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范文第1篇

头痛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很多人认为是小毛病。一般情况下,偶尔头痛或改变而头痛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如果长时间头痛就应引起重视。长期头痛或经常头痛可能是重病的先兆。如果头痛有持续性、阵发性加剧,清晨加重等特点时,应高度警惕。

精神异常 临床上以情感淡漠、感觉迟钝、记忆力下降为多见,有时表现为傻笑、语言错乱、定向障碍、缺乏自制力。有些表现为情感障碍,如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少语,不知道或不认识自己的亲人,有情感倒错现象,记忆力特别是近记忆力下降明显,甚至对家人姓名、年龄均遗忘。理解、计算、定向出现困难。有表现为动作和行为障碍的,无故摸索、强握、乱跑、随地大小便,甚至出现幻觉和幻听。

因此,老年人出现精神异常,除了患精神疾病之外,不能完全排除颅内肿瘤的存在,需进一步检查。—般认为,脑内肿瘤发生在额、颞等部位者较多产生精神症状。

视力下降 很多老年人以为视力下降是老花眼造成的,实际上颅内肿瘤也能造成视力下降,且和老花眼不同。老花眼可以通过配老花镜来矫正,而颅内肿瘤造成的视力下降不能通过配镜来矫正。

颅内肿瘤范文第2篇

颅内肿瘤有很多临床表现,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人们及早发现颅内肿瘤,从而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机会延长生命的目的。

颅内肿瘤可以划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两大类:原发性颅内肿瘤发生于脑组织、脑膜、脑神经、垂体、血管及残余胚胎组织等;继发性肿瘤则是指身体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颅内的。

颅内肿瘤的临床表现各式各样,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和局灶性症状及体征两部分:

颅内压增高包括头痛、呕吐和颈项僵硬,医学上称为颅内压增高“三主征”。头痛程度随病情进展逐渐加剧。幼儿因为颅缝未闭可无明显头痛,而老年人因脑萎缩、反应迟钝等原因头痛症状出现较晚。呕吐是颅内压增高比较常见且特殊的表现,常表现为喷射状呕吐,之前可以没有恶心的感觉。以上“三主征”是我们判断患者有无颅内压增高的有效方法。视神经乳头水肿是医生在临床上进行检查的客观体征,但部分患者可不出现。当然颅内压增高还有一些非特异的表现,包括视物模糊、意识淡漠、大小便失禁等。

局灶性症状及体征是指颅内肿瘤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这也包括两部分:一种是肿瘤引起的刺激性症状,如癫痫、疼痛、肌肉抽搐等;另一种是肿瘤引起的神经功能降低或缺失的症状,如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最早出现的症状或体征是临床医师赖以判断疾病的蛛丝马迹,往往对于判断肿瘤的部位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钟平教授每周三下午有疑难门诊)

不同部位的颅脑肿瘤具有不同的局灶性症状或体征:

大脑半球肿瘤主要包括精神症状、癫痫发作(俗称羊癫疯)、感觉异常、肢体运动障碍和不同类型的失语、视物模糊等。

后颅窝肿瘤常表现为共济失调(亦即协调功能障碍)、行走不稳、容易走偏跌倒等,还有部分患者因肿瘤影响颅神经引起听力下降、耳鸣、口角歪斜、咀嚼无力、复视、喝水呛咳等。

鞍区肿瘤主要表现为内分泌功能障碍(月经紊乱、溢乳、不孕不育、肢端肥大、巨人症、多毛症、尿崩等)以及视力、视野的改变。眼科检查可以发现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颅内肿瘤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颅内肿瘤;临床护理

颅内肿瘤简称脑瘤,它是指颅内原发性及继发性的肿瘤总称,因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颅内肿瘤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的2%,颅内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在青壮年或中年人群易于发病[1]。关于颅内肿瘤的治疗和临床护理一直是临床中较为注重的问题,笔者现将32例颅内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32例颅内肿瘤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12-56岁,平均年龄在34.7岁。按患者肿瘤部位分为:,桥小脑角5例,额叶5例,鞍内及鞍区8,小脑半球2例,丘脑4例,例顶叶4例,颞叶2例,第四脑室1例,基底节1例。

1.2 方法 根据患者的肿瘤部位及肿瘤形态,以及患者病情进行选择手术方法,配合治疗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

1.3 结果 显效率是指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颅内肿瘤清楚后治愈的病例;有效率是指经治疗和护理后颅内肿瘤无法清除但病情得到控制的病例;无效是指经治疗和护理后无效临床死亡的病例。此组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如表1所示。

