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济南的冬天赏析

济南的冬天赏析

济南的冬天赏析

济南的冬天赏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温度; 关中地区; 南种北引; 观赏树种; 生长状况

中图分类号: U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1-0016-03

引文

植物引种驯化是一个庞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陈俊愉[1]指出:植物的引种驯化,或称风土驯化,是通过人类的培育,使野生的植物成为栽培的植物,使外地的植物变成本地的植物的措施和过程。国内外对观赏树木的引种,无论是南种北引、北种南引、还是野生观赏树木的引种驯化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田士林等[2]研究亚热带阔叶林代表树种香樟在中部地区的适应生长情况,探索引种香樟苗木的最佳米径;谷涛等[3]通过南方竹种对济南地区的气候、土壤的适应性和生长状况对比、性状表现的稳定性等方面的测定, 筛选出适合济南地区生长的观赏竹25 种;北京植物园[4]自 50 年代初开始,对丁香属植物进行了专属引种;苏茹[5]研究了热带观赏植物美洲合欢、软枝黄蝉在温州地区的引种驯化技术;韩玉林等[6]研究了优良绣球属花卉在南京地区的引种驯化技术;候玉梅等[7]结合甘肃河西走廊的气候及地理环境研究了当地园林树木引种的方法与对策。Powel[8]经过几年调查, 筛选出20 种适合堪培拉地区生长的地被植物, 并对栽培方式提出合理化建议;Fortgens[9]探讨了唇形科野生和栽培的地被植物的生态学和观赏特性。本文将通过对西安、杨凌及其周边地区30余种南种北引观赏树种生长状况的调查,以此为代表分析温度对关中地区南种北引观赏树种生长状况的影响,为今后关中地区观赏树种的引种提供一定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关中地区概况

关中地区是指陕西省中部的关中平原,由渭河及其众多支流冲积形成,因而又称渭河平原。关中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它南倚秦岭,北界“北山”,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西起宝鸡峡,东迄潼关港口,东西长约36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39064.5平方公里。关中平原是由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的,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丰富,机耕、灌溉条件都很好,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基本地貌类型是河流阶地和黄土台塬。从渭河河槽向南、北南侧,地势呈不对称性阶梯状增高,由一二级河流冲积阶地过渡到高出渭河200~500米的一级或二级黄土台塬。阶地在北岸呈连续状分布,南岸则残缺不全。渭河各主要支流,也有相应的多级阶地。宽广的阶地平原是关中最肥沃的地带。渭河北岸二级阶地与陕北高原之间,分布着东西延伸的渭北黄土台塬,塬面广阔,一般海拔460~800米,是关中主要的产粮区。渭河南侧的黄土台塬断续分布,高出渭河约250~400米,呈阶梯状或倾斜的盾状,由秦岭北麓向渭河平原缓倾,如岐山的五丈原,西安以南的神禾原、白鹿原,渭南的阳郭原等,目前已发展成林、园为主的综合农业地带。

1.2 调查材料

调查材料的编号及名称为:(1)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2)石楠(Photinia serrulata);(3)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4)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5)女贞(Ligustrum lucidum); (6)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7)狭叶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Lindl.)Fedde);(8)金丝桃(Hypericum monogynum);(9)箬竹(Indocalamus latifolius);(10)流苏(Chionanthus retusus);(11)楸树(Catalpa bungei);(12)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13)南天竹(Nandiana domestica);(14)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japonica var. chinensis (Osborn)Fa);(15)刺柏(Juniperus formosana);(16)乌桕(Sapium sebiferum);(17)黑松(Pinus thubergii);(18)冬青(Ilex purpurea);(19)北美红栎(Quercus rubra L.);(20)大叶女贞(Ligustrun lucidum Ait);(21)海桐(Pittosporum tobira);(22)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23)蚊母(Loropetalum);(24)夹竹桃(Nerium indicum);(25)苦楝(Melia azedarach);(26)金叶莸(Caryopteris×clandonensis.‘Worcester Gold);(27)棣棠(Kerriaj aponica);(28)粗榧(Cephalotaxus);(29)木香(Rosa banksiae);(30)五针松(Pinus parviflora);(31)枸骨(Ilex cornuta);(32)荚(Vibumum farreri)

