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全英文教学论文

全英文教学论文

全英文教学论文

全英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留学生;电路理论;全英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99-02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及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外籍留学生赴我国留学。我校自2009年起开展了以巴基斯坦国家为主的留学生教育,其中主要有电气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等专业,由于留学生的语言、教育背景、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差异等原因,造成留学生的教学问题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本文从承担的留学生电路课程的全英文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主要对教材选择与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式,教师角色以及考核方式四方面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待进一步提高留学生电路课程的全英文教学水平,同时希望对今后留学生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合理的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保证成功教学的前提

电路课程是所有电气与信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专业基础课,它的理论严密,逻辑性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和进行实验的初步技能,并为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因此,一本合适的英文教材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非常大。很多原版英文教材陈述过于繁琐,给学生造成的学习压力很大,而与现在越来越少的课时相比,更显得不现实。但真正要重新编写一本合适的英文教材,任务也很艰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成。笔者选用了电子工业出版的《Electric Circuits(Eighth Edition)》。该书由美国人James W.Nilsson 和Susan A.Riedel编写,系统讲述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和计算方法。其中书中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展开,给出了大量的例题、习题和详尽的图表资料,内容新颖,讲解透彻,并且重点的公式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均以黑体字标出,能使学生快速地抓住课程中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让纯粹的理论学习不显得枯燥乏味。

尽管留学生上课时的学习主动性好,但受其教育背景影响,他们的基础理论知识并没有中国学生扎实,因此,学校在安排课时上也充分考虑了这门课的重要性及留学生的特点,安排了128个理论学时,分两个学期上完。尽管其课时比中国学生稍微多了一些,但实际授课内容比中国学生要少很多,但前提是确保后续课程的学习不受影响。这其中有语言方面的原因,也与他们的基础密切相关,笔者强调留学生对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的掌握,所以在第一章和第二章花的时间较多。当然教学中也需要体现整个电路课程中的重点,即第四章电路分析方法及第九章正弦稳态分析,这其中笔者依然会考虑留学生的基础,只强调基本概念及基本定理的掌握,尽量把计算难度降到最低。其中对教学内容及学时计划作了如表1所示的安排。

表1 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二、改革教学方法,采用PBL为主导,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留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没有中国学生的扎实,且针对原版英文教材书的叙说烦琐性,不可能采用对待中国学生一样“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一旦前面的知识没掌握好就会很大程度挫伤对后面知识学习的自信心,笔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现代教学实践中,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已经被广泛采用,通过多媒体,教学内容能够以视频、动画、录音、图片等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的方式比起一本书加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的确要生动得多。然而对于电路这样要求学生掌握其基本理论和基本的分析方法的一门课,它的电路图并不难画。因此如何成功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许多教学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对留学生使用PPT教学,第一减少语言方面的障碍,毕竟我们的教师都是非英语国家的本国教师,在与留学生进行语言交流时多少存在一定的障碍;其次可以增大信息量。笔者主要采用了PBL(problems 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对所授课程做了大量的PPT,其中每一次的PPT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和学生一起思考问题的存在,以报告的形式向学生呈现学习内容,这样能很好地显示问题的完整性及严谨性。比如,在讲第八章相量法时,笔者先给出一个简单的交流电路,和学生一起进行电路分析,为了进一步求出此时的电路响应,引出相量法,告诉学生引入相量的目的就是为求时域中的响应而引入频域中的相量,通过求出相量,再求逆变换得到时域中的响应,这样学生就不会一味学习相量,到最后也不知道学了相量有什么作用。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能能很大程度提高的学习效率。

同时,电路是一门需要大量操练的课,书中有很多例题和习题,由于课时的不允许,课堂上只讲一些重要的例题,每次也会布置1-2个习题作为学生的家庭作业。由于班级人数不多,每班只有10多人,方便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每次上课前10分钟,笔者会给每个留学生准备一张纸,对上一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一次小测试,其完成情况也会在下一次课时公布,并把留学生常出现的错误及时给他们指出。其小测试成绩会以平时成绩占一定的比例考虑进最后的综合成绩。

另外,针对留学生爱问问题的学习主动性,多提问,多讨论,比如在讲到公式:和时,问:电流到底怎么确定呢?在讲到理想和非理想电源时,问学生:理想电源与非理想电源之间的区别是什么?鼓励学生积极讨论,每次学生都能做积极发言,这样课堂一点也不显得枯燥,很好地调动课堂氛围,也最大可能地提高了留学生上课的学习效率。

