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尴尬时刻

尴尬时刻

尴尬时刻范文第1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只拣儿童多处行》……”语文老师生动地讲着课文,我们发言积极,回答准确,一切似乎显得波澜不惊。

接着,董贝以甜美的歌声赢得了台下听课老师们热烈的掌声,也许是受到感染,大家越来越兴奋,妙语连珠,气氛渐渐步入高潮。

这时,语文老师提了一个高难度的问题:“为什么冰心奶奶被孩子们撞了个满怀,却一点儿也不生气?”他见大家面露难色,便把绣球抛给了自己的得意门生??小骥。谁知小骥正在开小差,他冷不防被叫起来,自然方寸大乱。他呆呆地站在座位上,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全然没有了平时的伶牙俐齿,课堂上出现了一个令人尴尬的冷场。

而大家心里只能干着急:你这家伙这不是成心让老师难堪吗?关键时刻,怎能“感冒”?果然,台下一片窃窃私语声,他们是在嘲笑我们吗?看看语文老师,他更着急,不断地擦拭着额上冒出的汗水。

尴尬时刻范文第2篇

>> 左右难逢源:阿博特的尴尬时刻 左右难逢源:我国纱线行业面临的尴尬局面 需求陷阱的左右逢源 左右逢源的万能寿险 确立“左右逢源”的政治光谱 低段朗读教学的“左右逢源” 职场左右逢源的那些定律 左右逢源:徽商对经营环境的营造(二) 左右逢源:徽商对经营环境的营造(一) 出版行业的集团管控如何左右逢源 左右逢源解密横跨两大平台的主板 左右逢源 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左右心室功能的研究 左右逢源 文采一般 武则天时代的女政客上官婉儿 谁能“左右逢源” 瞻前顾后,左右逢源 托尼·阿博特 中东欧:左右为难与左右“逢源” 左右逢源or左右为难 左右为难还是左右逢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左右难逢源:阿博特的尴尬时刻 左右难逢源:阿博特的尴尬时刻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胡欣")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2014年12月15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就悉尼咖啡馆劫持人质事件举行新闻会,呼吁民众保持平常心,积极提供线索。

如果让熟悉中文的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用一个中国成语来形容当初打败自己的对手、澳大利亚现总理阿博特的处境,或许“四面楚歌”是最好不过的了。上任之初,阿博特曾被民众寄予了厚望,他本人给人的印象也是充满活力、亲民务实。但一年多之后,无论是在国内外政策还是党内外声誉上,阿博特都面临费力不讨好的尴尬境地。

对外政策饱受争议

当前,素来以中等强国自居的澳大利亚正处于对外政策急需转型定位的关键时期。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对于习惯了南半球“安逸状态”的澳大利亚来说,外交政策领域面临的挑战、威胁可谓接踵而来。然而,阿博特在对外政策方面缺乏经验,尤其是他在重大问题上的不成熟甚至莽撞冒进行为,数次让他处于国内外口诛笔伐之中。

首先,阿博特破坏了澳大利亚对外政策的平衡基调。进入21世纪以来,澳大利亚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脱离亚太发展,澳大利亚在国际舞台上只能被边缘化。因此,陆克文、吉拉德等几任总理都致力于积极融入亚太大环境,特别是发展同亚洲主要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因为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互惠互利、安全稳定也为澳大利亚带来了巨大机遇。近年来,中国大国地位的不断上升和美国强势推行“再平衡”成为亚太地区格局变化的重要主线,牵动了地区行为体新一轮的互动角力。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局,澳大利亚的整体对外政策基调可以概括为:坚持西方属性、巩固美澳同盟、平衡中美两强、融入“印―太”地域。但是,阿博特上台后忽视了亚洲地区的历史传统,过于迎合、屈服于少数选民和党派人士对诸如贸易平衡、中澳关系等问题施加的压力,特别是表现得急于在美国对华反制中站边。殊不知,美国在亚洲国家心中的角色本来就具有典型的双重属性,很多国家既欢迎美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投资和流行文化,同时也警惕美国的对外干涉、渗透控制和军事存在。澳大利亚如此紧随美国,反而削弱了自己本身具有的独特地位优势,特别是损害了长期坚持的在美国和亚太之间保持平衡的立场。可以说,美澳同盟的政治军事色彩越浓烈,澳大利亚的亚洲政策就越易受到质疑。