1.3 2008年1- 2月西安地区温度折线图

从以上温度折线图可以看出,以西安地区为代表,2007年冬季陕西省关中地区出现了数十年罕见的持续雨雪天气,具有降雪量大、持续时间长,气温持续偏低等特点。08年1月份持续出现了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属于五十年一遇。最低温度达到-10.8℃,进入2月份以来气温明显回升,最高气温为16.2℃,2月下旬以来温度明显持续上升。

2 结果与讨论

2.1 调查材料生长状况(见表1)

2.2 小结与分析

本文以西安、杨凌及其周边地区南种北引观赏树种为调查对象,共调查树种32种。由于07年冬季杨凌地区出现了多年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天气,因此绝大部分南种北引树种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冻害,有些甚至面临死亡的威胁,但各自受害程度和恢复难易不同。受害较轻且春季恢复较快的树种有棕榈、阔叶十大功劳、楸树、刺柏、黑松、冬青、海桐等。部分树种持续低温天气对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害较明显,表现为叶片大面积枯黄凋落现象,但春季气温回升后却可以较快返青,如石楠、流苏、蚊母、苦楝、毛竹、北海红栎、四照花、乌桕等。还有部分树种在持续低温条件下受害较重,且春季气温回升亦不易萌发,如女贞、桂花、大叶女贞、箬竹、狭叶十大功劳、枫香、南天竹等,持续低温使其叶片几乎全部受害,春季温度回升后亦较难恢复,甚至新叶长出后还会发生二次冻害。

例如,桂花(附图1、2)在较低温度下叶片即表现变脆枯黄,且随温度的逐渐降低,凋落现象随之发生,春季亦不易恢复,四月初开始才陆续出现新叶复苏的现象。石楠(附图3、4)则较桂花更为敏感,突然降温和持续低温皆会使其受到冻害,持续低温条件下叶片大面积萎缩,甚至幼枝整体枯黄脱落,但随春季气温回升,叶片恢复较快。此外,还有女贞(附图5、6)、箬竹(附图7、8)、狭叶十大功劳(附图9、10)等持续低温表现叶片枯黄萎缩或大面积焦边现象,春季气温回升后亦不亦萌发,一般在四月初新叶才逐渐长出,且易受二次冻害。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分析,去年冬季杨凌地区出现的多年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天气是大部分南种北引树种出现较为严重的冻害的重要原因。棕榈、阔叶十大功劳、楸树、刺柏、黑松、冬青、海桐等持续低温雨雪天气受冻害较轻且春季较易恢复,分析原因可能是该树种习性较耐寒,且原产地与关中地区气候相似,有些引种后还经过专门驯化过程,现在已经基本上适应了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这些树种受害较轻可能还与引种年限稍长有关。而一些较不耐寒的树种,如女贞、桂花、大叶女贞、箬竹、狭叶十大功劳、枫香、南天竹、石楠、流苏、蚊母、苦楝、毛竹、北海红栎、四照花、乌桕等受害较重,冬季叶片几乎全部受害,分析原因可能主要是生态习性不耐寒,原产地与关中气候不相宜,且引种后没有做好相应的驯化和人工保护工作,此外可能还与其遗传因子有关。

2.3 讨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分析,温度是影响南北观赏树种是否可以在关中地区成功引种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去年冬季杨凌地区出现了多年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天气,这对大部分南种北引树种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引种较为成功的树种如棕榈、阔叶十大功劳、楸树、刺柏、黑松、冬青、海桐等,在持续低温的冬季,其生长状况都比较好,即使出现受害现象,亦能较快恢复,分析原因主要是该树种的原产地离关中地区不远或与关中地区气候相似,有些引种后还经过专门驯化过程,现在已经基本上适应了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故其越冬时期生长状况良好,此外,其生长良好还可能与引种年限稍长有关。而一些较不耐寒的树种,如女贞、桂花、大叶女贞、箬竹、狭叶十大功劳、枫香、南天竹、石楠、流苏、蚊母、苦楝、毛竹、北海红栎、四照花、乌桕等受害较重,分析原因可能主要是原产地与关中气候不相宜,生态习性亦不适宜在关中地区生长,此外可能还与其遗传因子有关。

