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康乐以来

自康乐以来

自康乐以来范文第1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人们在《声无哀乐论》所涉及的一系列音乐美学问题上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与争鸣,形成了一股嵇康研究的热潮。主要聚焦于“声无哀乐”的哲学基础(“唯物”与“唯心”)以及《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观(“自律”、“他律”与“和律”)两大论题。以下将对此予以综述:

一、“唯物”与“唯心”:“声无哀乐”的哲学基础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了“声无哀乐”的观点,即认为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哀乐是人们的精神被触动后产生的感情,两者并无因果关系—— “心之与声,明为二物”。音乐本身的变化和美与不美,与人在情感上的哀乐是毫无关系的,人的情感上的哀乐是因为人心中先有哀乐,这里,音乐起到的只是诱导和媒介的作用。

针对这一观点,学者们纷纷通过相关撰述探求了其内在所反映出的或唯物、或唯心的哲学思想基础问题。其中,以茅原、修海林、李宝杰、孙维权、李曙明等人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认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哲学思想基础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如茅原在《试谈嵇康的音乐思想》(《南艺学报》,1980.2)中率先指出:“嵇康的音乐美学是复杂的,他承认音乐的客观属性,力求把主观和客观予以区别,这是符合唯物论的认识论的......”;修海林在《论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声无哀乐论〉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2)一文中进一步说明:“嵇康哲学思想基础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在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的关系中,嵇康并未将心视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使得他的音乐思想基本上保持了唯物主义的面貌”;李宝杰也在《谈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交响》,1984.4)一文中对此论断加以阐释:“嵇康的世界观出于玄学而又不同于玄学,有其独到的认识与主张。大致讲,他侧重于老子哲学的物质本体说,而不同于王弼带有虚无倾向的精神本体说。概括来谈,就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在于自然,对事物的认识,要遵循其自身规律,而不可强加于人为的因素,以此为基础,嵇康对于音乐艺术的认识,其思想趋向也就显而易见了。”另外,孙维权(《新解》,《音乐艺术》,1983.2)和李曙明(《老子与音乐观新探》,《音乐探索》,1986.1)也在文章中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同时,以蔡仲德、吴毓清等人为代表的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哲学思想基础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其中,蔡仲德在其文《“躁静者,声之功”也——再论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意义兼与李曙明君商榷》(《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8.4)中对嵇康的话语“乐之为体,以心为主”、“声音以平和为体”等进行了分析,并从其内部包含的“声音”与“乐”可互相通用的涵义中得出该结论;同时,吴毓清也明确指出,嵇康通过强调概念的灵活性而达到否定概念(名)与所反映之物(实)之间,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的确定性,亦即通过强调认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一种内容可以由多种形式予以表现的可能性),而达到认识的绝对(相对中之绝对)性,形式与内容之间联系的确定性的否定…“声无哀乐”论的唯心主义就在于:把相对绝对化,把灵活性“加以主观的应用了”。

笔者以为,归根结底,上述关于“声无哀乐”哲学基础——唯物与唯心的不同认识主要基于对“声无哀乐”这一命题中“声”字的不同理解。前者认为“声无哀乐”是指“乐音无哀乐”而非指“音乐无哀乐”,后者则认为“声无哀乐”是指“音乐无哀乐”。

二、“自律”、“他律”与“和律”: 《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观

关于《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观,学者们也存在着或“自律”或“他律”,抑或“和律”的不同认识。其中,大部分学者都倾向于认为嵇康的音乐美学观是“自律”的。他们认为:“声无哀乐”意即音乐与“哀乐”无关——音乐是由诸种音乐元素构成的和谐形式,它只有好与坏、简单与复杂、高与低之分,与人的情感无关,音乐的美就存在于其本身的形式之中。在这一观点辐射下而撰写的相关文章涉及各相关专题的探讨,主要包括:王誉生《音乐自当有哀乐——读札记》(《交响》,1986.1)、刘朝谦《嵇康音乐美学情感论》(《音乐探索》,1988.1)、陈允锋《嵇康音乐审美主体观发微》(《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3)、马钦忠《论嵇康的美学思想》(《中国音乐学》,1996 .3)、刘瑾《的产生原因及其评价问题》(《天籁》,2004.4)等。

