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袁隆平爷爷说的话

对袁隆平爷爷说的话

对袁隆平爷爷说的话范文第1篇

写给袁隆平的一封信600字左右

袁隆平爷爷,您是我最敬佩的人!

每当我读粒粒皆辛苦的时候,我都会想到您这个伟大的人。因为是您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为全世界人民着想。袁隆平爷爷,是您研究出了杂交水稻。

您在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4年获得沃尔夫农业奖,2006年被选中,当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获得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3年取得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终身成就奖。而且在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发现,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袁爷爷,您被人们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您真太辛苦了,别人睡觉,您在田里研究水稻。别人休息,您还在研究水稻。别人吃饭的时候,您仍然研究水稻,可惜就在不久之前,您去了天堂,在那里,您终于可以休息了。袁爷爷,是您放弃了一切去研究水稻,您所做的所有都是为了人民不饿,肚子能吃饱饭。

袁爷爷,您一生最失望的事就是没有去西藏和青海了吧。您曾说您是九零后还要干到百零后,可现在不能了。袁爷爷,我想对您说,袁爷爷,愿您在天堂每天开心,袁爷爷一路走好。

写给袁隆平的一封信600字左右

亲爱的袁爷爷:

您好!

从小到大,我一直听上一辈人说:“孩子啊!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像袁隆平爷爷一样的人啊!”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我对您的敬意越来越浓。

还记得您在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吗?这一次突破,为我们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带来了莫大的幸福。您真不愧为“杂交水稻之父”。

您的爱国心令我钦佩。国际上,多少家大型的企业向您伸出橄榄枝啊!但您都婉言谢绝了。您说:“我是为了全中国人都吃饱饭而且吃好饭而工作的。”这样的行为,让我不得不佩服啊!

您的顽强毅力也让我为之震撼。您和您的团队经常在盛夏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间进行研究。您说:“成功=智慧+汗水。”我一定要学习您的精神,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

爷爷,为了弘扬您对科技的执着精神,我们学校还建设了一个“勤园”,专门给我们同学用来种庄稼、种果树的。在这样的推动下,我们的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思考习惯都大大的改善了。为了让这个“勤园”能更好的扮演它的角色,我希望您可以提出宝贵的建议,让我们这些红领巾秉承您的精神,使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最后祝袁爷爷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此致

敬礼!

写给袁隆平的一封信600字左右

敬爱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

我在《感动中国》这部读本中拜读了您的故事。我怀着万般景仰之情写了这封信。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您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短缺的问题,还为世界粮食安全生产作出了杰出贡献。一粒种子改变了一个世界!袁爷爷,这是您创造的奇迹呀!难怪农民伯伯都亲切地称您为“米菩萨”呢!您四十年如一日,全身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您领导研究的超级杂交稻项目正朝着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顺利推进。几十年来,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稻56亿多亩,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新出生人口的总和。杂交水稻还被推广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您是当之无愧的“杂交水稻之父”!

袁爷爷,您为全世界人民所做的贡献,无论过去、现在、将来定是无与伦比的。总是看见您的身影在电视里穿梭:74岁的您,依然要经常穿上水田靴,骑上摩托车到水稻田里看一看,您是两腿沾满了泥点子的科学家,像农民一样朴实。

袁爷爷,您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及世界人口的粮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我们已经不但是吃得饱,而是吃得好,家家户户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农民种地甭交钱,政府还有补贴。可是条件好了,有的人就不爱惜粮食了。在餐厅及在其它地方吃饭,有些人往往是吃一点点,把剩下的饭全都倒掉,一点儿也不心疼。想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我看到真是着急。虽然粮食丰收,但是我们每个人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啊!

袁爷爷您用智慧育种,用汗水浇灌,用良知守望,为农民的增产增收默默奉献。沉甸甸的谷粒压弯了大江南北的棵棵稻杆,提起了国人的脊梁,您的精神在亿万农民心间拔节、高扬。为全人类贡献了亿万财富。您是我心中——最了不起的中国人!

袁爷爷,您年纪大了,又患有肩周炎,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过度劳累。

对袁隆平爷爷说的话范文第2篇

口述:王生茂 王茂圣 袁耀厚 袁建芳等

按:说起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不能不提到袁文才与王佐的大名。对于井冈山这块中国第一个红色根据地的创建,此二人无疑是有大功的。然而,对于二人后来的被错杀,长期以来却少有提及。近些年研究者对这段史实有了更深入的研究,许多真相浮出水面。本文作者数赴井冈山地区,采访到了袁文才与王佐的诸多后人,计有 :袁文才嫡孙袁建芳、继子袁耀厚、王佐长孙王生茂、次孙王茂圣、儿媳李春香、重孙王华文等,围绕着人们关心的几个问题对他们进行了访谈,现在本刊独家发表,以示纪念。

2005年7月,笔者与王佐的后代进行了三次访谈,第一次是在茨坪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第二次是在大井王佐墓前;第三次是在遂川县下庄,王佐的老家,访谈对象先后有王佐长孙王生茂、次孙王茂圣兄弟、儿媳李春香、重孙王华文等人。

一、 关于袁文才、王佐被错杀具体真相

王生茂60多岁,精瘦,他已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退休,被返聘到大井王佐烈士园工作。他深有感触地自我介绍家世。

王生茂:我的祖父王佐本是遂川下庄人,离茨坪有8公里地。祖父兄弟五人――王官保、王官秀、王云隆、王佐、王斗娇。老大王官保、老二王官秀一生务农,老三王云隆原来在王佐手下作营长,喜欢抽两口大烟。1927年上山后,对王云隆提出过批评,王佐跟着狠狠训了王云隆一顿,王云隆被迫戒了烟。老五王斗娇早年在下庄战斗中死去。王佐是老四,和老五感情特别好,他生前不回下庄,老五王斗娇下庄之死是一个重要原因。

祖父王佐生前有两个老婆,一个是发妻兰喜莲,我的奶奶;一个就是后来进门的土匪罗克绍的妹妹罗夏英,兰喜莲生了我父亲王寿生,罗夏英也生了一个女儿,王佐死后没有几年她改嫁了。我父亲王寿生和母亲李春香结婚后,生有我和弟弟王茂圣。我们下一代孩子就多了,我有五子一女,弟弟王茂圣有两子一女。

王茂圣是一位退休小学教师,现在帮助女婿在下庄经营一家农家小餐馆。他接着王生茂的话说。

王茂圣:我们的孩子都已长大成人,可惜祖父王佐却不能看到,他早在1930年2月被错杀了。

笔者:你们了解王佐和袁文才被错杀的经过,和外面讲的一样吗?

