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四边形复习课件

四边形复习课件

四边形复习课件

四边形复习课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复习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2-059-02

复习课是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通过学生的再认识?再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查漏补缺?系统整理和巩固发展的作用。中考总复习阶段,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此阶段,教师如何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知识系统,指导学生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掌握并运用科学的复习方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效率,这是当前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由于缺少必要的效率意识,有些数学复习课还存在低效率的教学现象,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改变这种现象,提高初中数学总复习课有效性,实现有效教学、优质教学,联系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培养积极心态,营造良好心理环境是有效复习的保障

学习心态,即通常所说的学习心境、学习心情,它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具有的一种平静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扩散弥漫式情绪状态。处于总复习阶段的学生心理比较复杂,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其不良的心理现象主要有:心理上不重视,麻痹大意,骄傲自满心理、消极厌学心理、依赖懒惰心理等等。针对学生上复习课的心理特点,数学总复习要求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情况设置教学内容,而且要根据学生心理因素,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调整教法,变换复习内容和形式,才能使课堂复习落到实处。

1.积极调整心态。雪莉.莱克德有句名言:没有人比你好,你也不比别人强。学习成绩的差异,往往不是由智力因素所决定的,因为正常的学生智商相差无几,只要肯学,人人都能学好数学。曾有人专门研究了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Rosenthal)所发表的题为“教室中的皮格马利翁”的实验报告,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一次数学测验,甲、乙两个学习成绩差不多的学生都得了52分。教师在班上批评了甲,对乙不但没有批评,还表扬他对某道题的解法有独特见解。实验发现,乙生以后上数学课兴趣很高,并能积极思考。而甲生则情绪低落,丧失信心,待到期末考试时甲生得了37分,而乙生却增加到79分,产生了神奇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一实验有力地说明了学习心态在数学学习中的支配、指引、维持的作用。因此,以怎样的心态迎接总复习,将直接关系到复习的效果,对于学生学习上取得的每一次进步,教师要适时给予表扬、鼓励,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正确认识自己,克服自满、自弃心理,树立信心,以积极良好的学习心态迎接中考总复习。

2.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进入中考总复习阶段,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距更加明显,不少学生如坠烟海,感到头绪纷乱,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课 本为基础,养成在回忆的基础上整理知识的习惯,将知识整理归纳、理出一条线,“一线串珠”,这样收到了以一带十的效果。新课标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因此复习课设计的习题一定要有层次性,即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将问题深化,揭示出解题规律,避免“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发生。为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在复习课中可多设计些递进式例题或习题,做到有的放矢,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优化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有效复习的关键

素质的特征之一是内化性,内化须经过主体才能实现,因而在总复习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达到乐学、会学、学得精、学得好之境地,从而使学生在总复习阶段在道德、知识、技能、身心素质上获得全面提高。

课堂教学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就会束缚他们的素质和发展。总复习阶段,通过复习,学生头脑中具备了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因此,对于一些适宜学生讲解的教材,可采用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通过探讨后把它讲解出来,充分让学生动口、动手。

例如,在复习《四边形》一章时,老师举出下面例子:在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如图)。请回答:

(1)四边形EFGH是什么四边形?为什么?

(2)一方面,请同学们通过画图、讨论,思考如果本题中的“在四边形ABCD中”这个条件改变,那么四边形EFGH又是什么四边形?有几种情形?

对于问题(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学生很快就能得出EFGH是平行四边形,而且提出多种证法,此时,可请一位同学上台把各种证法讲解归纳出来,全班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并报以热烈的掌声!紧接着再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识图、画图、小组讨论,大胆猜想该例题条件改变以后可能得出的各种结论,大家都积极思考,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许多同学思考片刻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再请一位同学上台讲解并归纳出五种情形:

①若四边形ABCD改为平行四边形,则四边形EFGH还是平行四边形;

②若四边形ABCD改为菱形,则四边形EFGH是矩形;

③若四边形ABCD改为矩形,则四边形EFGH是菱形;

④若四边形ABCD改为等腰梯形,则四边形EFGH还是菱形;

⑤若四边形ABCD改为正方形,则四边形EFGH也是正方形。

另一方面,也可以组织学生从结论入手,先给定结论。如“四边形EFGH是矩形”,那么条件中的“四边形ABCD”必须是什么图形?

