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万峰经典语录

万峰经典语录

万峰经典语录

万峰经典语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宋调;黄庭坚;江西诗派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016-01

一、宋调尚理

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与此同时,宋人的思想也渐趋成熟稳定。在社会思潮方面的表现就是三教合一,由此宋诗形成了尚理尚新的独特格调。严羽在《沧浪诗话》中道:“本朝人尚理,唐人尚意兴。”钱钟书也有类似表述: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①

尚理、尚新在苏轼《题柳子厚诗》中便初见端倪,“作诗须有为而作,同事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黄庭坚直接继承了其师“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的创作理论并且有所发展。黄庭坚云:“若以法眼观,无俗不真。”②黄庭坚虽为蜀学领袖苏轼的高徒,却对理学颇有研究且赞赏有加。“黄庭坚非常推崇理学宗师周敦颐,赞其‘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濂溪诗序》)。这一评价殊有意味。以自然现象比喻道德人品,说明黄庭坚深谙理学家从对自然万物的涵泳中追求人格修养的悟道方式,正如朱熹赞他‘非煞有学问不能见此四字,非煞有功夫不能说出此四字。’”③

诗歌在唐展到了顶峰,唐诗几乎囊括了所有题材,宋人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取得突出成就极为不易。但蒋士铨在《诗辩》中说:“唐宋皆伟人,各成一代师”。就艺术价值而言,宋诗不比唐诗逊色,就数量而言,宋代存诗二十多万首,远远超过《全唐诗》所收录的五万首。宋诗名家辈出,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再加上黄庭坚所引领的江西诗派,俊才云蒸。个中缘由,便是宋调尚新尚奇。

“宋之变唐有不得不然者,无论何种文字,皆贵戛戛独造,而贱陈陈相因……故宋诗者,实能独立于唐诗之外,而不为附庸者也。”④尚新之说,自欧阳修便有之。欧阳修引梅尧臣语:“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苏轼亦有云:“出新意于法度之中”。⑤但尚新这一宋调是在黄庭坚手中发展到极致的。黄庭坚甚至将创新视为生命,他曾云:“文章最忌随人后”;“随人作训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⑥黄庭坚最负盛名的创作理论便是“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说。黄庭坚说:“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⑦惠洪曾记黄庭坚一语:“诗意无穷,而人才之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⑧黄庭坚是继王安石、苏轼之后能够“更出新意,一洗唐调”的杰出代表。他的诗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独创个性,当年“东坡先生以为一代之诗,当推鲁直”(黄庭坚《与王周彦书》),后人称之他“英笔奇气,杰句高境,自成一家”。受黄庭坚影响,吕本中说:“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规矩也”。⑨黄庭坚可谓是“尚新”这一宋调的最有力支持者。

二、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云:“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善于一唱三叹,有所歉焉。”这是严羽指出的宋诗的弊端,但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宋诗的特点。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依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以才学为诗更是宋诗的一大特点。宋代人作诗,几乎人人用典。自西昆派起便以典故为诗,欧阳修则化用古人诗句,王安石以史料入诗,到苏轼、黄庭坚日臻成熟。黄庭坚云:“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又云:“古人作诗,无一字无来处”。黄庭坚“尚典”,作诗广征博引,尤喜爱引用《庄子》、《世说新语》及佛经,更喜用他人少用之典,堪称以才学为诗的杰出代表。如《寄黄几复》一诗中几乎句句用典。

以议论为诗也是黄诗的一个特色。“黄庭坚虽不主张直接干预社会现实,但赞同文以载道、文章经世,而且他对社会现实极为关心,早年就有反映人民疾苦的作品,如《流民叹》。”???在《虎号南山》中,他又抨击苛政贪吏;在《寄李次翁》中标举他“不以民为涕,俯仰无所怍”。黄庭坚独创山谷体,是宋诗的一座高峰。黄庭坚作诗,自成一家独树一帜。“宋诗发展到黄庭坚的山谷体,用功最为深刻,能整旧为新,为诗歌创作的一大变局”。???黄庭坚及其引领的江西诗派在诗歌理论与创作上对宋调的形成作出了他人难以比肩的贡献。

注释:

①钱钟书.谈艺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7.

②黄庭坚.豫章先生文集.

③刘杨忠.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45.

④吕思勉.宋代文学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⑤苏轼.书吴道子画后.

⑥黄庭坚.以右军数种赠丘十四.

⑦黄庭坚.答洪驹父书.

⑧惠洪.冷斋夜话.

⑨吕本中.夏均父集序.

???黄庭坚.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万峰经典语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太谷学派;李睛峰;泰州学派;民间宗教

中图分类号:B2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1)04-0077-05

太谷学派的起源相当早,最早是刘师培在1908年的5月8日旅居东京时,在《衡报》这份无政府主义刊物中写了《论共产制易行于中国》,其中谈到滇、黔、湘、粤之边的会党,一旦人彼党,则无论行经何地,凡与同党人相遇,则饮食居处惟其所欲,不取分文,而他省会党亦有如此者:

又江苏泰州,当成同时有李睛峰者,承阳明、心择之绪余,别立宗教,至为隐秘,近则江海之滨,党羽蔓延,均确守共财之旨,至通有无,以赡不足。

有关太谷学派的流传以及与明代泰州学派的关系,较少有人研究,其实太谷学派传到泰州的李晴锋,在教义等方面明显受到明代泰州学派的影响,本文拟从这一角度对两者的关系以及这一民间儒教的发展做一研究。

