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主体思想

主体思想

主体思想

主体思想范文第1篇

集体主义思想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派生。虽然人是以个体存在和发展为价值取向,但个体人必需在社会中才能存在和发展,必需把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联系在一起。共同存在和发展就成为集体主义思想的核心。共同存在是类存在的先决条件。原始社会是一种形式上典型的集体主义社会,因为自然环境的险恶,生产能力低下,生活资料的短缺,迫使他们要过集体生活,否则就会葬送自己,葬送群体。世界各民族的政治思想蒙昧时期,其集体主义思想都是相当浓烈的。

社会属性是人的二重性的一个方面,正因为如此,在人类政治思想中任何人的政治观点或政治主张都不可能回避集体主义的存在。这是社会主义思想生命力强大之所在。

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种集体主义思想,在西方可以上述到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的《理想国》,在中国可以上述到《礼记·礼运》。对社会主义思想最明确的描述在中国是《礼记·礼运》,在西方是托马斯·莫尔(1478-1535年)的《乌托邦》。不过中国的“大同思想”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而产生,而是纯集体主义思想的一种社会构思。我们现在通常所讲的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对立物的社会主义,它从工业革命开始,是西方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集体主义的政治思想。这种社会主义是从托马斯·莫尔开始,经过法国的圣西门(1760-1825年)、傅立叶(1772-1837年)、英国的欧文(1771-1858年)等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我们现在区分的各种社会主义都是社会主义思想的一种流派。如果说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的《礼记·礼运》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最高社会道德理想,那么,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一个最大特点是它是作为资本主义初期剥削、压迫、贫困、不平等现象的对立物对未来社会的最高道德构想。

所有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集体主义思想的衍生,是集体主义思想的不同形式、不同时期的反映。社会主义思想在农业社会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只是作为资本主义对立物的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才具有浓厚的夺取权力的政治色彩。思想是时代的反映。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初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批判,它反映实行社会改造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弊端的愿望。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家都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痛苦以及作为这种生产方式基础的不受限制的自由竞争。它们设想将来民众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方式从资本家手中夺得支配生产资料和管理政府的权力。托马斯·莫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1568-1639年)、法国的梅叶(1664-1729年)、法国的摩莱里(1720-1780年)、马布利(1709-1785年)等等与农业社会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大都希望社会温情脉脉,保持农业社会,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与工业文明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仍然主张社会温情脉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

作为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可以表述为:社会主义思想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派生物,是人类共同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它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从属于社会集体。作为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的学说中表述得最为充分和全面。马克思讲的人是抽象的人,群体的人,而非具体的个人。马克思是从社会关系来论证人的本质、人性,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哲学基础。

社会主义思想只是集体主义思想的一种流派,我们没有理由把社会主义思想等同于集体主义思想。我们同样没有理由否认集体主义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属性。与集体主义思想对立的是个人主义思想,而不是资本主义思想,与个人主义思想对立的是集体主义思想,而不是社会主义思想。资本主义思想属于个人主义思想,但是资本主义思想是近代才产生的一种思想。资本主义思想是十五、十六世纪西欧社会的产物。十五、十六世纪是西欧历史上辉煌的一页,这一时期,是“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的伟大时代。这一时期是欧洲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是农奴解放、工业中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取代封建行会制度、中央集权制的民族国家逐渐取代中世纪封建割据局面的时期。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在西欧的经济生活中逐渐占据日益重要地位的时期。资本主义作为思想与中世纪相对立,它要求自由,反对控制,推祟理性,反对盲从。它使人们的注意力从探索超自然的事物转到研究自然事物,从天上转到人间,从神祗转向人。它使真理不再与权威结缘,而成为个人理性和独立探索的结果。人们用自然原因来解释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解释社会、人类和宗教本身。历史不再是上帝救人的历史,而成为人们自身的历史。人成为一切思考的中心。资本主义作为经济制度主张个人主义原则,生产资料私有制,公平竞争。资本主义作为政治制度主张民主制度。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是工业革命开始,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与资本主义思想相对立的一种政治思想。资本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是农业社会瓦解时期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政治主张,资本主义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社会主义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主体思想范文第2篇