的确,在复习中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多角度思考、探索命题之间的关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踊跃发言,作学习的真正主人,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三、注重双基复习,提高解题能力是有效复习的前提

我们知道:万丈高楼,一定要有坚实的地基,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必须有牢固的基础。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科学,在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立足打好基础,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第一轮总复习一定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上,对各个知识点加以梳理,使之系统化。然而,由于总复习的时间短,任务重,不少学生忽视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和规律的复习,而整天深陷于“题海”之中不能自拔,想借以提高解题能力,这有悖于素质教育的要求。

苏步青教授曾经讲过:掌握基础知识的唯一方法是不厌其烦地反复理解和运用基本概念,既不要以为基本概念很抽象,不易理解,轻易地把它放过去,也不要以为它很容易懂就不去理解,这是很重要的。因此,要搞好数学总复习,首先必须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不少同学由于平时学习中不注意基本概念的掌握,而在解题中造成了各种错误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

四、重视变式拓展,提高思维能力是有效复习的手段

数学复习课,绝对不是单单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实践,数学的学习从本质上讲,是使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合作与交流。”在复习课中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归纳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不少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不高通常与他们的数学思维品质不高、数学思维不好有关。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在复习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做到以思想方法的分析来带动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复习,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活生生的数学,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能真正理解相关的数学内容,而不是死记硬背,不仅能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也能领会内在的思想方法。因此对已学知识加以引申、迁移、发散,可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提升对知识的更高认识――设计变式引申习题,让学生学会拓展引申。

例如: 复习相似图形时,有的学生发现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及其性质,可以拓展到扇形的相似中去。例如:可以定义圆心角相等,且半径和弧长对应成比例的两个扇形叫做相似扇形。相似扇形有性质:弧长比等于半径比,面积比等于半径比的平方……老师要及时引导进行拓展训练,请全班同学探索以下问题:

(1)写出判定扇形相似的一种方法: 若_______________则两扇形相似。

(2)有两个圆心角相等的扇形,其中一个半径为弧长a,为m,则另一个半径为2a,则它的弧长为__________________。

对一个问题不能就题论题,而应进行适当引申和变化,逐步延续伸展,在培养学生思维变通性的同时,让学生思维变得更为深刻、流畅。

五、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是学习再创造的体现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迁移理论表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后继学习有重要影响。根据新课标“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因此,应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在总复习阶段 ,每解决一个重要的数学问题之后,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证明的思路是什么?证明的关键是什么?是如何想出来的?有没有更简单的解法?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等等。

总之,复习课的教学效率是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合理性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质上表现为单位时间内,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数学知识与技能掌握、数学思维训练、数学策略优化、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孕育等方面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因此,复习课的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真正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个性尊严还给学生,实现复习课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四边形复习课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九年级;复习;精心设计;系统;训练

九年级数学教学进入复习阶段时总会感觉到时间紧、任务重、容量大、难整合。因为复习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体现基础性、有效性、发展性,是学生认知的继续深化与提高。做得好事半功倍,做得不好事倍功半。

一、依标靠本,抓住重点,精心设计,精讲点拨,系统复习

“标”指的是新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它们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对第一轮复习有方向性的作用;“本”是指教材,是命题人命题的依托,中考试题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题约占70%左右,而这些基础题大多源于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或者是教材中题目的引申、变形的组合。第一轮复习要回归课本,这个环节要由师生共同完成,不能简单地布置。课前,教师要精心设计,把课本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体系,搞清课本上的每一个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基本事实、定理,使之内部结构明确,认真挖掘课本中的例题、习题,使之具备典型题例功能,引导学生从知识体系、例题习题中找性质、找方法,使之形成能力训练点。同时,在这一环节要有新意,不能课课一个模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知道,怎样把握复习课的度,关键是我们如何安排复习课的内容。一堂课45分钟,不可能面面俱到,重点复习什么,首先复习什么,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应该做到心中有数,甚至要胸有成竹。

