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动手做做看

动手做做看

动手做做看范文第1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猜谜导入。(课件打出一则“手”的谜语)

2.揭题质疑。手的本领可大呢。读了课题,有什么要问的吗?(归纳学生所提问题:谁动手做做看;为什么要动手做做看;怎么做)

【设计意图】学生喜欢猜谜语,运用猜谜的方式导入,引出课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关注本课内容;启发学生质疑课题,培养学生就课题质疑的能力和习惯,带着问题深入课文,由此找准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文。师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⑴自由读。调皮的生字排队和大家见面来了,仔细看看第一排和第二排生字宝宝读音有什么特点?(第一排前鼻音;第二排后鼻音)回答对了的同学带读。⑵男女生赛读。生字宝宝摘掉了帽子,还认识吗?(去掉音节读)

3.认识词语。⑴课文里有两个人名,外国人的名字可不好读,谁能读一读?⑵其他几个词会读吗?

4.指导书写。今天所学的字里有两个字的读音是相同的,能找出来吗?(出示“题”与“提”)①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②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③师范写。④生练习写。(评议)

【设计意图】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教学既要扎扎实实,又要讲究方法,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学。此设计突出重点,在生字出现的形式上有意作了安排,使学生注意抓住字音特点,区别前后鼻音读音的不同,并以学生带读的形式激发学生挑战自我。指导书写两个生字,掌握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以各种方式读熟课文。生字宝宝回到课文了,我们能把课文读好吗?⑴指名读各自然段,注意及时正音。⑵齐读。⑶分角色读。

2.小组讨论。讨论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在书中画出相应的句子。

3.全班交流,解决所提问题。

⑴谁动手做做看?

⑵为什么伊琳娜要动手做做看?用书中的句子回答。(一个奇怪的问题)①其他的小朋友听了这个奇怪的问题是怎么想的?(师引读)②为什么伊琳娜会想到动手做做看呢?③齐读妈妈的话。④补充:伊琳娜的妈妈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叫居里夫人,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⑤妈妈的话到底要告诉伊琳娜什么?⑥齐背所学儿歌“人有两件宝”。要做好每一件事情,不光要动脑子想,还要动手做一做才行。

⑶怎么做?带着疑问,带着妈妈的鼓励,伊琳娜是怎么做的?找出有关的句子。①实验的结果怎么样?②伊琳娜的妈妈知道是这个结果吗?她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伊琳娜?③伊琳娜为什么开始生气,后来又笑了呢?

4.理解朗志万的话。①科学家朗志万真的在哄骗他们吗?②朗志万说的这番话是什么意思?③读了以后,你明白了什么?

动手做做看范文第2篇

通过多年的活动辅导、观察与总结,我们从结构、材料、工艺角度提出了作品设计的一般方法,同时尝试以事例来探讨在作品设计中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过程与积极作用:结构设计是关键所在,是创意表现的最突出形式,其次是材料的选择和利用,要注重追究工艺,不仅是高质量作品的保证,更是思维精致的体现。

一、创造性思维来源于基础理论之上的规律性把握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小小的工程问题:

以竹子、木材、胶水制作一个承重装置,承载装置最低点不低于25cm,上面放置30kg杠铃片,支撑10秒即算成功。质轻者取胜。

你能想象得出它最终可以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吗?

最终,一件11g木结构作品成功地将30kg杠铃片支撑了10秒,完成了该问题的终极挑战。

这一幕上演在“2014蜀山区校园科技动手做”活动现场。

“校园科技动手做”活动因工程问题的开放,活动简便易行等特点,影响力日益扩大,目前已成为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科技活动。

其实,无论是模拟工程问题,还是现实工程问题,在问题解决上都具有相似性,都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过程。以桥梁建造来说,首先需要满足一定的跨度,并设计一定的承载能力要求,工程师将根据不同设计要求来确定桥梁的最终形态。不同形态的桥梁,有着各自的力学特点,例如板桥、拱桥、斜拉桥、桁架桥等。其次,桥梁需要确定建筑材料。不同的材料属性不同,例如石材、钢混和钢铁。最后,桥梁的建造还将通过建造工艺来实现,如预制、模板等工艺都可以提高建造效率,提升工程质量。

结合多年的辅导经验,并从历年优秀作品设计中汲取营养,我们尝试从结构、材料和工艺三个角度来试述模拟工程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一是便于辅导老师、参与活动的学生有章可循,有的放矢;二则通过一些典型作品剖析,窥见设计者是如何创造性地解决工程难题的。

