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将军与士兵

将军与士兵

将军与士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军事通信 士兵通信系统 下车士兵系统

1 引言

随着军事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士兵伤亡、提高作战指控效率、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参战士兵与盟军士兵、通信士兵与火力支援、士兵与后勤保障、空海力量与指挥所之间都迫切需要便捷实时的信息交流。当代战场出现了一种单兵作战系统,该系统集个人通信、态势感知、作战系统于一体,具备轻便化、移动性、抗干扰性、保密性、宽带化等技术特点。士兵系统是军事信息系统在战场上的延伸与扩展,作为战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作战效率、士兵生存率的重要战术装备。近几年来,各国士兵系统开发进行得如火如荼,部分国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 外军士兵通信系统发展现状

2.1 美国“奈特勇士”士兵系统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陆军就提出了“士兵现代化计划”项目,该项目中的关键系统是“士兵综合防护系统”。美国陆军投资了1200万美元,从1990年开始进行技术预研,于1992年9~11月进行了“士兵综合防护系统”技术演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士兵作战通信系统集成于一体,将士兵携带装备作为一个系y来看待。同时,美国陆军为了将“士兵综合防护系统”中验证过的技术转化为可以装备部队的系统,实施了“增强型士兵系统”计划。1993年,“增强型士兵系统”计划更名为“21世纪地面勇士”计划,1996年美国陆军将“21世纪地面勇士”和“第二代士兵系统”合并成统一的研究工作,简称为“地面勇士”计划。从1996年到2006年,“陆地勇士”计划经历了0.6版、1.0版和“斯特赖克互通型”版三个阶段,图1所示为美国早期的“陆地勇士”士兵通信系统布局图:

2007年,单套系统耗资7万美元且在阿富汗战争中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的“陆地勇士”渐渐销声匿迹,被迫取消,但美军的单兵战地网络信息化的思路并没有改变,继续尝试用其他先进穿戴式终端和步兵电台系统把士兵和战场信息系统联系起来,新系统被命名为“奈特勇士”。该系统命名源自二战期间美军“荣誉勋章”的获得者罗伯特・B・奈特上校,这是对奈特先生的纪念。该系统主要供班组指挥员和更高级别指挥员使用,其他士兵则通过无线电台装备与指挥员时刻保持联系。它将战场上的每一个士兵、指挥员以及不同兵种作战人员全都连结成一体,形成了一张“网”。

“奈特勇士”系统最初由便携式计算机、无线电台设备、导航系统、存储单元、单目显示器和输入设备组成,重达18 kg,后来,美军决定用智能手机来替代除无线电台设备和单目显示器以外的其他组件,其装备组成如图2所示:

“奈特勇士”项目最初有3家军工厂商参与了竞标,这样就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技术的重复开发,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淘汰部件,后来美国陆军将竞标研发改变为采购和应用商业技术,利用民用设备快速改造成军用战术装备。从“陆地勇士”发展而来的“奈特勇士”系统在处理器速度、重量和功耗等方面的性能得到了提升,部件的体积也越来越小。美陆军网络集成鉴定试验(NIE)为士兵系统的鉴定提供了有效平台。商业软件的不断成熟、商业技术的极速发展和战术网集成鉴定试验为系统软硬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2年10月,部署到阿富汗的第10山地师1000多名士兵配备了摩托罗拉公司的商业Atrix智能手机。为了方便士兵使用,该智能手机被装在士兵胸前的终端包中,并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到步兵无线电台。该步兵无线电台使用的是士兵无线电(SRW)波形,通过士兵网能够向陆军网络快速传输态势数据。在外出巡逻时,士兵可以使用专为士兵系统开发的应用程序将文本信息发给其他作战部队,在整个战场通信网络分享态势情报,并可上传至作战指挥系统。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手机的4英寸屏幕比较小,因此在后来的网络集成鉴定试验13.1中,士兵系统采用了三星公司5.3英寸的商用Note I智能手机,该机型不仅屏幕较大,在强光环境下增强了显示效果,同时其SD存储卡增加到了32 G,态势地图软件的标注和显示功能也得到了增强。美国“奈特勇士”士兵通信系统如图3所示:

2013年8月,美陆军游骑兵、第10山地师的士兵系统配备了三星Galaxy Note II智能手机,进一步提升了士兵的态势感知能力。将原商用智能电话进行改造,如将终端自带的蜂窝移动天线、Wi-Fi无线功能、蓝牙通信功能清除掉,安装了美陆军研发的士兵系统软件,运行美国国家安全机构批准的Android操作系统,同时还有望集成外语翻译功能。终端通过USB与步兵电台连接,步兵电台通过士兵网络波形接入战术信息网。

2014年初,美国陆军就为士兵系统采购了7000多套三星Note II智能手机。2015~2016年“奈特勇士”系统已经开始装备部队,在未来两年内,这批智能手机将发放到30个旅级战斗部队。图3所示为装备“奈特勇士”系统的士兵,图4所示为该系统的通信设备连接图,系统主要由AN/PRC-154步兵电台、三星智能手机、赋形电池、附配件(天线、耳麦、控制器、电源适配器)及相关连接线缆组成。

基于上述分析,美国陆军通过采购战术电台、商用智能终端等关键部件已经提供了一套解决方案,开始为士兵装备“奈特勇士”士兵通信系统。但是目前该系统主要是基于AN/PRC-154这一款战术电台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对其他电台的兼容性有待验证,且智能终端位于士兵胸前,使用时需要低头查看态势信息,在使用便捷性上也仍有提升空间,美国军工厂商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GLENAIR公司2016年4月推出的穿戴式“STAR-PAN”模块不仅可被用作USB-HUB连接多台设备,兼容多种智能终端和战术电台,还有功率分配、电源管理功能,能够将士兵携带的电池设备的能量进行按需分配;穿戴式“STAR-PAN”模块的出现为士兵通信系统各功能部件的模块化设计提供了技术保障。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工作人员研发了头戴式显示设备,设备专注于导航和侦察威胁。该显示设备可提供三种视图:一种视图是地形、作战计划和士兵位置的简单卫星图;第二种视图是与士兵息息相关的数据,如标记出一处炸弹位置,这些功能均基于TransApp开发的地图应用程序,它与谷歌眼镜的导航功能相差不大,能检测到士兵的头部移动,以实时调整方向;第三种视图可接入武装分子和平民数据库(whodat应用程序提供了这类数据信息,它能收集当地人员的信息、他们的从属关系以及敌对程度),士兵翻阅当地人的相关资料有助于判断出哪些人对他们有威胁。