2 护理措施

2.1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颅内肿瘤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意识,瞳孔情况,因颅内肿瘤常引起患者发生颅内压增高,发生脑疝,甚至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

2.2 基础护理 ①:协助患者平卧位将床头摇高20-30°,有利于降低颅内压,促进静脉回流,减轻头部疼痛[2]。②休息: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指导患者进行适度的活动及休息,患者如发生癫痫发作应适当的将患者肢体进行约束,并加床栏保护,切忌用力按压肢体,以免发生肢体骨折;尤其注意防止癫痫发作时引起患者窒息。③饮食:指导能由口进食的患者加强营养,鼓励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谈易消化的营养饮食,以增进机体的营养。进食困难的患者可采用鼻饲或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④卫生护理:协助或完全为患者进行皮肤护理、口腔护理以及会阴护理。⑤避免诱发颅内压增高的各种危险因素。

2.3 治疗护理

2.3.1 降低颅内压治疗 ①根据患者病情协助医生做脑脊液体外引流,以降低颅内的压力,注意排脑脊液的速度不可过快,防止发生颅内压骤减而造成脑室塌陷或桥静脉撕裂的并发症,严重会发生颅内出血。②脱水治疗,检查患者离子,有无水、电解质失衡的现象,根据医嘱正确给予甘露醇或者呋塞米的用量。③亚低温治疗:为患者头置冰帽降低脑细胞耗氧量,要控制好降温的温度。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发生冻伤。④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需注意防治发生感染。

2.3.2 放疗和化疗的毒性反应的护理 ①对于放射治疗的患者常会出现全身的反应,常有周身乏力、头痛头晕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协助患者在照射后静卧半小时。注意补充维生素的用量。②对于化疗后患者可出现颅内压升高、骨髓抑制、剥脱性皮炎以及消化道症状等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不良反应给予适当的处理。

2.3.3 呼吸道的护理

随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内分泌物,失去自主排痰能力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吸痰,按时给予雾化吸入促进痰液的排出。患者呼吸困难时,行气管切开,并按常规护理有效地护理。

2.4 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进行分析焦虑、恐惧的原因,护士以热情的态度、适当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倾听患者说出内心感受,说一些患者关心的问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治疗信息。对患者的各种心理和行为反应表示一定的理解;介绍国内外颅内肿瘤治疗的进展和成功的典型病例,为患者做最大的心理支持。

2.5 术后护理

2.5.1 一般护理 术后给予患者平卧位,将床头摇高30度,由于减轻脑水肿;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情况以及瞳孔大小、形态、对光反射情况,每15-30min观察一次,做好详细的病情记录。观察伤口局部敷料有无渗血情况。若敷料上有黄色渗出液时提示脑脊液漏出,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患者出现脑脊液外漏时应取半卧位,将头部抬高以减少漏液。头部包扎可以使用无菌绷带这样可以预防颅内感染。

2.5.2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颅内血肿的患者多数由于长期卧床所致肺部痰液增多,应按时给予翻身、扣背,痰液粘稠时可以遵医嘱进行雾化吸入。对于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要注意人工气道的护理,进行气管内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加重肺部感染的发生;给予人工气道进行加温加湿,保持气道足够的温度与湿度,不仅增加患者的舒适感,而且能够减少肺感染的发生率[3]。

2.5.3 营养供给 术后患者发生吞咽困难时进行禁食,采用鼻饲或者肠外营养液进行营养供给,待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后逐渐练习进食。

2.5.4 控制脑水肿 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发生,因此要控制液体入量,一般每天1500-2000ml[4]。使用大量脱水药物时,要注意检查水、电解质的平衡情况。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

3 小结

颅内肿瘤的患者病情复杂,严重多变,临床护士应掌握及时准确地进行病情观察,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整个颅内肿瘤的救治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晶.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4(2):819.

[2] 于淑萍.脑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7)19.

颅内肿瘤范文第4篇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56例,男34例,女22例,年龄8-71岁,平均年龄39.2岁。神经胶质瘤25例,脑膜瘤19例,血管网状细胞瘤4例,髓母细胞瘤3例,脑转移瘤4例,神经鞘瘤1例,本组病例均施行手术治疗。结果,住院期间死亡2例,随访29例中1年内复发6例,死亡2例,生存3年以上18例。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211 首先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多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以优良的态度,娴熟的技术,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

212 详细了解患者神经系统的症状及有无阳性体征,并做好记录,为术后及时发现并发症及评定治疗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

213 颅内手术时间长,手术创伤和麻醉对患者全身脏器的生理功能产生较大影响,故术前应改善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吸烟者术前戒烟等,并实施健康宣教,可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死亡和并发症,又缩短住院时间。

