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毕成功

毕成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毕成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毕成功

毕成功范文第1篇

一、非语言技术的内涵

非语言技术,是指通过身体动作、面部表情、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方式来表达思想、情感、态度和意向和交流信息、进行沟通的过程。这种技术能力,具有语言信息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是人际交流、沟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际间的沟通、交流中,有很大一部分信息并非是由语言传递的。毕业生要想应聘成功,获得一份理想的职业,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取决于非语言技术在应聘时的灵活、有效运用。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通过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调+38%声音+55%肢体语言。研究者把声音和肢体语言都作为非语言交往的符号,那么,人际交往中信息沟通就只有7%是由语言完成的。另有研究者统计,人脸部能表现出约25万种不同的信息,教室内可以有7000多种课堂手势,这些非语言技术都有着丰富的含义。例如,在体育比赛中,当运动员进行训练时,无论所做的动作成功或失败,教练或是抚摩头或是拥抱,都是一种思想情感的表露和传达。

二、非语言技术的作用

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往往会发现,非语言技术的运用,可以起到语言文字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一个人的手势、表情、眼神、笑声等,都可以说话或传情。所以,非语言技术不仅是利用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补充,而且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是人的情绪和情感、态度和兴趣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感应。事实上,非语言技术在人际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有时比语言信息更为重要。传播和沟通中,非语言技术的运用,既补充和支持了语言信息沟通的作用,又体现了自身的魅力所在。在特定的场合,非语言技术可以起到特别的作用,且效果远比语言信息更好。因为语言传递的信息可以是真,亦可为假,全凭说话者的意识所控制,而非语言技术却难以伪装而透露出实情。例如,一个人在演讲台上,一边抿嘴、搓手,一边说自己一点不紧张,台下的观众能相信他“不紧张”吗?

非语言技术能进行有效的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早已被人们所熟悉。当今社会,人际交往的广泛性和文化交流的多元性,使人们越来越希望从非语言技术中捕捉更多、更深层、更真实的信息。同样,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招聘与应聘活动中,双方都希望从对方的交流中得到较多的、真实的信息。因此,非语言技术的应用,在招聘活动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同一专业的毕业生一起参加同一单位的应聘,若其中哪位着装得体,在面试过程中能坦然、自信、谦逊地与考官进行交流,回答问题内容准确,语音、语调悦耳、手势自然,那么,这位毕业生将比不注重非语言技术运用的同学更容易得到工作。这充分验证了在人际交往中非语言技术的重要性。近年来,笔者走访观察发现,大部分毕业生与理想职业岗位失之交臂,主要就是因为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对非语言技术的准确把握和正确、灵活的使用。例如,曾有一位毕业生到一家用人单位应聘,尽管他很想得到那个岗位,然而在应聘时却漫不经心、东张西望、心神不定,结果用人单位以不自信、没礼貌、素质差等理由,未录用该毕业生。由此可见,学习交流中的非语言技术,对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择业是十分必要的。

三、非语言技术的主要形式

在实际交流、沟通中,非语言技术有诸多的表现形式与类型。其中,最重要的三种是目光、微笑、衣着。掌握并运用好这三种非语言技术,将有助于毕业生实现成功

就业。

1.目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接触,是人与人之间最能传神的非语言交往。眉目传情等成语形象地说明了目光在人们情感的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毕业生在应聘面试时,与考官的目光对视尤为重要。一方面,通过眼神,可以展现聪明自信;另一方面,可以察言观色,避免面试出现尴尬。如果眼光游移不定,逃避主考官的目光,这除了表明应聘者的拘谨之外,还表示应聘者缺乏自信心。另外,应聘者可以从主考官的眼神中看出一些信息。如果对方满意,其目光一定会有所反应,如注视时间延长,凝神的眼光突然闪亮等。如果主考官露出这样的眼神,应聘者的应聘基本可以说是成功了。

2.微笑

正所谓“相逢一笑泯恩仇”,微笑来自快乐,它带来的快乐也创造快乐。在应聘过程中,微微一笑,双方都能从发自内心的微笑中获得这样的信息:“我们可以是朋友”。微笑虽然无声,但表达了如下多种含义,如高兴、欢悦、同意、尊敬、认可等。作为一名应聘者,应把笑意写在脸上,传递给别人温暖、信心等,从而有助于建立彼此的信赖感,增强自信心。如果应聘结束时,主考官面带微笑地告诉你“等通知”,说明这次应聘是成功的。