2.2 俄罗斯“战士”士兵系统

21世纪初,俄罗斯在总结近10年来武装冲突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国家军事技术发展构想》,其规划方向和发展重点是研发高效能的武器系统和单兵作战装备,使之既能遂行传统作战任务又能完成特种作战任务,大幅提升单兵作战效能和战场生存能力。研发工作由俄军工委员会主导,俄罗斯单兵装备研发领域的领军企业――俄中央科研精密机械设备建设研究所牵头,特种科技和通信公司、特种材料公司等数十家俄军企联合完成。

第一代数字化单兵作战系统“铁网护甲”在2006年完成研发工作,用于装备陆军、空降兵、海军陆战队及特种分队。俄军对“铁网护甲”进行“战术―技术―经济”综合评估后认为,该单兵作战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军队战斗力,保障陆军、空降兵及特种分队遂行训练、作战任务和全天候执勤,系统各组件间相互融合好、一体化程度高。

第二代数字化单兵作战系统“战士”在第一代系统基础上研制。与第一代系统比较,一是大量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系统自重大幅减轻,防护能力提升70%;二是大量运用信息技术,改进的通信、导航和信息处理设备,各参战人员的战术终端能够按需完整显示战场态势;三是全部实现模块化设计,系统各组成部分间融合度高、组合简便,能够适应多军种、复杂战场环境、复杂气象条件下的多种作战任务。总体上较第一代系统在战斗力、机动性和防护性上大幅提升。此外,第二代系统的一大特点是全部国产化。在与西方关系复杂化(2013年底)之前,俄罗斯曾计划从法国采购部分单兵技术装备用于“战士”单兵作战系统。但因俄乌关系恶化导致俄欧关系紧张,俄“战士”单兵作战系统被迫全部改用国产化产品。

2012年12月,“战士”单兵作战系统在俄第27独立摩步旅进行部队试验,受到了士兵的积极好评。2014年8月完成系统鉴定,2015年3月完成研制工作,开始列装部队。2016年1月11日,俄罗斯陆军总司令奥列格・萨留科夫表示,俄罗斯士兵2015年接收了大约8万套第二代“战士”未来士兵系统。

“战士”士兵系统旨在为俄罗斯士兵提供新的现代化单兵作战装备,主要用于增强俄罗斯陆军的连通性和作战效能,系统超过50个部件,包括各类轻武器、防弹衣、通信设备、导航接收机、生命支援系统和电源管理系统,此外,还可配备无人机增强士兵系统的作战能力。按照俄罗斯国家标准,第二代“战士”士兵系统的作战服达到6A等级防护水平,不仅能够抵御现有枪械的射击,防弹面积增大到80%,而且与国外其他类似士兵系统的防护装备相比质量较小,系统总质量小于24 kg。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可根据作战需要来装备具备相应功能的单兵设备,以满足军方的多种战术需求。士兵系统除了装备在摩托化步兵部队之外,还可装备于俄罗斯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

“战士”通信指控系统装备如图5所示,由通信―导航设备、目标侦察―识别设备、战场态势情报处理与显示设备等三类终端组成,图6所示为这些装备的布局模型图。R-175便携式无线通信―导航仪由R-168-0.5UM无线电台、AK-3.5导航仪组成,配备有源耳麦,可保障战术语音交流,可联接GLONASS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定位导航;目标识别与定位设备可将己方单兵位置实时传送至指挥所,用于测向、目标指示及其他任务;便携式战术终端分为士兵、班/排/连长、营长三种型号,有不同的权限和功能,使指挥官可以更好地向普通士兵直接命令,指挥作战。

目前,俄军工科研部门已开始研制第三代“未来战士”系统,系统性能将超越其他国家同类产品,研制工作计划持续至2025年。新型“战士”系统因使用可穿戴外骨骼且重量减至20 kg,有望提高士兵的机动能力,新的未来士兵系统还可在俄罗斯北极地区使用,划在2025―2030年列装部队。

2.3 法国“装备与通信一体化”士兵系统

20世纪90年代,法国陆军就开始研制他们的未来士兵系统――“步兵一体化装备和通信系统”(FELIN士兵系统),目前已经发展到大规模批产阶段。法国陆军为士兵系统在未来陆军作战领域的发展确立了三个目标:机动空间的数字化、作战部队的生存能力、城区环境的机动和作战能力,FELIN士兵系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将士兵的攻击力、防护力、通信能力、机动能力和战斗勤务支援能力集成到一起,增强下车士兵的作战能力。装备到法国步兵排的士兵系统根据士兵的职责(四种职责:排长、班长、步、狙击手)分为四种不同的配置。同时还可根据作战环境的不同、陆海空各军兵种的特殊要求对系统功能作相应的调整。

FELIN系统是依据2004年3月法国的军械总署国防采办局与隶属于SAFRAN集团的SAGEM公司签订的合同进行研发的。2006年3月,法国陆军订购了1000多套FELIN系统,首批系统于2009年装备至法国陆军的一个步兵团中。2008年4月3日,法国国防部武器装备总署(DGA)与SAGEM公司签订了价值1.43亿欧元的合同,为法国陆军订购了5000多套FELIN综合步兵单兵装备组件,系统于2010年~2011年底完成交付。2009年11月,又签订了16 454套生产合同。2011年初,法国第一步兵团首次公开演示了FELIN士兵系统。

2013年9月,SAGEM公司展示了竞标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经济联盟推进的“智能背心”计划和加拿大的“一体化士兵系统”项目计划的改良型士兵系统。该系统从FELIN士兵系统发展而来,运用有雷声公司的型号为DH500的小型化电台和SAGEM公司的新型平板电脑,平板电脑运行新的指控软件,采用5寸显示屏、简化式操作菜单和改进后的应用软件,系统还包括集成有摄像头和触屏操作接口的头戴式目镜。

如图7所示为法国现役FELIN士兵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是C4ISR通信系统:单兵数字无线电台是排及排以下单位的语音和数据传输工具,士兵头部戴有一个与头盔不相连的通讯头带,装有骨导式话筒和双耳机,通过线缆与单兵数字无线电台相连,数字无线电台可用于发送紧急警报、传送图像或视频以及监控网内成员的GPS坐标。士兵还可以通过班长连接到SITEL车载初级终端信息系统,SITEL战场管理系统则安装于法国陆军车辆上。多功能通信侦察双目望远镜带测距仪和罗盘,具备精确定位功能,可全天候实现信息共享。

