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全文及译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道德观;价值观;《中庸》;归化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at discussing the translating strategies for China ancient moral and value conception by using Gu Hongming’s translation version of Zhongyo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foreignizing method is beneficial for the spread of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moral conception; value conception; Zhongyong; domesticating method

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更应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中国人民的文化成果。全球化的时代是文化竞争的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国家竞争中仅凭经济、军事实力很难完成取得优势。一个国家要想真正的成为大国强国,不仅仅要有形的作为硬实力,还需要软的实力,文化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底座,国民之魂,唯有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的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柱,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笔者认为要想将中国古代道德观和价值观传播出去,增强中华文化的实力提高综合国力就必须采归化的翻译策略。本文将以辜鸿铭《中庸》译本为例对此加以探讨。

1、归化策略与中庸思想

归化(domesticating method)由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来的。英国出版的《翻译学词典》将归化定义为:“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陌生感的翻译策略”。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我们在英译中国古代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由此而见,归化策略无疑是明智的选择。归化翻译法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谨慎地选择适合于归化翻译的文本;(2)有意识地采取一种自然流畅的目的语文体;(3)把译文调整成目的语篇体裁;(4)插入解释性资料;(5)删去原文中的实观材料;(6)调协译文和原文中的观念与特征。

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何晏 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清俞樾《茶香室续钞・三阶》:“言人有三等,贤、愚、中庸。”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2、辜鸿铭《中庸》译本的归化策略

现在很多学者在翻译中国的典籍时都采用归化的策略,究其原因有两点:第一,考虑到读者的接受问题;第二,迫于中国文化处于弱势地位的现状。辜先生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翻译《中庸》时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归化方法。

(1)直译原文,引述西学经典

辜先生为了更有力地说明《中庸》中所蕴含的儒家思想,更好地传达中国文化中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多处在注释上引用西方经典中能够阐释同样道理的语句。这种译法无疑是拉近了文本和西方读者的距离,为译文和读者之间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

例如,《中庸》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为:“The moral law is a law from whose operation we cannot for one instant in our existence escape... Wherefore the moral man watches diligently over his secret thoughts.”随后辜鸿铭先生又引《圣经・箴言》里的“Keep thy heart with all diligence, for out of it are the issues of life”相对照。通过译文我们发现,辜先生先将原文用直译的方法,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西方读者可能难以准确理解译文的含义,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辜先生巧妙地在《圣经・箴言》中选取了广为西方大众所熟知的一句话,从而使得读者对译文的理解更透彻,同时也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无疑会扩大译本的读者群,从而使得《中庸》所蕴含的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

(2)文化传播,创造性释义

辜先生在翻译《中庸》时有10处“以己意释经之小误”,但是这些小误是将原文的意思加以延伸或稍微修改,究其原因还是为了将《中庸》中的所传递的道德观念表达出来。就这点而言,这些“小误”是可以理解的。

如《中庸》第23章有“诚则形, 形则著”之说, 意思是, 人能诚于其性, 则和顺积中, 英华发外, 必然有所表现(形) , 昭明显著。辜氏的翻译是: “Where there is truth, there is substance. Where there is substance, there is reality. ”显然,原文是重在说明人的道德养成及其影响的。然而,译文却是在说明“有真理就有物质, 有物质就有实体”的哲学道理。然而,我们却不能简单地否定译文,审视译文,我们会发现物质和真理的哲学道理在西方文化中很常见,译文所要传达给读者的并非是简单的道德问题而是一种哲学观念。这种译法无意当中也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形象,辜先生在传达中国自古代也有深邃的哲学思想,显示了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所以,就辜先生的创造性释义而言,我们应该结合翻译的目的来看,而不应该单纯地拘泥于字句间的浅显含义。

3、结论

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博大精深,我们在翻译时应该从翻译的目的出发。就《中庸》的英译而言,辜先生采用归化策略,达到了翻译的目的,传播了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Ku Hungming. The conduct of life or the universal order of Confucius [M].London,John Murray,Albemarle Street,W.1920.