泰州教的创始人为李光。他的著作经谢逢源撰写,于光绪15年(1889年)编成《龙川夫子年谱》。他本人生于1808年,卒于1885年,字晴峰,号平山,道号子,又号群玉山人,晚号龙川老人。江苏仪征人,父亲佳斡,兄弟四人,光排行老二,子三,长子久生,后改名汉章,字少平;次子道生,后改名汉文,字少锋,三子阳生,后改名元培,字季平。

光“幼寡言笑,七岁人塾,不能成诵。十二岁,大病一场,昏迷数日,病愈后,心神朗豁,六经子史,过目成诵。十五岁人邑庠,二十岁成婚,二十一岁食廪饩。卢冀野于1927年在《东方杂志》上写的《太谷学派之沿革及其思想》,认为它与王学有密切的关系。序其文的大圆亦说:“窃以该派仍阳明之支流余裔,虽无传统确证,必禀受其风气而讲学者。”而此派在南方,于李晴锋的领导下,泰州一地加入的不可胜数。又说其思想“尊良知,尚实行,其范围舍六经而外,旁通黄老,并及佛陀经典,……面目近似‘姚江’,‘姚江’不逮其广也,不取汉学之琐屑,排斥宋儒之荒诞。”

此派北方领袖张积中(1806-1866)“以《论》、《孟》、《大学衍义》、《近思录》,与同人讲贯,或说取《参同契》、《道藏大全》、《仙灵宝录》、《灵霄指掌》诸书附之”。当咸丰初,洪、杨据东南诸省时,张积中在山东肥城县西北六十里之黄崖聚千人为类似桃花源式耕读讲道组织,有祭祀堂,“以古衣冠礼神,岁有例期,仪节繁缛”,而且在山东遍设商肆,后为阎敬铭所灭。

从以上两派所传授的经典来看,无疑北方的张积中以传统北方的儒家经典为主,这些经典主要是以元、明以来的经典为主,兼采民间道教说之经典。而南方的李晴峰则显然以姚江之学为主。“然阳明衣殁,吴越楚蜀之间,讲坛林立。余姚学派,风靡东南;龙溪、心斋,流风尤远。从其学者,大抵摭拾语录,缘释入儒,以率性为宗,以操持为伪,以变动不居为至道,以荡弃礼法为自然,甚至土苴六籍,刍狗圣贤,以为章句不足守,文字不足求,典训不足用,义理不足穷,与晋人旷达之风相似。然流俗昏迷,至理谁察?得讲学大师,随机立教,直指本心,推离还源,如寐得觉,故奋发兴起,感及齐氓。如泰州学派中,农工商之兴起者甚众,咸自命为圣人云。此虽阳明讲学之功,然二王龙溪、心斋。化民成俗之勋,岂可殁与?此皆明代南方之学也。”这说明明代之时,淮汉以南,咸归心王学。所以李晴峰以传播民间的王学为主,他们的直接渊源便是明季的泰州学派。

李晴峰的著作也是以语录体而出现,类似于泰州学派诸人的著作及王阳明的语录体。如他说:“口口谓口口日:呜呼!我闻诸太谷日:人舍仁而奚为仁也者,上达乎先觉而下达乎后觉者也。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弗乐则不知命。颜子一箪食、一瓢饭,在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改其乐亦弗能至命,日奚乐也,日子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又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立而立人者安之功,己达达人者怀之德。朋友信之者,欲立斯立,欲达斯达,近譬诸身,而艮兑乾坤之说或几乎尽矣!”

他比较重视儒家传统的信仰。其中最为重视的是“友”。其弟子蒋文田也曾说:

为学之道,莫先于移情;移情之方,莫先于求友。求友则可以得气,得气则可以培风。这里足见他将“换气”、“移情”与“求友”三者合而为一,而且认为移情、换气必须藉助“友”,也就是外人来互相切。所以李晴峰的另一弟子黄葆年“罕言忠孝,多言友”,而李晴峰教育黄葆年时,也强调:

得友者昌,失友者亡。这是晚明风气的再现。重“友”是晚明出现的一个重要风潮。利玛窦译《友论》,李贽、何心隐等也都有专文讨论“友”之重要。而在清季,太谷中人也觉悟到道德修养或转移社会,皆需要“友”,主张摆脱个人独善修身之哲学,而强调社会性。

以李晴峰为首的泰州教对明季泰州学派的思想是有明显的继承性的。以下就其神秘性和民间性略陈管见。

黄宗羲《明儒学案》把王阳明后学分为“浙中王门学案”、“江右王门学案”、“南中王门学案”、“闽粤王门学案”,然后序“泰州学案”,但是黄氏不名“泰州王门学案”,而径称“泰州学案”,显然是把泰州学派置诸王门正传之外。其实根据刘宗周的见解,“王门有心斋、龙溪,学皆尊悟,世称二王。心斋言悟虽超旷,不离师门宗旨,至龙溪,直把良知作佛性看,悬空期个悟,终成玩弄光景,虽谓之操戈人室可也”。这是说王艮仍“不离师门宗旨”;但刘宗周在另一处则又谓:“王门惟心斋氏盛传其说,从不学不虑之旨,解而标之日‘自然’、日‘学乐’,末流衍蔓,浸为小人之无忌惮。”

