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回家的礼物

回家的礼物

回家的礼物

回家的礼物范文第1篇

古代的艺术家常常互赠书画礼物,礼物互赠是艺术家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艺术圈的文化,一种划分阶层的重要手段。古代的艺术家要闯出名堂,除了“文化资本”之外,还需要“社会资本”,艺术圈里人际关系的维持;地位与派别的区分;契约关系与情感交流,都要通过礼物来实现。礼物的流动受到圈子文化的制约,同时又在流动中不断创造出新的圈子文化。

礼物是艺术圈社交的剂,文化交流的催化剂。但是许多时候,送礼与回礼也是一种压力,一种必须偿还的雅债。艺术家有时候也会哀叹:“纷纷画债未能偿,日日挥毫不下堂。”从送礼与回礼的“义务”可以看出,艺术家的创作并不全是无拘束的理想表达,不少时候是勉为其难地完成任务。

礼物的交换在表面上是自愿的,实际上,送礼和回礼都具有义务性和契约性。圈中人收到礼物之后必须予以回应——“他日当有无声诗润笔”,以后会有画作回赠你。拒绝送礼与回礼的行为,都是对众人的宣战与对圈子文化的背叛。艺术圈中人如果彼此脾性相投,品位相近,则通过礼物的互赠,逐渐建立一种长期的交往与互惠的关系。如果彼此地位悬殊,品位有别,那么礼物的互赠交换可能只是一次性。

“回礼”的漫不经心与时间上的耽误,仿佛是艺术家有意造就的风格。流传至今的文徵明信札中,有不少致歉信。在写给上海富绅朱察卿的一封信中,文徵明说:“入春来偶感小疾,不得稍闲”,因此耽误了之前承诺送出的作品,感到“不胜惶悚”。虽然常常致歉,文徵明还是不慌不忙地还着他的“雅债”,无所拘束、随心所欲,这是文人画家需要强调的风度与格调。

尽管“酬对终日,不少厌怠”——但是依然要送礼。尽管礼物已经成为艺术家生命中难以承受的雅债,“吾在,此债不休。吾死,则已矣。”——但是依然要回礼。因为礼物是一种文化象征,一种权力符号,意味着艺术家进入了精英文化圈。圈子里的每一个人都需要通过礼物的交换来建立自己的名誉、地位和声望。

一、人情礼物

书画礼物的交换,不仅代表着艺术圈的情感伦理与文化交流,并且能够拓展艺术家人际关系网的广度和强度。礼物,成为了艺术家的一种雅债。这种雅债不但是艺术家生活中的一种义务,也是一种享受。

在艺术史的记载中,艺术家的创作要么自由自在,要么受限于政治或者商业的原因,极少提及因为人情、关系、义务而作的“应酬画”。而事实上,书画家的作品中,作为礼物送出的比例相当高。根据刘九庵的《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年表》,文徵明作于1495年到1559年间、现藏中国大陆的作品共121件,其中20件在画跋或标题中明确提及受赠的对象。还有许多作品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实际上也担负着礼物的功能。

有些艺术家的礼物比较容易获取,例如沈周。作为明代早中期江南艺术圈的领袖人物,“风流文物,照映一时。百年来东南文物之盛,盖莫有过之者。”虽然一时风头无两,但是沈周对求画者几乎来者不拒,走卒贩夫也能获得他的书画礼物。

当然,也不是每一个当红艺术家都像沈周一样,愿意“白做人情白结缘”。时人想求一幅倪瓒的画作为礼物,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事者多得之,庸人俗流求,终不予。”彼时的“好事者”是指有鉴赏品位的爱好者。傲娇的倪瓒认为自己的作品清雅脱俗,不屑于与一般凡夫俗子作利益交换。强调“我画不可贿得也”。有人以礼物送他,期待回赠画作,倪瓒会说:“是欲工艺我耳!”——当我是工匠啊!