同时(近年来体现得尤为突出),另一部分学者又认为,嵇康的音乐美学观是复杂的“他律”论。这一观点突出体现在胡郁青、刘嘉《嵇康及其美学思想探析》(《中国音乐》,2000.1)以及陈晓娟《与自律论》(《人民音乐》,2002.2)之中。胡郁青和刘嘉在文中,从“在对音乐内容的认识上”、“在音乐的创作和欣赏活动的认识上”两个方面着手分析,并由此认定:嵇康音乐美学思想本质上是他律的,《声无哀乐论》其实是嵇康以和官方音乐美学思想相对立为目的而进行的带有某些浪漫气质的反抗而已;陈晓娟同时也根据德国音乐美学家伽茨《音乐美学的主要流派》一书的相关观点,通过分析加以论证,指出《声无哀乐论》完全不带自律论色彩,是地道的他律论。她谈到:嵇康的证明“声无哀乐”,是为了提倡一种平和的音乐欣赏方式,而他的力求平和,目的又在音乐之外。就这一点来看,《声无哀乐论》也只能属于他律论。嵇康从一开始就无任何有关自律他律的敏感,他力图证明音乐与哀乐之心两者无必然联系,证明声音以平和为体,提倡人心以平和为应,只是为了对抗当时礼乐空洞、时风好哀的现实。当时的社会条件不允许为艺术而艺术地看待音乐,司马氏把音乐作为粉饰太平的工具,寻常人把音乐作为发泄导情的工具,即使嵇康本人也不过是把琴声作为一种养生之道。他认为众乐器中,“琴德最优”,“含至德之和平”,“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因此,“声无哀乐”是通过音乐欣赏中情感来源的正身,对粉饰太平的教条音乐的批驳,对平和欣赏音乐的提倡。在嵇康等士大夫们用音乐对抗恶劣生活时,音乐如何自律?

此外,以李曙明为代表的学者也提出,《声无哀乐论》所体现出来的是“和律”论的音乐观(既非自律又非他律)。在《老子与音乐观新探》(《音乐探索》,1986.1)一文中,他指出,“乐之为体,以心为主”是嵇康音乐观的核心命题,而可以由此阐发的是,既然心为音乐艺术之主,音当然就只能是音乐艺术之客,心音之和、主客相谐也就是音乐艺术的整体结构———“无声之乐”之心与“有声之乐”之“音”都属音乐艺术的范畴,可以总称之为乐的观念,而这一音乐艺术整体结构中的心音之和、主客相谐、心声之间对映(应)及其对映中的同构所构建的音乐艺术的完整形态即体现了嵇康的“和律”音乐观。

自康乐以来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康乐项目;服务品牌;特色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可支配时间的增加,人们对康乐、健身等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也随之增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康乐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多地在康乐上做投资,康乐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那么何为康乐呢?康乐是指人们为达到调节身心,恢复体力和振作精神的目的,在闲暇时间,在一定场地和设施条件下参与的休闲性和消遣性的活动,它包括消闲类活动、娱乐类活动、保健类活动、康体类活动。酒店设立康乐部是为酒店客人提供康体、娱乐和休闲保健等活动场所的部门,是酒店为满足客人多样化消费的需要,吸引客人来此消费,从而提高酒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方面,根据酒店星级评定标准,康乐部是高星级酒店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康乐部的设施设备状况直接影响到酒店星级的划分和评定。另一方面,从酒店的角度来看,高星级酒店设立康乐部,不仅可以充分展现高星级酒店的档次和魅力,还可以满足不同客人的不同需要、完善服务功能、稳定客源、延长客人的停留时间,提高酒店的综合效益。但大多数酒店虽然花了巨资打造康乐设施,但是成效并不好,如何经营好康乐部门便成为酒店一大难题。

一、高星级酒店康乐部现状

(一)客源结构差异性决定了康乐消费的水平

康乐消费与客房、餐饮等消费不同,一个明显的差异就是康乐作为人们精神享受的一部分,而不是必须消费的商品,具有很大的弹性。在住店客人中,注重康乐消费的往往是国际商务客和其他类型的境外旅游者。这此客人除了住宿以外,在餐饮、娱乐等方面的消费能力较强,使酒店整体经营设施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促进了酒店康乐部经营业绩的提高。但他们只占到客源中的30%,其他70%主要是以国内客源为主。这些客源中绝大部分人在酒店的消费主要是满足基本住宿的需要,而在酒店进行餐饮、娱乐消费的却很少。所以,客源结构的差异性决定了消费能力,而消费能力又影响酒店康乐项目的消费水平。

