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刻舟求剑题目的意思

刻舟求剑题目的意思

刻舟求剑题目的意思

刻舟求剑题目的意思范文第1篇

显然,现在20多个重点品牌,都是非富即贵的货。这就出现了第一个问题:2015年全国卷烟消费中间价位是多少?无疑从二类烟到低一类(15~20元/包)当之无愧。届时低端市场的主流价位是多少?按目前的发展速度,当20多个品牌占尽市场总量时,低端市场恐怕已由低三类烟一力承担,即7元/包将是彻头彻尾的低端烟。如果这样,某些品牌的“500万箱”又有何意义和价值?

这堪称是烟草版的“刻舟求剑”,从坠剑处刻舟而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某些品牌的“十二五”规划,拿品牌现在的数量级和排名去预计未来可以实现的数量级和排名,殊不知全国卷烟消费结构这艘船始终在前行,而卷烟单规格涨价已被证明是现行计划体制下无法大规模实现的策略。

话说到这里,似乎是在强调规模型品牌的结构提升的紧迫性,但对于具有价值优势的品牌来说,结构下移工作也同样紧迫。抓紧机遇在主力产品的优势价位区间充分发展,是品牌后“十二五”发展的根基所在。在这一点上,黄鹤楼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要把结构提升作为惯性思维强加给所有的品牌,这是“刻舟求剑”带给的另一个启发。

回到“规划”上来,第二个问题是,品牌规划就等同于数字规划吗?可根据2015年的品牌规划数据,来分解每一年的品牌目标,但若因数据而数据,不顾品牌竞争力及其真正要达成的发展愿景,单纯以计划的指令来拔苗助长,这岂不是舍本逐末?如果说拿品牌现在的地位类推未来的地位,是“刻舟求剑”的话,那么以数据规划来细分品牌的每一个阶段的发展结果,就与“郑人买履”无异了——“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这只会带来两种后果,一是封闭式发展,自缚手脚;二是扭曲化发展,自毁基石。尽管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规模、结构、份额、税利指标对企业所能获取的政策待遇十分重要,但切勿忘记从长远来看,品牌发展靠的是如何持续占领消费者心智,打造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轰轰烈烈的“十二五”规划口号的陆续提出以后,各企业要做的便是如何“去数字化”。完成了政治任务、争取了政策支持后,就只能回归现实,从品牌管理发展、技术产品储备、市场营销拓展三方面去脚踏实地地干出来。真正的企业战略规划,都是百年之计;站在当下去观察“十二五”,也仅有短短的三年时间罢了。

刻舟求剑题目的意思范文第2篇

一位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石皇冠,居然能够带领六年级的孩子,完成与会者现场随机指点的文言文《史记·匈奴列传》选段的教学。其课堂效果令所有在场的教师惊诧不已:何以能够完成连高中生学习都感到困难的文章教学?实在不可思议。不过,对此我并不感到意外,因为石皇冠老师从1998年就参加中国教科院的课题实验,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他迟早会成为创造惊人之举的人——勤奋学习、博览群书、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执着实践就是他的性格。真正令我感到意外的是,他对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探索,其实是一个在偌大的中国几乎找不到生存空间的“非常探索”,然而却在塞外得到自治区、市、旗、学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教研室、教科所的支持,不仅为石皇冠的创新提供了施展探究的大环境,而且尽一切可能满足探究所必需的条件;幸运的是又得到《内蒙古教育》原主编孙志毅长期的关注与栽培;更有同校教师的理解和帮助——须知这是课程改革的真正需要之所在,也是此项探索成功的关键之所在——值得全体师生乃至全社会尊崇!

我以为,石皇冠的探索绝不是一个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问题。其意义具有极其深远的标志性。标志着什么呢?