在《明儒学案》三十二卷首,即在“泰州学案一”正式叙述王艮之前,竟有长达六页的叙言文字。其叙言称:

阳明先生之学,由泰州、龙溪而风行天下,亦因泰州、龙溪而渐失其传。泰州龙溪时时不满其师说,益启瞿昙之秘而归之师,益跻阳明而为禅矣。然龙溪之后力量无过于龙溪者,又得江右为之救正,故不至十分决裂。泰州之后,其人多能以赤手搏龙蛇,传至颜山农、何心隐一派,遂复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矣。……诸公掀翻天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释氏一棒一喝,当机横行,放下拄仗,便如愚人一般;诸公赤身担当,无有放下时,故其害如是。今之言诸公者,大概本州之《国朝丛记》,州盖因当时爰书节略之,岂为可信?奚考其派下之著者,列于下方:

颜钧,字山农,吉安人。尝师事刘师泉,无所得,乃从徐波石学,得泰州之传。其学以人心妙万物而不测者也;性如明珠,原无尘染,有何睹闻,著 个人及社会国家之命运。“命”可以改变,可以造,而且是透过修身、致知去造的思想,与王艮的“立命”思想甚为接近。李晴峰也认为一个人的命是可以通过修身而变化的,而且“致知格物”也可以使命发生变化,而最终是要改变全天下之命,是要转天下生民之心。李晴峰说:“假使生民不经一番锻炼,人心何日得转?此又天之至教也。”

我们之所以详细辨析太谷学派与王学左派之关系,是因为不搞清这一点,就无法正确阐明太谷学派的思想和信仰,也就无法给予正确的评价。

宋以后理学的发展,无不受到道教内丹派和佛家禅宗的影响,使之转向探究身心性命之说,开创了儒家学说的新阶段。这一影响至明代王阳明则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是为理学最高峰。他认为“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抛弃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公然以自我的内心澄明豁悟,作为得道之标准。太谷学派,也是尊奉王学而远宋学的路数,追求一种明心见性,反朴归真,而反对寻章摘句,破碎支离的教条。

李晴峰主张要有独立的见解,“或问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何谓也?日悲丝染悲歧路,墨子之仁甚矣夫,虽然丝不废染,将以尽丝之变也,路不废歧,将以尽路之通也。将庸何悲!”他认为凡人皆可以成为圣人,“或问于口口日释氏有言日:善知识难遇善友,难逢,信乎?日:噫!其信然矣。日何谓也,日圣如孔子子路,或多所不说遇而不遇也,贤如柳下惠、藏文仲,知之而不与立逢而不逢也。《书》日:凡人未见圣,若不克见。既见圣亦不克由圣,斯所以难遇难逢也。呜呼!斯言也,其信乎?其信矣!”

他对《大学》、《中庸》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说:“一而二是格物,二而一是物格。心通是致知之极,功志气合一是格物之能事,人欲见性,非《大学》不可。大学圣功也,小学理学也。”他对中庸的看法是:“喜怒哀乐未发时命未动,身亦未动,故日中。无论智愚贤不肖,喜时必不怒,乐时必不哀。即使假乐假啼必先诚于中而后形于外,发无不中节也,故日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李晴峰感叹世事无常,但在对道之自然的玄想中,太谷之圣功达到了永恒,“寓居黄压之乡饮待月之泉,坐璇玑之洞,右招白鹤,左引长松,上吸天光,下窥石髓。其中洞洞玄玄空空,朗朗日月之行经乎昼夜而洞中之春自若也。子日知几其神乎?神其几于道日:几妙其机于人,日机握其玑于天,日机暂游乎洞而乐玩。其各仰观乎天而潜窥其奥所居近洞,即以名齐执天之行于马。读《易》强志数语,终竟忘言。”

读李晴峰的著作,时时会体验到一种神秘感。比较宗教学家早就发现,在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传统中都存在着所谓“神秘体验”的现象,这种神秘体验的基本特征是通过一定的修持所获得的一种突发的、特别的心理感受。

不管这些宗教体验有何差别,从比较宗教学的观点看,这些神秘体验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w.T.stace对神秘体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神秘体验的基本特征是言语道断的、悖反的、神圣感、实在感,而根本特征则是“合一性”(one.ness)体验。Stace进一步指出,根据这种合一性的不同表现,一切神秘体验大体可以归为两类,即外向的神秘体验(extrovertive)和内向的神秘体验(introvertive)。他比较了世界上各种神秘体验后提出,这两类神秘体验各自具有七个特点,其中五个特点对这两类体验是相同的,如神圣感、实在感、宁静、愉悦或兴奋、不可言喻,而这两类的体验的不同在于,外向体验是体验到宇宙万物的浑然一体(aⅡthings are one),而内向的神秘体验则体验到一种纯粹意识(pure consciousness),这种无差别的纯粹意识感到自己即是整个存在,超越了一切时空的差别。而中国的宋明哲学中有道家神秘主义之成分在,所以多少都有神秘主义的性质。下面我们看李晴峰的一段话:

恍恍无形,遂通杳冥。绵绵无息,乃归昏默。昏默无迹,杳冥无象,水尽山穷。金销石碎,闻见见闻,斯为出类,于时宝珠万壑腾辉,于时良壁千山振采。凤凰在薮,不折其枝。麒麟在郊,不践其草。生荣死哀,啐面盎背,魂隐声消,魄升臭闭,地绝天通,斯为拔萃于戏。盛哉!上通往古,下逮来兹。今惟太谷,古惟包羲,前有文周,后有仲尼。珠联璧合,斯文长新,于万斯年,继者何人?正是通过这种神秘性,太谷学派把从文王、包羲以来的学术文化和信仰体系沟通起来,尤其是近三百年的文化在泰州一带取得了重新的联系。

当黄崖教案之后,李晴峰的泰州教转入底层,他的教义只有同门人才能听到。从周太谷目睹嘉庆时代天下大乱而担忧“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人伦之大变也”,到不能改则取而代之,到李晴峰非常注意弟子的教与养。他们参与政治意识浓,不与当局合作,与传统思想发生决裂,是从学术团社走向宗教组织的一种民间团体。

太谷学派是一种由下层士大夫发起的组织化的理学运动。他们将儒家仪式宗教化,故神其事,以启人遵信,他们的秘而不传的口诀常只是理学思想中至为平常的东西。他们举行的仪式就是俎豆礼。“俎豆之事顺中逆也,人即畔礼皆有敬天之心,其敬人之心顺也。因其顺而顺之,而逆反其先天。”通过这种简单的仪式,建立了教友之间的信仰联系。而以上几种特色:组织化、宗教化,以儒家学说作为下层社会精神道德引导,正是清末民初不满儒家缺乏社会性格的人所关心的。

参考文献

[1]杨天石.社会主义讲习会资料(续)[J].中国哲学.1983(9):466.

[2]方宝川.太谷学派研究(第一辑)[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出版社,1996:217.

[3]卢冀野.太谷学派之沿革及其思想[M]//东方杂志.商务印书馆,1927.

[4]刘师培.南北学派不同论[M]//钱钟书,朱维铮.刘师培辛亥前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98:382.

[5]真州李龙川先生语录[M]//太谷学派研究(第三辑).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出版社,1996:181.

[6]陈辽.周太谷评传[z].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

[7]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4:821.

[8]陈来.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9]颜钧.颜钧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33.

[10]李氏遗著[z]//太谷学派研究.第一辑(三).江苏广陵古籍出版社,1996.

[11]李龙川.璇玑洞额跋后[z]//太谷学派研究.第二辑(一).江苏广陵古籍出版社,1996.

[12]李龙川.索隐述[z]//太谷学派研究.第二辑(一).江苏广陵古籍出版社,1996.

万峰经典语录范文第3篇

【关键词】《红岩》;革命;意识形态;文学;模式建构

一、从革命回忆录到共产主义教科书――小说的生产过程

《红岩》作为一部当代文学史上有着较大影响的红色经典,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回顾一下小说的创作过程,我们就会发现,正预示着一个文学写作范式的重构――从个人化的写作到集体生产。

《红岩》英烈最早的事迹见于1951年《大众文艺》,署名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的革命回忆录《圣洁的血花――献给97个永生的共产党员》。1956年底,他们开始搜集,寻访及查阅相关资料,经过记录整理,1958年发表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在烈火中得到永生》,单行本时改名为《在烈火中永生》。这份一万多字的报告文学,已不单纯是纪实文章了,显然经过了作者的改编加工,勾勒出后来作品的大致框架。由于这方面材料特殊,具有宣传教育意义,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很大反响。团中央和中国青年出版社建议他们将这一题材用长篇小说的形式加以表现。三人在1956年开始写作《锢禁的世界》,1959年第二稿时改为《禁锢的世界》,这就是《红岩》这部小说的前身。小说写成后,有关方面认为“基调低沉压抑,充满血腥,缺乏革命时代精神,没有掌握长篇的规律和技巧”。在重庆市委,中青社,重庆文联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协助下,又经过第三稿,第四稿的反复修改。这期间,刘德彬因1959年被错误处分,没有能够参加作品的修改,永远失去了小说的署名权。1961年12月小说正式出版。

从小说的产生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从个人写作到集体生产的过程。《红岩》的作者不止一个,是由三人分工合作完成的,他们都不是专业作家,小说是根据个人的经历通力合作的产物。《红岩》开创了一个文学样式的建构:它不再是个人的言说,而是被深深的打上了时代和政治的烙印。它的主题经过他者的提炼,加工,放弃了个人与时代不和谐的音符,代之以国家形态的叙事,从而赋予其全新的革命话语机制。这种从作家身份到文学创作的集体化,政治化,谢冕称之为中国文学中的一场“巨大的标准化的工程”。

