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上初中的感受

上初中的感受

上初中的感受

上初中的感受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支持;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初中生

1 问题的提出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子女管教和抚养方面一般的、经常的做法和特点,父母教养方式是一个多维结构[1],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实质是其内部各成分间的对比关系不同(或占主导地位的成分不同)[2]。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不同的青少年,其身心发展状况也不同,通过改进父母教养方式,可以促进儿童更加健康地发展或缓解儿童发展中出现的问题[3]。社会支持是指个体所感受到的来自其所在的社会网络成员的关心、尊重和重视的一种行为或信息[4],它不仅可以缓冲生活压力的消极影响,还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和身心健康。

亲子关系是儿童最早的人际关系,交往时间最长、最频繁、最为稳定,它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中始终居于最重要的位置。中学时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初中生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经历着急遽的变化,容易感受到心理压力并易产生各种心理困惑。这个阶段的青少年虽然进人了所谓的“心理断乳期”,但父母的地位依然是不可替代的,父母甚至是青少年能否顺利度过青春期的关键因素。尽管如此,进入青春期后,儿童都会产生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寻求更多的独立和自主的要求,因此,这个阶段父母的教养方式可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并且会影响到儿童社会支持的获得与感知,并进而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以往研究表明,从儿童早期到儿童中期,教师及同伴的支持日益增多而父母的支持则呈减少趋势[5];从儿童中期到青少年期,朋友支持显著增加,教师支持减少,父母支持则基本稳定[6]。研究还发现,女孩通常报告更多的社会支持[6],但也有一些研究认为不存在性别差异[7]。以往研究主要考查了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8]、社会支持状况[10,11]对其学业、学校适应以及身心发展的影响,很少有研究探讨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会支持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全面探讨不同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与不同社会支持源(母亲、父亲、教师和同伴)的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加深对这二者的关系的认识,从而为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2 对象与方法

2.1调查对象从石家庄市2所中学的初中部,采用整班抽取的方法,共计有效被试548人,其中,初一193人(男生82人,女生111人),初二187人(男生79人,女生108人),初三168人(男生71人,女生97人)。被试的平均年龄为14.3岁,范围为12.5~15.8岁。

2.2调查工具①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以岳冬梅修订的C.Perris(1980)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为基础,经过预测,删去问卷中载荷比较低的项目,修订成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共4个维度25个项目,4个维度的Cronbach’s a信度系数分别在0.50~0.84之间;②中学生社会关系网络问卷:该问卷在邹泓等(2003)修订的社会关系网络问卷[7]的基础上,参考李文道等(2003)编制的社会冲突问卷[8]修订而成。修订后的中学生社会关系网络问卷共有4个维度36个项目,4个维度的Cronbach’s a信度系数分别在0.64~0.90之间。

2.3调查方法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分班施测。施测前先由主试按指导语训练被试学习正确使用5点量表,在确认被试理解要求后再开始施测。主试由任课教师担任,施测前均接受了相关培训。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进行。

3 结果

3.1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特点从表1可以看出,父亲教养方式4个维度的年级主效应非常显著(P<0.01),初一年级情感温暖与接纳维度的平均分显著高于初三年级,女生情感温暖与接纳维度平均分显著高于男生,男生拒绝否认、过度干涉维度的平均分显著高于女生。母亲教养方式4个维度的年级主效应非常显著(P<0.01),初一年级的情感温暖与接纳维度平均分显著高于初三年级的平均分,女生情感温暖与接纳维度平均分显著高于男生,男生拒绝否认维度平均分显著高于女生。

3.2初中生社会支持的年级和性别差异从表2可以看出,在肯定与支持维度上,初一年级感受到的母亲的肯定与支持最多,初二年级感受到的同性朋友的肯定与支持最多,初三年级感受到的同性朋友的肯定与支持最多;男生感受到的同性朋友的肯定与支持最多,而女生感受到的母亲的肯定与支持最多。在亲密感维度上,男生感受到与同性朋友的亲密感最高,女生感受到与同性朋友的亲密感最高;在母亲和父亲的亲密感维度上,初一年级显著高于初二和初三年级;对教师的亲密感,从初一到初二、初三年级呈显著下降趋势。在满意度维度上,初一年级对母亲和同性朋友的关系满意度最高,初二年级对朋友的满意度最高,初三年级对朋友的满意度最高。在冲突与惩罚维度上,初一和初三年级与母亲的冲突最多,而初二年级与母亲的冲突最多;男生与父亲、教师的冲突均显著高于女生。

