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一小时的故事

一小时的故事

一小时的故事

一小时的故事范文第1篇

众所周知,马拉德太太患有心脏病,她丈夫死亡的消息是非常小心地通知她的。

是她姐姐约瑟芬吞吞吐吐,含糊其词地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她,她丈夫的好朋友理查当时也在场。消息是理查在报社办公室亲耳听到的,报社收到了火车出事的消息和死亡人员名单,布兰特利・马拉德的名字就在其中,理查又赶忙发了电报,重新证实了此事。

她听到这个消息后,几乎吓瘫了,她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一事实,她一头扑在姐姐怀里,嚎啕大哭起来,待哭累了,她独自进屋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许任何人陪她。

她浑身发软,整个身体象散了架一样,沉重地倒在沙发上,她半躺在沙发上,头靠着沙发背,目光呆滞,只是不时发出抽泣声,身体也随着抽泣声抖动着,她就象一个哭累了即将睡觉的小孩一样,带着眼泪进入了哀愁的梦乡。

她还年轻,眼角上细细的几条皱纹流露出受压抑而略带坚强的表情。可现在,她两眼呆呆地盯着远处的蓝天,一动不动。

一种情感不知不觉地向她靠近,她胆怯地等待着,究竟是什么东西,她不知道,既微妙细腻又难以形容,但她已隐隐感觉到了。她感到呼吸急促,胸部鼓起,她开始认清这种靠近她并要支配她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当她不再控制自己的感情而任其自由发展时,一种轻轻的声音不由自主地从她张着的双唇中迸发出了,“自由了!”她不停地重复着。她那茫然的目光和恐惧的神情随之消失。她的眼光里迸发出渴望和明亮的光芒。她的脉膊跳得很快,一股暖流传遍全身,有说不出的舒服感。

她知道,当她看到她丈夫脸色灰白,一动不动地躺在那儿,但再也不会醒过来了。她一定会哭,过了这痛苦的时刻,未来美好的生活全部归她所有,她不由自主地展开双臂。在今后的日子里,她不会成为别人的玩物了,她要为自己活着,再不会有人把意志强加于她了。过去她一直默默忍受着就好象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此时此刻她认识到无视别人的人格使他人屈从于自己无论出于善意或是恶意都是一种罪过。她有时喜欢他,但更多的时是不喜欢他,她突然感到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利才是生命中最大的推进力。

“自由了,肉体和精神都自由了!”她不停地念叨着。她姐姐跪在门前,对着钥匙孔“路易丝,快开门,你会把自己折磨死的。你在干什么,看在上帝的份上,快开门吧。”

“走开,我不会折磨自己的!”她终于站起身来,给喋喋不休的姐姐打开了门。她眼里闪烁着胜利的喜悦,她的举止象一位得胜的女神,她拉着姐姐一块下了楼。理查在楼下等待多时了。

此时,有个人正用钥匙开前门,进来的正是马拉德本人,他风尘仆仆一手提着旅行袋,一手拿着雨伞,他离火车出事地点很远,甚至压根儿就不知道那儿发生的事。约瑟芬大叫一声,理查赶紧用身体遮住马拉德夫人的视线,但理查的动作太晚了。

一小时的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一小时的故事》婚姻约束 性别政治 维多利亚女性

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历来是女性主义评论的热点。如肖邦的传记作者皮尔・塞耶斯逖德在《凯特・肖邦的全部作品》的前言部分断言“为什么编辑会拒绝她的好些作品,极有可能的原因是她笔下的女人变得越来越有激情和解放”①,在《凯特・肖邦:一部重要自传》中他坚持“《一小时的故事》是女性自立主题的极端例子”②。

但是这种声音受到质疑。小说的焦点语句“在即将到来的日子里,没有人会为她而活着,她会为自己而活。再不会有那强有力的意志使她屈从,男人和女人都盲目坚信自己有权把个人意志强加于自己的伴侣”③。曾经引发众多的讨论,也确实成为界定小说是否有女性主义倾向的重要依据。如申丹老师认为“关于婚姻约束,作品对男女两性各打五十板:‘男人和女人都盲目坚信自己有权把个人意志强加于自己的伴侣’(请比较:‘男人盲目坚信自己有权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妻子。’)”④

