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必须去的景点

必须去的景点

必须去的景点范文第1篇

一、实用的叙述模式,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实验教材是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模式进行叙述的。众所周知,数学的知识、思想、方法的建构必须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充分地理解和发展,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创设更多的情境,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践、理解的时空。而"问题是数学的生命"。教材通过一幅幅画面将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学生饶有兴趣,有如身临其景的感觉,利于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员。例如"认识除法",是在大量的"分东西"(分苹果、萝卜、珠子、画片、花朵、糖果、小猫吃鱼、缝扣子等等)活动中充分理解"平均分"、"总数、份数、个数"、"平均分有剩余"等抽象的教学概念。许多活动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容易激活课堂气氛,主动权返还给了学生,于是他们在乐中感染,在趣中观察,在悦中操作,在动中思考。时之长久,数学意识--这一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素质自然得到了培养,"提高公民的数学修养"是为实谈。概言之,教材的这一叙述模式,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改革非常"实用"。这里的"实用"是指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为实际生活所用;同时也指比较实在,"适用"于教学。

二、丰富的教育内容,体现了生活数学,数学大众的素质教育思想。

数学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渗透于生活各个方面,其知识和技能将成为人们不断发展,生存的"通行证",实验教材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充实了丰富的思想、方法、能力内容,尤其是突出强调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例如:科学思维的有序性,数学思维的逻辑性,儿童思维的广阔性,问题解决的求异性等。如"100块糖果,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块?剩下几块?"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得出的是千奇百怪的"分法"。于是,教者就必须是不在理性上重视结果,而着重于过程。不否定他们真实获得的"分法"的优劣,只让他们在充分感知,不断升华"分法"的"我要学习"中提高判断、分析、统计、表达等诸方面的能力,进而在认识其难度的基础上适进地引入除法概念。这对于学生概念的理解、数量关系的抽象起到了降低了坡度、有效推进的作用。同时也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三、发展的人本目标,促使教师必须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育教学应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让学生的内在潜能得以充分的发展。实验教材注重以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开发为核心。问题情景必须得益于活动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展开丰富的想象、参与自我评价等。这就必须开放课堂教学形式,不能搞"听话"教育,不能横加"限制";这就需要教师大胆地设计,广泛拓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问题情景"故事化、活动化、生活化,在激趣的同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讲解、去概括、去合作、去质疑、去评价,形成"问题解决"的佳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学生带入到课堂之外,置身于真实背景之中,丰富儿童的实际生活体验,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有效地辅助,只有如此,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焕发出了课堂生命的活力。

必须去的景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现状;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园林景观工程以其融合大自然物质和人文元素特点成为城市生态文明要素之一,由于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上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逐渐受到人们重视。但从近几年来绿化景观工程普遍实施情况来看,景观工程的施工质量不容乐观,远没有达到设计者设计说明所描绘的情况,并没有完全达到绿化、美化环境的目的。因此,如何提高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质量,就成为了必须解决的问题。

1 园林绿化施工现状及存在问题

园林景观工程建设已经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由于园林绿化施工受地形、气候、土壤、土建设计的空间、道路等条件的制约,因此,园林绿化施工需要全方位和立体化的技术支撑。由于我国园林绿化施工还处在初级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技术体系,存在园林绿化施工队伍技术力量不足、园林绿化施工监管不力等不足之处,导致园林景观工程难于达到设计目标和整体景观的要求。如前所述,由于园林绿化施工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施工技术涉及到很多知识体系和学科领域,这些特点说明在短时间很难形成一套成熟的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这需要在长期的园林绿化施工实践中逐步的总结与归纳。