3.3不同父母教养类型的初中生的社会支持特点

3.3.1父母教养方式类型。分别对父亲、母亲教养方式的4个维度做快速聚类分析,根据各维度的不同组合分别得出父母的3种教养类型。(1)接纳型:其特征是父母对子女的情感温暖与接纳程度高于其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和过度干涉程度,也显著高于中间型或干涉型父母对被试的情感温暖与接纳程度;(2)中间型:其特征是父母对子女的情感温暖与接纳程度高于其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和过度干涉程度,但显著低于接纳型父母、显著高于干涉型父母对被试的情感温暖与接纳程度;(3)干涉型:其特征是父母对子女的干涉程度高于其情感温暖与接纳、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和过度干涉程度,也显著高于接纳型或中间型父母对被试的干涉程度。见表3。

3.3.2不同父母教养类型的初中生的社会支持特点。从表

4中可以看出,在肯定与支持维度上,父亲教养类型属于接纳型的初中生从父亲获得的肯定与支持最多,父亲教养类型属于中间型或干涉型的初中生从同性朋友获得的肯定与支持最多;母亲教养类型属于接纳型的初中生从母亲获得的肯定与支持最多,母亲教养类型属于中间型的初中生从父亲和母亲获得的肯定与支持基本相等,母亲教养类型属于干涉型的初中生从同性朋友获得的肯定与支持最多。在亲密感维度上,父亲教养类型主效应极为显著(P<0.001),初中生与重要他人的亲密感按接纳型、中间型、干涉型的次序显著降低。事后平均数比较显示(表4),初中生对母亲、父亲、同性朋友、教师亲密感的父亲教养类型差异均极为显著。母亲教养类型主效应极为显著(P<0.001),初中生与重要他人的亲密感按接纳型、中间型、干涉型的次序显著降低。事后平均数比较显示(表4),初中生对母亲、父亲、同性朋友、教师亲密感的母亲教养类型差异均显著。在满意度维度上,父亲教养类型属于接纳型的初中生对与母亲关系的满意度最高,父亲教养类型属于中间型或干涉型的初中生,对与同性朋友关系的满意度最高;母亲教养类型属于接纳型或中间型的初中生,对与母亲关系的满意度最高,母亲教养类型属于干涉型的初中生,对与同性朋友关系的满意度最高。

在冲突与惩罚维度上,父亲教养类型属于接纳型或中间型的初中生,与母亲的冲突及受到的惩罚最多,父亲教养类型属于干涉型的初中生,与父亲的冲突及受到的惩罚最多;母亲教养类型属于接纳型或干涉型的初中生,与母亲的冲突及受到的惩罚最多,母亲教养类型属于中间型的初中生,与父亲的冲突及受到的惩罚最多。

4 讨论

4.1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会支持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感受到同性朋友的肯定与支持最多,与同性朋友的亲密感最高,对与同性朋友关系的满意度也最高,而与同性朋友的冲突及受到的惩罚最少。由此可以推断,同性朋友是初中生主要的社会支持源。究其原因,儿童进入青春期后,都会产生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寻求更多的独立和自主的要求,而同伴关系所具有的平等性恰恰满足了他们的这一心理需求。因此,同伴成了正处于青春初期的初中生的新的依恋对象,他们会更多地将自己的秘密和想法与同伴分享。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相互的肯定与支持,与同伴的亲密感与日俱增,对与同伴间关系也有较高的满意度。由研究结果还可以看出,初中生来自教师的支持在各支持源中最少。这可能与师生关系的特殊性有关,师生交往主要集中于学习方面,而学习之外的交流较少,这种状况有可能使得师生之间关系变得疏远。因此相对于父母和同伴来讲,教师提供的支持是最少的。这些结论与以往的研究大致吻合[11,14],也与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这3种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的不同性质相一致[15]。

