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范文第1篇

(生齐读)

师:这是一首慷慨悲壮的英雄之歌,作者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一生的理想就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他时刻提醒自己“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可最终功业未成,留给后人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在岳飞之后不久,有一个英雄人物踏着岳飞的足迹一路走来,这就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我们在初中时曾经学过他的一首词(PPT展示《破阵子》),我们一起朗读一遍。

(生齐读)

师:这首词的题目是《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个“壮词”的“壮”体现在什么地方?

生:壮观的战争场面描写。

师:虽然是作者梦中所想,但这一切对辛弃疾来说都是真实的(PPT展示辛弃疾南渡前经历)。辛弃疾的理想和岳飞一样,都是“收拾旧山河”,他早年亲历抗金斗争,南归之后,时刻等待着重上战场建功立业,可他还是没能摆脱岳飞的命运,“可怜白发生”,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让词人迸发出一股悲愤难平之气,落魄英雄的形象立现读者眼前。辛弃疾在很多词作中都塑造了这一鲜明的英雄形象,他的词被后人称作“英雄之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共同探究辛弃疾在这首词中是如何展现自我英雄形象的。我们集体将这首词朗读一遍。

(生齐读)

师:大家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一些字音、断句和重音(PPT展示朗读提示)。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首词写于1174年秋,当时作者南归已经12年了,始终没有得到北伐中原的机会。现在他又一次来到了建康城,登上了赏心亭。作者登亭看到了什么呢?

生:作者看到了水天相连的清秋景色,还有远处美丽的山峦。

师:很好,除了这些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呢?哪位同学补充一下?

生:他还看到了落日、楼头和断鸿。

师:不错,两位同学在词中都有自己的发现。我们都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辛弃疾眼前所见之景蕴含着他怎样丰富的情感呢?请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来回答。

生:“愁”和“恨”。

师:是的,作者此时心中有无限的愁恨。他心中有愁有恨,却说远处的山“献愁供恨”,其实不光是远山,作者所见之景都在向他“献愁供恨”,在古典诗词中,这种手法叫什么?

生:移情于景。

师:回答非常准确!山无所谓愁和恨,只因作者心中有愁恨,所以他觉得看到的所有景物都“含愁带恨”。你能明白作者“愁”和“恨”的原因是什么吗?请大家将这首词的上片朗读一遍。

(生齐读上片)

生:辛弃疾看到南方秋天的美景想到了北方的故土还在金人的铁蹄之下,而他南渡之后一直得不到朝廷重用,不能率军北伐,所以“愁”“恨”。

师:的确如此!如果换一个时代、换一个人,登高远望江南秋色可以说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但当时是风雨飘摇的南宋,登亭的又是抗金英雄辛弃疾,再美的景色他也高兴不起来,眼前所见之景在他眼里都是伤心之景,“赏心亭”对他而言是“伤心亭”,他心中有无限的愁和恨,愁的是中原沦陷,恨的是南宋朝廷不思北伐。

师:作者登上赏心亭,除了看到这些景物之外,还想到了一些前人的故事,大家在词的下片找一找,一共提到了几个人?

生:三句话写了四个人:张翰、许汜与刘备、桓温。

师:在古典诗词中,这种手法叫什么?

生:用典。

师:用典说白了就是借人说事,拿别人说自己。辛弃疾在这里想借这些人来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情感呢?他的意图是什么呢?请大家将这首词的下片朗读一遍。

(生齐读下片)

师:现在我们分小组来讨论这个问题,第一组讨论张翰,第二组讨论许汜与刘备,第三组讨论桓温。请大家对照书下注解认真思考作者用典的意图,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安排一名代表发言。

(生分小组讨论)

师:我们在探究作者用典的意图时,一定要寻找带有作者个人评价色彩、表明作者情感取向的词语,词中有吗?