二、小说与历史――真实与虚构界限

关于红岩英烈的事迹,最早完全是以真人真事的形式出现的。等到构思与创作小说时,这种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起来。小说的无论正反面的主人公都是有生活原型的,这带来一种真实的幻觉――《红岩》是一部历史书。艺术与现实画上了等号,也许是作者的有意为之,目的是增强小说的冲击力。或者根本就无意分清历史与小说之间的差异。但是正因为这种细节的真实,读者恰恰忘记了这是一部小说。小说是一种高度概括的艺术形式,并不是对现实的复制。尽管《红岩》的作者努力在表现事实,并且以事实作为依据,但创作时的话语建构却遮蔽了无数的真实。杨益言曾说:小说中凡是牺牲了的烈士,虚构的成分就少一些。反之,没有写明是牺牲了的人物,虚构的成分就更多一些。许云峰,成岗,江姐成为书中的典型,是一类人优秀质量的集中体现。而不是现实中的完全的那一个,是经过艺术的处理。可以试举几例:⑴小说中的许云峰是一个铮铮铁骨,宁死不屈,斗争经验成熟的党员形象。但现实中的许建业(许云峰的原型)入狱后,因为误信了看守,暴露了自己的住址,导致至少18名同志被捕。在红岩英雄谱中是一位有缺失的人物。⑵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小说里反复强调白公馆和渣滓洞是隶属于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是人间地狱,这是对历史的粗暴扭曲,完全抹杀了中美合作所的历史功绩,是红色政治的产物,为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服务。⑶小说只交代了一个叛徒莆志高,但他只是一个区级的经济负责人,怎么会导致重庆和上下川东党组织的大面积破坏。事实上他也只是许多叛徒的缩影。当时重庆市委正副书记相继叛变,上级出卖下级,领导出卖同志,红色力量遭到严重损失。没有这些惨痛的教训,怎么会有后来的著名的狱中八条?作者显然是将其边缘化的处理,美化历史真实面目。小说家追求的是对生活的超越和虚构,追求的是一种艺术的真实。尽管没有经过夸大的事实比加工过的艺术更具有震撼力,但艺术的手段总是来得更完美一些。而且“在真与假之间,小说文本与历史文本的投合与裂缝,使《红岩》具有极大的空间任人们思索品味。

三、时代的话语――关于典型人物的塑造

提起《红岩》中的几位主人公许云峰,成岗,江姐,许晓轩,华子良等,大家耳熟能详,这就是典型的魅力。典型之所以感人至深,不仅在于深广的社会背景,时代丰富的性格特征,还有宏大的思想意义及丰满的艺术形象。第一次文代会后,塑造英雄人物就成为作家们的创作方向。《红岩》的写作已经在高度实践着主题人物的刻画。比起同期的林道静朱老忠梁生宝这些正面典型,红岩群英斗争性更坚决,觉悟更高,阶级属性更明确,人物也更符码化。在艺术形象上更接近于革命样板戏中的李玉和李铁梅。中主流的美学理论――三突出指的是: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我们回顾一下《红岩》的人物体系。小说里两大敌对阵营:革命战士和阶级敌人。重点落在监狱内的反抗斗争。两所监狱中几百名狱友,又突出了江姐、许云峰、成岗、龙光华、刘思扬。小说的形象表达几乎与三突出的创作原则完全重合,意味着《红岩》上已经纳入了文学的演变通道中。

另一个可以左证的是反面人物的塑造。书中的徐鹏飞作为军统的最高长官,也是书中活动的最厉害的阶级敌人。面对1949年的重庆共产党人,局部的优势相当明显。但在与共产党人的屡次交锋中,多次失败。为掩盖其愚蠢无能,只能以残酷,暴虐,血腥镇压作为凭借。在书中,徐鹏飞已经不是某个具体的军统特务,而是代表了他所依附统治力量――的化身。徐的失败不是个人的失败,而是注定了的命运。将一个反面人物――代表了一切反动的,腐朽的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上升为超历史的人物,无疑是革命的性质决定的。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以许云峰为代表的英雄人物则体现了一切进步阶级――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这种塑造模式已经构成了典型的思维。中,所要求的“革命英雄形象”只不过是对主人公的阶级属性和行为方式赋予“高,大,全”的极端革命浪漫主义理想色彩。而且它的体现,又是通过与反面人物及其它正面人物处处“棋高一着”的比较中显示出来的。这就决定了革命英雄形象的任何思想性格及行为处事方式都不能带有缺点。这就为小说中主要人物的隐情过滤做了一个注脚。如许云峰的失误导致更多党员的被捕,《挺进报》事件实际上当时重庆市委“左倾”冒险行为的代价。

有人曾将《红岩》定位为“一部关于人的信仰的启示录”。但历史常常跟人们开玩笑,《红岩》的主创者罗广斌,经受住军统的黑牢地狱,发誓要把这牢底坐穿的红岩英雄,却没有经受住触及灵魂的革命――无产阶级的洗礼,于1967年初跳楼自杀,形象的宣告了这种浪漫主义式的乌托邦狂想曲的破产。

【参考文献】

万峰经典语录范文第4篇

校庆盛典

200g年7月,我应户外品牌奥索卡(OZARK GEAR)的邀请第二次来到拉萨,第二次走访登山学校。三年前第一次来的时候恰巧是登山季,学校里仅有几名年纪小的学员在,尽管没能见到尼玛校长有些遗憾,但校园干净整洁,校舍宽敞明亮,岩壁雄伟震撼,小学员自律懂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这一次专程采访校庆庆典,不同的是干净整洁的校园被飘扬的彩旗,精心设计的展板所装点;宽敞明亮的校舍里汇聚着诸多中国户外有识之士展开巅峰论坛;雄伟震撼的岩壁上刘常忠,王清华等十余名中国顶尖攀岩好手一决高下。