3.衣着

在公共场所,人的衣着也在传播过程中与对方进行着沟通。意大利影星索菲亚•罗兰说:“你的衣服往往表明你是哪一类型,它代表你的个性。一个与你会面的人往往自觉地根据你的衣着来判断你的为人。”衣着本身是不会说话的,但人们常在特定的情境中以穿某种衣着来表达心中的思想和建议要求。同样一个人,穿着打扮不同,给人留下的印象也完全不同,它们会得到不同的收效。

在应聘面试中,应聘者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面试官总是先看到应聘者的外在形象,然后才会听到对方说话。所以,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众人皆知。据统计,人与人之间的第一印象是在1~7秒钟之间形成的,外表形象占55%(显性因素包括服装、个人面貌、形体、发型等),行为表现占38%(显性因素包括声音、手势、姿势、动作等),真才识学占7%(隐性因素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等)。由此,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外表形象在第一印象中占据最大比例。如果给人一个好印象,就算不善言辞,人们也会比较宽容;反之,如果给人的第一印象不好,那么,就算后面的交流很精彩,也会大打折扣,甚至降低可信度。着装得体的应聘者会给主考官留下较好的印象,可以加大应聘的成功机率。那么,如何着装才能给人以好的第一印象呢?整洁、大方、得体即可。

参考文献:

[1]叶素贞,曾振华著.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美)郎尼・佩斯里著,王跃红译.组织中的59项沟通技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毕成功范文第2篇

技巧一:自我介绍不超2分钟

请你自我介绍一下这道题90%以上的用人单位都会问,面试者事先最好以文字的形式写好背熟。其实面试者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已掌握,考这道题的目的是考核面试者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能力、以及诚信度。所以,面试者在自我介绍的内容要与个人简历相一致,表述方式上尽量采用口语化,注意内容简洁,切中要害,不谈无关、无用的内容,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自我介绍不能超过2分钟,最好把握在1分钟左右。

技巧二:强调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谈谈你的家庭情况此类问题70%的用人单位都会涉及,面试者应简单地介绍家人,一般只需介绍父母,如果亲属和应聘的行业有关系的也可介绍。回答时注意强调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父母对自己教育方面的重视,各位家庭成员的良好状况,以及家庭成员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和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技巧三:用乐群爱好点缀形象

谈谈你的业余爱好是合资企业、民企乐于问这道题,因为企业主要想通过此题了解面试者的性格是否开朗,是否具有团队精神。所以面试者千万不要说自己没有业余爱好,也不要说自己有那些庸俗的、令人感觉不好的爱好。谈爱好时最好不要说自己仅限于读书、听音乐、上网等一个人做的事,这样可能会令面试官怀疑应聘者性格孤僻,最好能有一些如篮球、羽毛球等,在户外和大家一起做的业余爱好来点缀自己的形象,突出面试者的乐群性和协作能力。

技巧四:不忘本令考官难忘

你最崇拜谁?是近两年用人单位爱考的一道题。面试者回答时,不宜说自己谁都不崇拜,或者说崇拜自己,也最好不要说崇拜一个虚幻的、或者不知名的人,更不能崇拜一个明显具有负面形象的人。面试者所崇拜的人最好与自己所应聘的工作能搭上关系,说明自己所崇拜的人的哪些品质、哪些思想感染着自己、鼓舞着自己。

技巧五:座右铭与应聘行业相关

通过提问座右铭用人单位就可以判断面试者是否具有发展前途。面试者不要说那些易引起不好联想的座右铭,也不应说那些太抽象的座右铭,更不宜说太长的座右铭。座右铭最好能反映出自己某种优秀品质,或者和本专业、本行业相关的一句话,比如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技巧六:说与工作无关紧要的缺点

当考官问到你的缺点时,面试者不能说自己没缺点,也不能把那些明显的优点说成缺点,但更不能挑严重影响所应聘工作的缺点,或者说令人不放心、不舒服的缺点。可以说出一些对于所应聘工作无关紧要的缺点,甚至是一些表面上看是缺点,从工作的角度看却是优点的缺点。

