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珍爱人生

珍爱人生

珍爱人生范文第1篇

有些人活在是世上,有些人却不曾来到这个世上。上帝竟然选择的我们,母亲竟然生下了我们,那我们就应该珍惜这只有一次的宝贵机会。

人生如戏,每一个情节都是未知数,你不会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你不会知道自己的明天是怎样。人生的有些情节,往往是捉弄人的。

我家附近的环境不是很好,对面是单身宿舍,经常吵吵闹闹。附近没有什么玩的地方,散步的地方。住在这里的人们总想摆脱这里。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的6楼奶奶一家终于等到了自己住进新居的日子。清晨,他们早早的起来了,叫来了搬家公司。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喜洋洋的。可是这种喜悦没有维持几天,只怪天有不测风云。在即将过火的前几天。6楼奶奶的媳妇被一场车祸夺去了生命。那死去的阿姨本应该住在新房子里高高兴兴的,可现在却只能静静的躺在那里了。

我不禁埋怨命运的无情,就这样夺去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有时我会想不清楚,为什么有人还要自杀,放弃自己的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如果轻易放弃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当你再想抓住它时,它已经走远了。生命更多的不是属于自己的,而是属于那些爱自己,关心自己的人的。

珍爱人生范文第2篇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珍爱眼前人,珍惜我生命.这个周末四月五号是我们传统的节日-清明节.马航飞机失联过去半个多月后我们被告知飞机坠毁在南印度洋上,无一人生还.无论飞机是以什么原因失联和坠毁都会让我们觉得悲剧人生的不可避免性。有人说人生其实就像上演的一幕幕戏剧,剧中演绎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每天有多少生命在这一幕幕戏剧中陨落.清明节,我们手捧鲜花走至墓碑祭奠亡灵。

也许,躺着的是意外事故身亡的父母中的一位,祭奠者是子女,心中默念的那句承诺噬咬着我们的心灵:等有空了一定回家看看孝敬父母.可是没料到,子欲养而亲不在,这个永远却是那么短暂,如今早已欲归不能。也许我们尚处在父母的庇护中,还没有长大成人,就再也听不到父母每天的叮咛与嘱咐。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该珍惜我们和父母相处的每一天,耐心听听父母的教诲与期望。

也许,躺着的是因某种原因自残生命的子女,祭奠者是父母。曾经的幸福与快乐,曾经的希望与心血,原以为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却被命运的风暴彻底摧残。宁愿一切从未发生,徒然地奢望一切能够从头再来。只恨上苍冷酷无情。生活在一个有竞争的社会中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压力,在中学时代我们可能会遇到人生的第一份压力。努力拼搏获取优异的成绩会让我们喜上眉梢,考试不及格会让我们郁闷难耐。同学的信任帮助让我们欢乐舒畅,朋友的离弃会让我们孤单忧伤。这些都是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体验,再正常不过。任何灰暗的情绪袭来我们只要想到父母对我们的关爱和期待,我们就没有理由放弃生命,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更真诚更重要。

也许,躺着的是病魔夺去生命的同学或朋友,祭奠者也是朋友。无论是曾经同窗共读;还是新结识的朋友,彼此那么心心相映;无话不谈。总是以为,一辈子的友谊,山高水长,但是却不曾想,世事无常,造化弄人,会以这样的方式,来结束彼此之间的友情。生命在病魔面前是那么脆弱,不堪一击。今天我们拥有和我们同教室同课桌的同学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缘分。拥有一位能与我们同悲喜共欢乐的朋友是我们的福气。我们不应该让曾经的友谊成为永久的遗憾,我们应该学会包容朋友,珍惜友情。