三、教师的角色的多种性,提高留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学习的不成功导致的挫败感和沮丧感是引起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需要谨慎对待学生差异。比如班上有两个同学和其它同学不是来自同一个国家,他们和其它学生的交流比较少,尽管他们学习很认真,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样在上课时,我会有意把学习效果相对较好的学生跟他们安排坐在一起,让他们上课时能够一起探讨,另外在他们有问题要解决时,我有时会让学习效果相对较好的学生代为向他们解释,这样在前者的鼓励带领下,后者也能够做到努力跟上,以争取有较好的表现。再如,也可以通过课后的个别谈话,提醒程度较好的学生不要满足于现状,并跟他们推荐内容合适程度相宜的辅助材料,要有更高层次的发展;跟相对较落后的学生谈话,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所在,讨论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时刻关注着他们学习中的进步与问题。总之,教师应该尽量做到,不让那些程度较好的学生觉得学习没有压力,甚至没有动力,因而收获也不明显,也不能让程度较差的学生在沮丧感与挫败感中失去信心,产生恶性循环,最后甚至放弃学习。

另外,留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第一次接触中国文化,由于自己国家跟中国之间存在着风俗习惯、饮食、气候等方方面面的差异,留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小则影响心情,大则引起严重的消极情绪,对其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教师要多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学生在出勤或课堂表现上发生什么特殊情况,要及时关注询问。教师争取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不适感和低落情绪,并帮助他们克服这些不适感。

总之,教师应该在向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成为留学生在中国的好朋友,只有他们在心里接受了中国,爱上中国,才能以更好更积极的心态完成在中国的生活和学习。

四、综合评定的考核方式有效的评价学生的成绩

受其教育模式的影响,留学生的课堂表现与中国学生完全不同,加之笔者在对他们进行教学时使用的方法也与中国学生有所不同,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很活跃,有问题直接提问,思维敏捷、发言踊跃,学习主动性强,但留学生不足的是组织纪律性不强,上课迟到、甚至旷课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笔者在关心他们同时会对他们进行严格考勤,考勤情况考虑进入综合成绩的评定,以提高他们的到课率。

全英文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多样化发展,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思想、专业结构、管理方式和培养模式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任务和要求。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相对滞后,教学活动中知识灌输较多,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对职业道德、知识应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相对比较薄弱,难以使学生形成熟练的专业技能和适应变化的能力,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因此,在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普及化教育转变的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思想和教学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

一、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优化人才培养环境

1.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从某种意义上讲,高等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因此也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规划和设计,以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服务要求。学校为学生提供各种专业、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当然也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习指导、职业分析的职责,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和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意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对自己的学习享有选择权,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就必须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课程教学改革,从学生道德行为、职业行为的养成教育到职业能力的培养,从人文素质的提高到对学生质量评价的全过程,实施一系列的综合化教育教学改革,全方位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2.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要求。社会需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和最大机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实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正确认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等院校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把就业问题作为关系到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来抓,在专业设置、招生录取、课程设计、教学实施与管理以及学生就业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水平和要求相一致,坚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全面反映社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化要求,反映当今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最大限度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把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合格毕业生输送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恰当岗位上。

3.更加突显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学生的知识、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加强并突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首先要更新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突出学校办学特色与亮点方面的重要意义。其次,专业教育应从理论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逐步转变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同步发展的教学模式,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和掌握,增强理论教学的实际效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此外,还应制定以能力形成为目标的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具体明确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目的要求,打破以往实践教学仅为验证理论、为理论教学服务的状况,以便于实践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确保实践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从而真正突显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

4.建立并实施更加灵活的学习管理制度。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为了给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这一点在教学管理制的设计和实施上也不例外。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普及化的现阶段,具备条件的高等学校在管理上应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为学生提供一个更灵活的学习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个性差异选择更能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同时,借助于分级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为优秀学生提供超前发展的机会——提前毕业或继续到高一级学校深造,给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圆满完成学业,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增强实践和创新能力

