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扭秧歌教学

扭秧歌教学

扭秧歌教学

扭秧歌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三道弯;东北秧歌;胶州秧歌;异同;作用

中图分类号:J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201-02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勤劳善良的人们在这块土地上创造出光辉、璀灿的文化。在政治、经济以及、风俗习惯等众多原因的影响下,按综合性的划分法可以把中国民间舞蹈分为:农耕文化型、草原文化型、海洋文化型、农牧文化型、绿洲文化型等五种类型。中国是以农为本的国家,农耕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中国民间舞蹈也以农耕文化型者居多,农耕文化型也成为五种文化型中的第一类型。其中胶州秧歌和东北秧歌是比较突出的代表。

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年、祈祷攘灾时所唱的颂歌、攘歌有关,是《周礼》“六鼓四金”中“以正田役”的延伸。秧歌最初是插秧,耕田时所唱之歌,发展过程中以民间的农哥、菱歌作为基础,又从一般的演唱秧歌,扮演戏曲人物,逐渐发展成为汉族最普遍的民间舞蹈形式。秧歌一词的含意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泛指“出会”、“走会”、”社火”、“闹红火”中的各种民间舞蹈,如秧歌、高挠、竹马、早船、十不闲,以及花灯、花鼓等,有时也把其中的某种形式称作秧歌;狭义的,则指秧歌(地秧歌)和高挠秧歌。秧歌和高挠一样历史久远。至清代,秧歌已由插秧歌、菱歌、演唱秧歌,逐渐成为规范的民间歌舞形式盛行各地。后来又向民间二小戏(一旦一丑)、三小戏(生,旦,丑)发展。现在所指的秧歌即指有一定表演程式的此类民间舞蹈,或踩上跷表演的这种舞蹈形式。

一、“三道弯”的运动形态

秧歌主要分为徒步秧歌(地秧歌)和高挠秧歌两大类,最突出的特点是“扭”,常常称之为“扭秧歌”。“三道弯”是扭出来的,它是一个运动中的形态,是人体在扭秧歌的动作中所形成的体态曲线的流程。是人体在垂直轴的基础上扭动而产生的横向拉出或折回的结果,并有一种内收和下沉感。汉族民间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三道弯”就存在于任何汉族民间性动作中,但是,从动作自身的根源来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的动力根源会产生不同的运动方式,而不同的运动方式又会对“三道弯”的异同产生影响。更准确地把握不同秧歌中的“三道弯”,在教学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影响。

二、“三道弯”在胶州秧歌、东北秧歌中的异同

(一)不同动力根源受到不同的流变过程

东北秧歌主要源于辽南的高烧秧歌,由于脚下绑有木挠,重心不易掌握所以膝部要微屈,两脚需不断移动,身体和双手必须随着重心的移动而俯仰和甩摆,需加强腰部的控制力,以保持身体的平衡。现在课堂上的东北秧歌多在徒步上做,但踩挠对形成东北秧歌风格特点的影响之大是非常明显的。在高挠上舞动的重点是要掌握重心,出脚时,踢抬有力,收回时,落地稳扎,脚下重心的移动形成了东北秧歌中的“三道弯”。因此,东北秧歌的动律、体态都是围绕这一形式产生发展的。

(二)不同动力根源产生不同的运动方式

胶州秧歌是以明快、舒展,富于韧劲的舞姿和细腻、泼辣的情感以及“流动中的三道弯”而著称。胶州秧歌的动力根源来自脚下的拧、碾,它主要是以动力脚掌或脚跟的碾动做运动的支点,自下而上的发展力延伸到腰部以及上身各部位的扭动,使身体在平面的基础上以腰部为中心在肩部和航关节处形成一种对抗力,在右肩往前拧的时候,左部航关节处也相应地往前,两者形成向心的扭动。肩髋两个力点向心的扭动使胶州秧歌“三道弯”体态在横向拉出的同时又具有纵向转动的特点,使“三道弯”体态动律在拧、碾、抻、韧中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力度和质感。无论胶州秧歌的步伐是前进还是后退,都自始至终使身体呈交叉曲线,这还是由于胶州秧歌特有的以脚下运动做支点,以自下而上的流动力量做控制重心的特点所形成。从而使胶州秧歌形体线条弯曲柔和,舞蹈动作轻柔,但也不失劲健挺秀,奔放洒脱。