古时的文人画家常常在各种典礼或者派对上互赠礼物,譬如:生日、结婚、升官、生病、生子、乔迁、丧礼,等等。

朋友婚宴时,赠送书画是常事。沈周曾送给友人一幅《石榴图扇》,祝贺他新婚之喜,并题诗云:“我写君家多子榴,今年消息在枝头。”——对朋友夫人的肚皮颇为关心,并作了美好预言,颇如今天的李兆基对徐子淇的殷殷期待之情。

今天的六十几岁的同志在政治局里还算小弟弟,宛如无边,前程无量。但是古人六十岁已是夕阳晚照,人约黄昏后也是有心无力。因此古人对六十大寿非常看重,沈周就曾送出许多贺寿的礼物,譬如:《大夫松图》、《双松图》、《古松图》、《乔松图》等等。

庆贺金榜题名也是画家们绘制赠礼画的重要题材。江南文人画家都作过不少《折桂图轴》送给高中及第的朋友。记忆中,好像文徵明和唐寅两人的作品都比较少涉及庆贺登科的题材。事出有因,科举考试对曾经十次落第的文徵明来说,是往事不要再提;对身涉“科举作弊案”的唐寅来说,是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除了文人领袖组织的派对外,豪门世家也常常搞文人雅集,虽然没有 “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那么夸张的演绎,但是明清时期的盐商巨富的派对也是号召力无穷,捧场的书家如云,画家如织。著名的徽州盐商吴廷的新居落成,到场的文人无数,收到许多书画礼物,其中包括沈周、文徵明、徐贞卿、祝枝山等人合作的《钓月亭图卷》,以贺新堂落成之喜。富甲一方的王鏊拥有颇具规模的收藏,文徵明与他交往多年,曾送他七十大寿的贺寿图。明代名臣王献臣,文徵明多次给他送画、题跋和作诗。1533年,文徵明给王献臣著名的“拙政园”绘制了《拙政园图册》,内有三十一开书画。

古代的艺术家并不是一个自主、自由、独立的个体,他需要背负家族的声望、朋友的义务、师长的期待。他的身份、名誉与地位都由一张关系网决定。送礼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有时候也因为家族的人情而需要送礼,这种人情债虽然有些勉强,偶尔也会出精品。

文徵明的母亲去世时,一位名叫李生的陌生人前来拜祭,并随厚礼。在平时,一个陌生人要想获得吴门画派掌门人的作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母亲的祭奠之上,文徵明无法拒绝。晚上两人探讨绘画,文徵明当场画了《仿李营丘寒林图》送给李生,作为他拜祭亡母的人情回报。当年文徵明73岁,此画是文徵明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这种回礼还有一层意义,那就是不愿背负长远的人情债,马上给对方同等分量的回礼。这种礼尚往来是一次性的。

有时候,艺术圈里的送礼是一场戏谑的玩笑。徐贞卿、祝枝山、钱同爱等数位江南才子,有一次筹钱送了一头驴子给他们的朋友朱存理,并郑重其事地作了一幅《募驴图》。朱存理出身世家,收藏古董珍品颇多,显然不会拮据到买不起一头驴。这种古代文人间的游戏,相当于今天的几个美国后生凑钱送一个脱衣郎给某位过生日的朋友。

艺术圈内,朋友与同志之间的互赠礼物的行为,在根本上是反经济学原理的。只有社会学意义,而无经济学意义。这种赠礼与回礼,不属于自然经济或功利主义经济。更多地体现一种文化与情感的色彩。

二、折合货币的礼物

如果说艺术品作为人情礼物是一种长期互惠的关系,是一种文化秩序与圈子潜规则的基石。那么还有一种礼物是一种短期交换经济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等值物品交易的商业行为,相当于卖画。

