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海淀实验

海淀实验

海淀实验

海淀实验范文第1篇

“创新”是海淀的符号,实施创新型城市建设势在必行。海淀区依靠科技优势,依靠国家赋予先行先试的职能不断开拓进取,由中国第一个部级高新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在实现创新型企业群体快速崛起的同时,又吹响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号角。

如何在当下实现上述的转型与目标?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张秀英,解读海淀以国际视野、跨区域成长的基本路径。

创新基因:敢为天下先

1980年,第一批科技人员“下海”创办民营企业,随之“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兴起;1988年,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1999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海淀因历史沿革,使其科技资源相对集中,吸引了众多企业汇聚于此。“中国第一家高新区”、“中国第一个示范区”都无不寄予了国家对海淀创新带动、技术辐射的厚望,即通过试验区探索出建立新型产学研模式、社会创新体系及资源整合网络,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从过去简单依靠土地、矿产、石油等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转变。

“试验区第一任主任胡昭广经常告诫我们,试验区要做的事业是非常艰巨的,也是伟大的,因为它没有可以借鉴的模式,照搬国外方式也不合用。于是,胡主任连同领导班子胡定淮、王思红、赵凤桐等其他几位成员一起,不断调查研究,不断寻找思路,成就了试验区再发展的铺路石。 我作为试验区建设队伍的第一批员工赶上了它起步时期的那一刻。”

要想成为铺路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小事做起,为企业发展解决问题寻找突破口,成为了当时试验区发展史上攻坚克难的第一步。据《铺路石》记载,对于园区的高新企业,要从体制机制上为他们“松绑”,首先要解决企业“办事难”的顽疾。申请注册一个企业需要花很长时间,审批环节过多,企业的积极性就得不到保护,办事效率也很低,企业的意见非常大。经过试验区领导和海淀区委区政府的研究与努力,及时调整了试验区工商所的所长的职务,有效解决了试验区对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审批的问题。

外事服务体制也是如此,串、并联多层级外事审批体制机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试验区的集外事审批、政审、护照、签证于一体工作机制,创下了纵向减少一个审批层级、横向实现3个部门串联和外事审批时间由3个月以上到一个月的历史记录,这为试验区的外事资源整合,争取国家相关外事审批政策和审批权下放奠定了扎实基础。

这些仅仅是海淀园的建设实践者们在体制机制创新、增强企业活力提供诸多服务中的冰山一隅,在这段漫漫的征程中,海淀园在诸多的创新实践中,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外事体制机制的创新到加入世界科技园区协会,从传统外事接待到国际交流平台的搭建,海淀园作为一个中国高新区践行国际化发展的先行者,不负众望起到了应起的带头作用。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将中关村核心区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首要是找好自己的位置,这段试验区的发展史、创新佳话、铺路石的思路,会有助于放大其在全球视野中的功能与作用。”张秀英表示。

创新要素:国际化视野

海淀园无疑是中国高新产业园区国际化发展的先行者,25年形成的《中关村全球科技创新互联互通工程》成功模式值得借鉴:“归纳起来,就是运用国际化理念和Web2.0技术相结合,进而实现的创新体制机制、研究国际化创新政策、搭建国际化平台、运用国际化媒介、开展国际化活动的跨界应用,进而实现海淀园更快、更好、更高效的国际化服务体系”。张秀英的归纳与总结,历史资料翔实,实现过程清晰认真,很有启发。

《中关村全球科技创新互联互通工程》是一项工程。它是从中国第一个部级高新区(试验区)到第一个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国家创新工程。该项工程起源于1988年,早期串、并联传统外事体制机制、构建新型服务体制机制的工作作风,形成了海淀园国际化发展良好的创新习惯;起步于2004年,以成为科技部火炬中心“科技型企业走出去‘一站式’服务试点任务”为契机,开始了搭建海淀园以Web2.0为理念的新型服务平台(iBridge)的建设,形成了开放、整合、合作发展的新起点;网络平台开通于2007年,升级于2012年。