正如赛林娜・贾米尔指出的那样,马夫人的死与她在与她丈夫的婚姻生活中压抑自己的感情有关(马夫人有心脏病)。虽然我们并不能找到指向这种压抑源泉的文本证据,但是马夫人对她丈夫死亡的反应足够可以说服读者她一直被这样不公平地对待着⑤。笔者同样深深地感觉到马夫人对自由的渴望程度超出常人所能接受的程度,她那极端的表现必定有深层次的原因。在婚姻生活中,作为夫妻,不可能没有矛盾对立的时候,在这种时候,本能地,双方都会希望对方能够接受自己的观点,这有可能是马夫人所理解的“男人和女人都盲目地坚信他们有权利将个人的意愿施加于另一个人身上”,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强加通常是以谁的屈从而结束的?我们可以试想,如果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马先生的屈从而结束,那么,马夫人还会不会有如此强烈的“被折弯”的感觉,进而有着那么强烈地想要冲出牢笼,获得自由,置身于强加与被强加的纠结之外的渴望?本文认为,马夫人深刻感到自己的自由受到束缚,以她的理解,她认为这是婚姻给她带来的,但是她并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认识到这种婚姻束缚的背后是性别政治压迫。

一、被掩盖的事实:父权制意识形态的隐蔽性

在西方文化中,男性对女性的性别政治压迫的根源源远流长,这种压迫甚至可以追溯到把人类的堕落归结于夏娃的圣经叙事,并以此认定女性是一切诱惑和邪恶的来源。在希腊神话中,有潘多拉打开魔盒,因此将瘟疫和不幸带给人类的故事;早期的罗马法律将女人描述成孩子,永远卑微于男人。当亚里士多德声称男人天生就是优越的,女人天生就是卑微的;一个统治另一个,另一个被统治时,这种性别歧视在哲学层面上得到附和。之后,像托马斯・阿奎纳和奥古斯丁这样的宗教领袖和哲学家宣称女人是“不完美的男人”。在接下来的世纪里,其他神学家、哲学家及科学家一直延续着这种说法。如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达尔文宣布女人还未达到文明程度。这样的生物比男性低级,男性在体质上、智力上和艺术才华方面都优于女性,这无疑为女性卑微于男性这一谬论找到貌似科学的依据。

千百年来,父权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直掩盖着其想要压迫女性的真实面目,成功地被社会文化内化成为一种自然社会存在,女性作为社会的他者,游离于社会边缘,默默接受着这样一种“客观存在”。直到十八世纪晚期,出现关于女权的微弱声音。在《女权的辩护》一文中,玛莉・吴尔史东克拉芙特认为女性必须为她们的权利而站立起来,不能让她们由男性主导的社会定义什么是女人。女性批评在二十世纪初期才开始发展。在此期间,女性获得选举权,并成为当时在如医疗卫生、教育、政治及文学等领域的社会问题的重要活动家,但是女性依然不能与男性对等。

二、契约婚姻:马夫人婚姻生活的真相

凯特・肖邦生于1850年,逝世于1904年。小说《一小时的故事》出版于1894年,当时在路易斯安那州,根据当时的法律,已婚的女人对家庭财产没有支配权,只有男人才能提出x婚。这个法律制度一直执行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种制度在美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殖民地时期,遵从英国习惯法的保护法(coverture)原则,女人嫁做人妇就附属于丈夫,她们没有财产权也无权在法庭上独立地代表自己(也就是没有完整的公民权)。尽管美国独立后男白人有产者有了完整的公民权,但女性仍然是嫁做人妇后没有投票权。在政权逐步稳定的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左右,维多利亚时代的两性观所谓的分离空间论开始流行起来⑥。这种观点认为妇女是属于家庭这半球的,这种模式化要求女性给她们的丈夫提供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可口美味的饭菜,抚养孩子。这个时期,妇女的权利受到极大的限制,一旦结婚,她们就会失去对工资的所有权、人身权、土地权,甚至是现金⑦。当一个女人结婚后,在维多利亚时期的法律层面上,她的所有权利会移交给她丈夫,因为根据当时的法律,已婚的夫妇会成为一个统一体,而丈夫是这个统一体的代表,统治并支配着所有的家庭财产、收入和钱财。除了将自身钱财交于丈夫外,妻子本身也变成丈夫的财产。婚姻,对于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而言,变成了契约⑧。一旦结了婚,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非常难脱身的。许多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终身忍着丈夫对她们的控制和残忍对待,包括性暴力、语言辱骂及财产丧失等⑨,却无法逃离婚姻。

