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可贵的沉默

可贵的沉默

可贵的沉默范文第1篇

《17.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迅、蕴、霎”等9个字,会写“贺、顾、迅”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应回报父母的爱,学会理解和关爱别人。

4.学习在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及歌曲《懂你》。

2.文字投影片。

3.学生查找自己最满意的生日照片或一份生日礼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课题,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a.学会自由读课文。

b.检查生字读音:蕴,读“yùn,不读wēn;霎,读shà,翘舌音,不要读成sà;拙,读zhuō,不要读成zhuó。

2.(出示两幅课文插图,板书课题)同学们,我们在单元导读时已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两幅图中学生的表情和动作,试着用合适的词语形容两幅图。(如,第一幅图:热闹、兴奋、骄傲、兴高采烈;第二幅图:沉默、不安、羞愧、不好意思等)

3.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学生在同一节课堂上会有这样截然相反的表现呢?让我们再一次默读课文,找一找,哪儿到哪儿是写这一堂课的,哪些段落是写第一幅图片的,哪些段落是写第二幅图片的。

提出要求,合作学习

1.同学们在读书中一定发现了课文中对话很多,而且这件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那我们就以演课本剧的形式来学习这篇课文,好吗?

2.要想演好课本剧,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提出几点要求)

a.每个人都要认真练习朗读,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b.组内商议扮演老师和学生的角色。

c.画出描写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的句子,再认真多读几遍,读出人物的语气,仔细体会应该怎样才能演好。

d.共同讨论一下扮演老师和学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在组内排演。

深入小组,个别指导

教师深入小组,了解一下各组学生读书情况,并在角色把握上与学生共同探讨,尤其是对阅读有困难的学生,要结合他所画的重点语句进行个别指导。

小组表演,引导评论

1.激发兴趣:哪一组愿意为大家表演《可贵的沉默》这一堂课?那我们其余同学就来做小小评论家仔细观看表演,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进行评论。一会儿,我们来评出这一组中的“最佳演员”,好吗?

2.小组表演,老师和学生一起认真观看。

3.引导学生评出“最佳演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依据──结合对课文重点语句的理解,来深入体会爱的情感。如,

a.对老师的表演要做到和蔼可亲、真诚平等。

这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对爱的感受过程中,非常民主,语言儿童化,“把手举高,老师要点数了!”“啊,这么多啊!”与孩子们的情绪是一致的;当孩子们与她一起点数、回头看,站起来、快乐交谈时,老师都没有阻止,而是让他们尽情表达被爱的欢乐。在引导学生回报爱的过程中,与孩子一同沉默,没有批评和教育,而是轻轻地问和提建议,使孩子们懂得回报父母的爱。

孩子们潜意识的开发、觉醒,靠老师的引导、启发,这是一位具有高超教育艺术的老师。

在评论过程中,可引导学生以扮演者的表情、动作、腔调进入评价,从而体会文中老师的形象与教育的艺术。

b.对文中学生的表演要真实自然。

在表演对爱的感受这一过程中,要表现得兴奋热烈。对“异口同声”“骄傲”“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索性站了起来”等词句,要引导学生在评论中体会文中学生当时的心理活动:生日,带给他们的是欢乐,是浓浓的亲情,因此,他们才那么兴奋、那么骄傲、那么急于表达被人爱的欢乐。

在表演体悟到要回报爱这一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评论中体会“寂然无声”“沉默不语”“刚才追逐我的目光,此刻全躲开了”“像获得赦免”“七嘴八舌”等词句的理解,认识到孩子们的心理变化:热闹兴奋(感受到爱)──羞愧不安(意识到自己从未回报过爱)──热闹兴奋(准备回报爱)。

c.沉默的时间要足够。

文中写“足足有一分钟”,在这一分钟的沉默里,老师的沉默是有意的。孩子们在沉默中有了回报爱的意识的觉醒。因此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第二课时

师生创造性表演,结合生活实际,升华文中爱的情感

1.激励:在刚才的表演和评论中,我们班不但诞生了“最佳演员”,还诞生了许多“小评论家”。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来演课本剧,相信大家一定会演得更好。