1.合理构建多维的课程教学体系。高等教育的生命和活力在于办出自身的特色,这集中到一点就是要用独特的办学模式,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更加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以提高素质为主线,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进一步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体系,科学合理地划分课程类型,优化课程设置的组合关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学科系统性的倾向,做到以传统的经典理论为基础和核心,以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等内容为拓展,制定整体优化的课程教学解决方案。同时,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将教学内容分为核心模块、综合模块和提高模块,并紧跟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沿和实践动态,这样既能解决学生为什么要学的疑惑,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使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接受或完成更多的任务,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学习是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有目的地主动建构知识、形成能力、调整态度的动态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必须得到尊重。传统教育观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在现代教育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是根本,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指导者和顾问,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首先要求努力端正学生的学习心态,通过兴趣培养和积极引导,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自加压力,在没有任何督促的条件下自觉产生求知的欲望,从原来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其次,要积极倡导实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对教师而言,必须研究教学的方向、方法、内容和形式等,更多地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尽可能成为职业实践者,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开发新的教学案例,分析学生普遍的和特殊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而言,要积极主动地投身教学过程,摆脱被动学习的局面,通过小组学习、项目工作等活动来体验学习。最后,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对不同类型课程宜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或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对目标单一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可以采用六阶段教学法,即目标激励、遭遇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验验证、记忆与掌握、实际运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可供选择且比较有效的方式。

3.积极改革完善课程考核方式。全面改革和完善课程考核方式,既要解决“考什么”又要解决“如何考”的问题。在考核内容的选择上,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由侧重考核学生的“知识接受量”转变为重点考核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和“思维能力提高程度”。在考核方式方法的选择上,应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以及学生的不同情况,宜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如笔试、口试、开卷、闭卷、课程论文、专题报告与答辩等,以鼓励学生质疑、批判和创新,并促使其发展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上,既有校内教师、校外专家,也有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充分体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要求,最终形成“以学生为本”的综合考核与评价新模式,以便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强化综合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积极创造宽松和谐的个性化发展环境。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重要区别在于除职业岗位能力的水平要求普遍提高外,更注重基本素质的养成和应变能力的加强。学生培养不仅是单纯的操作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应变能力包括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共处的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管理上要变封闭型为开放型,改变以往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做法,创建健康有序、宽松和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的育人环境。同时,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成立科学兴趣小组,通过各类基地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使毕业生以较高的理论优势和能力优势走向企业、走向社会。

2.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历是就业的基础,知识是就业的资本,能力是就业的关键,水平是就业的层次。在高校扩招、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普及化教育转变的同时,确实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但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就业竞争力确实存在着明显差别。究其原因,这除了部分院校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之外,毕业生的素质和技能是影响就业成败以和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小事做不好,大事做不到,行为不规范,素质有问题,达不到基本就业标准的仍占一定的比例。高等学校应把培养学生具有不断追求知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构建以“知识、能力和素质”为内容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四个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适应、学会创造。同时,由于现代企业特别注重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协作能力,没有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的心智模式,这个企业就不可能取得惊人的业绩。因此,高等院校必须要顺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通过各种形式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尤其要注重学生敬业精神和协作能力的培养,不断增强其就业竞争的实力优势,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中国大学教育,2008(4)。

全英文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全英文教学;对外中医专业;中医药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194-02

近年来,随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我国医学高等教育也日趋国际化,教学模式也日渐革新,而全英文教学更是适应教学改革、迎接新世纪挑战的全新教学模式。对中医院校而言,要使中医更好地在国际上发展,应用新的教学模式及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是必然趋势。但是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的全英文教学开展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管理体系、教学方法、师资培养、教材建设及学生接受程度等方面都还面临很多问题。如何更好地协调与解决这些问题是目前全英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组织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形态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必不可少的桥梁之一,其在全英文教学方面与其他学科有很多差异。因此,多方面探讨提高组织学全英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对改善临床医学教学效果,促进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外中医专业是我校特色专业之一,专业上还是属于中医学专业,但是该专业的学生入学时英语成绩要求比较高,并且入学后的第一年并不安排学习医学课程,而是先接受高强度的公共英语训练(包括听、说、读、写、译),期间还酌情进行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的中英文教学的前期训练,所以对外中医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都比较扎实,这为开展全英文教学提供了基本的保障。故我们选择此专业学生作为全英文教学探索的对象。以下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总结和讨论,以探索一种可行的培养国际化中医药人才的教学模式。