其次,阿博特的口无遮拦屡屡损害澳对外关系。在澳大利亚人看来,阿博特是以“大嘴巴”著称的领导人。2013年年底,澳外交部长毕晓普对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横加指责,阿博特对此言论表示了支持,严重影响了双方互信及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澳大利亚国内也有不少批评声音,认为阿博特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即中澳共建战略合作关系才是符合澳大利亚切身利益的大事。在中日争端中,澳大利亚最好选择远离矛盾,避免被拉进选边站的漩涡,而阿博特却迫不及待地自动对号入座,替美日充当急先锋。

阿博特不仅积极和美日拉关系、套近乎,还置历史事实于不顾。只看到日澳是美国同盟体系的共同成员,只看到日澳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只看到日澳经济合作的共同利益,而没看到日本侵略给亚洲国家带来的伤害仍未愈合,没看到日本国内部分人仍在否认侵略罪行,没看到以安倍晋三为代表的保守势力正在扼杀和平宪法。阿博特在去年和安倍晋三会晤时曾轻率表示,澳大利亚“钦佩他们(二战中的日本士兵)的技能和荣誉感”。这一表态不仅让中国等受害国倍感愤怒,澳本国民众也对他在历史问题上的莽撞甚至无知感到震惊。澳大利亚老兵协会主席、海军少将肯・杜兰在接受澳联社采访时表示,很多老兵绝对不会赞同阿博特对二战期间日军能力的称赞,而且很多时候,日军的行径毫无“荣誉”可言,并且日本从没有为当年的南京大屠杀、死亡行军、泰缅铁路等罪行真正赎罪。阿博特的言论也被认为是迎合美日的拙劣表演。

类似的还有阿博特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挑衅。众所周知,俄罗斯和西方间的关系因乌克兰问题而陷入僵局。在去年G20峰会期间,作为东道主的阿博特公然表示只要普京敢来参加峰会,自己就要“放倒”他。今年2月,针对印尼打算处死两名澳大利亚籍毒贩一事,阿博特在外交斡旋无效后竟然公开表示把澳大利亚曾给予印尼的10亿澳元海啸援助与此挂钩,这一有悖外交惯例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发言语惊四座。印尼外交部毫不客气地反击说,威胁不适用于外交辞令,而且没有人会喜欢受到恐吓,印尼国内也出现号召国民“收集硬币还给澳大利亚”的运动。

最后,阿博特竭力试图跻身大国行列却吃力不讨好。阿博特曾批评前任陆克文在外交上投入精力太多、收效甚微。但他上任之后,却对澳大利亚外交更为活跃,甚至要超越澳传统的中等强国定位,显示出阿博特渴望获得国际认可的强烈意愿。对此,澳大利亚著名智库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的所长迈克尔・富利洛夫曾评论说:“在竞选期间,阿博特谈的是‘多来点雅加达,少一点日内瓦’,但在执政之后,他已经变成一个全球主义者而不是一个地区主义者。”如果说在去年11月的北京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澳大利亚只是陪衬的小角色,那在随后而来的布里斯班G20峰会则是阿博特实现外交雄心的大舞台,他试图借机展示其“全球型政治家”的新形象。不过,人们都明白,峰会关注的重大问题都脱离不了美、俄、中、欧等重要国际行为体的影响,这些大国元首才是峰会的主角,东道主尴尬的国际地位使阿博特只能摇旗呐喊或随声附议。至于阿博特政府做出的派兵参与打击“伊斯兰国”的决定,国际社会也普遍视其为向美国展现盟友的姿态,澳国内更是对此充满质疑甚至嘲讽。

国内面临政治逼宫

在西方民主选举体制之下,任何政治领袖必须重视本阵营凝聚力和国内选民支持率,这是确保领导人组阁、政府稳定的重要前提。如果说阿博特在外交政策上是摸石头过河,那么他在处理国内问题上的捉襟见肘则更清晰地暴露出阿博特本人的短板,直接导致其既失去民心,也丢了阵营。

从澳大利亚民众角度来看,阿博特显然是不按规则出牌的糟糕领导人。当初打败陆克文赢得总理宝座时,阿博特曾意气风发地宣称“这个国家的政府已经更替”,随后推出多项改革措施,不料却处处碰壁。比如,他有意改革高校经费制度,削减大学拨款,增加学生贷款。虽然旨在激发高校活力,但不少人也抗议这是将教育经费挪走,转而将负担转移到学生身上,迫使阿博特不得不重新修改改革法案。类似的还有阿博特推行的医疗改革,也因触及医患双方利益而遭受两方共同反对、触礁搁浅。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带薪休产假”改革一事。阿博特先是宣布改革带薪产假,将工党先前制定的18个星期带薪产假增加到6个月,工资从企业税款中支出。阿博特将此改革作为其主打的社会福利政策,但该政策不出意料地遭到以企业为主的多方攻击和反对。之后迫于澳大利亚财政吃紧,阿博特在今年2月2日又宣布放弃了本拟提交国会的“父母带薪育婴假”新法案,民众不仅自身福利受损,而且感到遭受愚弄,对阿博特的言而无信抗议不断。