考官问到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时就试图从此题中了解面试者求职的动机、愿望以及对此项工作的态度,面试者最好不要说太多待遇好等,可以说我十分看好贵公司所在的行业,我认为贵公司十分重视人才,而且这项工作很适合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

技巧七:遇到提问陷阱采用迂回战术

如果我录用你,你将怎样开展工作这是一道陷阱题,如果应聘者对于应聘的职位缺乏足够的了解,最好不要直接说出自己开展工作的具体办法,以免引起不良的效果。面试者可以尝试采用迂回战术来回答,如首先听取领导的指示和要求,然后就有关情况进行了解和熟悉,接下来制定一份近期的工作计划并报领导批准,最后根据计划开展工作。

技巧八:回避回答对上级具体的希望

你希望与什么样的上级共事?通过面试者对上级的希望可以判断出面试者对自我要求的意识,这既是一个陷阱,又是一次机会。面试者要好好把握此机会,最好回避对上级具体的希望,多谈对自己的要求,如做为刚步入社会新人,我应该多要求自己尽快熟悉环境、适应环境,而不应该对环境提出什么要求,只要能发挥我的专长就可以了。

毕成功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树立;就业观;大学毕业生就业;成功;关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推进,就业观念要不断适应这一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转变观念,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逐步实现由思想碰撞到思想统一的转变。社会评价标准从适应精英教育观念向适应大众化教育观念转变。精英教育条件下,评价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标准是看有没有用人单位接收,派遣证的报到单位是否与大学毕业生的学历匹配,注重签约率,注重完全就业。大众化教育条件下,评价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标准是看大学毕业生是否为社会作贡献,能否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生活和发展的条件。过去那种只有到大城市、大机关、高薪企业才算就业的观念,逐渐向自主创业、向民营企业、个体企业甚至家庭作坊拓展;从注重签约率、完全就业向注重就业率、充分就业转变;从关注就业指导、就业教育向就业与创业并重、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并举转变。同时,就业单位必须与大学毕业生的学历匹配的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全民素质的提高,也要不断转变。

对大学毕业生而言,就业是迈入社会的第一道门槛。由于大学毕业生数量连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近年来社会、国家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就业过程中,大学毕业生面临的是复杂的择业问题,而大学毕业生正由学生向社会进行角色转换,心理发展不平衡、不稳定,还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难以客观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尤其是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开展的不够深入,导致大学牛的就业心理出现了一些误区。因此,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成功的关键。

一、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要摒弃旧观念,接受新观念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意味着大学生过剩。据统计,我国大学毕业生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仅有发达国家的1/8,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一些大学生找T作时一门心思盯上大城市、大单位,甚至数千人竞争一个岗位,边远地区、基层单位虽急需人才却应者寥寥。因此,大学生就业难,固然有高校迅猛扩招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之间矛盾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一些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良好的心态,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一剂良药。

(一)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要树立普通劳动者的观念

转变“精英”意识,树立普通劳动者观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但不少大学生依然抱有“天之骄子”的优越感,认为读了大学就理所应当有个好工作,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些家长更是希望孩子毕业后能抱上“金饭碗”,因此,找工作时一味追求物质待遇,重地位、重名利,缺少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实际上不同丁作岗位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之别,大学生也是社会阶层的普通成员,要以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选择工作;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脚踏实地从自身出发降低期望值

降低期望值,拓宽就业领域。每一位大学毕业生都希望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每个人能得到什么样的工作要受到自身条件客观因素的制约。有的大学生好高骛远,对自身期望值过高,盲目追求超出本身能力的热门岗位、高薪待遇,最终落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大学生择业时,首先要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不仅要考虑“我想从事什么”,更要考虑“我适合干什么,我能做什么”。确定符合实际的期望值。放宽视野,把目光从竞争激烈的热门岗位移开,更多从自身实际、发展空间考虑,会发现务实往往“海阔天空”。