[2]王辉.后殖民视域下的辜鸿铭《中庸》译本[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

中庸全文及译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译论;现代转化;中庸

重建中国传统译论体系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尽管有人已经意识到传统译论是一座丰富的宝藏,碍于难度却迟迟不能深入挖掘,或者也只是浅尝辄止。回顾对传统译论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研究的特点均因时而异。总体看来,初期的研究以现代性为参照表现出强烈的反思倾向。随着研究的发展,翻译界渐渐地从这种消极的研究转向积极的研究,强调对传统译论内在价值的挖掘和阐释,而后者正成为目前传统译论研究的主要趋势。

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杨自俭先生曾经指出,对传统译论的转化必须涉及以下思想:(1)顺应时代潮流,立足发展中国译学;(2)用古今中外打通的思想和比较研究的方法;(3)以现代译学的范畴、命题、系统为参照系;(4)对传统译论进行整理、解释、继承、发展转化的工作。其关键部分是通过现代转化达到继承传统译论的科学精神和优良传统的目的,以促进新译学的建设。由此可见,转化不是从传统到现代的移植和对接,而是传统理论成果内在精神价值的转化。此外,谢天振教授也撰文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译学观念现代化的问题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一、翻译研究的最新进展与译学观念的转变;二、翻译的文化语境及其内涵的变化;三、译学观念的现代化与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张柏然教授也认为:“(传统译论的)现代转换就是一种理性的,理论性的分析,目的在于激活那些具有生命力的古代译论部分,获得现代的阐述,成为当代译学理论的组成部分。”传统译论虽然资源丰富,但是其自身的局限使它不能直接为我们的现代译论建设所用,所以,我们必须用现代学术的肌质来重塑它、充实它,这就是对它的现代转型。转型既是总结也是延续,是对传统译论的理论形态的总结,对它的宝贵思想和价值的延续。此外,王宏印教授对传统译论的转型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设想,使传统译论的转型工作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阶段。他提出了“论题转换”、“概念转换”、“形态转换”三种方法,对于不同的传统译论,所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总之,就是将传统译论中模糊的、流变的、零散的观点通过转化,形成清晰的、确定的、系统的理论。另外,也有学者认为,我们对传统译论的发掘工作现在仍然处于起始阶段:围绕传统译论文本,即有形的转化目前占据着主要地位。譬如,有文章通过对比分析指出马建忠先生的“善译”与西方奈达的对等理论存在异曲同工之处,并借用现代话语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转换。事实上,当上述研究取得足够的进展,继承传统译论的工作就可以在脱离文本的条件下进行了,也就是进入无形整合阶段。

通过以上对一些译论家在传统译论现代转换方面已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回顾,作者想就其中所提到的传统译论内在精神的转换(以“中庸”为例)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中庸”一词,首见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至《中庸》一书的出现其涵义则更加系统。“中庸”的“中”是“恰当”、“合适”之意,而“庸”则是“用”,“中”与“庸”联姻,即“体”与“用”的结合,是认识层面与实践层面的统一。“中庸”之道要求人们遵循万事万物之间的和谐、至善状态,它是本体论、方法论和伦理观这三者的融合。从本体论上看,“中庸”反映了事物之间客观存在着的对立统一的必然性,即“中和”,这是天人合一的自为状态;从方法论上看,它要求人们无过无不及,即“中行”,这是道德与行为体用合一的自在状态;从伦理观上看,它要求人们弃恶择善,即“中道”,这是人性本体内外合一的潜在状态。这三者合一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又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一种理想境界。孔子“中庸”思想的本义是“适度”原则,它是善与美的极峰。该原则的着眼点是用“中”致“和”。“中”并非是纯粹数量关系的“半”,而是恰当。用“中”寻求协调的过程就是“和而不同”的过程。所谓“和”,就是不同东西的平衡,它能产生新事物。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讲,中庸精神在动作和静止之间找到了一种完全的均衡。