2.提出要求:老师演老师,我觉得很自信;同学们演学生呢?请大家在表演中注意演好这些内容(出示):

异口同声骄傲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索性站起霎时

寂然无声像获得赦免四面八方七嘴八舌不约而同

3.按课文叙述顺序创造性表演。

a.在表演到第9自然段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生日照片或生日礼物,在小组内互相讲一讲难忘的、欢乐的生日。并请两名同学给大家讲讲。

b.在表演到12、13自然段时,若班内有学生知道并给父母祝贺生日的要请这样的同学给大家讲一讲怎样做的及父母的表现。

c.在“一分钟的沉默”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刚才在想些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父母辛劳,为自己的成长付出的代价,教师适时播放《懂你》歌曲。

d.变换角色:学生扮演自己的家长,在家长会上向老师表达感受。

e.在表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导书写,记忆字形。

a.让学生说说自己记忆字形的方法。

b.“贺”,上小下大,“顾、犯,”左右相等;“恰、缓、稚”,左窄右宽。

2.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

学完了《可贵的沉默》,我们肯定想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那么,父母对我们的爱有多深、有多少,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来回忆和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

1.询问:向亲人和邻居了解,你小时候父母是怎样疼爱你的。

2.观察:了解父母平时是怎样为自己操劳的。

可贵的沉默范文第2篇

沉默是金,人们常说。这话还被写成大字,镶在框里,贴在很多墙壁上。人们用它来告诫自己:言多必失,少说多做,祸从口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总之,能闭嘴的时候就闭嘴。

但是,马丁・路德金说: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

我们习惯于关注言说,因为言说总是在推推搡搡试图挤进我们的视线,但在言说和言说的缝隙之间还有沉默。沉默正如言说,也有不同的光泽、质材、结构、密度,也千折百转,也惊心动魄。当恋人相拥坐在河边的晚风中,它几乎是优美的,但在另一些时候,它可以像一把刀子,切割人性暴露其中的血腥。

“房间里的大象”,在英文里,意指所有那些触目惊心地存在却被明目张胆地忽略甚至否定的事实或者感受,用《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的作者、美国社会学家泽鲁巴维尔的话来说,就是那些“我们知道,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事。“皇帝的新装”是个典型的“房间里的大象”,但“皇帝的新装”只是个隐喻。在一个电视相亲节目中,嘉宾们七嘴八舌分析某个相亲失败的男人哪句话说错了、哪个表情不当,却绝口不谈他的职业是厨师或者鞋匠的事实,这时候,电视屏幕里站着一只大象。

泽鲁巴维尔试图分析“房间里的大象”现象的起源和后果。有些时候,沉默也许是起源于善意和礼貌,比如在临终亲友面前,我们不愿意谈起他们的病情;比如和口吃的人聊天,我们假装注意不到他的口吃。但另一些时候,沉默源于怯懦。人们害怕权力,害怕高压,害怕失去升官发财的机会,害怕失去房子车子,于是沉默成了自我保护的机制。高贵是高贵者的墓志铭i沉默是沉默者的通行证。

另一些时候,人们所恐惧的,甚至不是利益上的损失或者肉体上的暴力伤害,而是精神上被自己的同类孤立。出于对归属感的依恋,他们通过沉默来实现温暖的“合群”。对认同感、归属感的强烈需要,大约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密码,这个密码有时候会成为勇气的源泉,有时候却让我们蒙上了自己的眼睛。

所以泽鲁巴维尔分析道:沉默的人数越多,打破沉默就越难――因为当越来越多的人卷入沉默的漩涡,从这个漩涡中挣脱出来需要的力气就越大。面对第一个站出来大喊“屋子里有大象”的人,人们往往不会顺着他的手指去看有没有一只大象,而是怒斥他为什么吵醒了自己的好觉。甚至,他们会因为那个人的勇气映照出自己的怯懦而恼羞成怒,你那么大喊大叫干什么?“沉默如癌细胞般分裂生长”,房间里的大象就这样在“合群”的人们的相互拥抱中越来越大。