2015年4月,SAGEM公司宣布2014年12月底从法国武器装备总署采办机构获得了一份对法国陆军FELIN士兵系统进行多项升级改进的合同,合同内容主要是完成4000多套改进部件,预计在2016~2017年完成交付,但SAGEM公司没有透露合同金额。

升级方案主要依据在阿富汗和非洲作战部队反馈回来的意见进行制定,方案的重点是减轻士兵的装备负载。以前的FELIN系统的士兵防护装备和通信装备是相对独立的,增加了士兵的负担。此外,SAGEM公司还将对士兵系统做多项升级改进:基于该公司研制的SITEL指控信息系统,对FELIN系统中的便携式单兵信息终端指控组件进行改进。原先的通信设备操作界面比较复杂,而指挥员通常使用20种功能中的几种,因此对通信设备的界面进行了简化;装备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单兵可以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配备不同设备;还为士兵研发了人体骨骼辅助装备,便于贴身穿戴,辅助士兵承担更多负载。

2.4 德国“短剑”士兵系统

德国未来步兵系统以各种技术装备为基础,包含了步兵战斗班的各种能力和需求,对德国的步兵转型的影响也较大。德国最初研制士兵系统的目的是采用新技术来提高人机功效能力,因此基本型士兵系统采用的是低风险商用部件。与此同时还研究了更为先进的单兵作战系统,系统采用模块化部件,除了配备武器系统和夜视设备,还增加了通信系统,这样下车士兵可与作战车辆和班组成员保持持续有效沟通。完成该阶段的研发后,莱茵金属公司2006年签订了合同,继续研发未来步兵系统的扩展型号即“短剑”士兵系统,该系统2008年3月完成综合集成,以及系统演示和测试。

2013年3月德国陆军接收了“短剑”士兵系统,该士兵系统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下车士兵的指挥控制、持久作战、生存防护和机动能力,并发挥士兵在战术网络中的作用。2013年6月,配备“短剑”士兵系统的德国士兵进行了综合训练,随后就部署到驻阿富汗部队进行了实战试验。如图8所示为德国“短剑”士兵系统组成图,系统配备SOLAR 400 VHF无线电台,该电台集成高性能处理器,对外有3个接口,可与士兵背部的CPU、车通系统和指挥官的无线电台连接。

据2015年4月15日的《简氏国际防务评论》报道,莱茵金属公司已经开始了第3代IdZ系统的早期调研工作。在2016年法国国际防务展期间披露了改进详情,如图9所示为德国“短剑”士兵通信升级装备演示图:

莱茵金属公司任务装备业务部门指出,改进型“短剑”士兵系统已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改进内容包括系统的尺寸减小,重量从4.5 kg减至3.9 kg,拆除了惯性导航系统并配备了集成有计算机的新型班长显示器,这种结构与独立显示器和计算机截然不同。莱茵金属公司已签订了分三批提供IdZ士兵系统的合同,进一步提供60多套排级组件大约2000多套系统,预计2018年开始交付,但这尚未得到德国国防部的确认。将现有装备升级至新标准的相关事宜仍在讨论中。

2.5 以色列“支配者”勇士系统

以色列埃尔比特公司的“支配者”士兵系统项目于2007年3月启动,2011年,该系统正式列装以色列军队,公司还获得了澳大利亚军方的大额订单。通信网络系统是士兵系统的一个基本组件,采用了TADIRAN公司的PNR-500单兵网络电台和CNR-700MB多频段电台。PNR-500单兵网络电台工作频率为380―430 MHz或400―450 MHz,重量小于450 g,发送功率5 W;具有全双工话音、数据通信功能和6人议通话模式;开阔地通信距离约1500 m。CNR-700MB多频电台供排以上单位使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工作频段为30―512 MHz,频道间隔25 kHz;兼容PNR-500单兵网络电台波形,可与其互联互通;有手持、背负和车载式三种形态。

以色列埃尔比特系统公司最新综合步兵作战系统的新成员即“支配者”轻型下车士兵系统专门为下车士兵和特种部队设计。新型轻型下车士兵系统吸取了综合步兵作战系统的大量经验来进行设计,采用以士兵为中心的设计方案,更适合单兵使用。如图10所示为“支配者”士兵勇士系统:

轻型下车士兵综合作战系统通过网络集成信息系统实现全面的态势感知,由于减小了尺寸、重量和功耗,其机动性能大大提升。轻型下车士兵系统由埃尔比特系统公司的RAPTOR坚固型穿戴式终端和塔迪兰公司的PNR-1000A轻型单兵网络电台及相关配件组成。如图11所示为“支配者”勇士的通信装备图:

2.6 其他国家的士兵系统

不仅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以色列等国装备有先进的士兵系统,且正积极开展下一代士兵系统的研发工作,英国、意大利、瑞士、波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新加坡等国家也装备有先进的士兵系统。

英国于2001年决定正式开始着手“未来一体化士兵技术”士兵系统的研制,英国国防采购局于2003年初与泰利斯公司签订合同,泰利斯公司成为项目评估阶段的主承包商,2006年选定技术方案进入论证阶段,2008年进入了生产阶段,2009~2010年交付了第一批装备,实现了初始作战能力,2015~2020年逐步达到完全作战能力,大约3.5万士兵将装备士兵系统。

意大利“未来士兵”系统项目由塞勒克斯公司和意大利陆军联合研制,塞勒克斯公司获得了两份总价值约6000万欧元的合同,为意大利陆军“未来士兵”系统项目提供软件定义无线电台和战术机动夜视眼镜。第一份合同,计划提供未来5~6年批次采购的3000余部手持式无线电台,该无线电台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兼容多种现役波形且兼容未来波形,可有效降低军方的装备成本。第二份合同内容包括交付3000余副战术机动夜视眼镜,为未来士兵系统提供先进的夜间战术机动用装备。战术机动夜视眼镜作为第三代双目镜,不仅配有摄像头,可将侦察到的态势信息传送给指控中心,还能将接收到的态势信息和地图数据显示在镜片上,士兵无需再低头查看。

新加坡技术动力公司士兵系统研发团队对其研制的“陆军单兵经济型轻量化装备”士兵系统组件进行了升级改进,在2016年新加坡航展上展出了最新研发成果。士兵系统研发团队已为“陆军单兵经济型轻量化装备”士兵系统组件集成了三种新型系统:“先进防护型护目镜系统”、“单兵外穿式增强承载装置”和“单兵轻量化护甲装备”,用于提高士兵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和战斗生存能力。