例如,八年级课本中有这样一道习题:顺次连接正方形各边中点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第19章复习题第6题)教师在设计这章的复习时,就可以选择这道题,可以把条件中的正方形分别换成四边形、矩形、菱形,引导学生探索相对应的中点四边形的形状;还可以探索:满足什么条件的四边形,它所得的中点四边形的形状分别是矩形、菱形、正方形?这样细致的设计,就使这一道题的复习价值很高,因为解决它用到覆盖了《四边形》一章几乎全部的定义、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再如,分式的加减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复习时选择这道题,不仅仅复习到异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还可以把因式分解、整式的加减、整式的乘法、通分、约分、最简公分母、平方差公式等等复习到。还有圆、函数等等题目的选择设计等等。甚至对一些很容易被忽略的内容,如探究性活动、定理的推导以及“想一想”“做一做”“读一读”“阅读与思考”“数学活动”等,都可以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发现和再创造,对课本典型题目引申、研究,立足课本,回归基础,抓住重点,目的是引导学生理清知识体系,帮助他们建立起数学基础知识的网络,切实让学生全面复习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题型。

二、狠抓训练,夯实基础,落实细节,精选精讲,扎实复习

实践告诉我们,备课不到位就会南辕北辙,讲课不到位学生就会云山雾罩,训练不到位学生就囫囵吞枣,不能熟能生巧。所以,第一轮复习要狠抓训练,练到位。

(一)训练规范性

1.审题规范

审题是解题过程的首要步骤,同时也是初步形成解题思路的过程。审题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解题的成败。审题规范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教师在复习中要注意训练学生规范审题的习惯,首先要弄清题目中有几个已知条件,每个条件可否转化;其次要弄清已知条件之间有什么联系,哪些综合之后可得出新的信息;再次要训练学生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再次要训练学生认真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确定解题思路。当然,认真审题还要做到认真读题,不漏读,不错读,另外还可用铅笔把题目中所给条件和待求结论依次标出,以帮助达到确定解题思路的目标。

2.答题规范

训练学生做到答题步骤清楚、正确、详略得当、言必有据,把运算、推导、论证、作图与所得的结果完整地用数学语言规范表述,题目答案的形式要符合题型和要求。例如,填空题中的单位不要漏写,解答题中的应用题要有必要的文字叙述和最后的回答等。总之,答题要规范,会做的题不失分。训练学生书写时字迹必须清楚,疏密适度,作图必须正确。根据平常考试不难发现,答题不规范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学生的失分情况分析,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因为“低级错误”而失分,主要表现在数学基本用语不规范、解答步骤不全面等。可参照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的评分标准,纠正答题过程中的不良习惯,对答题的错误要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备考要从细节入手,强化规范意识,养成严谨仔细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提高审题能力,提高运用数学语言的准确性,克服步骤不全、推理不合理现象,尽可能减少因答题不规范造成的失分。

(二)训练重点

重点章节重点训练,重点知识重点训练。做一下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不是简单地把题目做会了,也不是要求反复做几遍,是把题细致、彻底地研究透。换句话说,就是要在试题中研究出考查的重点知识点、重点题型、重点方法及考查的重点数学思想方法,研究出命题人的命题方向。在平常复习中向重点知识、重点题型训练,使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熟练掌握,对相关知识能熟练运用,对解题技巧、解题方法能灵活运用,培养学生思维,形成学生能力。

(三)训练通法

中考数学命题除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很多题有通法,也可用技巧解决。还有待定系数法、配方法等。在复习时应对每一种方法的内涵、所适应的题型,包括解题步骤都应熟练掌握。第一轮复习时,要选择能体现“通性通法”的例题,强化通性通法的训练,淡化技巧,使学生达到做一题明一路的目的,对基本方法过关。通性通法从下面几点训练:(1)进行题型变式训练。对同一类问题不断改变题型,如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证明题、阅读理解题、探究题等交换使用,使学生认识到题目虽然变化了,但解答题目的本质、思想、方法未变,增强训练兴趣。(2)结构变化训练。如向前面所说的变更问题、改变条件等,在原型题上下功夫,进行拓展延伸。(3)题组强化训练,用一定时间对同一方法进行题组训练,使这一方法得到强化,学生印象深,掌握快而牢。一种题型一类方法,在复习时要把各种题型都训练到,重视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做到手熟心熟,认清“庐山真面目”。

(四)训练速度

中考是有时间限制的,考生做题时一定要增强时间观念,不能为一道题耗费太多时间,要学会取舍。还要在平时的解题中提高运算能力,特别是提高应用数学知识正确运算和变形,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节省时间。运算能力是靠长期的练习形成的,因此教师要在开始复习备考时,就一定要时刻把运算能力的提高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第一轮复习进行限时训练,训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一定的任务,每次练习要求学生做到熟练、简捷迅速、规范,提高答题速度和质量。

四边形复习课件范文第3篇

其实,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的积累,特别是期末复习甚至是毕业前的总复习,对于知识的重新认识就会高于新授课时或单元复习时。因此,教师在复习时,不但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更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背后的思想,让那些具有生长性的数学思想成为学生后续学习的动力源。

本着这种认识,我精心组织了一节数学复习课《面积与转化》。

课堂片段:

师: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

生回答。

师:关于它们的面积,课前让同学们自己做了整理。谁愿意把整理好的成果跟大家分享呢?