生:休说、怕应、可惜。

师:好!下面我们首先请第一组代表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

生:我们小组认为辛弃疾在这里借张翰的故事表明他自己不愿像张翰那样归隐田园,而是要积极地收复北方失地。

师:作者志在恢复中原,因为那儿有他的故乡。秋风起、鲈鱼美,张翰想回家就回家了,辛弃疾呢?他回得去吗?

生:辛弃疾回不去,他的故乡还在金人的统治之下。

师:是谁让他有家难回呢?

生:金人的入侵让辛弃疾失去了家园,被迫南渡。

生:如果南宋朝廷能够积极北伐,收复故土,辛弃疾也就能回到故乡了。

师:综合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我们就能明白作者这里用典的意图了:既写出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异族入侵的仇恨和对不思复国的南宋朝廷的激愤,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师:请第二组代表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

生:辛弃疾在这里主要想表达自己不学许汜“求田问舍”要学刘备胸怀天下的志向。

师:好!现在轮到第三小组了。

生:我们小组认为作者在这里借桓温抒发自己岁月流逝,白发已生,功业未成,悲愤不已的感慨。

师:三个小组的回答都很精彩!用典看似在说别人,其实处处在说自己,辛弃疾在这里用这些典故抒发了自己空怀满腔报国热情却无施展本领之地的悲愤和痛苦之情。

师:作者登上赏心亭,看见了壮美河山落入敌手,想到了前代的英雄人物,作为一名曾经的抗金英雄,此时此刻他最想做的应该是什么?

生:北伐中原,恢复故土。

师:可是他做了吗?

生:没有。

师:在词中辛弃疾清楚地告诉我们他现在能做的仅仅是什么?

生: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师:这句话中有两个动词非常传神,是哪两个?

生:“看”和“拍”。

师:这两个动作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呢?

生:吴钩本应是战场杀敌的利器,可现在辛弃疾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看”而不能用它驰骋沙场,象征着英雄无用武之地。“栏杆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

师:词人南渡已十二年,屡遭冷遇,满腔报国之志难以实现,一身济世之才无法施展,词中有一句话直接道出了他的心声和处境,请问是哪一句?

生:无人会,登临意。

师:正是因为南宋朝廷不理解他,不赏识他,不重用他,如此一个难得的文武全才竟然只能“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此情此景,纵是英雄豪杰,也难免伤心落泪。“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词人再也抑制不住悲愤之情,英雄泪潸然而下。

师:作者这一把“英雄泪”又蕴涵着哪些复杂的情感呢?能不能谈谈你的理解呢?

生: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黯然流泪,那是因为心在滴血。词人为山河破碎、朝廷偏安贪逸而落泪,为自己飘零失所、年华流逝而落泪,为壮志难酬且又无人理会而落泪。这不是多愁善感的弱者之泪,而是有志难酬的英雄之泪。

师:是的,回顾辛弃疾一生,南渡四十多年,他梦寐以求的就是指挥千军万马,奔赴沙场,恢复中原,可一直到死他都没能如愿。(PPT展示辛弃疾南渡后经历)我们一起将这首词再朗读一遍。

(生齐读)

师:现在大家能不能结合我们前面的分析,总结一下辛弃疾在这首词中展现出一个怎样的自我英雄形象?

生:在这首词中,作者用移情于景、用典等手法,加上典型的动作塑造了一个有报国之志而无报国之门,壮志难酬、悲愤孤独的失意英雄形象。

师:这个无用武之地的悲壮的失意英雄形象是辛弃疾“英雄之词”最典型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个形象是他一生坎坷经历的写照,是我们理解辛弃疾作品的一把关键钥匙。

师:辛弃疾和岳飞一样是一个悲剧式的英雄,他的悲剧仅仅是个人的悲剧吗?