好在随着这只充气的大象越来越大,它被戳破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因为随着大象越来越大,掩盖这只大象所花费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并且目击者的增多也意味着出现“叛徒”的可能性在增大。最终,孩子小声的一句嘟囔“皇帝没穿衣服”,就可能使这只充气大象迅速地瘪下去。可惜,在众人眼睛的这一闭一睁之间,已经有无数人成了沉默的祭品。

可贵的沉默范文第3篇

商州的吉金溢彩,宋元明的瓷画,都在某种程度上,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了大历史里的小图景,蕴含着丰富翔实的文化线索,是艺术之渊薮,美之盛宴零零散散的痕迹,在通明的、精致的玻璃里。旧的“东西”在当今社会总是受到人们的追捧,是不是那追求古老的心,要比那追求新脚步的强烈感更大了?无视于现况,把高昂的头往远古观望,现今的人是否过于怀旧?

但是总的来说,旧的“东西”有时真的是过于珍贵了,因为它的稀少,俗话说,物以稀为贵,的确它掩盖了不尽其数的时代新品。可是这么好的东西为何要藏着,束之高阁呢?大概是由于它太珍贵的缘故吧!有时想想,它们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但是又不常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这是继承了祖宗的血脉还是留给我们现代人更多的遐想呢

旧的东西,它需要它的伯乐,而我却阅历尚浅还体会不出其中的韵味。带着好奇心,翻开书馆里厚厚的资料,深入去体会,回头发现探索出来的竟是一脸的泪,一脸的愁,可是你若是看到了郑成功收复了台湾,人们不禁会欢呼喜悦,可是静下心来一想:在身处于自己的国家正与当时的明朝对抗时,你一定会感到惆怅乃至愤慨!

新的东西总是过于缄默,新潮一过,它就要被淘汰了。它没有回旋的余地,只能默默地,不出声地沉睡。

世事也就是这样,随波逐流,喜欢古老的东西,被人们遗弃的,要沉睡千年甚至万年才有可能被重新唤醒。

可贵的沉默范文第4篇

一、沉默———让学生思绪飞扬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说过:语文教学是一个激感、启迪智慧的过程。有了感悟才能激感,通过思维才能启迪智慧。而感悟、思维是任何教师都教不出来的,必须由学生亲自去完成、去实践。所以,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提供充裕的属于他们自己的时间。有了自己的时间,学生感悟才会深刻,思维才能活跃;有了自己的时间,学生才可进行真正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如,特级教师张敬义在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时是这样处理的: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品读《三顾茅庐》这一课,请大家围绕典型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情节、当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带给我们的思考进行咬文嚼字,读书批注。(留给学生约10分钟,让学生读书批注,教师巡视指导)10分钟的沉默好像让课堂显得缺少生机、冷冷清清,甚至令人觉得了无生趣、没有看头。其实不然,如果当时你在现场,只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你就会为张老师这样的安排拍案叫绝。你看学生或圈圈点点,或皱眉冥思,或伏案书写,或念念有词,或恍然大悟,或开心一笑……课堂上这样的安排,似乎没有看头,但其实是让学生与文本进行亲密接触,实现学生与文本的真正对话,让学生有了充裕的思维、感悟的时间。可以说,张老师安排的这种沉默其实是一种给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充分进行思维、感悟;安排的这种沉默同时又是一种信任,放手学生自主学习、自由阅读,让其产生独特的见解。