此外,本文对春季突发性变温或降雨天气对引种树种的影响也相应地作了调查与记录。观察分析得出,一般突发性天气变化对大部分引种树种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有些植物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如石楠、枸骨等。石楠对低温反映比较敏感,不仅在持续低温的冬季大量叶片出现枯黄凋落现象,甚至在春季低温降雨天气也会发生较明显的受害现象,表现为新叶萎缩反卷,天气好转后随即恢复。而构骨(附图11、12)则与之相反,在冬季持续缓慢降温情况下仅表现为叶片稍有下垂,并无明显枯黄焦边现象。而在来年春季突然降温情况下该植物反应却非常明显,叶片表现出极度枯黄萎缩现象,温度回升后便立刻恢复。当然,树种的成功引种需要多种生态因子的相互配合,而本文主要是从温度对引种树种的影响考虑,研究温度对南北引种树种的生长状况的影响。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对今后关中地区观赏树种的引种提出以下建议:

1)引种前需了解所引树种的生态习性、树种生长的温度三基点、原产地气候条件等,如原产地与关中地区气候有较大差异,则应慎重引种,如原产东北等寒冷地区的白桦、落叶松等不宜在关中地区引种。

2)引种后及时对其进行必要的引种驯化工作,使其尽快适应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而恢复正常生长,而且要及时浇水施肥,以补充其引种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提高抗病性。

3)做好日常的栽培管理工作,不能引种后便放任其自由生长,应根据其生长习性及时对其进行修剪整枝和防虫防病工作,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4)在不适其生长的季节要及时做好相应的小气候调节,如在炎热的夏季对北种南引树种应及时做好遮荫措施,或引种时将其种植在阴凉地区,以保证其安全越夏。在寒冷的冬季及时对南种北引树种做好相应的覆膜防寒工作,如在本文的调查中发现,博览园的工作人员在去年冬季持续低温到来之际,及时对荚(附图13-16)、五针松等相对不耐低温的树种搭建了塑料防寒蓬,对它们的安全越冬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俊愉.植物的引种驯化与栽培繁殖,植物引种驯化集刊[J].1966(2):1-6.

[2] 田士林,李莉.香樟在我国中部引种适应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403-2445.

[3] 谷涛,武雪炜,刘锦荣等.济南市竹类引种与筛选[J].现代园林.

[4] 臧淑英,樊映汉.丁香属植物引种[J].植物引种驯化集刊,1993(8):41-54.

[5] 苏茹.江心屿热带观赏植物引种驯化技术[J].天津农业科学,2006.12(3):25-27.

[6] 韩玉林,黄苏珍,仇硕.南京地区优良绣球属花卉的引种驯化[J].江苏农业科学,2006(6):267-268.

[7] 候玉梅,牛云.甘肃河西地区园林树木引种方法与对策[J].广东园林,2005(4):25-27.

济南的冬天赏析范文第2篇

1、品析文中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语句,深入细致分析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领悟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细腻情感。

2、学会从分析修辞手法入手,获得运用修辞描写景物的语言的特点,体悟句中所蕴涵的作者所表达出来的丰富情感。

3、学会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于景物描写之中表达内心的情感。

[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七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学生都比较喜欢写景的美文,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正好可以利用学生学习美文的兴趣,从本文运用的比喻、拟人、衬托修辞手法入手,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品味作品透过语言美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同时,七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初步掌握了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含义、运用及其在语言中的表达效果,进而探究思想感情。

2、界定相关概念:

(1)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它有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直喻”、“隐喻”、“类喻”、“借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等十类。

(2)拟人: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把事物人格化,变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的。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

(3)衬托:衬托是语文学科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衬,即用甲事物(宾)配衬乙事物(主),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使能目标]