作家凯特・肖邦生活在典型的维多利亚时期,她的《一小时的故事》不得不说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产物。从文本的阅读中,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关于马夫人工作的蛛丝马迹,全文没有一处直接或间接地影射马夫人工作的事实,这一点是极其符合维多利亚女性的典型形象的。但同时,文本也没有一处直接或间接影射马夫人和马先生有孩子这一事实,相反地,我们从“在即将到来的日子里没有人会为她而活;她会为自己而活”这句话推测,马夫人应该是没有孩子的,因为根据集体无意识的文化特征,作为母亲,在孩子父亲去世的一刹那,出于本能的母爱,不会不为孩子着想,不会有为自己而活、恐怕应该是为自己和孩子而活的想法。结合凯特自己的婚姻生活和她母亲的婚姻生活,她们都是在自己的丈夫逝世后,勇敢地承担起抚育孩子成长的重任的事实,以及马夫人丧夫后的反应及全文无任何关于孩子的蛛丝马迹的文本事实,我们可以大胆地断定,马夫人和马先生是没有孩子的,因此马夫人的形象是有悖于维多利亚时期社会形态意识中关于女性相夫教子形象塑造的。那么,至此,关于马夫人的婚姻家庭我们可以勾勒出一个大的框架:不工作,没有孩子,丈夫马先生。

三、w楼上的那扇窗:一小时的自由幻想

那么马夫人具体的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小说中多次提及马夫人卧室中的一扇窗在马夫人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小说中描写到当马夫人得知马先生的噩耗时,在短暂的剧烈情绪波动后,她独自一人回到自己的房间。在她的房间内,对着开着的窗子,有一个舒适的宽大的扶手椅,她一下子就倒在那个椅子里。通过那扇窗子,她看到房前的树梢随着新春的气息轻轻摇曳着;闻到空气中充满着春雨即将来临的味道;她听到沿街叫卖的小贩正在叫卖着他的货品,远远的,有人在唱着歌,无数的麻雀在叽叽喳喳。

窗外一片片蓝天在云卷的缝隙里露出脸来,透过这扇窗,她感受到一种难以表述的东西从天空中露出头来,穿过空气中布满的声音、香味、颜色、(穿过这扇窗),慢慢地接近她;当这个难以名状的东西终于揭开面纱,控制到她整个身心的时候,由内而发,她想要的和终于到来的那个东西终于破茧而出,她情不自禁地说出了它的名字――自由。之后,如同饮着生命的美酒,她沉浸在穿过那扇窗的生活中,遐想无限,她渴望的自由来自窗外。

这是马夫人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小说虽然篇幅短小,却三番五次地提到这扇窗子,以及这扇窗子与马夫人渴望自由之间的互动。互动指的是这扇窗可能是外面的世界与马夫人的家居生活的重要窗口,也可能是唯一的。窗外是广阔的天地,窗内是狭隘的空间。也许马夫人的内心世界无法在窗内的空间释放,无人在听,无人能懂,只能通过窗口,与天地回应。换而言之,小说给我们呈现的画面感让我们感到马夫人似乎生活在一个牢笼里,唯有窗子是能感知外界的唯一通道,但她只能通过窗子有所闻、有所见,只能由思绪在窗外缥缈。同时通过这扇窗,她享受那些布满在空气中的各种声音、气味与颜色带来的勃勃生机。由此马夫人的生活可以被高度抽象化,抽象化到有一扇窗的阁楼中,那开着的一扇窗是她与外面世界互动的全部,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及精神的。

如此被牢牢禁锢,又如此渴望自由的马夫人与自己基于当时社会风俗法律,对自己财产、人身没有拥有权,更别提对家庭财产有支配权,根本不能代表自己的马先生的附属品形成强烈的冲突。在无数次的争执中,尽管马夫人开口了,为自己辩护,也试图让马先生接受自己的观点意见,结果会是怎样的?尽管马先生是爱她的(也许是像爱他所有财产那样爱她),马先生的爱是有底线的,这个底线恐怕也是整个社会的底线及马夫人必须待在她应该待的位置上,并顺从地接受它。