王茂圣:不太一样,有的地方更详细些。有的地方更准确些。我们主要是从奶奶兰喜莲那里了解的。她是听当年和爷爷一起去永新的警卫员黄元山逃回来告诉她的。奶奶活了80多岁,生前经常对我们讲当年井冈山的斗争,讲那一次永新错杀事件。具体情况请我哥哥讲。

王生茂:好吧。我讲掉的地方,你们再补充。

那是1929年1月大队红军下山前,在宁冈县柏露乡横店召开了一个联席会议。会议中,由毛委员念刚刚送到井冈山不久的“六大”决议。“六大”决议中有个《农民问题决议案》,其中有这么两句话(大意):对土匪要争取其群众,杀戮其领袖。当念到这两句话时,袁文才、王佐也在场,毛委员突然不念了,说“休息一下”。接着在小范围里开了个会,、、、谭震林、陈正人,永新和宁冈县委负责人参加。王怀和龙超清以前是袁、王的对头,在会上,主张杀。毛委员做了许多工作,最后,会议决定不杀袁文才、王佐。为了改造帮助两人,决定让袁文才跟随部队下山。王佐留下来协助红五军守井冈山。会上也决定宁冈县委负责人之一的刘辉霄(土籍人,和袁文才合得来)随部队走,何长工留下当宁冈县委书记。

袁文才随部队行动中,刘辉霄看到了“六大”文件这段毛委员没有读的话,两人一商量跑了回来。当时井冈山地区土籍和客籍矛盾比较尖锐,这些矛盾也反映到党内来,宁冈县委第一任书记龙超清、永新县委第一任书记刘真、第二任书记王怀,后来担任湘赣边界特委书记的朱昌偕都属于土籍,与客籍的袁文才、王佐不和。袁文才私自从前线跑了回来,特委这些人要开除袁文才的党籍,只有特委常委宛希先是毛委员派到特委工作的,他不同意开除袁文才的党籍。

王佐的重孙王华文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工作,此时插话。

王华文:宛希先立场坚定,执行毛委员指示从来不含糊。他秋收起义时是前委委员,三湾改编从班长直接提拔为营党代表,在井冈山部队中有比较高的威信。

王生茂:由于宛希先的坚持,湘赣特委没有能开除袁文才的党籍,给了他一个党内严重警告。由于这件事,宛希先与特委之间的矛盾加深了。1929年秋,特委以刘真的未婚妻被出卖为借口,怀疑宛希先有嫌疑,私自将他抓起来。宛希先抗议逃跑,被重新抓住,用铁丝穿住他的两脚,被枪杀在押送途中。宛希先死了,袁文才、王佐与特委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特委内部再没有人为袁文才、王佐说话。1930年初,袁文才抓住民团头子罗克绍及其手下,要他们制造土枪,没有按特委吩咐马上杀掉罗克绍,又加深了与特委的矛盾。

王茂圣:罗克绍是爷爷“小老婆”罗夏英的哥哥,当时“左”倾路线在党内盛行,湘赣边界特委就怀疑袁文才、王佐与民团勾结。

王生茂:湘赣边界特委的怀疑,袁文才和王佐心里也知道。1930年2月,湘赣边界特委通知袁文才和王佐到永新开会,就是有人模仿了毛委员的手迹要他们去的,说是要打吉安。2月20日,王佐和袁文才带着队伍到了永新住处,被分别安排在两个地方,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白天开会,特委的人和袁文才、王佐吵了起来。晚上散步,王佐问袁文才,怎么东关潭的浮桥撤了。袁文才告诉他,听说是打吉安用。王佐说,打吉安还差这几节浮桥?袁文才说,你这个山古佬,打吉安要不要坐船去?又过了一个晚上,王佐仍不放心。对老庚袁文才说:“睡了两个晚上,我睡不着。”袁文才说:“你是疑心重,今晚我们换一个房间。”两人私下换了房间,当天深夜,特委的人到部队搬了兵,解决袁王。特委的人知道王佐会武,先到他的房间准备干掉他,谁知把毫无防人之心的袁文才先打死了。

笔者:据袁文才和李筱甫的后人介绍,当时袁文才和李筱甫住一个房间。李筱甫这个人在井冈山革命史中也应有重要的一席。

李筱甫,出生宁冈坝上一富裕家庭,年少时思想激进。1928年2月,组织全县群众参加新城战斗.任全县暴动队总指挥,1928年 2月21日任中共宁冈县委委员。同年5月任红四军三十二团军需处长。5月下旬,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成立,李筱甫被选为财政部负责人之一。据李筱甫孙子介绍,李筱甫生前不会打枪,也没有背过枪,很会出主意,是个智多星一样的角色。迎接的队伍到井冈山,就是李筱甫向袁文才提议的,李筱甫比袁文才大9岁,袁文才对他言听计从。

据李筱甫的孙子转述父亲李值民的回忆,永新出事那天,李筱甫曾向袁文才说:“袁猴,今天满街的白毛巾都没有了?”袁文才笑着说:“你要去找女人就去,不要找其他借口。”他这样一说,李筱甫倒不好说什么了,李筱甫有一个相好在永新县城,袁文才误会了李筱甫的提醒。那时两人睡一个套间,因李筱甫不会打枪,是袁文才睡的外面。那天来永新的部队先解决卫兵,没有用枪杀死了哨兵。据说朱昌偕用枪打的袁文才,听见枪声,李筱甫拿出枪,从门缝里开枪,只胡乱打了一枪,手臂被打伤了,后被打死。