关键词:集体主义 个人利益 集体利益 权利与义务

中图分类号:D6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2-0093-02

一、集体主义的思想渊源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集体主义思想发展的两条明显线索,即从东方和西方两种文化中去探索集体主义思想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

(一)集体主义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发展轨迹

集体主义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就集中体现在整体主义思想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学派,儒家学者以天下安定为自己的理想目标。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体现了一种家族主义和群体主义的伦理原则;而《大学》中所谓的“八条目说”实际上最终目的也落脚于“齐家”、“治国”、“平天下”上,强调社会整体利益是个人发展的前提条件,个体的发展要绝对服从群体利益。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整体价值观念占据主导地位的条件下,个体依附于群体,群体利益重于个体利益。封建统治阶级利用这一思想维护专制统治,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号宣扬个体要绝对服从整体即封建统治。

儒家强调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个体必须完全服从群体的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受特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和思想文化水平的影响和制约的,本质上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工具;但也过分的忽略了个体的发展:应注意人首先就是以独立的个体形式而存在着的,儒家片面的重视群体而完全忽视个体,将个体的发展遮蔽在整体之中。

(二)集体主义思想在西方历史中的成长脉络

在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在社会中占主流地位,但并不能因此就完全否定西方文化中集体主义思想的存在,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并不排斥集体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只是着重强调个人的突出地位。

早在“英雄时代”,荷马史诗中有许多地方批评个人利益放到集体和民族利益之上的自私行为。亚里士多德曾指出:“人间互相依仗而又互为限制,谁都不得任性行事,这在实际上对各个都属有利。人类倘若由他任性行事,总是难保不施展他内在的恶行。”①这对后来霍布斯、孟德斯鸠等人影响很大。法国卢梭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的,却无不处于枷锁之中。”②人一方面必须与他人结合起来进行协作来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个人在这种结合中受到约束而失去自由。康德也认为人的本性不是自私利己的,而黑格尔以国家至上主义的形式深入表达了集体的重要性。可见,集体主义即使在西方个人主义盛行的条件下仍旧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是集体主义思想明显被遮蔽了,其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都在于个体,认为人是目的,集体主义思想成了个人主义价值观发展的奠基石。

综上所述,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其集体主义的思想都表达了集体利益的优先性和前提性,集体是个体发展的前提保障;但是二者都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认识、理解。

二、关于集体主义的理解

集体主义先于个人主义而存在,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但集体主义思想的核心始终都是个人和集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一)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个人是一个哲学范畴,马克思将现实的个人理解为“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③而集体一般被理解为具有共同利益的人们结成的有机统一体。可见,个人和集体在概念上是不同的。

个人和集体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首先,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的。人首先是具有独立意志的个体,是特殊的具体的个人;但是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他人、集体,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社会关系当中进行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④

其次,个人和集体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集体为个人的活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个人的活动和发展必须在集体或社会中进行,个人利益的实现必须以集体利益的实现为前提和保障。“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⑤另一方面,个人的发展促进集体的发展,为集体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存在与发展,而且最终目的也在于促进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二)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集体主义的核心

首先,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有机结合。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有机结合并不是简单相加起来,而是实现二者的真正统一。在集体主义思想中,集体利益代表着个人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的利益的有机统一,它既统筹个人利益,又不与个人利益相抵触;正当的、合理的个人利益是集体利益的组成部分,个人的发展体现了集体利益的发展,集体利益作为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体现,其发展已经蕴涵着个人正当利益的发展。

其次,在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尊重、关心、维护个人正当的、合理的利益。在集体主义思想体系中,集体利益的地位要高于个人利益,因为社会或者集体是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坚持集体利益的优先性,才能切实保证个人利益的实现。当然,集体利益的优先性也否定不了个人的利益。利益对于个人而言具有不同的性质,而且集体也不可能保障个人的所有利益,只有那些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即合理的、正当的利益才在集体的维护范围之内。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个人维护集体利益的责任意识,同时集体也应实施尊重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义务。