一、标志着滞后的阅读教学可以获得全新的突破

我们知道,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落实需要学生得到必要的、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没有这个时间、空间的保证,无论什么“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充分发展”都是空话。因而迫切需要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而减轻负担的关键在于学会学习,首先是掌握阅读:学会方法、养成习惯。千法万法掌握阅读是第一法!掌握阅读,就会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教学的突破事关重大,尽早阅读就是一切。但是,半个多世纪以来,语文阅读教学没有为学生“掌握阅读”提供工具性保证。人们不知不觉地迷失了语文工具性的本分,而代之以“人文之道”;口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行动却反其道而行之,将语文工具性之“渔”打入冷宫。石皇冠提出“学阅读”就是学“渔”。“学阅读”作为阅读教学的起点,是在儿童已经具备口语基础的情况下,为了充分满足儿童成长发展的需要,而通过“听读入门一步到位、先读书后识字”的路子实现的。它标志着儿童从入学第一天、识第一个字开始就进入阅读教学。

二、标志着阅读教学内容的重心需要向文言文倾斜

百年来,西学东渐,人们在批判孔家店的同时错误地将文言文划归为“封建文化”、贴上“旧的、反动的”标签,而将白话文标榜为“新的、革命的、大众的头衔”。厚今薄古成为主潮流。然而,以白话文为主的语文教材实施以来,中国人的语文水平每况愈下。究其根本,是我们更多地把语文教育纳入政治渠道思考问题,而没有从语文教育的文化属性这个根本角度认识问题。从文化发展的视角出发,文言文至少有两千年的发展史,而白话文仅仅百年而已;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源和本,而白话文是流和末。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材“随波逐流、舍本逐末”而不自拔,至今不悟!试想:如果我们以《吕氏春秋·察今》原课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见如此,不亦惑乎?”

如此,我们需要解决一系列基本问题:其一,“解字”,即认识、理解每一个字(特别是“楚、涉、坠、遽、其、惑”等字);其二,分析每一个字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特别是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和作用);其三,用白话文陈述故事,训练语感;其四,“明理、文悟”,从文中得出成语“刻舟求剑”;其五,原文学习的过程潜移默化的学理、方法、态度和习惯,获语文课程之“渔”。但是,如果用白话文学习“刻舟求剑”,得到的只是故事讲的“道”吧?语文呢?故事,哪个孩子看不懂?白话故事,哪个孩子不会讲?语文课的实效呢?!

因此,中国语文教育应当走“学文(言)、用白(话)”之路。对石皇冠的学生检测的结果表明:学文言的孩子的语文能力自然而然地迁移为高水平的白话文能力。

三、标志着阅读教学不是靠“读”和“背”解决问题的

课程改革十年来,语文教育总结历史经验,开出了治病的良方一个是“读”、一个是“背”。然而,语文教育的冰面至今不见回暖的迹象。为什么?因为我们将西方语言学的靴子套在中国语文教育的脚上,以为靠“多读、多背”就能够解决问题,错!西方语言“音形一致”,而中国语文,“汉语是汉语、汉字是汉字”,常常是“音同字不同、字同音不同”,何况汉语的方言甚多,各具特色。读和背都是“耳听口述”的,与“目视手写”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信息通道,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心理过程、思维过程。中国语文教育既需要解决“听说”规律,又要解决“读(阅)写”规律的两类基本问题。所以,一方面要学习“语感”,更要学习“文悟”;失去了“文悟”就失去了汉语文内在的灵魂,抽掉了语感的依托。所以,中国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的核心是“文悟”,即靠文字的推敲解悟,简言之,“语感文悟”、“汉字决定”。石皇冠的“文言文断句”探索表明了这一点,即,“文悟”主导了阅读的语感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四、标志着语文教育课程需要吸纳语文技术

刻舟求剑题目的意思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吕氏春秋》成语 结构形式 意义演变 儒学思想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的一部“杂家”代表著作,大约成书于公元前239年,是先秦诸子中唯一可考其年代的著作。全书分《八览》、《六论》、《十二纪》,共160篇。①书中的文章结构严谨,构思精巧,锋芒锐利,说理深刻,善于运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来说明抽象的道理,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醒世人的艺术效果,其语言经历代广泛习用,许多已转化为成语。经调查,《吕氏春秋》一书中出现的成语共有四十余个,本文将就这些成语的结构形式、意义演变,以及这些成语所承载的文化思想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吕氏春秋》成语的结构形式

《吕氏春秋》中出现的成语可以分为直接采用《吕氏春秋》原句的成语、调整原文语序、改动或增加少数字词的成语以及从《吕氏春秋》故事、寓言中加工提炼而成的成语等三类。下面分而述之:

(一)直接采用《吕氏春秋》原句的成语

这类成语是指后世沿用原书文字,保留原有语法功能而形成的成语。《吕氏春秋》作为杂家经典和中华文化名著,世代相传,影响广泛而深远。其中一些富于深刻哲理、含义丰富、形象生动的词语,为大家所熟知,并直接转化为成语。如:

①竭泽而渔——《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竭泽而渔”字面意义是说抽干池塘里的水,以捕捉其中的鱼。比喻目光短浅,只图眼前利益,做事不留余地。亦作“涸泽而渔”、“竭泽涸渔”。如汉·刘安《淮南子·本训经》:“焚林而畋,竭泽而渔”。又如晋·裴松之注引刘向新序:“覆巢破卵,则凤皇不翔,竭泽而渔,则龟龙不见”。再如姚雪垠《李自成》:“请皇上勿再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为小民留一线生机”。

②鸿鹄之志——《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

“鸿鹄”是指天鹅,因它飞得很高,故常用以比喻志向远大之人。“鸿鹄之志”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志向远大。如《史记·陈涉世家》:“庸者笑应曰:‘若为耕庸,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又如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

这样的成语在《吕氏春秋》中占大多数,代表了主流,不能一一详解,类似的还有“亡戟得矛”(《离俗》)、“博闻辩言”(《疑似》)、“不教之教”(《君守》)、“不偏不党”(《士容》)、“殚智竭力”(《本味》)、“道而不径”(《孝行》)、“伐性之斧”(《本性》)、“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尽数》)、“扬汤止沸”(《尽数》)、“天下太平”(《大乐》)“五脏六腑”(《达郁》)、“烟视媚行”(《不屈》)、“言行相诡”(《淫辞》)、“以利累行”(《审为》)等。

经分析以上成语的共同特点是它们在《吕氏春秋》里都只是一般的句子,在一定的上下文里表示某种具体的意义,后来经过长期的使用转化为成语,成为一个凝固的整体,意义上也不再是词义的简单相加,使用的时候相当于一个词。

(二)调整原文语序、改动或增删少数字词而成的成语

这类成语是后人在《吕氏春秋》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简略的加工改造而形成的,主要方法是删减、增加个别字词,或是对原文语序稍加调整,使原文语句凝固成四言成语,以达到精简含蓄的表达效果。

①东面而望,不见西墙——《吕氏春秋·去尤》:“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

改造为成语“东面而望,不见西墙”。该成语字面意思很简单,是指向东面看,看不到西面的墙。用来比喻主观片面,顾此失彼。如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执一隅之解,欲拟万端之变:所谓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也”。

②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吕氏春秋·审为》:“中山公子牟为詹子曰:‘身在江湖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

改造为成语“身在江湖,心存魏阙”。魏阙是指朝廷,该成语比喻虽然不当官,却关心朝政。如唐·陈子昂《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余独坐一隅,孤愤五蠹,虽身在江湖,而心驰魏阙。”

这样的成语还有“舍本事末”(《上农》)、“因噎废食”(《荡兵》)、“一夔已足”(《察传》)、“按兵不动”(《恃君》)、“贪小失大”(《权勋》)、“物极必反”(《博志》)、“泽及枯骨”(《异用》)、“发指眦裂”(《必己》)等。

(三)从《吕氏春秋》故事、寓言中加工提炼而成的成语

此类成语是将《吕氏春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语句的意思加以概括,摘取其中的主要成分或新加成分组合成的。

刻舟求剑——《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刻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止,从其所刻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概括为成语“刻舟求剑”,本指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失落水中的剑。后比喻方法不对头,拘泥固执,不知随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如:唐·刘知几《史通·因习》:“夫事有贸迁,而言无变革,此所谓胶柱而调瑟,刻船以求剑也。”明·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后论》:“受人家国之托者慎无刻舟求剑,托名为儒,求治反之乱。”

这样的成语还有“罄竹难书”(《明理》)、“尝鼎一脔”(《察今》)、“掩耳盗钟”(《自知》)、“分行同气”(《精通》)、“射石饮羽”(《精通》)、“癣疥之疾”(《直谏》)、“宵鱼垂化”(《具备》)、“丁公凿井”(《察传》)、“鲁鱼亥豕”(《察传》)、“良工巧匠”(《不广》)等。

二、《吕氏春秋》成语意义的演变

见于《吕氏春秋》中的成语在后来使用过程中,大部分保留了《吕氏春秋》中的原义,但是,还有一小部分的成语,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其含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与最初的意义稍有不同,综观《吕氏春秋》一书中的成语,最具特色的是该书中的成语在后世的演变中普遍产生了比喻义。

