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虞舜孝感动天

虞舜孝感动天

虞舜孝感动天范文第1篇

“六百年”也好,“遗产”也好,丝毫也不能遮掩她青春的风姿。她有着丰富的剧目,华丽典雅的文词,她的曲调清逸婉转,一唱三叹,表演细腻优美。她载歌载舞,技艺卓绝。她是融诗、乐、歌、舞、戏于一身的,最能体现中国传统美学抒情、写意、象征和诗化特色的一种表演体系。对于后来的京剧和众多的地方戏曲产生深远而直接的影响。 

在昆曲系统中,虽说“腔出吴中”,却是“声各有变”。昆曲自明万历年间从苏州传入湖南,相继流行于桂阳、嘉禾一带。最早记载的班社是清乾隆五十六年的湖南集秀班,相继有记录的昆文秀班、福文秀班、老文秀班、合文秀班……等十几个班社。“文雅衣冠,当场出色。秀灵子弟,按节传神。”这是有名的一幅藏头戏台楹联,记载了当时的繁荣气象,展示了湘昆的特色。哪些是湘昆的特色?在音乐和道白上吸收了当地民歌和西南官话,使得她的音乐既有文雅的共性,又有质朴的个性,表演于优美细腻中显出粗犷豪放的风格。节奏明快,深受人民群众喜欢。 

古人说:“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郴州自古乃充军发配的荒蛮之地,居然衍生了众多优秀的昆剧昆班,且生根结果花繁叶茂———真乃一奇迹! 

(一) 

2015年深秋,湖南省昆剧团以一出新创历史昆剧《湘妃梦》赴苏州参加第六届中国昆剧节。随即,也就是这个温暖的秋天,像一支空谷幽兰,亭亭玉立于第五届湖南艺术节舞台! 

以她的诗情画意,以她的古朴素雅,她的传统表演样式,以她满台青年演员响亮的唱念,以她从容之气质,亭亭玉立于艺术节舞台!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交口称赞! 

九嶷山,古称苍梧山,山上有远古华夏人文始祖之一的舜帝陵墓。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有关于舜帝“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的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他以身作则,德化众生。他“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雨音,恶劣的意思)”,以致“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他“勤民事,苦忧人,只为苍生不为身。”舜帝为我国古代道德文化的典型代表,堪为早期中国社会公仆的典范。 

史记载:“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后人将二妃尊称为“湘君”,传说中的娥皇女英为追寻远去的丈夫虞舜,泪滴于竹,遂成“斑竹”,即“湘妃竹”二妃寻夫没于云梦,葬于君山。好凄美! 

《湘妃梦》由当代著名中国国画家,作家陈平先生编剧;由著名中国油画家,导演于少非先生导演。由湖南省昆剧团演出。这出戏以娥皇、女英为角度,以她们波澜壮阔的爱情心里线为视角,讲述了距今四千年的上古时期,关于尧舜禹的传说故事。 

全剧共分六出。第一出讲的是尧帝携女历山访贤,讲舜的仁慈,娥皇、女英对舜的爱慕。第二出《仁孝齐家》是一个有名的关于舜的、中国《二十四孝》中第一孝的故事。舜的继母和弟弟心生忌恨,为得到尧给舜的牛羊和仓廪以及娥皇女英,加害虞舜。他们让舜修补仓廪,待舜登上仓廪之后便撤掉梯子,放火烧仓。危急之时,娥皇与女英为舜编织的斗笠和蓑衣救了虞舜,逃过了焚仓廪之灾。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又让虞舜掏井以加害。娥皇、女英在井底挖一侧井,舜便躲进侧井又逃过一劫。善良的虞舜见父亲与继母和弟弟如此对待自已,并无怨恨,反而觉得是自已考虑不周,做得不好,便与娥皇女英商量,将自已的牛羊及仓廪都送与他们,以孝心、仁德感化他们,继母、弟弟和父亲终被感动,从此一家和睦。 

第四出是《荐禹浚川》。说的是舜日夜为治理洪灾奔忙,数月未归,娥皇、女英惦念丈夫,得知舜为治洪苦恼,便荐禹来治洪,舜心生犹豫,因禹为鲧之子,鲧因治水九年未成被杀,尧王有命不用其后。娥皇听后劝舜:“鲧之错,非禹之错,夫君应向尧王举荐,让禹治水,也好替父改过。”舜听后转忧为喜,遂垦求尧王,让禹来治理洪害。 