酒,是深受艺术家欢迎的礼物。吴道子收下了一座寺庙赠送的一百升酒作为礼物,作为回报,他为寺庙绘制佛教壁画。

徐渭在收下晚辈送来的八升美酒、一百只螃蟹和一条羊腿作为礼物之后,“指生风雷”,绘制了一幅泼墨花卉作为礼物回赠。

画家吴待秋与一家饭店约定,一张册页换一顿午餐。有一天吴待秋跟店小二抱怨:“你们的饭菜越来越差了。”店小二不慌不忙地回应道:“那是因为你近来也越画越差了。”

高凤翰在一封流传至今的信函中,要求某人送来与桂花作为画作的交换礼物。沈周和文徵明常常收到各式各样的礼物,包括:药物、佳肴、香几、鲫鱼、孔雀、新茶,等等。沈周与文徵明通常都会回赠小画或者扇面,并且客气地回信:“不足为报也。”

有一次,黄慎去朋友家赴宴的路上,偶见路边豆腐店有一美少女,归家后,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地念念不忘。于是精心绘制了一幅道教仙人图,悬挂于装裱店内。一名扬州盐商看中了这幅画,黄慎却表示不愿收酬金,只愿用画来换取豆腐店的美少女,于是富商买下少女送给黄慎,作为交换画作的礼物。

古代也有不少画家赠送作品给医生,古人崇尚“不为名相便为名医”,自学成才的“儒医”遍地都是。有时因为医患双方的交情深远,又或者一些儒医忌讳“因人之疾以为功而获利”,拒收真金白银的酬劳,受恩者就作画回报。沈周曾作《报德英华图》、《保儒堂图》送给帮他弟弟看病的医生,还在一幅《墨竹图》上题诗:“芙蓉仙子足金丹,换得潇湘玉一竿。”儒医断诊,不知道疗效如何,总之医患关系是相当完美。

到了清代,商品经济日渐繁荣,画家也不再以公开售画为耻。把画作当成礼物来交换实物的情况也越来越少。清代的郑板桥在他公示的润格中,写道:“凡送礼、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中心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商品经济的发达,使得礼物交换的人情与雅致逐渐黯淡,只有闪亮的白银永不褪色。

三、奠定艺术家地位的礼物

在艺术圈的互赠之中,有的礼物是一种人情,一种雅兴。而有的礼物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契约,一种功利主义的交易。后者的目的性更强,更多商业化的色彩,更多理性的算计。

艺术家为了提升地位与知名度,最常见的就是给评论家送礼。艺术家送出自己的作品,评论家则回赠热烈的评论文章。我们知道,毕加索不但是艺术大师,他对礼物的功能与关系网的编织也颇有心得。毕加索在巴黎的画廊举办首展时,挂出了三位赞助人的肖像,并且给前来参观和撰文的评论家送画。成名之后,毕加索开支票给艺术杂志的编辑和评论家,有些金额很小,因为大师知道他们会为了上面的亲笔签名而把支票收藏起来。

著名的美国评论家格林伯格,曾经捧红了德·库宁、波洛克、莫里斯·路易斯等人,他收受了许多艺术家的礼物,并把收到的大多数艺术品都拿来出售。格林伯格甚至与艺术家有约定:如果他日后在艺术家画室看到更喜欢的作品,可以拿以前的礼物去换。

英国著名评论家大卫·席维斯特也曾收过许多艺术家的礼物,包括昂贵的德·库宁和培根。作为培根的重要评论家和传记作者,培根曾经送给他一幅画。后来他把培根的这件礼物卖掉,买了一所好房子。

《侏罗纪公园》的作者迈克·克莱顿给纽约惠特尼现代美术馆的“琼斯回顾展”撰写了目录,意外地收到了琼斯送的一件小礼物:一幅小画。后来高古轩出价500万美元想买下这幅画。幸运的迈克·克莱顿显然比傲慢的格林伯格更加理解“礼物”这个词的真正含义,他并没有把画卖给高古轩。