《中关村全球科技创新互联互通工程》是一个案例。是中国高新区乃至世界科技园区协会中第一个开展以Web2.0为资源整合,进而实现大数据、云平台为理论基础,深度探索下一代高效、精简创新园区服务新模式的成功案例。实现了仅用支持企业国际化发展资金500万元/年、三年时间、200多家企业参与的试点政策,吸引了来自世界近40个国家或地区从事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产生了使本地企业与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充分流动和创新主体思想的不断迸发的效果;对破解全球科技创新政策的研究与制定摸索了第一手经验,积累了信息与案例。早在2008年海淀园国际化发展模式就被哈佛大学教授John Della Volpe评价为“是亚洲范围内极少数将基于Web2.0进行社交网络应用的先行代表之作,并将其选择应用在全球科技创新发展领域,未来大有作为”。

海淀园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在中关村论坛海淀专场上也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海淀园国际化是一边跟踪世界创新脚步、一边实现自我蜕变的奋斗历程。2012年中关村论坛海淀专场国内外专家带来了 “未来创新全球视野、标准行”,“知识产权保护,助力合作发展”,“从企业集群、产业集群看创新集群的发展”等启示与观点;2013年的演讲嘉宾为我们带来更加聚焦创新的方式与手段,突出了创新已不仅是思考,更应该是行动的观点,因为它直接影响我们人类共有的明天。

海淀实验范文第2篇

2012年6月1日,海淀区召开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动员大会,标志着海淀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正式启动。

大会部署了创建全国文明区的各项任务,凝聚了共识,号召全区广大人民群众为创建工作加油鼓劲,提振信心。中央文明办协调组组长涂更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首都文明办主任陈冬,区四套班子领导隋振江、孙文锴、彭兴业等,以及区文明委驻区单位领导出席了会议。区属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驻区部队、高校志愿者代表,以及公共文明引导员代表参加会议。

全国文明城市和文明城区,是城市和城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突出,能够在全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综合性的荣誉称号。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对海淀而言,既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更是一个迎接挑战的现实考验。海淀区将举区域之力,聚万众之智,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攻坚战。

从首都文明城区

到全国文明城区

近年来,海淀区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2011年,海淀区大力开展创建首都文明区工作,通过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建活动,令“人人都是海淀形象,个个都是文明力量”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人知礼、懂礼、明礼、讲礼、行礼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形成,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显著加强。

2011年,海淀区第二次荣膺“首都文明区”称号,并获得中央文明办提名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资格”奖项。为推进海淀区在更高层次上又好又快发展,2012年,海淀区委、区政府决定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海淀区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契机,充分发挥驻区中央单位、市属单位、驻区高校、驻区部队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工作领域,整合各方力量,把争创全国文明城区与践行“北京精神”结合起来,把文明创建工作与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动员大会上,海淀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区文明委主任孙文锴部署了未来三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

2012年为启动之年,将总结创建首都文明区工作经验,研究创建工作形势和现状,完善创建工作机制,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确定创建工作任务和措施,制定创建工作规划,形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行动方案。

2013年为深化之年,将完善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机制,结合区情特点,把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与改善民生,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和监督机制,提升区域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城市管理,不断提升海淀区公共文明指数,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

2014年为迎检之年,海淀区将建立和完善迎检工作机制,丰富创建工作内涵,提炼特色和亮点,展示创建成果,定期开展自评自查,做好成效巩固与查漏补缺工作,营造迎检氛围,全面落实迎检事宜;2015年,中央文明办评选结果公布后,海淀区将召开全区大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表彰。

通过“三步走”,海淀区将重点完成“四个着力提升”的创建任务:着力提升管理文明,着力提升公共文明,着力提升文化文明,着力提升生态文明。

按照《海淀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2012年工作计划》,今年,海淀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将紧紧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大力实施“九项工程”,分别为:宣传舆论传播工程、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未成年人领航工程、文化建设繁荣工程、城乡环境优化工程、城市管理提升工程、社会平安维稳工程、行政效能提升工程及普惠民生推进工程。

孙文锴动员全区上下立即进入状态,卯足干劲,进一步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志在必得的信心,坚决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这场攻坚战。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工作任重道远