(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认清个人能力,学会从工作中学习

有文凭不代表就一定有水平,有学历不一定有能力。大学毕业,只能说明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理论知识,并不能说明一定就是人才。一定能够被社会接受。社会是大课堂,对大学毕业生来说,要能够适应社会,把课本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还有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即使是毕业时找到了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如果工作中好高骛远、自以为是,不注重知识的更新、吃老本,用不了多长时间,同样会被社会所淘汰;即使所从事的不是本专业的工作,只要埋下头来,坚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身边的同志学,同样可以干出一番事业,得到社会认可。因此,对大学毕业生来说,从事什么工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充分利用8小时外的时间,坚持边工作、边学习、边提高。这才是成功择业乃至立业、展业的关键。

(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勇敢地迈出人生事业的第一步

计划经济体制下“一次就业定终身”,造成大学毕业生择业时顾虑重重,生怕入错行误终生。如今竞争上岗、人才流动和再就业已成为普遍现象。职业是可以变化的,就业是一个动态过程,大学生要以平常心对待第一次就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心态。即使初次就业不理想,以后也可以重新择业。

我国目前的国情是人才供需整体失衡。社会就业竞争加剧。在整体就业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先就业后择业应该是智者的选择。大学生在求职时,都想找一份称心如意的职业,选择一个满意的单位,但要想一步到位,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成功的概率比较小。尤其是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说,他们对社会了解甚少,受专业限制以及社会工作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很难一次性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比较实际的办法还是先找份工作做,然后再寻找新的机会,分步到位。否则,就容易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毕竟先要有工作岗位才能锻炼能力,能力强了才能更好地发展事业。一个人参加工作,只是职业生涯的开始,并不表示他的一生只能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一生,随着人才市场的日趋完善,人才流动渠道逐步畅通无阻,就业以后如果再择业优点更多。所以,先就业后择业,是比较明智而又务实的选择。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就要“下基层”、“面向西部”、“自立创业”

(一)面向基层就业。广大农村、边远地区、基层是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最大空间,可供大学生施展才华的空间也很广阔。一些大学生不愿下基层,一是怕吃苦,二是认为没有“前途”。近年来,国家对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西部就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学生在基层能得到多方面锻炼,积累实践经验,更有发展的潜力,对个人成长是极为有益的。北京招聘的“大学生村官”就已在基层取得了很大成绩。

(二)变被动就业为自主创业。近几年自主创业成为就业新方向。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税收、贷款等多方面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业。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拥有较高知识和技术,富有开阔精神,蕴涵着巨大创业潜能。自主创业,不仅能缓解巨大的就业压力,更是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联盟才智的广阔舞台,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就业趋势。

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要是先就业再择业

就业与择业,孰先孰后,关键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条件,因势利导,为我所用。比如,有的大学生学的是“热门”专业,他愿意也有可能在适合自己专业的诸多单位进行选择,先择业,后就业,这当然很好。有的大学生一时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且苦于生计原因,先找份工作,积累经验,然后再图发展,这种“先就业,后择业”也不能说不好。有的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降低门槛,到民营企业、私立学校工作,既人尽其才,学用结合,又能为企业、学校贡献智力,“既就业,又择业”,可谓两全其美。有的大学生为了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或继续深造,或到国外留学,为将来谋得高层次、高薪酬的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他们现在的“不择业,不就业”是为了将来有更多更好的择业就业机会。总之,择业、就业,可以说是大学生们一道无可回避的“课题”。但是孰先孰后,何时何地,孰是孰非,还是要立足现实,准确定位,量体裁衣,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要树立四海为家的观念

湖南省是教师教育高校较多的省份,这就要求教师教育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必需走出本省才能更好地就业。在就业地域方面的南与北问题上,无论是千里冰封瑞雪飘飘的故园北国,还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水乡都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好去处。我们一定要树立四海为家的观念,哪有事业哪就是家。

1.就业地点上远与近的问题。我们必须摒弃一些如“父母在不远游”的陈旧观念,网络、可视电话的应用,现代化交通使地球变成村落,天堑变通途。特别是来自城乡的同学更应该兑现“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今天的你我不能再重复父母昨天的故事,过着“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的生活。

