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闻雁

闻雁

闻雁范文第1篇

这首诗表面写一只孤雁,看似并无深意,但是一联系写作背景我们就会发现此诗寄蕴颇深。这首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处境艰难,心中充满失意之感和哀伤之情。首联“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唤出“孤雁”和“不饮啄”,写得孤雁有品骨。孤雁非常想念它的同伴。不单是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不饮啄”体现出孤雁的执着,不达目的绝不放弃的决心。寄寓诗人当时渴望与亲人朋友团聚的心情。

接下来的颔联读来更让人别有一番滋味,“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仅是“一片影”,它与雁群相失在“万重云”间,此时此际显得惶急、焦虑和迷茫。“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这一联以“谁怜”二字设问诗人与雁,“物我交融”,浑然一体了。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孤零零的雁儿,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影子。颈联“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紧承上联,从心理方面刻画孤雁的鲜明个性。“似”“如”二字表现了未见而似见,未闻而犹闻的幻觉。颈联通过对孤雁飞着叫着寻找同伴的描写,将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中体现出诗人流离失所,生活困苦,又没有亲人和朋友可以依靠的状态。“犹”和“更”道出了诗人心中的沉重的悲哀与伤痛。

尾联作者笔锋一转,宕开一笔,从野鸦来着手。“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尾联进一步表现了孤雁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寻找的坚持不懈。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是全然不懂的,它们鸣噪不停,自得其乐。“无意绪”是孤雁对着野鸦时的心情,也是杜甫既不能与知己亲朋相见,又要面对着一些俗客庸夫时厌恶无聊的心绪。

这首诗读来极为感人,它表现的情感是浓挚的,悲中有壮的。孤雁那样孤单、困苦,同时却还要不断地呼号、追求,它那念友之情在胸中炽烈地燃烧,它甚至连吃喝都可抛弃,更不顾处境的安危;虽然命薄但是心高,宁愿飞翔在万重云里,未曾留意暮雨寒塘,诗情激切高昂,思想境界很高。全诗以孤雁象征自己。诗写的是孤雁,无一字涉及诗人自己。但通过这只不饮不啄、穿飞哀鸣、思寻伙伴的失群的孤雁间接暗示了诗人在战乱中只身颠沛流离、怀念亲朋的情怀。

【读后思考】

闻雁范文第2篇

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

古典诗歌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些事物成了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这些意象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审美情趣,不了解这些意象,读起诗来可能会不知所云。

①月:思念的代名词。

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诗中的月亮不再是纯客观的事物,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诗人的思乡情借月悄然而出!

②鸿雁:抒写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汉书・苏武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者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诗人有时简为一个“雁”字,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和她的《声声慢》中“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等。

③柳:离别怀人的伤感。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加上“柳”与“留”谐音,所以提到柳,多与送别有关。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诗经》中经典的情景交融的离别名句;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一曲折柳歌,竟然勾起了人们的故园之情,由此可见“柳”非同一般。

④杜鹃:凄凉悲伤的象征。

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让退隐,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至口中流血,闻者凄恻。后来多用“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李商隐《无题》:“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⑤鹧鸪:处境的艰难和心情的惆怅。

鹧鸪的鸣叫声似说“行不得也哥哥”,诗人常用来衬托处境的艰难和心情的惆怅。如温庭筠的《菩萨蛮》:“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辛弃疾的《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⑥松、菊、梅:坚强清高品质的化身。

松、菊、梅是傲霜斗雪的典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称赞欣赏它的人比比皆是。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开了歌颂之先河。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高洁的品质。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更是具备革命家的乐观情怀。

自陶渊明《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后,菊便以隐士的身份出现在文人的笔下。唐人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梅历来为文人画士所爱,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⑦莲:传情达意的凭借。

“莲”“怜”同音,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周敦颐的《爱莲说》又赋予“莲”以新的含义:高洁独立,出污泥而不染。

⑧梧桐、寒蝉:哀婉凄凉的代称。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梧桐细雨营造了一个悲苦交加的氛围;“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元人徐再思在《双调・水仙子・夜雨》中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闻雁范文第3篇