王生茂:在袁文才被打死后,袁文才和王佐的部队都被包围了。王佐听见枪声只好往东关潭跑。几个心腹和两个警卫员都跟着跑。东关潭的浮桥早已撤去,下水后,水漫了上来,警卫员黄元山,黄坳人,对王佐说,“师长,我过不去了。”(笔者注:红四军下山,王佐部队后来编入当地独立师,王佐任副师长)王佐说,“你过不去,转回去,缴枪算了。”这样,黄元山转了回去,没有死。他亲眼看到对方一枪一个把王佐和另一个警卫员打死了。王佐等人死了一个礼拜后,要我们去认尸,是王佐的哥哥王云隆带着人去认的,因王佐手上戴着一个玉镯,认了出来。王佐带的公文包和驳壳枪都被没收了。

1930年2月在永新城同时被杀害的还有1927年9月作为袁文才的代表到三湾送信的陈慕平、王佐的把兄弟刁辉林、1927年6月进攻永新城的敢死队队长,后任三十二团特务连连长周桂春、三十二团军需处长李筱甫等20多人,死者中不少人都对井冈山根据地有突出贡献。

王佐重孙王华文,大学文化。他对这个问题一直比较注重思索和研究。他坦率地谈了自己的分析。

王华文:袁文才和王佐为什么被错杀,反映了几个问题,土籍和客籍的矛盾尖锐,宁冈县委和边界特委本地人利用职权借刀杀人;王佐豪爽,不拘一格,听的话,对其他人不买账;王佐、袁文才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也有问题,被抓住不放。他们与县委、特委的人相互不买账。作为,错杀袁、王,要负一定责任。没有调查,偏听偏信。这么重大的事情,没有亲自去处理。没有更多的思考,就在自己人内部采取强硬的行动。曾祖父王佐有武功,特委某些人先安排将他干掉,因王佐连着两个晚上都没有睡好觉,觉得特委有阴谋,袁文才不相信,当晚两人换了一个睡觉的地方,这样,袁文才先被击毙在床上。

二、王佐的哥哥王云隆投降肖家璧探究

王生茂:记得奶奶兰喜莲讲,袁文才、王佐被错杀后,的部队追到茨坪。此前特委送了一封信本来要送给当时宁冈县委书记何长工,送错了,送给了王云隆手上。信上写要没收王佐的财产和追杀亲信,王云隆赶快将全家从茨坪搬到下庄。红五军追到茨坪时,没找到王佐家里的人,便转回去了。在“解决”王佐、袁文才并改编他们的部队以后,湘赣边界特委对于王、袁在井冈山上的余部,仍不放心,遂令红五军第三纵队派出部队上山进行“搜索”。当时这一任务,由纵队党代表刘作述亲自交给了第四大队(那时李聚奎任四大队大队长)。他4月初带领四大队上了井冈山,到处寻找王、袁余部的行踪,并派一些战士化装进行侦察,结果一无所获。但是,在几天的“搜索”中,亲眼看到当地群众对这个行动很反感,而对王、袁的部队,倍加爱护。有一次,四大队的侦察员,明明侦察到王、袁的余部在一个村子里落脚,但当大队人马到达时,却连一个人影都见不着,问村里的群众,“王佐的部队上哪里去了?”得到的回答却是:“我们不知道。我只知道红五军反水了……”王、袁的部队是得到当地人民群众爱戴的。

王佐的哥哥王云隆原来在王佐手下当营长,弟弟被错杀后,王云隆一度进退两难,后来共产党要没收王佐的财产和追杀亲信,这才投靠肖家壁,从革命走向反革命。当然王云隆本人也有私心,过去喜欢吸大烟,参加革命有被迫的成分,当革命出现困难和问题,就容易叛变。王佐死后,王云隆自作主张投靠了肖家壁,把王家财产和家人都带了去。

王华文:王佐、袁文才被错杀,应该从多方面看。井冈山为什么没有出将军,侥幸回来的人都说共产党把袁文才和王佐干掉了。井冈山人民一段时间都被蒙蔽了,不相信共产党了。王云隆才敢投靠肖家璧。

袁文才、王佐被错杀,站在全党全国的角度看,1965年在井冈山宾馆做了高度总结。老人家说,袁文才、王佐是杀错了,但问题的本质,不是杀错几个人,追究几个人。当时党内有一条“左”倾盲动路线,在一些重大事情上不讲政策,使下面的干部头脑不冷静。问题的本质,是路线正确与否,是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正确与否。政治路线决定之后,才是组织路线。路线对了,下面同志干劲大,才会胜利。路线错了,很多工作都会走到斜路上去。1这是很关键的。的话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三、袁文才妻儿的劫后遭遇

2003年、2005年夏天,笔者曾在吉安和茅坪访问了袁文才的嫡孙袁建芳、继子袁耀厚、谢梅香的女儿肖移月等人,他们详细地叙述了袁文才被错杀后,妻子谢梅香及孩子的悲惨遭遇。

袁建芳:爷爷袁文才的死讯,奶奶谢梅香是在马源坑的老房子听到的。当时哭昏过去。醒来后,第一个想法要去找红军找毛委员。说毛委员多次到过她家里,了解袁文才。别人告诉她,毛委员下山了,他们才敢杀选三(小名)和南斗(王佐字)的。选三提着脑袋干革命被自己人杀了,还受了“反水”的陷害,这是天大的冤枉啊!奶奶一个妇道人家,那时候地方党到处抓她,说她是“反水的家属”,白军也要抓她,说袁文才杀死他们多少人,要讨血债。奶奶、爸爸和两个姑姑转眼成了红军和白军都痛恨的人。奶奶六心无主,爷爷死了,她也不想活了,活也没有什么意思。但自己死了不要紧,三个孩子不能撒手不管啊。她要把孩子养大。可她没有钱,也没有田。

袁建芳的叔叔袁耀厚,现在吉安市干休所休养,他对谢梅香那段悲惨经历比较熟悉。

袁耀厚(肖常隆):母亲谢梅香生前多次对我说,父亲袁文才手里有过大把的光洋,他都用在扩大队伍和其他兄弟身上,他死了,家里竟找不出几个钱。大姐长妹(大名袁华香)当时不到9岁;小姐小惠(大名袁白莲)还只有几个月,哥哥袁耀烈仅仅4岁。母亲咬咬牙,把两个女儿都送给人家做童养媳。大姐送给宁冈坝上村,小姐送给马源村姓李的人家。手心手背都是肉,卖儿送女的痛苦一样惨。母亲带着4岁的哥哥到锡坪打“埋伏”,隐姓埋名1年多才回来。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呢?