珍爱人生范文第3篇

影片的故事《珍爱人生》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主要讲述了居住于纽约哈林区的一个黑人女孩科拉丽丝?琼斯的苦难经历。科拉丽丝?琼斯家境贫寒,靠政府救济度日,她从小被父亲强暴,并产下一子,后因再次怀孕,而不得不中途辍学。琼斯的母亲对她也是百般侮辱与虐待。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仅仅是身体上的折磨和精神上的摧残。强奸、贫穷、乱伦、艾滋病、家庭暴力、文盲、单身母亲、辍学等种种苦难降临于年仅16岁的黑人小女孩琼斯身上,对于一个年少的尚未成年的小女孩来说,这一切简直令她处于人生的绝境。但是在如此的逆境中,琼斯并没有屈服,在非传统学校雷恩老师的帮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和写字,重新获得对生活的希望,走向觉醒和新生之路。

一、琼斯的苦难

电影《珍爱人生》中,琼斯的家庭可以说是美国现实社会贫民区中的一个典型的问题家庭:贫困潦倒,靠救济金度日,没有文化,生活中充满家庭暴力。在这样的家庭中,琼斯真可谓是苦海无边。她3岁就开始遭受自己亲生父亲的强暴,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自己的亲生母亲面对丈夫的这种禽兽般乱伦的行为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12岁的时候,琼斯就生下了第一个智障女儿。琼斯的母亲看见丈夫对女儿肆无忌惮的暴行,心中充满了痛恨,但她的痛恨并不是指向丈夫,而是变本加厉地洒在琼斯身上,因为她认为是女儿抢走了自己的丈夫,葬送了自己的幸福。

影片中,琼斯父亲的镜头并不多见,导演这样的安排并非是为了弱化琼斯所遭受的磨难,而是将家庭暴力的重彩安排在琼斯母亲的暴行刻画上。一般来说,在美国社会中,黑人女性所遭受的歧视和迫害更多的是来自主流白人阶层以及黑人男性。但是影片中琼斯母亲对主人公的残暴行径,让观众对琼斯的苦难感受更深,更能触动观众心中最为柔弱的部分。父母都丧尽天良,人世间的种种不公和苦难都落在一个年仅16岁尚未成年的小女孩身上,她能承受得了吗?

在琼斯母亲的身上,观众看不到一丝母性的慈爱。她张口都是脏话连篇,对女儿满嘴污言秽语。她骂琼斯的话语尽是肮脏的字眼:“big ass(蠢货)”“ugly bitch(丑陋的婊子)”等等。在家里,母亲更是对琼斯非打即骂,稍不顺心,任何手边的物件都是她毒打琼斯的工具,还逼她吃垃圾般的猪脚……这是一个家吗?对琼斯来说,这简直是人间炼狱!

琼斯在16岁时,再次怀上了乱伦的第二个孩子,她的初中学业无法继续。琼斯是渴望在学校读书的,尽管不受重视,总是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但这里有她追梦的东西,最起码,她可以暂时逃避家庭折磨。但是,她的再次怀孕让上学成为一种奢望。更让琼斯的生活雪上加霜的是,她竟然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琼斯这样的命运,让观众一方面叹息上帝对她不公的同时,更为她的未来捏一把汗:这个稚嫩的女孩能承受得起如此的苦难吗?生活是不是把她逼入了绝境?

二、琼斯的梦想

16岁,对于一个女孩来说正是花季的年龄,琼斯一样对自己的生活充满期待、憧憬与梦想。

琼斯梦想着自己是一位身材苗条、婀娜多姿的白人美少女。影片中的琼斯身材臃肿、笨拙,表情木讷、愚钝。但这并没有妨碍她对社会上公认的美的追求。照镜子时,琼斯看到的镜子中的映像跟自己的实际外貌截然相反,这一幕折射出处于青春期的琼斯对于白人美丽标准的向往。琼斯想象着镜像中的自己不仅变成了白人美女,而且游刃有余地参加社交活动,并到电视台录制节目,成为社会上的公众人物。琼斯有这样的梦想,反映出她渴望在社会上、在学校里能够不被歧视,并为大家所关注,而不是永远被置于教室的角落。琼斯梦想成为大众眼中的美女,她想当然地认为,这样她才会得到父母的关爱,远离凌辱与家庭暴力,从而拥有温暖的家。