第五出:《韶乐服苗》。说的是南方苗人不服汉人的统治而作乱。虞舜派禹征服月余未果,很是焦急。娥皇便奏韶乐以安慰舜,她深情地唱起了《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不谅苗人听到优美的韶乐即停止喊杀,虞舜大喜———音乐亦能打动人!若光凭武力征服,只能埋下仇恨的种子!即令禹停止打斗,抚琴奏韶乐,汉苗纷纷闻乐起舞,百鸟随舞,一派祥瑞,终止了长期的民族争斗。 

《湘妃梦》以二妃与虞舜的爱情故事为纽带,二妃的情和爱与虞舜的孝和德纠结相映衬,向观众展示着父子、兄弟、夫妻、邻里之情和民族之情。以众多的生活细节,生动而细致地展示了谦和礼让,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禅让贤能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种美德,是今天社会急切呼唤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二) 

虞舜孝感动天范文第2篇

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这里是古老文明诞生的摇篮!

滔滔黄河水,养育了龙的传人,

上下五千年,传承了古老的中华文明。

在言谈中,在文作里,我们常把黄河称为母亲河,地以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不屈的中华民族,也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尧都平阳(临汾)、舜都蒲坂(永济)、禹都安邑(夏县)……这些古老文明的遗迹,不时地冲击着我们的视觉,撞击着我们的灵魂,使我们时时感受到浓厚的根祖文化氛围,并因此而骄傲,因此而陶醉。先祖留下的厚重的文化底蕴,也使我们感到了肩负的重任――传承文明!

南风之熏兮,

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

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这首《南风歌》,是生活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舜帝留给我们的。从词面上,我们不难体会到舜帝爱民、恤民的心志。而当我们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展阅长长的历史画卷,查索有关舜帝的词条时,生活在4000多年后的我们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

舜帝姓姚名重华,国号有虞,舜是其谥号。舜帝名列“三皇五帝”之内,是中华民族杰出的先祖之一。《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尧举之。”舜帝统治时期,身体力行,以孝事亲,以仁施政,以德教人。他曾总揆百官,开诚议政,颁布历法,统一律法,佐尧而大治天下;他统领各部落,奠定了中成了中华民族空前的大团结;他还继尧推行禅让,实行了人类最早期的民主政治,中国社会开始由原始部落向中央集权的国家形式过渡;他发展了文化艺术,推动社会走向文明;他勤政恤民,伟绩卓著,有大功二十而继天子位……《尚书・舜典》称舜“睿哲文明”,《史记・五帝本纪》载:“天下明德,皆白虞舜始。”舜帝的功绩彪炳千秋,受到了历代人民的尊崇和爱戴,其影响历经4000多年不衰。史书记载:自北魏到明清,历代帝王三年一祭,祭尧于平阳,祭舜于河东,祭禹于安邑。

虞舜孝感动天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幼儿 国学教育 《二十四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国学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层次的不断延伸促使国学教育被引入到幼儿教育中,目前,国内不少幼儿园都开设了国学课堂。国学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幼儿理解记忆能力与德行品质的培养。而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教师教材教法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二十四孝》作为一本传统经典读物,较适于作为该阶段的教材,若能加以合理运用,则可以在幼儿国学教育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1《二十四孝》简介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编于元代,关于作者有三种说法,分别为郭居敬,郭守正,郭居业。该书选取历代二十四个孝子的行孝故事,从不同角度对孝予以诠释。因后世印本多配以插图,故又称《二十四孝图》。

《二十四孝》中的故事取材于《孝子传》,《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所选故事上起上古,下至北宋,涵盖面非常广泛。

2《二十四孝》的内容与类型

《二十四孝》故事按内容分,大致可以归为三类:

第一类为孝心感动上天,从而发生了神异的事情。如舜的象耕鸟耘,董永的仙女助织,孟宗的哭竹生笋等均可归于此类。

第二类为当事人的孝心孝行感动了权力阶层。闵损的感动继母,蔡顺的感动贼兵,陆绩的感动袁术等都可归于此类。

第三类是通过日常行为表现孝心。可归于这一类的有子路背米供养父母,刘恒替父母尝汤药,庚黔娄为父尝粪等。

当然不少故事可以同时归于其中的两种甚至三种类型中。

就其类型来说,二十四孝故事主要体现了三方面的关系,即儿女与父母,父母与妻儿,父母与外界的关系。

3《二十四孝》在教学中的运用

3.1教学方式

教学时宜采用讲故事和视觉化的方式,通过图片及视频与故事的结合,一方面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3.2故事的取舍与侧重点