波兰斥资超15亿美元订购“泰坦”未来士兵系统,在项目的第一阶段进行30余个不同部件的开发和集成,主要包括通信指控系统、侦察系统、轻武器、服装防护系统和核生化防护系统等。第一阶段在2015年结束,计划2017年完成测试和鉴定,波兰的17个机械化旅对首批小批量试生产的“泰坦”系统进行了系统性测试,测试完成后将于2018年开始批量生产。

2015年,澳大利亚陆军开始接收新型士兵系统,3年内,将有20 000多套先进装备陆续交付澳大利亚特种部队和各军兵种部队。新型士兵系统还包括防护装备和承载装置两大部分,防护装备主要包括防弹衣、防弹头盔、护目镜和耳部防护组件,承载装置包括弹药袋、野战背包及安全带等。这些装备是澳大利亚“陆地125”士兵系统3B阶段的组成部分。

2005年,印度国防部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简称“DRDO”)提出了“未来步兵士兵系统”(简称“F-INSAS”)项目。“未来步兵士兵系统”由武器、防弹衣及个人装备、目标探测装备、指控系统等4个完全一体化的子系统组成。通信系统包括一个完全网络化的全地形、全天候个人装备平台,从而能增强士兵的火力、防护能力和机动能力,以满足未来数字化战场的需要。该项目计划到2020年将“未来步兵士兵系统”装备到印度陆军的400多个步兵营,以提高士兵的杀伤力、态势感知能力、持续作战能力、生存能力和机动能力,从而使士兵成为有独立作战能力的战斗机器。

3 士兵通信系统发展特点及趋势

为提高士兵系统在恶劣电磁战场环境下的适应性,发挥单兵作战系统的综合效能,各国军工厂商除了对指控系统在抗战场枪炮噪声干扰的语音通信、抗干扰和通信保密等方面加以发展和完善,对装备的低功耗、小体积、多用途、多功能等提出要求外,其相关技术的发展特点及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不仅能够兼容现役网络波形,还能够加载未来波形,可以在不改变硬件平台的基础上进行软件升级,为部队装备的快速升级换代奠定了基础。

(2)在原有窄带波形的基础上开发新型宽带网络波形,不仅能够保证原有的话音和中低速数据通信功能,还能够实现数话、视频和态势信息等综合业务同传的能力。

(3)为了满足战场复杂地形条件、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可靠通信,采用了多种抗干扰技术,如跳扩频技术、移动自组网技术和中继技术,为下车士兵提供了多种通信保障手段。

(4)为了降低士兵携带载荷,采用集成化一体化设计思路,使单设备具备多种功能,集通信、导航定位、态势感知于一体,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士兵负荷。

(5)氖勘系统的角度出发,研制了穿戴式天线、赋形电池及相关便捷式随身附配件,提升了士兵的应用便捷性、隐蔽性和综合作战能力。

4 外军士兵通信系统的发展启示

单兵通信系统是军事信息网在战场前沿的延伸,是战术互连信息系统网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世界先进国家的士兵通信系统的发展经验,可为我军装备发展提供研发借鉴。

(1)士兵系统是集“火力、防护、通信、指挥控制、态势信息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采用士兵通信系统与攻击装备、目标感知装备、服装及防护装备联合一体化设计思路,保证各系统间相互协调、相互融合才能发挥士兵系统的最高功效。

(2)面向未来的复杂数字化战场,信息将在复杂战场上起主导作用,士兵将成为“网络中心战”中的一个节点,“未来士兵系统”就是用通信装备、作战装备武装了的最小作战单元。其通信系统应包含有通信、定位导航、图像视频处理等子系统,具备战场态势实时感知能力和信息传输能力,通过无线电台能及时收集、接收态势信息,实时传递与利用战场中的有用信息。

(3)士兵系统本身是一套人与武器有机集成的高科技装备系统。要在观瞄、侦察、通信、定位导航等子系统的开发上取得技术突破,保持装备先进性;系统要满足小型化、轻量级要求,最大限度降低士兵负荷;研发先进的单兵外骨骼系统,协助士兵提升综合作战水平。

5 结束语

在对军事通信的研究工作中,对外军士兵通信系统进行了资料收集和分析,分别对美国“奈特勇士”士兵系统、俄罗斯“战士”士兵系统、法国“装备与一体化”士兵系统、德国“短剑”士兵系统和以色列“支配者”勇士系统现状进行了综述,尤其对其士兵通信系统装备进行了详细分析,还对其他国家的士兵系统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外军士兵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启示,以期对我军士兵通信系统的研制和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郭俊杰. 外军宽频多模战术无线电发展现状浅析[J]. 移动通信, 2016,40(20): 70-76.

[2] 张宏光. 2014年国外士兵系统发展回顾[J]. 轻兵器, 2015(8): 10-14.

[3] 张宏光. 2013~2014年国外士兵系统最新进展[J]. 轻兵器, 2014(17): 10-13.

[4] 孙剑川,周文伟,何潇洁. 单兵通信系统的技术状态和发展趋势分析[J]. 通信与广播电视, 2006(1): 1-8.

[5] 董跃农. 轻武器装备第四次浪潮:士兵系统[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6] 朵英贤. 轻武器装备的五次浪潮[J]. 轻兵器, 2007(17): 4.

[7] 董跃农,王瑞林. 对发展我国第四代轻武器装备的战略思考[A]. 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 2006.

[8] George F Elmasry. 战术无线通信与网络――设计概念与挑战[M]. 曾浩详,田永春,译.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4.

[9] 赵志法,鲁道海,冉隆科. 现代战术通信系统概述[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8.

[10] 曹晓东. 美军单兵系统采用三星Note2智能手机[J]. 轻兵器, 2013(19): 12-15.

[11] 王春生,黄宝东. 从“铁网护甲”到数字“战士”俄军第二代单兵作战系统[J]. 环球军事, 2014(21): 45-47.

[12] 杨晓红. 勇士的兄弟们世界未来士兵系统计划一览[J]. 现代兵器, 2009(7): 34-39.