此外,出兵打击“伊斯兰国”,除了让阿博特博取了国际关注度外,并没有让澳大利亚民众获得实质性好处,相反国内安全形势因此急剧恶化。在去年12月的悉尼咖啡馆人质劫持事件发生之后,不少澳大利亚人就质疑,正是阿博特轻率不负责任的行为让远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成为了伊斯兰极端恐怖势力的攻击目标。随之而来的连锁反应就是,国内反恐形势风声鹤唳,日趋严厉的反恐法规引发是否侵犯公民权利的争议,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群体之间的不信任、怀疑甚至敌视情绪明显上升,这些都让自诩为“天堂之国”的澳大利亚人焦虑不安。

在今年1月26日,也就是澳大利亚国庆日当天,阿博特授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亲王澳洲最高荣誉骑士爵位,并声称这一荣誉是为了感谢菲利普亲王为澳洲所做的贡献,这一举措再次引发国内争议。反对者认为阿博特此举显示其是坚定的君主主义支持者,留念英国统治。在一个旨在加强国家身份认同的特殊日子里,向曾经的殖民者献媚,即便是温和人士也认为阿博特此举不合时宜。更有人尖锐讽刺道,这到底是国庆节还是愚人节?《悉尼先驱晨报》当天在网站上就“菲利普亲王是否应该成为澳大利亚骑士”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在近五万人参与的投票中,93%的参与者认为“不应该,此举让澳大利亚退回到了18世纪”。如今,执政一年半的阿博特的支持率已暴跌到27%。

阿博特的一连串举动不仅惹怒了民众,也激起了政治同僚的不满,尤其是执政党自由党担心阿博特将在下一次大选来临前把自由党来之不易的地位和名声消耗殆尽。危险的信号不断传来,在去年12月的维多利亚州选举和南澳的补选中,阿博特领导的执政联盟败给了工党。今年1月31日的昆士兰州地方选举,工党再次取得压倒性的胜利,从2012年的七个席位猛增到40个,属于阿博特执政联盟的国家党州政府则被选民赶下台,工党领袖肖顿目前正信心满满地号召党内积极作为,厉兵秣马备战明年联邦选举,近期的民调也显示现执政党联盟届时恐将会遭遇全国性的溃败。有鉴于此,阿博特政府中的外交部长同时也是自由党副党魁的毕晓普、通讯部长麦肯・特恩布尔等都毫不讳言,认为阿博特应该“尽早下台”,因为他的政策“毫无战略方向”。正是在这样的不利局面下,今年2月,澳大利亚执政党自由党在党内对阿博特进行不信任投票。为争取延长自己的政治生涯,阿博特使出浑身解数,最终以61票对39票的优势暂时逃过一劫,得以保住党魁和总理职位。但是,自由党内对阿博特投信任票的人倒并不见得是因为多么支持他,而是不希望重蹈竞争对手工党以前自乱阵脚丢失江山的覆辙。而在执政党进行不信任投票前,美国影响力巨大的智库外交关系协会的专家在网站上发表名为《阿博特不得不走》的文章,认为阿博特的“无能”令人惊讶,“证明了自己无法做出清晰的政策思考,不愿意咨询自己的部长和顾问,沟通能力差得离谱,他不得不下台”。

尴尬时刻范文第3篇

镇定,再镇定。当尴尬突然出现的时候,瞬间的脸红虽然在所难免,但绝对不能心里慌乱。那样既无补于事,又容易让别人觉得懦弱。

2.不要轻易辩解,越早承认过失也就越容易被人谅解;

3.勇于自我解嘲

既然尴尬的局面已经不可避免,就应当拿出足够的勇气来面对现实,甚至直接向尴尬挑战。

4.随机应变。将尴尬时刻转化为自我宣传的机会;

善于随机应变地处理情况不仅可以使尴尬不再那么难堪,而且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自我表现的机会。李君一直是公司里默默无闻的一员、在一次向新人介绍公司领导时,他误将公司总经理的名字读错,当时现场安静异常,总经理面露不悦。他觉察后立即转而介绍自己,说完后又补充道:"我们公司的领导从来没有架子,但在这个公司,除了领导的名字什么都不许错。"紧张的场面一下松弛下来。

5.装傻充楞,置有形的窘境于无形的无知之中;

这是厚脸皮的万用灵方。它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尴尬施加的影响摒弃出去谁都知道傻子总被人们嘲笑,但从未有尴尬时刻,因为傻子做傻事没什么新鲜的,他自己也不在乎。虽然我们不是真的要当傻子,可是在特殊时到采用一些特殊方法来脱危解困又有什么不好呢?