1、捕捉初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写景)运用了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并指出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2、粗解情意。分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的景物描写的景物特点及语言特点。

3、联想比较。能把握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景物描写的语言特点与作者的情感之间有何相通之处。

4、品味感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于景物描写之中表达内心情感。

[教学过程]

一、原型定向阶段

(一)捕捉初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写景)运用了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并指出运用的修辞手法。

典型例子:“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解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粗解情意。分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的景物描写的景物特点及语言特点。

1、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景物描写中景物的特点。

(1)分析所写景物有何特点,景物与比喻中的喻体、拟人中被人格化的事物之间的关联。

如上述例子:一圈小山有什么特点?摇篮的形态又是怎样的?

[解析]一圈小山和摇篮二者从形态上看是一样的,四面高,中间低,都是四面边缘起伏舒缓,中间平坦舒适,所以把一圈小山比作是摇篮。

那些小山低声说话,把小山人格化,赋予了人的有语言、有情感的特点。

(2)如何运用比喻和拟人使得所描写的景物更加具体、形象。

如上述例子:把小山比成摇篮,摇篮是给谁睡的啊?摇篮给人以什么感觉呢?

[解析]摇篮是婴儿睡的,很舒适柔软,给人以安全感,使得小山亦很温馨。

2、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景物描写中的句子的语言特点。

(1)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语言达到何种特点。

[解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一圈小山和摇篮有相似之处,即二者边缘起伏舒缓,四面高,中间平坦,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给人舒适温暖的感觉。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即“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独具魅力的语言给人以温和之感,使文章语言更加具体可感,突出济南的冬天是让人感到安适的。

(三)联想比较。能把握运用修辞的景物描写的语言特点与作者情感之间存在着何种相通之处。

(1)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句子在语言上给人以何种感觉、体悟。

如上述例子:济南城能够感受到小山给予的什么?小山又能给予济南人们什么呢?

[解析]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山比喻成舒适而柔软的摇篮,给予人们的温暖闲适的感觉,老城还在“安适地睡着”,小山不忍打扰,只是像哼唱摇篮曲一样和济南城“低声地说”。不仅是对躺在摇篮里的济南城说的,还是对生活在城里的人们说的,并且语言上呈现出清新流动的特点。

(2)比喻和拟人的运用,使得语言生动形象,指出其表达的感情。

如上述例子:运用了修辞手法达到流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解析]从各个角度入手,生动真切地表达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温暖、舒适的喜爱之感,欢喜之情。

(四)品味感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表达出内心丰富细腻的情感。

[解析]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也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更加形象生动、真切深挚地表达作者对济南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赞赏、惊叹之感,字里行间蕴含着感人的脉脉温情,潜藏着朦胧的春意,所以人们才会想象“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使得写景的整个画面灵动起来了,想着想着也温馨、暖和起来了。

二、原型操作阶段

在原型定向阶段通过学习目标获得了原型。此阶段要求操作活动以“捕捉初感―粗解情意―联想比较―品味感悟”这一原型的整体框架展开的方式出现,依次按照模型的操作要求做出每个动作,不遗漏或跳跃,形成完备的动作动觉映象。

基于上述原型,逐一分析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衬托修辞手法的所有句子:

①“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②“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③“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⑥“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⑦“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⑧“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⑨“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⑩“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三、原型内化阶段

济南的冬天赏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长效型;混合花境;应用;闵行体育公园;上海

我国花境设计从30多年前引入后才逐渐展开,如杭州花港观鱼公园采用了英国风景园林的设计手法[1]。随着人们对保护和构建生态环境及植物多样性越来越重视,花境设计逐步被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但总体来说,花境在我国的发展仍较为缓慢,设计理论和方法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植物种类比较单一、缺少动态上的季相变化设计和竖向上的立面设计等[2]。随着花卉品种的不断丰富和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花境将被更广泛的应用于城市空间,以适应时展的需求。而花境的长效性势必成为花境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1花境及其种类