回顾翻译文论话语,如“归化”与“异化”、“形似”与“神似”、“虚”与“实”、“文”与“质”等无不体现出某种对立的范畴。而“中庸”思想则强调用适度原则来处理问题以达到和谐状态。笔者拟以其一,即归化与异化为例来讨论“中庸”思想所具有的指导意义。

关于归化与异化的问题,国内外译界早有论述,这是翻译研究中一对非常重要的范畴。它的源头可追溯到1813年德国诠释学派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对翻译途径的阐释:“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译者要么尽量不打扰原作者而让读者靠近作者’,另一种就是‘要么尽量不打扰读者而让作者靠近读者’。”这两个概念后来在1995年被美国翻译家韦努蒂(venuti)采纳,在其《译者的隐身》一书中冠名为“异化翻译”(foreignization)和“归化翻译”(domestication)。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说,译文首先应该是异化的,这样才能对目的语中的某些规范产生冲击,并最终实现对目的语的扩展和充实。如为准确传递文化信息,采用异化策略并已被广泛接受的译语包括hippies(嬉皮士)honeymoon(蜜月)、饺子(jiao zi)、福娃(fu wa)等。但同时,归化策略在翻译过程中也非常重要。譬如,梁实秋将《亨利四世》中的“hotspur”以为“霹雳火”,愿意是“卤莽性急的人”,展现了人物急躁、风风火火的性格。这样的翻译起到了“人如其名”的效果,顾及了读者的认知而不拘泥于原名形式。正如孙致礼所言,归化与异化并非水火不相容,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善于兼用异化和归化两种方法”。笔者也认为,“异化”与“归化”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译者面对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大致可采取三种文化立场:一是站在源语文化的立场上,往往倾向于异化策略;二是站在译语文化的立场上,往往倾向于归化策略;三是站在沟通两种文化的立场上,试图寻找一条“中庸”之道。这两种翻译策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受到过推崇。比如 “五四”时期以鲁迅为代表的学者提倡异化翻译,这在当时有助于摆脱闭关锁国的文化心态;而抗日战争时期当莎士比亚的戏剧被译介到中国来,一般都经历了中国化的改译,增添了抗战的内容,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这样的改译也着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毋庸置疑,我国传统译论是一座丰富的宝藏,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其内在精神价值的转换落实到具体工作上,绝非易事,作者期望这样的转换能够成为今后传统译论研究的一个重点。末了,引张柏然教授的话以资共勉—本土的翻译现象和翻译经验,是产生原创性译学原理最深厚、最值得珍惜的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林语堂. 国学拾遗 [m].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15.

[3] 刘华文. 中国传统译论话语体系建立中的关联性问题 [a]. 中国译学:传承与创新—2008中国翻译理论研究高层论坛文集 [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4-34.

[4] 孙会军. 普遍与差异 [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14-222.

中庸全文及译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契诃夫;庸俗;麻木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087-01

一、“布尔乔亚”——庸人

契诃夫热爱生活。他相信生活的本来面目是善的,因此他最不喜欢的便是人们不善待生活。高尔基曾经说:“契诃夫,庸俗是他的敌人。”而作为契诃夫“敌人”这份“庸俗”,似乎可以从让契诃夫深受的福楼拜作品中找到雏形。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关于福楼拜《包法力夫人》的讲稿中曾经这样讲到——福楼拜笔下的“布尔乔亚”这个词指的是“庸人”,就是只关心物质生活,只相信传统道德的那些人。福楼拜使用的“布尔乔亚”这个词从来不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上的内涵。福楼拜的“布尔乔亚”指的是人的心灵状态,而不是经济状况。这部小说有一个著名的场面:一个勤劳的老妇人由于像牛马般卖力地为农场主干活而获得一枚奖章。评判委员会由一伙怡然自得的布尔乔亚组成,他们笑容可掬地望着老妇人。请注意,在这里,笑容满面的政客和贫穷迷信的老妇人都是“庸人”,也都是福楼拜所指的那种“布尔乔亚”。