琼斯的审美观,明显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影响,白肌肤等同于美貌,黑皮肤就意味着丑陋,这种审美观带有种族偏见,也说明了当时的琼斯对自我的否定,没有看到她自身的价值和黑人女性魅力,是失去自我的表现。

琼斯也渴望着自己成为明星,影片中她梦想自己打扮入时,踏上红地毯,身边帅哥相伴,参加明星汇聚的庆典。在记者们闪烁不断的镁光灯下,她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影片中这一场景强烈映衬了琼斯在生活中缺乏周围人群的关怀,不受人尊重的现实。

同时,琼斯也像其他青春少女一样,拥有自己的恋爱梦想。她暗恋自己的数学老师。在数学课堂上,她认真听课,一改往常行事低调的作风,对捣乱分子进行制止。

三、琼斯的醒悟

随着电影情节的展开,主人公琼斯的命运一步步呈现在观众的面前,也让观众看到了她重拾自我,走向觉醒的心路历程。

“我不会改变,但有一天我希望会有人改变我。”这是影片开始琼斯的内心独白,也揭示了琼斯开始的精神状态:无论是在现实世界还是精神层面,这时的她在生活中是被动的。她不满现状,盼望新生。但是她并不把改变现实的责任放于自己肩上,而是寄托在数学老师和母亲身上。电影中有这样的情节:琼斯翻看母亲的相片,照片中的目光充满慈爱,仿佛在对自己说“妈妈爱你”。从这里,可以看出,尽管生活中的母亲一贯面目狰狞,但她依然被琼斯视为现实中的依靠。

由于琼斯把家里的真实状况告诉了社工,致使母亲失去了社会救济金,这也直接导致了琼斯与母亲的决裂。影评展示了琼斯和母亲这两个黑人女性的鲜明形象对比。母亲在琼斯面前强硬凶狠,在社工面前却卑躬屈膝。母亲为了能够顺利寄生在这个世界上,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为了得到社会救济金,母亲采用了欺骗手段,乞求社工的怜悯。母亲一直在逃避现实,甚至在母亲看到自己的丈夫强暴女儿,也不干预,不敢保护自己女儿。琼斯也认识到母亲在故意逃避家庭和社会责任,她生活消极,内心软弱,靠这样的人来改变自己是无法指望的。

琼斯的父亲患有艾滋病,并最终病死。琼斯也由于与父亲乱伦而感染了艾滋病毒,这对于琼斯来说,简直是毁灭性打击。是瑞恩老师的帮助让琼斯最终觉悟。瑞恩告诉琼斯,要学会去接受自己。自己身材臃肿,面貌难看,但这是真实的自己,没有必要去羡慕别人身材苗条,金发白肤。瑞恩也鼓励琼斯试着去接受自己的生活际遇,去勇敢面对被父亲强奸的经历,去接受自己感染艾滋病毒的现实。更要去接受自己所生的两个智障的孩子,勇敢承担抚养孩子、教育孩子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的重任。

在瑞恩的引导下,琼斯最终毅然离开母亲,带着两个孩子,走向新生。

四、琼斯的新生

瑞恩老师的非传统教育课堂是琼斯人生转折的起点,是她重拾自我的地方。

通过在非传统课堂上接受瑞恩老师的教育,琼斯学会了审视、思考自己的生活。在这里,她找到了自己困境的根源所在,她明白了自己再不能这样糊里糊涂地苟且地活下去,必须与生活抗争,掌握生活的主动权。要努力让自己把握自己命运的航向,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正如影片中,当琼斯第一次推开非传统课堂教室门,看到教室充满阳光一样,在这里,阳光开始走进她的生活。