6.迅速撤离现场;

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如果你的确没有勇气和能力应付尴尬出现时你的最佳选择就是迅速撤离现场,越快越好。对那些天生胆小怕事但是异常敏感的人来说,提前预见尴尬发生的可能性或是当尴尬的事态销有苗头时就赶快离开,实在是妙不可言的高招。再大的掌力如果没有受力的脸也不过就是一阵风罢了。

7.将计就计,化不利为有利;

利与不利从来就是相对而言,只要找到关键点,化不利为有利并非没能。对一个刚刚工作的女秘书来说,还有什么比上班后的第一批信件中就有两封寄错了地址更令人尴尬呢?然而,24岁的刘小姐在知悉情况后马上打电话向客户致歉,并且在客户拒绝后连续打了一天的电话,最后终于感动了对方。这两位客户也通过此事了解了她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后与该公司的业务也总是通过她来接触。

8.转移尴尬;

医学上有所谓的移痛法,当一种难以征服的痛苦被另一种较易征服的痛苦替代时、前一种痛苦往往在后一种痛苦的作用下逐步失去原来的痛感,这种方法同样运用于尴尬时刻的自我调节。当然,转移尴尬还有另一种形式,就是将尴尬转移到旁观者的身上,不过必须注意一点,你所转移的尴尬应该是善意的制造玩笑的契机,

9.故作心理脆弱;

人们普遍同情弱者,在尴尬出现的时刻你应当立即做出过激的反应,可以是懊悔不已,可以是痛苦万状。总之,你一定要让别人看起来心理异常脆弱,仿佛刚才的事情已经过度地伤害到了你的自尊心。一般情况下,人们在看到你的"惨状"后肯定不会再对你穷追猛打、尴尬也就不了了之。

尴尬时刻范文第4篇

我国近半数的已婚育女性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包括尿失禁、阴道松弛、便秘、痔疮、子宫脱垂等。

许多女性错误的认为这些“尴尬”是生完孩子后的正常现象,对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功能差等情况没有理会。

生产后对盆底肌肉恢复的疏忽,容易在中老年后出现轻中度压力性的痉挛或不同程度的压力性的尿失禁,有的甚至发展到子宫脱垂。

为减轻女性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国内一些著名的妇产科专家曾多次呼吁全社会重视及关爱妇女盆底疾病的防治。

尴尬1 压力性尿失禁

尴尬时刻

美美在怀孕末期,常会出现一阵大笑之后内裤湿了一大片的情形,正巧碰到盛夏,真是尴尬万分。原本以为生产后,过几年会改善,所以也没怎么留意,可是事情愈演愈烈。等孩子会跑会跳了,有时在公园散步,孩子拉着她玩,她却只能无奈地坐在长椅上,看着孩子独自去玩。因为只要跳几下,尿就会弄湿裤子,令她尴尬不已……

why

女性先天尿道短(3~5厘米长),加上怀孕生产的激素变化,很容易造成支撑骨盆器官(尤其是尿道及膀胱颈)的肌肉韧带松弛,从而改变了膀胱与尿道的正常位置。只要有腹部用力的动作(如咳嗽、大笑、跳跃、弯腰等)使腹压增加,压迫到膀胱就会漏尿。