2.工作体制上的公与私的问题。长三角、珠三角都是因为体制的改变而崛起,抓住现在,才有未来。某大学数学学院2008届大学毕业生刘微微,是个孤儿,她在就业过程中非常努力,成绩良好,在职业能力训练上很努力,进步很快。当时有两个单位看中她。一个是广东省陆丰市的东海中学(公立学校),另一个是广东佛山执信学校(私立九年一贯制贵族学校)。她选择了后者,理由是;第一,工作环境佛山好于陆丰;第二.工作待遇高于公立学校。这对于一个贫困生缓解生活压力来讲很重要;第三,她本人能够应对工作的挑战,私立学校管理严格,工作量及竞争力较大;第四,发展的机会大一些。

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要自立自强,不再等、靠、要

在国外,年轻人满十八周岁就要在经济上独立。我们国家的一些大学生,父母供其完成学业,毕业后,一时找不到称心的工作,就“漂”在校园或待在家里、经济上完全依赖父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4岁至30岁年轻人中有20%多还是依靠父母供养的“啃”老族。与国外的同龄人比较起来,他们应该感到惭愧。

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先降低要求,找份工作干起来,这一方面减轻了父母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增加了社会阅历,增强了实际工作能力;工作中,对自己的个性、能力、优缺点以及胜任什么工作,会逐渐有比较理智与成熟的看法,工作经历让人发现了自己的多个侧面。即使几年后从事其他职业,现在的工作经历也不是没有用处,隔行不隔理。

人类社会发展证明,先生存才能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首先考虑的应该是生存。因此,要先考虑就业,然后再在条件成熟时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

毕成功范文第4篇

在中国EMBA教育开办五周年之际,作为中国高端工商管理教育培养院校之一的清华大学,其精心栽培的EMBA之树再结硕果。05级163位EMBA学生已顺利完成全部课程的学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被授予清华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学位。

为了总结两年来清华EMBA05-A、B、C、D、E五个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营造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氛围,向社会各界展示清华EMBA的精神风貌,清华经管学院于7月18日下午在伟伦楼国际报告厅举办了第五届清华EMBA毕业论坛。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党委书记杨斌教授、副院长兼EMBA项目主任廖理教授出席了本次毕业论坛,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论坛。钱颖一院长对这次毕业的EMBA学生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祝愿离开母校的05级EMBA学生取得更大的成绩,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本次毕业论坛创造性地开辟了四个分论坛,分别是企业战略与发展之道、企业治理及内部改造、全球经济一体与企业竞争、资本市场与企业发展。分论坛围绕某一个主题,以台上EMBA毕业生与教授组成对话主体,台下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形式,全程展现了EMBA学生利用两年所学,解决企业管理实务中诸多问题的能力。毕业论坛上,来自新奥燃气、宝光股份、亿利资源、辽渔集团、易趣、中兴通讯、科技证券、诺亚舟等企事业单位的13名EMBA同学与清华经管学院的金占明、宁向东、杨斌、朱武祥和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等5名专家教授展开了一场中国优秀企业家与经济管理学界的高峰对话。在如今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大方向利好,微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如何选择、制定战略,如何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以自身力量不断推动变革,如何治理?怎么改造?如何看待全球经济一体给企业带来的冲击与机遇?如何借助资本市场完成企业自身跨越式发展?企业如何舞好“资本”这把双刃剑?……一系列有关企业的长远发展的问题需要各行业的企业领袖们面对,由四个分论坛组成的师生问的思维碰撞,对当今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激烈辩论和深入剖析。论坛上,师生们还就资本市场青睐的商业模式、如何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等热点问题与到会嘉宾进行了探讨。

本次论坛的召开,标志着国内EMBA教育正式开办以来,又一批教育成果的新鲜出炉。相信随着国内EMBA教育的日趋成熟、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通过苦读拿下名校的EMBA学位、随着他们越来越娴熟地把自己在EMBA课堂上的所学应用到企业管理实务中来,指导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锐意进取,EMBA教育对提高国内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积极作用将会越来越显著。这些拥有EMBA学位的企业家们同样也拥有了科学完善的工商管理知识体系、强大的智力后援和广阔的人脉空间,他们势必在未来更为深刻的企业变革与激烈竞争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这些拥有真才实学的企业家的示范效应,亦将揭示国内优秀商学院开展EMBA教育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深远影响。