影片中有这样的场景,瑞恩老师让学员一个一个地介绍自己,第一次在课堂上拥有了话语权的琼斯却胆怯地申请自己不发言。当琼斯发现这里的老师和同学跟自己原来的学校不一样,她们都是认真的听众,受到她们真诚态度的感染,琼斯克服自卑,勇敢地介绍了自己,她的发言第一次得到听众的尊重,没有人嘲弄她、打断她。这让琼斯受宠若惊,第一次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琼斯自己也是这样对瑞恩这样说的:她以往在课堂上总是坐在最后一排,从不发言,而这里的感觉很特别。在这里,琼斯开始能够表达自我。

尽管以往琼斯的英语课程成绩是“A-”,但她却从没有开过口,更别提英文阅读的事情了。在瑞恩的课堂上,琼斯从写A、B、C、D开始,学着用文字描写自己的生活状态。瑞恩要求学员坚持每天阅读,学会写日记,这些琼斯都坚持着做了。哪怕是在医院的产房里,琼斯仍坚持以日记的形式与瑞恩交流,接受老师的开导与鼓励。琼斯也一步一步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在非传统学校,琼斯学习刻苦、努力,通过阅读、记日记和练习单词的发音,她找到了学习的途径,因学习进步迅速,她甚至还受到了市长的嘉奖。优异的成绩激励着琼斯,她找准了自己生活的道路,她要读高中、读大学。瑞恩老师和同学们也都满怀期待地看着琼斯朝自己的生活目标前进。

正当琼斯满怀信心和希望地往前奋斗的时候,却被查出HIV呈阳性,这无疑是晴天霹雳一般,几乎把她击垮。在课堂上,她对着瑞恩老师歇斯底里地嚎叫,遇到无法迈过的坎儿,她崩溃了。她不再相信爱,不相信有人爱她,关心她。在她的眼里,是爱折磨着她,强暴了她。此时的瑞恩再次成为扭转琼斯生命乾坤的人,她告诉琼斯,她父母给予她的,并不是真爱。她说服了琼斯,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真心爱她,那就是她的两个孩子和瑞恩本人。为了真爱自己的人,琼斯最终选择了坚持,她要与生命抗争到底,去开拓自己的生活!

珍爱人生范文第4篇

女教师聚焦人体标本

赵欣1977年出生,辽宁本溪人。2000年夏天,刚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影像工程系毕业的她,和同是大学同学的男友来到大连。到大连时间不长,他和男友都找到了令人满意的工作,赵欣到大连医科大学影像艺术学院做摄影老师,男友在一家网站做编辑。2002年9月,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

2004年5月的一天,一个意想不到的任务,让她平静的生活起了波澜。学院领导突然找到赵欣,说鉴于她的摄影技术和水平,准备让她拍摄一批标本,赵欣想也没想就痛快地答应了。

领导看她答应得挺痛快,不由地加重语气说:“你要有个心理准备,因为我们拍摄的标本是……人体标本。”“啊?!”赵欣不禁失声惊叫。领导说:“怎么,有问题吗?”赵欣故作镇定地说:“没问题。”

可是领导走后,她后悔不已。因为所谓人体标本,其实就是人的尸体呀!可是现在,她无路可退,只能硬着头皮准备好摄影器材,战战兢兢地上了解剖楼。

她到解剖教研室报到,教研室主任看着美丽而文弱的赵欣,以为派错了人,当确认无误后,主任满脸的不忍,说:“你能行吗?”赵欣听了这话,马上抖擞精神,说:“试试看吧!”她想了想又说:“要是我晕倒了,你们可得帮我啊!”主任被她的话逗乐了,说:“没关系,我们这里都是医生。”

赵欣跟着主任来到标本陈列室,还没进门,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鼻而来,主任用手一指前面的陈列台,说:“标本在那儿,你去拍吧!”她走过去,一眼看到陈列台上的心脏标本,那是一颗已经发黑、变绿的心脏,赵欣顿时感觉胃里翻江倒海,她再也忍不住,转身跑向卫生间,抱着马桶一阵狂吐。