贡布、潘多、平措等诸位登山界老前辈未了;登山队的成员来了,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的李致新,王队长以及自治区体育局的领导来了;户外品牌奥索卡(OZARK GEAR)的创始人汉斯先生,总经理刘平格女士来了:陈俊池、曹峻,十一郎,孙斌、大刘,王秋杨等资深山友来了:深圳喜马拉雅的大雄,西安绿蚂蚁的蒲苇等业内资深人士来了;农太登山社团的学生坐了三天的火车也来了;更有22家媒体记者现场报道。

驻足在学校高朋满座的草坪上,你不由得不为一所登山学校有如此的感召力和能量而惊叹敬佩。要知道十年前,它还只是有着极小规模、简陋装备,单 师资的学校,而如今却已发展为享誉国内甚至是在国外也有 定知名度的登山职业人才培训的基地,在它培养出的两百多名学员中有100人获得了部级运动健将称号,30人获得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两人入选中国攀岩队;同时,它开拓了中国登山市场,改变了喜马拉雅山区登山探险服务力量的格局。

十年的砥砺前行,十年的不倦求索,十年的春华秋实,十年的风雨起落,庆典上尼玛校长动情地说:“在座的很多朋友都是登山学校发展壮大的亲历者,你们和我一起为十年前的一个心愿不懈努力。常言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教育的艰辛。看着眼前绿树成荫的校园,我时常会想起最初建校时的艰辛,十年来,我们不仅得到了在座领导的关心和爱护,同时也得到了很多朋友在不同时期给与的无私援助。我无法一一说出你们的名字,但是在我的心里,会永远记得你们的帮助……我时常对我的学生们讲:“你们可以怀着不同的目的来到登山学校,但是你们将来一定要认同登山学校的精神,那就是――如果登山是我们的人生选择,那就让我们站立在山巅。”

当古城拉萨夜晚来临,伴着高原凉爽晚风的吹拂,老狼唱起了《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同桌的你》,此情此景里,在场的山友们随歌声忆起的更多的恐怕是和我一起攀爬雪山的兄弟,向导(协作)的你。当我拿着采访笔,像狗仔队样追逐一个个户外圈里响亮的名字,迫切地要记录下他们此刻感受的时候,我已分不清这是因为采访的需要,还是因为仅仅是我自己想要知道――十年,是个拥有怎样含义的词语呢?

孙斌说:“光阴似箭。”

曹峻说:“从无到有,是质的飞跃。”

十一郎说:“这是一个奇迹。”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登山学校的十年,既是中国户外人理想,激情,智慧的浓缩,也是中国户外发展的缩影。

登山职业教育

山峰自80年代初对外开放以来,登山产业带来了直接可观的经济效益。在2002年自治区体育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自治区体育局姬嘉局长指出:“自治区登山协会努力外引内联来藏登山团队,几年来共接待七百余个登山团队一万两千余名登山客人,使山峰所在地区和县获益近五百万元,为登山服务的农牧民直接收益1181万元,为建设山区公路和环境保护投资800万元,上缴税金400万元。”但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高山上的商业服务基本都是由外国人员承担。在2000年以前,登山协会每年接待近百支国外登山团队,团队雇佣的夏尔巴协作人员多达三四百人,所流失的服务费用近百万美元。而我们山区的农牧民群众,因为缺乏专业登山技能的培训。只能提供如牦牛运输,帮厨等简单的高山服务。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登山职业教育应运而生。

1999年,由登山协会和户外品牌奥索卡(OZARK GEAR)联合创办了“高山探险服务人员培训基地”(登山学校的前身),培养以登山及登山服务为主的专业从业者(高山向导,高山摄像,高山厨师,攀岩人才),改变了以往登山技术培训主要依靠“言传身教”的传统方式,同时也填补了我国在登山职业教育领域里的空白,为国家登山活动以及商业登山发展提供了保障。

当我们全景通览登山学校在探索职业教育与山峰资源开发相结合的十年办学之路时,从中不难发现登山职业教育的如下特点;

①无偿职业教育。十年来从没有收取学员分钱学费,吸引喜马拉雅山区农牧民子弟接受登山职业教育,并让山区农牧民子弟通过职业教育得到益处。

②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学员在学习的三年里,上午进行文化课学习,下午进行体能训练,春秋登山季进行实践。不论职业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无可争议的是,接受过基础教育,学习过一定文化知识才能够更快更好地接受职业教育。

③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与汉文化迥异的文化,一直以神秘的异域风情吸引着外人的眼球。登山学校不仅开设了汉、藏、英语教育,还开设了历史文化课,辅以一定的藏族传统文化教育。登山技术课程则由接受过法国沙木尼滑雪登山学校教练培训的毕业学员担任,并且从2003年起学校每年派出两三名经验丰富的高山向导前往法国进行阿尔卑斯式登山技术及服务理念的专项培训。

④产学结合。圣山探险公司不仅解决了毕业学员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为学校办学提供了资金。截至2007年8月,圣山探险公司累计支出办学经费两百多万元。

高山摄像

当我们坐在家中打开电视,遥远的珠峰近在咫尺,我们随登山队员们一起攀登,听着他们粗重的呼吸和脚踏冰雪的声音的时候,感受的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波澜壮阔,体会的是迈向世界之巅的雄心万丈,同时,我们也认识了一个永远不会出现在镜头里的特殊职业――高山摄像。