二、从结构创意打开创造之窗

从历年活动的优秀作品和辅导经验来看,结构设计是重中之重,是创意表现的最突出形式。

如2007年吸管筏设计活动,给定100根吸管,10根方便筷,细绳4m,皮筋50根,保持1分钟平衡,承载砝码质量最大者获胜(砝码不得没入水中)。

对于这样一个工程问题,我们首先联想到竹筏结构。但在尝试制作的时候,问题出来了:砝码放置的平衡性难以控制,吸管阀容易侧翻。其次,设计者还需要挑战承载极限。那么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当年的活动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绝佳的作品,如下图。

该作品采用中部下沉式的双筏结构,部分砝码放置在V字型槽口内,其余放置在筏子两侧。这种结构设计从降低重心角度出发,完美地解决了吸管阀的平衡性。而当年采用简单的平铺式结构的作品,在质量承载冲刺时候,多数因平衡问题导致侧翻。

我们来看一下核心问题的解决过程:砝码增加导致筏子侧翻,显示这是一个平衡问题。那么通过摆放砝码能杜绝这个问题再次发生吗?显然,偶然因素太多,因此摆放方式不能根本解决平衡问题。这时,我们需要停下来,对生活中的事例或现象进行一些搜索,哪些情形下出现过平衡控制的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例如,我们可以联想到运动员在平衡木上行走,高空自行车表演等。这样,我们可以走出反复试验的死胡同,从结构上去确立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从现象入手,确立解决问题的方向,再从生活经验中捕捉问题的解决方法,最终将方法迁移到当前问题的解决中来。学生在活动中,思维历经一次由发散到聚合的完整过程,并从中得到了一种问题解决的模式。

三、激发创造思维,提高对材料的开发性应用

我们知道,在航天航空项目中,材料科技至关重要。同样,在一些动手做项目中,除结构设计之外,对材料及其属性的认识也是至关重要的。文中开始出现的承载器例子最为典型。

当初我们在带领学生开展活动时,通过集思广益确定了承载器的基本结构后,团队开始想办法减轻承载器的质量。按照我们的想法,能找到那种质轻且又坚硬的木材最好。学生在网络上按图索骥,查到了常用于航模上的巴沙木和泡桐木。随后,我们就在淘宝上订购了不同规格的木材。泡桐木的确是最轻的,但质地实在疏松,做出来的承载器结构强度大幅下降,非常容易崩溃。最终,实验确定了边长为8mm规格的巴沙木最佳,并在结构上再次进行了优化,样品达到了14g。在赛前的一个晚上,教练员群里有人莫名其妙地问了一句:只要支撑10秒吧?而当时,并没有人太在意这句话。

现场制作赛时,一件11.6g的作品出现了。如此轻盈的支架能否承载如此重量,很多人拭目以待。当裁判员读到10秒的时候,现场一片掌声。就在大家欢呼时刻,作品开始出现晃动,随后几秒垮塌。现场一阵沉默后,更加热烈的掌声响起来。精确到秒的设计令在场的师生为之叹服!

这件作品与笔者学校作品在结构和工艺上基本相似,区别最大的是他们采用的是3mm的硬质木材(也是航模用材)。在结构相似的情况下,质地均匀的硬质木材是承载器稳定性的保证。在用材上,他们比我们更胜一筹。

在此次活动中,另外几个学校的作品也让我们开了眼界:一件用水煮木片工艺制成的单筒望远镜形状的作品,一件用镂空芦苇杆制成的大三棱形作品,另一件是用两片薄板交叉成十字,外形为宝瓶形状的作品。他们都达到了用材考究、质地轻盈、结构巧妙的高水准。

回顾这次活动,除结构之外,材料选择成为追逐的焦点。绝大部分作品都采用轻盈的木材,但一些个案给予我们新的启示。如上面作品中使用的木片经过水煮后解决了弯曲和韧性问题,青芦苇杆采用干燥方法控制好水分。他们通过改变既有木材的干燥程度改变了材料的韧性,提高了材料的强度。

在另一些动手做项目中,项目的材料是有限的。我们可以通过头脑风暴的方法,对材料进行开发性使用:例如为增加作品的长度或高度,我们可以将制作材料进行适度裁剪、拼接;细铁丝既可作捆扎材料,也可作绳索或者配重使用。如此等等不一而论。