如今,全国城市及直辖市的城区达700多个,而全国文明城市及城区却的的确确是少而精。

中央文明委每三年表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和文明城区。自2005年中央文明委开始表彰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到2011年一共经历了2005年、2008年、2011年的三届表彰,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及文明城区称号只有50个。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和首善之地,已经有西城、东城、朝阳3个城区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区荣誉称号。去年年底,海淀区也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区的提名资格。

可以说,根据当前的形势,海淀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有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海淀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获得了区委区政府和四套班子的高度重视以及强有力的支持。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抓手和最新载体,海淀区已经将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摆上了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的议事日程。

其次,海淀区高校云集,高科技企业众多,驻区机关单位众多,驻区部队众多,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海淀区创建文明城区得天独厚的资源。

但是,海淀区创建全国文明区工作也同样任重而道远。

据中央文明办协调组组长涂更新介绍,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过程,将经历实地暗访、入户调查、网络调查、材料审核、全国公示、中央表彰等六个阶段。城区范围之内的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城市管理情况都将成为全国城区测评的量化指标。区委区政府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及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城市建设管理内容,也将被作为测评的重要参考。

“全国文明城区究竟是如何评选出来的?一句话就是市民说了算。”涂更新强调。这其中包含两层含义:首先,市民作为城区的主体,他们的一言一行体现出来的文明程度决定了城区的文明程度;其次,老百姓对文明城区的评价、对政府创建工作的评价才是最有力的测评标准。如何创城、利民、惠民,群众的意见将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海淀区区委书记隋振江认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的领域广、范围大、内容多、要求高,需要全区上下方方面面通力合作,要以“大海淀”的思维统筹调动全区资源,动员群众。

海淀实验范文第3篇

恰逢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也迎来了他二十岁的生日。经历过2008年金融风暴,汶川地震,北京奥运,面对联系愈渐紧密的世界各国,面对已走出国门深深置于世界之中的实际国情,面对现如今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海淀园应该制定怎样的发展战略来适应环境的变化,继续发挥优势推动改革开放的发展?

2008年12月26日在京召开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国际化工作报告会”,就是旨在总结试验区、中关村不同历史阶段坚持国际化发展不断推动园区创新发展的经验和启示,向大家做一个汇报,以便在新的时期,振奋精神,为实现国家对高新区提出的“四位一体”奋斗目标,迎接世界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去努力奋斗。

回顾海淀园20年来所走过的路,勇于创新,善于总结,遵循规律,重视发展。海淀园国际合作之道的建设过程,就是“联网联心联世界”的实践过程。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靠政府优惠政策到综合运用政策、平台、网络等手段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了从单纯传统外事事务到主体提升参与国际合作的历史性跨越。1995年海淀园首次承办了IASP组织年会;2003年开创性的推出iBridgeWeb2.0 新型网络平台;直至今天形成的中关村特色的国际合作之道,海淀园不断摸索发展规律,拓展创新;通过电子政务,产业聚集,国际化升级等不同发展阶段来奠定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国际化的成功之路。所有这些努力不仅使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为实现国家发展高新区战略长远目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使它在二次创业和“四位一体”的新时期转型发展有了坚实基础。国际化之路上的“四个一,一个多”战略即是发展的奥妙所在,即一个平台――iBridge web2.0新型网络平台、一个窗口――海淀园与凤凰卫视共同合作的《直通中国》项目、一个办法――海淀园中小型企业国际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一个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中关村示范中心。再加上多个研究成果的诞生,这样的“四个一,一个多”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国际合作之道”的一个重要特征,不断进取,边开发、边研究的做法,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按照自身的特点制定的发展规划。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国际合作之道不仅在于已有的“四个一、一个多”,而更在于对它规律的把握、领会、运用以及不断的创造。国际合作之道是活的,它是一种技巧,一种创意,一旦被人们接受和掌握,它能创造出许多有价值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他的成长和改革历程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性,可谓是中国改革开放总历程中的一个典范,为其他科技园区提供了一个可学习可借鉴的样本。