生: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历史的悲剧。辛弃疾的悲剧也是爱国志士壮志难酬的时代悲剧。他词作中的失意英雄形象也正是那个时代英雄的悲剧形象。

师:辛弃疾一曲曲悲壮的英雄之歌既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又喊出了那个时代饱受亡国之苦的人们的共同心声――“收拾旧山河”!他是时代的歌手,他一生为北伐奔走呼号,站在时代最前列,发出时代最强音!我们只要翻开一卷卷的南宋词,就能清晰地聆听到那个时代慷慨悲壮的英雄之歌!(PPT展示部分南宋英雄词)

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李纲《苏武令》)

拂视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刘过《沁园春》)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炎正《水调歌头》)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吴潜《满江红》)

师:我们在800多年后的今天学习辛弃疾的这首词,就是要会一会他的“登临意”,替他“”一把“英雄泪”,认识他在作品中的自我英雄形象。因为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英雄,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也呼唤英雄。我们现在需要什么样的英雄呢?

生:我们现在需要乐于助人、甘于奉献、勤于工作的普通英雄。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范文第2篇

登望兴悲的传统滥觞于宋玉,他在《高唐赋》中写道:“长吏堕官,贤士失志,愁思无已,叹息垂泪,登高远望,使人心瘁。”由此开登高望远,抒发心中壮志悲情之先河。汉代刘向《说苑・指武》又记:“孔子北游,东上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从焉,……喟然叹曰:‘登高望下,使人心悲。二三子者各言尔志,丘将听之。’”汲取发挥了登望兴悲的深韵。自此,登望兴悲呈现出两种态势:一是抒发生命活力不能舒展,理想才能不能尽施的入世者之悲;一是表现生存状态不自由,世事无常,盈虚有数的出世者之悲。稼轩身具英雄本色,气格刚毅果大,充满现实功利追求,所以对高大全的物象、境界爱不择手;而他炽热的入世激情又经常在冷酷的现实面前碰壁,不断地寻求又不断地被拒绝,只能“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辛稼轩酷爱登高,登高必赋,赋则苍凉沉郁。辛弃疾现存登临词有三十六首之多,涉及登望情怀的词更是多达六十余首,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宋代登临词中均首屈一指。通过对这些词的分析我们会领悟出其登望兴悲词境的三个层面:

第一,登上高台,北望故土,迸发出“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水龙吟》),恢复中原而不得之悲。

此种悲情是以悲愤恨怨为主色调,而且与他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认真执著,至死不已却壮志难酬的心境一脉相承。稼轩自幼生长在金朝统治之下的中原,其祖父辛赞,本仕赵宋,不得已转而仕金。他黍离凄凉的故国之思,惊悸自危的仕金苦恼始终影响着稼轩。同时耳闻目睹金人烧杀抢掠,蹂践汉人,槌剥同胞的强盗行径,使得辛稼轩的心灵上打下重重的烙印。所以当1161年金兵再次侵略南宋时,辛弃疾即率部起义抗金,最终率众南归,并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朝廷早已失去了中原及其在11世纪所有的民族与文化的自信,北上抗金,恢复中原只能是一个口号。这怎能不使一世英豪的辛弃疾悲愤怨恨,正如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斯人北来,喑呜鸯鸷悍,欲何为者,而谗摈销沮,白发横生,亦如刘越石”。

上述情绪反映在词中则如:“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向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此词通过对北方失地的凝望和父老乡亲的关怀,表达收复中原的理想不能实现的悲愤。“却忆安石风流……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唯消棋局”(《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此词则揭露了南宋统治者兵马入库,做着外患无存的太平梦,怨恨南宋的投降派; 最能表现这种悲愤怨恨之情的是《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h英雄泪”。