东北秧歌的动力根源同样来自脚下,引起这一连串反应的导火线正是重心的移动,我们在课堂中学习的秧歌其实就是从辽南的高挠秧歌演变过来的,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目前踢步的特点:出脚急,落脚稳,慢移重心。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表现为“良劲儿”的步,带动上肢随重心变化而扭动,形成东北秧歌“三道弯”体态是平面横向上下起伏的运动方式,表现为稳中浪。不论怎样的划圆动律,它都不同于胶州秧歌的拧,肩部和额关节的扭动是由脚下的移动连带而产生的,两点不发生纵向的拧动关系。

胶州秧歌俗称跑秧歌,是徒步秧歌的一种,流传在山东郊县一带,最早女角由男性扮演,由于它是徒步秧歌,又着重“扭”的“三弯九动十八态”,俗称“扭断腰”。因此,胶州秧歌的“三道弯”的幅度更大,更为夸张。三弯是指腰、镜、膝,它以腰为界,上下总是反向拧动的,互为动力依托;腹膀带下肢运动又始终保存着时间差,致使航部一直是呈现弯形,双膝屈直连绵不断自成动律,全身的扭拧,左右肢反向对衬,上下肢斜线交叉反向运动,这种反向运动和胸带肩臂手,膀带腿膝脚的时间差错位随动形成的系列小弯曲都在不停地流动,形成全身大小流动弯形组成的一组和谐优美流畅的运动形成,形成了拧碾中的流动的“三道弯”体态。加之曾有过踩寸子的历史,脚总是以外沿的滚动来完成重心过渡,脚下拧劲儿促成了膝部的粘劲儿,带动了腰的扭劲儿和手臂的神劲儿,整体动态给人一种张力。

三、“三道弯”在东北秧歌、胶州秧歌教学中的作用

汉族民间舞中的女性舞蹈都有“三道弯”的动律体念,“三道弯”在各舞种中都有其特殊的个性。我认为加深对“三道弯”的理解可以在教学中起到如下作用:

正确运用“三道弯”的动律体念可以加深学生对胶州秧歌与东北秧歌审美情趣的理解。胶州秧歌的“三道弯”关键在于脚掌富有的弹性,脚跟的灵活扭动,由脚下的碾带动上身的拧形成胶州秧歌特有的“三道弯”,如胶州秧歌中的“正丁字拧步”,它在胶州秧歌的教学中是最基础的阶段,也是最根本的元素,打好这个基础,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就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

“正丁字拧步”娴娜多姿、优美流畅,“∞”字绕扇,舒展中透着婉转,“推扇”泼辣中又带着舒展,充分体现了齐鲁大地人民质朴、宽厚的情怀。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动作之外,还需引导学生丰富自己内心的感受,做到以情带动、以心带动,使其动作充满质感与表现力。东北秧歌“三道弯”的形成主要源于脚下重心的转移,所谓“拾急,落稳,慢移重心”。如东北秧歌中的顿步,活泼、俏皮,很好地体现了“良劲儿”;踢步是“稳中浪”的最好表现:脚下“抬急,落稳,慢移重心”加之手上的片花,形成重心移动中的“三道弯”,给人以“绕肠三回”之感,把“荚劲儿”诠释得淋漓尽致。东北秧歌那种“良劲儿”、“浪劲儿”、“美劲儿”正是生长在东北平原人民的精神、性格、情趣的集中表现。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其动作的心理,特别是在表演上要注意其情绪上的互动性。有人道“泼辣情,幽默感,美在浪里情不断;粗不野,放不荡,似秀不秀稳中浪;外面粗,内里秀,风流扭逗浪不够”,其风韵自在其中。

如从“三道弯”体态入手,它追求形似与神似的艺术表演境界。舞蹈教学一般都是从单一动作教起,这如同是一个单字、一个单词,但这个单字或单词是人体某一个具体形象,同时它也是一种符号,显然,这个单字、单词是其风格特点的核心,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体,也是其文化内涵的外化形式。“三道弯”的内涵既小又大,它普遍存在于任何秧歌女性动作中,很好地表现了女性特有的动态美,具有很浓郁的民族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单单要使学生掌握外在的形似,更要从“三道弯”的动律体态入手,让他们了解产生这一动律特点的根源与文化内涵。促使学生可以主动地去思考它们之间相同的审美是什么,它们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又在哪里,从单纯的动作模仿到有意识地去创造、超越,力求达到形似与神似的高度统一。