1.1花境简介

在国内传统花卉学中,花境定义为:模拟自然界林缘地带各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3]。其以宿根花卉、花灌木为主,经过艺术提炼而设计成宽窄不一的曲线或直线式的自然式花带,表现花卉自然散布生长的景观,归纳园林花境的营建要素不外乎2个方面:一是植物材料的选择以多年生球宿根花卉、花灌木等观花植物为主,表现植物的自然美和群体美;二是植物配置以自然式的带状或自然斑驳状布置为主,突出自然式的植物景观特色,而这正与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式造景的风格一脉相通[4]。

1.2花境种类

花境分类标准很多,按照观赏角度可分为单面花境、双面(多面)花境、对应式花境;按照植物生物学特性可分为草本花境、混合花境、针叶树花境;根据花境在园林应用的不同形式,可以分为林缘花境、路缘花境、墙垣花境、草坪花境、滨水花境以及庭院花境等。wWw.133229.cOm依据花期不同可分为早春花境、春夏花境和秋冬花境等,也可进一步细分为初夏花境、仲夏花境、冬季花境等。根据不同的花色可分为单色花境、双色花境和混色花境;根据花境的轮廓可分为直线形边缘花境、几何形边缘花境、曲线形边缘花境、自然式边缘花境;根据光线条件可分为阳地花境和阴地花境;根据水分条件可分为旱地花境、中生花境和水生花境;根据经济用途可分为芳香植物花境、药用植物花境、食用植物花境。根据花境在城市不同功能和性质绿地的位置可分为公园绿地花境、道路绿地花境、单位附属绿地花境、居住区附属绿地花境等[5]。花境由于其丰富的表现形式而分属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鲜明的特点,都是植物造景的一种形式。

2我国花境应用现状

20世纪70年代左右,花境这种在西方国家广为流传的花卉种植形式传入我国。起初主要应用在沿海少数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如上海和杭州。90年代,城市园林中利用花境造景的绿地开始增多,花境逐渐在经济较发达、精神文明发展程度较快的城市中被应用,如北京、上海、杭州等,但是总体发展缓慢[6]。

在我国,花境的宣传力度不够。绝大多数人包括一部分园林设计者对花境认识都很肤浅,园林设计者自身缺乏对花境植物素材的了解,对花境设计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水平不高。一方面,目前各地花境的材料都相似,种类不多,新、优、特品种更是缺乏;现在花境已开始大面积推广,但运用模式大同小异,缺乏立面层次感和设计的创新。另一方面,花境施工完成后前2年效果不错,但到后期由于品种退化、管理养护等问题,使得花境效果得不到充分展现。花境模拟的是自然环境下植物交错生长的状态,选择植物要尊重植物自身的生态特性和生长规律,根据花境设置的地点、气候条件来选择适宜的植物,同时又要兼顾观赏效果。然而生产实践中具备这种能力的花境设计师很少,直接影响着国内花境营造的整体水平。因此,花境植物设计要求凸显出花境的景观多样性、层次性和持久性。另外,花境材料中开花植物基本集中在春夏,冬季开花的植物极少,花境材料大多是多年生花卉,常绿植物不多,且秋冬季呈现枯萎状态,缺乏景观效果,这是花境明显的不足之处;由于国内建成的花境在养护方面欠缺,花境一般在建成之初效果较好,但几年之后效果就会变得较差。为此,营造出低成本维护的花境是花境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3长效型混合花境的应用

3.1长效型混合花境

长效型混合花境的概念是在四季花境与混合花境的基础上提出的,即强调花境的长效性,包括植物群落稳定、植物品种长命和观赏效果长期3个方面,以改变现有花境大多冬季苍白、延续性差、2~3年即需调整、4~5年就要推倒重建的传统观念,实现花境自然生态景观的可持续性,是一种对植物要求更为严格、养护管理更为粗放、观赏周期更为持久的多年生花境[7]。长效型混合花境概念的提出切实解决了花境设计、选材、养护及观赏效果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3.2上海市闵行体育公园花境设计