收到珍贵的礼物,当然意味着受礼者地位崇高。但是有时候,礼物也会提升送礼者的地位。1495年,张西园先生六十大寿。当时的艺术圈领袖沈周率领一群文人画家道贺,送上书画贺礼。沈周作画,题诗的则是后辈唐寅、文徵明等人。对尚未成名的后生晚辈来说,能参加名人的派对并送上礼物是他们的荣耀,他们需要在前辈的引领下,进入文化精英的圈子,打开关系网。

攀附权贵,也是艺术家提升地位的捷径。当然,捷径往往意味着险境。明代的宁王在叛乱之前,曾经广招精英,包括送厚礼给文徵明。文徵明的儿子文嘉后来写道:“宁藩遣人以厚礼来聘,公峻却其使。”彼时虽然没有ICAC,但是有I see, you see and god see(你知我知天知地知),自律的艺术家心中自有一块洁身自爱的牌坊。

而另一位当时的文化精英——文徵明的好朋友唐寅却未能聪明地拒绝宁王的厚礼,以至于最后要装疯扮傻才能逃离宁王府。宁王叛乱被平息之后,所有曾经与宁王互赠礼物的文人统统受到牵连。名动一时的“前七子”领袖李梦阳,因为在宁王府中找到其所送的《阳春书院记》,被当作叛党收押。——错爱,会有无言的结局,错送的礼物,却可能带来致命的结局,除了哀叹一声陆游《凤头钗》之“错、错、错”,夫复何言?

四、礼物关系学

关系学是儒家文化的传统。从古至今,关系学都被官方话语定义为反面的社会现象,雍正皇帝就最厌恶官员以同门、同乡的关系而结党。在新时代中,关系学因为败坏正常的社会主义伦理而受到道德和政治的谴责。但是官方的反对,并不能妨碍关系学的蓬勃发展。

礼物是关系学中的重要因素。如果说艺术圈内的礼物互赠,是一种友人间的横向的关系流动,象征着人情伦理;那么艺术圈之外,以艺术品作为礼物的行为,则更多是一种上下级间的纵向的关系流动,象征着等级秩序与经济交换。

礼物关系学的底色就是礼物与权力的交换,礼物就是行贿的代金券。事实上,这并不是新时代的新作风。古代官场上,送书画作为礼物是常事。清初的某山水画家在京城做官时,绘制了三百多幅《江山卧游》系列图卷,全部送给了官场同仁或上司。明末的董其昌也绘过不少应酬画作,专送官场同僚,艺术品成为政治资本的砝码。

回家的礼物范文第2篇

陈 实 编译

妈妈教过我感恩的真正价值,她说,一个小小的回条如果写好了,可以和人家送给你的礼物一样重要。

小时候,很多大人们都会给我买礼物,有亲戚、朋友还有陌生人。工作在针织厂的姑姑杰塔会给我短袜穿,沙丽阿姨送给我带串珠的褐色毛衫,看起来很好看。每当收到礼物,要把它打开的瞬间,我都难以抑制心中激动的心情,但一想到妈妈的规矩就泄气了,因为妈妈规定对每个礼物无一例外地、无条件地都要回复一个手写的感谢回条,一个也不能漏掉。

我总是在妈妈的监视下打草稿,内容不能太生硬,又不能敷衍了事。对妈妈来说,感谢回条不是宣传单,它们应该有更深的意义。一份好回条可能和送出的礼物的价值一样,并且非常珍贵。

写回条时的态度很重要,因此,不论是给亲戚还是给陌生人写回条,我都不能做鬼脸,要虔诚地来对待。我有时会写,“我觉得礼物还不错”,马上遭到妈妈的指责,妈妈会告诉我,送礼物的人想知道他所送的礼物是否安全到达,有没有淋过雨雪或者受潮。妈妈还教我要注意每件礼物的不同点。在我绞尽脑汁地想词时,妈妈会开导我说。亲爱的,你应该把礼物的名字写上,然后人家才会知道你真的把礼物打开了。就像这样,“谢谢您手工缝制的裙子,穿在我的布娃娃身上很合身”。