(二)康乐项目盲目跟风失去特色

康乐项目无疑是酒店经营特色的体现,酒店推出个性化经营战略关键是要具有不同于竞争对手的特色化产品,为客人创造更多附加价值,而康乐项目正是彰显酒店差异化的个性化产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因国内顾客缺少对酒店康乐设施的需求,酒店康乐部中的设施设备大多处于闲置状态,这也导致了酒店管理者对康乐经营的不重视,在项目设置上盲目的随大流,市场上什么流行,就经营什么,没有去挖掘自身的优势,无法形成自身的特色,不仅造成酒店康乐管理的难度,同时也造成资源浪费和酒店的经济损失。

(三)酒店对康乐服务认识不够

虽然说现代酒店对康乐的开发程度很高,但很多酒店对康乐基本知识和相关内容的了解可以说是知之甚少!这也导致了很多酒店不知道康乐的真正功能是什么,就像“瞎子走路没有方向”一样。只是注重的设施设备上的更新而忽略了酒店康乐的真正目的其实是为了顾客放松,满足顾客休闲娱乐的过程。酒店只是提供了一个娱乐场所给客人,而没有很好的了解康乐部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能为顾客做什么,顾客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和什么样的服务。同时很多酒店为了节省资金上的投入,都选择把康乐项目进行外包,特别是一些度假型的酒店选择和景区联合,甚至外包。这样的合作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酒店对康乐项目管理的决策权,很多外包型康乐项目都会使酒店受人牵制,甚至康乐项目的外包公司主张景区对顾客有一些不良作法,例如针对一些外来旅客强行推销一些产品和活动金额较大的项目,对酒店的形象造成损害,不仅不能让酒店康乐项目发挥应有的效益,还会对酒店的形象起到反作用。这些种种都会导致酒店的康乐服务项目不能充分满足顾客的需求,同时也影响酒店的经济效益。

二、对酒店康乐发展的建议

(一)打造酒店康乐服务品牌获取更多受众

受客源结构的影响,酒店康乐部受众有限,酒店在吸引内部顾客的同时为何不考虑吸引店外真正需要康乐服务的顾客呢?所以打造酒店康乐服务品牌显得尤为重要。酒店在打造康乐服务品牌方面,第一要求酒店要有自己的品牌定位,这样酒店才能在康乐项目的选择上有针对性和方向感,康乐项目的选择要跟酒店文化相融合,让顾客感受到文化气息,康乐项目别具一格,酒店康乐服务才会获得市场口碑和影响力,从而打造自身的品牌。第二酒店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对康乐项目进行一定的品牌塑造。所以在打造酒店康乐服务品牌、扩大影响力的时候要对康乐项目进行一定的升级,以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招揽生意,获得更多的利益。

(二)形成具有特色功能的康乐项目增强酒店竞争实力

中国新的《酒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中只保留必备的健身设施,如健身房、游泳池、美容美发中心等。康乐项目、康乐设施中大部分内容调整到加分项目中,给予酒店在康乐项目的设置上有了很大的选择权。酒店不仅可以选择歌舞厅、音乐厅、投影电视、迷你电影厅、卡拉OK厅、夜总会歌舞厅、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表演,如茶道、民歌、民族舞蹈等娱乐项目,而且可以选择网球场、保龄球室、桌球室、乒乓球室、高尔夫练习场、射击场或射箭场、溜冰场、潜水或冲浪、游艇、儿童康乐室、室内游泳池等运动休闲项目,还可以选择室、桑拿、美容、按摩等保健服务项目。

因此酒店在提供基本康乐服务项目的同时,还应因地、因时、因品牌不同而选择特色服务项目,从而形成特色的经营。比如有些坐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酒店就可以开展一些民俗表演、民族歌舞教学等与当地民俗相结合的特色康乐服务项目。另外,酒店还应着眼于市场动态进行康乐项目的开发,针对市场最新的流行方向去选择开发康乐项目,如酒店可以针对女性客人设置独特的康乐项目,一般女性客人都不偏爱剧烈运动,先进的瑜伽设施结合化妆美容美体,练完瑜伽之余泡个芳香怡人的花水浴,放松身心的同时又有美容的功效。针对男性客人,高科技的健身项目和器材同时配备专业的健身教练,让男性顾客的健康得到合理规划的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尊贵感。这些服务温馨舒适而且具有个性,足以让客人流连忘返。最后,当然要对酒店周边的竞争对手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其优势,并借鉴其优势,针对性的打造出自己个性化的优势,作到“艺压群芳”。