清除尴尬

除非很严重的肌肉松弛需要手术帮助,大部分情况下,只要坚持使用“生活处方”――科学的运动,就可以改变尿失禁状况,但需要坚持3个月以上,才能有效果。

1 多做提肛训练:让臀部肌肉用刀,收缩和阴道,每日50~1 00次,每次3~5秒。

2 仰卧起坐来帮忙:平躺在床上进行仰卧起坐运动10分钟,每日2次。

3 伸腿运动:平卧在床上进行快捷而有规律的伸缩双腿运动10分钟,每日3次。

4 蹲式排便:最好采用蹲式排便,这样有益于盆底肌张力的维持或提高。

尿失禁的分级

轻度:仅仅在重度的应力下,如咳嗽、打喷嚏、抬重物时才有小便失禁。

中度:在走路、站立、购物时等轻度应力下,有小便失禁现象。

重度:不管在何种活动或姿势下,都会有尿失禁情况。

尴尬2 阴道松弛

尴尬时刻

丽丽在怀孕期间读了大量的文章,知道自然分娩有利于宝宝的健康,于是跟老公商量后决定自然分娩。在经历了12个小时的阵痛后,终于迎来了小宝宝的诞生。产后恢复期,丽丽全身心扑在孩子身上,全没有以往跟老公的亲密。终于有一天,在宝宝安然入睡后,老公有了“性致”,丽丽也感觉最近确实冷落了他,于是尽量去配合,可总感觉不对劲儿,还有一种奇怪的像拉风车一样的声响,令人索然无味……

why

为了给宝宝分娩做准备,在体内激素的作用下,分娩期间阴道会比较宽松。一般情况下,如果宝宝顺利出生的话,随着妈妈产后体内激素恢复到产前水平,阴道会自然恢复。但由于自然分娩过程中普遍存在侧切,甚至撕裂现象,再加上新妈妈不懂得保健,在过性生活时,有时空气会进入阴道,像拉风箱一样发出很大的响声,让人十分尴尬。

清除尴尬

1 耻骨尾骨肌收缩练习:仰卧于床上,将一个手指轻轻插入阴道,尽量将身体放松,然后再主动收缩肌肉夹紧手指,收缩时吸气,放松时呼气。每次肌肉持续收缩3秒钟,然后放松3秒钟。大约几周后就能达到收紧的目的。不过,这项运动在自然分娩2周后才能进行。

2 阴道紧缩术:这在国外是十分普遍的妇科整形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性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国内也逐渐开展这种手术,但是要选择正规的大医院,术后要注意休息及会的清洁,并在一个月内避免性生活。

产后性生活在没有完全恢复之前,妻子可与老公多做一些外援性的接触,比如拥抱、亲吻,一同听音乐,一同散步,这样对两个人身体和角色的相处都有好处。

一般在产后3个月左右,女性身体就会有所好转,性生活基本能恢复正常,此时,两人要多交流感受,彼此适应,顺利度过人生的关键转折期。

尴尬3 编目和痔疮

尴尬时刻

又一次痛苦的坐在洗手间,夏儿努力着,希望这次能顺利。时间一分分的过去,没有任何效果,反倒是会阴附近的疼痛越发强烈,还流出了血,她再也无法忍受了。这是夏儿产后的第5天,她仍然没能解出大便。

why

为了避免生产时造成太大伤害,大多女性接受了会阴侧切术,所以,产后上厕所时,一旦用力排便就会拉扯到受伤的会阴,感到很痛,从而惧怕上厕所。另外,在坐月子期间对纤维素及水分的摄取较少,运动更少,导致肠胃蠕动较差,也易造成产后排便的困难,假如原本有痔疮,此时更容易加重。

清除尴尬

1 药物:必要的时候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温和的通便药物(留心哺乳问题)和外用的痔疮药,对减轻痔疮充血很有效。

2 生活调理:尽早尝试排便,不要怕痛,假如会阴肿痛,用冰水坐浴的方法缓解肿胀;可自己轻轻按摩下腹部,多走动、多活动,有助于肠道恢复蠕动,可防止尿潴留和便秘。

尴尬4 子宫脱垂

尴尬时刻

自从上次产后检查,Lily有近半年没登妇科门诊的大门了,近日她感觉大便困难问题一直没能改善,腰酸下坠感加重,有时觉得阴道内好像有球样大小的东西脱出来,之后也能自己缩回去,另外,走路时间长了也不舒服。于是她下决心抽出点时间来关心一下自己,将快满周岁的宝宝放在奶奶家,来到医院求诊。

why

Lily出现的是子宫脱垂现象。在女性的盆腔里,中央是子宫、阴道,前方是尿道、膀胱,后方是直肠。平时,这些器官都有韧带或筋膜作为支持结构。在怀孕和分娩过程中,这些支持结构由于损伤或过度伸展而变弱松弛,产后又没有适当的锻炼和休息,韧带和筋腹没有恢复到怀孕前状态,使部分或全部盆腔器官从正常位置下降,形成生殖道脱垂。