二、沉默———让学生畅所欲言

根据沉默对学生的影响是否积极,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积极的沉默,一种是消极的沉默。这两种沉默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同时存在,优秀的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将消极的沉默转化为积极的沉默,并让积极的沉默演绎成课堂的亮点。如孙双金老师教《落花生》一课时,初读课文后说:“读书贵在思,贵在能发现问题。接下来就请大家拿出笔来,边读边思考,把理解不清楚的地方画出来,过一会儿我们共同来研究。”学生开始读课文。很多学生在书上圈画、批注,但还是有不少的学生虽然手里都拿着笔,就是没看到他们在课本上做任何符号。五六分钟后,自主阅读结束,但是没有一个学生提问,都看着老师。孙老师问:“你们有不理解的词语吗?有就提出来,看谁最勇敢?”好长时间,角落里终于有一只小手慢慢地举了起来。学生问“:老师,‘茅亭’是指什么?”孙老师竖起大拇指说“:你是咱们班上最勇敢、最聪明的一个,敢于提问题并第一个举手,不简单,请大家为他鼓掌!”这时,班上许多学生都露出了羡慕的眼神。接着,很多问题出现了,但都是关于词语意思方面的问题。孙老师追问:“你们就只有不理解的词语?有没有不理解或难理解的句子或段落呢?”学生不再沉默了,他们的思维被完全打开了。可以看出,课堂从“没有一个学生提问”到“好长时间,终于有一只小手慢慢地举了起来”到最后“思维被完全打开”,这显然是从消极、被动走向积极、主动的过程。正是孙老师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和耐心期待使得消极沉默转化为积极沉默,使课堂走向高效、实效,并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我们教者,就是要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适时点拨,让孩子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沉默———让学生写满智慧

感悟一旦深刻了,就会产生急于表达的冲动,想把自己的理解用语言倾诉出来。这时,教师首先要做一名忠实的倾听者,师生互动,在思想上与学生产生共鸣。著名青年教师张康桥成功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深受赞誉。课堂上,张老师言简意赅、循循善诱的启发和乐于做学生的忠实听众的民主教学氛围,让学生毫不保留、肆无忌惮地倾诉自己独特的个人见解,使得课堂上师生的交流不断碰撞出充满智慧的思维之花。师:通过你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林冲是个怎样的人?是谦虚还是谨慎?生1:我认为林冲是个很谨慎的人,他处处为别人着想,想给人面子,不想惹是生非。生2:我认为他是个谦虚的人,他武艺高强但并不张扬。生3:我认为他是一个既谦虚又谨慎的人,能忍、善想、敢打。在张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回答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张老师始终以一名忠实、虚心且认真的倾听者参与其中。正是张老师这种耐心而谨慎的态度,以致很多学生都愿意各抒己见,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想法倾诉出来。此时,师生的等级关系早已荡然无存,呈现的是朋友间的交流沟通。学生为什么有如此强烈的表现欲呢?这正是源于张老师能耐心、细心地聆听学生那充满智慧的心语,欣赏学生那充满个性的见解,与学生一起体验获取真知的愉悦。这时,教师的沉默就是一种肯定、一种鼓励、一种赞许,深深地打动孩子的心。

可贵的沉默范文第5篇

关键词:规训权力 被凝视 被遗忘 自我救赎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群体,一个是以艾米丽为代表的贵族女性群体,一个是处于社会的底层,身份低贱的广大民众(其中包括黑人和白人普通大众),然而这两个不同的群体却殊途同归,最终都沦为了父权机制规训下驯服的羔羊。本文从福柯的权力/知识理论、身体理论为出发点,揭示了福克纳所描绘的美国南方社会通过规训权力机制对着两个群体进行严密控制以制造驯顺的身体的本质,从而进一步探求二者的救赎之路,即唤醒沉睡的话语意识,弱势群体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对抗父权规训,形成一致的声音,即话语,才能摆脱被规训控制的地位。

根据福柯的观点,“权力制造知识(而且,不仅仅是因为知识为权力服务,权力才鼓励知识,也不仅仅是因为知识有用,权力才使用知识):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福柯,1999:29)。在当时的美国南方社会,规训权力对思想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宗教、教育和大众媒体来实现的,是社会知识(knowledge)的组成部分。在福柯看来,知识和权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福柯的知识,是有关社会、历史和政治条件的问题,是判断事物正误的基础,即所谓“真理的话语”(discoursesof truth)。

话语和权力正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没有话语的产生、积累、流通和作用,这些权力关系是无法自我建立和巩固的,也不可能发挥什么作用。而真理则是由规训权力者为了达成某种目的生产出来的。“淑女标准”即是美国南方社会的真理之一,统治者以此作为限制衡量小镇上贵族女性和普通民众的圭臬,直接导致他们的集体“失声”,扼杀了他们的话语权。