生回答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的面积公式。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补充吗?

生:平行四形的面积,是通过转化推导出来的。

师:你能具体说说吗?

生: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开,把它平移到平行四边形的另一侧,这样就转化成了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师:转化的过程,你记得真清楚。

生:三角形和梯形,它们的面积也是运用转化的思想推导出来的。

生: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因为是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所以要除以2。

生:圆的面积在推导过程中,是把圆化曲为直,转化成长方形,转化后面积不变,周长变了。

生:平行四边形和圆的面积是通过转化成长方形来研究的,而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是通过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研究的。

师:说得真好!看来同学们课前做了认真而充分的准备。现在老师把这些知识点用一幅图呈现给大家。(课件出示)

师:从下往上看,是知识的生长过程,从上往下看,是学习知识的思想――转化。

当研究新图形遇到困难时,往往通过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解决,转化这种思想不仅应用于平面图形的研究,数学的很多地方都会需要它,如立体图形(圆柱的体积),计算题、应用题等等,它是数学上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思想。

对于复习题的选择和使用,应该本着“题尽其用”的原则,做到一题多用,一题多变。因为尽管题目的内容和类型多种多样,但它们都具有思想的一致性和思维的相似性,这样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通过一题解决多题的效果。我为本节复习课设计了以下练习。

一、填空题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80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一个三角形的高是7分米,底是8分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3.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高是10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米;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0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 )米。

二、判断题

(1)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

(3)梯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面积。( )

(5)把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高和面积都与原来相等。( )

三、应用题

1.一个梯形上底长6米,下底长9米,高是5米,在这个梯形中画一个最大的长方形,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将一个圆沿半径剪开,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已知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1.4厘米,那么,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3.在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四、开放题

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和梯形。

在学生练习之后,我和学生对本节复习课进行了总结。

师:今天的复习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生:我们复习了六种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生:通过一幅图我知道了这六种图形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生:我知道在这些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中,运用了转化这种数学思想。

生:转化的思想不仅应用于平面图形面积的学习,在其他数学学习中也经常用到。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把握,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要经历从感性认识到感悟理解的过程,复习课应该成为这一过程的桥梁。

参考文献:

四边形复习课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复习效果 更新观念 培养兴趣 反思总结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a)-0251-02

怎样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效果,是当前形势下每位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上好复习课关键在于教师对复习课型的设计是否有创意、对复习内容的实施方法是否新颖,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像对学习新知识一样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复习中去。这就需要教师有创造性地设计和指导复习,体现出一定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艺术,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参与整个复习过程,掌握基本知识,并达到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下面是我在多年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 合理制定计划,优化教学内容

1.1 制定复习计划,定好复习目标

目标对整个课堂课起着指导和引领作用,可以让师生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在制定复习目标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依据教材。目标要以教材为主,按章节单元或知识体系来制定;要有重难点,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对重难点知识加深、拓宽;依据课程标准。复习内容要按考试规定的范围、题型、答题要求以及中考动向来制定。依据学生实际。教师在制定实施计划之前,要研究整体学生,个别学生,好学生与学困生。充分了解各类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点,学习状态和接受量。比如:了解好学生“好”到什么程度,学困生“困”在什么地方,根据不同的学生给他们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要求,采取不同的复习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使他们各有所得。否则学得好的学生原地不动,没有发展,体现不出他们的优势;中等的学生只会一些简单的问题,没有进步;后面的学生还是老样子,不会的依然不会,这样的复习没有任何效果。所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制定目标计划时必须做到以上三点,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合理地制定复习目标,才能保证学生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1.2 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复习之前,师生同时把旧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将各章节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归纳,整合,使之系统化。同时要突出重难点。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有重点的去复习,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复习,这样的复习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复习效果欠佳。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亲历复习的全过程,在上课之前,也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地归纳整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并小组合作交流、补充、探讨解决疑难问题。如:我在设计复习 “一次函数”时,首先把全班学生按不同的成绩分成了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归纳整合、交流补充,系统地列出所要复习的知识点,并寻找每个知识点相关的题型,为课堂复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亲历了整个复习过程,复习效果好,而且提高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同时在课堂上学生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专题进行训练,教师也有时间检查学情,个别辅导,补充完善,重点讲评,复习效果比较好。

