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雨的俗语

雨的俗语

雨的俗语

雨的俗语范文第1篇

正确的应该是“贵人出门遇风雨”,“贵人出门招风雨”一般是指有权有势的外出就一定会惹出事情来,这里所说的“风雨”并不是指现实中的刮风下雨,而是指大事情,与所谓的“风雨同舟”中的“风雨”是相同的意思。属于俗语,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雨的俗语范文第2篇

清明节谚语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清明不拆絮,到老没成器。

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清明谷雨,寒死老鼠;小满立夏,寒死老郎爸。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

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清明嫁九娘,一去不还乡。

清明冷,好年景。

清明螺,抵只鹅。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清明暖,寒露寒。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清明前挂金钱,清明后挂铜钱。

清明前后寒十天。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清明节俗语清明晒得杨柳枯,十只粪缸九只浮。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清明无雨少黄梅。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清明响雷头个梅。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清明有霜梅雨少。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清明节简介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雨的俗语范文第3篇

暴雨梨花:梨花常被用来形容年轻美貌的女子,暴雨来形容在恶劣环境,这个俗语有多种解释:

1、梨花生活在暴雨中,比喻美丽但弱不禁风的人受到暴风骤雨般的摧残;

2、暴雨中顽强奋争的梨花,形容坚强的女性不甘沉沦,自尊自强;

雨的俗语范文第4篇

《到民间采风去》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活动,与本单元“民俗”的主题一脉相承。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感受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

南京是一个民俗丰富的城市,其中,围绕雨花石开展的赏石文化,是独具南京特色的民俗之一。雨花石有雅行,石形圆润、石质刚硬;雨花石有雅趣,聚天地之灵气、孕万物之风采;雨花石有雅量,观之超然物外、读之体悟人生。生活在雨花石文化氛围浓郁的雨花学子,研究雨花石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我们此次到民间去采风,采的即是雨花石之风情、雨花石文化之风韵。希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在雨花石文化中受到濡染,做一个文明尚雅的南京人。

【活动目标】

了解雨花石的历史传说、形成过程,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会整理、归纳和提炼信息,并能够生动讲述、流畅表达。

感受雨花石的“六美”,初步具备鉴赏雨花石的能力,探究雨花石的命名艺术,能够用优美的语言作赏析。

收集吟咏雨花石的诗词歌曲,积累雅言雅词,用文学的形式表达对雨花石的热爱和赞美。

【活动准备】

1.人员安排

根据“说石”、“赏石”、“咏石”三个板块,全班同学自愿组合成若干个“采风小组”,每组六人左右。

2.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各小组制定计划,分配任务。

第二阶段: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收集资料,到“雨花石展览馆”“雨花石博物馆”等处实地考察、采访雨花石收藏爱好者。

第三阶段:整理资料、撰写文字稿、制作相关课件。

第四阶段:全班汇报展演。

【活动设计】

1.说石

――了解雨花石的历史传说、形成过程、分类等,整理归纳,能够向他人准确流畅地介绍。

这一活动,一是要让学生学会收集资料,培养学生处理、利用资料的能力以及在实地考察中的动手能力;二是要把有价值的资料用口语表达出来,培养学生语言复述能力和描述能力;三是在了解雨花石的形成过程中,感受雨花石坚忍不拔、坦诚无私的品格。

活动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述“云光法师讲经天为花雨”、讲述《红楼梦》中主人公贾宝玉“衔玉而生”(很多红学家考证此玉就是雨花石)、以“我是一颗雨花石”为题讲述雨花石的形成过程。“讲故事”结束后,还可以让听众说说体会、感想以及受到的启迪等。