小说中对艾米丽每一阶段的境况都描写的细致入微,使她成为时刻处于被凝视的地位;而对于那些无声无形的普通大众则惜墨如金,造成他们“被遗忘”的尴尬境遇。生前的爱米丽小姐,“始终是一个传统的化身,是义务的象征,也是人们关注的对象。”当艾米丽小姐父亲死后的第二天,所有的妇女们都准备到她家拜望,表示哀悼和愿意接济的心意的时候,“爱米丽小姐在家门口接待她们,衣着和平日一样,脸上没有一丝哀愁。”而却始终不见对到访的“妇女们”任何的描写。仅仅是“妇女们”这样一个模糊的概念一带而过。“再见到她时,她的头发已经剪短,看上去像个姑娘,和教堂里彩色玻璃窗上的天使像不无相似之处――有几分悲怆肃穆。”当爱米丽小姐和荷默巴伦一齐驾着轻便马车出游的时候“那辆黄轮车配上从马房中挑出的栗色辕马,十分相称。”当艾米丽去买砒霜的时候,“她当时已三十出头,依然是个削肩细腰的女人,只是比往常更加清瘦了,一双黑眼冷酷高傲,脸上的肉在两边的太阳穴和眼窝处绷得很紧,那副面部表情是你想象中的灯塔守望人所应有的。”去买砒霜的时候,药剂师(无名无姓的模糊形象)朝下望了她一眼。“她回看他一眼,身子挺直,面孔像一面拉紧了的旗子。”荷默消失后,“偶尔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在窗口晃过,就像人们在撒石灰那天夜晚曾经见到过的那样,但却有整整六个月的时间,她没有出现在大街上。”再见到爱米丽小姐时,“她已经发胖了,头发也已灰白了。以后数年中,头发越变越灰,变得像胡椒盐似的铁灰色,颜色就不再变了。直到她七十四岁去世之日为止,还是保持着那旺盛的铁灰色,像是一个活跃的男子的头发。”

文中唯一一处建筑描写就是艾米丽的大房子,对这座象征贵族神圣权威的标志性建筑物作者也从不吝辞令:“那是一幢过去漆成白色的四方形大木屋”“还装点着有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风味的圆形屋顶、尖塔和涡形花纹的阳台,带有浓厚的轻盈气息。”甚至死后的爱米丽所受到的待遇也极尽尊贵,她“已经加入了那些名字庄严的代表人物的行列,他们沉睡在雪松环绕的墓园之中,那里尽是一排排在南北战争时期杰斐逊战役中阵亡的南方和北方的无名军人墓。”墓园成了另一种权力的舞台,它告诫人们,只有那些具体庄严名字的高贵的权力代表才有资格入住,底层民众再次被置于“被遗忘”的角落。小说中中唯一一个被正面描写到的有着完整的姓名的普通人就是荷默・巴伦,他“个子高大,皮肤黝黑,精明强干,声音宏亮,双眼比脸色浅淡。”但是他身上带着明显的被权力规训过的痕迹。他一开始的出场就“一群群孩子跟在他身后听他用不堪入耳的话责骂黑人”。同样是社会的底层人,但是却被规训权力所愚昧,跟自己的同类“相煎”太急了。

在父权社会规训权力控制下的贵族小姐艾米丽被看成是“一个真正高贵的妇女”。她的所有表情都被标榜为“贵人举止”,因此她的一举一动也受到了被驯服的公众的“凝视”,使得她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最终成为驯服的沉默的羔羊。而普通大众则被彻底的遗忘,在规训权力下无声无形尴尬的存在着,此中的原因一方面主要是因为规训权力的威慑,另一方面,弱势群体的愚昧和不团结间接助长了父权机制的横行。

总之,无论是贵族妇女的“被凝视”还是底层民众的“被遗忘”,无不反映出一个共同的本质:都是规训权力在起作用,就是使之形成一种集体自杀式的沉默,消解二者的反抗意识,从而达到规训的目的。想要实现自己自由的身体,二者必须唤醒沉睡的反抗意识,团结起来,共同构建自己的话语权,打破这种沉默的格局。

参考文献:

[1]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 杨远婴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12年。]

相关期刊更多

贵州科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州科学院

贵州体育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州体育科学学会;贵州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贵州林业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