1.3 优化习题设计,提高复习效果

复习题的设计,既要适合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要适合学生实际。习题设计最好以板块的形式呈现,比如:概念题的设计,选题时应突出概念的内涵。如,当m为何值时,函数y=(m-1)。

x|m|-3是一次函数,解题时要紧扣一此函数满足的两个条件:一是自变量的次数为1,二是自变量的系数不为零来解决问题;这样的复习,才能让学生对定义、定理更深刻地理解,同时达到熟记、灵活应用的目的。技能技巧性习题设计,应把它们集中起来。如:证明直线是圆的切线时,通常做一条半径,再证明这条直线和这条半径垂直。还有,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常用的方法是三角形全等,证明比例式或等积式成立时,通常利用三角形相似等。各章节典型题目的设计。以专题的形式设计,如:实数的有关运算问题,化简求值问题,函数问题,概率统计问题,几何图形问题,解方程及方程的应用问题,规律题,动点问题,存在性问题等等。综合运用型题目的设计。应选择包括多个知识点习题,如,从-1,1,2三个数中任取一个,作为一次函数y=kx+3的k值,则所得一次函数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的概率是多少?此题既巩固了函数的基本知识,又考察了概率的求法,同时又训练了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拓展性和变通性问题的设计。如“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再加上“对角线互相垂直”这个条件就变为“菱形”,若再加上“对角线相等”的条件就得到“正方形”,再去掉“垂直”后又得到了“矩形”。通过对条件变通就得到更多的结论,而且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间的联系。再如,我在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设计了这样一些习题:(1)一f快艇与一艘军舰同在起点,快艇以5 m/s的速度先行了20 m,军舰为了追上快艇必须奋力划行,如果它以6 m/s的速度划行多少秒才能追上快艇?变式1:一f快艇与一艘军舰同在起点,快艇以5 m/s的速度先行了20 s,军舰为了追上快艇必须奋力前划,同学们请你想一想如果它以6 m/s的速度划行多少秒才能追上快艇?在这个问题中,把先行了20 m改为先行了20 m。变式2:一f快艇与一艘军舰同在起点,快艇以5 m/s的速度先行了10 s,军舰要用45 s追上快艇,军舰为了追上快艇必须奋力前划,若它以6 m/s的速度划行,划了5 s后军舰员发现用这样的速度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追上,请问他的想法用45 s不能追上快艇对不对?如果他要追上请你算一算军舰后来要用多少速度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追上快艇?变式3、我们学校有一块300 m的跑道,现有甲、乙两人赛跑,甲的速度是10 m/s,乙的速度是8 m/s,他们两人同地出发,①两人同时相向而行经过几秒两人相遇。②两人同时同向而行经过几秒两第一次相遇。③乙先出发5 s,然后甲开始出发,问甲经过几秒两人第一次相遇。(2)“求证: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变式1:顺次连结梯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变式2:顺次连结矩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变式3:顺次连结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变式4:顺次连结正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变式5:顺次连结什么四边形中点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变式6:顺次连结什么四边形中点可以得到矩形?

通过这两道变式问题,让学生学会做一道而会一类题的意识,学会分析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多方位思考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往往许多题目都是由同一道题演变过来的,其所考察的知识点和思维方法是相同的。如果学生掌握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无论怎么变化都能够正确解决。所以,教师在设计习题的过程中,应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变换,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问题,使他们会一道而懂一型。总之习题的设置要遵循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一般规律,“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突出针对性、典型性、技巧性等特点,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每个学生都有自我提升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更新教学观念,优化复习方法

复习过程是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归纳、总结,是知识系统化,让学生在全面系统掌握知识点的同时,进一步做到对知识点的灵活应用。教师如果把复习课上得像新课一样生动、有趣,复习效果一定不错,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优化复习方法,创设情境,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变厌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以学生为主