袁家在当地并非像有些书中写的一贫如洗,相反是颇有名望。祖上袁氏白眉公在宁冈响得很。父亲袁文才在族谱中是显字派,派名显泉,文才是他的字,选三是他的小名。祖父是昌字派。曾祖是荣字派。爷爷世称昌坤公,先后娶过两个奶奶,大奶奶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过继给大爷爷,其他两个儿子小时候就死了。大奶奶30岁去世,爷爷才娶了奶奶,姓曾。第二年生下父亲袁文才,袁家唯一继承香火的人。袁文才成人后,爷爷昌坤公1922年去世了。想不到仅过去八年,父亲袁文才英年竟被错杀。死时仅32岁,母亲谢梅香刚刚30岁。 母亲娘家看谢梅香前后都无路,很为难。袁家不同意母亲改嫁,说袁家太惨烈了,谢梅香再改嫁,孩子又小,带走了怎么办。留在袁家,生活又维持不了。谢梅香只好招郎不离家,1932年和我的生父肖福开结婚,肖福开原来是袁文才的部下,和袁文才感情不错。见谢梅香没有办法,就来到袁家做倒插门。立约,如果生两个儿子,一子需姓袁,生一个儿子也要一半姓袁。谢梅香和肖福开结合后,日子一口咸一口淡地过了下来。1942年父母亲从马源坑搬到现在住的茅坪村。租了五亩田,借债给儿子哥哥袁耀烈读书,一直读到初中,上的是宁冈中学,宁冈中学也就是朱毛红军会师的龙江书院,是宁冈有名的好学校。后来失火,龙江书院烧了,现在见到的龙江书院是后来修的。母亲和父亲肖福开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就是我,一半继承袁家祭祀,派名袁耀厚,1943年生的。一半继承肖家血统,在外又叫肖常隆,解放后参军分配在吉安军分区,提拔为军分区后勤部长,我和哥哥袁耀烈感情非常好。妹妹肖移月在家务农。

对袁隆平爷爷说的话范文第3篇

 

范文1

对于这位伟大的、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创造了无限财富的袁隆平院士,有人评价他的身价何只千亿,可他每月的收入连工资加补贴也只有几千元。依其贡献,他应该拥有更多的钱,但面对几千元的工资,他乐呵呵地说:“要生活和生产,钱是重要的,但钱的来路一定要正。钱是拿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但是用钱,第一不要奢侈浪费,第二不要小气,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所以,我穿衣服朴素大方,这是一个原则。穿那么好干什么,表面光。穿得好,也不见得你的地位就高。”这就是袁隆平院士的金钱观,朴实直白,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有人评价他说:“袁隆平院士头顶蓝天,勇攀科技高峰;脚踏实地,造福世界人民。他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服务人类社会;胸怀祖国,心忧天下,造福世界人民,……。”作为科学家,袁隆平院士不仅贡献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他杰出的科技才能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身处教育战线的广大知识分子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作为奋战在环保事业战线上的一名知识分子,我发自内心地赞扬袁隆平院士,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应该认真地学习袁隆平院士的高尚情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为自己的信仰,脚踏实地,造福人民。我们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金钱观。我们除了要宣传他的科研成果,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志气外,更应该让大家都来学习并发扬光大他做人的态度和奉献的精神。

 

范文2

袁隆平把毕生精力用在了杂交水稻的培育创新上,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袁隆平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身上所释放的精神却令人感动。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从小就立志做一名农业科学家,1953年,23岁的他从西南农学院毕业之后,扎根基层,几十年来一直从事农业科研工作,为了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他呕心沥血,把科研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把科研成果写在人民群众饭碗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我们哀悼和纪念袁隆平,就是要学习他立志为国为民的追梦情怀。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依然牵挂着一方稻田,心心念念的依然是自己毕生追求的梦想。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像袁隆平那样,敢于播散梦想的种子,并让梦想生根发芽,抽穗结果。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深深扎根于广袤的大地,努力地吸取阳光与水分,奋力向上生长,哪怕做一株小小的秧苗,也要开出最绚丽的稻花,也要结出金灿灿的稻谷。袁隆平的一生是奋斗创新的一生。作为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袁隆平不仅敢于冲破传统学术观点的束缚,而且始终淡迫名利,始终奋斗。面对鲜花与掌声,他始终牢记自己的“种子梦”。耄耋之年,依然奋斗不息。“外面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入院之后,袁隆平还牵挂着第三季杂交稻。敢于有梦,奋斗筑梦,青春追梦。“90”后的袁隆平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依然穿行在稻田之中。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创新精神,必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砥砺前行。“一粥一饭,

 

范文3

每个成功的人士都是那样荣光,那样威武,给人一种特殊的感觉!欣赏之余,难免有一种羡慕的涌动,《袁隆平》观后感。可是我们又深知,任何成功的人士,他的成长道路都有一段艰辛的历史,甚至不为人知。袁隆平——水稻杂交之父,他也不例外。

 

前几天观看了《袁隆平》电影,使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原来只从电视上看到过他获奖的镜头,看到的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老头,没有想到他竟然有如此巨大的成就,不由衷的对他产生敬意。是啊,一个科学家能如此的专注,潜心研究出一种成果,从而造福了广大的老百姓,这就是他的人生价值。

 

他曾经是一个性格倔强的农科院的大学生,为了研究水稻,曾受到多少的侮辱和迫害,可是他研究水稻的决心从来没有动摇过,他甚至不惜抛下妻子和儿子,把研究阵地转移到海南岛,克服种种困难,终于研究出优良的水稻品种,产值每亩上千斤的好收成,实现了自己的宏伟志向!现在的人们生活在蜜罐子里,什么都可以随手拈来,岂不知这些都是别人的劳动果实,我们自己又有什么奉献呢?我们不能满足现状,只有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努力,那怕是收获甚微,那也是自己奋斗的结果,所以我们应以次为契机,好好反省自己,多在工作上下点功夫,比什么都有意义!