我的回条也需要知道对方的想法、创意以及所花费的精力,例如,“您的编织技术太高明了,我想您可能花了两周时间来做这个吧,太感谢您了!”接下来,回条必须包含对这件礼物的感谢,即便我不喜欢也要试图发现礼物中的闪光点,如“您送的毛衫非常柔软,我总是禁不住摸几下。”我还记得在8年级的一天,妈妈的一个朋友打电话来表扬我的感谢回条写得非常好,从那以后,妈妈就不用再监督我了,她的教诲在我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

但我有时也会露出马脚,比如回条过于草率或粗心,虽然我深知手写回条的价值无法替代,但我总是经不起诱惑,用发电邮的方式代替。但我仍然喜欢回忆当年写回条的情景,在摇曳的烛光下,用喜欢的铅笔和特殊的纸,慢慢地写,那样的场景总会激励我,让我快乐,并荡涤我的心灵。

回家的礼物范文第3篇

到了国庆节,可可又提出想要我们买一件礼物送给她。“理由呢?”我问她。“不是过节吗?国庆节!”可可摆出一副上一次老公答应为她买礼物时的口气说。我顿时明白了,这是中秋节和涵涵一起买礼物留下的后遗症。我当即拒绝了她,并告诉她,国庆节并不是互送礼物的节日。上次中秋节买礼物,也是因为涵涵过生日,给涵涵买礼物时顺便买的,不然是不会单单因为过中秋节就给她买礼物的。

要求未得到满足,可可当即闹起了脾气,气呼呼地说:“妈妈,你不爱我。”还做出要哭的样子。我说:“这与爱不爱没有任何关系,礼物只有在特定的节日或特殊的日子,由别人赠送才有意义,不应该任意索取。”但她听不进去,说她幼儿园里的一个小朋友有那么多芭比娃娃,自己的没有那个小朋友的多,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直到最终老公答应买一盒芭比娃娃给她,她才罢休。

接下来的近一个月,虽然没有什么节日,可可却没有忘记向我们索要礼物。“妈妈,给我买个礼物呗。” 这句话几乎成了她的口头禅,每次和她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她都会提要求。每次我都选择拒绝。

那天,可可从邻居家回来,手里拿着一个细颈玻璃瓶,瓶子里装满了香熏干花,瓶口处包着镂空的紫色网纱,瓶颈处系着一个蝴蝶结,看上去很漂亮。一进门,可可就将瓶口放在我面前让我闻,我嗅了嗅,香气扑鼻,忙问她瓶子从哪儿来的。她说:“邻居阿姨送给我的。”“阿姨怎么会突然送这个给你呢?”我有些不解。“阿姨刚从昆明回来,买了好几瓶,见我喜欢就送了一瓶给我。”她有些小得意。听了她的话我大致明白了,估计是她看到阿姨带回来的那些花时表示想要,阿姨就送了一瓶给她。正好当时家里有两只颇具民族风情的手工刺绣小包包,是我老公从张家界旅游时带回来的,我便礼尚往来地让可可送了一只包给邻居家的妹妹。

上个周末,可可的舅舅从深圳回来探亲,顺便来看望我们。以前,舅舅每次回来都会给可可带个小礼物,音乐盒、儿童绘本或一只毛绒玩具什么的。但这次舅舅回来处理事情,匆忙中没顾上给可可买礼物。由于可可的外公在我们家,舅舅很自然地买了些牛奶之类的营养品,可可明显有些失望。吃饭时她突然跑到舅舅身边说:“舅舅,你能给我买个礼物吗?” 舅舅一时有些尴尬,一边解释说这次走得太急,没给可可买礼物,一边问她想要什么礼物。她毫不客气:“我想再要一盒芭比娃娃。”舅舅爽快答应:“没问题!咱一会儿就去买。”于是,一吃完饭可可便迫不及待地催舅舅去小区门口的玩具店给她买芭比娃娃。