一、完善全英文教学管理体系

全英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全新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育理念、语言环境、教学方法及学生观念等各个方面,其起步必然会碰到很多的困难和阻力,故建立一套与全英文教学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管理体制是全英文教学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全英文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指路明灯”。这就需要学校、教研室两方面全力配合、通力协作,在思想上重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开展针对对外中医专业的全英文教学课程。具体措施上,学校要足够重视,要给与足够的教学课时,要制定相应的学分政策,给学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同时给与一定的经费政策倾斜。教研室则要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在教材选择、备课环节、课件制作及课堂授课及考试改革等方面制定好完整的管理体系。

二、课前认真备课,课堂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1.课前认真备课。不管是传统的中文教学还是全英文教学,备课都是组织好整个教学过程、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认真、全面地备课对于保证全英文教学质量更为重要。首先,教研室每周二下午固定半天时间用于全英文教学的集体备课,明确每一章节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问题。备课时要求教师认真撰写出详细的英文教案,比如,要写出每一课堂所讲授的内容哪些是要掌握的,哪些是熟悉,哪些是了解的内容等。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要求每位主讲老师都在备课前进行大量准备工作,包括广泛阅读和研究所用教材、通读大量相关的英文资料,扩大和熟悉相关专业的专业词汇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展现自如,给学生更好的印象。

2.课堂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在课堂教学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本来就是一门比较枯燥难懂的学科,中文教学学生都一时难于理解,更不用说全英文教学给学生带来的难度,所以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尤其重要。首先,在课件上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我们的课件以英文形式出现,配以相应的图片、视频,教师在上课前所制作的课件要事先请教外籍教师修改,以求达到相对准确的表达,尽量制作出适合该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课件;课堂上教师授课均用英文讲课,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的能力,建立一种开放的应用英语的教学模式。其次,学生都喜欢生动、灵活、有趣的课堂氛围,所以课堂的教学氛围也很重要,对知识的吸收起到直接的作用。我们的课堂采用提问式、讨论式以及结合临床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同时让学生走向讲台,尽最大可能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尽可能训练学生运用英语来表达相关的专业知识,改变填鸭式教育;教师围绕课程内容,设计课堂讨论题目,采用分组课堂练习的形式,也就是小组教学,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问题,讨论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有效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思考,确保小组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教学内容上,要有选择的教,课堂上主要教重点和难点,其他大纲要求熟悉和了解的内容可让学生课外自己学习,这样课堂就有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对所讲的知识进行消化。课堂尽量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培养他们用英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队伍的培养

高素质的全英文师资队伍是顺利实施医学全英文教学的基本保证。目前国内各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医学全英文教师非常匮乏,而引进外籍教师又不太现实。因此,加强专业教师英语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各高校的共识。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承担全英文教学的教师需要承受比较大的压力,主要是因为涉及到英语水平问题,这其中包括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两方面。如组织学专业英语词汇的发音、课堂上要准确的用英语表达以及全英文课件的制作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如下措施:教师在教学前所制作的课件请教外籍教师修改,尽量能达到专业表达;关于英语词汇的发音问题,则建议学校出面,定期组织外语学院的教师进行专门的发音指导,包括常用的词汇和常用的英文表达;此外,教研室还要严格规范教学的整个过程,制定岗前试讲制,比如对初次用全英文授课的老师,要求要课前进行试讲,试讲结束后教研室全体教师对其进行评定,肯定其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大家一起讨论如何更好的改进。还要采取随堂听课检查,及时指出教师在授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合理建议,以便不断提高和进步。

四、教材建设

目前各高校尚无统一的全英文教材,西医院校和中医院校所用的英文教材也是不尽相同,毕竟专业不一,各学校得因材施教。我们所使用的教材资料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一版),同时配套由高英茂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组织学与胚胎学》英文版教材作为教辅,配于必要的复习资料,并提供给学生相关参考书籍以及参考网站,这样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预习和复习。总结前几年的双语教学经验,上述两本书感觉在内容上既具科学性,又有实用性,比较适合我校队外中医专业学生进行全英文教学。