开创根据地摄影训练班

出生于香港的石少华,6岁时随父母回到祖籍广东,定居广州。20世纪30年代摄影在中国崛起,正在高中读书的他,喜欢上了摄影,并自学成才。

抗日战争爆发后,时年20岁的石少华,和许许多多的热血青年一样,怀着满腔的抗日救国热情,奔赴他向往的革命圣地――延安。1939年夏,组织上决定调他到冀中军区开创摄影工作。1939年冬来到冀中军区,挑起了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摄影科科长的重任。没想到摄影工作竟然成为他的终生事业,从此相机伴随他一生。

1940年初,根据抗日斗争形势的需要,石少华在冀中军区创办了我党我军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第一个摄影训练班,自己担任班主任和主讲教师。当时创办摄影训练班的条件十分艰苦,没有讲义,没有相机,没有教室。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办。没有讲义,石少华就根据自己多年的拍摄经验自己编写;没有相机,就从敌人手里缴获;没有胶卷,就让学员空按快门;没有教室,田边地头找个地方就上课。如遇情况紧急,为避免敌人的注意,石少华和学员们就化装成当地老百姓。在如此残酷的战争环境下,从1940年到1942年,石少华先后在冀中的曲阳、定县、安平等地开办了4期摄影训练班,培训了120余名摄影工作者。摄影训练班的开办,为冀中军分区、纵队,以及地方机构培训了急需的摄影人才,使根据地的摄影报道工作日趋活跃。到1942年,冀中军区的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军分区都建立了摄影组,基本形成了部队摄影网,大大改善了根据地的摄影报道。石少华开创的摄影训练班,为我党我军的摄影事业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摄影训练班的经验,后来逐步推广到我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使敌后有了我们自己的大批摄影工作者。

1942年5月,日军为保证北平、天津、石家庄,以及平津、津浦铁路的畅通和安全,调集五万余人的兵力,向我冀中根据地发动了大“扫荡”,企图一举消灭冀中平原的八路军。尽管日军采取拉网式的扫荡,但仍然找不到我主力部队。于是日军改变战术,建立据点,将五万兵力分散在各个据点,这样有利于我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凭借广袤的青纱帐与敌人展开游击战。石少华带领着第四期摄影训练班的80余名学员,随部队一起“游击”,深入火线拍摄,圆满地完成了训练任务。

六进白洋淀拍摄雁翎队

石少华完成这期培训任务后,又接受了新任务。9月下旬,石少华到达白洋淀,这是他平生第一次踏上白洋淀水域。展现在他眼前的情景是:大淀居民的生活比较安定,在开阔的水面上,打雁人乘着鹰排(小船),手持猎枪,光着臂膀坐在船上,阳光辉映着他们油光发亮的肌肤,更显出几分健壮和洒脱。石少华眼疾手快,举起相机急速按下快门,拍下了最早的照片。而后他告别了白洋淀,在武工队的掩护下,穿越敌人的封锁线,回到军区。

1943年春,石少华第二次进入白洋淀。当时他从军区作战简报上获悉,雁翎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消息后,去采访雁翎队的激情顿时在胸中猛烈地燃烧起来。他决心要再进白洋淀。经军区批准,在安新县委书记的陪同下,乘小木船来到荷花淀。荷花淀是白洋淀内的一个大淀,生长着数千亩野生荷花。淀的前面是一片广阔的水域,其背后和两侧都长满了茂密的芦苇丛,雁翎队的大本营就设在这个小岛上,敌人很难发现。石少华来到荷花淀时,正值雁翎队在部署作战方案和进行训练。他与队员们共同生活,共同战斗了一个半月,抢拍了雁翎队袭击鬼子岗楼,火烧鬼子淀上粮点,伏击日军运输船等照片,真实地记录下了雁翎队英勇善战的事迹。这些珍贵的镜头,倾注了石少华对雁翎队的爱,对日本侵略者的恨。

1943年是白洋淀有重大战事的一年,一个月后石少华再次来到白洋淀。当他第三次来到雁翎队时,雁翎队又壮大了,武器也增多了,仗也越打越大,他与雁翎队员们一起经历了战火的考验。这使他对雁翎队员们的爱憎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白洋淀的地理环境也更加熟悉,拍摄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著名的《白洋淀上的雁翎队》、《芦苇丛中的监视哨》等作品,就是在这一时期拍摄的。