复习过程是一个对旧知识的再次认识和应用的过程,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在复习教学中,主要是安排、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动口回答问题,自测,自查,互评,互讲,互补等一些学习活动;同时有重点的进行点拨,讲解。

2.2 以练为主

复习课应该以练为主,采取新颖多样的方式来吸引学生,提高复习效率。针对课前师生准备的习题,让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再次巩固知识点,并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教师可以查阅一些资料,或者上网收集一些有趣的故事、谜语等作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组织一些数学兴趣活动:如数学智力竞赛、数学知识大比拼、讲数学史、数学辩论会等来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可以让每个学生以某个知识点为主归纳一些专题,自己做了之后和自己的好朋友交换做,完了之后再互相修改、讲评,最后评出优胜者。也可以采取做游戏的方式,将自己归纳的题写在一张纸条上,然后集中起来让每个同学抽一张,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自己手中的题目后和出题的同学交换检查,修改,最后评出每组的优胜者,把优胜者的名字贴到数学光荣榜上,这样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得到了训练,巩固了知识点。在复习过程只采用一种复习方法是不行的,只有不断地、创造性地变换,而且每种方法都不能常用,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总之,无论哪种方法,只要学生感兴趣、复习效果好,就用那种。其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效地完成学生的复习任务,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3 以激为主

在复习课堂上,教师首先要激情饱满,幽默风趣,还要不断地用各种方式表扬、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复习课变得生动,有趣,才能收到好的复习效果,达到对知识的归纳与巩固的目的。如果上课缺乏激情,缺少对学生的激励、激发和表扬,课堂气氛严肃、沉闷,教学效果不良。所以,我认为,教师的“激”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上,我们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激起学生学习的斗志,点染学生求知的热情。将复习课上得有声有色,绝不能因为是老调重弹而变成催眠课。

3 总结反思,查缺补漏

教师课后的总结反思是非常必要的,学生更是如此,为了让使复习课高效,师生都要及时反思,教师反思:该节课的亮点是什么?不足是什么,怎样完善就完美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是不是达到了目的?以便在经后的教学中逐渐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学生反思:该节课学到了什么?哪些知识还没有理解?那些题解错了,错在哪里?正确的做法又是怎样的?在这样在反思总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总之,上好复习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教师的精心的设计,新颖教学理念、方法和教师富有情趣的语言等多重因素来引领;需要学生的全程参与和积极配合,以高度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升华。所以,如何把复习课上好,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是我们当前重点研讨的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 姚素红.浅谈中学数学激趣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6):108.

[2] 韦萍.在初中数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中学生数理化,2012(3):57.

四边形复习课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习题配备亮点新课标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0-0126-02

身为数学教师的我在讲每节课前都能做到认真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尽可能使课堂教学多几个亮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然这也能使自己的创造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在课后回忆这些亮点的时候,我发现它们通常是新课的导言十分精彩;知识的引入花样繁多;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的安排了有利于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讨论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或恰当的引导学生总结数学规律传授数学的一些思想方法等。很长时间以来,我从没把习题配备当成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考虑过。接触这个课题之后我想亮点与习题之间到底能有什么关系呢?

打个比方吧:这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麻烦急需要他人帮助,而此时一个陌生人伸出手来,我们会感激得流泪,会终生难忘。试想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的麻烦会仅此一次吗?但身边有亲人在时,他们会默默的帮助、安慰、鼓励,使我们度过难关,我们习惯了这种帮助与关心,却从没对他们的所作所为表示感激。我的这个例子,也许并不十分恰当,但例子中陌生人就像课堂中的亮点,亲人宛如每节课的习题。由此可见习题配备多么重要,它是我们每节课都必须面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吸取知识的泉眼,是教师的画龙点睛之笔,所以把习题打造成课堂亮点十分必要。

那么如何把习题打造成亮点呢?

习题配备是教师在授课前必须完成的工作,习题配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师授课水平的发挥和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效果。要想使一节课的习题配备达到高水平,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2.要有大量的习题储备。

3.要有一定的获取和接受新信息的能力。

4.会根据不同的课型,配备不同的习题。

5.认真学习新课标,严格按照课标的要求,控制所配习题的难易程度。

一、新授课的习题配备

在讲新授课时,因为知识点比较集中,习题的配备比较容易,只要把握住以下几点就可以使所配备的习题达到预期的效果:

1.阅读和本节课有关的资料,掌握大量的与本节课有关的习题。

2.习题配备时知识点要尽量专一,重点要突出。

3.根据以往的经验适量配一些学生难解和易错的问题。

4.题型尽量配全,对于本节的重要题型要进行专项训练。

5.习题要小、巧、精、活。适合短时间达到复习巩固当堂所学内容的目的。

在新授课习题配备中要摆脱以下几方面的束缚:

(1)书本的束缚

“题有的是,这节课不用配,书后的就够了!”