再次,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在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来维护集体利益;同时,集体应当对个人利益实施以相应的补偿性措施。个人的具体利益要求不同,在具体目标上不可能实现一致,因而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之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利益矛盾问题。其根源或在于个人不履行对集体的义务,不愿作出自我牺牲;或在于集体不对个人履行相应的责任,一味要求个人为集体发展付出代价。所以应采取合理措施正确处理上述矛盾关系,坚持权利和义务的双向性,在必要时个体应该为集体利益做出自我牺牲;同时集体依据具体情形进行适当的精神与物质性补偿。集体要为个人合理利益的实现提供条件,个人也为促进集体发展而努力奋斗。

三、当前集体主义的实践状况及其应该注意的问题

集体主义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学界中有人将集体主义思想的历史发展概括为整体主义――虚假的集体主义――真实的集体主义。但是,我们在考察集体主义时必须将其放在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用历史的动态的眼光来研究。我国的集体主义思想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在现实实践上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首先,集体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客观历史现象,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传统的整体主义思想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而服务的,必定带有私有制社会和阶级的局限性,这不符合当今社会的需要;尤其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那种坚持个人利益完全服从集体利益,二者发生冲突时个人必须无条件的牺牲自己维护集体利益的集体主义思是不符合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辩证关系的。所以,集体主义思想也必须成为一种动态的、开放的、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发展完善自身理论。新时期的集体主义在强调集体利益的优先性的同时也因该关注个人利益,用辨证、协调的眼光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其次,目前人们在集体主义思想的观念和行动上具有两种极端的倾向:过于关注集体和过分维护个人。

由于传统整体主义只关注整体的利益和发展而忽略了个人的发展,这样最终会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所以人们开始反思这一现象,同时西方倡导个人主义的思潮不断传入中国,更加引起了学界关于重新彰显个人价值与个性的思考,认为不应该让集体或整体的利益而遮蔽了个人。这样一来虽然对于张扬个性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对于集体发生冲击,对于集体主义这一中国传统思想不利,结果就是人们不但丧失了对于集体和他人的责任意识,不能够积极地维护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而是代之以自私自利的出发点,将他人和社会仅仅作为服务于自己利益的手段和工具,而且人们也没有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成为“精神空虚”的人。而且现在,由于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传入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再加之建国初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体主义对于个人利益的抹杀,造成人们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而减弱了个人对集体的责任意识。

最后,我国集体利益思想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不论是国家政府还是广大人民群众都仅仅把集体主义作为一种先进思想或者道德而在社会中进行宣传、教化,只是要求人们在思想水平上不断达到集体主义的要求,这就从实际效果上减弱了集体主义的影响力和人们真正将其化为实际活动的可能性。虽然政府大力倡导集体主义,但是并没有施加任何强制力,所以人们在现实活动中总是从自身的现实利益出发,再加上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残酷性,使得人们变得愈加现实了。总之,集体主义思想并没有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起到相应的作用,这与我们当前大力倡导集体主义思想的期望是相反的。

这就要坚持正确的双向的权利和义务观念。从这一角度看,集体与个人之间具有一定的平等性,即在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方面二者都不可忽略。以往的集体主义思想注重于从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一点出发,从而造成了人们仅仅思考个人对于集体的责任和义务,关注集体利益,这实际上是对权利和义务的单向度理解。王海明教授在关于权利和义务关系的阐述中得出社会公正和个人公正两大原则:“一个人所享有的权利与他所负有的义务相等,是社会公正原则;一个人所行使的权利与他所履行的义务相等,是个人公正的根本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等是公正的根本原则。”⑥所以,权利和义务是一对不可分离的概念。在个人为了维护集体利益而牺牲了自身利益时,集体应当承担起这一部分的义务和责任,不仅要在精神上对个人加以鼓励,而且更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将其落实到物质和制度层面上。邓小平就曾说:“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⑦而且这种思想应该在现实的制度中真正落实,加强对个人牺牲的回报,有利于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注释: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319页.