2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 表土回填技术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最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团粒结构。表土不但具有大量植物所需的养料,而且土壤结构为团粒结构,因此,在改造地形时,往往先剥去表土,以便在栽植时加以利用。在表土回填过程中,要注意几个要点:(1)掘取表土的时间不能选择在雨后进行,施工时要保持地面干燥。(2)为避免团粒结构遭到破坏,最好使用铲车倒退掘取表土,并按照1个方向进行,且不得反复碾压。(3)为避免在复原的地面形成滞水层,应对复原地表土连同地基一同耕耘,以便两者合为一体。如果下层土质不好,应改良土壤,改良深度以80~100cm为宜。(4)表土深度应结合图纸的景观设计标高要求,要有一定的排水坡度(2.5%~3%),较为合适而且要求地形高低起伏要自然、无杂质,同时要求路沿边的土壤表面应低于路沿石3~5cm。(5)种植乔木和灌木的地方应当比种植草皮的地方表土回填时要稍高一点。由于草皮自身有一定的厚度,在铺上草皮之后高差才能与乔灌木地形有机地结合,同时也有利于乔灌木地形的排水。(6)在种植植物前,一定要清除土壤中的建筑垃圾、杂草、石块和有害物质等,否则可能造成以后杂草丛生,不但给养护工作增加负担,而且影响景观效果。

2.2 定点放线技术

植物定点放线是园林绿化景观塑造成败的关键,放线之前一定要先熟悉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在进行种植放线时要注意:(1)定点放线要以设计图纸中提供的参照点或固定构筑物等为依据,或采用方格网法进行定点,做到位置要准确、标记要明显。定点放线后应进行验点,合格后方可施工。(2)大树放线时,要特别注意自身形体大小与所在位置是否符合;采用规则式种植时,树穴位置必须排列整齐,树位中心可用白灰做标记;行道树定点时,可以以路牙或道路中线为依据,按设计的株距,每隔10株插上1根木桩做为记号;采用孤植方式种植时,应用木桩标志树穴的中心位置,在木桩上写明树种及规格等。(3)对于绿篱、色带、色块等,可采用方格网法进行定点放线,用白灰线标记。(4)在自然式种植中,定点放线应确保曲线光滑圆润、弯曲自然,用白灰线标明范围。值得注意的是树木分布应有疏有密,成不规则状,不得成“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等规则形状。(5)由于某些原因,如临时改变苗木品种或规格,或者施工现场面积与施工图不符,可能出现苗木过多或过少的现象,这时应该在征得业主、设计和监理3方同意的情况下做出适当调整,而不能生搬硬套,造成种植过密或过疏,影响景观效果。(6)当设计图纸中的位置不准确时,定点放线必须请设计师和监理到场,因地制宜做出适当的设计变更。

2.3 植物栽植技术

2.3.1 挖穴

苗木的定点放样结束后,即进入种植穴的开挖程序。挖穴时,应以所定点为中心沿四周向下挖坑,种植穴的大小及深度要根据苗木的规格大小及所带土球大小而定,一般种植穴的大小应比苗木所带土球直径大20~50cm,挖穴的深度比苗木所带土球的高度深10~30cm,以保证种植苗根系能充分舒展。种植穴的底部一般为圆形,但必须保证上下口大小一致,呈u字型而不能是v字型,而对于特殊规格苗木则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种植穴内土质差或建筑垃圾多,则要先换新土或清除这些垃圾。

2.3.2 修剪

为提高苗木种植成活率,在苗木栽植前必须修剪,以减小苗木的水分蒸发。不同树种采取不同的修剪方法:(1)对常绿阔叶树进行疏枝,去除受伤枝、枯病枝和过密枝,并剪去短枝上的叶片;对落叶乔木,尤其是较大的落叶乔木进行强修剪,可剪去1/2以上的树冠。(2)对常绿针叶树只剪去受伤枝和枯病枝即可。(3)对用作绿篱的灌木也不需要进行强修剪,只要剪去受伤枝和枯病枝即可;而对花灌木则要进行疏枝,不但要去除短枝全部叶片,还要去除枯病枝和过密枝。除以上对不同树种采取不同的修剪方法外,对不同的苗木土球完好程度,修剪方法也不同:(1)对于土球完好的苗木,应去除地上部分的大部分叶片;剪去新萌发的嫩枝、病弱枝、徒长枝和过密枝。(2)对土球实在太差的苗木,要进行截干,并尽量少留或不留叶。除苗木地上部分需要修剪外,地下部分也要做适当的修剪,主要是将断根、劈裂根、病虫根以及过长根剪去。苗木修剪过程,应保持苗木自然的形态,剪口必须平且光滑,剪口应及时涂抹防腐剂以防旱灾、冻害及病虫害。