2.赏石

――了解雨花石的“六美”,探究雨花石的命名艺术,能够用优美的语言作赏析。

这项活动是有难度的。表现在:不仅要收集以上资料,还要学习、理解并运用。但是,这也是一项很有意思的活动,学生在观赏雨花石的过程中,能够感受雨花石的美,得到一种精神的愉悦和思想的升华。同时,还可以培养发散思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另外,笔者学校雨花台中学于2010年建立了“雨花石文化馆”,与众多石友如张志川先生、刘水先生等有良好的友谊,因此,还可以向他们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活动可以通过“访谈”的形式展示,比如围绕雨花石的命名艺术、围绕雨花石的审美标准等,几个同学在一起畅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3.咏石

――收集、创作古今吟咏雨花石的诗词歌曲,表达对雨花石的热爱与赞美。

这项活动的前提是收集关于雨花石的诗词歌曲,感受其中的雨花石形象和精神品质。在此基础上,尝试创作吟咏雨花石的小诗、散文等,用文字表达情感。在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激情,也提高了语言鉴赏能力。

活动可以通过“吟诵”的形式来展示,内容可以是别人的诗词或歌曲,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也可以是自己的原创,在诵读歌唱中诉说对雨花石的热爱与眷念。

【活动实录】

现将第二板块“赏石”部分某小组的展示实录如下:

玉兰:雨花石聚天地之灵气、孕万物之风采,它是一种有灵气的宝石。

业扬:雨花石里有大千世界。接下来,我们不妨做个“小小鉴赏家”,一起领略雨花石的风采。大家看,这枚雨花石像什么?(出示雨花石图片:玉猫)

众:猫!(小猫!白猫!喵……)

业扬:像吧!请大家用一个成语来评价它。

姝娴:栩栩如生。

雅婷:惟妙惟肖。

思源:巧夺天工。

业扬:大家说得很好!

姝娴:不对不对,“巧夺天工”是形容人的技艺精湛,而我们的雨花石则是――

众:天然的呀!

思源(挠挠头):哦,我知道了。

(评价:雨花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呈象美”。观赏雨花石,可以看到我们熟悉的事物,神奇而有趣。在这个环节,孩子们没有仅仅停留在雨花石像什么的层面上,而是用成语来表述它像的程度。这就涉及到他们的语文词语的积累和运用能力。后面的小插曲并非预设,而是孩子们的临时发挥,真可谓“神来之笔”:一个孩子说“巧夺天工”,另一个孩子指出这个词是形容人工技艺高超,而雨花石是天然的,用在这里不合适。在碰撞中既澄清了词语的意思,又揭示了雨花石的特点,可谓一举多得,妙哉妙哉!)

德权:我精心收藏了一枚雨花石,请看(出示雨花石图片:小鸭)为了给它命名我苦心孤诣、想了又想……

思宇:有什么好想的,就叫“一只鸭”呗。(唱:我是一只小鸭子,咿呀咿呀哟……)

众:切!

雅婷:非也非也!中国人讲究意境,讲究雅致。“一只鸭”未免太俗了。我看――

众:叫什么?

雅婷:就叫“春江水暖”。

众:“春江水暖鸭先知”,妙!(大家不约而同竖起了大拇指。)

思宇:我知道了,给雨花石命名,不仅要切合内容,而且要给人以美的感受、美的联想。

(评价:雨花石的命名,与文学作品、绘画、雕塑一样,也是一项艺术。正如思宇所说,不仅要切合内容,而且要雅致、有情趣,要有文化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对于像一只小鸭子的雨花石,称其“一只鸭”未免太俗了,而“春江水暖”则化用了诗句,让人想到一幅春天到来、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象。这不仅体现了雨花石的雅趣,而且将我们的生活积累与古诗文结合起来,别有一番文化风韵。)

玉兰:大家瞧瞧这枚(出示雨花石人物图),看,里面是谁?

嵘榕:我看,像花木兰呢!她穿着铠甲,凝视着硝烟弥漫的战场。又打赢了一仗,她应该高兴的,可是,她的脑海里分明浮现出霜鬓斑白的父母,活泼可爱的小弟,还有家门前那条潺潺流淌的小河。十年了,真想回去啊!她握紧了拳头,对自己说:“明年凯旋,必回家乡!”