 

范文4

袁隆平虽然貌不惊人,语不出众,可以说是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那是什么让他坚持着,培养出杂交水稻?是什么人呢?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是他那执着的、坚韧的心态,让他坚持了下来,是他那热爱科学、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精神,让他永远停留我们心中。

 

我崇敬袁隆平总共有三个理由:其一,他热爱大自然,不刻板,那时候,搞科学研究的人都在办公室里工作,虽然整天埋头苦干,却并没有搞懂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简直就是书呆子。而袁隆平则相反,他亲近自然,喜欢观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方式,这也是让他人生成功的一大步。

 

其次,他不屈服。当红卫兵冲进他家,砸烂他的稻子,要批判他的时候,他还喊着:“打倒袁隆平!”这不代表他无能,他软弱,只是他保护家,让他继续研究水稻的做法。这又让他成功了一步。

 

再次,便是他热爱人民,关爱家人。他爱妻子,不让妻子受到伤害,不让她受苦。他爱人民,为了人民,他努力研究,想要造福人类。也正是妻子的支持,百姓的关心,让他扑在书桌前研究,这也是他成功的动力!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伟大,不平凡的奉献,袁隆平爷爷是个耕耘者,一个真正的耕耘者!

 

看了这部影片,我也懂得了要尊重他人,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每一粒粮食都是用劳动人民的血汗换来的呀!

 

范文5

提起袁隆平,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确实,作为在世界上倍受尊重的“杂交水稻之父”,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作为农民兄弟眼中的“米菩萨”,作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可谓是大功至伟。

 

然而,他对网民尊称他为“人民科学家”,却感到“诚惶诚恐、忐忑不安”,他谦虚地说:“‘人民科学家’谈不上,我只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如果要说什么家,我觉得农学家最合适。”

 

我想,仅从这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我们就足以感受到袁隆平的谦逊美德和人格魅力,令人敬佩,让人尊重。

 

常言道:“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越是沉穗的谷子,越是低下头。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些人喜欢张扬、高调。比如,表现在学习上,喜欢吹嘘自己的博学与能耐,看过几本薄书,就自诩饱学之士、满腹经纶;写过几则公开发表的小文,就自封著名诗人、作家。表现在工作上,喜欢凡事必称大,有的事还没有做,就开始说大话,刚刚干出一点成绩,便“拉长、吹大、垫高”,热衷于在媒体上“精心包装,隆重推出”。这种喜欢张扬的人,虽然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也许能慷一时之慨,开一时之怀,求一时之名,取得一时之利,但这种人往往行之不远,登之不高。而谦逊的人则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一些,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态度做人行事,这才是成就大业的基点,是走向成功的长梯。

 

也许有人担心,谦逊的人,久而久之,会被人遗忘,终究会吃亏。其实不然。这些人、这些事或许一时难以广为人知,但当他们以踏踏实实的工作创造了业绩,以默默无闻的品格作出了贡献,名声自在众人心中。这正像袁隆平所说的,我是搞育种的。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尤其如此,不仅要知识多,而且要人品好,不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弘扬科学精神。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个是基本前提。如果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没有感情,就很难成就一番事业。有了感情,才会为社会做一些事情、献一份爱心,这样你才会有欣慰感。

 

特别是谈到物质享受时,袁隆平认为,精神上要丰富一点,物质生活上则要看得淡一点。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在吃方面以清淡和卫生为贵,穿方面只要朴素大方就行了。少走弯路,少留遗憾,身心才会健康,心情才会愉快,事业才会做得长远。

 

由此可见,今天,我们正在全力建设和谐社会,最应大力弘扬的就是袁隆平这种谦逊美德,常怀一颗平常心,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对个人的名利、进退、荣辱、都要看得淡一些,超脱一些,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越是成绩突出,越是贡献巨大,越是形势大好,越要保持忧患意识,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做到“自豪而不自满,昂扬而不张扬,务实而不浮躁”,始终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和一流的工作标准谋事尽责,多做贡献。如此,我们的工作才会大有起色,我们的事业才能更好地发展起来。

 

当思来自不易,向袁老致敬!禾下乘凉,吾辈接棒!”。

 

“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当灵车缓缓驶出医院时,在闻讯前来送行的市民悲恸高呼中,在车辆的呜咽鸣笛中,在每个人的泪水中,在湖南长沙,在全国各地,在国内外,大家都在不约而同地表达一种哀思与缅怀。为啥袁隆平的离去会触动亿万人心,关键就在于他始终心怀人民,心系人民的温饱。面对上世纪60年代的粮食短缺,作为学农的袁隆平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提高粮食产量作为了他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理想要高雅一点,要向前看,不要专门向钱看。赚钱可以,但要赚对社会、对老百姓有益的钱。”心里装着人民、装着社会,人民才把他高高举在头上。“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袁隆平始终脚踩大地,专务于伟大事业,才赢得了人民的热爱与拥戴。

对袁隆平爷爷说的话范文第4篇

“老爷车”这一概念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出现在1973年英国出版的一本《名人与老爷车》杂志上,此名称很快得到了各国汽车界人士的认可,成为世界各地爱好者对老式汽车的统一称谓。随后的10年间,关注老爷车的人越来越多,并迅速蔓延形成了一群汽车收藏品爱好者群体,一些老爷车的身价也因此常常发生戏剧性的增长。例如,一辆1933年款式的美国求盛伯格汽车在拍卖行可以卖到100万美元,一辆布加迪老爷车可以卖到650万美元。从某种意义上说,老爷车已成为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奢华的象征,它们之中相当多的藏品价值高昂,完全可以与当今世界名车一比高下,甚至与私人飞机、豪华游艇、别墅豪宅一样,成为彰显身份与地位的又一重要砝码。