四、精良的工艺是创造性思维的稳定剂

动手做的作品一般为现场完成,即便前期作品设计完美,但在极限的测试状态下,由于工艺制作不佳导致作品出现瑕疵,结果都可能会是毁灭性的。制作方法科学,工艺精良是作品质量稳定的有力保证。

在上面的承载器项目制作中,当年有好几所学校都采用了模具方法,有脚手架形式的(材料依附在微型脚手架上粘接),有嵌入式模具(见下图)的。其中,嵌入式模具最为简便,制作快速,尺寸准确。两种模具设计思想都来源于工程实际。

图纸设计也是一种提高工艺精度的常见方法。即将所有用料尺寸都标注在图纸上或者画在加工材料上。图纸、模板工艺是两种常见的提高制作精度的方法。此外,还有一些加工技巧,例如要连接两块较大的木料,钉钉子是一种方法,用木钻打孔再拧入自攻螺丝效率会更高;借助一根规则的圆管加工圆纸筒会更方便快捷;胶水粘接之后用吹风机可以使胶水更快发挥作用等。

“科技动手做”项目,在加工工艺上,技巧较多。但制作精度、制作效率、工艺可靠性却是我们恒久追求的。把工艺要求罗列出来,带着学生去逐项评估,我们就能发现工艺上的不足之处甚至是作品设计方面的缺陷。追究工艺,是思维精致的体现。

五、科学浪漫主义让创造思维永葆青春

动手做活动只是解决一项模拟工程问题,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工程问题还存在一些距离。因此,动手做的作品往往还有一种超现实主义的特点,尤其是在结构上看起来并不合乎实际工程存在或者需要。但正因为只是一项模拟工程,结构上存在适度的夸张或者变形并不违背科学原理,相反,这可能更是一种科学浪漫主义的表现。

动手做做看范文第3篇

(在哈尔滨市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现场会中,参加了“减负提质促发展 快乐健康共成长”的教学展示。)

活动目标:

1.通过对纸球的设计制作,提高创作模型的技能、技巧。

2.在设计、制作纸球的过程中,发展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意识、审美意识和环保意识。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时候玩纸的故事吗?

生:记得。

师:从小时候无意中撕第一张纸,听着嘶嘶啦啦的声音、看着满地的碎纸片起,我们就已经和纸结下了不解之缘,再到后来看着一张张普普通通的纸在爸爸妈妈的手里三折两折变成了漂亮的纸船、纸飞机等,我们就和纸成了好朋友。今天老师也用纸做了一样非常有趣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生:想。

师:看!

生:纸球。

师: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做纸球,玩纸球呢?

生:想。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纸的乐园,用灵巧的双手做一个纸球,共同体验纸球带给我们的乐趣。

(教师板书课题。)

二、制作纸球

(一)总结动手制作的基本规律

师:你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纸球吗?

师: 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总结一下,当我们要做一件手工作品时需要哪些步骤?

生1:观察。

师:观察什么?

生1:观察作品的结构。

师:还可以观察什么?

生2:观察它的材料。

师:对,还要看看我们需要准备哪些用具。接下来呢?第二步,观察材料后观察什么?

生3:观察它的结构和造型。

师:看看它是怎么做出来的。观察作品,思考制作步骤。我们都观察完了,接下来该干什么了?

生:接下来就可以做了。

师:是的,接下来就可以动手做了,尝试完成这件作品。通过大家的总结我们知道了动手制作需要哪些步骤。(课件出示动手制作的基本步骤。)

1.观察材料,准备需要的用具。

2.观察作品,思考制作程序。

3.动手制作,尝试完成作品。

师:这对我们今后是十分有帮助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吧!

(二)分析材料,初探做法

师:想一想做纸球都需要用到哪些材料?

生:报纸、胶带。

师:胶带应该是什么样的胶带?平时用的窄透明胶带可以吗?

生:窄的不行,太细了,要宽的。

师:宽胶带粘的面积比较大,有胶带了我还需要什么工具?

生:还需要剪刀。

师:老师在别的班看到,有的同学用牙咬胶带,很不卫生。那也就是说做一个纸球需要用到废旧的――

生:报纸。

师:还要――

生:宽胶带、剪刀。

师:通过观察你觉得纸球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和你身边的伙伴看着老师的纸球猜一猜,商量一下。

师:谁来说一说你觉得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

生1:用报纸团成球状。

师:怎么用报纸团成球状呢?

生2:一层一层的团出来。先做一层,再包一层。

师:应该差不多。你再来说说。

生3:先把报纸团成好几个小球,再用大报纸包起来。

师:你们觉得他们两个谁说得对一些?