2.3.3 栽植

苗木栽植应根据种植平面图进行,种植顺序一般按先乔木、灌木后地被、草坪,先里面后外面进行。(1)栽植乔木时:苗木下坑后,由1人扶直树干,另1人填土入坑;填入适量的泥土后,用手将苗木向上稍稍提起,使根茎交接处与地面平行,这样做有利于树根舒展并能与土壤紧密结合,继而将土踩实并继续填土,直到与地面平或略高于地面为止。(2)栽植灌木时:起苗要注意苗床是否湿润,如果过于干燥,须先充分浇水,起苗时要用工具连土掘取;栽植时应用小花撬刨土,栽植后应立即浇水或施薄肥点根。(3)栽植草坪时:首先应清除地表各种石块、碎砖、瓦砾等杂物,以免妨碍施工;种植时按照设计图纸堆造地形,边铺边镇压,使草块与土壤紧密结合;草块铺好后,用晒干碾细的园土填满间隙;如草块上带有少量杂草,应立即挑净。

2.4 养护

园林景观工程的好坏在于“三分设计、七分施工”,而工程质量的好坏又在于“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后期养护包括及时对苗木设立支撑、及时中耕除杂草、及时浇水、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等。

3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做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

由于绿化施工工程和建筑施工工程不同,建筑工程只要严格按照图纸的设计方案施工就可以,而绿化施工工程是再创作的过程,面临着如何通过绿化体现设计思想和理念的问题。因此,做好施工前期图纸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图纸设计交底时,要求设计单位详细介绍设计意图,而施工单位也要深刻领会设计理念,以便在施工中灵活运用。比如在植物种植时,如何使其既搭配和谐又生动有趣,仅靠施工图纸是无法体现出来的,需要施工单位充分理解设计思想。

3.2 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园林绿化施工的成功与否,与施工人员素质密切相关。(1)施工人员要有一定的园林施工基础知识、专业的操守、艺术的修养,这样才能准确地营造出图纸上没有的多维的植物空间配置。(2)施工人员要有一定的经验,才能将设计图纸的思想很好地表达出来。因此,在选择绿化工程施工队伍时,必须考察其业绩。业绩越好,对于质量越有保障。

3.3 把好园林景观工程验收关

为保证绿化施工质量到位,绿化工程必须先进行建筑主体工程验收,可以采取绿化工程监理制。园林景观工程监理要遵循科学的准则,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进行监理工作。园林绿化监理人员要做到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跟踪,发现不合格材料、工序、产品及时整改,保证园林景观工程每个环节、每个步骤不出问题,从而保证整个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的质量,创造出既符合使用功能,又注重景观视觉效果,同时又体现生态的高质量、高品位的样板工程。

4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是一项实践性很强工程,且涉及面广、所跨专业多。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要取得大的发展,就必须对施工现状与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不断借鉴国内外比较优秀的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模式,尽最大努力解决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才能建造出既经济、又实用、且美观的园林景观作品。

参考文献

必须去的景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指教学效率或者是教学效果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相当高的目标,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体现。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的轻负担以及高质量教学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需要多方面努力,具体如下:

一、明确教学目标,精心准备教案

课程改革不管如何开展与进行,教师的主要任务都是钻研教材与做好课前备案的工作。新课程提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心理认知与学习兴趣出发去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对抽象的、复杂的数学知识点,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只有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才可以做到游刃有余。对新课程的研读与教材的布局都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去整体把握,对课前教案的编写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另外,教师还必须思考在课堂中有可能出现的教学意外,多扩展一下知识点,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打造一个高效课堂,就必须对课堂的结构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课堂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要引导作用的思想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坚持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学习兴趣为主,全力贯彻兴趣教学。

1.环境教学。教师想要真正打造一个高效课堂,就必须营造合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学习数学。传统的数学教学是以教师讲解例题以及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来学习新的知识点,小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下,不仅容易对数学产生厌恶的主观情绪,还容易无法真正掌握知识点。因此,教师在现代教学模式中需要摈弃这样的教学方法,先可以创设情景,然后在情景中教学。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来进行合理编排,例如,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用反问或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感受加、减、乘、除的计算方式,然后通过旧的知识点来导入新的知识点。这样的环境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小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同感,在这样的积极求知心态下,教师也更容易展开课堂教学,保证整个教学的质量。

2.实践动手操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通过实践动手操作的方式让学生的手和眼以及大脑等多个器官配合协调。例如,在教导学生认识各种三角形与正方形的时候,我就会让学生利用工具,自己动手剪出图形的样式。在这样的实践动手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图形的边长与高的关系,为后面的学习起一个铺垫作用,学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里可以很轻易地完成对知识点的理解,并且印象深刻,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动手操作。

3.加强互动。课堂上教师不仅需要利用环境教学以及实践动手操作的教学手段来达到知识点的引导,也要学会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数学本身就不及语文课生动有趣,也不及美术课形象好玩,数学的知识点本身就是比较枯燥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数学以及自发地去思考数学难题,就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对知识点的不理解,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多角度地去观察与思考问题。

4.改变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给学生提供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就有必要改变学生以往习惯性的从教师这里接受知识的习惯,主动进行一个自我预习的工作。通过提前自学的方式,学生对一些概念性的数学知识点,会主观地形成一个自我认识,加强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新课改要求的背景下,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从这样的方式来全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打造一个高效率的数学教学课堂。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打造一个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就必须明确新课改的要求,研究新课本的基础上去深入地总结每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必须重视对教案的设计,把控课堂节奏,真正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目的。教师想要持续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就必须充分地了解学生目前阶段的心理需求,在这样的方式下才可以真正展开趣味教学,改变学生对数学刻板的印象与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打造一个真正的、持续的、高效率的数学课堂。

必须去的景点范文第4篇

关于“情景再现”的定义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对其定义的说法也是各持一词,下面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说法:肖潇认为所谓“情景再现”是指当记者或者编导在没有新闻现场资料而又必须向观众展示现场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手法,它通过所搜集到的一些新闻素材,然后采用模拟的形式将事件的发生、发展情节表现出来。胡智锋认为,从狭义上讲,它是纪实作品的一种创作手法,是对客观世界已经发生或者有可能发生的事件与人物心理的一种表现手法,对电视新闻起着补充与烘托的作用。

电视新闻中“情景再现”有哪些特征呢?

通常我们电视新闻中所采用的“情景再现”具有以下的特征:1.它是以一件客观事件为基点,作为核心去展开的。这个客观事件也就是真实的新闻事件。2.“情景再现”重视整体的真实感,它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虚构形式。它所展示的场景必须具有现实原型,但是它所展现的人物、环境并不是事发现场的“真人、“真事”,它所要做的就是能够制造出打动观众的新闻画面,能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它是服务于新闻的一种手段,它通常是截取事件的一个片段进行再现,而不是把事件从头至尾演一遍。3.“情景再现”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情景再现”是经过筛选、整合等处理的,它是在事件发生后经演员、导演等进行的一种情景再现,所以肯定不可避免的带有表演者与导演的主观色彩。

