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日记端午节

日记端午节

日记端午节

日记端午节范文第1篇

端午节赛龙舟优秀日记范文一中午,天气非常闷热,没有一点风儿。我和妈妈一起去仙湖看龙舟比赛。那里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决赛将要开始了,七艘龙船整齐地排在起点上。

“纭钡囊簧屑涞亩辉硕碧殴氖值拇蚬纳治兆糯埃硖迳韵蚯扒悖胄挠昧ο蚝蠡詈蟮囊晃辉硕笔种创翱刂屏姆较颍拖褚惶蹙蘖频姆沙觥A牧奖撸ζ鹆宋奘乃椋褚豢趴拧⑸辽练⒐獾恼渲椤

不一会,三、四、五号龙船脱颖而出,抛离其它选手。突然,三号选手坐姿变了,一只脚脆着,另一只脚蹲着,身体稍向外,齐心合力地划水,顿时龙船像箭一样冲出,摇摇领先。五号的选手不甘落后,加快速度用力划水,追上了三号……岸上不时传来观众的喝彩声和加油声。

经过你追人赶的比赛,九江队荣获第一名,西樵队取得了第二名,大沥队获得第三名。

这场比赛真精彩,使人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

端午节赛龙舟优秀日记范文二今天下午,妈妈带我到西溪湿地阿彪叔叔家看龙舟比赛。

已经过了端午节,怎么还会有赛龙舟呢?原来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小龙为了解救老百姓,在5月13日被处死了。老百姓为了纪念它,每年的这一天就会举行划龙舟的活动。

龙舟比赛12:00举行,有100多艘龙舟汇集在阿彪叔叔家门前的河面,随着“咚、咚、咚”的击鼓声和划手整齐划一的“嗨、嗨、嗨”的呐喊声,龙舟在河里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水中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岸上观众的喝彩声也时时不断,岸上的叫好声越高,水中表演者就划得越起劲。 我很奇怪,龙舟在河里来回地划,他们为什么不比比看谁划得快呢?后来听了阿彪叔叔的介绍我才知道,原来这里的龙舟比的不是速度,而是过和睦桥洞时龙头入水的姿态和打起的水花。

今天是我第一次看划龙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齐心协力力量大。

端午节赛龙舟优秀日记范文三今年五月份,我去看龙舟比赛,那里的人非常多、非常拥挤。

这些龙舟都非常漂亮,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黑色的、还有的是黄色的,所有的龙舟头上和身上都雕刻着精美的案,其中一只是最漂亮的,它的角上刻了一幅像迷宫的图案,上面还撒了金色的粉末,金光闪闪的,非常好看,它是玫红色的,身上有很多鳞片,鳞片的边都是白色的,像一片片桃花花瓣,他的胡须还是蓝色的,很长,几乎都碰到湖面了,它的身体是红色的 。

日记端午节范文第2篇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现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假期为一天。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迎涛神,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龙的节日,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恶日,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夏至,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纪念女诗人秋瑾,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并且喜欢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在预谋起义时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后人为敬仰她的诗,哀悼她的忠勇事迹,于是,与诗人节合并来纪念她,而诗人节又是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端午节别称】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

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棕节,古人端午吃棕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日记端午节范文第3篇

端午风俗根植于古老的“恶月”观念,作为端午的标志食品,粽子“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和因屈原而作等说法,均系后人的曲解和附会,实则具有古老悠久的南方饮食文化渊源。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

端午节是整个汉字文化圈中最重要的古老民俗节日之一(民俗所谓“四时八节”,端午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八节”之一)。“端午”之名,最早见于晋朝人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 烹鹜角黍”。

其实端午节的起源要比屈原早,它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民间和典籍中有各种说法,如纪念屈原说,仿效勾践操演水师说,纪念伍子胥或曹娥说,吴越民族祭祀龙图腾说,古代越人新年说等等,其最原始的核心因素在于古人的辟邪观念,它的发端应是战国时代。闻一多先生曾深情地说:“唯其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和中国人同样的古老,足见它和中国人民的生活如何不可分离。”

端午节在两千多年的传承过程中,从名称、内容到象征意义都发生过很大变化。在不同的时代端午有过很多不同的名字,比如浴兰节、蒲节、女儿节、娃娃节、五月节等等。到了汉晋之际,人们才把凭吊屈原与端午节结合起来,并赋予了竞渡和吃粽子以丰富内涵和想象力。《续齐谐记》(南朝)第一次完整记录了粽子源于屈原的故事传说:屈原在端午日投汨罗江,楚人为哀悼他便每逢端午把米装在竹筒里投入江中以祭屈 原,后来到了东汉光武年间,屈原显灵告诉人们:“竹筒粽子都被蛟龙偷走了,以后要缠上五色丝和楝树叶则可以辟邪。”人们按照屈原的嘱咐,形成了后来包粽子的习俗。《岁时杂记》中说:“五日竞渡起于越王勾践,后以为拯屈原。”按照传说屈原投江之日百姓竭力营救他,最后则为他招魂。