从2002年9月清华经管学院迎来首届EMBA入学,到今年夏天,清华EMBA教育刚好走过五周年。五年来,清华EMBA项目已经培养了1600多名优秀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才,1036名同学已经取得了EMBA学位。清华EMBA项目以其强大而敬业的师资阵容、广泛而雄厚的国际合作资源、精致的课程设计、严明的教学管理、和充满凝聚力的校友网络,受到广泛好评。清华EMBA项目在这五年里锐意创新,大胆探索:每班的移动校园都力求让同学有新的收获和体会;每年的迎新晚会都体现了EMBA的集体智慧和才艺风华;为了开拓国际视野,每届EMBA同学更都会远赴重洋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国外管理大师的管理精髓;与INSEAD商学院合作开办的“清华一INSEAD联合培养EMBA”已成为中国最具国际化的EMBA教育项目……正是这种不断追求完美的清华风格,使得清华EMBA项目在过去的五年中成长为国内最顶尖的EMBA项目之一。

毕成功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分布式毕业管理系统;系统构建;主要功能设计;功能优化

中图分类号:TP315

1 问题

随着计算机的在高等院校办公系统越来越普及,为了提高高校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需要开发众多用于高校专用的办公系统及软件。在各高校每年都的应届毕业生都需要做毕业论文答辩,中间需要有选题阶段、毕业设计过程、报告、成绩单等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及时的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才能完成,很多毕业生同时还要面临单位实习、工作落实等,每个环节都需要耗费教师和学生大量的时间,并且还要受到地域和时域的限制。面对以前众多问题,毕业管理系统的构建能够突破限制,可以使教师和毕业生通过网络直接完成以上要求。

2 系统构建

毕业管理系统的大致框架构建如下表,主要有选题阶段、毕业设计过程、报告、成绩单等主要模块组成。

3 主要功能设计

主要功能设计如下图所示,围绕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需要涉及的四个方面的工作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将这四个工作有机地连接成一个整体,前后呼应。可以实现了毕业设计工作的全数字化、全过程网络化管理,这种管理方法将毕业设计的所有工作都纳入一个网络平台中,参与此工作的老师和学生在其中完成系统设定的各种工作,从而达到了毕业设计的有序管理。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每周上网填写毕业设计进展情况。在平台上提前设定允许学生填写某次指导记录的时间窗,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本次指导记录,如果超出规定时间后,本次指导记录的填写页面会自动关闭。通过指导记录的填写,可以督促学生始终进行毕业设计的工作,防止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放羊”现象发生。

在该平台上需要定义各种报告的模板,学生可以在网页上填写报告内容,系统根据各学校对毕业设计文档的格式要求自动生成相关文档。毕业设计过程中的若干个文档通常需要保存电子版,可以将电子版提交给图书馆,或将电子版用于今后的检查、评估等工作中。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报告进行若干次评阅,如:开题报告评阅、中期报告评阅、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阅、毕业论文评阅人评阅、毕业论文答辩组评阅等。

4 系统构建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及问题优化

例如在Word文档中用公式编辑器编写的公式,就不能直接在网页上显示,只能将该公式保存成一个图片,然后放在网页上显示。

当一个Word文档中有大量的公式或其它不能在网页上直接显示的内容的时候,再使用本系统提供的文档自动生成功能,需要将大量图片上传到服务器,然后再插入到内容中,就显得非常繁琐了。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填写的报告,在自动生成的Word文档中将公式以图片的方式显示,因此不能对公式进行再次修改,也会带来一些麻烦。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建议使用文档自动生成功能的,而建议使用文档上传功能。

系统只能设置了对3级标题、图片、公式等的自动编号,其它内容不能实现自动编号,所以在Word文档中会有其它的自动编号或自动添加项目符号的内容就无法支持。

系统提供文档自动生成功能的初衷是因为往年的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编辑的文档在格式设置上会出现一些不符合学校要求的错误,检查这些错误占用了老师、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当然,可以将文档的中不包含大量公式和特殊符号的部分采用本系统提供的内容编辑功能,生成Word文档是符合学校规定的格式要求的,下载后再完善文档内容,然后再上传文档。

5 结论

通过以上系统的构建,基本上可以满足高校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对其中主要功能的设计,以及中间可能存在的问题的优化,再次论证了构建毕业管理系统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以后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钟达祥.远程教育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7):196+193.

相关期刊更多

天津化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海洋测绘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海军参谋部直属工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