今天我们读《二十四孝》故事,应该抱着客观批判的态度。对于过于夸大超自然现象和过度宣扬愚孝违背客观常理的故事,应予以舍弃。如郭巨为母埋儿,故事本身就不合理,而郭巨的行为也有违人道,假如没有黄金,儿子丧命,夺取母亲心爱的孙子的生命还要打出孝顺母亲的旗号,是孝顺还是忤逆呢?又如涌泉跃鲤,这则故事讲姜诗夫妇都非常孝顺,姜诗的母亲喜欢喝江水吃鲤鱼,夫妇俩就取江水做鲤鱼,还叫来邻居的老人一起吃,后来房子旁边就突然涌出江水味儿的泉水,水里每天跳出来两条鲤鱼。姜诗夫妇的行为放在现在也就是个孝敬父母的模范,其后的神异现象才是故事的关键,这样的故事讲出来,小朋友们关心的恐怕就不是什么是孝而是自己家周围有没有泉水和鲤鱼了。

对于经过删选留下来的可供教学的故事,我们也应当对故事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确定教学的侧重点。举例来说,在虞舜孝感动天这个故事里,讲了舜的父母和弟弟如何的顽劣凶残及陷害舜的种种行径,也讲了舜如何感动的大象为他耕地飞鸟为他播种,讲了帝尧将九个儿子交个他培养将两个女儿嫁给他,讲舜最终登上帝位如何的不计前嫌。如果这些内容都讲的话,恐怕一个故事就得讲很长时间,这时候就需要有所取舍。笔者认为讲这个故事,应将侧重点放在舜对待怨恨的态度上,启发学生对此进行讨论。

3.3故事的分组和主题选取

《二十四孝》所选取的故事可以按照不同的侧重点进行分组整合,作为不同的主题运用在教学活动中。如上文中提到的虞舜孝感动天的故事,就可以和王祥卧冰求鲤这个故事分为一组,主题可以定位为以德报怨。在教学中应弱化故事里的神话部分,可将侧重点放在故事中人物的矛盾上,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对怨恨的化解和缓解有一个初步的正确认识。通过比较分析以德报怨、以直报怨、以怨抱怨的优缺,结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事例,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培养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待人接物的能力。又如怀橘遗亲和鹿乳奉亲,可以归于奉亲美食这一类,讲解故事的过程中可着重讲解主人公行孝的方式与过程,提升学生的听课兴趣,待讲解结束,引导学生讨论主人公所采用的方式是否正确,能否予以改进,并分析可能造成的后果,之后结合现实生活,以询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在生活中可以通过哪些合理的方式表现孝心,如给下班的父母泡杯茶,不乱丢乱放衣物等。

3.4与其他读本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与其他经典教材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三字经》和《弟子规》,可以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应的章句进行教学,如在讲解老莱子戏彩娱亲这一故事时,可以选取《弟子规》中“亲所好 力为具亲所恶 谨为去身有伤怡亲忧德有伤 怡亲羞”的诗句,在故事讲完后及时地让学生学习这些诗句,既能巩固所学知识,也能训练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当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还要考虑许多其他相关因素,如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范围,教学条件的限制等。通过对各方面的合理调配和充分把握,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潘文芳.二十四孝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

[2] 刘华云.从“二十四孝”看传统孝道的扬弃[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2(1).

虞舜孝感动天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先秦;重孝;伍尚;意义

[作者简介]蒋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研究中心讲师,陕西 西安710069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0-0165-03

孝道,我国古代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历史研究者尤其传统文化研究者经常提及的一个话题。本文在简单回顾先秦“孝道”历程的基础上,联系楚国士人伍尚的特殊忠孝个案,对此问题进行简单探析,敬请方家指教。

一、先秦重孝

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多质的。从文化主体上看,它以儒学为主而又杂糅多家;从仪节制度的角度来看,它是重视程式礼节的礼文化;从伦理道德的视角看,我们又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尚尊祟孝的孝文化,一如梁漱溟先生所言:“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谓为‘孝的文化’。”

谈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我们不妨从文字上追本溯源。“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卜辞,历代字词典籍对这个“孝”字的涵义多有解释,《尔雅・释训》上说:“善父母为孝。”简短数字道出了孝的本意:重视人伦道德,要求晚辈恭顺、敬事长者。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做了进一步阐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其他如历史类别的著作,提到“孝”的,较早的要数《尚书》,“克谐以孝,父,不格奸”,并最早提出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包含孝义的“五教”之说。