此词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此时距其南归已过了十二年。这其间他多次向朝廷提出收复北方领土的建议,却如石沉大海。所以当他登上赏心亭时不禁百感交织。词的上片主要是即景抒情。他登楼先见千里江南,秋光如水水如天,祖国山河不但壮阔而且秀丽,无边秋色在引起词人对祖国无限深情时也触发了词人对中原沦陷,南宋朝廷不思恢复的“愁”和“恨”。但他并没直写自己满腔愁恨,而是用移情手法把感情转移到客观景物上,使那秀丽的山峰似乎也满含忧愁悲恨。至此作者的豪情壮志终不免抛物线般地跌落于忧患现实中。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句,将镜头又移向赏心亭上的江南游子。家乡沦陷、国家残破而自己浮萍一般飘零于他乡,徘徊于落日余辉映照的楼头上,耳边传来失群孤鸿的阵阵哀鸣,一见一闻渲染出词人的孤寂悲苦。随后作者由即景写情转入人事人情,借用张翰因见西风而念家乡鲈鱼脍,竟挂冠归去的典故与刘备、陈登鄙弃没有大志,只想建屋买田的许汜的典故表达自身不愿像张翰、许汜那样不顾国事、钻营私利,而是渴望身带吴钩,征战南北,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但他凌云壮志偏偏无处施力、无人回应,陷绝失望的词人不禁悲愤地将栏杆拍遍,想起数次北伐中原均因东晋苟安导致坐失良机、英雄失路的桓温手抚杨柳时的慨叹,男儿热泪不禁潸然而下。此词由登临送目触发故园之思再转入壮志难酬的悲痛。千回百转,沉郁顿挫,显示出热血英雄的灵性孤独。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曾赞《水龙吟》曰 “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此评价不仅点出此词的妙处,更是这类词的总体特色。

第二,独上高楼,无处建功,激发出“老我伤怀登临际,问何方、可以平哀乐”(《贺新郎》)生命活力不能舒展之悲。

此种悲情区别于第一种以悲壮激烈为主色调。最能代表这种悲情词境的当属《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范开曾说辛词:“故其词之为体,如张乐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又如春云浮空,卷舒起灭,随所变态,无非可观,无他,意不在于作词,而其气之所充蓄之所发,词自不能不尔也。”由于稼轩从功利主义出发对霸道较为认可,因此他的词向来有一种豪气、狂气、霸气,这首词就是例证。开头一句“千古江山”, 上来即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激情,显得虎虎生威,横扫千军。似乎只有景物壮大还不能表达他的豪霸情怀,于是他又引出两位霸主人物――孙权和刘裕,“舞榭歌台”风流情事只是过眼烟云;考取功名,安邦治国只是笔下文章;金戈铁马,枪林箭雨才是生命意志高昂的竞技。值得注意的是稼轩在这首词中描写了三个英雄:孙权,刘裕,廉颇,而这三人都是能平定天下造福一方的人物。孙权在汉末乘乱拥兵自立,一统江东,保护了江南百姓的安宁;刘裕在东晋末靠战功崛起,最终篡夺了帝位,而他在篡位之前曾数次北伐,收复不少中原失地,为民族统一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廉颇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屡次为赵国抗击强秦的入侵,成为维护一国安危的栋梁之臣。作者在这里仰慕孙权、刘裕、而以廉颇自居,正是表明他渴望像这些人那样轰轰烈烈地做一番事业,能够恢复中原,可说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但无奈生不逢时,文韬武略却报国无门,热切用世却倍受压抑,注定其一生是个悲剧,只能悲壮激烈地喊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第三,登高而返,彻悟沧桑,引发出“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这段似轻松实沉重的生命本体之悲。

这类词中既有短小精悍的佳作如《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生查子・朝来山乌啼》、《浣溪沙・寸步人间百尺楼》等等。又有长而有韵的力作如《木兰花慢・题上饶郡圃翠微楼》、《新荷叶・再题傅岩叟悠然阁》、《西江月・和晋臣登悠然阁》、《贺新郎・题傅岩叟悠然词》两首、《水调歌头・赋傅岩叟悠然阁》……它们似癯实腴,表面平淡,内里苍凉之韵充塞其间,因此是以悲凉为主色调。兹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为例: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系斜阳缆?”