那么,什么是老爷车呢?遗憾的是至今仍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定义。如今,所谓“老爷车”,通常泛指早期使用现在仍可工作的老式汽车,国际上一般是指拥有优良设计、高级工艺标准、制作十分高档珍贵的车,而且至今还基本保持原貌能够行驶,如果无法使用则只能称为“废旧车”。在我国,大致将老爷车分为三期,一是古老车(1925年之前);二是老爷车(1926年-1941年);三是战后经典(1945年至今)。

回顾汽车工业、汽车历史和汽车文化,就不能不提到诞生于1935年、被誉为德国经济文化活化石的甲壳虫,这是世界最成功的轿车之一。甲壳虫汽车曾对德国的经济复苏、民族复兴产生过巨大的推动作用。2000年世界博览会在德国汉诺威举行时,德国馆内一辆产于20世纪30年代的甲壳虫汽车被陈列在场馆里,与德国历史、文化、科技发明放在一起。甲壳虫对德国人来说,是他们曾经患难与共的朋友和亲人,也是德意志民族的精神支柱――因为作为“人民轿车”的甲壳虫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如同,有人曾形容一杯牛奶能使一个民族强盛起来,那么,甲壳虫就创造了使一个国家在战争废墟中重新站立起来的神话。

历史不断向前发展,2007年9月,一辆迈巴赫62现身“北京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在珠宝、名表、洋酒、雪茄、房产、家居的世界中彰显王者风范,如王冠上的钻石,为这场汇集世界顶尖奢侈品的盛宴增添了贵族之美。确切地说,迈巴赫所展现的并不仅仅是一辆车,它向慕名而来的参观者阐释了迈巴赫品牌所代表的极品生活理念。1919年,尊享汽车“设计之父”荣耀的威廉・迈巴赫与儿子卡尔・迈巴赫一起缔造了这个传奇品牌。设计之初,迈巴赫就被定义为象征完美和昂贵的轿车,其后又被名声显赫的贵族、著名政治家、商人等用来显示自己的格调和品位。在当时,迈巴赫就已经拥有相当于几栋豪宅的价值。所以,包括希腊国王保罗、荷兰王室后嗣朱莉安娜公主等,都成为迈巴赫的忠实用户。

正是凭藉汽车的传奇历史,许多老爷车收藏爱好者们不仅在收藏中得到了乐趣,而且他们所拥有的老爷车也成为一笔保值的财产。一辆20世纪50年代生产的梅赛德斯300的价值几乎是当年的两倍,因此收藏老爷车也成为了一种投资行为。而与玩股票、基金等传统投资相比,投资者不仅不用成天担心价格的涨落,还能在娱乐身心的同时坐享期待中的升值所带来的满足感。

中国的老爷车收藏与国外老爷车收藏完全不同,由于历史原因,近代中国的汽车只能全部从国外进口,且全部使用于上流社会,所以中国的老爷车无不与达官显贵、名门望户相连,无不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政治渊源。可以说每一部中国老爷车的背后都有一段传奇性的经历,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如果说国外老爷车更多是展现汽车的品牌魅力和产品本身的话,那么中国老爷车的内涵则更为丰富,它与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状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已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中国由于汽车工业起步较晚、早期发展较为单一,以出身不凡、外形夺目、设计优良、高级工艺、手工生产等标准来衡量,早期生产且可上路行驶的老爷车并不多,而真正能够称得上老爷车自主品牌的也仅仅只有红旗。尽管如此,中国车迷对红旗轿车特殊的威长历程和历史背景,却熟谙于心,尤其是在20世纪50-70年代成长起来的汽车爱好者们当中,早就形成了一大批红旗轿车的收藏爱好者,并在民间保留了很多珍贵藏品。

中国当代汽车工业的起点始于1958年第一辆红旗轿车的诞生。当时,国内汽车工业基础薄弱,国外又在技术上封锁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可谓困难重重。一汽集团肩负重任,自力更生,开始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创业壮举,并陆续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1965年,红旗轿车被任命为国宾用车,正式肩负国车重任,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一面旗帜。这段辉煌的历史以及“越艰难、越发展”的红旗精神,至今仍是中国人弥足珍贵的记忆。红旗不凡的身世和特殊价值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工业文明的发展程度,甚至从政治意义上讲还曾代表着国家尊严与世界平等对话。至今许多人还记得1972年尼克松总统那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访华活动,当时总理陪同他拜会时,乘坐的就是红旗三排座高级轿车。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正是这些故事造就了红旗的传奇,造就了红旗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独立发展的一种精神,造就了红旗老爷车的文化内涵。

2005年10月1日,2005首届北京老爷车怀柔邀请展开幕式在怀柔区明珠文化广场举行。40多位老爷车参赛选手和30多家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活动。此届老爷车怀柔邀请展共邀请了包括赵四小姐、邓丽君等知名女性的座驾和、李德生同志的座驾等来自全国各地的20辆老爷车齐聚展览,其中包括甲壳虫、红旗、林肯、奔驰、雪铁龙、劳斯莱斯等经典名牌老车,此次盛会的举行在北京乃至全国掀起了老爷车收藏瀚流。

回忆总能在芜杂的尘世里带给我们丝丝缕缕的感动――每一款老爷车,都标志着世界汽车发展史上的一个时代。对于发展迅猛的现代汽车工业来说,那些古朴而简单的老爷车无疑就是它的童年,它们既是汽车历史的标本,也是人类社会的标本。通过老爷车,不但能了解汽车的演变和发展,更能了解历史沧海中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甚至能感受到历史的脉动和时空的变迁。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内老爷车收藏急剧升温,老爷车爱好者逐年增加,一批有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的老爷车相继露面。

清代黄花梨估价1200万元

清代黄花梨估价1200万元

笔者近日在

北京天雅古玩城中,有幸见到了一堂清早期广式黄花梨家具。这套家具由八把椅子,四张几子,一个三榻组成,雕工精致,装饰繁密,造型敦厚。家具材料经过精挑细选,整块料整块用,很少拼接,以竹子和葡萄为装饰题材,“竹节带芽,葡萄带子”,为典型的南方工艺。这套家具的所有云片均为天然大理石,并且都是一幅幅水墨山水,椅子和三榻上都有“鬼脸儿”,并且包浆完好,专家估价在1 200万元以上。而这套家具,在被店家发现其价值之前,却一直在某单位的库房中熟睡了20多年。