生4:第一个同学说得对。

师:为什么?

生4:他说得比较科学。

师:第一名同学说的是一层一层包起来,第二名同学说的是团几个小球再一起包起来。大家想一想,两名同学说的方法会做出什么样的纸球?

生5:团几个小球再包这样会不均匀。

生6:里面的纸球大小也不一样。

师:这里面包着几个小纸球就不会成为一个球形。大家觉得第一个同学说得更有道理,我们就按着他说的方法来尝试制作纸球。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材料袋,根据我们的想法尝试着制作一个纸球。你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可要记好,一会我们一起交流,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行吗?

生:行。

师:开始吧!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

师:请同学们坐好,老师最喜欢第一个坐好的小组,他们的动作特别快。

师:请各组同学把你们做的纸球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学生将纸球举起,互相观察后都笑了。)

师:大家都笑了,看来我们遇到问题了,说说吧,制作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教师随机板书学生遇到的问题。)

生1:我们组的纸球团成了方形。

师:我们要做什么?

生:球。

师:他们做的球,形状是方的,并不――

生:圆。

师:这个问题还有哪个小组遇到了?举手。

(生举手反馈。)

师:那么,聪明的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克服这个问题呢?

生1:不圆的地方用胶粘上。

师:粘回去勒住,是吗?还有什么办法呢?

生2:用手按回去。

师:用手用力往回压。还有吗?

生3:一边转动球一边粘胶带。

师:用胶带缠的时候适当的转动。其实如果球不够圆,可以在下一层包起来的时候进行调整,可以包得圆一点。这些办法都可以。你们还遇到什么问题了?

生:球太大了,纸包不住了。

师:这个问题你们遇到了吗?纸容易散开,这个问题怎么办?

生1:3个人按住,然后用胶带包上。

师:你们组合作得不错,3个人同时按,然后再用胶带固定,缠上去,好方法。还有吗?

生2:按得时候是这样的,然后又回来了。

师:你出现这个问题了,那怎么办?他们小组合作不错,3个人同时按,然后再用胶带固定,他们分工合作很有默契,你们小组也可以试试。还有什么问题?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球。(师举起了一个小组的纸球。)你们发现什么了?

生1:出来一个角。

生2:有的报纸翘起来了。

生3:我们可以把多出来的报纸剪掉。

师:她的办法是剪掉。还有什么办法?

生4:用胶带缠一下,把报纸缠回去。

师:今天我们做的是纸球,纸的特点就是容易破碎。想要做得结实,我们可以要用胶带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什么问题?

师:看看他们这个球。(师又举起了一个小组的纸球。)感觉很大,但是――

生:像包子,不圆。

师:你摸摸看。

生:摸起来有点软,一摁就回去了。

师:再看看个球,比它小,这回你来摸摸,

生:这个摸着有点硬。感觉还有点弹性。

师:大球软,在桌子上没有弹性。这个小球就稍微好些,为什么呢?

生1:因为胶带多,所以有弹性。

师:不完全是这个原因,还有什么原因?

生2:我们的球做得比较松。

师:你看问题很准,是因为这个纸球还不够紧。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生:再使劲勒住。

师:那团的时候呢?

生:也要使劲团,多团几下。

(三)改进并制作属于自己的独特纸球

师:刚才我们总结出了做纸球容易出现的问题,看来在做的过程中也要思考。现在,就来试着克服刚才的一些问题改进你们的纸球,让它变得更完美吧!

(学生再做纸球,教师巡视。)

师:再把纸球举起来看看。

(学生互相观察。)

师:大家的纸球已经基本成型了,看看老师做的这个纸球,漂亮吗?

生:漂亮。

师:我是把废旧的塑料袋剪开了包裹上纸球,就变得很漂亮了,你有什么办法能让你的纸球变得更漂亮一些吗?

生:用有颜色的纸包在外面。

师:很好,有颜色的报纸也行啊。还有吗?

生:我想把纸球做成米老鼠头的形状。

师:你很有创意啊,那你做的就是工艺品了,可以回家试试,今天,我们先做一个球,一会我们还能派上用场呢!

师:我用的是旧包装袋,你呢?

生:我用的是有颜色的塑料袋。

师:可以啊!还有吗?

生:还可以用书皮来装饰。

师:大家有这么多想法,想不想把你的想法实现?