但是不幸的或幸运的是,毋庸置疑,像之前的研究所认可的是马夫人是一个有女性思想的维多利亚时期女人(文本中出现电报的使用。电报是在1837年发明,而小说的发表时间是1894年,由此可断定马夫人生活在维多利亚时期)。她对自由有着强烈的渴望。因为她的潜意识中具有这种反叛意识(其实自由并非真正来自天空,而是她一直被压抑的潜意识被唤醒,也许这种对自由渴望的潜意识偶尔会偷偷摸摸探出头来,现在却因为马先生的离世,被彻底释放了),因此她不会像一般的维多利亚时期的女人一样做相夫教子的温顺妻子(像文章之前讨论过的,马夫人可能都没有生育孩子),温顺地接受一切,不再与马先生有任何争执,而是顺从他。更深层次地讲,即使马夫人可能比其他维多利亚女性幸运很多,因为马先生没有一次看她的时候眼里是没有爱的(可能是因为她年轻貌美),她知道丈夫爱她,但她并不满足被爱,她渴望的是自己人格的独立,这是当时的社会所不能满足她的,因此她与丈夫的冲突矛盾其实是她与社会冲突的一个缩影。因此,之前我们讨论过的对于那段话的理解(男人和女人都盲目坚信自己有权把个人意志强加于自己的伴侣),以马夫人有限的理解能力理解,可能就是夫妻间的家庭矛盾,如果我们放大它,其实它是被剥夺了一切权利,却有着女性思想和反叛意识的马夫人与马先生作为象征的当时那个极端男权社会的不断斗争和冲突。口头的争执是没有用的,它改变不了当时的法律条文,改变不了马先生是她的法律代表人的事实,改变不了唯有马先生提出离婚才能离婚的事实,这也许是文本为什么要交代给读者马先生爱马夫人的原因,因为马先生爱马夫人,所以他不会和她离婚。马夫人想要的自由基本没有什么可能,除非――除非马先生不在了,她就可以获得自由的人身,甚至是对家庭财产的支配权。现在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理解马夫人在得知马先生逝世后的种种貌似异端的想法了。

但是男权社会还是爱护他的男性公民的,马先生没有死,倒是马夫人死了,她苦苦斗争的结果只有一个,即死亡。这似乎给人一种影射,即当时的女性如果要不顾一切追求自由,要冲破束缚,要与社会对抗,结果只有一个,悲哀的一个。强大的社会犹如一张无边无际的网,作为弱者的女性无法逃离社会给她规定好的命运。一小时的故事就如原标题所提示的,也就是一个小时的梦,自由之梦,被残酷摧残的自由之梦。

注释:

①Chopin,Kate. The Complete Works of Kate Chopin. Per Seyersted (Ed.).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69:25.

②Seyersted,Per. Kate Chopin: A Critical Biography. Baton Rouge,La.: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69:58.

③Chopin,Kate. The story of an hour. Short Stories in English. Yu jianhua(Ed). Higher Education Press,2010:127.

④申丹.《一小时的故事》与文学阐释的几个方面――兼答《性别政治还是婚姻约束》一文[J].天津外国语学报,2006,13(5):3.

⑤Jamil, Selina S. Emotions in ‘ The Story of an Hour’. Explicator,2009,67.3,215-220.

⑥https:///people/di-long-27/answers?order_by=vote_num&page=1 2016-11-24

⑦Buckner,Phillip Alfred. Rediscovering the British World.

Calgary: University of Calgary Press,2005:137.

一小时的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米拉德夫人;凯特·肖邦

凯特·肖邦(1851-1904)是美国19 世纪末著名的现实主义女作家。她出生于美国中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她四岁丧父,由母亲,外祖母和曾外祖母抚养成人。在缺少男性角色的家庭里面,肖邦成长了起来。她的这种成长的环境,不可避免地对她的人生及文学作品都产生了影响。

由于成长的环境,凯特把目光投向了她所熟知的女性之领域,事实证明她对女性题材是驾轻就熟的,创造出一系列的好作品。在小说《暴风雨》(the strom)中,她对带来的喜悦进行了正面的描写,对女性的性要求给与了肯定,这在当时的社会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作者创作的硕果是1899 年的《觉醒》(the awakening),小说描写感情和肉体的双重觉醒使女主人公埃德娜认识到自己只是专制丈夫的私有财产,毫无自我而言。作者阶梯式的创作,把女性的觉醒一浪接一浪的掀起,为女权运动吹起号角。但是,同时她也被社会舆论的漩涡所吞噬而从此封笔,这对美国的文学不能不说是巨大的损失。