闵行体育公园花境地点选择在体育公园2号门游船码头广场西北侧欧洲林缓坡上,原来为退化的花境。此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紧挨一级游览线路,是往来游客的必经之路。因有一定的坡度,视野开阔,从多个角度均可观赏。

3.2.1设计原则。精选小乔木、花灌木,设计相对稳定的构架,多年生植物则为生长强健、成熟可靠、观赏效果好的种类,木本与草本合理而美观地搭配在一起组成典型的混合花境,期望达到整体花境数年内生长良好、只需微调的目的。

选择以生长速度缓慢、自然生长形态良好的植物为主,不用生长较快的蔓性植物和自播种类,基本不用整形树,无需精细养护,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护用工。观赏性质多样化,观花、观叶、观果、观干、观形一应齐全。最大程度兼顾四季景观,重点观赏季节为4月至10月底,冬季依然有景可赏。栽植时充分考虑为植物今后生长留有空间,前景、中景花境块面之间留白。

3.2.2设计手法灵活,制作工艺注重变化。布局上沿着从总体到局部的思路组织植物群落,注重构图均衡。为确保花境的长效性,增加运用常绿植物的比例。常绿与落叶比例为7∶3左右,2类植物块面间隔出现。即使寒冬季节,整体上依然有相当的绿量。选用较大比例的常绿及半常绿品种球根、宿根花卉;对冬季地上部分枯萎的宿根花卉则采用套种方法来解决冬季萧条问题,如密枝天门冬套种中华景天,红运萱草套种黄花石蒜,紫娇花套种红花石蒜、矮麦冬等。

主体植物群落之间选用外观特征明显的竖向线条状植物品种,让其在长条形花境中重复出现,形成美观而明快的韵律感与节奏感,如红瑞木、金枝槐、丛生紫玉兰、火星花、毛地黄、飞燕草等。

树种选择上着重选用自然成型或生长缓慢的品种,如厚皮香、直立冬青、日本红枫、花叶胡颓子、小丑火棘、滨柃等,既能节约养护用工,又能保持植物群落结构的稳定,节约重建资金。即时效果和长期效果并重,将适当比例的一二年生草花种植在中前部实现即时效果,将花期长的植株、较高的多年生花卉种植在中后部,为今后观赏效果打下伏笔,如千屈菜、松果菊、花叶美人蕉、毛核木等。新老品种有机结合,比例恰当,适当使用一些最新推出来的上好品种,如密实卫矛、蓝叶忍冬、奥运火炬、南非葵等。

3.2.3植物材料丰富。植物材料选择注重群落结构的组织、层次与色彩,开花季节的相对集中又兼顾连续性,营造花境特有的繁花似锦、变幻无穷的景象。具体植物选择以宿根、球根花卉为主体,同时配置一些小乔木、花灌木以及少量的一、二年生草花。主要的背景木本植物材料有:日本红枫、羽毛枫、紫玉兰、金枝槐、红瑞木、桂花、茶花树、杜鹃花、蓝叶忍冬、金边胡颓子、厚皮香、红叶石楠、千头柏、郁李、寿星桃等。种在背景位置作伏笔的长效型球根、宿根植物有花叶美人蕉、蛇果菊、千屈菜、醉鱼草、梳黄菊、旱伞草等。中景木本构架植物有地中海荚蒾、滨柃、小丑火棘、小叶枸骨、杜鹃、春云实、花叶香桃木、金叶大花六道木、红花继木、南天竹、直立冬青、银姬小腊、矮紫薇、菱叶绣线菊、南非葵等。

中景草本构架植物有迷迭香、棕红苔草、细叶针茅等。种在中景部位的多年生球根、宿根花卉有百子莲、大花萱草、石蒜、紫娇花、常绿鸢尾、韭兰、玉簪、紫萼、火星花、火炬花、金叶苔草、山桃草、黄金菊、法国薰衣草、大花金鸡菊、天堂之门金鸡菊等。用作前景挡脚植物的有丛生福禄考、千叶蓍、中华景天、胭脂红景天、金叶络石、密枝天门冬、金叶佛甲草、矮麦冬等。