本研究还发现,随着年级增长,父母对初中生的教养方式趋于消极,对女生的教养方式总体上比对男生积极。女生在社会支持的肯定与支持、亲密感维度上显著高于男生,而在冲突与惩罚维度上显著低于男生,在满意度上不存在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女生在人际交往中更喜欢亲密的袒露与交流,而男生大多不善言谈,更强调实际的帮助行为。因此,女生比男生获得较多的支持,亲密感也高于男生。相应地,与男生相比,较少与他人发生冲突,受到的惩罚也低于男生,但男生相对于女生来讲敏感性较差,并未因此感觉不满意,因此在满意度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初二年级的中学生在社会支持水平上显著低于初一学生。这一发展趋势可能与初二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有关。初二年级正处于青春初期,是生理和心理变化最急剧的时期,相对于其他年级,他们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动荡性更强,困惑、迷茫更多,因此客观上需要更多的支持。然而,他们过分强调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又使他们在表达自己对外界支持的需求时,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尴尬,甚至羞于承认,或者在接受支持时故意表现出不屑和反抗。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支持源不能敏感地觉察到他们对支持的需求,从而不仅未能增加支持的提供,反而有可能因为他们表面的拒绝而减少了支持。初二学生主观感知的社会支持的减少到底是由于外界实际提供的支持的减少造成的,还是仅反映了一种主观感受和意识的变化,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2不同父母教养类型的初中生的社会支持特点从相关分析的结果可以发现,在被试家庭内部的亲子关系(通过父母教养方式体现)和家庭外部的社会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问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在父母教养方式因素中。情感温暖与接纳既与初中生感受到的父母的肯定与支持、与父母关系的满意度、对父母的亲密感显著正相关,还与其在家庭之外感受到的同伴、教师的肯定与支持、对与同伴、教师关系的满意度及对同伴、教师的亲密感显著正相关;既与初中生感受到的与父母的冲突及受到的惩罚显著负相关,还与其感受到的与同伴、教师的冲突及受到的惩罚显著负相关。而父母对初中生的拒绝否认既与其感受到的父母的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也与其感受到的同伴、教师的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换言之,如果被试在家庭内部感受到父母的情感温暖与接纳程度高,那么,他在家庭之外体验到同伴、教师的社会支持的积极程度也相应较高,而与同伴、教师的冲突及受到的惩罚较少;如果被试在家庭内部感受到父母的拒绝否认程度高,那么,他感受到的同伴、教师的肯定与支持、对与同伴、教师关系的满意度则较低,而与量要他人的冲突及受到的惩罚较高。

从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可以发现,父母教养类型不同的初中生,对社会支持的感受不同。父、母教养类型属于接纳型的初中生,感受到重要他人的肯定与支持最多、对重要他人的亲密感最高、对与重要他人关系的满意度也最高,而与重要他人的冲突及受到的惩罚最少;而父、母教养类型属于干涉型的初中生,在社会支持的积极方面都比父母教养类型属于接纳型或中间型的被试差,而与重要他人的冲突及受到的惩罚都高于前两类被试。另外,通过对重要他人对被试社会支持的横向比较可以发现,初中生父母的教养类型不同,那么,上述重要他人在被试社会支持中的地位也不同。父、母教养类型属于接纳型的初中生,父亲、母亲是其首要的社会支持源,父、母教养类型属于中间型或干涉型的初中生,同性朋友是其首要的社会支持源,父亲、母亲处于同性朋友之后的位置。

上初中的感受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感认知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情感是人类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心理活动的表现,人之所以类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类拥有能够表达内心复杂而高级体验活动的能力。情感认知教育行为既是一种认知教育行为,又是一种情感教育行为,即施教者依据现行社会道德、情感规范制定的教育、教学目的,通过进行一定的教育活动,使得受教者在情感方面发生积极而健康的变化,以最终形成新的情感品质。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语文老师们通过运用生动的语言,指导学生对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理解和欣赏,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学的热爱,引发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升华,就是一种很重要的情感认知教育行为。

一、 初中语文教学与情感认知教育的关系

(1)初中阶段是进行情感认知教育的重要时期

提到初中,人们便不约而同地将它和叛逆的青春期相联系在一起,学生进入初中以后,便同时走进了青春期的大门。这个时候,他们不仅仅在身体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心灵上也处于巨变,激烈震荡的内心世界使得他们容易动感情,心理波动容易变化,容易受到外界事物变化的影响。另外,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的时期,对初中生进行情感认知教育能帮助学生们充分而合理地开发利用情感因素,拓展精神空间,丰富内心的感受和精神的体验,激发学习的热情。

(2)情感认知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为语文教学渗透情感认知教育创造了条件,初中语文既是基础性学科,又是综合性学科,知识面广,还拥有丰富而绝好的阅读材料。长久以来,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认知的教育,最终导致了语文教学资源的浪费,造成学生在情感认知方面的浅薄。情感认知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最高目的和最高境界,语文老师们对学生开展情感认知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也是为了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导其热爱生活、感恩生活。