很多老师认为书上的东西一定要讲到位,当堂课后的练习题不够,还有习题和复习题,其实在习题配备中,可以对教材中课后的题进行删减、增加或更改。比如讲《一次函数的性质》这节内容多,做不了多少题,而偏偏书后有好几道画一次函数的图象问题,我们就可以把它拿掉,改成巩固一次函数性质的客观性小题。又如《全等三角形》第一节连讲知识点再讲练习也用不了30分钟,那我这节课就从图形变换的角度新增加了一些找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的习题。同时又加入了一道考察全等三角形性质的习题。使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得到充分的复习巩固。

(2)课外参考书的束缚

“题有的是,这节课配哪些题,看我们手头有什么书!”

我们老师出题,多数是依赖于我们手中的课外参考书,一开学我们就买书,是往黑板上抄,还是粘成题签;是平时练习,还是考试,这些书都有很大的用处。可这些书里有很多超标的内容,不宜给学生讲得太多,我们却没有考虑进去。不但做了无用功,还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所以参考书上的题要有选择的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自我的束缚

“题有的是,这节课如何配题,看我们的个人爱好!”

我们每个人的爱好不同,所以配题的方式、方法和方向都有所不同。比如我就喜欢折叠问题,很多听过我讲课的老师都会发现,我讲几何时,几乎堂堂都设计此类问题。正因如此,我教出的学生在中考中不怕折叠问题。我偏爱几何教学,在讲代数时,很喜欢数形结合的问题。我教的学生也十分喜欢数形结合的问题。从这点上我想,作为老师,我们能把握好新课标中的度,把握好中考的方向,每节课都放弃自己的偏爱,认真进行习题配备,我们的数学教学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习题课的习题配备

习题课是以题为主的一种课型,所以应更讲究习题的配备,习题课的目的往往比较明确。比如一节新课结束后安排的习题课一定是以这节课内容为主,也可以有一些与以前知识放在一起的综合运用题和一些可以寻找规律的问题;一章结束后安排的习题课一定是以这一章内容为主,不回避重点,也就是说重要的知识点可以重复出题,反复练习。习题课如果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最好以专题的形式训练。比如在四边形一章中,我打算上三节习题课,那么可把它分成基础知识专题训练(一律出选择题、填空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然后进行讲评);证明题、计算题专题训练(以中考的题型为主,通过做题寻找解决这一部分答题的规律,比如做辅助线的规律、给出什么已知条件就会想到什么结论,要证线段相等有哪些方法,要证角相等有哪些方法等);创新题专题训练(通过近几年的中考题,在这一章的出题模式的探究和网络新信息的查找与借鉴,确定出要给学生讲的这一章的创新题,注意一定要突出一个“新”字)除此还要注意新课标的要求,要把握好要求的深浅度,如四边形在课标中的要求是:①探索并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②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③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④探索并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有关性质和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条件;⑤探索并了解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和四边形是等腰梯形的条件;⑥了解线段、矩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重心及物理意义;⑦能运用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这里④中探索并掌握要重点配题,而②③⑦中涉及到掌握和运用也要求老师习题配备时不能忽视,①⑤⑥因为是了解的内容,所以可一带而过,其中,①⑤还要求探索所以对比来说比⑥还重要些。

教师进行这章习题配备应与上面要求基本一致,把握好重难点。

在习题课中配题,一定要本着以下几个原则:

1.所选习题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一些题只要超标,即使很好,也要忍痛割爱,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要增加学生的负担。比如在讲因式分解时,要求用公式法分解因式不超过两次,我们出这样一道题:a8-28,就过难。

2.所选习题要目的明确,不回避重点。

3.所选习题一定有代表性,是典型习题或典型习题的变式题。

4.所选习题要有利于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或能体现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

5.习题课最好以专题训练的形式出题。

三、复习课的习题配备

相关期刊更多

小学数学教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辽宁省教育厅

力学季刊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工程力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