214 术前剃光头,根据肿瘤部位剪眉毛或鼻毛,常规备血。

22 术后护理

221 按全麻术后常规护理,患者清醒后血压正常时可取头高15°~30°斜坡卧位,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改善供血状况,缓解脑组织水肿,从而降低颅内压。后颅窝巨大肿瘤患者术后24 h应取健侧卧位,防止脑干急性移位,常规氧气吸入。

222 做好开颅后切口引流管的护理 保持头部引流管通畅,注意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脱落。根据引流管的位置方向,采取平卧位、半卧位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使伤口处于最佳的引流位置。注意伤口渗液情况,置管部位的敷料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引流袋,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及时拔管,拔引流管后须注意有无脑脊液漏,发现漏者及时通知医生处理,预防颅内感染。

22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通过对话,呼唤和疼痛刺激判断患者的意识程度、精神状况及辨识力、记忆力,正确区分全麻未醒、冬眠状态及意识障碍。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灵敏度,若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等圆,意识改变,且伴有“2慢1高”(即脉搏减慢、呼吸减慢、血压增高),则提示发生脑疝,应及时抢救;若出现脉搏缓慢有力常是颅内压增高的表现,脉搏细快常见于有效血容量不足或高热,呼吸频率不规则,深浅不一,常提示呼吸中枢受损,应及时对症处理。

224 严密观察神经系统变化 注意有无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癫痫发作、肢体瘫痪、精神改变;有无烦躁不安、嗜睡、昏迷等神经系统受损表现。对躁动的患者应加强安全措施,预防坠床。对偏身感觉障碍的患者,要做好“5勤”(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防止冻伤、烫伤或褥疮,协助生活护理,满足其生理需要。

225 患者术后因切口疼痛,表现为烦躁,难以入睡,应及时给予止痛、镇静药物,以免患者因躁动而导致颅内压力升高,引起瘤腔出血。如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时,应正确区分是颅高压或颅内低压引起的。颅高压性头痛抬高床头并给予脱水剂可缓解症状,颅内低压综合征引起头痛的特点是:在抬高床头或坐立时,头痛加重,应用脱水剂则头痛加剧,平卧后头痛减轻,放低床头则头痛得到缓解,可通过腰穿测压确诊。术后3 d常规腰穿,以了解颅内是否并发感染,放出血性脑脊液,解除因颅内肿瘤术后瘤腔的渗血进入蛛网膜下腔所产生的头痛、发热等症状,减轻脑血管痉挛、脑水肿以及蛛网膜粘连。腰穿后去枕平卧6 h,防止脑疝及颅内低压综合征的发生。

颅内肿瘤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颅内囊性肿瘤;伽马刀;容积效应

[中图分类号] R73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3-170-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周围环境的不断改变,肿瘤发生率逐年上升,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伽马刀是近年来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肿瘤治疗方法,但有研究表明,由于颅内囊性肿瘤具有体积大、囊内容物较多等特点,且内容物多为坏死肿瘤组织或肿瘤分泌的囊液,若对此类患者实施常规伽马刀治疗,则易因容积效应发生相关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本研究将选取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31例颅内囊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从而探讨颅内囊性肿瘤伽马刀治疗的容积效应,为临床提高此类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性及生命安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取颅内囊性肿瘤患者31例进行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颅内囊性肿瘤诊断标准,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19~73岁,平均(46.6±2.4)岁,肿瘤类型:听神经瘤4例、胶质瘤12例、血管网织细胞瘤2例、颅咽管瘤7例、垂体瘤1例、转移瘤4例、未定性瘤1例。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颅内囊性肿瘤患者进行囊液抽出后实施伽马刀治疗,应用Logistic综合方程分别计算颅内囊性肿瘤患者抽囊前后风险概率,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1.2.2 手术方法 常规实施局部麻醉后安装定位头架,给予临床医学影像检查(如CT、MRI等),所得影像检查结果输入计算机工作站算出患者颅内囊性肿瘤体积及瘤囊含液量,囊性肿瘤体积应包括肿瘤囊性部分及实质部分。根据计算结果获得活检及穿刺抽液具体部位(靶点坐标)。定向对患者颅内进行穿刺活检,将活检获得病变组织送入临床实验室给予病理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获得肿瘤性质决定是否实施直接穿刺抽取囊液或将Ommaya储液囊置入其中(于头皮下埋置Ommaya囊后,再经储液囊对囊液进行一次或分次抽取)。待再次检查可知患者颅内肿瘤体积缩小后给予立体定向医学影像定位,之后实施伽马刀治疗,计算抽液后肿瘤体积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31例颅内囊性肿瘤患者经手术抽液前后颅内肿瘤体积变化情况及风险概率变化情况对比分析。由表1可知,颅内囊性肿瘤患者抽液后肿瘤体积明显缩小,且风险概率显著降低,提示颅内囊性肿瘤内容物容积与风险呈正比,即内容物容积越大,则风险越高,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伽玛刀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的主要医疗设备。研究表明[1],人体中存在的肿瘤病灶经伽玛射线短时间大剂量的照射后,其将发生增值性死亡现象,同时肿瘤由于内部供血血管出现闭塞,因此将导致缺血性坏死,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肿瘤经伽玛刀放射治疗后,其体积变化与其内部组织学类型、伽玛射线照射剂量以及影像检查时间密切相关。