②卢梭.社会契约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③④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第60页、第119页.

主体思想范文第3篇

当好班主任,是一件越做越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我在工作中总结了班级有效管理的思想体会,现与大家分享。

一、用切实可行的理想教育去激励学生

我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分为学校理想、班级理想和个人发展理想三个互相关联的方面。我教育学生以爱校为荣,从内心热爱自己的学校,时时处处为这个学校添光彩。我校的理想是“广元闻名,四川知名,全国有名”。学生树立“今天我以大东为荣,明天大东以我为骄傲”的观念。学生的言行折射出学校的校风。我教育学生要有集体主义观念,以实际行动去实现 “文明班级”、“不求最好,但要更好”的班级理想,以此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学校和班级理想的引领下、在成就学校和班级发展过程中,学生逐步实现个人的最优发展。为使其发展更具实效性,我要求他们设立长期发展理想,而非梦想。我在不同阶段指导他们设立切实可行的中期理想和近期理想,包括学期理想、学月理想、周目标等。

二、用温情系统的礼仪教育去规范学生

礼仪教育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和立足点,其起点是教会学生从内心去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人与人接触的必要和首要态度,只有这样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同时才有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学生自觉提高本人的自尊心、自我约束而养成自尊自爱自律的良好品德,养成待人谦逊、不骄不躁的高尚品格人格。礼仪教育重在实践,学生在理解礼仪要求的基础上,敢于在日常言行中去展现文明有礼的自我形象。

在日常管理中,我没有制定繁琐的班规,制定更多约束学生发展的规定势必磨灭学生的个性发展。我始终坚持系统正面的礼仪教育与引导。日复一日,多数学生都能养成一日三省的习惯。我很重视在新生入校后的学前教育,帮助他们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思想过渡,此时的礼仪教育若全面而系统,后续的管理工作则省时省力。师生共同学习了《德育教育手册》,提高了学生对养成个人及班级文明礼貌的良好形象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并要求学生把实践与养成落到实处。学校在班务工作的日常考核设置“流动红旗”,我班则在德育量化考核方面增设了学生礼仪言行方面的评比要求,把学生的言行与班集体荣誉联系起来。第一次班会时,大家都表示要把我班建设成“全区文明班”作为第一目标。他们言而有行、严于自律且信守承诺。我还提出了简短口号进行礼仪教育,如“人要精神,物要整洁”、 “男生要成为绅士、女生要成为淑女”、 起身看座、真诚致谢等。

三、用至真至诚的爱心教育去感化学生

师爱是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高尚、积极的情感,又是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还是建立融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教师只有真心去爱学生,才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师生彼此对爱渴求,会产生神奇而微妙的作用,学生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同时以自己的爱去感恩。学生珍惜师爱中继续母爱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部分,使他们爱的情感更丰富,个性得到进良好发展。懂得师爱的学生会把“师爱我”的外部条件转化为自身“我爱师”、“我爱班”等强大的内部动力。

在教师传授知识过程中,师爱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的课堂非常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深厚的感情作为催化剂。学生经过情感去考虑和过滤教师所讲的。学生的天才智慧依靠教师的爱去激活它。如果教师爱他们,他们认为教师的严即是爱。相反他们则认为教师恶意要求,会紧闭心灵,甚至公开对抗阻抑教学过程的发展。师生情感相亲,则信道相通;若情感相悖,则阻碍信息传导。

教师要懂得理智施爱于学生,将爱迁移转化于学生心灵。教师要爱但不溺爱。实施得好就能顺利走进学生,打开学生的心灵。教师对待学生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教师以公正之心和清廉的作风作去施爱,才能点石成金。学生若感觉老师更爱优生,而对差生有偏见,其自尊心受损,师者魅力就会大打折扣。

四、用持之以恒的习惯教育去成就学生

好习惯让学生受益终生,好习惯只有在学生努力和自我克制的、长期反复的训练中才能养成。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因为学生会自然地以老师为榜样。我在班上树立习惯好的学习标兵,让学生有判断的标准和学习的楷模。学生要从一言一行做起,从现在做起且贵在坚持。教师要提出细化要求,同学们坚决贯彻执行。我还善于发现时机,在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对学生的好习惯加以肯定和鼓励。