中国似乎从来就不缺少专业摄像师,也不缺少专业登山运动员。但生 活在低海拔地区的摄像师,往往在空气稀薄地带难以完成高山作业。因为高山摄像要比登山队员背负更多沉重的器材,而且还要从登山队员的不同方向取景拍摄,不仅要在队员身后跟拍,经常还要赶到队员前面拍摄正面镜头。由于呼吸会影响拍摄,有时还要把氧气拔下来。也就是说,高海拔无氧拍摄。没有充足的氧气,体能就会明显下降。而且摄像的时候不能戴厚手套,在高寒环境下,手很快就会失去知觉被冻伤。

享受视觉盛宴,追求更逼真更清晰的画面,高清数字媒体是时下的热点。就2008年中央电视台直播奥运火炬珠峰传递而言,运用的就是首次使用的高清微波系统。高山摄像要将发射机背上珠峰顶峰,将摄像机传送的信号通过微波发射机传送到大本营。海拔八千多米是信号盲区,此前要先铺设摄像设备,才能确保全程信号的畅通。即使是一名出色的登山运动员,若不经过专业的培训,恐怕也玩不转手中这些与时俱进的高清设备。

有需要就会有新事物出现。1999年,中央电视台与登山学校合作共同培养高山摄像。十年前对于什么是360度环拍还搞不清楚的学员,而今天最初的生涩早已转换为老练,沉稳,成熟,从2003年起三次出色地完成攀登珠峰及顶峰的摄像任务。八次登顶珠峰,其中四次是作为高山摄像的阿旺罗布说:“把在山上的事情,包括登山的过程记录下来,不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登山运动和登山运动员,和我们一起分享登山的乐趣。”从帮别人实现梦想到帮国家实现梦想,他们不仅把登山当成了一种职业,更把高山拍摄当成了一种精神寄托。

高山厨师

高山厨师这个职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陌生,可对登山者来说,他们几乎就是生命和梦想的守护神。在一支登山队中,高山厨师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为只有吃好喝好,才能保持充沛的体力。才能使营地生活舒适愉快。

一名优秀的高山厨师不仅要具备高超的厨艺,烹饪汉餐,清真餐、藏餐,西餐等多种口味的美食,更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条理性计划性,并且手脚麻利。进山前的物资准备要有计划书,采购的物品要有检查单,对大本曹的炊事物资更要全面掌握,消耗多少也有计划有记录。这个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常常是连轴转一天。登山队一天五餐(早、中、晚、下午茶、夜宵),有病号要加病号餐,直到队员上山后也要随时掌握进程,以便安排好下撤队员的伙食。工作量相当大!

女性登山者

将奥运火炬带上世界之巅,源于中国人对世界的庄重承诺。当奥运圣火在世界最高点熊熊燃烧的时候,人们惊叹――这是世界奥运史,世界登山史世界电视转播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而让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全部由中国人独立完成成为可能,登山学校无疑是幕后英雄。学校派遣的80名学员,不仅是顶峰引火手,主火炬手,高山摄像,同时登山过程中最为繁重的高山运输、建营、登山修路,后勤保障以及安全保卫等多项任务中出现他们的身影。至于为什么火炬手的最后一棒选择学校年轻的女教师次仁旺姆,中国登山协会常务副主席,珠峰大本营总指挥李致新认为,她很年轻,代表着我们登山事业发展的未来。这位19岁就登顶珠峰的藏族姑娘,曾创造了中国女性登顶珠峰的最小年龄纪录,而今的志向是填补中国女性高山向导的空白。

虽然在巅峰只有登山者,没有“男人”、“女人”的区分,但一直以来登山界阳盛阴衰,女性处在一个十分被动的地位,在追寻山,追寻自我的过程中,总是要不断地面对质疑及考验,这包括来自外界的及自己的,而她们以信念、勇气,豪情在攀登世界最高峰的征程中展现出与男人同样的气魄和技能技巧,成为盛放的高山玫瑰。

登山大会

5月6日,随着第三批18名山友成功登顶海拔6206米的启孜峰并安全下撤,登山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登山大会――由户外品牌奥索卡(QZARK GEAR)赞助的第九届春季登山大会圆满结束。目前,登山大会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业余登山平台,越来越多的登山爱好者通过这个平台走向高海拔雪山。

自2000年开始,登山大会在、青海,四川,云南、新疆等高山资源丰富的省区陆续举办。《现代汉语词典》对“大会”的解释是,人数众多的群众集会。按照这个意思来重新审视“登山大会”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全新的组台词竟然如此贴切地说明了中国登山的现状,越来越多的普通户外爱好者加入到登山的行列,改变了中国登山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一枝独秀的政治登山的局面。

“登山大会在普及和推广民间登山运动,提高登山技术、技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首先,它向登山爱好者树立了正确的登山理念。登山大会期间,一般都有关于登山理念,意识及技能技术的课程,组织者都将充分利用机会向山友灌输正确,安全的登山方式,其次,与登山理念传授一样,登山大会也对山友进行高山技能,技术的培训,让他们的高山活动能力有所提高,这既为他们以后的登山活动打下基础,也提高了中国登山的整体水平;第三,登山大会让更多的人体验到安全,快乐的登山,对宣传,推广登山运动具有积极的作用。”