契诃夫所痛恨的“庸俗”,恰如福楼拜所痛恨的“布尔乔亚”,那便是只关心物质生活,只相信传统道德的“庸人”们所具有的心灵状态以及生活趣味。

二、姚尼奇与尼古拉·伊凡內奇——心灵的庸俗状态

《姚尼奇》中,医生姚尼奇满怀希望地去拜访省城中“最有教养”的屠尔金一家,迎来的却是哭笑不得的尴尬。屠尔金夫妇吵架拌嘴总喜欢用法语,并且还爱引用莎士比亚剧作中的台词,看似高雅,而实际上却是散发着铜臭的拜金狂。屠尔金家的女儿考契克既弹钢琴有喜欢文学,但她弹钢琴只是“胡乱敲一气”,而每当姚尼奇想同她讨论文学时,她却什么都说不出。在契诃夫看来,故作的“高雅”其实是最彻底的“庸俗”。

小说中尤其耐人寻味的是姚尼奇和考契克那段尴尬的情事。姚尼奇最初被屠尔金家的假象所蒙骗,又被考契克的美貌所吸引,希望能同她结婚,结果不但求婚被拒绝,自己也被考契克无聊的恶作剧戏弄了。几年后姚尼奇再回到省城,境遇已变的考契克主动提起当初的情事,姚尼奇在发现了考契克的本质之后却生出这样的感想:“幸亏当初我没娶她。”姚尼奇本人呢?也是“庸人”一个,每天的娱乐活动只有玩“文特”纸牌,最大的兴趣是在夜晚数钞票。这个“庸人自扰”的故事在契诃夫高超技艺的编织下,把姚尼奇和屠尔金一家匮乏的精神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

《醋栗》通过兽医伊凡·伊凡内奇之口讲述了尼古拉·伊凡内奇如何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变成一个俗不可耐的庸人。尼古拉·伊凡内奇的蜕变是从头脑萌生了攒钱买田的念头开始的。他最大的心愿便是有一个大庄园,在庄园里在满了醋栗。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节衣缩食、四处敛财,并娶了一个又老又丑的寡妇,终于买了一处庄园,也中满了醋栗。在醋栗结果的那天,尼古拉“笑起来,默默地瞧了一忽儿醋栗,眼泪汪汪,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然后他拈起一个醋栗放进嘴里,露出小孩子终于得到心爱玩具后的得意神情,说:多么好吃啊!”

这一满含嘲讽的场景却让人读的悲从中来。一个人竟成为了醋栗的奴隶,一生为其而辛劳,到头来不但不感到可悲,反而觉得这是一生中最大的满足于幸福,这种不自知的庸俗是最大的悲哀。这庸俗的幸福感,把人变得连野兽都不如。

《醋栗》中更为发人深省的话语来自伊凡·伊凡内奇满怀悲愤的感叹:“这样的世道分明是必要的;幸福的人之所以感到逍遥自在,仅仅是因为不幸的人沉默地背负着他们的重担,而缺了这样的沉默,一些人想要幸福就办不到。这是普遍的麻木不仁。每一个幸福而满足的人的房门边都应当站上一个人,手里拿着小锤子,经常敲门提醒他:天下还有不幸的人,不管他自己怎样幸福,生命迟早会对他伸出魔爪,灾难会降临,例如疾病、贫穷、损失等。到那时候谁也不会看见他,不会听见他,就像现在他看不见,也听不见别人

样。然而拿着小锤子的人却没有,幸福的人生活得无忧无虑,生活中细小的烦恼微微激动着他,就像风吹杨树一样,于是天下太平。”

像尼古拉·伊凡内奇这样庸俗的生活方式导致的结果是可怕的——对他人生活境遇的不理解和不认同,继而导致滋生出“恶”的重要土壤,即普遍的人心冷漠和对苦难普遍的视而不见和麻木不仁。伊凡·伊凡内奇的这番警醒,可视为出自契诃夫本人的心中。而这样的警醒,即使是在今日的世界,也依然适用。

参考文献:

[1][俄]高尔基、布宁等.回忆契诃夫[m].巴金、李曦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中庸全文及译文范文第4篇