生:想。

师:这么多的好主意,一会看看谁的纸球做得既好玩又好看。老师为大家准备一些材料。有废旧的纸袋,有包装袋,还有糖纸、包装纸、书皮,彩色胶带,你们想要吗?

生:想。

师:每组派一名同学来取材料。

(教师发材料。)

师:现在和小组同学用最短的时间把你们的纸球包装的更漂亮,开始吧!

(学生开始包装纸球,教师巡视。)

师:一张张废报纸在你们的手中变成了有趣的纸球,大家现在最想做什么?

生:玩。

三、玩纸球

师:我有一个提议,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操场上享受纸球的乐趣,你们说好吗?老师这有个纸球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

生:想。

(教师播放课件,宣读游戏规则。)

师:我们一会就到操场上去做游戏。

师:纸球做好了我们还可以发挥我们的想象力,老师希望你们能创编出更多的纸球游戏。

师: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评析:

谷老师善于带领孩子们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大家一起玩纸球》这节课就是谷老师根据资源包的内容创新开发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整节课学生在做中探究,在探究中创新,学生积极投入到了活动中。

一、用简洁流畅的教学设计使目标达成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来说,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重要的环节,谷老师通过几句简短而饱含真情的话语娓娓道来儿时记忆,不仅引起了学生对纸的兴趣,回忆起了儿时的美好记忆,更重要的是这个教学环节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对纸球――这个特殊的球的兴趣。

这节课谷老师制定了这样一个教学目标,“在设计、制作纸球的过程中,发展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特点以及这个课的教学目标来看,动手操作中的探究相比较单纯的制作显得更加重要。在本节课中我们能比较明显地感觉到,教师是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观察、动情地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不断启发学生在做中探究纸球制作的方法。教师通过两次动手制作把引导学生发现纸球制作的技巧,把这样一个做中探究、边做边探究的教学理念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中,改变了资源包中固有的环节与模式,顺应了学生求新、求变的意识,进行了教学方式的改变与创新。教师正是通过环环相扣、层次清晰、简洁流畅的教学设计真正达成了课前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二、在简单而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共同探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不在教师设计的如何,而在于学生收获如何,而这里的收获并不仅限于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而是要努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亲历学习的过程,动手动脑,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这节课中,谷老师把重点放在了制作纸球上,没有更深的难度,老师带领学生亲历了动手操作的全过程,对学生来说真实而有趣,使他们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就在身边。虽然学生们有着相当强烈的探究精神和动手操作的兴趣,但是仍然不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整节课的授课过程中,老师都能和学生站在同一个高度去思考,真的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之中,与学生共同寻找纸球的问题,与学生朴实的交流,一起动手制作,体现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动手做做看范文第4篇

一、让学生参与课堂演示实验

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很喜欢看到新奇有趣的实验现象,特别是有颜色变化和燃烧的实验,也很愿意亲自动手参与到实验中。但是课本中的很多课堂演示实验就是教师在台上讲和演、学生在台下听和看。但是如果有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的演示实验,由于学生没有参与,对学生的的吸引力不强,学生不能清楚看到现象,从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这些演示实验由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来做,学生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也就很信服。比如我在给九年级学生做铁钉生锈的条件这个演示实验时,提前一周就让学生自己找合适的材料,每人准备三支干净的小瓶。按装满水并用植物油封口、装少量水只浸没铁钉一半、干燥并用橡胶塞塞住瓶口三个不同条件各放入铁钉一枚。让学生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实验记录。等到讲这一节课时,让学生把三个小瓶都带来,通过比较找出做得好的同学,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正确结论。这种措施,促进了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学生不但理解得快而又深刻,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避免了教师一人讲解或演示,学生被动听看的局面。还有的演示实验可改为教师边讲学生边实验,如许多试管实验,演示时后排学生难以看到实验现象,教师边“讲”、让学生配合教师 “演”、边听边看,让学生把一些实验现象在教室里走一圈给学生看。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同时,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及时地对学生不规范的操作给予更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与学生的“演”如果能够配合默契,就是一个成功的实验教学。这种教学,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课堂气氛也很活跃,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并主动回答提出的问题。任何事情只要有兴趣,再困难也会变得很轻松。