随着登山群体的日益壮大,登山大会必然成为中国登山运动发展链条上连接着过去与未来的一环,在朝着商业登山发展的进程中承载着山友对于雪山的梦想与悲喜。

伙伴

13年前,瑞士人汉斯创建了户外品牌奥索卡(OZARK GEAR),并在同年赞助了中国登山协会在穷目岗日举行的商业登山活动,这是中国最早的商业赞助登山活动,也由此开始了户外品牌奥索卡(0ZARK GEAR)对于中国登山活动,培训、教育等方面从未停下的赞助与支持。直至今天,在的有些牧区,登山学校依然被牧民习惯地唤作“奥索卡学校”。做为登山学校从无到有的见证者,汉斯先生说:“现在这所学校在国内外的名气很大,很多人都知道,要明白这仅仅用了十年时间,尼玛是一个做事业的人,这一切与他的努力分不开。能够在学校创办的初期就提供帮助,我感到非常荣幸。”

万峰经典语录范文第5篇

[关键词]草酸阿德福韦酯片;溶出度;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R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3)06(b)―0018-02

慢性乙型肝炎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国内外在治疗HBV感染研究中,认为HBV的持续DNA复制是造成乙肝慢性化的主要原因,并且可导致病情恶化为肝硬化、肝癌等。阿德福韦酯是腺嘌呤磷酸酯化合物阿德福韦的前药,口服后,在体内转化为二磷酸阿德福韦,它可以有效抑制HBV-DNA多聚酶或逆转录酶的作用。

为了考察草酸阿德福韦酯片的溶出特性及内在质量,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c对溶出度的测定,进行了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建立了草酸阿德福韦酯片溶出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

Agilent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G1311A泵,G1314B VWD检测器和G1315D DAD检测器、ChemStation Rev.B.04.021981液相色谱工作站,Agilent公司);溶出仪RC-806(天津市天大天发科技有限公司)

1.2试药

工作对照品(批号,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科研开发中心);草酸阿德福韦酯片(20100201、20100202、20100203、20120201,哈药集团制药总厂,规格:10mg);参比制剂(葛兰素史克公司市售阿德福韦酯片“贺维力”,批号11085113);甲醇(色谱纯,TEDIA),水为纯化水,冰醋酸(分析纯,上海试一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盐酸(分析纯,天津市耀华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方法与结果

2.1色谱条件

色谱柱Diamonsil C18(150minx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50:50:0.1;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58nm:柱温为30℃。

2.2空白辅料干扰实验

取草酸阿德福韦酯片所有辅料按比例混合,配制成溶液,取20μL进样,记录色谱图。结果表明,辅料对阿德福韦酯峰测定无干扰。

2.3线性实验

取草酸阿德福韦酯对照品18.85mg于10mL量瓶中,用0.1mol/L的盐酸超声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0.5、0.6、0.7、0.8、0.9、1.0、1.1、1.2mL置100mL量瓶中,分别用0.1mol/L的盐酸稀释至刻度,摇匀,取20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峰面积为纵坐标,以浓度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回归方程为:A=5.294 4C+16.613 7,r=0.9997,表明阿德福韦酯在9.42―22.62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

2.4进样精密度实验

取草酸阿德福韦酯对照品适量,加0.1mol/L的盐酸制成浓度为16g/mL的溶液,重复进样6次,峰面积的RSD为0.39%,本法测定样品进样精密度良好。

2.5稳定性实验

取溶出度实验供试品,室温下放置,分别于0,2,4,6,8h进样,记录色谱图。其溶出度含量峰面积RSD为1.80%。说明草酸阿德福韦酯片溶液室温放置8h稳定性良好。

2.6回收率实验

取草酸阿德福韦酯对照品适量,加0.1mol/L的盐酸溶解稀释制成每1毫升含16g的溶液,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按处方配比精密称取空白辅料及相当于50%、100%、120%的主药,混合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20μL进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外标法计算阿德福韦酯含量,计算回收率,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0.50%(n=9),结果表明本法测定草酸阿德福韦酯片中阿德福韦酯含量回收率良好。

2.7溶出度检测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xc溶出度测定法第二法,以0.1mol/L HC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50rpm,依法操作,45min时采样。滤过,取续滤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峰面积外标法计算供试品中草酸阿德福韦酯片溶出量。

对照品溶液制备取草酸阿德福韦酯对照品适量。用0.1mol/LHCl稀释制成每毫升约含阿德福韦酯16g的溶液。

2.7.1溶出介质的选择采用0.1mol/L HCl、蒸馏水、pH4.0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pH6.8磷酸盐缓冲溶液进行片剂溶出度测定,结果见图1。

实验结果表明,在4种介质中,自制的1批供试品(20120201)与市售品溶出度是相似的,故最终选择草酸阿德福韦酯溶解度最大的0.1mol/L HCl作为溶出介质。

2.7.2转速的选择取“贺维力”(11085113),照草酸阿德福韦酯片的溶出度检测法,分别考察转速为每分钟50转和每分钟75转时的溶出情况,并进行曲线对比。结果表明:同转速对“贺维力”的溶出速率基本没有影响。在5min时,溶出度均已达到90%以上,在10min时,溶出度已达到最高值。由于每分钟50转更能模拟人体胃肠道的蠕动情况,因此我们选择了转速为每分钟50转。

2.7.3自研样品溶出度检测

按上述溶出度检测方法,对自研样品进行溶出度检查,结果见表1。

相关期刊更多

南通大学学报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教育厅

中华手外科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铁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