佛教徒称静坐参禅为枯禅。因其长坐不卧,呆若枯木,故又称枯木禅。武侠小说中认为坐枯禅亦可增加内力。少林寺渡厄、渡劫、渡难三老僧坐枯禅经年,佛学与武学均有极高造诣。(见金庸《倚天屠龙记》)

【密宗】

佛教教派之一,源出古代印度的密教。唐开元年间(716720)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三人先后来华翻译传播,形成宗派。密宗以《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依据,把大乘佛教的烦琐理论运用在简化通俗的诵咒祈祷上,认为口诵真言(意密)、手结契印(身密)、心作观想(意密)三密同时相应,便可即身成佛。公元804年日僧空海来唐学法,密宗传入日本,成立了真言宗。公元八世纪至十一世纪间,印度密教传入中国西藏地区,建立了西藏密教传统。密宗的著名武功为大手印。

【天龙八部】

佛教名词。佛经说拥护佛教的有诸天及龙神等八部,经常参与听佛说法。《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非人,即形貌似人而实际不是人的众生。)天龙八部即“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以“天”及“龙”为首,故名。八部者,一天,指天神;二龙,指龙神;三夜叉,食鬼之神;四乾闼婆,只食香气的乐神;五阿修罗,执拗而善妒之神;六迦楼罗,食龙之大鸟;七紧那罗,头上生角的乐神;八摩睺罗迦,大蟒神。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的个性和神通。金庸将“天龙八部”作为他一部小说的名字,小说写的是北宋时武林中的故事,其中并无神道精怪,借用此名是象征书中那些性情各异的尘世人物。

【楞伽经】

佛教经名。少林寺僧觉远掌管藏经阁,内有一部达摩手书的《楞伽经》,其间却夹杂写有绝顶武学“九阳真经”的经文,拘泥不化的觉远将两种经文视为一体,不知不觉间竟然神功已成。(见金庸《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相传释伽牟尼在楞迦山讲说此经。现存有三种汉文译本,通行《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本,四卷。经文主旨,在以名、相、妄想(分别)、正智、如如等五法和徧计、依他、圆成等三性,说明宇宙万有皆是虚假不实,唯是自心所现,而导归于不生不灭之涅槃。又于八识中建立如来藏为第八含藏识,它含着善不善因,是认识世界一切的本源。菩提达摩以此经为禅宗“印心”的根据,唯识宗和早期禅宗亦以此作为主要典籍。金庸将之写入小说情节中。

【大手印】

在新派武侠中,常常出现有“大手印”的武功。大手印在梵语中叫“摩诃穆德拉”,意译为“大印”,相当于汉传佛教所说的“佛祖心印”。印是印玺,“大印”专指为佛祖所印证的修持心要或心传。大手印为藏传佛教嘎举派密法的精髓,萨迦派、格鲁派也有传行。

中庸全文及译文范文第5篇

作者:袁

出版:大象出版社

本书为“大象人物聚焦书系”之一,采用了文图结合、图文并茂的形式,以简练的文字、丰富的图片为我们展现了陶行知的辉煌一生。除了正文外,还选摘了陶行知在1891―1946年间的生平大事记。该书图片说明力求改变通常的模式,较为活泼,也更具内涵,使一个人的一生多层次、多侧面而又生动地呈现出来。

那一帧帧名人的生活存照,那一张张旧时的珍贵老照片,蕴藏着用再多文字也难以描述的内涵。也能引起人们对历史的反思,加强对现实的深思,以及对当代知识分子,特别是时代知识精英的观照。

《李四光》

作者: 马胜云 马 兰

出版: 金城出版社

李四光不仅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还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伟大的爱国者。

他的一生“不仅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科学遗产,而且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他始终不渝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尚情操;振兴中华、造福人民的宏大志气;正直诚实、自强刚毅的优良品质;谦虚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身教言传、诲人不倦的师表风范;奋斗不息、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

《金庸传》

作者: 冷夏〔中国・香港〕辛磊

出版: 湖北人民出版社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近四十年来,金庸的作品在风靡全球华人世界的同时,也使中国特有的武侠小说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回首几十年的奋斗历程,金庸之深大、神秘,正构成了金庸的无穷魅力。