将军与士兵范文第2篇

2月中旬,四川省多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兵役登记实施办法》,要求年满18周岁男性适龄公民无论参不参军,都须进行兵役登记或核验。

《办法》指出,符合兵役登记条件的男性公民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并逾期不改的,将依据《兵役法》和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和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四川省征兵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我省首次联合有关部门,对兵役法相关规定以《办法》的形式进行落地。”在分析人士看来,这是军改背景下应对“兵源危机”的举措。

征兵的挑战

2011年两会期间,山东省军区原司令员谈文虎少将,联合原、的军队人大代表,在“两会”期间提交了一份应对中国军队“征兵难”的提案。自此,面临“兵源危机”的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军队人大代表频频对当前“征兵难”问题提出破解之策。

根据有关专家分析,在从2006年到2016年的10年间,中国符合兵员条件的男性人口,每年减少了约300万。

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部长盛斌在接受采访时说,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一些变化,当兵冷、征兵难的问题有所凸显。“应该说矛盾、问题不是由一个因素导致的,因此应该采取综合性的手段来破解这个问题。”

始于2001年的从应届毕业大学生中征召义务兵入伍,算是破解“征兵难”的一次尝试。但在2009年达到12万大学生应征入伍的高潮后,这种做法很难再有新的发展。

为鼓励大学生入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保留学籍至退役后一年,适当减免学费,对入伍后表现优秀的大学生士兵,在学技术、选取士官、报考军校、直接提升军官等方面优先安排等。

盛斌在2016年“两会”上也提到这个问题。他说,要出台有利于综合素质好、学历文化水平高的优质兵员进军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军队调整了兵员的征集时间。

但军方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这些大学生在服役2年后,留下来的并不多。相比国防生、特招生到部队就是干部而言,大学生入伍到部队,只是普通战士,享受到的待遇和那些初中、高中毕业的社会应征青年一样。这影响了大学生入伍的热情。

奖罚并举

据了解,新成立的军委国防动员部,亦在军队改革的背景下,积极探索创新征兵工作。

2003年,军队从部分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中,开展直接招收士官试点。2012年,原总参谋部、教育部面向全国7省(区、市)11所地方高职(专科)层次院校,开展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

2015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面向全国13省市区34所地方高校。参与试点培养的兵种类别,由2012年的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发展到现在的面向所有军种及武警部队和公安消防部队。

军委国防动员部政治工作局兵员和文职人员处处长孙季鸿介绍,以往直招士官大多数从当年毕业大学生中录取,他们在军事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有短板,到部队后很难短时间适应军营节奏。针对这一问题,他们将选拔的时间进行了前移。

定向培养士官学制3年,毕业后取得大专学历。前2.5学年的全部课程由地方高校负责,部队根据需要对接指导教学;后0.5学年为入伍实习期,由部队负责。

培养对象实习合格后,高校直接办理毕业相关手续。毕业后,所在部队按照规定权限下达士官任职命令,其军衔等级和工资档次,比照同期入学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中直接招收的士官确定。

定向直招士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入伍“征进来,留不住”的问题。

对拒服兵役者的处罚力度也在加大,并且选择了公开。军方上述知情人士表示,1984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颁布以来,拒绝服兵役事件不止一次,只不过处理起来“静悄悄”,往往只是以内部通报的形式进行。

2016年,夏吴忠市、云南省安宁市分别对四名怕苦怕累拒服兵役的青年进行公开处罚,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6月12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对“拒不履行国防义务,拒绝、逃避兵役”等行为要进行联合惩戒。

宁夏吴忠市决定对拒服兵役的两人,每人一次性经济处罚3万元,5年内不得将其录用为国家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工作人员,3年内公安机关不得为其办理出国(境)手续,3年内教育部门不得为其办理入学升学或转学手续,3年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为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3年内金融社保部门禁止向其提供各种贷款业务,并将两人列入《红寺堡区2015年拒服兵役人员黑名单》和公安机关违法人员黑名单。

军方人士还建议择机修订完善《兵役法》《士兵服役条例》《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等与兵役相关的法规,增强执行力和操作性,使服兵役的责、权、利更加规范化制度化,让拒服兵役者受到惩戒。

四川省出台《四川省兵役登记实施办法》规定,拒不履行登记查验义务,将不能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单位的招聘考试;不能办理出国手续;不能取得毕业证;不能办理高校入学、升学手续;不能办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不能办理银行贷款;不能购买机票、高铁票;不能享受社会保障等。这无疑是各省区在兵役登记阶段最严厉的政策。

改革兵役制呼声渐起

实际上,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兵役制度、士官制度、退役军人安置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后,军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军内专家频频调研,开始探索建立新型兵役制度。

2016年1月1日,《中央军委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改革兵役制度”的目标任务。与此同时,中央军委组建军委国防动员部,专司征兵工作,并指导民兵、预备役等后备力量。

军委办公厅一位人士称,国防动员部由原总参的二级部,升格为与新组建的联合参谋部平级,意味着国防动员体系的改革。

在将除北京卫戍区、新疆军区、军区外28个省级军区纳入麾下后,军委国防动员部开始在征兵工作方面发力。

随后,“一为主两结合”的新型兵役基本制度的改革路径,逐渐清晰起来,即在坚持现行“两个结合”,即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基本制度前提下,以战争形态转型为牵引,瞄准强军目标,坚持军队需要至上、质量标准第一的原则要求,结合改革强军战略的实施进程,逐步建立“以志愿兵役制为主,志愿兵役制与义务兵役制相结合、民兵制与预备役制相结合”的兵役基本制度。

前述军委办公厅受访人士说,这一改革的初步设想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完善现行兵员征集制度,建立新型兵员征募制度,提升兵员征集质量;第二阶段,基本形成“一为主两结合”的兵役基本制度,提升军队现代化水平;第三阶段,全面形成“一为主两结合”的新型兵役基本制度。

将军与士兵范文第3篇

中国的兵士为什么要当兵,十有九个都是为生活来的。他们只如道:谁给饷项便保护谁,谁与他的饭碗不利便打谁。的兵士脑筋中只知有张大帅,吴佩孚的兵“脑筋中只知有吴大帅,什么保国卫民,他脑筋里一点都没有。完全是为生活来当兵,所以卖国的军阀,他亦保护他;殃民的军阀,他亦牺牲性命的去拥护他。

然而究竟军阀对于部下兵士的待遇,及营盘里的生活如何?这真是外人揣想不到的,他们平时除不分昼夜的受机械的教育外,聪明俊秀的,上官提去作勤务兵,劣笨的给上官磨砖运石修造花园,而自己每月五元九角的饷款,积欠十除个月——简直有长期不给饷的。他们衣食不能饱暖,夏天单衣,冬天薄棉衣各一套,每日饮食只是白菜汤与军米,(皮砂有一半)家中父母麦子不能供养。可是他的上官——军阀,把向北京领到的饷及就地征来的款,都入了荷包,对士兵说此次领到的饷是我上月自己垫的,不过除还债外我可将我的钱给你们发二三成。军法森严而兵士们只知服从:亦对他无可如何,至多狡黠者能单独或集夥的逃入绿林而已。