(三)注重细节,强化员工的技能指导

自康乐以来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嵇康 声无哀乐论音乐 礼乐

研究中国古代的音乐理论,音乐的社会功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对嵇康《声无哀乐论》的探讨,恰恰在这一方面是个薄弱环节。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是嵇康关于音乐号隋感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其认识也渐趋一致。而论及嵇康的音乐理论与儒家礼乐观的关系的时候,则往往认为其中有矛盾和混乱的地方。但遗憾的是,有关论断也同样充满矛盾和混乱。问题就出在论者往往先验地以反儒学为嵇康音乐理论的指导思想,而忽略了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所体现出的以自身感悟与外物印证来探索“自然之理”的科学论证方法。

因而,将嵇康对音乐的社会功能之形成的解释,当作对封建伦理道德的维护或妥协。也就是说,论者强调的是反,而嵇康实际上是解。反就可能是偏激的,容易是诡辩的。解则可能恢复真相,比较符合客观实际。嵇康音乐理论最独特最有价值之处就在于,他为达到解清音乐本质的目的,详尽客观地阐释了音乐的社会功能之所以能形成的真相,将其和音乐的本质区分开来。用嵇康《琴赋》中的话来讲,就是“解音声”、“达礼乐之情”。

这对于破除在经验层面上注重音乐功用并将其当作本质的实用主义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声无哀乐论》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自是不言而喻。在这里,区分声和乐的概念是很重要的。

论者每言嵇康《声无哀乐论》第八答中的“乐之为体,以心为主”,与其第四答中所讲的“心之于声,明为二物”、第三答中的“音声有自然之和”、第五答中的“声音以平和为体”的命题相矛盾。这是不明白古代所讲的“乐”,不同于我们现在所讲的音乐。也就是《乐记》所说:“夫乐者,与音相近而不同。”中国古代以《乐记》为代表的音乐理论,对声、音、乐的区分很清楚:“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声是基本单位,音是有一定变化节奏的旋律,乐则是高级的和其他艺术共同表现的音乐。三者属于递进关系。从其论述来看,乐有以下几个特征:

1、乐是和诗、舞合一的。《乐记》云:“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这本于《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百兽率舞。”是以《周礼》中的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又要“以乐舞教国子”;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又要“教六诗”。

2、乐是先王所作以导人之情的。《乐记》云:“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导)之……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3、乐和礼一样能起到道德、政治的作用。《乐记》云:“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4、乐是通天地之规律的,体现中和的。《乐记》云:“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

5、乐是快乐的。《乐记》云:“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这一定义尤为突出,《国语》、《吕氏春秋》等书都反复申述。

如以这种乐的概念来衡量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中的“乐”,两者是一致的。比如第三答中的“且夫咸池、六茎、大章、韶夏,此先王之至乐,所以动天地感鬼神”,至乐为先王之所作,合于乐的第二个特点。第六答中的“假使《鹿鸣》重奏,是乐声也。而令戚者遇之,虽声化迟缓,但当不能使变令欢耳。何得更以哀耶”,乐为快乐之声,符合乐的第五个特点。关于乐的内容最多的是第八答。“故歌以叙志,侥以宣情”,讲的是乐的第一个特点。“是以古人知情之不可放,故抑其所遁。知欲之不可绝,故因其所自,为可奉之礼,制可导之乐。口不尽味,乐不极音”,讲的是先王作乐导人之性情,即乐的第二个特点。“故乡校庠塾亦随之变。丝竹与俎豆并存,羽毛(旄)与揖让俱用,正言与和声同发。使将听是声也,必闻此言;将观是容也,必崇此礼……此又先王用乐之意也”,则讲的是乐和礼对社会所起的作用与中和,是乐的第三个和第四个特点。而被人们感到与其论点有矛盾的“乐之为体,以心为主”,其实体现的是乐的第五个特点“乐者乐也”。按此段文字为:

大道之隆,莫盛于兹,太平之业,莫显于此。故日: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之为体,以心为主。故无声之乐,民之父母也。至八音会谐,人之所悦。亦总谓之乐。然风俗移易,不在此也。夫音声和此(比),人情所不能已者也。是以古人知情之不可放。故抑其所遁。知欲之不可绝,故因其所自,为可奉之礼,制可导之乐。