我提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的观点,要求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都要争取自己做到优秀,而非只争取最后的结论是否优秀。在过程中能以优秀的习惯来严格要求自己,就算结果不是最优秀,也会比较优秀。具体来讲,在学习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精神习惯和具体的学习策略,要自信也要谦逊,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要有积极向师生请教的精神,要有不甘人后、出人头地的奋斗精神,要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优秀学习习惯。甚至周末老师要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其良好习惯养成的监督、督促工作。可要求家长参与学生周末管理。

五、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育去启迪学生

主体思想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客体 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关于人的对象性活动,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过程必然包括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的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客体性,因而对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地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未能很好地调动和发挥教育客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缺失而陷入困境。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及其主体性特征,不仅能科学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地位,而且对于有效发挥教育客体的主体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辟新的思路和途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内涵

主体与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极为重要的范畴。有关人类认识的各种问题都是从主体与客体的不同关系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历来受到各派哲学家们的重视。所谓主体,是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马克思说主体是人;主体,即社会,并认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1]这就是说,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现实的主体是由感觉器官、思维器官和劳动器官构成的有机的物质系统。各个现实的主体相互之间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以自身自觉的能动性来确证自己的主体地位。客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它是主体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对象。也就是说,它是客观的现实存在物。客体可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以物质形式、物质载体表现出来的精神客体,如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以各种书籍、录音录像带、电影拷贝、电子计算机存贮系统等等为载体的精神内容。主体与客体之间既有认识关系,也有实践关系和价值关系,从而使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显现出不同的层次。

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特征

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在处理世界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功能特性,是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在体现,是人与动物揖别和分野的根本所在。马克思说:“生命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它的类的特征,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2]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人的主体性也就是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及人本身并创造自己历史的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有时甚至是组织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其主体性特征也应该体现在自主性、能动性上。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具有自主性。自主性是主体性的核心,指的是独立作判断;批判地反思这些判断的倾向以及依据这些独立的、反思的判断将信念与行动整合的倾向。这种自主性集中表现为自主认识、自主选择、自主思维、自主控制以及自主完善等方面。很难断定这种自主性会给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带来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影响,因为一个人的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不同,他对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理解、接受必然存在差异。自主性的人是客观环境的支配者和控制者,是自己活动的主人,能以自己的思维来支配自己的行动,而不是盲目受客观环境的支配,也不是盲目顺从他人的意愿。自主性的人能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具有自律性。只有当个人作为自主的人进行活动时,他才能够把活动看成自己的活动,并在活动中焕发出自身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成就意识,从而在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并发展自己。因为人的自主活动是指个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和目的以及情感和意愿等所进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它是人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进行教育时,必须尊重并充分发挥客体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影响和改进客体的思想,而决不能忽视客体的自主性,不能强制要求客体接受或不接受某种思想政治品德,也不能强制要求客体的思想朝着某个方向发展或不朝着某个方向发展。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将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内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信念,外化为其行为和行为习惯。[3]而片面强调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自主性,就很难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良好氛围,其教育效果必然是不好的。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具有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区别于其他物质客体的重要标志是具有能动性。能动性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和特征,其实质在于选择;选择是在各种现实可能性中选择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可能性。能动性表现在一个人具体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行动的选择性、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等方面。从精神生活的角度看,一个人过怎样的精神生活,怎样过精神生活,与他的选择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每个人的生活、人生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选择。一个人如何选择他的生活方式,选择他的人生道路,不但是他的能动性的体现,而且是他个性的反映。因此,能动的选择性是人的精神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正是由于教育客体能够主动地参与和接受教育,因而只有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既然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具有能动性的客体,能够主动地参与和接受教育,因而教育主体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只有充分发挥教育客体的能动性,引导客体进行自我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同时,教育主体还必须重视客体的需要及其对主体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4]