黄花梨主要产于我国的海南省,其木材的名贵程度仅次于紫檀木,是中国明代和清代早期最受推崇的木料。它花纹美丽、色泽柔和,有香味,有一定的中医药价值,并且容易进行深颜色和浅颜色的调配,可表现出浅黄、深黄、深褐色,也适合镶嵌,具有加工性能良好,软硬轻重适中,不爱变形等特点,特别适宜制作榫卯,所以它是当时最佳的木料选择。

黄花梨木色金黄而温润,心材颜色较深呈红褐色或深褐色。黄花梨木的比重较其他家具用木材为轻,放入水中呈半沉状态,也就是不全沉入水中也不全浮于水面。纹理很清晰,如行云流水,非常美丽。最特别的是,木纹中常见的有很多木疖,这些木疖亦很平整不开裂,呈现出狐狸头、老人头及老人头毛发等纹理,美丽可人,即为人们常说的“鬼脸儿”。

明清家具成为收藏新热点

如今,明清古董家具成为西方各大博物馆竞相收藏的艺术品,是中国继书画、陶瓷之后的第三大艺术收藏热点。这些家具线条简约,造型典雅,完美地融合了艺术、文化和实用的功能,被西方学者认为是当今中国“继青铜器、玉器、书法、绘画、陶瓷后,又一载入青史的国粹”。

明代及清代早期制作高档的家具大多是用黄花梨木所制,过量采伐使得黄花梨木材急剧减少,20世纪30年代就有人断言,黄花梨(此指海南黄花梨)在我国已经绝迹。但在1963年,又重新发现了绝迹已久的海南黄花梨。在第二年春天,海南方面将收集到的几十立方米黄花梨木材运往京城。据说,当年从海南调拨的海南黄花梨木到今天还有存货,弥足珍贵。

香炉行情看涨收藏者渐多

一直以来,中国古瓷器就是中外收藏界经久不衰的收藏佳品,其价格居高不下。近年来,市场迹象表明,部分藏家由于对瓷器的钟爱,转而投向了古瓷香炉的收藏。2007年5月,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清雍正年间的绿地粉彩描金镂空花卉纹香炉就以2643.2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引起业内人士的震惊。上海市工商联收藏俱乐部理事长、上海市收藏协会副会长兼党支部书记刘超近日就瓷香炉收藏这一话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并表示,近年来香炉行情明显看好,不仅收藏者渐多,而且市场价格也正在稳步攀升。

统计显示,瓷香炉近年来价格是稳步上扬,2005年10月香港苏富比清乾隆御制鎏金铜嵌宝石香炉成交价463万余元人民币;2006年12月北京嘉宝宋代汝窑三足香炉成交达660万元。2007年8中拍国际拍卖会上一南宋龙泉窑粉青釉簋式炉以880万元成交。2007年5香港佳士得以3358.08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拍出清乾隆粉彩松绿地镂空山水四方螭耳香熏(一对)。同月,清雍正年间的绿地粉彩描金镂空花卉纹香炉也以2643.2万元人民币的高价在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成交。

不难看出,目前拍卖居于高位的仍然是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中制出的瓷香炉。例如,南宋官窑烧制的鬲式炉,专供皇帝祭祀或陈设之用,极其珍贵。另外,清宫廷贵族用香炉由于制作精美,工艺先进,一直都是市场中被追逐的对象。

不过,刘超也指出,瓷香炉的升值空间不断扩大――以往一般的民窑香炉,在古玩市场上花几百元就能买到,而现在的价格则普遍上升了100%至200%,甚至更高。目前民窑瓷香炉作品正处于涨势,而且此类作品历朝历代都生产,数量较多,眼下的价格也不贵。所以,投资者如果能及早涉足,选购一些精品做长期收藏,应该会有较好的行情可以期待。

收藏宋钧瓷进入“建仓”时机

“可以这样说,宋瓷的价格平均每年翻一番,它在逐渐告别低谷。”红太阳拍卖公司瓷杂部业务经理王维告诉记者,“比如一把宋代钧窑的瓷壶,5年前它的市场价格不到20万元,但是今年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却以680多万元的高价成交。”他还分析说,即使是这样,宋钧瓷的价格相比明清瓷器动辄几百万的数额仍有明显的升值潜力。

据记者了解,宋代钧瓷虽然行情看涨,但目前国内拍卖市场宋钧瓷的价格却显得不太平衡。红太阳2007年春季拍卖会781号拍品宋钧窑天蓝釉仿青铜器兽面纹三兽足鼎,起拍价68万,成交价竟高达3300万元,足足翻了48倍之多。红太阳2008年四季迎春拍卖会347号拍品,一件胎质釉色有些粗糙的北宋钧窑外紫内青釉海棠式四足洗,起拍价180万元,最终也以748万元成交。而嘉德国际拍卖公司在2007年拍出的宋钧瓷器形多为碗和盘,单件成交价却只在2万元到15万元之间。另据雅昌艺术网拍卖数据显示,去年其他各大拍卖行单件万元以下的宋代钧瓷也成交了一定数量。

“袁大头”一路攀升价格看涨

今年以来,收藏市场上投资老银币的人越来越多,银币的价格也一路攀升,就连一向不被收藏者关注的“袁大头”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收藏专家表示,“袁大头”目前市场价位偏低,是适合一般投资者长期收藏投资的项目,但由于市场假币较多,需要投资者谨慎鉴别真伪。

近日,记者在东大街送仙桥古玩艺术中心一家店铺里看到,看似一枚其貌不扬的“袁大头”市场卖价竟高达4万元-6万元。这枚“袁大头”和普通版“袁大头”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在头像右侧刻有意大利雕刻家“鲁尔治・乔治”的拉丁签名“L.GioRGi”而尤显珍贵。这枚“袁大头”是民国三年的签字版,由天津造币厂试铸,并未流通,存世量极少,是近代银币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据店主介绍,其他版别的“袁大头”中加铸“甘肃”二字版同样珍贵。该版别在头像左右加铸“甘肃”二字,且只铸造了几万枚,目前存世量稀少,每枚身价达2000多元,同样是藏家的收藏目标。

对袁隆平爷爷说的话范文第5篇

亲爱的同学们:

下午好!

