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致橡树

致橡树

致橡树范文第1篇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阴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杆,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1977年3月27日

(选自《诗刊》)

赏析:

和平发展时代,青春的美好离不开美丽的爱情。舒婷的《致橡树》热情而坦诚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望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式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两性关系,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予的互爱原则,它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爱情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这是新时代的人格在爱情观念上对前辈的大跨度的超越。这种超越出自向来处于仰视、攀附地位的女性更为难能可贵。诗歌对爱情理想的歌唱、高扬,树立在极有思想含量、极有力度的否定之上。

“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妩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

致橡树范文第2篇

舒婷的《致橡树》,借抒情主人公倾诉爱情理想,塑造了一位见识卓然、不同凡俗的现代新女性形象,显示了一种男子之气,展现了一种阳刚之美。该诗用“木棉”的独白口吻,同“橡树”对话,曲折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真正的爱情必须在相知、相依、相恋、相互平等、相互独立的基础上,各自实现自我的价值,也就是像诗人所说“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生相依”。

这首诗一开始就宣告自己决心抛弃世俗的爱情观:“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以激昂强烈的感情,来倾吐长期积压在女性心中的愤怒与不平。她讨厌高攀对方的人,不想借对方来衬托、炫耀自己,也不愿做“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这里的每一个意象,都凝聚着诗人对妇女生活的历史和现状的痛苦认识。她不想成为男性的附庸,她要向传统的婚姻观念挑战,要冲破封建伦理习俗的羁绊,来争取女性的尊严和独立的地位,要解放自己,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当然,作为女性,她也默认应该具有脉脉含情的温柔与体现。送来“清凉的慰藉”、“甚至日光、春雨”,诗人对女性柔美的气质作了赞美,那春雨般的情丝,清泉般的情意,那丰满硕大的红花,不正是青春美、女性美的标志吗?同时,诗人也毫不掩饰对橡树男性美的礼赞,赞美那种“铜枝铁干”般的阳刚之气,欣赏他们的豪壮挺拔和睥睨风云,这可以说是现代女性的共同心曲。

两性的爱,必须基于纯洁的友爱、美感的浓厚、个性的接近、相互的了解、思想的融洽、人生观的一致等成分。此外,必须两性间觉得有共同的“学”与“业”来维系着移动性的爱情,以期永久。诗人经过一段理性的思考,感情由激荡而冷静,如潺潺小溪,滋润心田。她以女性的温情,真挚细腻地抒发了内心的理想:“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融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相互致意。”爱情,既不是隶属和依附,也不仅仅是感情的安慰与归宿,而应该是一种彼此完全平等的、密切联系而各自独立的新型关系,两人齐心协力,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显示了诗人博大的情怀和深刻的思想,爱情得到升华。

致橡树范文第3篇

文学作品鉴赏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叫做知人论世,即通过了解作者创作作品的背景来达到对作者思想感情和作品主旨的把握(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指向作者的阅读范式)。这种解读方法尽管有时极为有效,然而对作品的解读过多地依赖于对创作背景的了解却使读者感到十分被动,因为对创作背景的了解往往有相当的困难。而且,这种阅读范式也容易造成人们在解读过程中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有关背景的材料查寻而不是对作品的阅读,从而忽视了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这种方法相当费劲,而且常常是吃力不讨好,因为创作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更多的时候作者的创作常常是不自觉的。即便是处于自觉状态,由于诸多原因,作者之意有时也不便明说或无处可说。因而,近年来,指向作品本文以及指向读者的阅读的范式更加受到人们的欢迎。而且重视本文、重视读者的阅读创造的阅读范式不仅被介绍到中国来,也因其贴近阅读教学的实际逐步渗透到教学活动中。