其中“乐之为体”、“无声之乐”的乐,都是快乐的意思。这可从“无声之乐”来谈起。这里的“无声之乐”,不是道家《老子》“大音希声”、《淮南子·说林训》“听有音之音者聋,听无音之音者聪”的无声,而是用的《礼记·孔子闲居》中的典故。孔子对子夏讲:民之父母要致五至三无。无声之乐就是三无之一:“夙夜其命宥密,无声之乐也。”孔子是以《诗经·周颂·吴天有成命》的诗句来说明,统治者努力于治理国家,则老百姓没有听音乐也是快乐的。郑玄的注就讲:“言君夙夜谋为政教以安民,则民乐之。此非有钟鼓之声也。”事实上前面所言“太平之业”,也正是人民之安乐。无声之乐的乐既然是快乐之乐,“乐之为体,以心为主”的乐也只能是快乐之乐了。快乐当然是以心即感情为主,可见,“乐之为体,以心为主”这一定义和嵇康的声无哀乐并不矛盾,因为他说的是“乐”而不是“声”。而其他“人之所悦,亦总谓之乐”、“制可导之乐”的“乐”,则是快乐的先王之音乐的乐。这从“亦”字就可体会出来。

明白了这个意思,就好理解嵇康移风易俗的理论了。嵇康认为“夫言移风易俗者,必承衰弊之后也”。不衰弊的社会,自然不存在移风易俗的问题。而在衰弊之后的社会里,“八音会谐,人之所悦,亦总谓之乐”的乐,并不能用来移风易俗。因为他是快乐的乐,还不是先王加工过的音乐的乐。虽然音声美妙,但和郑声一样,有“妙音感人,犹美色惑志,耽架荒酒,易以丧业”的危险。所以要经过古人也即先王“抑其所遁”、“因其所自”的制作,才会“可导”,“使远近同风,用而不竭,亦所以结忠信著不迁也”,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我们看得清楚,嵇康《声无哀乐论》中乐的概念和传统之乐的概念相符。他是运用同一概念进行论辩,声是声,乐是乐,谨守名实,互不相滥。阮籍的《乐论》也是如此。

《声无哀乐论》中乐的概念已如上述。但是很自然要有一个问题摆在嵇康的面前:

既然先王所制之乐以快乐为特征,以此为标准衡量其他乐曲,岂不是就要有了哀乐之分?事实上《乐记》就是这样区分的。如果说音乐和感情没有关系,应当是所有的乐曲都没有关系才对。对于这个问题,嵇康不是和一般论者认为的那样,对儒家思想做了妥协或存在矛盾,而是对音乐的本质做了详尽地剖析,得出以声为哀和以乐为乐都不是音乐本质的结论。

嵇康在第一答中先从声之产生和听声者的角度来论证声之本无哀乐:“夫天地合德,万物贵(资)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故章为五色,发为五音。音声之作,其犹臭味在于天地之间。其善与不善,虽遭遇浊乱,其体自若,而不变也。岂以爱憎易操,哀乐改度哉?”这是言音声和万物一样是天地之产物,本身不会有哀乐。在第三答中他还以人所发的音和自然界的音相同,进一步证明音声本来就没有哀乐。音声之没有哀乐还可以从听音声者的不同反映来得到证明。也就是他说的:“夫殊方异俗,歌哭不同,使错而用之,或闻哭而欢,或听歌而感(戚)。然而哀乐之情均也。今用均之情,而发万殊之声,斯非音声之无常哉?”嵇康这个论点向来为人所关注。

但是我们认为更值得我们注意的还应该是《声无哀乐论》中剖析了人们之所以认为音声之有哀乐并能产生社会效应的原因。

嵇康首先指出,音声本身没有哀乐,可是作乐曲者是有哀乐的,并可用音声来表现他的哀乐。也就是:“劳者歌其事,乐者舞其功。夫内有悲痛之心,则激切哀言。”可以说嵇康在这里是为《乐记》这一段话作解:“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于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咩以缓……”因为《乐记》的观点正是从作者的角度推论下来的。但是嵇康接着指出:“哀心藏于苦心内,遇和声而后发。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作者的情是通过音声之“和”来表达的。不能将音声的“和”与作者的感情混为一谈,误以为声有哀乐。事实上认为音声有哀乐的谬误大多数就是如此产生。不仅普通音乐,就是圣人所作的乐也不会例外。这从圣人之乐可由他人来演奏,演奏者本人不必是圣人而得到证明。也就是第三答所云:“舜命夔击石拊石,八音克谐,神人以和。以此言之,至乐虽待圣人而作,不必圣人自执也。何者?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克谐之音,成于金石;至和之声,得于管弦也。”所有的作曲者都是利用声之“和”的规律。这不仅破除了圣人作乐的神秘性,而且动摇了观音以知政、观乐以知政的基础。