“三道弯”这一运动形态贯穿两种秧歌动作的始终,任何动作都是在它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能在停顿中表现,又能在流动中表现,源于内而形于外,可以说它是历史、现代、精神和形体动作的总和,可以说在教学中掌握好“三道弯”的动律体态,也就掌握了其舞种的精髓,它是风格体现的中心,又是掌握风格的桥梁。所以说学习任何一种秧歌都必须对“三道弯”的内涵有所了解与认识,只有了解它才能更好地表现其风格,从追求形似、神似而达到新的审美意境,使神与形、形与意完美结合起来,使其逐渐上升到一个新的艺术层次。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吕艺生.舞蹈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扭秧歌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胶州秧歌; 体态特征;发展历史

一、胶州秧歌的发展历史

秧歌,是中国艺术百花园中绽放出的的一朵奇葩。它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距今8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乡村舞蹈,其舞蹈风格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胶州秧歌,又称“跑秧歌”、“地秧歌”、“三道弯”、“扭断腰”、等,它是在建国后,为了和其他秧歌相区别,根据其活动范围主要在山东胶州市附近,而得名的,根据学者们的考证,胶州秧歌的历史已经有300多年了。

相传明末清初,由外地逃荒来到胶州定居的马、赵二户人家去闯关东,在逃荒的路上,他们靠一边唱着民间小调一边舞蹈的形式,卖唱乞讨,维持生活,并逐步形成了简单固定的舞蹈程式。后来他们返回家乡,世代相传。再经过艺人们的不断加工和完善,到清朝中叶,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音乐曲牌和表演程式,这就是传统的胶州秧歌舞蹈。解放后,一些专业的舞蹈工作者发现了胶州秧歌中女性舞蹈的独特魅力,后来经过提炼、加工、编排,终于成为现在广受欢迎的一种胶州秧歌,同时也作为音乐舞蹈学院女生必修的一门舞蹈课,不断传承和发扬下去。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把胶州秧列为第—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此,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园林中胶州秧歌开始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胶州秧歌的体态特征

胶州秧歌的体态特征有三弯九动十八态。三弯就是三道弯,是由人体的头、腰、膝三个部位形成的曲线,是胶州秧歌的外部体态,展现了女性婀娜为妩媚的美。“九动”是身体的九个不同位置、不同定向的和谐运动。“扭三步”是身体的各个部位向不同方向同时连续作∞或弧形运动,体态优美婀娜,柔和中带着刚烈,曲折中搀和着直接,虽柔不弱,虽刚不强,给人一种流畅的浓烈的美感。“十八态”是从人体部位多角度、多方向、有秩序地展开的延续运动,根据一定的结构关系而产生的整体舞蹈形象。它是胶州秧歌舞蹈的整体。下面我们重点探讨一下三道弯体态。

(一)三道弯体态的形成

三道弯体态的成因得从历史发展和人文学上来考察,封建社会的女性是不能登台的,女性角色往往是由男性来扮演,因而男性演员就要模仿女性细声细气,羞羞答答,扭扭捏捏的形象,还要表现出女性身体的“曲线美”。因此,因此演员在舞蹈时必须夸张地扭动身体,所以胶东秧歌也被形象地称作扭断腰。为了使女性形象更加逼真,扮演女性的男演员还穿上了特制的木质“跷板”以模仿小脚女人。

“三道弯”是由于步伐的拧捻而带动整个身体的扭动形成的。舞蹈者在动作过程中利用脚掌或者脚跟的捻动作动力的支点,然后促成了膝部的粘劲,再波及到腰及腰上的各部位的扭动,形成一种流动的美。在整个动作过程中,拧动和力动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有机结合,相互统一,共同构造出胶州秧歌流动和谐,舒展坚韧的曲线艺术。如果没有拧动,舞蹈者形不成身体的曲线,没有力动的延伸,三道弯的体态更无从说起。如果我们把胶东秧歌比作人体的话,那么拧动就是人体的筋骨,力动就是流动的血液,三道弯是优美的人体外形。三者的有机结合打造出三道弯这种流动的特殊的美。

(二)三道弯体态的艺术美感

胶州秧歌的舞蹈者在表演时,腿部的膝关节和踝关节始终保持着松弛灵活的扭动状态,膝盖部微微弯曲,两腿并拢扭动,快速地碎步前行,这种特殊的步伐,是对小脚女人外在形态的一种模仿,同时也外现并强化了小脚女人的内心情感。奠定了胶州秧歌中女性腿部动作的基础。随着脚下的“蹍”与“擓”,膝关节的 “曲”与“拐”,通过胯部带动整个身体的左右扭动,使得女性形体的美得到了淋漓尽致地表现,更加婀娜多姿,妩媚动人。

