为奶奶跟爷爷就住在太平山。

我们到了太平山下后,就鞋子脱了开始爬山,大约1分钟就到山顶了。山顶上的

空 气很好,爷爷带我们去他的果园。

哇……爷爷的果园好大,种了好多果树,有西瓜树、草莓树、菠萝树……因为我太

小 了爬不上树,爷爷就爬上西瓜树,摘了一颗最大的西瓜丢给爸爸,爸爸用一只手就

接 起来了!

果园还有很多长在地上的水果,像苹果、梨子、椰子等等……爷爷摘了一些椰

子,用手把椰子皮剥掉,去籽,然后分给每个人吃。椰子好好吃喔!我吃了20几

个。表弟还拿椰子丢我的脸,痛死了!

吃完了水果大餐,我们到太平山旁边的喜玛拉雅山去玩,听老师说喜玛拉雅山

是 世界上最高的山。

果然老师没有骗我们,我跟表弟爬呀爬,大概爬了2分钟才到山顶,我热死了。

后来我们还是觉得很热,就到山顶泡温泉。好冰凉的温泉哦~喜玛拉雅山真是

个好地方。

后来表弟问我有没有钱,他看到山顶附近有卖麦当劳。死表弟,每次都跟我借

钱!

我们还在买的时候,听到妈妈在太平山那里喊我们回家,只好依依不舍的走了

太平山跟喜玛拉雅山真是个好玩的地方,我以后还要叫爸爸、妈妈带我们来玩。

爸爸说如果这次考试,我第一名,这个星期日,他还要带我去东京、北京、南

京去玩,我最想去西京,因为我表妹就住在西京。

她说其实课本是骗人的,西京有比喜玛拉雅山更高的山,大概要爬3分钟,上面

带我到山顶范文第5篇

今年5月,在人类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6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戴大为成功登上了珠峰,并自豪地展示了写有“青岛人”三字的旗帜。站在了海拔8844.43米的世界之巅,在地球上最纯净的蔚蓝之下,最无瑕的洁白之上,体会着生命的新高度。

青岛人、天泰地产董事长、运动爱好者、摄影发烧友……能够定义戴大为的标签有很多,但是谈及此次登顶珠峰的经历与感受时,我们才知道,他最本质的内心是一个再质朴不过的“老男孩”。

戴大为从小热衷运动,在学校读书时就是“运动健将”,这样的爱好始终伴随着他,即便是今天,繁忙的工作依旧没有让他停止运动的脚步。戴大为说:“运动已经成为我的生活习惯,即便在出差路上,我也会带上运动装,腾出时间,哪怕十几分钟,也要围着酒店跑几圈。”

2010年,戴大为当时所在的中城联盟登山探险队正式成立,也开始着手准备酝酿了许久的登顶珠峰。三年中,他们的团队先后攀登了海拔5025米的四姑娘大峰、海拔5276米的四姑娘二峰、海拔6025米的启孜峰、海拔7500米的新疆慕士塔格峰、海拔8200米的卓奥友峰等多座山峰……戴大为和他的队友们一边进行体能训练,一边攀登多座高海拔山峰来适应高原反应。他说:“我们进行了多次高海拔训练,主要有三点,第一练体能,第二练高反,第三练‘心’。”海拔越来越高,训练强度越来越大,坚持下来靠的是好体力,更是永不放弃的决心和毅力。

2013年4月1日,包括戴大为在内的9名队员在拉萨集合。登山队吹响集合号。从拉萨到日喀则再到定日,4月8日进入海拔5200米的登顶珠峰大本营。

5月14日,戴大为一行人盼来了确切的登顶时间,队友们已经提前一天做好准备,中午出发,傍晚到达C1营地,海拔7028米的北坳,宿营地就建在北坳上面的雪坡上。15日是个考验,队员们从海拔7028米,攀升到7900米营地。这个“C2营地”是在山脊之上,下临巨大的冰坡,就像一个天然的滑雪场一样。

5月17日注定是个不平常的日子。登山队原计划凌晨1时出发,可风速太快,登山时间只能推后。凌晨2时、3时,大风依然不停。凌晨4时30分,终于出现转机,领队通知大家,可以出发了。

12时29分,戴大为终于登顶。站在山顶眺望四周,缺氧、体力消耗所带来的不适依旧强烈,而他的内心却宁静和美好。“在山脚下,也曾设想登顶的一刻定会豪迈万丈,然而站在世界最高处的时候,我感受到的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

登临绝顶,方知世界之大美。在登山界,“海拔8000米”是一道临界线,分隔生与死。也许只有像戴大为那样真正达到那个高度的人,在含氧量只有平原三分之一的空气稀薄地带感受过肺部的紧缩,在急剧下降的温度中体会渐渐变轻的生命,才能够更深刻地体会这一点。

珠峰顶上,戴大为拿出了准备好的旗帜,其中一面写着三个字:青岛人。这三个字,足以让青岛人为他自豪:这三个字,把青岛人的“精气神”带到了世界之巅。“我只是一个普通人,登顶珠峰是我的一个梦想,始终不放弃并为之努力,敢于面对困难,梦想最终一定会变为现实。”这样平实的语句,仿佛看到了他面对事业和生活时的脚踏实地。这样的行为,也正是“老男孩”给有梦想的人做出的表率。

为什么要登顶?法国作家和哲学家杜马尔说,因为在下面,永远不知道上面是什么。这里体现的探索求知的精神和勇气,便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直接动力,在任何时代都值得提倡和肯定。戴大为说,他从未觉得自己“征服”了珠峰。登顶不是战胜或征服,而是融入和回归,是对自然的崇尚,是用生命与自然对话。回到青岛的戴大为还带着极限运动后的疲惫,然而他很快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并开始恢复体能训练。戴大为希望能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传递给更多人。他的下一个计划,是完成全程马拉松,继续挑战自我,继续实现梦想,继续探寻大自然的美好与伟大……

链接:人类登顶珠峰60年

8844.43米,这是世界之巅令人仰望的高度。多少年来,试图去登顶的人不计其数。成功者寥寥。

它太高不可攀,太危险丛生,那为何还要攀登?

因为,山在那里。

英国登山家马洛里这句话,成为无数登山者的座右铭。但1924年,马洛里永远地留在了珠峰8100米处。马洛里去世29年后,世界之巅才迎来了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他和自己的尼泊尔向导丹增,在1953年5月29日成功登顶,创造了人类登山史上的伟大壮举。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首次完成人类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夙愿。

相关期刊更多

星火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黄河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