3.2.4兼顾四时效果。花境最佳观赏期为春、夏、秋3季,冬季花境一般处于休眠期,开花植物较少,多年生花卉为主的花境常出现相对萧条的景象,这也是多数花境明显的不足之处。

为了兼顾长效型混合花境的四时效果,该花境除了增加常绿植物比例、选用多种冬季观茎植物、冬季地上部分枯萎的宿根花卉采用套种方法外,配置点缀部分一、二年生草花,比例为花境总面积的8%左右。

春花品种主要有大花飞燕草、大花耧斗菜、毛地黄、南非万寿菊、勋章菊等;夏花品种主要有半支莲、天人菊、堆心菊、醉蝶花;秋花品种主要有波斯菊、醉蝶花、观赏谷子等;冬花品种主要有角堇、三色堇、大花三色堇、羽衣甘蓝等。

4小结

长效型混合花境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园林植物生态配置的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同时又可节省园林施工养护成本,十分符合自然生态的原则,具有大力推广价值。

5参考文献

[1] 赵灿.花境在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2]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花卉教研组.花卉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3] 顾颖振,夏宜平.园林花境的历史沿革分析与应用研究借鉴[j].中国园林,2006(9):45-46.

[4] (英)richard bird.花境设计师[m].周武忠,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5] 徐冬梅,周立勋.花境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探析[j].北方园艺,2003(4):10-11.

济南的冬天赏析范文第4篇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我主要从下面四方面谈一谈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努力创造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美需要情感为中介,教学需要情感为纽带,这种纽带应首先由教师抛向学生。因此,教师应致力于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手段,营造一种和谐、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和情境。

我认为教师应该重视情感的诱导,善于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创设一种与被感知对象相似的、熟识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从而过渡到对认知对象的审美体验上。如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作者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在教学中,教师不妨让学生们像老舍说的那样“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呢?即使是没有见过雪的南方人,这时眼前也仿佛出现了一片白茫茫的大地,手中仿佛触摸到了那冰凉的雪花。让学生随着文章提供的意象展开联想,具体地感知情境。这样的情感诱导,易于将学生带入文本创设的意境之中,较自然地获得审美感受。

二、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应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感知语言的重要方式,是获取文章美感的途径之一。

朗诵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一文中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景,写出了春草的柔嫩、春花的烂漫、春风的温暖柔和、春雨的细密、人们的喜悦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是通过触觉、视觉、听觉、味觉表现出来的,这是一幅幅充满春天气息、充满春的活力的画面。朗读时,对学生在停顿、重音、节奏、语速、语调上加以指导,就会让学生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眼前仿佛看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应该注重朗读的作用。

三、在分析中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的,而它又以形象教育读者,影响读者整个精神世界。当学生有审美感受,获得审美愉悦后,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就是对审美对象的鉴别和评价能力,它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真善美的识别,对审美客体逐渐加深理解、并能给予审美评价,得到新的领悟。在分析课文时,教师要注意挖掘作品的形象。

在分析《春》一文中对“春花图”的描写时,教师可以抓住“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等语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象那春花争芳斗艳的美景,再由“闭了眼”、“仿佛”、“满是”等词语展开想象,由春花联想到秋天的累累硕果,使人看到希望,加上蜜蜂“闹”,蝴蝶“飞”,衬托出花美、花香,“树上”、“花下”,一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就充分地展现出来了。

作为一名教师若能启发学生挖掘作品中的意蕴美,达到意美以动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悦目,那么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也就逐渐地提高了审美能力。

四、在整体观念感悟和鉴赏中体味作品的思想美和艺术美

写文章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我们阅读文章就应该准确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通过对作品中人物、事物、内容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在对作品产生体验的基础上,由情入理,把握作者思想观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感知形象,产生审美效应,启发学生把审美感受上升到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在讲授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我就是利用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来让学生鉴赏美。我先给学生放课文录音,没想到,朗读者那深沉缓慢的声调所表现的作者笔下的父亲的背影,竟引起了学生的哄堂大笑。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授课时详细讲解了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经过分析、讲解,让学生受到了强烈的感染,他们理解了作者的这种感情,思想上产生了共鸣,欣赏到了耐人寻味的美。后来,当我再次放课文录音时,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录音机朗读,语调也是那么深沉、低缓。这样,把传授知识和审美教育融为一体,提高了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陶冶了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趣味。