这些是因国民程度太低,不知当兵是为国为民,只知当兵是一种职业——为生活——所以吃谁的饭使帮谁,谁募来的便拥护谁,如果中国是行的征兵制或义务民兵制,当兵的都是法律上规定为国家服兵役义务而来的,即以袁世凯之为人,亦不会发生叛国的思想,便他有这思想,发现了叛国的行为,兵士非倒戈相向,即会自行逃散。谁肯尽义务帮助叛国贼呢?这样,洪宪一乱,自然消灭于无形了。同样的原因,张动将亦无法召集数万辫子军,率师进京复辟,直系皖系奉系,将亦不能凭空创练许多军队,国民亦不致无故的服这种额外的兵役义务?如果多数军队不得召募,奉皖战争,直奉战争,亦无由而生了。

最有更重要的原因,是国际资本主义的侵略,机器制造品,物美而价廉,我国手工业渐形失败;生活程度日高,加之军阀官僚的重税榨取,小农佃农的生活亦难维持;农民的子弟,由国民小学到高小用钱不多,尚可支持,及高小毕业后,家庭难以资其升学,一方田地不多,不能使其做农人!外面找事又能力有限,不易有相当职业。以上几种人,为解决生活问题,不得不加入军队,到军阀的屠刀下充当兵士。除此而外,尚有市镇无业流氓及战争多的省区,因地方扰乱,各界失业,不得不投军的。但新招的军队,此种人很少;因市镇流氓较农人学生,比较狡诈很毒些,此点已为军阀试验出来的。所以现在招兵,他们都到小地方去,绝不在城市里招募。并且他们喜欢要农人或学生(年轻的),以故在招的时候,必详细考查,是否从前当过兵,有无职业,如果从前当过兵或无职业的人,他们绝对不收。所以现任的兵以农人最多,工商人居五分之二,幼年学生居五分之一。(十二三岁以上)(直系军队如冯玉祥吴佩孚王承斌部下最多。些人当兵,都是为金钱去做那么,中国的军队,完全建筑

在金钱之上。内中以学生的观念较好;但因生活问题,亦多变成升官发财的人生观了。这些兵既常常官饷发不下来,又不打仗,无处劫掠,因而哗变,流为土匪的亦不少。土匪聚积成众,军阀为扩充势力,又可收抚为兵。于是遂成兵匪不分之局。

我们作军事运动,应当从下级官及兵士着手,因下级官——连排长与兵士起居接近,发生的关系亦较深:他们感情亦浓厚,无论平时战时,受的艰苦相同,我们只看以前兵变的情形,即可知他们的关系了。无论何种意义的兵变,兵士与下级官分离开的很少;而且在那时虽中级官上级官的命令不行于士兵,下级官的指挥,兵士没有不听的。兵士对于下级官,如同幼子之于慈母?无论到什么时候,兵士心里总是相信下级官的。六年山西大同兵变,意欲劫掠,因城门关闭,未能如愿为避祸计,他们不能不入绿林了。当时有位连长不愿同行—因他有个美貌太太,兵士就把他的太太打死迫其同行。这是因兵士与下级官不能分离的一个极例。到了战时,下级官与兵士,有患难相同,生死相救的关系,格外容易发生同情。我们如果做军事运动,有军事学的可去充当下级官,无军事学的可去当兵。因为想做军事运动,不到队伍里,很难做成。军队的组织,很严秘。不加入军队,一则不易和他们接洽,二则不能将我们的意思。让许名人知道。

每连!百余人如果能得到十个有能力的同志,那么这全连士兵的灵魂,就可操于这十个人之手。因为群众生活是盲目的,这十个人如何主张,那一百余人,就如何服从。一连四个官长如能得到二个同志,这一连人的命令,亦可由此二人自由指挥。

中国军队完全建筑在生活问题上,我们如果能将解决他们生活的方法灌入其脑中,倒军

阀真是如拉枯摧朽。

将军与士兵范文第4篇

武学师道,黄埔崛起

廖士翘(1892-1951)别名麟衍,别字卓如,别号世桥,江西修水人。北京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保定陆军速成学校工兵科毕业。1892年5月11日(四月初二)生于江西修水县安乡(黄沙桥乡)长坑村桃树坑寓所。1899年9月入乡塾启蒙。1905年9月起,师从知名乡塾刘伯阶读书。1908年9月,入县立梯云高等小学堂学习。毕业后,于1910年9月考入南昌陆军小学。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赴金陵加入学生军参加北伐。1913年7月,参加“二次革命”军事活动,失败后隐居乡间。1913年10月23日,考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后返回原籍,任县立高等小学堂教员。1917年1月,再入河北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学习,毕业后入伍从军。1920年10月,获得举荐并官费保送日本留学,先入日本陆军振武学校完成预备学业,继入日本陆军联队工兵大队实习。1921年4月,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4期工兵科学习。1923年7月毕业。

回国后,廖士翘应李明灏(士官13期步兵科毕业)邀请南下广东,经程潜举荐先任驻粤“攻鄂军”总司令(程潜兼)部参谋,后任广州大元帅府大本营军政部科员,继任广东肇庆讲武堂筑城教官。1923年10月,任设立于广州黄埔长洲岛广东海军学校旧址的大元帅府军政部(部长程潜)军官教导营营长,该营为入伍生-预备军官训练机构,是当时设立于广州地区、早于黄埔军校的预备军官学校。该营设立后招生4个连,有近500人参加入伍训练,三分之二为湖南籍青年学生。程潜因重任在肩,将训练教育事宜全权委托廖士翘负责,教官主要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生为主,如沈静任战术教官;第1连连长程宣,是程潜侄子;第2连连长章鸿春,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此时,廖士翘因家眷住在广州市内,他每天早晨乘专用小汽船到黄埔岛,下午或临近傍晚,训练完毕才返回市区,因船小风大有时颠簸起伏,来回20里水路颇为艰辛。半年后于1924年1月,程潜征得大元帅府大本营同意,将军官教导营改为广州大本营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校址迁移广州近郊北校场,校长仍由程潜兼,监督为周贯鸿(江西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教育长为李仲坚(湖南醴陵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2期工兵科毕业),廖士翘被任命为中校战术教官,兼第1队队长,第2队队长仍由章鸿春兼任,两个队总计220多人,绝大部分是湖南籍青年。