在舞蹈时,表演者的身体呈现出前哈、后张、两边“崴”的姿态,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刚刚缠脚的小嫚走路不灵便,脚一挨地就痛,走起路来身体左右摇晃,两手乱摆的形象,这是缠足时代特有的女性形象。后来,女性缠足的陋习早已不再,但胶州秧歌腿部动作的重抬轻落,落地微颤的特点却被很好地继承下来。而正是这种独特的舞蹈形式,很好地表现了女性婀娜妩媚、优雅流畅的体态美,所以很受观众的喜爱。

最后,我们还想补充一点,每一种舞蹈形式都和它所产生地域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分不开的,胶州秧歌诞生于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齐鲁境内,所以舞蹈形式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的传统美德一旦和民间艺术相融合,就会产生独特而持久的艺术魅力,这恰恰是这种舞蹈的灵魂。所以舞蹈表演者在追求舞蹈形式的接近时,更应该紧紧抓住这种舞蹈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在舞蹈中融入情感,真正抓住观众的心,从而获得一种舞蹈永恒的生命力。

三、结语

胶州秧歌从街头小巷走到大众广场,最后登上舞台,走进课堂,成为高校民间舞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路走来,经过多少民间艺人和艺术家的加工和丰富,最终形成今天闪耀着独特魅力的艺术精品。胶州秧歌最重要的体态特征就是三弯九动十八态。整个舞蹈舒展、挺拔、细腻、柔韧,表现了齐鲁女子质朴憨厚,温柔妩媚,坚忍不拔的性格特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赵铁春,田露.中国汉族民间舞教材[M].高教出版社,2004.

[3]史玲捷.浅谈胶州秧歌动态的风格特点:“抻、韧、碾、拧、扭”[J].理论探讨.

扭秧歌教学范文第3篇

—、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

1、上身动律:东北秧歌的身体韵律主要是左右摆动和前后扭动。横摆身是身体的左右两侧胸腰交替提压,形成上半身的左右横摆。前后扭身是以腰为轴,以肩为主身体左右两侧交替前后扭身,肩与上身扭动形成一体,胯不要扭动,如肩的交替前后划圆即右肩带动上身后走上弧线到前方,同时左肩走下弧线到后方。如提压韵:正步位,双手叉腰。腰部为轴,身体一肋带动胸腰交替提压,形成上半身动律,重拍在下;划圆韵:正步位,双手叉腰。腰部为轴,左右两肩交替由1点向后面8字立圆,胯保持不动,重拍在下。(此动作在东北秧歌中即常用的“稳相”动律.);前后韵:正步位,双手叉腰。头有节奏、干净、利索地向斜上方甩头,要求有停顿,眼神先到。同时,压脚跟随动。(前后韵也称向阳式,表示迎着太阳)。

2、双膝屈伸:不同特点的双膝活动。硬屈伸时双膝快速屈伸并富有弹性;软屈伸时膝关节的屈伸要有内在的柔韧感,音乐重拍身体重心向下;挺膝时双膝挺直以示动作艮、俏特点。如快屈快直:双膝快速屈伸,并富有弹性;快屈慢直:快屈,有韧性的慢直,重拍在下;慢屈快直:膝关节的屈伸要有内在的柔韧性,音乐重拍重心向下,双膝快直。

3、 压脚跟:不同脚位的压脚跟。如正步、小踏步、大八字步、弓箭步等。压脚跟时后半拍双脚跟提踵,前脚掌着地,双腿挺膝。前半拍迅速双脚落脚跟,提起脚跟的时间要短,落地的时间要相对的长一些。所以,在进行压脚跟的训练中,脚跟要抬得低,压得快,压在正拍上,要有艮劲,即“踩在拍上,扭在腰上”。