五、学生方面

对外中医专业可以说是我校的特色专业,该专业的学生和其他中医专业的学生存在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一般本科医学生学制都是无年,但是该专业的学生学制为六年,学生的入学成绩尤其是英语成绩都比较高,入学后的第一年还不接受传统的中医专业学生要学的课程,而是专门接受高强度的英语训练,这其中主要包括听、说、读、写以及翻译等方面,此外,他们还要接受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的中英文教学的训练。所以,通过在大学一年级专门的一年英语学习,这些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具备了比较扎实的基础,这样就克服了由于不同层次的本科院校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造成的双语教学方面的困难。也就是说,他们具备接受全英文教学的能力,这也就是为何我们选择该专业学生进行全英文教学的探索对象,因为他们为全英文教学提供了基本的英语保障,对该专业学生进行全英文教学是可行的。此外,我们也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包括要求他们课前进行预习,课堂要积极参与到全英文教学的氛围中,课后要及时复习。考核方面,建立公平的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方式,考试采取闭卷考试,考核成绩包括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课成绩,这样,理论课闭卷考试既给学生一定的压力,但是加上实验课平时成绩又可让学生学习起来相对轻松。

六、结语

在对外中医专业组织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全英文教学势在必行。为顺利实施全英文教学工作,学校、教师与学生都应该高度重视,学校给予政策倾斜,教师选择适合的教材,不断探索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更有实效;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教学方法上,要指导学生尽快运用全英思维去学习新知识,提高学生全英自学的能力。总之,在现阶段国内高校,不论什么专业,全英文教学尚属初步发展阶段,本文也只是初步探讨了中医院校组织学全英文教学的特点与方法,望能为各中医院校实施全英文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倪江涛,易永芬.留学生病理学全英文教学实践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19).

[2]王俊艳,李金茹,梁玉,等.留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全英文教学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

[3]冯先玲,邝咏衡,刘志刚,等.小组教学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全英文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J].重庆医学,2013,42(17).

全英文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岩石力学;全英文教学;课程建设;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209-02

岩石力学作为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国民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岩石力学是运用力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岩体的力学以及力学相关现象的一门新兴科学,也就是研究岩体在各种力场作用下变形与破坏规律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科学[1]。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研究生基础课程以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港澳台地区主要使用英语教学或加大英语授课范围。随着高校自身国际化建设及来华留学生的增加,研究生在从事各种学术活动中,英语是必须掌握的国际通用的科技语言。采用英语传递信息已成为全球文化与科学的主要形式[2,3]。全英文教学,即在课堂上使用英文进行学科的讲授,它已经成为实施全英文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全英文教学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指标之一[4]。通过调研分析国内外高校特别是石油类高校研究生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岩石力学建设全英文课程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

一、目前研究生岩石力学课程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相对单一

由于岩石力学的理论性比较强,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难度大,影响了学习的自觉和主动性,只通过单纯讲授式的方式已不能满足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5-8]。同时岩石力学的理论推导的要求比较高,并和实际工程结合比较紧密,因此仅靠传统的教学讲授方式,不能提高研究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书本知识,不能很好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相对较差,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对教师教授的知识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批判性能力不高。

(二)教材内容相对落后

随着国内外科技发展和工程投入,包括高铁建设、非常规油气开发、核废料深部处置、可再生能源开采利用等领域,使得岩石力学的理论研究、室内外试验、现场检测和经验积累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9]。但是,目前岩石力学的研究生教材内容存在落后实际发展的现象,存在理论和现实脱节的情况,教材内容不能很好地反映当今世界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使学生们不能接触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念,引用欧美全英文教材或译著类教材已迫在眉睫。

(三)教学对象更加多元

随着高校国际化建设和留学人员数量不断上升,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一般研究生教学班由本土学生和来自亚、非、欧及拉美洲的留学生混合组成。由于学生的教育背景特别是语言基础会影响到接受能力,以普通话或双语方式的课程教学,已不能满足现有情况的需求[10,11]。

(四)教学语言需求更多

随着国内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本土研究生英文基础的逐步提升,研究生有较好的英文写作和阅读能力,而亟需提升口语和听力的能力。不少研究生在就读期间还要进行国外访问交流等活动,更加需要直接运用英文进行学习和交流。

(五)教师队伍缺乏多元

面对高校生源国际化程度的提高的状况,教师队伍的国际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国际学生的文化背景及思维习惯等与本土教师有较大异同。邀请国外岩石力学相关领域专家前来讲学或讲座,也成为提升本土研究生及来华留学生专业水平的迫切需求。