1924年春,黄埔军校开办在即,招生公告登报后,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有十余名学生,分别以各种理由请假前往报考,但仅有邓文仪、桂永清、张际春、黎道善4名被黄埔军校录取。因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担心优秀学员报考出走,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学员,只能私下请求队官同意,据邓文仪回忆,第1队队长廖士翘曾与他交谈,希望他不要见异思迁,不许他离开学校,否则将受到军纪处分。此后,邓文仪、桂永清、张际春分别以各自方法脱离讲武学校,进入黄埔军校就读,但黎道善则被禁闭关押3个月,并在关押期间病亡。1924年10月底,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决定该校第1队所有学生并入黄埔中国陆军军官学校。廖士翘任第1队队长期间,绝大部分学生亦并入黄埔中国陆军军官学校第1期第6队,有许多后来成长为著名将领,如抗战名将、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中国工农红军早期领导人蔡N熙、李隆光、黄锦辉;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的袁仲贤;起义将领陈明仁、李默庵、刘镇国、王劲修、王梦、李强、苏文钦、贺光谦、唐金元、黄雍、黄鹤、傅正模、彭杰如、程邦昌等;抗日殉国英烈郑作民;还有邓文仪、刘戡、萧赞育、刘尧、丁德隆、刘嘉树、袁朴、刘[、史宏烈、陈大庆、梁恺、刘进、张际鹏、杨光钰、李文、李铁军、张镇等198名学员均系该队学生。另一部分学员并入黄埔军校第5队,后该队列为第2期生。

1924年5月,廖士N在广州南园与车贞华(江西武宁人,日本东京医科学校毕业)结婚,军政部部长程潜为证婚人,并偕局长、秘书长及长官60多人莅临庆贺。1924年12月,廖士翘转任驻粤建国湘军讲武学校教官。1925年9月,任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校长程潜兼)教育长。1925年11月,该校裁撤,教职员官佐并入黄埔中国陆军军官学校,其任工兵营营长。1925年10月,随国民革命军第6军(军长程潜)参加第二次东征作战,任前敌总指挥部工兵指挥部指挥官,后受聘任国民革命军第2军干部学校筑城教官。经王俊(同期士官工兵科同学)举荐及教育长方鼎英邀请,1926年6月,任广州黄埔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工兵科主任,兼任黄埔军校入伍生部工兵营营长。1926年7月10日,参加在广州东校场举行的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大会。1926年8月,率工兵大队北伐赴武昌,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直属工兵团上校团长,参与攻克武昌城战事。旋返回江西,任国民革命军第6军(军长程潜)司令部教导团团长。继入北伐军总司令部,参与南昌攻城谋划。战后再组建工兵团,任指挥官。后任北伐东路军总指挥(何应钦部)工兵指挥部指挥官,随国民革命军北伐东路军第1师(代师长王俊)进抵南京。

1927年4月,任浙西警备司令部司令官,率部驻军浙江兰溪,王俊兼任浙东警备司令部司令官。1927年7月下野后,他被派任留学日本各军校生监督管理员,曾赴日本巡察留学日本各校学员情况,巡察完毕回国。因冯轶裴任国民政府警卫师师长,冯推荐廖士翘接任其兼职。1928年1月,被国民政府颁令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官团第1营营长,后任南京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官团(团长兼,副团长黄慕松)少将高级参谋,兼任军官教导队队长。1928年5月,改为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附设军官团,仍发表兼任第1营营长。其间偕夫人赴日本,因未能如愿入东京帝国大学学习,遂于1928年7月回国。携家眷留南京,待命派任公职。寓居赋闲期间,于1928年10月10日返回原籍溪乡,资助创办翘材中学。1929年3月,受冯轶裴举荐,任由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前6期生组成的教导总队(总队长冯轶裴兼)教育科科长,兼任地形主任教官。1929年9月,发表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8期)军官教育连连长。1930年11月19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本部再度任命他为军官教育连连长。1931年3月,军官教育连裁撤免职。

步兵教W,坚持抗战

廖士翘受黄埔军校早期教官王俊邀请,参与中央陆军步兵学校在南京建校选址。1931年10月,协助王俊筹备办学与选拔师资事宜。1931年11月,被国民政府训练总监部发表任陆军步兵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南京中央陆军步兵学校(校长王俊)成立初期,1931年12月19日,被王俊举荐任该校教育长,后因该校改由兼任校长,王俊退任教育长,他于1933年1月被免职,遂返回江西寓居赋闲。不久得熊式辉保举,1933年7月20日,任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保安处处长,兼任江西全省县政府行政人员讲习所讲师。1933年9月30日,任江西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任武宁县县长。1936年10月16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少将。1936年11月29日,廖士翘母亲因病逝世,治丧期间,计有、何应钦、刘峙、顾祝同、熊式辉、贺国光、刘镇华、黄慕松、余汉谋、何成浚、程潜、陈调元、张发奎、刘兴、谭道源、罗卓英等上将阶级高官致挽联。其间还被原籍修水县政府,推选为县城旧城墙整修委员会委员长,捐资并参与县城规划修建事宜。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0月21日,廖士翘任江西省兵役管理区司令部司令官,赖伟英、郭礼伯副之,负责全省征兵事宜。后依据国民政府颁令,兵役管理区司令部改编为军管区司令部,机构升格后规定必须由省政府主席(刘体乾)兼任司令官,其退任副司令官。1938年2月1日免职。1938年2月28日,任军政部江西伤兵管理分处处长,负责收容救治战时伤兵事宜。1938年4月6日,任江西全省防空司令部司令官。1938年6月20日,兼任鄱阳湖警备司令部司令官,其间率部坚守庐山地区与日军展开敌后游击战争。1939年4月1日,任江西省保安司令(省政府主席熊式辉兼)部参谋长,参与筹备司令部机关及各处室负责官员选派事宜。1940年3月,奉派赴重庆中央训练团受训。1940年5月结业后,乘车辗转返回江西。其间曾兼任中央步兵学校第二分校教育长。1943年1月10日,获国民政府颁发“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奖章”。1944年5月12日,以江西全省防空司令部司令官,接受军事训练部防空总监黄镇球等邀请,率团抵江西泰和县,进行战时巡察与校阅。1944年7月3日,再任江西省政府(主席曹浩森)保安处处长。1945年7月4日免职。1945年5月1日,兼任江西省保安司令(省政府主席曹浩森兼)部副司令官。其间因病辞职,拟进行个人著书立说,兼任驻泰和修水同乡会主席。