(一)与原义保持一致的成语

①三豕涉河——《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古今义都是指文字讹误或传闻失实。

②博闻辩言——《吕氏春秋·疑似》:“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古今义都是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③不教之教——《吕氏春秋·君守》:“不教之教,不言之诏。”古今义都是不以直接的方式教育。指自然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熏陶。

此外出自本书的成语如“殚智竭力”(《本味》)、“道而不径”(《孝行》)、“烟视媚行”(《不屈》)、“言行相诡”(《淫辞》)、“按兵不动”(《召类》)、“物极必反”(《博志》)、“宵鱼垂化”(《具备》)、“良工巧匠”(《不广》)等均属此种情况,其古今含义始终保持一致。

(二)古今语义存在差别的成语

①贪小失大——《吕氏春秋·权勋》:“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今贪于小利而失于大利者也。”原指因贪金而致失国,现形容因贪图小利而造成重大损失。

②射石饮羽——《吕氏春秋·精通》:“养由基射兕中石,矢乃饮羽,诚乎兕也。”原形容射出的箭力量很大,后来泛指武艺高强。

③舍本事末——《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原指弃农从商,古以农为本,以商为末。后用来比喻做事情只在枝节上下功夫,放弃了根本或轻重主次颠倒。

(三)现在多用比喻义的成语

①立锥之地——《吕氏春秋·为欲》:“舆隶,至贱也;无立锥之地,至贫也;殇子,至天也。”比喻能够容身的极小之地。

②亡矛得戟——《吕氏春秋·离俗》:“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比喻有得有失或得失相当。

③鸿鹄之志——《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比喻志向远大。

《吕氏春秋》中具有比喻义的成语很多,不能一一详解,故列举如下:“竭泽而渔”(《义赏》)、“鸿鹄之志”(《士容》)、“满而不溢”(《察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尽数》)、“扬汤止沸”(《尽数》)、“五脏六腑”(《达郁》)、“舍本事末”(《上农》)、“因噎废食”(《荡兵》)、“罄竹难书”(《明理》)、“尝鼎一脔”(《察今》)、“掩耳盗钟”(《自知》)、“丁公凿井”(《察传》)、“鲁鱼亥豕”(《察传》)等。

三、《吕氏春秋》成语中蕴含的儒学思想

《吕氏春秋》这本书是吕不韦召集门下宾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一部著作,它的内容庞大驳杂,思想内容与先秦诸子百家的主张有着深厚的渊源。《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杂家”,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对此书做出了较为公允的评价:“不韦固小人,而是书较诸子之言独为醇正,大抵以儒为主,而参以道家、墨家,故多引六籍之文与孔子、曾子之言。”③

中国传统文化,其主流是儒学,《吕氏春秋》中蕴含丰富的儒学思想,它不仅是一部学术性著作,它也是吕不韦“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的思想武器”。④成语是一种固定短语,一般总是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来使用,和词一样具有结构的定型性、语义的融合性以及功能整体性。⑤源自《吕氏春秋》中的成语,其中大部分与原义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大部分能够反映出该书深邃的文化内涵。这些成语都显示了汉语大量吸收《吕氏春秋》思想学说的营养作为自己一部分的建筑材料,涉及了《吕氏春秋》各个重要的思想文化领域。《吕氏春秋》所蕴含的儒学思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民本思想

《吕氏春秋》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儒家提出民本思想的目的是希望国君能够顺应老百姓的意愿,关心民生问题,解决老百姓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最终实现政权的巩固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吕氏春秋》详细阐述了“以人为本”的政治理论思想,并博采先秦诸子百家之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以人为本思想理论体系。该书中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成语主要有:

①泽及枯骨——《吕氏春秋·异用》:“文王贤矣,泽及髊骨,又况于人乎!”