我们知道,在阅读实践中,读者首先接触的是作品的文本,并通过作品文本的阅读来理解和把握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读者都是根据自己背景知识(包括生活经历、艺术经验、情感智力等)对作品的一切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而当大多数读者的意见趋于一致的时候,便形成了社会共同认知,而共同认知一旦形成,反过来还会影响其他的读者。这时,作者的原意只是作为一种声音,他无法强迫读者无条件地接受。因此,作者所能做的,就只能把他想说的能说的通过作品展示出来。正因为如此,作品,只有作品,才是一切。从文学审美的角度上说,读者关注的是作品表现了什么,给读者带来了什么,而不是作者当初在想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诗人对《致橡树》一诗的创作缘起与创作主旨的解说,对读者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甚至为了尊重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和鉴赏,读者也可以不理睬诗人的解释。总之,作者和读者是通过作品发生关系的。那么,一般读者是怎样解读和体验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的呢?我们不妨来读一读作品吧: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从字面上说,这里的“爱”是假设的,“爱”和“不爱”都是可能的。在这种假设情感的条件下,诗人运用了“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等意象来抒写自己不依附的独立的爱情位置。问题是假如诗人对“橡树”毫无情感,春心紧闭,怎么能轻易把“爱”这个神圣而又羞于启齿的字眼说出来呢?接着,诗人又说:“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是正面展示内心之中自己应有的爱情位置,“树的形象”表明的是一种平等的爱情观念,而“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则是爱情虚拟形象的描绘,表达的是一种心灵沟通的话语(除了爱情的心灵默契,依据人类的情感经验,我们不知道还有什么样的情感能够让人体验这样的肢体语言)。“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爱情的双方,各有各的优势,但面对生活,我们只能“分担”和“共享”,谁也不能代替谁。“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就正是这种独立平等而坚贞的爱情生活的形象抒写。最后,作者更是直接抒发自己对这种爱情的歌颂:“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诚然,“诗无达诂”,但通过以上简要的解读,我们还是可以约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特征:诗人倾诉的是心灵深处的爱情观念,抒发了自己对独立、平等而又坚贞的爱情的追求。所以说,不管这种爱情之花最后是否结成果实,作为人类的神圣情感的一种感受、思考与表达,人们称《致橡树》为“爱情诗”是不为不妥的。据此,我认为人教社把《致橡树》定位为爱情诗的处理也是妥当的。首先,把《致橡树》当做“爱情诗”是一种普遍的认定,而且历经多年,是一种比较成熟,并为社会大众所承认的说法,教材尊重公众的共同阅读认知是稳妥的,理所当然;其次,《教师教学用书》是一本教师教学参考用书,执教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有权力把其他的观点介绍给学生。况且,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化鉴赏原则也必须受到尊重。

致橡树范文第4篇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致橡树范文第5篇

舒婷的代表作《致橡树》写于1977年,随着这首诗的发表和流传,舒婷顿时名声大噪。舒婷说,从创作的初衷上看,《致橡树》并不是一首爱情诗。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青年人以能拥有一本油印的《舒婷诗选》为自豪。

那是1977年3月的一个晚上,那天晚上,舒婷陪老诗人蔡其矫在鼓浪屿散步时,期间有关女性的外表与才气、独立性等话题让两人发生争议。当天晚上,舒婷一口气创作了诗歌《橡树》,第二天便送给了蔡其矫。蔡其矫回到北京后,将此诗交给刚从新疆回来的著名诗人艾青,艾青看了很喜欢这首诗,将它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并把诗的标题《橡树》改成《致橡树》。舒婷说:“其实我刚开始并不认同。我总觉得这个‘致’字有点拘谨,但后来还是接受了这个建议。”

那时候,青年诗人北岛经常陪艾青散步,北岛从艾青那里看到《致橡树》,要了舒婷的地址,给她写了一封信,同时附了5首自己的诗,包括《一切》这首后来的名诗。

当年回城之后的舒婷成了一名工厂流水线上的女工,白天上班,晚上写诗。她回忆说:“北岛自艾青那里看到我的诗之后给我写了信,附上了他的《一切》《回答》等5首诗。北岛的这5首诗对我的震动很大。那个时代到处都是标语口号式的诗,我以为自己很孤单,看到北岛的诗,我觉得不再孤单了。”

1978年,经过北岛修改的《致橡树》和他本人的诗,还有芒克、蔡其矫的诗一起发表在油印的民间诗刊《今天》创刊号上。当时,《今天》被贴到北京著名的西单墙上,读者在读了诗后,用铅笔、钢笔、圆珠笔等在诗旁边留言,其中被留言最多的就是《致橡树》――或许因为,当年诗坛上流行的多是假、大、空的口号式诗歌,舒婷这首诗像清新的风给大家带来别样的艺术享受。

1979年4月,《诗刊》的编辑邵燕祥将舒婷的《致橡树》《这也是一切》两首诗拿去发表。《致橡树》一诗中女性特有的柔韧与坚贞、独立与共担同在,犹如崇高心灵的回声,拨动着众多青年人的心弦,赢得了接受者的青睐与研究者的瞩目。

“实际上,橡树是永不可能在南国跟木棉树生长在一起的,在这首诗中是将它俩作为男性与女性的指代物。”舒婷说,创作《致橡树》的起因是呼唤、展现女性的觉醒,她是在用自己的声音说出对世界的感受,因此这并非一首爱情诗。但舒婷又说道:“这首诗已经不属于我了,因此它就是一首爱情诗。”

在读者眼里,《致橡树》表达的是一种成熟的、体现着美好人生对理想爱情的追求。“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种在同一地平线上,各自独立而又互相扶持的爱情观念,既蕴含着东方女性所珍重的女性温柔,又富有重视人格价值独立的现代意识,因此,此诗为广大的读者所接受和欣赏。

相关期刊更多

城乡致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城乡致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