《一个小时的故事》刻画了女主人公米拉德太太在得知自己的丈夫在车祸中丧生的消息后的心路历程,很具用意识流的色彩:在开始的放声恸哭,到后来独自回到房间所体会到的狂喜,到走出房间的兴奋,到看到自己的丈夫平安回来吃惊地心脏病发作而亡,在短短的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女主人公的心情经历了大起大落。作者传神的描写使我们体会到了一个女性渴望摆脱男性束缚,追求自由的心声。

在写作上作者熟练运用了反讽的手法,达到了很强的戏剧效果,使短短千余字的小说充满了戏剧性的张力。从小说的开始,米拉德太太的亲朋好友都不敢把她丈夫死亡的消息告诉她,恐怕她伤心过度引发心脏病。

实际上,米拉德太太却是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她的丈夫的死亡,换来了她的新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个小时后,丈夫就出现在了她的面前。她刚刚期盼自己未来可以多活些日子的时候,因为丈夫的“复活”而使自己死亡。众人对她的死误解为她因为痛失爱人过度悲伤,又因爱人失而复得过度狂喜而导致的心脏剧烈运动而死亡。谁都不会想到,在得知丈夫死亡的消息的那一个小时里,米拉德太太体会的是前所未有的欢愉和自由。在“夫消妻涨,夫涨妻消”的跷跷板的人生游戏中,米拉德太太永远是沉下去的一端。

在凯特·肖邦的众多作品中,女主人公的结局要么就是消失了,要么就是自尽,结局不外乎就是死亡。《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主人公米拉德太太也毫不列外,这是作者惯性使然还是作者构思的精巧呢?很多读者也对此进行过探究,其实,米拉德太太的死亡是有其必然性的,这是她的唯一的选择。如果是上天的眷恋或许是残忍,米拉德太太幸运地活了下来,外界的对她的生活和婚姻的误解会是一幅枷锁,这是她无法挣脱的牢笼。外界的亲戚和朋友都会认为他们夫妻经历了生死,“失去过,才会更加懂得珍惜”。在周围的想象里面,她会更加爱自己的丈夫。他们的感情会越来越深厚,而这次美丽的“误会”成为他们爱的“试金石”。朋友与亲戚们也许会口口传颂,她是多么地爱她的丈夫。街坊四邻都会拿这个事件作为有效的证据证明他们情比金坚,这样有着光彩的美丽谎言如同妇女的“贞节牌坊”一样,会使得米拉德太太痛不欲生,生不如死的。因此,在作者看来,让米拉德太太活下来是最大的残忍。

对于米拉德太太自己而言,在短短的一个小时里,浓缩了她对幸福的体会。如同流星一样,虽然短暂,却是如此之明亮。这种甜蜜和现实生活的苦涩会让她无法言语的。如果没有这一个小时,不曾呼吸过自由之气,她也许就心平气和地在谎言中度过自己的生活,也许一辈子活个不清不楚比清醒痛苦地活着要幸福多了。那么早点死亡,早点解脱就成为小说的必然结局。

凯特·肖邦的《一个小时的故事》可谓短小,仅千余字就把当时的女性在男权社会中举步维艰的生活状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米拉德太太的必死揭示出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事实上,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一个男权社会中,米拉德太太对自由的渴望最后也只能以死亡的形式悲剧性的结束。

参考文献:

一小时的故事范文第4篇

一、多渠道开发故事,有效充盈品德教材

故事让抽象的道德教育更加形象具体,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品德教材中除了个别几课有专门的“故事屋”栏目外,其他大部分都以图片为主。因此,需要我们通过其他的渠道去找寻故事,甚至是自己编写故事,创造故事。

1.留心生活,撰写故事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留心生活,将学生身边的生活故事带入课堂。

在执教《我长大了》一课时,笔者发现,班中有部分学生很会做家务,在家非常懂事,而有一些学生却是小公主、小皇帝,自己的事情还是不能自己做。于是,笔者灵机一动,将学生的生活点滴提取出来,撰写成故事,呈现于课堂中。“同学们,他呀圆头圆脑,胖乎乎的。在家里可是爸爸妈妈的得力小助手呢!他会……大家都夸奖他长大了。你们知道大人们为什么说他长大了吗?”