崇昊:我看,是孙权吧!公元229年,他在南京建立第一座都城――建业。此时,他正站在石头城上,双手背在身后,眺望着远方,三足鼎立何时休,一统天下乃己任。从他的眼里我们看到了什么?是霸气!

玉兰: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所谓“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石与读书是一样的,一个人有什么样的阅历、心境和胸怀,就会看出什么样的景象。嵘榕是个特别孝顺的女孩子,崇昊说不定将来能成为像孙权那样的大人物呢!

(评价:同样的雨花石,两个孩子看到的是不同的人物,人物有不同的遭遇和心境,这和孩子本身的情感倾向、生活阅历是有关系的。这一环节不仅体现出孩子们对画面的理解,而且表现出他们对文学、对历史的了解和熟悉程度。)

雅婷:我还想给大家重点推荐这枚雨花石(出示雨花石风物图),我觉得,它展示了桂林山水美丽的风光,你们看,碧绿的湖水、郁郁葱葱的树林,多美!

姝娴:我觉得它与我们刚学过的课文《与朱元思书》所描绘的景物有异曲同工之妙。你们看,石的下半部分似江水,“水皆漂碧,千丈见底”,石的上半部分仿佛“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我觉得自己乘着一叶扁舟,悠悠然然,从流漂荡,欣赏着四周的美景,真是“船在水中行,人在画里游”啊!

业扬:其实啊,这景色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不就是咱们南京的“十里秦淮”吗?你们看,中间一道玉白色的横线似水光,上面一片翠绿,如清风拂过,杨柳依依,最妙的是石上部的中间显露一轮明月,月下还有道道白云,勾勒出一幅“明月绣影图”。

玉兰:好美的意境!在你们的描述中,我好像也到这些美丽的地方游览了一番呢!谢谢你们为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看来,鉴赏雨花石,有想象力才更美呢!

(评价:想象力,是创作的源泉;想象力,让我们诗意地栖居。雨花石的意境美,需要我们用想象去丰富。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展示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他们流畅的表达、优美的描述也展现了良好的语文素养。)

【活动反思】

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主要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

1.有效开发和利用了本土资源。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新)》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雨花石、雨花台、雨花台中学,三者皆因“雨花”而得名,有着不解的渊源。笔者学校附近有出产雨花石的砾岩层,为实地考察提供了可能;2010年建立了“雨花石文化馆”,为参观鉴赏提供了条件;与众多石友有良好的联系,为交流学习提供了便利。因此,本次“到民间采风去”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以“雨花石韵”为主题,探寻和感受雨花石文化,充分发挥了地域优势,有效开发和利用了本土资源。

2.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前期的准备中,学生通过网络、书籍、实地参观、考察等渠道,多方面地收集资料,创造性地整合、利用资料,提升了实践研究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在展示的过程中,孩子们生动流畅的讲述、富有文学韵味创作、精致优雅的课件等,无不体现了他们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另外,在小组分工合作的过程中,他们也增进了友谊,学会了团结协作、友好相处……这些都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3.充满了浓郁的“语文味道”。

雨的俗语范文第5篇

芒种是农忙季节,在山西荣河开始收获大、小麦,当地人称之为“农忙”。关于芒种的谚语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关于芒种节气谚语俗语,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关于芒种的经典谚语芒种皮脸火,夏至雨淋淋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

芒种无大雨,夏至有山洪

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

芒种雨大,夏至要淋(贵)

芒种雨涟涟,夏至火烧天

芒种雨绵绵,夏至火烧天

芒种雨涟涟,夏至旱燥田

芒种雨,夏至火烧埔(闽)

芒种雨涟涟,夏至要旱田

芒种芒头脱,夏至水推秧(粤)

芒种夏至是水节,若无雨是旱天(粤)

芒种夏至,水浸禾田(粤)

芒种落雨,端午涨水(湘)

芒种夏至常雨,台风迟来;

芒种夏至少雨,台风早来(闽)

芒种芒种,水打田垅(湘)