但是,事实上的忠孝,或者说孝的意识、行为,恐怕要比文字的解释久远得多。中国传说时代的虞舜是个突出的例子。舜作为上古传说五帝之一,成长经历并不顺坦,自少历经诸多磨难,遭到父亲、继母和弟兄的迫害,“舜母死,瞽瞍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瞍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逃避,及有小过,则受罪”。然而他仍“二十以孝道闻”,“顺事父及后母子,日以笃谨,匪有解”。“瞽瞍”在古代指无目之人,亦引申为做人做事糊涂。面对糊涂的父亲,舜忍耐迁让,行孝顺事,这样,舜的孝道逐渐为外人所闻,舜本人因此也为百姓所爱戴。《史记・五帝本纪》云:“舜耕历山,渔霄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这种情况后来进一步反映到当时的上层社会,就连“诸侯”都以舜为德,在尧面前屡屡推荐他,“舜二十而以孝闻,舜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舜帝的孝德终于得到了认可和回报。

夏、商两朝,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我们对这段时期的“孝”知之甚少。但若依据后世的文献,仍然有迹可寻,近代学者章炳麟研究《孝经》后,在《孝经本夏法说》一文中指出:“《孝经》皆取夏法,先王为禹,灼然明矣,”可见,夏是以孝为法的,柳诒徵先生也说:“夏道尚忠,复尚孝。”同样,商代“孝道”意识的存在,后世文献也有记载,《吕氏春秋・孝行览》记:“《商书》曰:‘刑三百,罪莫重于不孝’。”当然,夏商的孝道,脱胎于原始社会的纯血缘关系,主要体现在统治阶层追祀祖先方面,对下层阶级很大程度上还带有强迫性。

西周时期,祭祀、史官文化盛行,宗法制度逐渐确立,孝的概念也日益被程式化、规范化。孝道的内容与夏商有所不同,开始体现温和的亲情关系。特别是在父辈子女的感情方面。《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里面已有“君仁臣忠”、“父慈子孝”的丰富内容。《礼记・表记》篇说得很明白:“乐而毋荒,有礼而亲,威壮而安,孝慈而敬,使民有父之尊。有母子亲,”又盲:“子民如父母,有怛之爱,有忠利之教。亲而尊,安而敬,威而爱,富而有礼,惠而能散。”相反,在那个时代,如果“不孝不友”,则被视为“元恶大憝”的。

春秋、战国之际,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社会礼崩乐坏,“制度”颓败,很多东西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值得注意的是,败坏的东西似乎更偏重上层建筑、传统约束,包括天子与诸侯、诸侯与士大夫之间的礼制等等,家庭伦理范畴内的忠孝变化并不大,诸子百家仍强调“百善孝为先”,奉孝道为道德本位。“夫孝,德之本也。”《诗经・周颂・臣工之什》里讲:“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寿。”墨子一派,也是十足的孝行者,《汉书・艺文志》中概括墨家时说:“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尚)同:此斯所长也。”道家虽然讲出世,但仍提到“孝慈”。更突出的是,孝道观念在儒家思想中得到了广泛、系统的阐发。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已把孝摆在了为人之本的地位。孟子亦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孟之后,曾子将儒家的孝道观一脉相承下来(曾子本人后来成了孝道楷模,人们引经据典,一般都会提到曾子,即所谓的“曾子之孝”),直至后来《孝经》的出现。

由上可见,孝道观念在我国先秦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从传说时代的肇端,到春秋战国的普遍化,进而成了古代中国文化的一大特性,“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

二、楚人伍尚与孝道

楚国作为先秦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大诸侯国,同样处于一个重孝的大环境中,与“孝”不无联系。不过,目前学术界谈论先秦各个地域文化时,讲到重礼乐忠孝的,首推齐鲁文化。因为它与儒家息息相关;至于楚文化,人们对“孝”关注较少。个中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点在于楚人把“忠”字摆在了第一位,从而掩盖了“孝”。忠,即对国家的尽忠,不成仁便成义。因此,楚人中“自杀尽忠”的现象特别多。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尽忠现象在楚国相当普遍,既忠且孝的现象在楚国也不是绝无仅有。春秋时期的楚入伍尚是个显著例子。笔者下面对此进行简单探讨。