二、采用全英文进行岩石力学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一)采用翻转式课堂教学手段,提升研究生课题研讨能力

在岩石力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中,要以学术型人才为目标,对于小班教学规模并且具有本科岩石力学基础的研究生,通过涉及岩石力学的外文资料包括课件、原版书籍或文献等,提出岩石力学的关键概念和问题,鼓励学生结合自身专业侧重方向及工程课题给予自学并研讨,并在课堂上用全英文给予探讨和讲述。

(二)采用全英文教学语言,提升研究生国际化学术能力

在岩石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中,要以国际化学术人才培养为目标,在教授专业知识同时,普及岩石力学专业英语词汇。选取教材可以采用外文原版教材或添加外文辅助教材,以及译著教材作为参考,以此跟进国内外岩石力学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专业词汇的解释并提供给学生外文资料包括文献进行自学参考。

(三)采用全英文教学材料,提升研究生英文阅读和表达能力

首先,全英文教学的实施可以为研究生打下岩石力学专业英语词汇的基础,打下科技英语写作的基础。国际化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查阅国际期刊、出席国际会议、主讲国际会议口头报告或海报、留学交流访问以及接待外国专家等。通过课程讲授发现,大学英语及研究生英语课程,主要不涉及专业英文及科技类专业英文写作,因此对于研究生的专业培养而进行的全英文专业课程教学是充满必要性的。其次,全英文教学中也可实施中英文专业词汇对照,帮助研究生对专业内容的理解认知。专业词汇的定义和表述习惯按照英文更加准确,可以使学生避免直译成中文后误解问题的出现,而对英文词汇构成方式的理解可以使学生对英文类似生词加强理解。

(四)采用全英文教学手段,提升来华留学生的学习效率

随着国内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影响的提升,来华留学生从事专业学习的数量逐年增加。以我校石油工程专业为例,来华留学生具有较好的英文基础,但中文基础薄弱,通过全英文教学手段使得来华留学的研究生,迅速进入岩石力学课程学习状态,并展开专业学习和研究。

(五)采用全英文教学方式,方便外国专家直接受邀讲课

随着国内高校国际化水平的迅速提升,直接邀请国外专家讲学的做法日臻成熟。以我校石油工程专业为例,邀请美国和欧洲相关石油工程领域的外国专家定期来访,给研究生国际班学生授课,并开展相关研究。

三、采用全英文进行岩石力学教学的可行性

(一)高校教师的英文水平可以胜任全英文教学要求

目前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中,具有海外学习经历者占很大的比例,其需要通过英文发表学术成果。因此,这些教师的专业英语能力是全英文教学的重要保证。

(二)岩石力学的教学资源

例如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方向有很多国外经典的原版教材或专著,这些教材不仅包含了理论、概念或原理讲述的基础教材,也有反映国际前沿的专著或文献。

(三)高校的国际交流可以为全英文教学提供支持

目前,高校开展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前来访问讲学的质量和数量逐年提升,邀请国际岩石力学方向的知名学者为研究生开展学术报告是全英文课程教学改革内容的亮点和点睛之笔。

(四)高校的本土研究生具有较强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目前,高校本土研究生一般都具有六级英语水平,其中相当一部分通过雅思、托福或者GRE等国外高级别英文语言水平考试,完全具有直接接受全英文专业教学的能力。

(五)高校的来华留学生具有较强的英文表达和阅读能力

目前,高校来华学习专业的留学生逐年递增,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专业为例,来自中亚、南美和非洲的研究生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英文表达和阅读能力强,为开展全英文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以强调理论与实际结合、国际化学术能力和全英文学习及研讨能力为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全英文教学水平,加强全英文教材建设,完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最终让研究生在自主学习的理念下掌握课程内容并提高英文水平。通过课程学习,为进一步扩大专业领域国际合作交流,跟踪国外专业领域研究动态和成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明奎.岩石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8,(04):82-85.

[2]张广清.岩石力学双语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221-222.

[3]刘豫,周爱国,郭学锋.普通高校中双语教学的意义与方法[J].科技信息,2010,(12):41-43.

[4]冯晋豫,詹健.大学国际化水平评估指标的比较与分析[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5,(2):32-38.