作乐曲者是利用声之和来作。闻乐曲者也只能是通过其和来欣赏其乐曲。既然“和声无象”,自然是同样的情可发出不同的音声,同样的音声也可引出不同的情。那么,秦客所讲传统的“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的观点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所以嵇康又对音乐之所以能够产生群体性的认同和社会效应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这的确是客观存在,但都是通过非音乐的手段和途径而形成的。

第一、既然是“夫内有悲痛之心,则激切哀言。言比成诗,声比成音”,那么歌其事的劳者,舞其功的乐者,传达感情就不是纯音乐的途径。诗有语言或文字,自然能传达作者的感情和意图。也就是下面的“情感于苦言”。舞者有动作,自然也能表情和表意。于是听音者不能不“嗟叹未绝,而泣涕流涟”了。这言和舞都不是音乐的范畴。下文“且季子在鲁,采诗观礼,以别风雅,岂徒任声以决臧否哉”,也讲的是这个道理。我们看得清楚,这种诗乐舞合一所产生的哀乐效应,正是先王之乐的特征。《乐记》为代表的音乐理论虽然把音和乐区分得很清楚,却没有把音乐从原始时期的诗乐舞合一中独立出来。是以嵇康实际上已做了析离工作并批驳了“乐者乐也”的命题。

第二、这种由作者的苦言所影响的音声,对于听众自然要产生影响和暗示,这就是“杂而咏之,聚而听之。心动于和声,情感于苦言”,从而产生和作曲者同样倾向的情感。于是这本无哀乐的“和声”,就会产生群体性的趋向,并被误以为这种感情是音乐本身所具有,忘记了音乐的本来面目。也就是:“夫以有主之哀心,因乎无象之和声。其所觉悟,唯哀而巳。岂复知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哉? 风俗之流,遂成其政。”这里的“风俗之流,遂成其政”,也即第八答中的:“托于和声,配而长之。诚动于言,心感于和。风俗一成,因而名之。”讲的是趋同性逐渐在社会中有了认同,并赋予其定义。秦客将“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看作“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的原因就在这里。有了这种趋同性,统治者就会对其加以利用和加强,用以达到统治人民、改造社会的目的:“是故国史明政教之得失,审国风之盛衰,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故日:亡国之音哀以思也。”可以说,音声本身无哀乐,是国史、先王赋予其哀乐,并肯定、反对、鼓吹、取消、引导这种哀乐,在社会群体中达到更大的认同。古代以《乐记》为代表的音乐理论之所以反复强调先王,就是因为这种作用与统治集团作乐曲者的社会地位成正比。我们看得清楚,形成趋同性也好,促进认同的手段也好,都是在音乐之外的。因此,嵇康在第八答中,不仅明白指出“是以国史采风俗之盛衰,寄之乐工,宣之管弦,使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诫”是“先王用乐之意也”;而且“君臣用之于朝,庶士用之于家。少而习之,长而不怠。心安志固,从善日迁。

然后临之以敬,持之以久而不变,然后化成”也是“先王用乐之意也”。用乐,即利用乐、使用乐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说,《乐记》为代表的传统观点所谈的是手段、作用和目的,并把手段、作用和目的当成了音乐的本质。嵇康所谈的是音乐的本质,并将手段、作用、目的和音乐的本质区分开来。在中国古代总是由发生过程来谈性质的思维笼罩下,嵇康的这种思想是十分可贵的。总之,趋同性和认同都不能代替和改变音声之没有哀乐这一本质。第一答中:“及宫商集化(比),声音克谐。此人心至愿,情欲之所钟。古人知情不可恣,欲不可极,因其所用,每为之节。

使哀不至伤,乐不至淫。”这一论述,和声无哀乐的论断并不矛盾,因为其中所说的“古人”也就是“国史”和“先王”。他们所认为的哀和乐都不是音乐本身所具有。

嵇康对音声的社会效应产生之原因的解析,不仅指出传统的“亡国之音哀以思”的谬误,也否定了先王之乐为乐的神圣。一旦摆脱了狭隘的、单一的先王之乐的标准的束缚,眼前就会海阔天空。是以嵇康将一切传统的关于音乐的淫邪雅郑的评价都予以廓清,而从音乐本身的“和”来重新认识。“然所名之声,无中于淫邪也”,“淫之与正同乎心,雅郑之体,亦足以观矣”。而传统所否定的郑声,以其自身之和被嵇康认定为“音声之至妙”。