伍尚(?-公元前522年),楚入伍奢之子,著名历史人物伍子胥(伍员)之兄。楚人伍尚的事迹大致如下:伍尚的父亲伍奢与大臣费无忌,曾共为当时楚国太子建的师父,太子喜欢伍奢而疏远费无忌,于是费无忌忌恨在心。公元前527年,楚平王派遣费无忌到秦国为太子建娶妻。费无忌见秦国女子漂亮,便唆使楚平王自己纳为妃子。楚平王采纳了费无忌的“意见”。后来,费无忌担心太子建继位后对已不利,便继续进谗诬陷太子及伍奢。为斩除后患,费无忌进一步私谋除掉伍奢一家。在费

无忌的怂恿下,楚平王要求伍奢召回他在外任职的极有才能的两个儿子,假意承诺“子至则免死”。这样,伍尚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伍尚知道消息后,明知回去必死无疑,仍毅然领命回到父亲身边,最后惨遭杀害;伍子胥则外逃吴国,最后复仇成功,伍尚在楚国历史上的出场可谓短之又短,但我们认为伍尚一闪而过的历史事实,正是孝的观念的集中体现。

首先,伍尚知死不避,体现了那个时代楚人作为个体对国家的“大孝”。面对费无忌的迫害,我们往往赞成伍子胥的反抗,而忽略了对伍尚的具体分析。事实上,伍尚对家庭突然的变故是明白的,也不乏勇气反抗,他的回去就是一种勇的行为,因为知死不避也是一种勇,“知死不辟(避),勇也”。伍尚完全可以选择叛逃楚国,但他清楚,他的叛逃即意味着世臣的不忠。伍氏家族,在楚国历史上,虽然不如“屈、景、昭”三大家族显赫,但同样算得上世家,受朝廷之恩日久。先人伍参、伍举皆为楚大夫,伍参还曾在晋、楚之战中劝服有意撤兵罢战的楚庄王,使得楚庄王调转了战车,大败晋军,从而一战成名,奠定了楚国在诸侯中的地位。伍尚之父伍奢先为连尹,后升为太子师。伍尚本人,亦得重用,出任地方官,“棠君尚”是也。即楚国棠邑之官尹,正是因为这样复杂的家庭背景,面对是忠国家还是报家仇的二难抉择的时候,身为楚国之臣的伍尚,选择了前者,“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尽忠而死。

其次,伍尚的行为也是“善事父母”的孝行。伍尚的性格,在楚平王要求伍奢召回二子时,伍奢已说得很清楚,“尚至,胥不至”。因为“尚为人仁,呼必来”,“尚之为人,廉,死节,慈孝而仁,闻召而免父,必至,不顾其死,胥之为人,智而好谋,勇而矜功,知来必死,必不来。”伍奢对伍尚的分析,可谓知子莫若父矣。这么一个慈孝之人,即使明明知道楚平王、费无忌设计了一个陷阱,“归而免其父”只不过为一个幌子而已,但却不愿逃去。值得补充的是,在楚国官吏前来捕捉伍尚、伍子胥之前,兄弟二人还有过一番精彩的对话。为人强硬的伍子胥要求哥哥伍尚一起逃往他国,以等待时机复仇。但伍尚对于弟弟的劝说,最后拒绝了。伍尚知道,一旦回到父亲身边,必死无疑,“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但是,伍尚同样明白,不从父命是一种大不孝,“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终为天下笑耳”。“闻父免死而莫奔,不孝也。”传统的忠孝观念已在伍尚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痕。于是,伍尚勉励弟弟外逃,自己则毅然归去,悲壮地死在了父亲身边。

伍尚的死,令人扼腕叹息;他的死,也将孝放大到了极致。可惜,后人对于伍子胥的出逃给予了过多的关注,而对于伍尚的行为却不以为然。只有宋人刘克庄写有一首诗歌《杂咏一百首・伍尚》,对伍尚尚有惋惜之情:“伍奢呼二子,一至一奔焉。逃父吾无取。雠君亦未然,”其实,伍尚的所作所为,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他身处春秋战国孝道观念深入人心的时代,在变故面前,自然而然地将“孝”作为了权衡的杠杠。他的选择体现了忠孝一体。我们大可不必忽视具体时代环境而去否定伍尚之孝,更不宜将伍尚的行为与愚忠简单地划上等号。

三、结 语

虞舜孝感动天范文第5篇

文 | 非著名坏人

"德行沁水,同心沁水"创建正在成为沁水人的共识,范兆森书记日前发表了《你爱沁水吗》一文,深情一问,更是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沁水大地上引起了巨大反响。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笔者有些许感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一、爱沁水是沁水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人人都说家乡好,天经地义,血脉根亲。凡是生在沁水,长在沁水,学在沁水,工作在沁水,都是沁水人。生在桑梓,家乡养育,故土芳香,儿女情长,这是任何人都有的乡愁。沁水是沁水人的故土和家园,自己不爱靠谁来爱;沁水是沁水人的兴业之地,自己不兴靠谁来兴。所以,沁水人爱沁水责无旁贷。