本研究表明,对颅内囊性肿瘤进行内容物抽取后,其颅内肿瘤体积显著缩小,且风险概率较抽取前显著降低,提示颅内囊性肿瘤内容物容积与风险呈正比,即内容物容积越大,则风险越高,与??江燕等[2]研究结果相符。由此可知,对颅内囊性肿瘤患者进行伽马刀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于术前首先实施囊内容物抽取,从而有效降低伽马刀治疗风险,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保障其疗效及预后。

穿刺抽取颅内囊性肿瘤患者囊液优点分析:(1)可完全消除含囊胶质瘤的囊腔,从而达到降低患者颅内压的目的,且有利于患者完全治疗;(2)将患者视路、下丘脑与其颅内鞍区囊性肿瘤的瘤壁进行有效分离,从而更有利于伽马刀治疗,避免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损伤情况;(3)术中应首先利用穿刺对患者颅内肿瘤实体部位进行活检,从而确定肿瘤性质,为医师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4)有效降低颅内囊性肿瘤患者伽马刀治疗风险,保障其治疗安全性,避免异常反应发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3-4]。

但有研究显示,由于伽马刀治疗效果不能立即显现,由于患者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伽马刀疗效需等待数月甚至数年方可体现,因此不同类型的颅内囊性肿瘤,其囊液抽取方式也有所不同:(1)听神经瘤可直接进行穿刺抽取囊液后实施伽马刀治疗,观察患者瘤囊复况,若其瘤囊复发则应置入Ommaya储液囊治疗;(2)生殖细胞瘤及转移瘤则使用伽马刀疗效迅速,因此可实施单纯穿刺抽液后直接治疗;(3)胶质瘤、颅咽管瘤以及血管网织细胞瘤应用伽马刀治疗显效缓慢,因此应首先置于Ommaya储液囊进行治疗后实施伽马刀治疗,若患者经治疗后发生囊液复况,可立即使用Ommaya储液囊对囊液进行抽吸,从而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并可实施囊内化疗治疗从而达到抑制囊液分泌的效果,等待伽马刀疗效显现[5-6]。因此提示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实际肿瘤情况确定囊液抽取方式。

研究表明,应用伽玛刀对肿瘤进行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将显著改善甚至消失,此外其体内肿瘤也发生相应改变,经医学影像检查可知较治疗前体积显著缩小甚至消失,且可达到长期无增加效果。但有部分肿瘤经伽玛刀治疗后病灶发生膨胀从而出现反应性增大,此时不应立即判断伽玛刀治疗无效,应经对症处理,如激素治疗机脱水后再次进行检查可知其恢复治疗前体积,且临床症状将发生相应改善。若患者经伽玛刀治疗后效果并不明显,且病情严重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应立即转为开颅手术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综上所述,颅内囊性肿瘤内容物容积与风险呈正比,即内容物容积越大,则风险越高。临床医师对颅内囊性肿瘤患者进行伽马刀治疗时,应于治疗前首先对其颅内肿瘤囊液抽取(根据其肿瘤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囊液抽吸方式),从而有效降低其治疗风险,保障治疗安全性,利于患者达到理想疗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吕雪丰,张桂清,董凤龙,等.立体定向瘤腔内置Ommaya管内放疗治疗颅内囊性肿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9(5):445.

[2] 江燕,赵琳.颅内肿瘤误诊为病毒性脑膜脑炎1例[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1,7(4):314-315.

[3] 赵振翔,何谱,李建峰.骨桥蛋白在颅内肿瘤侵袭及转移中的作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14):4171-4173.

[4] 梁彩侠,李梅春,李佳佳,等.显微镜下颅内肿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1,9(6):991-992.

[5] 周艳华,欧阳立志,杨向东,等.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4225-4226.

相关期刊更多

内陆地震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内陆水产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畜牧水产局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