二、 “情景再现”在电视新闻中的使用

“情景再现”在电视新闻中的使用,从一开始就引来了很大的争议,很多人对电视新闻中的“情景再现”存在很大的质疑。有人认为,新闻就必须是百分之百的真实,只有现场的无导演性质存在的镜头才能体现真实的现场,人为的演出是对真实性的剥削。人们对“情景再现”的使用是否会过度故事化,是否真实的争议声最大。

很多电视新闻在使用“情景再现”时,总是将所要表现的新闻当成了故事来讲,他们采用传统的叙述手段来描述。通过这一表现形式将新闻的事件、地点、情节、人物环境等表现出来。故事与情节不可否认在文艺领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新闻领域中,人们也开始把是否能构造出跌宕起伏的情节放在首位,不可否认这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为一种线性的媒介,如果没有一定吸引人的情节,迟早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对于观众来说,他们热衷于情节性较强,事件冲突激烈的叙事方式,因此为了使新闻更具有观赏性,就会去迎合观众的喜好,作为有导演与表现者参与的“情景再现”方式,很多时候会经过人为的方式将某些现场新闻无法捕捉到的细节表现出来,比如配音啊,气氛渲染等等。但是我们在对故事情节过分强调的情况下,是否会对新闻真实性涂上一层虚构的色彩呢?我们是否会为了追求新闻的可观赏性而放弃了新闻最根本的东西呢?

“情景再现”在电视新闻中使用也有一些原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可基本保证“情景再现”在电视新闻中的使用得到很好的处理,以确保“再现”内容的新闻真实性,减少人们的质疑。

一是遵循“有限使用”的原则,虽然“情景再现”在新闻中是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地,无限制地使用,它必须有其合理使用的范围。这个合理范围就存在很多方面了,比如时间。“情景再现”的时间必须有一定的控制,它不能像懒婆娘的裹脚,它必须能言简意赅的最大限度的展示新闻的原始性。又比如使用范围上,并不是所有艺术形式,电视内容都适宜用“情景再现”这一表现形式。

二是注意“度”的掌握。“情景再现”必须以事实为基础,它不需要矫揉造作,不需要刻意的渲染,在“再现”的过程中,不要太夸大至极,要考虑事件当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心理感受。“情景再现”有它的边界,要尊重当事人,尊重事实。不可滥用,过分夸大。

三是坚持一种“陌生化”处理。所谓陌生化就是要使观众能够区分新闻事实与现场情景,不要将两者混淆。太过逼真会使观众产生以假乱真的错觉,因为很多新闻它是与观众生活环境非常接近的。我们在“情景再现”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制造一种陌生感,不要让观众产生出不良情绪,像很多新闻制作时就采用字幕来直截了当地说明这是情景再现、现场模拟,以防把观众过分带进故事情节中去。

“情景再现”在电视新闻中的使用虽然还不很成熟,存在一些争议,但是只要学会合理使用,“情景再现”将是电视新闻表现的一种有效表现方式。作为一种全新的创作手法与理念,它也将在新闻行业中走出自己的路子。

参考文献:

[1]王兴丽:《解读纪实类电视节目中的“真实再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2]王阳:《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创新思维》,新华出版社,2004

必须去的景点范文第5篇

分析与探讨企业失利原因也许很多,但一般上来说,不外是对国内外市场无法掌握,新产品难以开发,现产品又开始过时,难以推销,营业成本增加;专业及敬业人才难找,员工工作纪律松弛,经营策略不当等。现今许多本地企业营业不佳,更是以受到金融风暴之打击,及对外投资失利者占较多数。

由于金融业最先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它对整个地区包括本地之经济景气,存着普遍不乐观,对企业申请融资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对再融资之申请,更是少做为妙。目前商业用途房产如厂房货仓,所评估之价值约一年前之七成左右,而银行贷款比例也由八成五降低至六成左右。银行界对经济景气缺乏信心,采取如此谨慎态度,无形中使企业更加难以取得资金。同时高利率,低汇率使入口成本增加。原本中小企业期待政府能及时调低政府组屋店租及产业税之年值,但至今依然保持一年前之市场价值水准。