我今天班会言讲的主题是“时代与职业生涯规划”。

拿深圳的今天来说,发展是惊人的迅速。在很久之前深圳还是个小渔村,谁也没有想到现在的深圳已是国际性大都市。深圳的南山高新科技园有一百多万人口,也应证了随处可见的“深爱人才,圳等你来”。

但,由于事物发展太快,许多高新技术也崛地而起,正是由于新科技的产生,由此也产生新的不同种类的职业,同时也用许多行业走向末路。“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要成热词。

在这几年,人工智能遍及全球。阿尔法狗打败世界第一围棋大师,使人们感到了危机感,人类会被人工智能打败吗?这种种问题浮出水面。

但我认为是不可能的,人类的大脑和情感是不容小窥的。许多事物也是无法替代的。例如许多传统文化和技艺。《章丘铁锅》意外走红,是因为铁锅锻造这老一行得到追捧。电影《百鸟朝凤》中锁呐这门技艺最后被某博物馆人采访。这类艺术是无法替代的。

“时代与职业生涯”规划中,职业与时代是密不可分的。

在我看来,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离不开科技人员,但由于发展过快,城市的喧闹却挡不住人们内心的寂寞。所以,艺术去煊染精神世界也是不可少的。所以《章丘铁锅》走红是有原因的。

社会发展速度太快,职业被淘汰有些新兴职业产生,但说不定某天也会走向末路,小黄车就是一个例子。

但,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顺应社会发展速度。不然下个淘汰的就是我们这班“老古董”了。就业方向一定要选一个长久也是自己喜欢的事物罢,不然怎在这错综复杂的社会迎难而上呢?

所以,时代与职业生涯规划对我们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我们是新时代接班人,做好随时为国担当准备。生涯规划便是你人生第一步。万事开头难,好好走尽这漫漫人生路吧!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人生目标与人生规划(中学生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xx班的×××,我的演讲题目是:在致敬榜样的路上砥砺前行。

在刚刚看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后,我相信大家的心情也和我一样,久久不能平静。在我们伟大祖国一步步走向民主走向富强的征途上,是他们献出了宝贵的青春与热血;是他们做出了榜样与表率;是他们照耀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漫漫长路。

千年以前,孔子周游列国,在游说各诸侯王的过程中,不仅影响了他的三千门徒,更重要的是还影响了他周围的无数百姓。所以,我们似乎可以在后来的历史烟云中看到无数个孔子的身影,让我们这个伟大的名族无论在任何一个时刻,都能看到他们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执着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我想,榜样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好像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中最巍峨雄伟的那一座高山,给予无数的登山者以仰望的坐标;他们好像是浩瀚无际的大海边际的海岸线,指引无数的航海者以打望的方向;他们更是我们的民族或子民身处无边黑暗之时的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这一批荣获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榜样,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袁隆平爷爷。那是在观看《中国主持人大赛》的节目中,一个叫邹韵的选手去采访了袁隆平爷爷,耄耋之年的他还说的是一口流利的英语,还坚守在种满稻谷的田野。在解决了中国千千万万百姓“吃不饱”的问题后,他还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辐射到全球,为解决全球的粮食问题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仁者大爱,大爱无疆,在致敬榜样的路上,我们砥砺前行,活出自己的一份人间情怀。

同时,我想到2018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学校地处偏僻,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一挑就是5年,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他是当地的全能教师,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如果说袁隆平爷爷、屠呦呦女士和孙家栋爷爷等人是在中国最为前沿的科研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像张玉滚、张桂梅、王福才等无数或许平凡或许瘦弱的人,却也依然如此伟大如此励志地为我们这个社会,为在座的每一个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只要心中有大爱,心中有理想,即使是最为平凡的岗位,我们也依然可以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眼里有光,心里有梦。在致敬榜样的路上,我们砥砺前行,书写人生的精彩篇章。

同学们,我们致敬榜样,不是要把他们供在神坛,也不是要把他们放在牌坊,而是要从他们身上汲取前行的力量,从长远出发,立足现实,规划我们的人生,像蚂蚁一般学习,像蝴蝶一般生活,成就我们无怨无悔的大写的人生。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人生目标与人生规划(中学生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_班的_。我演讲的题目是《人生目标与人生规划》。

昨日,我们进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聆听了_校长,__老师,以及三位同学的发言,你是否或多或少受到了些触动呢?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_校围绕着一部《__》,强调了人生目标与人生规划对人一生的重要影响。是的,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宣称自己“三年内要夺得世界冠军”,而他在一年之后力克群雄,夺得桂冠;生物学家达尔文,带着自己“在科学领域占一席之地”的“野心”,取得了伟大的成果;思想家马克思,中学时代便立志为人类谋幸福,这个目标也推动着他无私奉献,以毕生精力实现宏愿;我们最为熟知的周恩来总理,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激励他一生鞠躬尽瘁,付出了宝贵的青春与生命······

那么,我们该如何立志,如何规划人生呢?

在发言中,_校提到,不同出身的孩子往往拥有不同高度的梦想,也因此造就了截然不同的人生。他提出,目标应高远而清晰,才能更深入地规划人生,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在我看来,梦,可以天马行空;但理想,必须美丽而实际。好比我们摘桃子,也许你选中了那又大又甜的一颗,但如果它太可望而不可及,也就难以激励,推动你前行,同时也就失去了意义。

其次,我认为,我们的目标应由大到小,由远及近。身处21世纪,我们拥有更多的希望,也肩负伟大的使命。所以,我们应该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将自己的志向同国家,同社会联系在一起。同样,作为中学生,在遥望美好未来后,还要规划好如何一步步靠近梦想彼岸。不如就从规划接下来的百余天、一个月、甚至是一星期、一天开始,定期进行总结反思。将目标细化,实际化,在不断实现小目标中品尝收获的喜悦,或许能与我们的理想更进一步。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地质学会

新能源进展

CSCD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院

农药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