五、以读促写,启发想象,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力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不是看学生能考高分,而是让他们能将来源于生活的语文回归于生活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采撷美,说谓“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而“物之生而美者,盈天地皆是也”(清文学家叶燮语)。审美素养的积累,教学中的启发想象,可逐渐增强他们的创造美的能力。春日踏青、夏天郊游、秋日赏菊,隆冬看雪。都可以让学生陶醉于青山绿水之间,感到万水千山总是情。一把泥土,可引起故乡恋情;一枝杨柳,可想到友谊的珍贵;一朵春花,可遐思青春的美好;一片朝霞,可象征祖国的强盛。总之,学生学会了观察、联想、想象,就会把握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奥秘,由感受与探索美,鉴赏与评价美,进而萌生出美的创造力。

济南的冬天赏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激发情感 探讨

语文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的互动活动,同时,也是特定意义上的特殊人际交往,既在进行知识传授,又在进行情感交流。因此,适时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 精心选择“始发点”,激发学生喜爱之心

1.多样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当又精彩的新课切入,可以立即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把学生引领到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中去。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只要是能调节学生情绪,引领学生进入到特定的课堂情境中去,只要是能起到并达到预定目标的就是好的、切实可行的导入。新课导入可以是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也可以是与文本有联系的话语,创设的新课导入要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让学生迫不及待进入意境,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2.贴近文本,激发学生共鸣

课堂教学伊始,教师应贴近文本,适时进行导入。如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笔者就用多媒体先放一段济南冬天的录像,让学生初步了解文本所描写的情境,激起学生对济南的冬天的共鸣之情。然后,笔者讲道:“一年四季,风骚轮回,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秀丽,秋有秋的韵味,而冬呢?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自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去诠释心中的冬,今天让我们共同步入著名作家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济南冬韵”。

3.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热情

教无定法,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一下课文的具体情节,但要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如何延续。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

二 精确抓住“着力点”,激发学生想象之意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需要教师创设生动、形象、恰当的情境,唤起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想象。如笔者在教学《我的母亲》一课时,就先让学生听歌曲《母亲》,让学生先建立一位辛苦、勤劳的母亲形象。

然后再来认识课文中的母亲;笔者在上《孔乙己》这一课时,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鼓励每组充分发挥想象创作课本剧,然后进行表演比赛,看看哪组演得最好,让学生完全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演绎出全新的“现代”孔乙己。

2.赏词析句,激发学生体验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品评,可以让学生体验作品流露出的情感,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例如: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以体验作者的博大胸襟;在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一课时,引导学生认真品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让学生认真仔细地鉴赏,通过佳句将学生带进远离世俗的桃源仙境,感受文学作品的特殊魅力。

3.故意留白,激发学生回味

针对文学作品空白点的回味和想象,可以让欣赏者在思想上驰骋万里。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对课文中的空白点不加分析,而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预习提示及课外搜集的有关资料,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并归纳其主题思想。

三 精彩构建“关键点”,激发学生感悟之情

1.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感情

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的常规“武器”,是教学实践中教师使用最多的教学手段。提问的过程也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平台,是激发学生感情的有效载体,是师生互动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能否激起学生的情感。好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感悟之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例如:笔者在上《孔乙己》一文时设问: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时没有穿那件显示身份的长衫,那么他的长衫哪去了?他以后还会穿么?在上《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时,笔者问:菲利普夫妇为何不认于勒?学生回答说于勒穷。笔者追问:为什么穷就不认?“因为穷,就会拖累菲利普夫妇”;还有学生说,怕女婿知道,会影响女儿的婚姻。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的思维逐渐深刻,文章的主题也就慢慢清晰了。

2.故事吸引,激发学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