便秘食疗小方法

蜂蜜芝麻糊:蜂蜜180克,黑芝麻30克,研碎、调和蒸熟,每天食用2次。

红薯粥:将红薯500克洗净削去外皮,切成块放在锅内,加水适量煮至熟烂,再加少量白糖调味,临睡前食用。

牛奶加蜂蜜:用牛奶加少量蜂蜜、煮沸,加葱汁数滴,每日早晚空腹服用。

清除尴尬

1 生活调理:母乳喂养可以刺激子宫收缩,帮助盆腔各韧带复原;避免用力过度,引起韧带复原受阳,产后不要过提重物,走长路或长时间站立。

2 提肛肌锻炼:平躺床上,两脚弯曲靠近臀部,两手贴在身体两侧,用脚与肩胛支撑身体,试着将臀部从床上抬起,吸气时收紧,呼气时放下臀部。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

尴尬时刻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尴尬;自我意识情绪;亲社会性;共情尴尬

一、引言

对尴尬(embarrassment),心理学给予了许多界定,Goffman(1956)认为尴尬情绪是个体违背了被认可的管理行为的社交规则导致的。Sharkey则认为尴尬是个体的理想身份与他表现出来的身份之间差异的结果。Sabini等学者认为尴尬是一种不愉快、不安、强有力的情绪状态,本质是社交的,对社交行为和社交互动有调节作用。上述观点或多或少都是从尴尬产生的条件出发来下定义。而事实上,造成尴尬的原因多种多样,因此,从这个角度来描述尴尬总显得不够全面。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最常使用的对尴尬的定义来自于Miller,他认为:“尴尬是慌张、笨拙、不安的急性状态,它增加了对不想要的评价的威胁,这些评价来自真实的或想象的观众(Miller,1996) 。”这种定义侧重于从现象学的角度定义尴尬,同时涉及尴尬情绪的某些社交功能。

在情绪分类中,尴尬属于自我意识情绪。与快乐、悲伤、愤怒、害怕这些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不同,自我意识情绪的产生需要一定智力基础,因此出现的时间也比较晚,大概在一岁以后。学术界对基本情绪的了解比较成熟和全面,对自我意识情绪的了解则不够深入。尴尬情绪的研究可以追溯至达尔文,从心理学层面对尴尬情绪进行研究始则于20世纪50年代的Goffman。此后,心理学家逐渐开始把尴尬作为一种独立的情绪看待,并从先行事件、经验过程和评估过程、面部表情、生理反应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们发现尴尬具有缓和、平息功能,并重点关注尴尬情绪的社交意义,这些研究让人们关注尴尬情绪与亲社会性的联系。

二、尴尬与羞耻、内疚的区别

尴尬与羞耻(shame,也有学者译为羞愧)、内疚(guilt)、自豪(pride)同属自我意识情绪(Miller, 1996)。Ekman(1992)提出的情绪分类理论第一次把尴尬作为一种独立的自我意识情绪来看待。 Keltner 和 Buswell(1997)总结前人研究,提出区分情绪的几个要点:先行事件;经验过程和评估过程;面部表情;生理反应。首先,典型的尴尬先行事件是因为违规范而引发的过度社会暴露,例如身体失衡(比如摔倒),认知缺陷(比如忘记某熟人的名字)等 ,而羞耻和内疚都是由更严重的失败和道德错误引发的(Tangney, Miller, Flicker & Barlow, 1996)。

其次,经验过程和评估过程方面,Tangney(1996)的研究很有代表性,他罗列了31个项目,让被试根据自己的经验分别给尴尬、羞耻、内疚打分,结果发现尴尬有别于羞耻和内疚。另一些研究也发现,旁观者对尴尬和羞耻的反应也是不同的(Tangney et al., 1996)。

再者,关于尴尬的面部表情。在不同的尴尬情境下,人类的尴尬反应均包括回避凝视,眼神位置变换,微笑的控制和压抑,头部向下及两侧运动,用手紧张地触碰面部和紧张地笑(Keltner&Buswell,1997)。尴尬的微笑是非杜氏微笑(non-Duchenne smile)――不真实的笑,是人们刻意摆出的。这种独特的微笑作为情绪线索,能够让人们区分出尴尬、快乐和羞耻。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尴尬与羞耻、内疚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反倒是羞耻与内疚有着许多相似之处(Menesini & Camodeca, 2008; Lewis, 2008)。鉴于以上这些发现,后来的研究者逐渐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区分羞耻与内疚情绪上,尴尬则被视为与此二者有些距离的“近亲”。