二、 初中语文教学做好情感认知教育的实践探讨

(1) 语文老师应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提高自身情感素质

情感认知教育最终要通过语文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得到落实,因此语文老师们的情感素质决定着情感教育活动的成功与否,语文老师们只有具有较高的情感素质,才能通过言传身教把积极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般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自身的情感素质,首先,初中语文老师们必须是真的喜爱以及热爱语文教学工作,对语文教学有着深厚的情感,只有热爱语文,热爱教学工作,教师才有可能将隐藏在课文中的积极情感传递给学生,学生才能够体会到作者寓于文章中的情理。其次,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语文老师们只有喜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才能提升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善于选取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认知教育的素材

语文老师们要善于从平时的语文教材中挖掘生命教育的素材,如人教版第一册的课文《生命,生命》,作者通过描绘危险境地中不断挣扎的飞蛾,墙缝中不断生长的瓜藤,听诊器中不断传出来的心脏的搏动,热情讴歌了生命的旺盛和涌动。又如朱自清先生的《春》,通过描绘春天嫩绿的小草和树叶、美丽的花朵、可爱的小鸟、牛背上的牧童和地里劳作的老农,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春天,语文老师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来感受生命的活力和朝气蓬勃,达到情感认知的教育目的。

(3)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真挚情感

在备课的过程中,语文老师需要从文章所写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历程等方面入手,深入剖析作品,体会作者创作时的匠心,重现作者创作时的情景,使学生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受语文教材中蕴含的真挚情感。比如在讲授八年级课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到父爱的伟大,语文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一些有关亲情的优秀音乐作品,如刘和刚的《父亲》,通过悠扬的歌曲和老师对背景知识的介绍,学生们感受普通父亲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关怀、真诚与善良,很好地理解生命的诞生成长是多么的不易,学会感谢周围关心着他们的亲人。

(4)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创造多样的情感情境

要想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感触,若凭死板硬套、照本宣科的讲授方式是不能很好地取得效果的,因而,语文老师们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创造多样化的情感情境,以达到让学生在学习必要的文化知识的同时,深化思想、净化灵魂、提升情感修养的目的。比如在讲授八年级古诗《赤壁》时,可以在开始上课前通过播放三国演义的相关音乐和图片,将学生们引入到一个狼烟四起、烽火不息的年代,感悟英雄们在宽阔浩瀚的江边临江而歌的英雄气概,创造出一种豪迈雄壮的氛围。比如在在《岳阳楼记》的开头,通过展示岳阳楼的图片和名人骚客的题诗题词,营造风寒露冷、天高水阔的情境,感受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

三、结语:

总之,情感认知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大家呼唤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习到基本的语文知识,也要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那些美好的情感,将培养健康完善的情感切实地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在学习中陶冶情操,愉悦性情,建构学生们完满的人格和情感世界。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0(04).

[2]朱爱华.试论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1(15).

[3]王晓光.情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1(08).

上初中的感受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情感教育 实施

1. 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现状

情感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的表达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结合情感和教育,使两者相互作用,让学生在两方面都取得明显的提升。

英语的学习主要是听、写、读三方面,但是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并不能很好地平衡这三大部分,导致学生不能全面发展。英语对于我们来说,是外来语,初学者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而且应试教育模式下,英语水平测试通常以考试为主,学生考得不理想就会严重打击学习英语的兴趣,长此以往,甚至会打消学生的自信心,导致不能听懂、不敢表达等问题频频出现,产生消极心理,严重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注重在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拉近师生关系,让学生从内心热爱英语学习,增强信心,有效提高其效率。

2. 实施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措施

2.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理应尊重教师,教师也应给予学生同等的尊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的相处,这样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效果更具高效性。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英语学科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在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面对的是陌生的环境,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采用简单的日常用语,或者让学生起个英文名字,帮助学生消除陌生感,建立英语氛围。

2.2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内容

情感教育最重要的是将情感和教材相结合,想要在教学中灵活自如的加以情感教育,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适合情感教育的内容。单纯的情感教育并不能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离开了学习的环境,情感也就无法进行良好的沟通。同样,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按照课本进行讲解,那么学生就会产生很大压力,长期处于此种状态,就会产生排斥心理,无法很好地接受知识,影响学习效果。比如在牛津初中英语8A中“Natural disasters”的 Reading部分,在讲述Timmy在1999年台湾大地震期间被困于瓦砾堆下的经历时,教师可以搜索一些地震的相关视频,带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地震的威力,面对真实情景,学生才能更加理解人们在灾难发生时的顽强求生意识,深入体会教材内容的深厚寓意,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教材中挖掘情感教育内容,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英语世界的魅力,在教学中加以情感的烘托,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了解和掌握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2.3丰富教学方法