自康乐以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理音乐教育积极作用

心理健康作为一项反映个人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数。在当今的教育、生活中越来越受到关注。而音乐作为美感教育,可以使人放松,表达和释放自己的情绪,构建健康、积极的心理。音乐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如今社会进入网络时代,人们生活在知识高度膨胀的空间,因种种原因,心理压力不断加重,许多人因抵制不住而导致心灵扭曲,或精神失常,或犯罪,或轻生。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及自杀率不断攀升,这是提醒教育者要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多的关怀。由于受学习、情感、就业等压力的影响,职高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而音乐教育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学科,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它对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沟通协调人际关系,铸造完善人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音乐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音乐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过程中有着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对一些家庭离异的孩子们做的实验发现: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语言的匮乏和个性原因,非言语的音乐疗法往往比“谈话疗法”更有效。音乐可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缓解他们的各种负面情绪,这也已经得到了很多心理学研究的证实。比如一些实验中运用包括声乐、器乐、音乐艺术欣赏、审美教育等活动来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发现这些活动可以明显的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研究也发现,听30分钟音乐可以明显的降低个体的状态焦虑。

音乐的功能一般主要概括为三个层面:物理、生理、心理。而最后一层是音乐对人的心理所产生的作用。它是双向性的,使音乐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平衡和谐发展。音乐教育是其它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这是音乐自身的美所决定的。”音乐美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其间的协调与对抗、追逐与遇合、飞跃和消逝,这些东西以自由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直观的心灵面前,并且使我们感到美的愉快。旋律优美、节奏舒缓的乐曲对大脑神经的刺激犹如轻轻地按摩一样,让血压下降,肌肉松弛,从而起到缓解疲劳、放松心情的作用。在平时:学生考前播放轻快的音乐以缓解紧张情绪;许多运动员在大赛前听音乐放松心情;许多咖啡厅酒吧里舒缓的蓝调背景乐可以让工作一天的人身心愉悦……由此可见,音乐美育本身就是追求舒展、愉快、自由和谐的。音乐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通过音乐教育来促进心理健康的具体措施

1.弱化教化功能,强化情绪抒发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音乐教育太过于强调教化功能,而忽视了音乐教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活动。荀子在《乐论》中提到:“夫乐者乐也,人情子所以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可见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音乐可以满足情感需要,促进心理健康,但可惜的是这种思想没有得到重视。通过欣赏一些学生喜欢的—缓解疲劳,放松心情;演唱学生喜欢的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合理倾诉、宣泄。在音乐教育中引入流行的元素,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尝试。流行音乐是指一切具有时代潮流和地域特征的普及的通俗的大众化的音乐。在中学特别是职高音乐教育中应当引入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自我,易于沟通交流,引起共鸣,且与时代紧密相联,内容通俗易懂,对那些了解音乐理论不深的学生来说,学习、演唱或演奏起来比较容易。通过流行音乐可以很好的抒发压抑内心的紧张和抑郁情绪。

2.鼓励学生登台表演,表现自我培养自信

音乐是一种表现艺术,无论是歌唱,还是器乐,都强调用演唱或演奏来表现表演者的情感思想,再通过这种表现的张力去感染听众。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在课外音乐活动中不断锻炼,可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创作、审美、人际协调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课外活动涉及到舞台表演,这种专门的训练就是要让演员在聚光灯下,在观众面前能用音乐自然地表现自我。在学校中,经过有意识的表演锻炼的学生,在与人交流时,尤其显得大方、开朗、自信、活跃。因此,在学校音乐课上,教师可通过舞台表演训练,让学生学会在众人面前调适心理,并能充满自信地展示自我。

3.合唱—培养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自康乐以来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高师音乐教育 结合 声乐

一、在高师音乐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关于心理健康的含义,目前尚无定论。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环境能高效而快乐地适应;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丰富而持续的心理状态;还有人认为心理健康表现为积极性、创造性、人格统一,有行动热情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所说的在高师音乐教育中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以上的作用外,还在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更好地完成高师音乐教育中技能课的训练,从而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当前社会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提倡人的全面发展,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是指人在生活、工作、社会活动中所具备的自身条件,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关注其他教育的同时,必须关注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培育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的功能。当今社会,体制交替、观念冲突、文化碰撞,人们的思想困惑越来越多;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人际关系的紧张,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这感染和冲击着高校的大学生们。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培育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能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

2.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的功能。我国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的功能能够引导人们从全局出发,珍视历史机遇,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和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中去。