端午风俗在魏晋南北朝基本成型之后,不断流衍、传播,唐宋之际终成一种全国性节日,并不断流传到东亚诸国和世界其他地区。

自闻一多先生发表《端午考》一文以来,近人对端午的介绍、考论甚多。不久前东邻韩国将“端午祭”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了中国公众的激烈反应,掀起了一场“传统节日保卫战”。

纪念屈原说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一说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 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 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迎涛神说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天中节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太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粽节 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日记端午节范文第4篇

1、“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五”(午)为中。“端午”(端五),“中正”也,这一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另,端亦有“初”的意思,因此五(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之端午。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古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通用天干地支,根据干支历,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第五个月即“午月”,午月午日谓之“重午”,而午日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称为“端阳”。仲夏端午,飞龙在天,龙星处在“中正”之位,寓大吉大利。

2、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当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如有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艾节、上日、五月节、菖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女儿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龙日节、粽子节、五黄节、诗人节、屈原日、躲午节、解粽节、端礼节、五月初五、五月当午等等。

3、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根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固本思源等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古时南北风俗各异,先秦时代端午节的节俗活动鲜见于中原文献记载,就现存文献没法直接考证其源流。关于端午节的相关文字记载,“端午”二字,最早出现在晋代的《风土记》中,但端午的习俗却早已有之,譬如龙舟竞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

4、端午节两个标志性习俗是吃粽子和龙舟竞渡。据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教育》(见《闻一多全集》)论文中考证认为:先民以“龙”为图腾,而且每年在端午这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在急鼓声中以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祭龙神,也给自己游戏取乐,这便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关于龙的传说,在《路史》等著作中有相关记载:“天皇氏骧首、鳞身”。《易纬通卦验补遗》:“天皇氏之先,与乾曜合德。”此言天皇氏祖先与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极为崇高。《河图》:“五龙见教,天皇被迹。”荣氏注曰:“五龙治在五方,为五方神。”《春秋命历序》:“(五龙)父子分治五方”。以“龙”为图腾,在图腾时期,四支族的四龙各治一方,而以团族的一龙为中央共主,所以有五龙分治五方之说(闻一多《端午考》)。这些龙的历史传说,其实即是源于上古先民对龙的崇拜与信仰。

(来源:文章屋网 )

日记端午节范文第5篇

在屈原的传说尚未广泛流传前,端午的习俗仍因袭对恶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崔寔(逝于一七)的《四民月令》记载:“是月(五月)五日可作酢;合止利黄连丸、霍乱丸;采葸耳,取蟾诸,以合创药,及东行蝼蛄。”除了治难产的缕蛄外,其余都是治下痢、中暑等夏季常见疾病的丸药。

应劭的《风俗通》则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光从“长命”、“续命”等名称看来,就可以知道,当时人是多么畏惧恶日对生命所造成的威胁。不仅在实际上制作治病的丸药,在心理防卫上,也要仰赖五彩丝来抵御那超自然,不可见的鬼魅及兵灾。

尽管有这些顾忌在,端午的生命力并未因之减,积极祈禳的习俗仍随处可见。周处(240-约299)的《风土记》记载晋朝新兴的端午习俗有:“采艾悬户上,踏百草、竞渡”等。悬艾固然是为了禳毒,踏百草就是后来称为“斗百草”的游戏。而被视为端午特色的竞渡习俗,也在此时出现。据宗懔(约四九八-五xx)的《荆楚岁时记》按语:“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史记》中并未确实记载屈原投江的日期,此说颢然是受了传说的影响。事实上,竞渡、祈禳。表面上是为拯救屈原而举行的竞渡,基本精神仍不脱恶日驱邪崇的本意。

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浴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或是用来针灸。据说这种艾草,在针灸的时候别具有疗效。一般人则将艾草扎成虎形,或是剪彩作为小虎,再粘贴艾叶于其上,在端午节时配戴。除了采艾之外,也采菖蒲来泡酒。

到了唐朝时,端午已成了个重要的节日,宫廷中也有种种的庆祝活动。唐朝的皇帝多在端午日赏赐臣下。王溥(922-982)的《唐会要》卷三五记载,贞观十八年唐太宗以御笔题字的“飞白扇”赐给长孙无忌及杨师道。他说:“五日旧俗,必用服玩相贺。今朕各赐君飞白扇二,庶动清风以增美德。”不只是宠臣有赏,一般文武官员也各有赏赐。马缟(约十世纪中叶)的《中华古今注》记载贞观中,端午赐文官黑玳瑁腰带,武官黑银腰带。《唐书�6�1礼乐志》也记载,天宝年间于端午节以衣、扇献于祖陵。

王仁裕(880-956)的《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记载唐玄宗时:“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巧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行此戏。”不过,这只是豪奢人家才玩得起的游戏,一般人家在端午只能以经济实惠的扇子来应景。李淖(约八八以后在世)的《秦中岁时记》记载:“端午前两日,东市谓之扇市,车马特盛。”溤贽(约九四前后在世)的《云仙杂记》卷一引《金门岁节记》也说:“洛阳人家......端午以花丝楼阁插鬓,赠遗避瘟扇。”(早期的扇子大多以蒲叶制成,由于菖蒲具有禳毒的功效,所谓的避瘟扇,或由此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