此首登览词,即景抒情,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描绘出一幅寂寥迷茫的图画,传达出稼轩郁闷的情怀。志士登楼,目眺西北,遥望那里乌云蔽日,不禁念起乌云下的故园父老;忧愤满怀,向往着长剑出匣龙吟响,一朝扫平民族仇。但潭空水冷的现实如一瓢冰水浇在词人头上,他不由得从“风雷怒,鱼龙惨”的朦胧怪诞中联想起严酷的世态:主和君臣,投降卖国;清谈乡愿,万事可可。于是抑郁不平之气不禁而起,使他无法展开心灵的双翅翱翔于天际,只能欲飞还敛,转而思慕隐居高士,归栖云山。这之中有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心灰意冷,又有不愿逆来顺受、同流合污的愤激。一时间,千古兴亡的人类历史,百年盛衰的家国命运,数十载的自身浮沉,尽从心底淌过,伴随着渔舟唱晚、沙岸归帆的澹泊风光,让他对宇宙人生大彻大悟。但即使是在彻悟之中,依然有万般的无可奈何与欲说还休郁结其间,最终隐隐地透出此类词作固有的沧桑悲凉之意。

众所周知,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二十几岁即率众起义抗金,此后力杀叛僧义端,锋芒毕露;闯入金营,径取叛徒张安国,雄震南北;归宋之后,平赖文正之乱,威慑江左;出守滁州,政绩颇佳;晚年出知镇江,积极备战。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的政治实践显示出他的人生选择――成为一名参与社会冲突,传世千古的豪杰式人物。但由于外在环境,自身性格等种种制约,终其一生他的人生理想并未达成,自我价值也未实现,从而导致他悲剧性的人生。因此,辛弃疾心中充满了悲哀、悲伤、悲愤、悲苦、悲痛等以悲为主的情感。在作词时很自然地会对自己的所有悲剧性遭际反复进行吟味,而在这种吟味中他感受到了一种对自身的敬畏、怜悯、同情,从而在庸凡的日常性中为灵魂找到一个出口,保持了与现实世界的距离,最终获得重生般的自由升华。

这也就是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所说的 “酒神的迷醉和冲动”。在它的作用下,具有强力意志的辛弃疾就从忧国伤时的沉重中,从追求理想而不得的企慕情境中,体验到了生命的悲壮美,崇高美,感受到了作为英雄的辉煌与。对于读者来说,则自然而然地从其登临词中品味到他那些凭借多种艺术技巧抒发出来的壮情、豪情、柔情、忧情、悲情。应当说是创作者与接受者的双向互动,创造了稼轩登临词独树一帜的悲美交融的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辛稼轩年谱》邓广铭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2.《稼轩词编年笺注》邓广铭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3.《辛弃疾词文选注》辛弃疾词文注释组,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范文第3篇

导语设计是一门艺术,而日常的教学中很多语文课堂的导语设计,趋向于随意性、经验性。教师只重视课堂中间环节,导致从导语部分开始, 就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一堂课的导语确实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关注教学导语的设计,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师,导语设计定会不同。下面根据教学实践列举几例,共同关注导语设计的研究。

一、导语设计和学生自身生活相连,引领作品的主题情感

一位教师在讲授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时,恰逢新年伊始,教师这样设计导语:“新的一年你的梦想是什么?请大家谈一谈自己的梦想。”这个问题引发了大家的积极性,有的希望自己的考试能顺利过关,有的希望自己像韩寒一样成为作家……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及时引导:“大家的梦想正在实现的路上,只要付出努力,梦想都能实现。但有个人怀着梦想很多年,经过自己的努力仍然美梦难成,他就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他的梦想是收复中原,抗金报国,可是最终落得‘把栏杆拍遍’‘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的悲伤。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这段导语符合学生心理,既有时效性,又有启发性,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学生恨不得随着老师马上走进辛弃疾的情感世界,去阅读辛弃疾无法实现的梦想。

二、导语设计和作者联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学习散文《都江堰》一文时,正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教师这样设计导语: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余秋雨就是一个喜爱行走在山水间的人。汶川地震后,余秋雨去了都江堰。他看到都江堰的二王庙毁了,伏龙观也震坏了。而都江堰工程在这次地震后,依然以汩汩清水滋润着受灾的土地,安慰着英勇的灾民。余秋雨看到李冰塑像立在一片瓦砾中仍然完好无损,依然平静从容。今天我们来学习《都江堰》,从文章中寻找这份平静从容的答案。”