正因为是班中学生的故事经过提炼整理而成的,所以,很有信服力,也容易引起情感的共鸣。因此,当学生展开讨论时,很快就达成了共识,认识到了成长的含义不仅仅在于身体上的长大,更多的是指知识的增多、生活技能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增强。

2.依据兴趣,改写故事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准导入新课的环节……”所以,同样是《我长大了》一课,笔者将上例中的生活故事编写成了一个童话故事。将故事的主人公定位为一群可爱的小鸡。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生大声喊:想!)讲什么故事呢?看!(师出示一张可爱的卡通小鸡图)

师:对,老师今天就来讲一个《小鸡长大了》的故事。请边听边想:鸡妈妈为什么说小鸡长大了?(师讲:《小鸡长大了》的故事)

低段的学生喜欢各种卡通人物,喜欢听各类童话故事。因为很多的童话故事情节生动,语言优美,总是能带给学生们无数的欢笑和快乐,所以,能自然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依据教材,补充故事

我们的教材故事不多,但图画很多,那么我们何不将这些“画”变成“话”呢?

记得在执教《动物、植物和我们》一课时,笔者将教材中的两幅关于森林的插图串联起来,编了一个《森林王国》的故事。“在一个大森林里,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有胖乎乎的大熊猫,特别爱吃竹子;有可爱的小白兔,一蹦一跳的总抱着根胡萝卜;有脖子长长的长颈鹿……有一天啊……”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更重要的是笔者还在故事中融入了该课的知识点。让学生们在听故事的同时,还学了知识。

有时,笔者还让学生参与搜寻故事。如《欢天喜地过新年》一课,其中故事屋中“年”的故事仅仅就几幅图片。于是,笔者让学生回家去问爸爸妈妈有关“年”的传说。结果,课堂上学生们七嘴八舌,讲了很多不同版本的故事,而且个个都讲得有声有色。在这样的故事交流会中,学生们快乐地接受着新授知识。

二、多形式演绎故事,有效落实课堂教学

品德课程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故事教学的应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要让品德课的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必须改变这样一种认识:凡是故事都是要去说的。在我们的品德课上,我们可以讲故事,也可以让学生去猜故事、写故事,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演故事,给学生看视频故事,让夸张的表情、动作来直接地触动学生的思维。

案例:《孝敬父母》一课――

大元帅是孝敬父母的楷模,他为生病在床的母亲洗尿裤、吸痰的事迹,总能触动孩子稚嫩的心弦;小小子路百里负米、王祥卧冰求鲤、八岁孩童吴猛恣蚊饱血……这些故事总能让学生的内心深深震撼。这些感人的故事资源,我们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的演绎,让课堂变得多姿多彩。

1.听故事,让动情言语激起情感涟漪

马克思说:“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但“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20倍”。(马卡连柯语)当我们老师在深情讲述“的故事”时,往往会将自己体验到的情感融入故事之中,会有随之相伴的表情、动作,会有与学生眼神的交流、心灵的碰撞。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自然就情景交融地勾勒出了故事中的场景,自然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涟漪。

2.读故事,让灵动的文字直击心门

文字往往带着灵性,能把人带入另一个境界,让人陶醉。当学生充分地读,细细地品味故事时,他们被那些朴素的文字深深震撼。子路、王祥、黄香等人的行为与学生产生了心的碰撞,情感的共鸣。此时,教师又恰到好处地安排学生书写感受,那深深的感动、浓浓的敬意都通过流淌的笔尖传达了出来。

3.看故事,让动态的画面感染真情

亲耳听闻,不如亲眼目睹。现如今,网络资源的充实,让我们很轻松地就可找到各种视频故事。就算没有直接可用的视频,我们也能通过高超的信息技术进行改变、创作。当我们将静态的故事变成动态的画面时,学生们不仅听到了故事,还冲击了学生的视觉,当多种感官都被调动的时候,学生的思维碰撞也变得激烈,从而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感悟故事背后的意义。

三、多角度利用故事,有效延伸品德课堂

任何事物都有其多面性,换个角度去看,往往会有不同的发现。当故事带着它特有的趣味性融入我们的品德课堂时,我们也多角度地利用了它。我们不仅让故事的内容巧妙地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帮我们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而且,我们还利用了故事中的主人公制作成形象卡,用于书写,用于奖励。