摄影棚上演夺命狂奔

为了便于赵欣拍摄,解剖教研室安排人员,在标本陈列室旁边,专门搭建了一个简易摄影棚。

一次,赵欣独自在摄影棚,准备拍摄一个展示投篮动作的人体标本,当她弯腰在标本脚下布光时,忽然“砰”地一声,感觉头上猛地挨了一击,可是她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见脚步声“砰砰”远去了。赵欣吓得魂飞魄散,一口气跑到楼下,不敢回摄影棚了。解剖教研室的人听到动静出来查看,赵欣惊魂未定,语不成声地说:“刚才死人打……打我。”

工作人员马上去摄影棚查看,一会儿手里举着一个篮球,哈哈大笑出来了。赵欣一看明白了,原来是她布光时不小心碰到了标本,标本手中的篮球掉下来,正好砸在她头上,又弹跳到旁边去了。赵欣羞得脸色通红,不好意思地笑了。

2004年冬天一个傍晚,赵欣独自在摄影棚拍摄一个农夫人体标本。因为摄影棚内既无暖气,也无空调,赵欣穿着一件身后带帽子的羽绒服,还是感到阵阵寒意。

她边拍边不停地转换角度,猛然她感觉有人从背后抓住了她的衣服,她吓得一激灵,随即使劲挣脱,然后抱着相机夺门而出。可是等她跑到楼道里,忽然想起上次虚惊一场的篮球事件,怕再成为别人的笑柄,她按捺着怦怦乱跳的心,暗暗告诫自己:不行,我一定要回去看看!

她壮着胆子,一步三颤地折回标本室,站在门口,向她拍照的地方一看,顿时哑然失笑。原来,她刚才只顾拍照没有注意,她从标本旁边经过时,标本的手正好伸在她身后,碰巧挂住了她身后背着的羽绒服帽子。

赵欣没有想到,她的标本拍摄工作刚刚驾轻就熟,生活中的风波却悄然逼近。那天傍晚,赵欣刚下班回家,一位解剖教研室的老师,匆匆过来敲门,因为那位老师急着出差,顺便就把两个刚刚处理的标本,临时送到赵欣家,让赵欣第二天带到单位拍摄。老师没顾上多讲,赵欣也没多问,顺手就把两个黑色的袋子接过来,放到门口处的柜子上。

半小时后,丈夫下班回家,一眼看到柜子上的黑色袋子,问赵欣:“袋子里装着什么?”赵欣说:“教研室老师临时送来的标本。”说着,就过来顺手解开了袋子。

突然,她被袋子里的物体惊呆了,袋子里装着的竟然是两颗人头,每颗人头的头皮都被掀起了半边,露出里面的神经和血管。丈夫更是又惊又气,冲她怒吼:“你赶快把标本送回去,要不我就连袋子一起扔了!”

那天晚上,他们还是爆发了结婚以来的第一次争吵。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她终于拿定主意,为了家庭的和睦与幸福,她决定辞去这份另类的工作。

第二天,赵欣刚到解剖教研室,教研室主任看到她红肿的眼圈,顿时明白了,她还没开口,主任就拿过一本书递给她,说:“看看吧!”赵欣翻开一看,那是一本医学图谱,上面全是人体器官的画面,而且全是手绘的,令她惊奇的是,其中竟然还有达・芬奇等世界著名画家的作品。主任告诉她,当年摄影技术还没有发明,为了保留下珍贵的医学资料,只能采取手绘的方式,据说达・芬奇为了画好人体器官,还亲自解剖过十余具尸体。赵欣不禁被深深震撼了,她说:“谢谢主任,我没事了。”