这个导语与作者的行踪紧密相关,大家跟着作者的脚步见作者之所见,感作者之所感,带着兴趣去阅读散文。这有利于学生体会散文中李冰父子心系苍生、求真务实的精神,有利于学生深入体会散文“弘扬一种文化、诠释一种神精”的目的。

三、导语设计和教师展示语言能力和基本功相关,渲染氛围,情境导入

有的教师有着很好的朗读能力,上课初始,教师就能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如,一位老师在讲柳永的《雨霖铃》时,先用充沛的情感朗诵。随着情感幽幽而泻,学生在对柳永的叹惋、欣赏中体味他满怀的离别,进入了新课。

有的教师利用读书很多的优势,引用别人的评价。如,一位语文老师讲授《声声慢》时这样导入:“作家梁衡在他的散文《乱世中的美神》里这样评价李清照:‘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历经丧乱之后的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她的著名代表作《声声慢》。”

这个导语看似比较简单,但是梁衡的评价精悍蕴藉,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师课前准备了大量的材料,已经深入到了作者的精神世界。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龙吟》 辛弃疾 身份认同 困境

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的一个晴朗的秋日,辛弃疾登楼北望,写下了《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他说:“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他自称是“江南游子”,漂泊到江南的远离故土的游子。此时,距离辛弃疾南归已经十二年了,难道他在剩山残水的祖国――南宋仍然找不到找不到归属感。

我们不妨先看这句诗。“落日楼头”,落日即日暮。从遥远的《诗经》开始,日暮之际就是一个敏感而特殊的时刻,前现代的分别总是很沉重。每每在日暮黄昏之时,闺妇倚门念远,游子登楼怀乡。“楼头落日”,彼此遥望,成了中国人心灵和情感的仪式。辛弃疾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经沦陷。因此“落日楼头”的登临,收复中原的梦想,里面承载的就不仅仅是基于儒家观念的士子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更有一个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断鸿声里”,正是在这儿我们看到辛弃疾的孤独。“和谈”已经成为“国是”的南宋政府,已经无心收复中原。而且力主恢复的同道者日渐稀少,于是诗人无限悲哀,有如同失群的孤雁。

“江南游子”,游子远离故土或漂泊异国,但他们的故乡和祖国总是统一的。可是在辛弃疾这儿,我们看到了一种悖论――远离故乡,寻找祖国。故乡和祖国是分裂的。故乡是自己的心灵归属,祖国是自己的理性认同。同为著名的主战派文人,辛弃疾和陆游不同。中原沦为敌手,对在南方出生的陆游而言更多只是文化意义的国家沦陷。但是对于辛弃疾而言却是关乎生命记忆和祖先血脉的故乡沦陷,感受更为深刻和沉重。因此虽然同有收复中原的梦想,却有轻重之别。

祖国是地理概念,是祖先繁衍生息之地,是生命根脉所在之地,那里的土地承载着共同的生命记忆。在宗族血缘建构的传统中国,地缘和血缘其实合二为一。祖国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凝聚着共同的精神价值和文化血缘。因此祖国就是故乡。

北宋覆灭,南宋建立。从儒家观念看,无论道统还是政统,都具有无可争议的合法性。因此在宋金对峙前期,总有一批又一批南归的北人,大多和辛弃疾一样是出于儒家传统中夷夏观念的影响――回到文化和法理意义上的祖国。

但事实上情况更为复杂。当时沦陷区的人们回到南宋,被称之为“归正”。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归正人”。“归正人”作为一种身份识别的标识,显示出南宋政府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态度。

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秦桧提出建议:“如欲天下无事,须是南归南,北归北。”即居住在南宋政权统治区域的官绅士民,凡原籍在河东、河北、山东、陕西等地,都要返归金政权的统治。这表明,南宋已经有了拒收北人的国策。这里面大多数人不愿回到北方,却被南宋朝廷为了维护所谓的宋金和平而强行遣送。