三、尴尬的亲社会意义研究

近几年,学者们逐渐开始关注尴尬的亲社会意义,认为尴尬这种“自我意识情绪”具有社会交往剂的作用。

亲社会行为的定义有很多种,我们采用如下定义:亲社会行为指关心他人利益,以及避免做出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Simpson & Willer,2008)。这个定义不以外显的行动为衡量亲社会的标准,而是以行事动机和目的为衡量标准。由此,亲社会行为不仅仅是指做出利他的行为,也包括按照规则行事、自觉避免可能冒犯他人的行为(比如不在公共场合吸烟),照顾他人的情绪和想法,适当的顺从甚至服从等等。尴尬、羞耻和内疚不仅是“自我意识情绪”,也是“他人意识情绪”(Tangney, Miller, Flicker & Barlow, 1996)。人们之所以体会到这些情绪,是因为意识到自己正处于他人的评价之下。对于尴尬,还意味着明白自己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成为他人评价的焦点。能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尤其是知道他人的评估会对自己产生影响,是避免伤害他人、展现亲社会特质的前提。

1、尴尬的缓和、平息功能

早在1956年Goffman开始有关尴尬的研究时,就增对尴尬进行过功能上的分析,他认为尴尬有助于社交相遇的顺利进行。从这一视角看,尴尬不只是避免不愉快体验,也具有一定的社交功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的研究发现,尴尬同脸红一样,是一种具有缓和功能的情绪,能够平息社会越轨行为(Dijk,de Jong& Peters, 2009; Dijk,Koenig,Ketelaar& de Jong,2011; Feinberg,Willer&Keltner,2011)。这种观点暗含进化心理学的视角,其核心是把尴尬看成关乎生存与社会适应的进化结果:作用是恢复社会越轨所破坏的关系(Keltner&Buswell,1997)。与之类似,Harris(2006)提出尴尬的三种功能:平息冒犯,防止再次侵害以及促进尴尬者修复社交失误。

有心理学家从进化的角度提出,非人类物种的顺从表现,比如露出牙齿,低下头上下摆动,以及顺从的咕哝(Keltner&Buswell,1997)与尴尬类似。动物的顺从行为,意味着被迫将自己的利益出让给其他个体;尴尬或许略有不同,它是想告诉别人:我明白自己的不小心有可能侵害到他人的利益,并对这种不小心表示抱歉,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尴尬代表着对他人利益和社会规范的觉知,知道个体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侵害到他人。当个体由于不可控制的原因没能完成这一任务的时候,尴尬情绪就会出现。从避免侵害他人这一点来说,尴尬具有亲社会意义。

Feinberg,Willer和Keltner(2011)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尴尬的亲社会,这也是对尴尬平息、缓和功能的总结。他们为检验尴尬的亲社会性设计了5个实验,在其中的一个实验中,他们筛选出高尴尬和低尴尬被试讲述自己尴尬经历,并录制下来。然后找来94名被试观看录像并为录像中人物的亲社会特质(如慷慨、合作、有,道德、遵守规定和社会规范、值得信任)和特质(支配的狡猾的自私的不能信任的)打分。结果发现,被试认为高尴尬被试更具有亲社会特质,低尴尬被试更具有特质。在另一个研究中,研究者采用人物照片为研究材料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尴尬表情甚至能影响观察者的行为:比起呈现中性表情和自尊表情的互动对象,人们愿意把更多的资源分给尴尬的人,也认为这些人更值得信任。这些研究结果支持尴尬是亲社会功能的推断,也支持了尴尬是信任与合作行为的诱导因素的观点。

2、特殊群体的尴尬情绪与亲社会表现

有学者将尴尬研究扩展到一些特殊群体,例如自闭症群体和婴幼儿群体。对婴儿和儿童的尴尬研究能够大概勾勒出尴尬情绪的发展过程,尴尬情绪可能是最早出现的自我意识情绪,大概出现在15~24个月(Lewis, 2008),且性别差异显著,女孩通常比男孩能更好地识别情绪。18~24个月的婴儿在某些情境下(例如,成为被关注的对象,被过分夸奖或者被要求唱歌跳舞)会表现出垂下头、双手捂脸、难为情的表现(Lewis, 2008)。5岁以后,大多数儿童产生尴尬情绪,且性别差异消失。4~5岁的儿童能够识别和理解尴尬情绪,但是用语言对尴尬进行表达要等到8~9岁才能实现。