②立锥之地——《吕氏春秋·为欲》:“舆隶,至贱也;无立锥之地,至贫也;殇子,至天也。”

③舍本事末——《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

④竭泽而渔——《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成语“泽及枯骨”指恩泽及于死人身上,形容恩德深厚,普遍。“立锥之地”指插下锥子的一点地方。比喻能够容身的极小的地方。“舍本事末”原指弃农从商,古以农为本,以商为末,说明了该书对农业的重视,对人民生存的担忧。“竭泽而渔”指抽干鱼塘里的水,以捕捉其中的鱼,这是一种只图眼前利益,不够长远的做法,是应当否定的。该成语恰恰反映了人们对农业生产方法的反思与认识。这些成语无不折射出了君主对人民的重视和关心,正是民本思想之所在。

(二)“和”的目标与“教”的手段

“和”的目标,即追求“和而不同”。《吕氏春秋》这种“和而不同”的文化追求,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向心力和包容性,实际上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贵和尚中”在先秦时期自觉地、较为成熟地体现。“教”的手段,即重视教育及教化的积极功用。《吕氏春秋》以儒家尊师重教的思想为核心,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教育思想,为维护中华民族的稳定和谐,推动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提供了精神的动力与支持。例如成语:

①伐性之斧——《吕氏春秋·本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曰:‘伐性之斧’。”

②不教之教——《吕氏春秋·君守》:“不教之教,无言之诏。”

③宵鱼垂化——《吕氏春秋·具备》:“三年,巫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观于亶父,见夜渔者,得则舍之。”

成语“伐性之斧”指毁坏性命的斧头,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吕氏春秋》将与养生结合在一起,明确提出了“节欲”的主张。“不教之教”指不以直接的方式进行教育,在自然的言行中进行熏陶。这与孔子的教学理念相契合,也正是我们当今教育所追求的。“宵鱼垂化”是形容地方官吏治理有方,善于教化。这些成语正是《吕氏春秋》“和”的目标与“教”的手段的具体体现和有力的佐证。

(三)认识事物的方法

《吕氏春秋》为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在研究政事时十分注重认识事物的方法与途径,并且运用儒家洞察社会的认识方法,指出观察事物要察其秋毫。这种“察其秋毫”的方法之一就是要仔细辨别传言。这样的例子在《吕氏春秋》成语中有明确的体现:

①三豕涉河——《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是指文字讹误或传闻失实。

②一夔已足——《吕氏春秋·察传》:“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夔相传为尧时的乐正。孔子答鲁哀公问,说“足”是足够的意思,表示有夔一人就可以制乐。后用成语“一夔已足”比喻只要是专门人才,有一个就可以了。

③丁公凿井——据《吕氏春秋·察传》记载,春秋时,宋人丁某家中挖了井,不须外出汲水,节省一人力,于是对人说:“吾穿井得一人”。比喻语言辗转传误。

《吕氏春秋》为了适应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政治需要,试图在意识形态上统一天下的思想,吸收诸子百家之长,并加以融会贯通,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等多方面内容的杂家理论体系。特别是保存了大量的儒家思想言论片段,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前期的思想基础,也为后人研究先秦时期儒学思想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该书中的成语虽只有近五十条,但是这些成语以它表意丰富,结构缜密、功能完备、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等优点在汉语宝库中熠熠生辉,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2510.

②班固撰,张传玺主编.汉书[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654.

③[清]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608.

④夏征农等编.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728.

⑤邵敬编.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39.

参考文献:

[1]吕不韦著.高诱注.毕沅校.吕氏春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2]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刘万国,侯文富主编.中华成语辞海[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4]韩省之.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9.

[5]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刻舟求剑题目的意思范文第4篇

然而,民间还流传着很多新的版本,足以让人刮目相看重新思考问题:

人气炒作版

如果紧急停船抛锚,只身跳下水去寻找,即便将剑失而复得,又有什么新颖奇妙之处?只有反其道而行之,闻者才能抚掌大笑,皆称为大愚。由此,则大功告成,一跃为家喻户晓的人气明星!不然,绝不会记载于册,流传至今。

安全第一版

一个乘船者,难道不知道江水是流动的,船是在水面上漂浮的?既然明白,何必刻记号,作多余的寻剑之举?其实,这是楚人既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又可避免世人嘲笑胆怯的一种明哲保身的做法。跃入深水中冒险打捞,是在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倒不如跑到岸边的浅水中扑腾几下,尽管情景滑稽可笑,但绝无生命危险。

很有作为版

人最害怕的是别人说自己“无作为”,这不仅仅是蔑视人格的贬义词,而且往往成为一种欠修理的理由。如果剑遗失而不呈现紧张忙碌之状,不但有责任,而且后果很严重!且不管事情发展的结果怎样,楚人急忙在船边刻记号,又从记号处跳进水找剑,虽然劳而无功愚蠢之至,但这种表面上如同做戏的种种努力姿态,属于很有作为的一种表现。不信,几千年后如此作为者依然繁衍不止,就是例子。