南宋政府拒收北人,这里面固然有讨好金人的原因和划疆自保的考虑。但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出于狭隘心理对“归正人”的猜忌、怀疑和防范。

著名诗人陆游和范成大都曾上书南宋朝廷,要求纠正重南轻北的偏向,尤其要重用流亡江南的北方英贤。其实这种遭遇并非辛弃疾独有,许多有才华的南归之人,因为面临的无法回避的身份认同问题,遭到南宋遗弃,寂寞终老。辛弃疾当然明白自己因为身份问题带来的尴尬处境。他在《美芹十论》中曾经为归正之人鸣不平,希望朝廷一视同仁。

十二年前,辛弃疾南归之时,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后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辛弃疾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毅和果敢,使他名重一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三岁。

但现实对辛弃疾是残酷的。宋金和谈的国策、朝廷对“归正人”的警惕和防范,意味南宋政府不会真正接纳他。于是他被先后委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

此后,是长达二十多年罢官闲置。这是一种彻底的拒绝,无情的抛弃。

因此,“江南游子”既是真正意义上的离开故乡的漂泊,又是在南宋无法获得信任与重用时的内心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焦虑。当故乡沦陷时,他满怀希望追寻祖国;当南宋拒绝他时,祖国成了异乡,他成了游子。

1207年秋,辛弃疾与世长辞。他永远没有回到故乡。他的故乡永远是异国,而在祖国他又成了游子。二十三岁以前是有家无国,二十三岁以后是有国无家。在家国同构的古代中国,注定了诗人的悲剧命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学生

真挚的情愫、丰富的想象、凝练的语言,使得中国古诗千年不衰。面对这样一件文化中的璀璨瑰宝,我们应该怎样去研读和教学呢?

一、重视诵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很好地说明了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诵读”是教授古诗文时最好的方法,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诵读,让他们读出韵味、读出意境、读出节奏。古诗文教学必须要遵循现阶段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的心理特点,先要开发记忆、大量积累和诵读,然后指引学生品味和理解,最后使学生真正悟出含义。当然,提倡诵读,并不是排斥讲解。尤其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讲,文言文的知识积累太少,需要进行重点字词的落实和必要的串讲。在讲解文章的时候,不要面面俱到,害怕漏讲知识,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讲解”,可以大胆地进行质疑和标新立异,讲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

兴趣是成功的开端,面对古诗文的生涩,学生很难产生直接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实际的教学手法,激发学生间接的学习兴趣。现在初中生爱玩、好玩、天真烂漫,不妨利用这一点来促进我们的教学。比如说,在学清照的《醉花阴》这一首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的恩爱故事,燃起学生对于真爱的向往和渴望,进而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女词人的《醉花阴》到底写了哪些内容。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利用各种音频和视频软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古诗词。

三、扩大学生的古诗典籍阅读面,将阅读延伸到课外

由于初中教材的容量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的名篇都收录在内。但是,中考出题会有一部分的课外阅读题目。比如说,在教学辛弃疾的《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一节课时,可以给学生讲讲辛弃疾的生平,让学生对辛弃疾一生的波折点有清楚的认识,然后就可以真正地走到作者的心中,领略到文章的思想感情。另外,再带领学生欣赏一首辛弃疾被任命为“建康通判”时,登赏心亭,面对中华的大好河山,担忧收复中原,却又百感交集、一筹莫展而作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还可以将辛弃疾年老时被重新启用,但是认识到北伐的无所作为,“壮志难酬”之时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拿来比较。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结合,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古诗文的领悟和把握,还能教会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在面对陌生的古诗文时,不至于紧张、恐惧、无从下手,可以从容不迫地利用平时积累的素材应战。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以及古诗词的语言和艺术特点,从“重视诵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古诗典籍阅读面”等三方面提出了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练习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01).

[2]蒋明松.在自主合作中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J].成才之路,2008(02).

相关期刊更多

黑龙江水利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水利厅

黑龙江水产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

黑龙江水利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