二、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

东北秧歌的动律风格可概括为“稳中浪”,具有泼辣火热,质朴浓烈的情感特征,是汉族民间舞中最具北方特色的舞蹈,而舞蹈中的艮劲儿、美劲儿给这一舞种增色不少。由于特殊的地域环境与习俗,东北秧歌行成了稳中带艮,艮俏相融的审美特征。东北秧歌的“浪”,体现在身上的动律;“艮”表现在踢步的“出急落稳”中,“踢步”的节奏感特别强,单一的踢步在一拍里有三种不同的变化,踢出的那一瞬间是非常快的用力过程,这一过程犹如一个快吸气,落脚时仿佛突然呼吸的顷刻,但很快地又转化为一个长叹似的重心移动。在这三种变化中,踢出的一刹那体现了艮、俏、泼辣、爽快、干脆的特点,落地与重心移动充分地体现了稳、美、浪的动律风格特点,由此可见,踢步不仅表现了“艮”,同时也表现了“浪”。“浪”使人联想起弧线。东北秧歌的重心移动其实就是一个小弧线,做前踢步重心移动是下弧线;做后踢步与侧踢步,重心移动的感觉是上弧线。把这些弧线连贯起来,就是“浪”的弧线型动感了。而音乐的特殊性又使舞蹈动作突出“点”,延伸“线”,动静相宜。节奏明快富有弹性鼓点,则激发出泼辣的情绪,使东北女性特有的“稳中艮”得以更充分的表现。花样繁多的“手巾花”是东北秧歌富有表现力的重要因素。手巾花与舞姿,动态结合,细致地刻画出女性性格的不同侧面。“里外片花”带着内在的秀美;“出手花”的抛接体现出东北女性的泼辣果断。秧歌的核心动作“扭”,有扭腰之意,即扭在腰眼上,扭,最能反映出东北人的奔放、欢快、乐观、豁达、浪俏、幽默的性格。扭之稳,是指流动的稳,即流动中的动作突然静止,它不是绝对的静止,应是这一动作的延续和下一动作的起式;是流动中的动作的戛然停顿,它应是这一动态中的情感延续和下一动态的情感转换。至于稳也是应踩在稳上。艮、俏、幽、稳、美的韵律风格及脚快、落脚稳、膝盖关节屈伸、富有弹性等,形成了东北秧歌特有的风格及动作特点。如在手巾花的训练中,为强化和烘托出东北秧歌火爆热烈的艺术气质,在基本动态恒定的前提下,加强手巾花的技巧训练,从而扩大这一道具的使用范围,拓展了缘物寄情的手段,增强了表现力。

扭秧歌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间舞蹈;三道弯;典型姿态

从古至今,舞蹈一直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舞蹈所展现的外在美和内在美都有所不同,通过舞蹈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民族的历史背景、民族风俗以及地域风情等。“三道弯”是民间舞蹈最典型的舞蹈姿态之一,汉族民间舞蹈中更是缺少不了“三道弯”舞姿的存在。

一、“三道弯”体态的审美特征

“三道弯”在各民族舞蹈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由于“三道弯”部位的高低以及动律风格都有较大差异,所以同样的“三道弯”却也“弯”的不尽相同。站在运动的角度上来讲,“三道弯”是有流动和静止之分的,想要了解“三道弯”的动律特征,我们分别从这两方面讲述一下“三道弯”体态的审美特征。

(一)“三道弯”的姿态美

静止的“三道弯”又称为“体态三道弯”,是在以“S”状造型作为基本体态特征的舞种中,具有相对静止的特点,就是在舞蹈过程中,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保持相对静止。安徽花鼓灯是汉族民间舞蹈的一种,其中的“三道弯”舞姿亮相则是整个舞蹈的亮点,舞者动作时左脚在前交叉点地,身体向右斜后方靠,腰部放松时单出胯,这个“亮相三道弯”淋漓尽致的呈现出静止的“三道弯”的姿态美。敦煌壁画中的“三道弯”舞姿是其舞蹈的基本舞姿,壁画中摆出的各种各样造型都离不开“三道弯”,壁画中的舞姿大部分都是静止中的“三道弯”,这更加突出了“三道弯”静止时的姿态美。

静止中的“三道弯”的姿态美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安徽花鼓灯具有“拧”“倾”的特点,欢快、热烈舞蹈风格颇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它“三道弯”的姿态是这样的,舞姿的重心主要在半脚掌上,胯与腰左右横移,整个舞姿造型呈挺拔向上的曲线造型。而敦煌壁画上的舞蹈造型则是下沉、出胯、冲身而形成的“三道弯”,这种“三道弯”看起来刚柔相济、曲线鲜明,因为出胯动作既有线条较硬动作有力的推胯式出胯,又有动作柔和的坐胯式出胯,兼备了柔、韧、沉、曲等综合特点。