[5]王渭明.《岩石力学》教学改革与回顾[J].教育教学论坛,2011,(14):221-215.

[6]勾攀峰,宋常胜.岩石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书育人,2009,(15):82-83.

[7]苏堪华,龙芝辉.“油气井工程岩石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158-159.

[8]刘开云.探析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岩石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新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1):171.

[9]刘开云,乔春生,刘保国.研究生岩石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03):79-82.

全英文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 学科教育 理论视野 学科教育学

学科教育学,是一门新兴的以学科教育为研究对象的教育科学,包括具体学科教育学和整体学科教育学。首先,学科教育学要明确学科教育的目标;其次,要研究学科划分,以及各学科之间、学科与非学科之间的关系;再次,是研究更具体层次的课程、教学、学习、评价等。相对于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来说,学科教育学领域更广、层次更多、水平更高。以学科教育学的视野研究大学英语学科教育,建构大学英语学科教育学,探讨大学英语学科教育如何在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学科教育目标和高等学校的总体教育目标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学科教育目标,进而研究目标的实施实现与检测评估,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学科教育学概述

1.学校教育、学科教育、非学科教育

学校教育的实施途径包括学科教育与非学科教育两种。(学科有两层不同的含义:一是学术学科,指人类知识体系中的门类,其英文称谓为discipline或academic discipline;一是学校学科,指学校教育中主要教育内容的门类,其英文称谓为subject或school subject。本文所论的学科,是指学校学科。)其中,学科教育是主要途径。两者之间互相联系,一定程度上可以互相转化。对于学科教育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学科教材教法阶段;二是学科课程与教学论阶段;三是学科教育学阶段。每一阶段大致都经历了从对具体学科的研究到对整体学科的研究两个过程。

2.学科教育学

学科教育学在我国萌芽于20世纪末期,初步形成于21世纪初期,现在正处于基本形成与发展深化的阶段。学科教育学,概括地说,是以学校教育中的学科教育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教育科学;具体地说,是以全面实现教育目的为目标、以相关学科研究成果为理论支撑的研究学科教育目标、学科、课程、教学、学习、评价等全过程及其内在规律以及学科教育与非学科教育关系的一门教育科学。学科教育学要解答的问题主要包括:为什么教?为什么学?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谁教?谁学?教得怎样?学得怎样?等等。

3.学科教育学视野

要很好地理解并运用学科教育学,就要区别教育与教学两个概念。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三个基本要素。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可见,教育相对与教学来说,是更为广义的一个概念。

以学科教育学的视野来研究学校教育中的学科教育问题,有利于学科教育的实施及学校教育整体目标的实现。

二、大学英语学科教育概述

1.大学英语:学科?课程?教材?

大学英语是一门学科,还是一门课程,抑或是一部教材?实际上,这需要讨论学科、课程、教材的含义问题。

什么是学科呢(本文所论的学科,是指学校学科)?学科指学校教育中主要教育内容的门类,其英文称谓为subject或school subject。什么是课程呢?课程简单说是指课业及其进程,其英文称谓为curriculum。课程不仅是一种过程,一种结果,还是一种意识。即便只在学校教育领域中讨论,学科与课程也都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学科与课程几乎可以划等号;从狭义上看,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仅从广义上理解学科与课程是不够的,需要从狭义上对两者进行区分,才有利于研究的深化和实践的深入。在狭义层次上,有的学者持大学科观念,即认为学科大于课程,包含课程;有的学者持大课程观念,即认为课程大于学科,包含学科。根据理论研究及现实理解,在学科教育学领域,采用大学科观念有利于研究的深化与实践的深入,即应坚持学科大于课程,包含课程。而教材指的是教与学的材料,英文称谓为subject-matter或teaching material。(教材通常被狭义地理解为教科书,英文称谓为textbook,这是很片面的。)在学科教育中,要以学科教育目标为宗旨,建立统一性与差异性相平衡的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教材,实现学科知识系统的一体化。

那么,大学英语究竟是一门学科,还是一门课程,抑或是一部教材呢?基于上述分析,很显然,应该以学科教育学的视野,将大学英语视为一门学科。以这一观念为基础,才能进一步研究大学英语学科教育的目标、课程等系列问题。大学英语这一学科可以设置多门课程,设计多种教材,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大学英语学科教育目标。(当然,大学英语学科也可以只设置一门名称为“大学英语”的整体课程。但有的大学英语学科教师误将教材名称作为课程名称,反映了对这一问题认识不深。)