从向父母索要礼物到向邻居、亲戚索要礼物,可可“步步为营”,如此下去将会怎样?我突然意识到,不能任由她这么发展下去。

舅舅走后,可可得意地将她所有的芭比娃娃展示给我看,对我说:“妈妈,看我的芭比娃娃也不少了。”我她:“为什么要向舅舅索要芭比娃娃?”她说:“舅舅以前每次都给我买礼物,这次没有买,可能是忘了,我得提醒他。”“不,舅舅并没有忘,他其实已经买了别的东西。”说着,我指了指放在旁边的营养品,继而告诉可可,“礼物作为一种表达友情与爱意的方式,只有在对方主动赠与时才显得珍贵。你跟别人索取,讨要来的东西根本称不上礼物,和马路边那些拉着人家衣服要钱的乞讨者一样。假如有人见到你就跟你要东西,你喜欢这样的人吗?”可可听罢摇了摇头,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些不妥,忽然来了句:“妈妈,不知道舅舅走了没有,要不我把芭比娃娃还给他吧!”

我哭笑不得,说:“舅舅既然已经买给你了,即便你想要退还给他,他也不会再要了。”她一听一脸为难的样子,说:“那怎么办啊?”

我说:“你回头可以给舅舅打个电话,跟舅舅道个歉,说不应该向他要芭比娃娃。”她点了点头。

回家的礼物范文第4篇

回到房间,我第一看到的就是那个熊娃娃,那个熊娃娃是我生日时妈妈送我的第一份礼物,也是我最喜欢的礼物之一,到现在我还好好的保管它呢!这个熊娃娃是我五岁时生日妈妈送我的第一份礼物。

我还记得,那时早上,妈妈对我说:“女儿,妈妈要出去帮你买礼物,你在家好好待着,不要到处乱跑哦,免得妈妈回来到处找你!”我点了点头,于是对妈妈说:“恩,妈妈一定要买我喜欢的东西哦!”妈妈点了点头便出门了。于是我在家兴奋地等待着妈妈回来,我左思右想,妈妈会买什么东西给我呢?是我喜欢吃的蛋糕还是我喜欢的玩具呢?于是我贪心地想着,希望两种礼物妈妈都买给我,但是我当时觉得妈妈一定会买给我的,所以我一点都不担心了。

等妈妈回来时,手里拿着一个好大的蛋糕,但是不见有什么礼物,妈妈笑着对我说:“看,妈妈买了一个很大的蛋糕给你哦!”我虽然喜欢吃蛋糕,但是没礼物我根本高兴不起来,于是我不满的看着妈妈,于是对她说:“妈妈,我的礼物呢?”妈妈看我不高兴的样子,便走进屋子,把一个大蛋糕放在了桌子上,于是对我说:“礼物买了,只是还在外面而已!”我听妈妈这样说,于是兴奋的跑到了门口外面,只见一个雪白的大熊躺在外面,于是我高兴的抱着它走进了自己的房间,把它放到了我的枕头边。

放完了礼物,我就高高兴兴的跑到妈妈那里,对妈妈说:“谢谢妈妈!”妈妈听了,于是说:“谢什么,妈妈送你礼物不是挺好的吗?”我点了点头,于是说:“这是我收到的第一份礼物,我会好好收着的!”于是我的生日就这样过去了。

每次过生日时,妈妈都会送我礼物,而然,这么多礼物中,我唯独喜欢的那个礼物就是那只白熊,那是我收到的第一份礼物,也是让我回忆以前开心往事的源泉。

回家的礼物范文第5篇

情况:女,25岁,南方人,未婚,外企职员,月薪4000元。无年终奖。过年人情费用约4500元。

过年人情账:

去年毕业后第一次回家过年,因为不知道是否要给红包,要给谁,给多少,不能问家里人,所以只有厚着脸皮去请教公司的前辈。

按我们家的风俗,没结婚的一般是不用给红包的;但看到身边的同学回家都有给,我也不能两手空空回家啊。于是,回家走一趟后,一年积攒下来的钱基本上用完,成了名副其实的“年清族”。

平时无法就近照顾父母,也只能在过年时借着封红包尽尽孝道了。但我才工作不久,积蓄不多,平时也没怎么给钱父母,所以过年的红包就得准备得厚实点,今年打算每人给1000元,再带些礼物回家,这样应该比较妥当了。至于侄辈,按道理说,我是不需要给红包的。但想着一年也没见几次,给个红包不但能鼓励小朋友,还能拉近亲戚之间的距离,何乐而不为?

今年回家还打算去拜访一下老师,得提前准备一份礼物才行。记得他比较爱打羽毛球,挑个球拍实在点吧。

逢年过节的,总会有些意外的惊喜“砸”中你,那就是结婚、生子……俗称“红色炸弹”。你不是主角,却只有出钱的份。不去吧,好像说不过去;去了吧,自己又“肉痛”。去年我刚好有个朋友结婚,因为关系不错,我封了600元红包,还送了一份礼物。

幸好,开年的时候我还能仗着未婚的身份赚一笔。去年开工第一天,我和其他同事守在电梯门口,见着已婚的就凑上去说吉利话“逗”利是。我手脚麻利点,拿到20多个红包。而且运气好,一堆红包中抽中了一个100元的。晚上回家清点一下,竟然有1000多元。今年希望再给力点啦,呵呵……

人物二:阿良

情况:男,28岁,北方人,已婚,民企职员,月薪5000元。年终奖2000元。过年人情费用约9400元。

过年人情账:

在北方,过年派红包与结婚并没有多大关系。只要你成年了,有工作收入了,作为长辈的你都必须给小辈红包。手头宽裕的话可以给100元,差一点的就只能给50元了。工作也有好几年了,年年都派红包,按道理数额也该呈递增趋势。但2009年的金融风暴,公司效益不好,年终奖泡汤了,为了面子我还是硬着头皮继续派红包,着实有点吃不消。

平辈的话,年长一些的,比如成了家的姐姐啥的,就送一条好一点的烟意思意思。年纪小(10岁以下)也都会准备一个红包,大概每人1 00元。

至于长辈,家里不兴给红包,因为平时都会给点钱父母。过年的时候,我一般都是准备礼物,今年给爸爸带了两瓶五粮液和几条好烟,给妈妈买了个按摩椅,既实在又得体。岳父、岳母也给准备了烟酒和补品,待遇可不能比自己爸妈差,不然老婆得说我偏心。合计算下来也得花个6000元了。

而其他叔伯长辈也不能落下,都得备上一份厚礼。对于男人而言,面子很重要。往往过一次年就是几个月的工资。去年还看到网上有网友称要借钱回家过年,我很能体会他的处境。明年我们夫妻俩打算要个小孩,还要供房、供车,到时开销更大,日子过得可是紧巴巴的了。这个人情账何年才是个头啊?

春节人情攻略(赢未来版)

仅供职场新人参考,如有雷同,纯属经验。疏漏难免,劝君慎从。

出人情者:南方已婚人士、北方工作人士

人情目标:长辈、侄辈、老师、朋友、同事

人情细目:给长辈的称为过节费,给侄辈的日为压岁钱,给朋友同事的则是礼金、人情

人情分量:以自身收入为基础,量力而为。

年度预算:3100~∞元

1.祖父辈:300~500元/人,若曾祖父辈健在最好给个吉利数字――999元。

2.父辈:给红包的话,建议1000元/人,经济实力雄厚者可另购过年礼物,保暖衣物、烟酒、保健品或是生活必需品皆可,如有特别爱好的也可以送与爱好有关的物品,像钓鱼竿、球拍等。