芒种下雨火烧溪(闽)

雨打芒,臼打糠(赣)

芒种晴天,夏至有雨。(豫)

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豫)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苏、皖、川、鄂、黔)

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黔)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烧埔。(桂)

芒种夏至,芒果落蒂。(桂)

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桂)

芒种西南风,夏至雨连天。(皖)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粤)

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粤)

芒种夏至,水浸禾田。(粤)

芒种火烧鸡,夏至烂草鞋。(闽)

芒种前,忙种田;芒种后,忙种豆芒种不种,再种无用。

芒种打雷是早年。

芒种忙两头,忙收又忙种。

芒种雨汛高峰期,护堤排涝要注意。

芒种地里无青苗。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绵绵

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

芒种夏至常雨,台风迟来;芒种夏至少雨,台风早来。(闽)

芒种忙忙栽,夏至谷怀胎。(南方)

芒种日晴热,夏天多大水。(浙)

春争日,夏争时。

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

种豆不怕早,麦后有雨赶快搞。

小满割不得,芒种割不及。

芒种节气谚语麦子上了场,棉花别没娘。

光忙麦,不管棉,麦子入囤棉攥拳。

不治蜜,光忙场,棉棵就像“屎克螂”。

管粮不管花,麦后棉“烫发”。

苗蚜治不下,伏蚜积疙瘩。

棉花卷成蛋,收成减一半。

棉花不治虫,结果一场空。

棉花不治虫,有苗没有铃。

棉花果枝见花蕾,后边紧跟脱裤腿。

芒种现蕾,带桃入伏。

灭虫先灭娘,擒贼先擒王。

高压灯,诱成虫,棉田卵量减五成。

杨柳枝,诱虫蛾,虫未出腹就消灭。

割麦后,快灭茬,棉铃虫蛹回老家。

棉花不打杈,光长柴禾架。

杈子不去掉,好像氓流把兜掏。

旱耪田,涝浇园。

中耕松土渐加深,蕾期达到三四寸。

苹果树,要夏剪,疏枝、扭梢、枝盘圈。

夏季修剪桃摘心,三次摘心增千斤。

麦秸氨化好,牛羊没个饱。

氨化麦草,营养提高,气味浓香,牛羊之宝。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时节常识介绍

芒种忙,麦上场。

夏季农活繁,做好收、种、管。

大旱小旱,不过五十三。

五月十三,不雨直干。

吃了端午粽,寒衣不可送。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机、畜、人,齐上阵,割运打轧快入囤。

推车不用教,全靠_。

小麦选种在田间,弄到场里就要掺。

选种忙几天,增产一年甜。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

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

芒种忙,麦上场。

夏季农活繁,做好收、种、管。

大旱小旱,不过五月十三。

五月十三,不雨直干。

吃了端午粽,寒衣不可送。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机、畜、人,齐上阵,割运打轧快入囤。

推车不用教,全靠_。

两腿拉得宽,_得欢。

平路怕后沉,上坡怕前沉,下坡载重难驾稳。

小麦选种在田间,弄到场里就要掺。

选种忙几天,增产一年甜。

若要种子选得好,秆粗、穗大、籽粒饱。

秆黑粉,不抽穗;散黑穗,不长粒;腥黑穗,粒腥味。

麦收有三怕:雹砸、雨淋、大风刮。

麦在地里不要笑,收到囤里才牢靠。

麦熟一晌,虎口夺粮。

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

麦收九十九,不收一百一。

麦熟九成动手割,莫等熟透颗粒落。

芒种谚语俗语芒种忙,麦上场。

夏季农活繁,做好收、种、管。

大旱小旱,不过五月十三。

五月十三,不雨直干。

吃了端午粽,寒衣不可送。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机、畜、人,齐上阵,割运打轧快入囤。

推车不用教,全靠_。

两腿拉得宽,_得欢。

平路怕后沉,上坡怕前沉,下坡载重难驾稳。

小麦选种在田间,弄到场里就要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