沁水人爱沁水是时代的要求。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前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任务,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责任。沁水曾经有过发展滞后的教训,也有过赶超发展的经验,但过去赶超不代表现在赶超!明天是否辉煌,取决于今天的选择和行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给沁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希望,我们能否把握先机,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统一思想,勇于担当。众人拾柴火焰高,齐心划桨开大船,上下同欲者胜。只要我们大家按照县委提出的"德行沁水、同心沁水"的新思路努力奋进,就是爱沁水。

沁水人爱沁水是生存需要。家乡是自己的家乡,沁水是沁水人的沁水,家乡建设的好,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沁水发展的快,沁水人最荣光。生存环境靠自己营造,发展成果大家共享,我们不能指望别人施舍生存环境,也不可能期待明天为今天造福,更不能等候天上掉下馅儿饼。沁水的事情首先要靠沁水人的努力扎实做好,沁水人的未来主要由沁水人的奋斗和智慧赢取创造,当代沁水人必须要承担起为后代造福的历史责任。在周边地市经济社会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今天,如果我们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寅吃卯粮,只能是吃了眼前的懒惰饭,砸了子孙后代的幸福锅。

二、爱沁水是沁水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在价值,价值的关键在取向。有什么样的取向,就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正确,价值可贵,取向错误,价值可悲。从某种意义上说,沁水人爱沁水就是爱国,就是敬业,就是诚信,就是友善,就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我们无法想象,如果有人高喊自己爱祖国,却不爱家乡,不爱沁水,就如同标榜自己是孝子,却不爱父母一样,有违常理,没有底气,毫无诚意,没有价值。沁中好校长王万旭坚守信念、淡泊名利是价值;青龙村好书记邵双龙吃亏奉献、务实创新是价值;县水务局,旅游文物局、住建局、园林局、林业局忠诚履职、爱岗敬业是价值;拾金不昧的张丽娟、舍己救人的崔海峰、托举生命的杨党强是价值;守护红绿灯,关注弱势群体的沁水义工(包括沁河义工)是价值;宣传沁水,弘扬主旋律,集聚正能量的草根自媒体《沁河影像》是价值;为小萱萱、马子轩、豆红雯慷慨解囊爱心募捐的所有爱心人士是价值;还有许许多多不计名利得失的沁水人,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了沁水的美好明天,默默无闻而又矢志不移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才华和力量,又何尝不是人生的最大价值!一句话,这些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沁水,有益于家乡的沁水人,就是爱祖国、爱沁水、爱家乡的价值取向。

时下,在我们的周围,也有一些奇谈怪论令人匪夷所思,什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干事就没有事;干不成事也不要出事"等等,这是典型的畏首畏尾,为官不为,庸官懒政的陈词滥调。古人云:德少而多宠,才下而位高,无功而受禄,这是人生的三大危险,难道我们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就只会做"太平官"、"铁帽子王"吗? 在同县委书记座谈时说:我们不能为官一任,却"涛声依旧",总是讲"昨天的故事".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们"德行沁水、同心沁水"创建就真的成了隔空喊话,没有希望了。

三、爱沁水是沁水人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沁水人爱沁水兴沁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爱沁水,爱什么?怎么爱?这是沁水人需要回答的现实问题。沁水人爱沁水,既要爱过去,又要爱现在,还要爱未来。

爱过去,就要学习热爱我们沁水厚重灿烂的历史。沁水是中华文明德孝文化的核心发源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尚书》云:"德自舜明";《史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在历山躬耕的舜是"德"的化身,舜帝德孝文化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是一座永放光芒的丰碑。没有舜帝德孝文化这个源头,就不可能使中华民族保持强大的国家凝聚力和民族亲和力;没有舜帝德孝文化润泽,就不可能培养出国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没有舜帝德孝文化的熏陶,就不可能造就出以国家强盛、民族兴旺为己任的一批又一批国家精英。舜帝德孝文化为我们今天的"德行沁水"创建提供了德光辉普天下的精神源泉。学习热爱沁水博大精深的德孝文化,不仅能够激发沁水人爱家乡的热情,更能够吸引八方来客来沁水投资兴业。舜帝德孝文化是"德行沁水、同心沁水"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明确的目标任务。

相关期刊更多

史前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安半坡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