(二)“三道弯”的动态美

流动的“三道弯”又称为“动律三道弯”,是指舞蹈者身体的不同部位连续动作所形成的三道弯动态,流动着的“三道弯”着重体现了动作过程中的曲线,展现了“三道弯”的动态过程和“三道弯”的间歇性定型。胶州秧歌的舞蹈动作体现了“三道弯”的动律特点,主要包括“拧、碾、抻、韧、扭”五种,是以腰为轴,以肩和脚的反向拧动所形成。这五种动作循环往复,连绵不断,富有激情和韧性,形成了流动中的“三道弯”,这种舞蹈体现了强与弱、快与慢、收与伸的鲜明对比,舞蹈颇具魅力。

“扭”在汉族民间舞蹈中处处可见,这个“扭”字,形象的勾勒出汉族民间舞蹈的形态。“扭断腰”指的是胶州秧歌,每一拍的流动部分都形成了“三道弯”的体态。现在很多的舞蹈编剧都会在“三道弯”的舞姿基础上进行改变整合,《一片绿叶》就采用了胶州秧歌“三道弯”的元素,通过“拧”和“扭”的舞姿动作,形象的展现出一个柔和似绿叶般的轻盈女人。

二、“三道弯”体态的情感色彩

任何一种舞蹈都具有它独特的艺术特色,“三道弯”又是舞蹈的典型舞姿之一,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感彩。舞蹈是在舞一种心情,是在舞一种情感,不同的表情、不同的节奏、不同的乐器伴奏,都表达了创造者和舞者不同的心情,反映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地域风情和文化特点。

(一)姿态展现的外在情感

中国是一个含蓄的民族,不像“东方舞”那么开放那么直接。比如众所周知的“肚皮舞”,其本意就是为了吸引异性,所以会尽情的展示女性独有的部位,比如柔软的胸部和腹部,这与中国的传统思想有着较大的差异。舞蹈也反映了人类对美的思维方式,这就造成了中国民间舞蹈的“三道弯”含蓄、内敛的美。

仍然以胶州秧歌为例,胶州秧歌的主要体态特点就是拧碾中的“三道弯”,通过拧碾步法,胶州秧歌有一种流动殊的美感。胶州秧歌的基本动律可以用小扭的过程来勾画:先是提抬起步,经过一个拧动换另一只脚起,先落脚跟,再落脚外边,经过脚外缘的滚动来完成重心过渡,垫后脚支撑,再换另一只脚提抬起步。胶州秧歌的主要是靠肋部的力量来促成腰部的转动,具有拧、碾、忍、抻的动律特点和舒展、婉转的舞蹈风格。由此可见,汉族民间舞蹈中的“三道弯”主要是流动的,且肚皮、臀部和大腿强力伸张与脚部保持平衡,从而显示出东方女子的体形美。中国民间舞的最大特点就是“扭”,这种扭是以腰为轴,通常是一拍扭动一次,能够清晰地呈现出身体的曲线美,这种曲线也就是“三道弯”。“三道弯”的扭和迪斯科的扭是不相同的,迪斯科强调连续的颤动,闪电似的扭动;“三道弯”的扭是身体自然发散的扭动,内在蕴含着深沉的柔性精神,具有波浪型动势之中的间歇性“定型”。

(二)姿态展现的内在感情

“三道弯”是比较适合中国审美的一种舞姿,东方人的传统思维方式和舞蹈方式都是曲线的,因此我国汉族民间舞蹈多呈现出“三道弯”舞姿,这也符合了广大群众的审美情趣。由于各民族的生活背景和文化风俗不尽相同,所以“三道弯”展现出来的内在感情也是不同的。不同的“三道弯”姿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不同舞蹈的宗旨和含义,比如敦煌壁画上的女子,表情内含,舞姿舒展,给我们以安静甜美的静怡之美,这是古代时候舞蹈之美的见证。

“三道弯”也突出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包含了民族思想和文化底蕴,总的来讲,西方舞蹈的力动为放射性,东方舞蹈的力动为内包性;东方舞蹈讲究“礼”“道”,西方舞蹈追求另外的天上人间。汉族民间舞蹈中的“三道弯”舞姿动作含蓄,柔中带刚,中国人崇尚舞蹈中的曲线之美,认为曲线是大自然的运动方式和轨迹,所以“三道弯”展现出的曲线之美比较符合中国民间的审美要求。舞蹈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表现即是,舞蹈不仅展现出了美,也展现出了情感和思想。

三、“三道弯”在舞蹈中的应用

(一)“三道弯”在民间舞教学中的运用及方法

不同的舞蹈“三道弯”的表现也不一样,如果从运动力学上来讲,“三道弯”究竟是怎么个“弯”法呢?“三道弯”是静止的还是变化的;“三道弯”是左右的还是前后的;“三道弯”是身体局部的还是整个身体的,这些都会因舞蹈不同表现也不同。民间舞蹈“三道弯”看似简单但却复杂多变,那么在民间舞教学中,如何才能正确的掌握不同舞蹈的“三道弯”风格呢?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给出以下几条建议:

1.“三道弯”在不同的舞蹈中表现不同,在学习“三道弯”舞姿时,应对所学的多种“三道弯”舞姿进行对比记忆,比如不同劲力的运用、身体部位的差异等,以便增强学生对“三道弯”的全面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识别分辨能力和创新思考能力。

2.培养学生对舞蹈风格的辨别和把握能力,首先要对民间舞蹈的文化风情和环境影响有个了解,在舞蹈教学中,可让学生多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并让学生从中找出“三道弯”的舞姿,除此之外,还应让学生亲自体验民间舞蹈中的“三道弯”舞姿,加深不同民间舞蹈“三道弯”的基本动律特征。

3.对比记忆是好的,但还要进行一些“纵向”的多角度文化教学。针对一个舞蹈,学生要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从舞蹈美学的角度、从舞蹈含的义角度、从舞蹈形态学角度,来了解不同风格的舞蹈所具有的“三道弯”舞姿的成因、历史背景及审美心态。

4.对不同的舞蹈进行“解剖”式学习,一步一步认真学习,能够使学生正确掌握各种“三道弯”舞姿的身体部位和表现方式,通过分解解剖能够使学生更规范的掌握不同风格的“三道弯”的体态特征。

(二)“三道弯”在民间舞台表演中的运用

安徽花鼓灯动律的基本特征:“梗”、“摆”、“旋”、“弯”,“脚下梗着走”,表现在舞蹈步法中,膝部不能松弛,要控制住脚板,重心略偏后,走起来不能飘,要走出“梗”劲儿。“上身风摆柳”,舞蹈动作时梗的步法引起上身的摆动,同时带动两臂在体旁划圈前后摆动。“拐弯靠着旋”,表现在兰花表演的连接动作中,各种拐弯要做到脚下“溜得起,刹得住”。 亮相三道弯是安徽花鼓灯的体态之一,也是舞蹈中的一个亮点,是一种静止的“三道弯”体态。

胶州秧歌舞台展示主要突出了“拧、碾、抻、韧、扭”五种动律特点,其中“拧”和“碾”形成了胶州秧歌“三道弯”体态特征的关键。“拧”是舞蹈者以腰为轴,向外拧转而形成的“三道弯”体态;“碾”动律特点在舞蹈中主要体现在脚上;“韧”是通过小臂饶八子,手腕的有机配合,给人以不间断的延伸之美;“抻”体现的也是舞蹈中的力的延伸之美。

东北秧歌的舞台表现特点概括为“扭、稳、浪、艮”,“扭”即是扭腰的意思,也就是身体上下、左右划圆;“稳”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流动中的动作的停顿,是这一动作的情感延续和下一动作的情感互换;“浪”是指身体动态和情感高度结合融为一体的境界,体现了东北人民的动态风韵;“艮”是在膝部形成的“顿劲”和手部反转的“利索劲”的结合,这与东北人民的坚强性格比较相吻合。

中国民间舞蹈的历史源远流长,“三道弯”作为舞蹈的典型舞姿之一,也具有很长的历史,直到今天“三道弯”在舞蹈中的编排依然是有增无减。例如孔雀舞,舞蹈期间无论动作怎么变化,最后总是要回归到“三道弯”的曲线中去。在民间舞课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都呈现了“三道弯”的舞姿造型,笔者主要有从汉族民间舞蹈中的胶州秧歌、安徽花鼓灯、东北秧歌等几种舞蹈中研究了“三道弯”,也正由于“三道弯”舞姿的存在,才使我们的民间舞蹈这么魅力无穷,异彩纷呈!

参考文献

[1] 郝颖.试论中国古典舞与中国民间舞“三道弯”的同源性[J].中国科技博览,2009.

[2] 严嘉.“三道弯”在东北秧歌、胶州秧歌中的异同及在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

[3] 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 赵铁春,田露.中国汉族民间舞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姬茅.中国民间舞常用动作选萃[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6] 王卫东.中国汉族舞蹈发展脉络概述[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1.