2.大学英语学科教育目标论述检视

大学英语学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中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学科教育现行的纲领文件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笔者认为,文件名称中的“课程”应作广义理解,即等同于“学科”。)《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学科教育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2001年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对于高等教育学科(课程)改革是具有镜鉴意义的。以此检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提出的目标与要求,很大程度上仅限于知识与技能层面,对于过程与方法层面的目标与要求不甚明确,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更是几乎没有涉及。这正是学科教育学在学科教育目标方面需要重点研究的。

三、大学英语学科教育的学科教育学视野初探

1.大学英语学科教育学的理论框架

就具体学科教育学而言,首先,要研拟科学、全面的学科教育目标;然后,要研究具体学科的课程、教学、学习、评价以及与其它学科教育、非学科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学科教育学的视野研究大学英语学科教育,建构大学英语学科教育学,须探讨大学英语学科教育如何在服从和服务于高等教育方针、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学科教育目标,进而要研究目标的实施实现与检测评估。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提出的目标与要求不够全面,没有对大学英语学科教育的育人目标与任务做明确规定。

学科教育目标,是大学英语学科教育学理论框架中的基础部分。大学英语学科教育学理论框架还应包括如下方面:大学英语学科教育理论基础(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大学英语学科教育课程论(研究课程体系设置、教材体系设计等)、大学英语学科教育教学论(包括教学模式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大学英语学科教育学习论(包括学习策略研究、学习心理研究、自主学习研究等)、大学英语学科教育评价论(包括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评价、学科课程评价、管理与考试改革研究等)、大学英语学科教育研究方法论等。

2.大学英语学科教育当前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以学科教育学的视野,在大学英语学科教育学理论框架的指导下,检视当前的大学英语学科教育,值得研究在此领域存在的如下一些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1)大学英语学科教育目标不尽科学、全面的问题。上文已做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2)大学英语学科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健全、合理的问题。这一方面,有指导文件上面的不足,比如,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就出现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各高等学校应……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等这样不一致的表述,这必然导致认识与执行的不到位。另外,还有各高校实际师资与经费等方面不适应新要求、新挑战的问题。

(3)大学英语学科教育课程与专业英语学科教育课程等其它学科教育课程及非学科教育不协调的问题。当前的情况,大多是大学英语学科教育课程与专业英语学科教育课程等其它学科教育课程及非学科教育各行其道,甚至互相冲突。事实上,大学英语学科教育课程与专业英语学科教育课程等其它学科教育课程及非学科教育应该是协调统一的,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

(4)大学英语学科教育教学与学习脱节的问题。教学与学习本应该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是辨证统一地促进学科教育目标实现的保障。但是,在教学与学习模式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英语学科教育教学与学习却在很多方面出现脱节。

(5)大学英语学科教育评价机制方面的问题。这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各高校对于大学英语学科教育的认识与评价方面。伴随着国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开展,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也开始推行,并出台了新的四、六级考试大纲。此次考试改革意图避免过去只给成绩合格考生发放证书所引起的多方面弊端,改采全面发放成绩报告单的办法。但实际上,四级考试之后报考六级考试的资格线,事实上成了新的四、六级合格线。许多高校为了追求所谓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忽视大学英语学科教育总体目标,片面追求四级考试通过率,使得大学英语课程变成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课程。相应地,在大学英语学科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评价、学科课程评价及相关教务管理等方面,采取唯一的四、六级考试导向与标准,这是非常不利于大学英语学科教育目标乃至高等教育总体培养目标的实现的。

四、结语

在学科教育学的视野下研究大学英语学科教育,实际上是要求进行科学、全面的学科教育与学校教育,促进高等教育目标、任务的实现。大学英语学科教育应该树立科学、全面的学科教育目标,并在大学英语学科教育学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去解决当前在此领域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并推动大学英语学科教育学理论的真正建立。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大学英语学科教育乃至整体学科教育、学校教育和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和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陶本一.学科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林立,杨传伟等.英语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季诚均.大学课程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余文森,洪明等.课程与教学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相关期刊更多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基础医学教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山西医科大学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新疆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