自我意识情绪的出现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尴尬情绪需要将自身或他人行为与个体内化的文化准则 、规范和目标进行比较的能力(范李敏,2013)。年龄较小的婴儿还不能内化道德规范和准则,他们的所做所想都是“自我中心主义”的,在缺少尴尬情绪的同时,他们也缺少利他、合作等亲社会行为。王昱文等研究表明,小学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理解能力与其亲社会水平成显著正相关(王昱文,王振宏, 刘建君,2011),范李敏的研究表明,尴尬情绪的激发对小学儿童的合作行为有显著影响,体验到尴尬情绪的小学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合作行为,这或许能从侧面说明尴尬情绪与亲社会之间的联系。

关于自闭症群体,有研究表明,高功能自闭症(HFA)/自闭症(AS)儿童的情绪概念相对完整,他们具有识别快乐、悲伤、恐惧和愤怒等非自我意识情绪的能力(Capps et al., 1992)。自闭症儿童能否识别自我意识情绪,研究者们对此存有疑问。研究显示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推断和观点采择能力有限,可能在感受自我意识情绪方面存在问题(Capps et al., 1992)。还有学者认为,自闭症儿童只会在社交违规明确地引起了他们注意的前提下,才能感受自我意识情绪(Kasari,Chamberlain&Bauminger, 2001)。给8-15岁的自闭症儿童呈现尴尬和羞耻的照片,结果表明,HFA/AS儿童的问题不是无法区分尴尬和羞耻,而是不明白这两种情绪的意义。他们常常把尴尬描述成“高兴”,而把羞耻描述成“困乏”。

四、小结与展望

尴尬情绪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绪,它的亲社会意义可以从两方面得到验证:一方面,尴尬的缓和、平息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挽回社交损失,善于表达尴尬的人容易获得他人的好感和社会资源,被认为具有更多的亲社会特质;那些感受到更多尴尬情绪并且表露出更多尴尬行为的个体,不仅可以展现更多的值得信任、亲社会的态度,而且他们还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得更多的信任和合作。另一方面,自闭症群体、婴幼儿群体、人格者等亲社会功能不完善的人群,在尴尬情绪的表达和识别上也存在困难,说明二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但是,尴尬情绪亲社会领域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尚处于理论验证阶段。通过梳理该领域的已有研究,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1、研究方法的扩展

回顾过往研究,可以发现研究者们在尴尬情绪亲社会性领域的研究方法是比较单一的,大多采用让被试观察表情图片(包括尴尬表情和与之配对的其他表情),然后给图片人物的亲社会/特质打分的模式。这种方法的弊端在于不能避免被试打分的主观性,而且由于被试识别尴尬表情的能力不同,研究结果可能因所选被试的不同而改变。针对这一问题,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法是进行尴尬情绪与亲社会之间的内隐联想测验,Feinberg等人曾预想过这种前景,但目前还没有研究者将其变为现实。

此外,也有学者尝试更加生态化的研究方法。例如Krach等(2011)在一项fMRI研究中,利用50张速写,将不同的场景呈现给被试,从而激发起被试的尴尬情绪。这种激绪的方法也许要比单纯的表情图片刺激更接近真实生活。未来的研究或许可以考虑直接让被试参与到尴尬场景之中,以检验该情绪的社交功能。

2、研究内容的创新

尴尬情绪已经被证明具有缓和、平息的作用,是一种亲社会情绪,但它应该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在某些情况下,当社交失误特别严重的时候,单纯的表达尴尬似乎不足以挽回损失。既然尴尬的亲社会效果是有条件的,某些社会违规行为非常严重或者非常恶劣,以至于尴尬的缓和功能无法挽回和补救;或许在某些情境中,存在比尴尬更合适的化解方式(例如幽默),于是使用这些方法的人更受人欢迎。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尴尬行为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具有缓和与调节功能,具有亲社会意义,但是,尴尬行为仍然会让人们付出心理和社会成本,尤其是尴尬行为的表现是慢性和和长期的时候。此外,尴尬情绪的另一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一种因旁观者在场才出现的情绪,独处时不会发生尴尬。所以,今后的研究也可以把旁观者作为一个变量,例如可以探讨旁观者人数的多少是否会影响当事人的尴尬程度,进而影响人们对其亲社会性的评价等等。开展此类研究,对我们深入了解尴尬情绪的亲社会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范李敏.小学儿童尴尬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及尴尬情绪对其合作行为的影响.苏州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2] 王昱文,王振宏,刘建君.小学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理解发展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同伴接纳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1)65-70.

【作者简介】

相关期刊更多

法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司法部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教育厅

新经济导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