1944年夏,石少华接受了到冀中平原采访的任务,再次来到白洋淀,这是他第四次进入白洋淀。此时刚好雁翎队在水上配合我二十四主力团,攻克了白洋淀的赵北口。借此机会,石少华又拍摄了许多雁翎队的照片。这年冬天,他第五次踏上白洋淀,此时的雁翎队又发展壮大起来。当时正值隆冬时节,展现在石少华眼前的是,雁翎队员们正在冰天雪地里,架冰桥,筑冰堆,乘着雪橇飞驰在冰面上伏击敌人。精彩的训练场面,让石少华情不自禁地举起相机,将雁翎队员行军、进攻、伏击、防御等训练场面,一一收入镜头。其中《冰上轻骑》、《土坦克》就是在这一时期拍摄的。

1945年春,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夕,石少华第六次来到白洋淀。这时白洋淀周围的大小据点、岗楼已全部拔掉,到处洋溢着一派欢乐景象,湖面上处处都能看到打雁人,捕鱼捞虾的渔夫,载着鱼鹰的木船自由来往。白洋淀的鬼子被赶走了,雁翎队由军分区集中编入正规团,石少华看到雁翎队员们都穿上了八路军军装,正在练兵场上训练。队员们正在苦练杀敌本领,显得那么英武,那么强健。他按捺不住创作的激情,揿动快门,抢拍下队员们练兵场上的雄姿。

石少华曾经这样总结道:一幅优秀的、有生命的摄影作品,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才能获得;只有深入实际,才能有所发挥,有所感触,有所积累,才能拍出好的作品;只有熟悉了生活,熟悉了群众,熟悉了要拍摄的对象,才能与他们有真挚的感情,才能拍摄出正确反映他们思想的作品,拍摄出反映时代特征的作品。

闻雁范文第4篇

在陕西省西安有两座世界闻名的塔,分别为大雁塔和小雁塔.

今天,爸爸带我去坐公交车去大雁塔.大雁塔不但雄伟而且很壮观.大雁塔从建起到现在大约有六百多年了.经过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大雁塔还是安然无恙的站在那里.

刚进门,门上蓼科的龙凤吸引住了我.走进大门四面八方的房子面对面的争者叫我去看它们里天的稀世珍宝.我一个挨一个的去看了看.

前面就是大雁塔我走进塔,前面有一台电视挂在上面,播放大雁塔建于什么朝代,公元几几年.走到第二层有两个大脚印脚印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好像佛经.第三层,有个舍利子样子好似一个小人在那念佛经.具解说版上写着这舍利是唐三藏骨灰化成制成的.

光阴私箭,日月如梭,我参观大雁塔至今有一年多了,大雁塔不只还好不好.我怀疑它还好吗?有没有掉瓦片什么的或者掉别的……

闻雁范文第5篇

西安铁五小三年级三班张静涵

在我小的时侯,就听爸爸说,在西安南郊的慈恩寺内,有一座唐代建成、闻名世界的大雁塔,它是高僧玄奘翻译经文的地方,也是他存放梵文佛经的地方。这么古老、有名的建筑,很吸引我,我真想登上大雁塔感受一下它的魅力。

今年暑假,我登上了盼望已久的大雁塔。眼前的大雁塔用青砖砌成,塔身高大,结构坚固,外观庄严,朴实大方,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看着这古老的建筑,我很兴奋。

“它为什么叫大雁塔呢?”我好奇地问爸爸。

爸爸说:“关于大雁塔的名称的由来,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在建造此塔的时侯,曾经有大雁成群从塔上方飞过,但是其中有一只大雁折翅而落入塔中,因而安葬于其中,大雁塔因此得名。”

大雁塔共有七层,塔内有木梯,可以盘旋登塔。我登上了最高层。凭栏远眺,古城的大好风光尽收眼底,站在这座古老的塔上,我觉得我们古代人民真了不起,真伟大,难怪它能吸引许多中外游客来参观呢。

相关期刊更多

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复旦大学

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