需要注意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也必然随之发展,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特征。但无论其主体性发生怎样的变化,它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正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具有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当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客体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利用和培育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教育客体为本,强调激发他们的主体性作用,并把它引导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来,使之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三、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的途径

主体思想范文第5篇

主体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在我们不少人的眼中:学生的惟一任务就是学习,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绝对权威,学生是教师教育的对象。所谓“好学生”,就应该是听老师的话,对老师恭恭敬敬,做事规规矩距,专心学习书本知识和成绩优秀的孩子等。这些教育观念显然是非常陈旧或甚至是错误的。我对现代教育中的主体教育思想对于如何正确认识现代教育的目标、学生地位、师生关系、教育过程等,提出了系统的理论。

一、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就是说:学生是自身的主人。准确地说,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但是,作为教师,是否能够深刻地认识并充分尊重这个事实,将关系到在处理师生关系、确定教育目标、设计教育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采取何种态度,从而关系到教育活动的成败。

1、学生作为教师教育活动的对象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作为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却是绝对的、长期的。比如感到有趣而积极参与,感到无聊而漠然置之,感到厌倦或不满而加以抵触等等。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到底在想什么,他是否接受了教师的教育影响,它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了教师的教育影响,他所接受的教育影响的性质与教师的主观愿望是否一致等等,这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状态。

2、学生是有着主观意志的自己的生命的主体,他们应该享有一定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权利。人之为万物之灵,在于他有发达的意识和自我意识。自主地选择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自己,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的特权,也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处于成长时期的小学生和青少年,他们活泼好动,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总喜欢尝试和探索,喜欢别出心裁,而不愿受到过多外在的约束和压力。当然,如果约束和压力时自己主动向自己提出的,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如何看待和对待学生及其特点,是主体教育思想与传统教育思想之间的一个根本性的区别。

二、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

主体教育思想是学生自身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同时又认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协同活动,共同完成教育任务。

主体教育思想认为:只有承认教师与学生分别是教育过程中不同方面活动的主体,才能既明确教育的责任,又把教师和学生放在真正平等的地位上,使双方的积极性都得到发挥。在双主体的协同活动中,教师负责整个教育活动情境、内容、方式、条件等的设计与安排,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学生对教育活动的参与不是通常所见的对教师提问的一种简单应答,而是有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比如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进程,选择自我管理的方式等。教师不再一味地要求学生如何如何,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调整教育活动的情境、内容、方式以及教育活动的进程,而不是完全按照教案的既定设计,一竿子到底。

三、现代教育应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

1、学生的主体性集中体现为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等主体性特征,都是由相应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构成的。所以,要培养一个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是离不开对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的培育。

2、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本身就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主体教育思想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不仅要有一个终极性目标或结果性目标,比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应该由一个过程性的目标。这个过程性目标的核心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换句话说,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不光是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的一种途径和工具,而且它本身就是目的。因为,在主体教育思想看来,教育不仅是对学生未来生活的准备,而且也要关注学生眼下的生活,没有当前生活的健康与幸福,就不可能有将来生活的成功。而所谓当前生活的健康与幸福,其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看一个人是否能够充分发挥主体性。

四、现代学校教育中应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1、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是体现主体教育思想的关键所在。主体教育思想认为,要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确保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一种实实在在的主体地位。没有主体地位,哪里会有什么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又怎么可能培育和发挥主体能力?而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建立一种合理的师生关系。因为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人,学生在学校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其主体性发挥得如何,取决于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态度。所以,看一个教师是否真正理解了主体教育思想的内涵,是否在教育活动中真正贯彻了主体教育的原则,首先应该看他是如何对待学生的,以及学生在他面前是如何表现的。

2、合理师生关系的要点是平等民主、相互尊重。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尊重的,但目前需要强调的主要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应该是一种设身处地的全面的尊重,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水平以及尊重学生的状态等。即使一个学生在别人眼里一无是处,教师也应该发现他的发展潜力,并为他制定合适的发展目标,采取适合他的教育方式,让他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