经过20年摸索发展的海淀园已逐渐的稳定成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成就属于过去,已有的优势并不能成为高枕无忧的资本,未来世界的发展既迅速又充满不可控制的因素,那些能够以知识作为经济发展主动力并高度集成资源的地区和组织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导,而这一模式是由世界各地极具活力的科技园区所创造的。海淀园敏锐的把握住新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科学地总结既往成功规律,冷静地分析全球大环境和国内发展需求,果断的做出将机构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以在未来的国际化道路上取得更辉煌的成就,这也是海淀园举办2008年国际化发展报告会和答谢酒会的初衷。

在这次召开的报告会上,科技部国际合作交流协会顾问吴贻康、北京市科委处长万运良等相关领导到会祝贺,海淀区人民政府区长助理、中关村海淀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傅首清和中关村海淀科技园区管委会国际合作与品牌建设处处长张秀英做主要发言。会上还公布了2006―2008年获得“海淀园专项发展资金-海淀园中小型企业国际化发展专项资金”企业名单,并《海淀园企业国际化指标体系研究》课题成果。报告会上总结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国际合作之道,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作为试验区,作为20年的中关村,它所承担的绝不仅是一种追寻历史足迹的角色,它还承担着继续开拓新路的探索者角色。当前,金融危机正在蔓延全球,在这个国界开始模糊的时代,世界开始变得“荣辱与共”。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近段暴露出的发展缺陷,这种局面对中国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海淀园多年来探索出的国际化道路在这个非常时期更是应该结合实情谋求发展。

科技创新发展到今天,世界科技园区已经成为全世界智者竞相竞争的宝地,它已经被公认为是全世界吸引和争抢创新人才的源头,是产生具有竞争价值优势的聚宝盆。于是,如何打造海淀科技园区模式,吸引创新人才聚集,产生具有竞争优势产品已经成为国际科技园区乃至国家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关心的事情。为此,海淀区委区政府已经为下一步海淀园的发展做出了规划,即做优做强海淀园。做优就是要保证发展的质量,做强就是要保证发展的规模,做到质量和规模的统一,也就是要保证海淀园又好又快的发展国际化道路。

海淀实验范文第4篇

大家好!

今天,海淀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这是我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件新事,也是一件大事。在此,我谨代表区委教工委、区教委对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关心和支持海淀教育事业发展的各位专家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海淀区在北京市率先成立“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研究中心”,开展针对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研究工作,这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市、区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海淀区教育工作大会精神,实现让所有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各地大城市普遍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做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工作,对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区域经济社会,实现教育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让农民工子女有书读,读好书,享受海淀的优质教育,在海淀教育的大家庭中健康、快乐、全面发展,这是我们海淀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也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区委教工委、区教委一贯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统计数据表明,我们的一些小学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学生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部分学校还在开展适应农民工子女的德育教育等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成绩,积累了经验。但是与当前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研究中心的成立为我们开展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提供了条件。希望研究中心,能本着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精神,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充分发挥实验学校干部、教师的骨干作用,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教育政策咨询活动,不断提高全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探索出一条具有海淀特色的农民工子女教育之路,为丰富海淀优质教育内涵,实现海淀教育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北京市乃至全国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海淀实验范文第5篇

然而,这些“宠儿”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的苦恼:优惠条件趋同、政策优势减弱、发展空间受限、国家土地调控政策趋严、投融资体系不健全等诸多制约发展的因素。

从“开荒”到“插秧”

纵观我国各级开发区的发展,成功者大多属于“拓荒型”,先圈出一片土地,打出一个概念,给出一定优惠政策,迅速集结同类产业,出现产业集群效应,产生经济效益。原来圈的土地用完了,又开始新一轮的扩展,如此循环……

然而这种外延扩张的发展方式,越来越受到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的制约。从国务院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对开发区重新划定四至范围和规定工业用地必须招标、拍卖等政策可以看出,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如何在国家紧缩土地的政策环境下,发展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日前,海淀园管委会企业发展处、规划建设办公室、海淀区投资促进办公室共同对海淀建成区内的有关产业聚集区完成了调研报告,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思路。

作为第一个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从1988年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开始,海淀园已历经了近20年的开发建设,目前园区的创新创业环境越来越好,园区活力十足。2006年12月底,海淀园边界范围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核认定,新划定的海淀园规划范围由原来的100平方公里增加到133.06平方公里,由城市建成区112.24平方公里、山后保留的专业园区16.72平方公里和山后小城镇工业用地4.1平方公里三部分组成。