最常见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下面记,教师讲解不够到位,学生只顾匆忙记笔记,课堂气氛压抑,教师没有激情,学生自然没有学习的热情。所以,为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丰富教学形式,用灵活多变的课堂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融入课堂,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丰富多变的课堂,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在课堂上让学生扮演课本中的人物进行交流,不仅加强了英语口语的训练,也能让学生在扮演角色的同时,感受角色的心理变化等情感。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备课,上课时让学生扮演教师,进行讲解,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积极性。当然,学生在表达英语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错误出现,此时教师要给与帮助,而不是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最好是从情感角度出发,动之以情,帮助学生理解。

2.4注重情感表达

教师为人师表,当以爱心为核心。对学生加以鼓励和指导。很多学习困难的学生都普遍具有自卑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此类学生的引导。多对学生进行鼓励,比如wonderful / well / good boy / good girl / excellent / perfect等赞扬性表达情感的语言,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更要注重情感上的交流。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自然在接受上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身体力行,教师的表情、眼神等都有助于表达情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3. 结语

情感教育作为初中教学活动的基础环节,得到教育界的充分认识,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感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思想品质。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模式实施的并不乐观,既然情感教育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就应该加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1] 欧文勤. 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J]. 企业导报, 2011(01).

上初中的感受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情感教学 思想品德教学 教学应用

一个人的情感影响这个人对于自己面对事物的接收能力。由于我国初中教学存在教师讲课以灌输法为主,偏重对教条的知识进行讲授,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过于注重知识而没有联系实际的现状,所以在教学中,尤其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情感教学,则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只有在同时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选择的时候才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明显。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情感教学的方法,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1.善于挖掘课本素材,进行情感教学

许多教材中都包含丰富的情感,尤其是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带领学生挖掘教材中的一切情感素材,同时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和拓展,带领学生一起感受内容中的情感素材,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对教材中所呈现出来的情感进行有效体验。比如教师在讲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时候,可以利用当今社会先进的科技,使用多媒体对于与课题名字相同的名著进行介绍,让学生对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一个基本了解,同时让学生受到坚强的力量的感染,培养坚强的意志,在学生之间形成共鸣,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这种精神的感染力,这样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素材和适当拓展,让学生在自己主动接受的同时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例如,在教学“做自尊自信的人”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素材的内容进行情感教学,教导学生现在自尊是靠互相尊重而赢得来,只有人人做到互相尊重,才能每个人都获得自尊,这样的例子同样存在于生活中,在互相尊重中才有现在和谐的氛围。

2.努力改善教学方法,进行情感教学

开展情感教学需要在充分利用情感素材的同时采用正确的方法,真情流露到教学中。比如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教学用语,应该使用一切积极的正能量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例如,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与学生眼神交流,让自己的眼睛会说话,动作传情。比如在学生上课的时候没有集中注意力听课,教师可以使用一个眼神和简单的动作提醒学生认真听课,这样的话不会让学生因为被批评而感到没有面子,同时学生也会感谢教师,从而认真地听课,这样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样,在学生成绩下降或者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教师不是采取批评的方式,而是用言语或者行为鼓励学生,让学生充满激情和斗志,那么学生就会增强信心,取得更大的进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使用真情感染学生,在激发学生情感的时候产生情感共鸣,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快乐,增强学习自信心。同时这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方法。

3.注重提高专业素质,进行情感教学

首先教师应该热爱初中思想品德课,对其充满足够热情,这样才能感染学生,让学生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让学生对于这门课程产生更大兴趣,让学生的情感世界足够丰富,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养成。其次,教师应该锻炼自己的人格魅力,这样才能使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同时,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也会让学生对于授课内容没有抵触情绪,欣然接受,形成非常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让师生的感情增加,让师生可以共同努力和进步。最后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情感教学的意义,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让情感教学指导教学实践,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采用科学的方法授课,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小挫折,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提高自己的教学专业度,同时带动学生,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激励学生,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

4.结语

要保证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恰当的情感因素。因为对于初中生来说,接受事物的最好效果莫过于进行情感体验,特别是对于学习思想品德的学生来说,在教学中加入情感教学因素,会让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程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

参考文献:

上初中的感受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乐感;教学方式

乐感指的是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乐感的培养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并对其发表自己的鉴赏意见。然而乐感并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通过后天的培养以及接受环境的熏陶才能逐渐形成。初中学习时期是学生心理逐步成熟的时期,在这期间所接受的学习内容将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初中音乐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乐感,并通过探究音乐鉴赏课的新教学方法与模式,促进学生乐感的进一步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水平的目的。

一、培养初中生乐感与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1.丰富音乐教学作品

音乐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灵活选择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作品,丰富学生的体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乐感以及音乐鉴赏能力。学生可通过聆听自己喜爱的音乐,以培养自身乐感。音乐教师抓住学生的喜好,尽量选择与学生的喜好相近的音乐作品,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促进自身乐感的提高。比如,在听完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后,教师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感受歌曲所描述的思想感情。然后演示其他类型的音乐作品要求学生根据自身体验对其进行理解。

2.加大歌唱基础训练力度

音乐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内容丰富多彩。初中音乐教师应加大基础知识训练的教育力度,培养学生的音乐乐感。基础训练主要分为视唱训练与听觉训练。听觉训练需要从日常训练抓起,引导学生提高感受音乐的能力。与此同时,将视唱训练与听觉训练相互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深入指导教学。在教学初期,应根据学生的基础特点,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使得学生在无形当中提高自身演唱经验。比如,在演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时,教师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视唱,在掌握了音乐的基本旋律之后,再显示歌词进行完整歌唱。

3.进行课堂角色演唱

以往传统的音乐教学活动,学生都是充当着听众的角色,不能对音乐有深入的感知能力以及很难形成自我鉴赏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乐感和音乐鉴赏能力,就必须摆脱听众觉得的局限,对每一个音乐作品进行深入了解。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演唱,使得学生通过演唱展示自身日常学习过程中培养到的乐感。比如,在引导学生演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时,先让学生把握歌曲的思想情感,并对每句歌词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从而确保学生能将歌词中所蕴含的感情演唱成功。再如,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先播放豫剧《孔雀东南飞》,然后再让学生课后通过互联网查阅或者书刊查阅的方式对该音乐作品进行深入了解有更多的了解,以便在下次课堂中能进行角色表演,加深对作品的感受。这样,学生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有助于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二、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方式的具体体现

在初中音乐鉴赏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中措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乐感的培养。

1.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

为培养学生的乐感以及鉴赏能力,舒适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是前提。教师可以通过将教室布置得优雅且具有艺术感,比如,座位的安排以及乐器的摆放方面,尽量做到富有诗意;在具有视觉欣赏意义的位置处挂上音乐家的画像以及格言,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此同时,还可营造校内音乐学习环境,如课间通过校园广播播放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乐感的音乐,使得学生在轻松享受的同时,还能提高自身的乐感。有些学校运用这类音乐作为上下课铃声,使得学生们无形当中受到音乐的熏陶。

2.对比教学法的灵活运用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经常使用对比教学法,有助于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通过将同一音乐作品以不同的演绎形式展示给学生,指导学生通过对比,指出相应的优缺点以及不同之处,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其次,让学生对不同的音乐作品进行比较。在分析总结不同之处的同时,学生的乐感也得到进一步培养。比如,在鉴赏经典钢琴曲《梦中的婚礼》与《致爱丽丝》时,由于这两首曲子有着多方面的不同点,使得学生能够很容易的区分这两种音乐作品,提高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

3.多媒体技术的引用

互联网已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而在教育界中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是将图、文、形、声相互结合在一起进行教育教学的一种现代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活跃了教学课堂气氛,也丰富了学生们的音乐感受,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最终实现培养乐感的目标。

4.发现并挖掘学生的潜能

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音乐闪光点,并对其进行指导挖掘,促进学生潜能的全面发展。例如,学生喜爱雪域风情类的音乐,那么就可以通过提问他们为什么喜欢这类音乐,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展示他们对不同作品的鉴赏能力。教师通过从旁协助,分析雪域风情类音乐作品的优缺点,并最后做出归纳总结,使得学生掌握另一风格的音乐作品的历史,大大地拓宽了学生鉴赏音乐的范畴。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否定初中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否则容易降低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应根据结合初中生的喜悦爱好特点,增加学生多方面的音乐知识,进而增强初中生的乐感以及音乐鉴赏能力。

相关期刊更多

网上出版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

商品储运与养护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仓储协会;全国商品养护科技情报站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