二、让学生做好分组实验

在对近几年中高考试题的分析中可以明显看出,有许多试题是测试考生对中学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的,而且每年九年级的学生有理科实验能力考试,高二有理科实验操作考试,虽然这些实验考试都是比较简单地实验,而且也是课本中的分组实验,但是这都说明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和重视。因此,让学生做好分组实验非常重要。在做分组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课本中没有涉及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认真观察,一丝不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比如,在九年级学生在做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这个实验时,有一位学生没有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是其他的实验台的同学都看到了浑浊。于是他就举手问我为什么?我说你再做一遍吧。结果,他也看到了浑浊现象。我又问他:“你刚才是不是没有仔细观察啊?”学生回答:“我刚刚和前面的同学在说话。”然后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个方程式:CO2+CaCO3+H2O=Ca(HCO3)2。解释了没有看到浑浊现象的原因,同时教育学生做实验时一定要认真观察,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有的实验现象就需要及时地观察。另外,由于学生有能力差异,使他们做完同一实验的时间不一样。能力强的学生速度往往做得快,而能力差的学生时间就老是不够用,速度快的学生也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动手能力强,整体素质高;另一种是不按照实验要求做。速度慢的学生一般是动手能力和学习成绩较差,可采取以下的措施解决:在实验分组时,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和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进行搭配,两人一组,让能力强的学生先做一遍给差的学生看,然后再让能力差的学生做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在一旁指导,纠正错误。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使速度快的学生不至于无事可做。

三、让学生在家庭小实验中获得动手机会

动手做做看范文第5篇

5月12日:术前咨询

今天我终于决定去医院咨询隆胸的事了。

从生完小孩以后,我的就变得下垂、松弛了,一直想要去隆胸,但只是想想而已,因为没勇气,怕手术会失败。老公要我自己拿主意,考虑清楚。老公很爱我,不管我最后决定做还是不做,他都会尊重并支持我的决定。

当我到了医生的办公室时,心跳得厉害,手心全是汗。不过,除了害怕之外,还有点隐隐的期待与兴奋。医生向我介绍了目前隆胸的不同术式,并建议我做植入式隆胸。医生详细询问了我是否为瘢痕体质,有没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等等,我觉得他很认真,开始有些放心了,但顾虑还是存在,需要再仔细考虑一下。

5月13日:决定手术

考虑了一晚上,今天我又去了医院,和医生仔细交流后,我终于下定决心手术。手术日期定在5月15日,那是我轮休的第1天,这样术后我至少可以在家休息3天,真好!

5月14日:隆胸前的心理

明天就要动手术了,很多知道我要隆胸的朋友都劝我不必做,因为我的身材不算糟糕。可是当我站在镜子前面时,总觉得越看越差。我在内心一次次地告诉自己,我隆胸不是为了让别人说好看,而是自己希望自己更美、更自信。

但是,我内心还是矛盾重重,脑袋里全是问题:假如手术失败了怎么办?假如变得更难看了又怎么办?每当这样胡思乱想时,我就会立刻提醒自己积极一些,想象手术后变得漂亮的体形,这时又会信心大增。

5月15日:隆胸手术过程

早上十点半我到了医院。一进大门我就紧张地拉着朋友的手,我感觉到她的手也在发抖。医生助理向我详细讲解了整个手术过程,并告诉我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情况,这使我镇定了不少。然后护士给我剃去腋毛,因为手术切口就在腋窝,将来可以看不出手术痕迹。为了松弛下来,我服了一粒镇静剂,躺在手术台上,医生给我做了局部浸润麻醉,手术就开始了。

我能感觉到医生和护士在我周围忙碌着,只希望这手术能够快点结束。说不到1个小时的手术,在我的感觉里就像过了一个世纪那样漫长。谢天谢地,手术终于结束了。当麻药消失后,我感到伤口有些痛,但同时惊喜地发现胸部已经起了很大的变化,那点伤口的不适被这种变化带来的巨大喜悦给淹没了。我情绪复杂,竟然哭了,谢天谢地,手术成功了。

5月21日:术后恢复

我不能相信自己竟复原得如此快,这几天感觉很好,我在屋里四处走动,除了医生嘱咐不能扩胸、提重物和抬上臂等动作,日常活动我都能做,伤口几乎感觉不到疼痛。我现在常站在镜子前观察自己,一看好半天,越看越满意,老公说我都快变成自恋狂了。

5月22日:拆线后的护理

今天去医院拆了线,伤口愈合得很好,也差不多消肿了,大家都向我祝贺。医生告诉我接下来我该做的事:随着伤口的愈合,可适当做按摩的动作,力度可逐渐加大;术后一个月后,可以做扩胸、臂上举运动,有意识地多做深呼吸等胸部运动,这样做可有效促进产生良好的手感。回家途中,我觉得真快乐!

7月15日:隆胸成功,全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