风雨过后拍出精彩人生

那次人头标本事件之后,赵欣给丈夫讲解自己工作的意义。因为人体的器官是有很大差异的,有时为了找到一个标准的器官需要解剖十余具尸体,当看到一向不苟言笑的解剖人员,找到一个标准的器官后欣喜若狂的表情时,赵欣更懂得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和自己身为摄影者所肩负的责任。有些标本则制作工艺非常精细,看上去甚至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赵欣在拍摄这些照片的时候,总算找到了艺术的感觉,她开始琢磨怎么把标本拍得更好。当她陶醉在自己的艺术享受中时,照片却被退回来了。解剖教研室的主任找过来,说:“赵欣啊,你的照片拍得很漂亮,可是我们没办法用啊!”

赵欣忽然意识到,因为过多考虑照片的艺术效果,在拍摄中追求唯美,无形中忽略了标本的医学作用,导致照片细节部分模糊不清,让使用者难以分辨。

她印象最深的是拍摄畸形儿标本,也许是女人的天性使然,当她看了一眼,就再也不忍心看下去了。第一次拍摄畸形儿时,她先让人帮忙用白布把标本盖上,然后她开始在标本周围布光,当光布好后,才让人揭开白布,可是她端着相机,却怎么也不忍心对焦标本。旁边工作人员提醒她,说:“我们现在拍这些照片,是为了促进医学发展,以后减少这样的畸形儿啊!”这句话提醒了她,她一想对呀,这才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对准了焦距。

一次大学同学聚会上,赵欣把她拍摄的塑化生物心脏血管标本的照片,拿给同学们看,大家都以为是独特的工艺品,没人认出竟然是人体器官。当她公布答案后,大家都感到非常意外,原来人体标本竟然可以这么美。那以后,丈夫也开始理解她,有时丈夫也到摄影棚给她帮忙。

工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她的摄影作品《肾之花》《真实的身体》,分别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展等国际重大展览,她的专著图谱《REAL BODY》等,分别被翻译成英语、韩语、荷兰语等多种语种出版,同时还在美国、英国、韩国等多个国家参加展览,并被一些医学院校作为教材使用。

珍爱人生范文第5篇

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能让它白白流失。

在一次科学课上,我们学了一个单元,叫养蚕。因此我便和同学一起共养蚕宝宝。

我们的蚕宝宝刚拿来的时候刚长成“熟蚕”,所以十分的小,我和同学并一起照顾这几只弱小的生命。蚕吃的食物是桑叶,我和我的同学四处奔波,终于找到了几棵大的桑树,并且摘了一大堆的桑叶,蚕宝宝在我们的精心的照顾下渐渐的长大了。可是有一天,我看到蚕宝宝不吃桑叶了,也不动了,我以为他死了。第二天一看,蚕宝宝蜕了一层皮,而且还变得更胖了,食量也增大了。这使我和我的同学兴奋不已,恨不得把喜讯分享给别人。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天气是那么的晴朗,但是我们的心情却是阴沉沉的,那是因为,我们的蚕宝宝拉出的粪便是绿色的,预示着蚕宝宝将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可是,我们却无法救蚕宝宝,只能眼看着蚕宝宝死去,却帮不到任何的忙。我们十分苦恼,为什么蚕宝宝会死掉,为了把那个秘密揭开,我和同学到网上查找到了相关的资料。原来,蚕宝宝吃的桑叶必须是干的,如果是湿的得用布擦干,如果蚕宝宝吃了带有水珠的桑叶,就会拉出绿色的粪便,并且死亡。看完后,我们想起了那天给蚕宝宝喂的桑叶:那几片桑叶上有几颗小露珠。原来,那些水滴是罪魁祸首。经过了这次教训,我和我的同学更加细心照顾了,终于,我们的蚕宝宝终于变成了飞蛾,并产下了500个蚕卵,之后,便死去了。

通过这次养蚕的体会,我明白了:蚕宝宝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他为世界的丝绸界付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付出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