3.同辈:预计共500元,年长的平辈送点礼,年纪小的可封个红包。同辈中,如果喜欢抽烟喝酒的可以选择此类礼品,否则可以针对眭别选择礼品,男人可以送剃须刀,女人可送化妆品,或家居奇特用品。此项支出比较机动,一般为工作后、收入稳定并有积蓄时实行。

4.师长、领导:此类人员不宜直接给现金,而是应该采用迂回战术――送礼。所送礼品的价格应以你与收礼者的关系来衡量。可根据收礼人的职业、喜好,选购较为实际的礼物,并且尽可能地选漂亮包装。要知道,佛靠金装,礼靠包装。注意,送领导的话最好送有新意的礼物,如果送大家都送的,那就一定要能凸显出分量,要不然是收不到明显效果的。近几年兴起的送购物卡或者假期旅游的行程安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这个要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量力而为。实在不知道给领导送什么礼品的话,那不妨给他孩子或父母送礼物。

5.侄辈:小孩子一般都是直接封红包,50~100元,人,预算500~1000元,主要根据当地生活水平及人数多少而定。如果不给红包的话,可以送益智类游戏或学习文具等。

6.朋友、同事喜结良缘:以200元为起步价,视感情深厚程度递增。关系一般的,封200元意思意思即可;关系尤其亲近的,800元甚至更高亦可。

7.亲友乔迁之喜:以200元为基点,按当地风俗习惯增加。

8.亲友添丁之喜:以200元为基点,按当地风俗习惯增加礼金或礼物,如给小孩送个金锁片或衣物。

9.开年红包:2~50元/个,如果你是已婚人士,请预留开年上班第一天被“逗”的利是钱,数量视乎公司人数而定。如果你是有个“X总”头衔的已婚人士,请你把开年红包的基点调至10元,不设封顶。为保住你的荷包,请高呼:“数量有限,派完即止。”

贴士

春节人情的戒忌

家有白事未满一个月莫拜年或给红包。

中国人喜爱“好事成双”,送礼均好双忌单,所以红包一般给双数,如200、600、800等。红包现金数目不要带“4”等不好谐音的,且不能给残破的纸币。

在广州,若是怀孕则不能参加婚礼,同一月结婚的也不能彼此参加对方婚礼,以免冲撞。

包装莫用白色或黑色,在中国,白色常是大悲之色和贫穷之色。同样,黑色也被视为不吉利,是凶灾之色,哀丧之色。

送礼切莫送二手货,大过年的不是个好兆头。

无论你的礼物是10元还是1000元,记得要撕掉价格标签。

若非关系亲密的异性,不要送男士领带或腰带,也不要送女士项链等。

不能给健康的人送药品,这是不吉利的。

老生常谈一下:给老人不能送钟表,给夫妻或情人不能送梨,因“送钟”与“送终”,“梨”与“离”谐音,是不吉利的。

避免送鲜货,首先保鲜上就有困难,而且它拿来就做、进口就吃的特性会让它作为礼物的意思大大蜕化。此外,送营养品、食品、化妆品应注意保质期,否则会很尴尬。

给红包的心情

自豪型:

我爸虽然不是李刚,但我能给他李刚级别的红包。哇咔咔……

惭愧型:

别人都买苹果4代送礼,可我连4袋苹果都买不起。

悲痛型:

红包猛于虎,我内牛满面。

纠结型:

天杀的!竟然没有年终奖?于是我做了个艰难的决定:今年不回家过年了。

怅然型: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红包已在别人口袋中。

痞子型:

虽说凡是不以派红包为目的的开工都是耍流氓,但很不巧我就是个“流氓”。

不屑型:

给自己的红包,让别人笑去吧。

报复型:

参加一次婚宴,决定要摆三次酒才能弥补心灵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