由于园区的主体在建成区内,随着建成区内承担的城市功能日益繁杂,多方面空间需求极大地压缩了产业发展空间;海淀新区内的专业园区建设刚刚启程,配套设施建设需要一段时期,更何况多数中小企业愿意在建成区内创业。

一方面是更多中小企业愿意到海淀园来发展,一方面是发展空间受限制。海淀园的领导敏锐地觉察到这一问题。

是否可以把建成区内存量的土地资源重新规划,通过政策引导,用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像“插秧”一样,在错综复杂的建成区内,寻找适合产业发展的空间,通过政策引导,慢慢将周围其它产业同化或挤走,最终实现集群效应。

“大手笔”过后,海淀科技园区开始了“修身养性”。

剥离隐于市的“西区”

日前,海淀园管委会企业发展处、规划建设办公室、海淀区投资促进办公室,共同对海淀建成区内的有关产业聚集区进行了调研,寻找未来海淀园的发力点。

建成区内一般没有增量土地可以开发利用,只有依靠人的思维劳动自主创新,用面积有限的硬件空间创造出大量高附加值的思维产品。

创意产业无疑是海淀的首选,因为在海淀建成区内除影视制作、新闻出版、建筑设计等传统创意产业外,园区还有包括企业总部的管理中心、研发中心、设计中心、营销中心;各种软件的开发中心、外包中心;各种科研机构,中介服务中心等与人的思维头脑有关的产业,很容易产生产业聚集。

在《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年)》中我们看到,海淀将以基于数字技术的数字动漫游戏、新闻媒体出版、数字影音、软件与信息服务四大先导产业为龙头,加快形成基于数字技术的文化创意产业群,通过数字技术的渗透,促进传统领域的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转型和提升。

在实际的调研过程中,海淀园管委会发现,在园区建成区内目前已形成: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中关村航空科技园、创意北京产业基地、曙光产业区、罗豪创意产业基地五大产业聚集区,规划占地面积达171公顷,规划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主要涉及数字电视、航空工业、文化艺术会展、多媒体等多种产业。

园区实际的产业聚集情况与产业规划十分吻合。

创意产业形成五个聚集区

规划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的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依托牡丹品牌与牡丹集团30多年的彩色电视机生产、研发经验,聚集了一大批数字电视及相关产业领域产品研发、工程技术、生产管理和质量监测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北京地区数字高清彩电地面广播实验工程成员单位。其产业定位明确,将推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卫星广播、移动多媒体广播、有线电视及IPTV等数字电视技术及标准的研发及产业化;建立标准创制、共性技术研发及测试验证平台;提供企业孵化、人才培训、成果展示与等综合服务。

刚刚纳入海淀园政策区的曙光产业区,已经有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等40家企业入驻,逐步形成了以电子多媒体、网络通讯、金融服务、生物医药等产业为主导,发展数字音视频、下一代互联网、第三代移动通讯等产业的聚集区。

一流的科技需要一流的文化来匹配,但目前,中关村地区缺乏高层次的艺术、文化、休闲集聚地,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杏石口路的创意北京产业基地看准了这一点,力争将基地建设成为一流的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全球化的文化展示、交流、传播平台。基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44.32公顷,建成后,将与马奈草地、金源mall共同创造整合优势,在京西形成一个互补性的大型园区。

798工厂是对老工业厂房创意生机的范例,这种可能同样在海淀存在。

位于海淀区八里庄五孔桥的罗豪斯创意产业基地,拥有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不同风格、不同面积、不同高度的老旧工业厂房。宽大、厚重、带有工业文明气息的建筑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充满历史记忆和文化想象的空间。该基地将LOHAS的生活理念、生态文化理念运用于区域规划,将以创意总部、创意广场、创意景观长廊三大核心区为总体布局,分三期规划实施,目标是成为具有海淀特色的动漫游戏产业聚集地,成为北京市最著名的国际化文化生态创意孵化基地。

相关期刊更多

上海电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青海电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青海水力发电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青海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