因此面对不景气,银根紧缩,收款困难,呆帐危机重重,再加上股市与房地产市场泡沫幻灭,不少企业最终可能将面对资金周转不灵。

这危机相信于第二,第三季会更显著的浮现出来。

在自由经济市场中,景气循环原本就是一种自然的周期趋势。不管个人或企业都无法避免受到大环境变动的影响。但这次不景气来的太快及冲击太大,使得企业经营者措手不及,无力感非常重。相信关心社会之大众,也都产生一种关切的忧郁感,也令人更想追问,为何有些企业依然能在这困境中顺利渡过,或甚至取得骄人之业绩?

依笔者近月来之观察,有以下几个因素,令一些企业能在这困难环境中保持优势:

一、不迷信“冒险”的精神:

其实,企业之成长速度,成功与失败,都与经营者之价值观有密切关系。有人将企业家精神与冒险精神挂钩,认为企业家必须具备有冒险之勇气及敢下赌注之心志,才不会失去商机。因此鼓励企业者一遇有商机,便要眼明手快的抓住机会,绝不容许错过。事实上,一个企业家对企业经营绝不是以心态去经营,因为赌是负面的,不理性,投机及靠运气成分太高。企业经营是以该行业之专业知识为基础,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并做决策,同时又努力勤奋去耕耘,才有成绩。遇到任何商机,也都必须以理性去思考及分析,来评估该商机之短、中、长期发展状况之可行性。同时探讨企业本身内部条件是否适合去开发该商机。必须在商机外在因素佳,可行性高及企业内部条件如资金、人才及技术等充沛俱全,能配合该商机短、中、长期发展,并在开发中如遇到未预测之变化,能够支撑进行持久战经营时,才能做出投资决定。那么发展该商机之成功机率必然高。反之,如前述内部条件不足,商机之可行性低,那么冒险去投资,失败之机率则必大。

因此,不理性之冒险精神是企业经营者之盲点、缺点而绝对不是优点。

二、摒弃“贪与浮夸”之心态:

市场景气佳时,银行都乐意支持企业扩业并给予高融资率,间接鼓励企业扩业或置业,以致有些企业对地产业或固定资产投资扩张太快,而忽略本身自有资金及负担利息能力。通过挪用企业短期经营资金去当成中,长期投资之自有资金是最常见之方法。也有以再融资方式将增值之产业再度抵押以取得资金来进行扩业所须之资金。这种以举债付债之方式,在市场景气好时,尚可勉强支撑渡过,也许有利可图。但如不及时放手,而遇上不景气,则必定大伤元气,甚至有倒闭可能性。也有不少企业因内部条件不足,却匆忙到外国进行投资,后因资金不足,不能做持久战之经营,而须半途而废。结果不只所投入之资金泡汤,有时甚至损害到国内母企业之根基。

因此“贪与浮夸”的心态,是企业经营者之盲点,必须摒弃这不良心态,以踏实,谨慎的态度来经营。企业不在大,而在会赚钱,才是企业经营之目的。

三、随时的“变”,就是唯一的“不变”:

当今,大环境变化太快速,使得我们不得不改变以适应环境,否则就得面临遭淘汰的命运。随时的变,就是唯一的不变。在这变革观念的影响下,企业组织必须随着环境之需要而急速改革重组。在进行企业改革或重组,或生产流程改变等等之前的优先条件,便是要改变组织里之人,尤其是企业内高级主管。换言之,组织变革的核心工程是改变人的思想。先由改革人之思想,才能进而改变其行为态度,最终才能改变其工作方式而达到要进行组织改革之目的。因此身为企业经营者,必须先具备能改变自己思想的心态。以变来应付万变,使企业能顺时势,以取得优势。

四、推行集思广益与团队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