3.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功能。当今社会,竞争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功能不仅能够引导人们加强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还能引导人们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他人、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排除心理障碍,积极看待人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及时排解其心理障碍,增强生活信念,启迪认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他人、社会联系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排除人格障碍,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人格是人际关系的产物,人格障碍是指人受环境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偏离常态发展产生人格变异,导致工作、学习、生活上的一系列心理障碍和疾病。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使这类人认清自身的人格偏差,逐步修正人格偏差,最终形成健全人格。

3.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辩证地看待问题,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当今社会的青年一代在顺境中长大,承受生活打击的能力不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看待生活的磨难,掌握生活中的辩证法,恢复心理平衡,勇敢地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

4.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处理好人际关系。要想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要正视不和谐因素的存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看待他人,处理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的关系,在交往中完善自我,提高整体心理素质。

(三)高师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结合的现实意义

要想做好新形势下的高师音乐教育工作,不仅要深入研究教育与音乐教育的规律、特点,还要深入研究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特点。运用心理学理论研究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对做好新形势下的高师音乐教育工作有很大的益处,需注意以下两点:

1.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中除智力因素外的一些心理因素,它起着牵引人们思想发展的方向和深度的作用。当今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较高的智力因素,也需要较高的非智力因素,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

2.个性型与合作型的统一。高师音乐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同时又要兼顾音乐教育的规律,针对特殊音乐人才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同时与社会的需求和群体组织需求相结合,有正确的合作观和群体创造意识。

二、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培育心理和谐,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一)心理和谐的表现及其规律

人的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首先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其次表现为人与事的心理和谐;再次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心理和谐。心理和谐的集中表现是对外适应和对内协调,能够客观看待社会和自我内心世界,愉快接纳自我,承认现实。

(二)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培养心理和谐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整体素质。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培育人的心理和谐,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最终塑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素质等。二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高师音乐教育要注重培养和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培育尊重他人独特个性、成长经历和生活经验和情趣的意识和感受。

三、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心理素质培养的内涵

(一)智力品质培养

智力品质是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操作系统。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的能力的大小主要看其智力结构的质量。高师音乐教育者智力素质的培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影响教育的各种因素和问题进行加工能力培养。高师音乐教育者要具备科学研究能力,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教育影响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二是传递教育影响的组织管理与语言能力培养。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包括确定集体目标和计划的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思想教育能力;语言能力培养要培养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二)情绪情感品质培养

情绪和情感是心理素质结构中的动力成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具有自发性因素,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加以控制。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情绪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使其懂得情绪情感产生的机制、特点、功能及表现特征,了解自己情绪情感发生发展的特点、水平和规律,注重理智感、美感、道德感等高级情感的陶冶。

(三)需要与动机品质培养

需要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意识到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对一定的客观事物的追求;动机是激发或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的心理动力。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与动机品质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使其了解需要与动机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自己的需要层次、需要结构、动机水平的优势与不足,了解影响自身的需要与动机水平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掌握运用需要与动机理论来努力提高自身的需要层次与动机水平。

(四)自我意识培养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认识。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自我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懂得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机理与过程,了解自我意识发展对人才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自我意识,实现自我修养能力的提高,善于利用自我意识,实现自我调控,保持心理健康。

四、高师音乐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

以声乐演唱与教学为例。声乐课以及由声乐课派生出的声乐作品赏析课、声乐教学法等课是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主干课程。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人们重视歌唱中的各种技能技巧,往往忽略心理因素对声乐演唱与教学的影响。

(一)生理心理学原理与心理健康在声乐艺术中的应用

1.歌唱时对声音的感知。声音是听觉的艺术。人对声音的感知取决于声音的四要素:音高、音量、音色、音值。人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是凭借听觉器官接受声波刺激所形成的整体听觉印象形成的。听觉印象有两种:一种是普通听觉,是指听觉器官对外界声音刺激的直接感受;一种是内心听觉,是指音乐家在想象声音或各种声音的配合时在音乐概念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听觉印象。初学声乐的人在歌唱时自己听到的声音往往与别人听到的声音有很大的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声音传导的路径是不一样的。所以,一个有经验的教者会耐心鼓励和引导自己的学生学会分辨好与坏的声音,进而建立自己的内心听觉。

2.歌唱中的音乐想象。音乐想象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与感知觉、意象、联想、思维、情感及意志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种主观积极的心理活动。歌唱者在演唱一首歌时首先是在头脑中把歌声和具体音调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清晰明确的意象,通过思想上预想的活动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和连续贯穿的表情。

(二)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歌唱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关期刊更多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电子对抗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对抗分会

母子健康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