搞笑艺术版

娱眼的聚焦,向来集中在拍案惊奇的事件上。只有炮制出荒诞离奇的故事,才能彻底地忽悠大众的眼球。刻舟求剑是一件很艺术的搞笑作品,确属经典之作!至于当今周星驰走红的所谓“无厘头艺术”,不过是小小晚辈在继承古老文化的基础上,又添加一些近代“逗你玩”的噱头罢了。

刻舟求剑题目的意思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培养兴趣 创设氛围 创造性思维

当今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在于创造,而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其核心就是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并不意味着要提出一种取代日常教学的措施,而是要求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把这种创造性教学的精神渗透在日常教学的一切环节中。有的教师认为创新只应针对少数优生而言,其实这是认识上的差异。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儿童均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力,但是如果不去开发,那它永远只是一种潜在的力量,甚至有时会被扼杀,也会自行消失。教师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就必须了解他们的创新思维的特征及创造性品质。创新思维有以下特征:一是新颖、独特且有意义的思维活动;二是思维加想象;三是灵感的产生;四是分析思维与直觉的统一;五是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统一。

一、培养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的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的情况下取得的。天才的秘密就在于强烈的兴趣和爱好,由此产生无限的热情。因此,应把学生的兴趣作为正在形成的某种智力与能力的契机来培养。一个人如果对事物毫无兴趣,就不可能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进行思考,更不可能获得创造性思维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采取直观、形象的方法,生动的语言,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我在教学《刻舟求剑》时,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用硬纸剪一只月牙形的“船”和一把“剑”,船上的剑顺船舷掉进江里,船继续前进,剑却在原地不动,学生观后,很快明白了那个人捞不到宝剑的原因,加深了对“刻舟求剑”的含义的理解,思维马上活跃起来。我抓住这个契机接着问:“你有没有办法帮那个人找到宝剑?”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同学们激烈地争论着、分析着,尽管有的答案非常幼稚可笑,但毕竟已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激励学生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创造性思维。

二、创设氛围,保护学生的创造性

教师要改变阻滞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观念,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主动、活泼、民主、和谐、主动探索、大胆质疑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进入无拘无束的状态,使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都能自由自在地呼吸,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破坏纪律和放任自流。”(赞可夫语)当学生处于自由、自在、自觉的精神状态时,就会引发想象力,激活思维力,诱发创造力,大脑得到解放,有时会进入顿悟的心理状态。我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或意见,允许他们大胆质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用严厉的语句训斥他们,也不取笑和讽刺挖苦他们,对于他们一点点的进步便大加表扬,这样,学生会始终保持昂扬的学习热情,保护了学生的创造性。

三、重视思维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应试教育过分强调知识的“结果”,而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却十分重视学生思维的“过程”和思维“方法”,在教学中,老师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在教学《田忌赛马》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孙膑用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办法就能帮田忌转败为胜呢?”学生分组讨论后,很快得出结论。其中有一个学生是这样思考的:“第一次赛马时,孙膑看到了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就想:田忌的下等马跟齐威王的任何一等马比都是输,还不如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削弱了齐威王的力量,再用田忌的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这样一定能赢。”我接着问:“如果齐威王也调换顺序呢?”学生争着说:“不会的,因为书上写了,他‘得意洋洋’了,根本不会想到要调换顺序。”由此看来,孙膑不仅观察了马,还认真观察了齐威王的人。“你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帮田忌取胜?同学们摆摆试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为只有孙膑的办法是最科学的,再次肯定了孙膑的足智多谋。通过以上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达到了让学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四、开发求异思维,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教师往往偏爱于求同思维的训练,而忽视求异思维的培养,其实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对创造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中,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避免考虑问题的单一性,克服思维的定势,敢于标新立异,拓宽思路,有助于创造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语文教学中词语搭配的训练,就是求异思维的训练,如“说”可搭配成“说明、说唱、说理、众说、说服”等不同结构的词,帮学生积累词汇。在给文章分段时,我常常鼓励学生寻求多种答案,语言的表达也尽量采取多种方式,理解课文也应多角度地展开。

五、发挥学生的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相关期刊更多

杭州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杭州市科学技术局

贵州科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州科学院

巴州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科学技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