八十岁的金庸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神话,有人说他是“文坛侠圣” ,有人称他为香港“良知的灯塔”,也有人认为他一钱不值。在本书中,你将看到他的理想、事业、婚姻……从各个侧面反映出历史的曲折和变化,他的思想与故事折射出大时代的星星点点。

《贾平凹传》

作者: 孙见喜

出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副馆长、贾平凹之友网站主编、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孙见喜所作的国内第一本完整的贾平凹传记,在本书中作者对贾平凹半个多世纪的人生经历作了生动叙述,如贾平凹的农家子弟生活和求学时代的风貌,贾平凹的爱情故事和交友逸事,贾平凹的收藏癖好和饮食习惯,贾平凹的个人性格和奇才异思等,都娓娓道来,真实感人。书中披露了有关重大创作过程中的一些内幕,可供喜爱贾平凹作品的读者参考,从中也可以看到中国当代文学史发展历程的缩影。

《华为教父任正非》

作者: 刘世英彭征明

出版: 中信出版社

难以相信一个白手起家的穷小子,踏进了“世界巨人俱乐部”;难以置信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头”满脸的沧桑和忧郁,竟会成为令跨国巨头寝食难安的噩梦;难以想象一个有着德意志式的中国偏执狂,竟会成为中外权威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

以深邃的思想引领企业,以做有高度的事业为最大的追求,除了任正非,这个世界上还能有谁,集企业家与思想家、低调与霸气于一身。本书讲述了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正非的人生经历、创业历程及华为公司的成长历史。

《濮存昕――另一个舞台》

作者: 中国福利会出版社编

出版: 今日中国出版社

自2000年当上我国首位预防艾滋病义务宣传员以来,濮存昕每年都要参加很多这样的活动。濮存昕是怎么当上艾滋病义务宣传员的?宣传员的身份给濮存昕带来了什么?濮存昕又为中国的艾滋病预防宣传做了什么?本书将给予读者详细的阐述。

《希拉里传:掌权美国的女人》

作者: (美)伯恩斯坦

翻译:张岩 魏平 刘宁

出版: 中信出版社

或许没有人做好准备迎接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然而,希拉里在人们的怀疑和唏嘘声中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标。

美国“普利策奖”得主、曾因报道“水门事件”而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的调查记者卡尔・伯恩斯坦载誉归来,花费六年的时间,全面、客观、公正地记录了美国政坛上最耀眼、最具争议的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真实的人生。有人说,希拉里天生是为政治而生;也有人说,希拉里和克林顿在美国人面前玩起了权力的跷跷板游戏。不管如何,人们对于这位前“第一夫人”在政治转型过程中怀有的种种心态备加关注了。

《东方的女儿――贝・布托自传》

作者: (巴基斯坦)布托

翻译:江亦丽 皋锋 王正

出版: 译林出版社

贝・布托:“我的经历其实很简单。不是被监禁,就是浪迹天涯。不是我选择了此生,而是此生选择了我。生于巴基斯坦,我的生命折射了她的动荡、她的胜利和她的悲情。”

2007年12月27日,贝・布托在竞选集会上遇刺,铁蝴蝶折翼,全世界为之震惊惋惜。译林出版社于2007年10月买下了贝・布托的最新版自传的版权。令人唏嘘的是,有着贝・布托亲笔签字的纸质出版合同几经辗转,直到在她遇刺后的第二天即2007年12月28日上午,才被寄到译林出版社。本来是要赶1月8日巴基斯坦大选推出的此书,现在却成了对这一伟大女性的怀念与追忆。

书中收录其不久前亲笔撰写的前言,也是其最后的遗墨。以隽秀而刚毅的文风,贝・布托回忆了自己命运多舛的一生及其家族的坎坷遭遇,展现了一段充斥着刺杀、牢狱与动乱的独特家族史。

《萨科齐奋斗之路:

从移民之子到法兰西总统》

作者: 果毅 云山

出版: 人民日报出版社

相关期刊更多

中医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实用肿瘤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大众用电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