如:教学《从一滴水说起》时,我们编写了一个《水的自述》的故事,用水滴的口吻讲述了水的重要性、水资源的严重匮乏。课的结尾,教师分发给各小组一张由卡纸制作的可爱“水滴”,让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节约用水写在“水滴卡”上。这小小的水滴卡让学生觉得可爱、亲切。同时,这个小水滴,又让学生时刻想起那个故事,起到一种警示作用,时刻提醒学生要节约用水。

又如:不少故事中的动物形象,由于长期以来的耳濡目染,已经成为了学生心目中的公众形象,某种精神的代言人。所以,我们决定利用这些故事形象来开展课后的评价,从而引导学生真正落实课后践行。

当学生能坚持勤奋学习,做学习的有心人时,我们就奖励他一只勤劳的“小蜜蜂”,鼓励他继续努力;当学生有进步时,就奖励他一条跳跃的“小鲤鱼”,希望他能再接再厉;当学生三心二意,做事马虎时,我们就用一只贪玩的“小花猫”来提醒他……我们还用一些形象来进行中队命名,将这些故事形象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管理之中。

一小时的故事范文第5篇

一、注重培养幼儿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加深对词汇的记忆

幼儿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的是幼儿对故事中词语的理解能力。要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语言,知道故事里形象生动地讲些什么,才能激发幼儿倾听故事的欲望,集中注意力地倾听故事。这就要求讲故事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边讲边作解释。特别是对年龄小,词汇量少,理解能力差的幼儿,一方面可以结合本地方言进行解释,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手形手势或借助实物进行解释。例如:词语“亮闪闪”,可以出示一面镜子,通过轻微晃动反射出的光,让幼儿感受亮闪闪的感觉,从而理解这一词语的意思,同时也加深幼儿对这一词语的印象,进一步强化幼儿对词语的记忆。要让幼儿加深对故事中词语的记忆,还应当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经常复习,灵活运用。

二、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组织概括能力

不要只让幼儿听故事,而要试着让他们讲故事,充分地发挥故事的作用。幼儿在倾听完二至三遍故事后,能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记住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这时就可以让幼儿尝试着复述故事了。刚开始,教师可以用提问的形式,帮幼儿回忆故事的重要情节及发展过程,把握好故事的整体。但在回忆故事的过程中,要尽量让幼儿自己组织语言,概括性地复述故事内容。当幼儿基本掌握故事内容后,就可以让幼儿自己组织语言复述故事了。幼儿刚学习复述时只能讲出故事中的片段,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引导,让幼儿把这些片段连接起来。通过几次的复述训练,幼儿慢慢地就能从复述故事片段过渡到复述完整的故事。从而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概括能力。

三、注重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说。幼儿内心充满着想象,他们拥有丰富、天真的思想。故事虚拟、夸张等特点,正好满足幼儿充满想象的心理特征。当幼儿听到故事中的人物遇到困难时,他们迫切地想知道如何解决,结果怎样?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幼儿展开想象,思考解决的办法,也可以通过语言引导,让幼儿说出正确的答案。比如:故事《小羊和狼》就没有一个完整的结尾,它留给幼儿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幼儿自由发挥。许多幼儿在听完故事后,能展开想象,给故事编一个完整的结尾。有的孩子会说:当狼要吃掉小羊时,猎人出现了,打死了大灰狼,救了小羊;有的说:小羊的朋友们来了,用石头打跑了大灰狼;还有的说:小羊从地上抓起沙子扬向大灰狼的眼睛,趁机逃跑了……。故事给幼儿无限的想象空间,只要教师把握好时机,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注重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与表现力

在幼儿学会复述故事后,教师就应当教幼儿进一步学习生动形象地复述故事。记得英国的教育家洛克说过:“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来的。”教师在讲述故事时要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神态表情、手形手势等。不同的语音语调,丰富的神态表情,夸张的动作等不仅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倾听故事中犹如身临其镜般的感觉,同时也给了幼儿模仿的榜样。在倾听故事中,幼儿知道大灰狼的声音是粗声粗气的;知道伤心的时候紧皱眉头哭泣,惊讶时睁大眼睛,张大嘴巴;知道老奶奶的形象是驼着背……。教师应当鼓励幼儿对这些声音、表情、动作等加以模仿,让幼儿知道怎样讲故事好听,怎样做动作形象,并把这些语调手势等运用到复述故事中,大胆地把故事讲出来。在复述故事的训练中,提高幼儿模仿能力与语言表现力,为今后的语言表达能力奠定了基础。

五、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审美情趣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校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八小时以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小儿急救医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