迎接解放,子女成材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0月,获颁忠勤勋章。江西省政府改组后,1946年3月26日,续任江西省保安司令(省政府主席王陵基兼)部副司令官。1946年4月26日免职,遗缺由宋相成接任。1946年4月30日,发表任江西省政府顾问。1946年5月,获颁胜利勋章。1946年6月5日,由王俊签呈白崇禧转呈何应钦审批,发表任军事委员会中将衔高级参谋。后奉命陪同军事训练部次长王俊,赴北平、山西巡察与校阅。1946年6月30日,调任军事训练部中将衔参议。履行公务后,返回南京市上海路第113号寓所定居。1947年5月1日奉准退役。1947年7月7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晋任陆军中将,同时办理退役。此后返回南昌寓所定居,致力于翘材中学师资配备与教学管理事宜。

1949年5月22日,人民进入南昌,廖士翘将翘材中学财产,以及军事训练用枪支移交政府,并按中国人民南昌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规定到市公安局办理登记手续。1949年6月间,中国人民江西军区司令员陈奇涵在南京宴请江西军界名流,廖士翘亦应邀出席。此时,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已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名加入共青团,长子廖庆中(又名廖宁,1944年入党,曾任中共湖北省委农村工作部干部)后评定为行政16级。

将军与士兵范文第5篇

一 外军卫生专业士兵培训的历史与现状(以美军为例)

1.发展历程

美军现代意义的战斗卫生员可追溯于18世纪开始组建医院服务队,直到“冷战”结束,职责明确的卫生员(即91B)才为人所知。19世纪中期,军事使命显著变化,国际维和、人道主义救援以及非战争军事行动显著增多,战争医疗支持模式发生了改变,以及医疗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诸多因素催生了“卫生员培训2000”的计划。在设置技术兵新专业时,对已有的特种部队、空军、海军卫生员以及地方EMT培训模式进行了对比论证,并结合战争、非战争军事行动以及TRICARE的需求,完成了新专业卫生兵91W的设计。2005年,美军“基地关闭与重组委员会”通过“Tri-Service Med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ampus(简称METC)”项目,并于2010年6月投入运行,每年将培养24500名学员,将对教育研究和创新以及卫生员退役后进入地方医疗体系就业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2.培训模式(以91W为例)

91W卫生员要求具备胜任岗位职能的急救医学、医疗后送、卫生部队防护和初级医疗的四个核心能力,必须通过EMT-B认证考试。训练要义:成为战斗小组的核心成员;胜任纵深长的前线救护;适应性强,胜任不同医疗单位任务;使初级卫生员具备所有重要技能;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与维持自身医疗水平的能力。

3.培训特点

其培训特点有:一是认证与再认证且与地方接轨。美国地方EMT资格论证体系较为完善,EMT的执照、文凭与继续教育的程序和政策各州不完全相同。二是通过多维评价促进卫生员训练改革。一类是应用不同评价工具检测训练方法的效果以及新技术应用对训练的影响评价,另一类评价是通过演习或实战对卫生员训练效果进行评价,第三类为聘请第三方进行评价。三是注重军兵种特色训练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完成卫生员的初级培训之外,不同军兵种专业卫生员还要接受军兵种特色的专业教育及价值与荣誉教育;四是面向协同保障与联合作战进行训练。组建METC的目标就是实现在一个共同标准上培养不同军种的卫生专业人员,从而大幅度提升军种间的协同能力,联合作战能力的培养则更多的是面向卫生员训练的高级阶段。五是以实战为训练指挥棒,处处体现“训为战”的理念。为使卫生员更好地适应战场环境,履行伤病员救护能力,美军采取强化战前集训;聘请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士官担任卫生员的指导教官;安排作战归来的老兵到培训机构与学员进行战场救护的交流;注重总结与梳理战争经验,从中汲取经验、弥补不足等多种措施。六是模拟技术在卫生员培训中得到广泛、有效利用。模拟训练可有效缓解临床教学资源紧张、规避医疗风险以及普及新技术等优势,近年来在美军医学训练中得以迅速推广,并投入巨资用于发展模拟训练所需的相关技术。七是升级培训。士官晋升必须实施“逐级递进”的培训体制。

二 我军卫生专业士兵培训的历史与现状

1.卫生专业士兵在我军建设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2年,我军首次提出“卫生员”这一称谓,首次将卫生员与看护员分离,首次在连队设置卫生员编制,首次举办卫生员训练班对卫生员进行培训。1933年,颁布了《卫生员工作大纲》,第一次具体规定了卫生员的隶属关系、职责、平战时工作范围和方法,至此,卫生员成为我军编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起部队作战的卫勤保障任务。几十年来,卫生员无论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朝鲜战争、历次边界自卫反击作战,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换言之,我军卫生员的成长是紧随着战争的考验而兴起,伴着部队建设发展而壮大。我军的建立催生了卫生员新生,卫生员的新生为我军的建设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卫生专业士兵培训逐步走向正规化

1955年我军实行义务兵兵役制后,对卫生员训练也进行了改革,对陆军、海军、空军明确规定了训练员名额。从1957年起,《卫生员教材》由总后卫生部组织编写,印发全军使用。目前,经数次修订后的中国人民《陆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卫生员训练队部分)、《卫生员教材》已经颁发和推广使用,并编写出版了《部队卫生员工作手册》《卫生员训练教学参考》《卫生员训练教员培训教材》。卫生员训练与考核大纲的颁发和卫生员培训配套教材的推广使用,为保证卫生专业士兵培训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得我军卫生专业士兵培训有了基本依据。

3.新时期对卫生专业士兵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1年第十六次军队院校会议之前,卫生专业士兵的培训沿袭以卫训队分散培训为主的传统方式,使得培训规模过小、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层次较低、培训专业过窄、培训与使用脱节等矛盾十分突出。这说明我军卫生专业士兵培训任务十分艰巨,仍需我们付出艰辛努力。克服制约卫生专业士兵培训和使用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加快推进卫生专业士兵培训进程,改革现行卫生专业士兵培训模式,寻找有利于卫生专业士兵培训的新途径新方式刻不容缓;与此同时,随着军队编制体制的调整和用人制度的改革,师以下部队许多由干部担任的卫生岗位逐步由卫生专业士兵替代,基层部队“官改兵”岗位增多需要高素质卫生专业士兵,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未来高技术、信息化局部战争对部队卫生专业士兵培训模式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积极面对这一形势,敢于迎接这一挑战。

参考文献

[1]Robert A. Medic for the Millennium: the U.S. Army 91W health care specialist. Military Medicine,2001(8):685~687

相关期刊更多

纵横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全国政协办公厅

文史精华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

内蒙古文物考古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