[7] 刘青戈.中国舞蹈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8]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舞蹈卷)[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9] 董雪.浅谈“三道弯”在不同民族民间舞蹈当中的体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

扭秧歌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胶州文化;胶州秧歌;舞蹈风格

1 胶州秧歌在当代民间发展的大致现状及影响作用

胶州秧歌同时作为山东省、胶州市认定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进入了国家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名单。在继1996年胶州秧歌的发源地“小屯村”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之后,胶州秧歌如今已经成为山东省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艺术呈现形式,更成为胶州市的著名文化符号。在新中国成立至今,国家有关人员更先后七次对胶州秧歌的内容进行采集、挖掘和整理,并将胶州秧歌的内容列入了几乎所有的舞蹈艺术、民间艺术的教材、书目中。胶州秧歌更成为我国第一舞蹈学府北京舞蹈学院民族民间舞系学习、研究的主干内容。

发展到今天,胶州市拥有的秧歌队伍就早已过百,而胶州秧歌本身作为萌生于乡间土地,同时活跃于民间的艺术精粹,它的根本是一种群众自发参与、自由宣泄、自娱自乐的广场民间艺术。它展现了胶东农村女性乃至中国女性所特有的健美体态和情性魅力,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

2 以舞蹈实例分析胶州秧歌舞台化后的特点与发展方向

90年代后的一阵“黄土风”将民间舞“吹上”舞台后,中国民族民间舞逐渐实现了“广场”与“剧场”并存的发展现象。其传统意义上的“娱己”性质也逐渐转为“提炼整理”后的“娱人”,自然而然,

自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至今,对于其教学课堂化、作品舞台化等问题向来存在争论也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些问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现今中国民族民间舞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变”与“不变”。

在舞台化的众多胶州秧歌作品中,类似《扇妞》、《老伴》这些优秀舞蹈作品作为实际例证,对胶州秧歌“传统”与“现代”结合这一发展特点进行了最好解答。

舞蹈《扇扭》充分吸取“胶州秧歌”中扇女和小的舞蹈元素,它以“胶州秧歌”中的“小持团扇”为开端,利用现实生活中许多女孩子娇小玲珑、乖巧可爱、古灵精怪的形象特征,运用秧歌扇舞中“团扇扑蝶”、“折扇戏法”、“取扇游走”等舞动形态,着力刻画“扇妞”的形象。脚拧、扭腰、小臂缠绕、动肩,持续的推、拧、伸的动作变化,身体各部位按照顺序缓发快收,姿态变化中自下而上的“三道弯”形体展示,再配以两臂摆动、手推、翻腕、张扇、收扇、抛扇与接扇一系列的舞蹈动作,一个活泼俏丽的“扇妞”形象便从“胶州秧歌”的深厚底蕴中脱颖而出。《扇妞》的编导以胶州秧歌的基本动律,运用了不拘一格的编排手法,完成对一个乖巧可爱、娇小玲珑的“小女孩”形象的塑造。“胯下扔扇”原型动作的不同,节奏处理、动作在不同空间的调度运用实现了传统与当代的融合,给人以一种恰倒好处的清新自如之感,达到了一种“不疲倦的美”的境界。

3 总结胶州秧歌表现风格的传承与发展

3.1 继承胶州秧歌民间风格,传播胶州秧歌文化内涵

西方民谚说:“生活是自然的,舞蹈是风格的。”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对于胶州秧歌而言,经历了由盛到衰,到再次复兴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广场秧歌”与“舞台秧歌”并存发展的繁荣景象。而对于舞者而言,不论是在舞蹈高校从事专业学习的学生,还是服务于国家(地方)艺术院团进行表演的专业演员,抑或是舞动于大街小巷的民间舞蹈艺人,在从事胶州秧歌的表演过程中,都要清楚地认识到一个根本,那就是胶州秧歌的民间表现风格!一切胶州秧歌的作品、剧目的编创和表演都无法离开这个根本:因为我们是在传承和发展一个舞蹈艺术形式,“传承”是我们无法离弃的根本,是我们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基石。

3.2 展望未来,勇于开创胶州秧歌艺术新高度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胶州秧歌动态的风格特点“抻、韧、碾、拧、扭”,既拥有民族气息,又不乏西方舞蹈文化的渗入,它脱俗求雅,焕发出现代气息,除此之外,它同时吸收西方现代舞中的动作术语,借鉴了空间的多边、音乐的创新等多种发展模式,与时代的审美同步发展,依旧保持着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自2006年开始举办的胶州秧歌节成了胶州市的一张名片,吸引来世界各地的客商来此游览、参观。仅2006年秧歌节举办期间,260多名中外客商共达成签约项目29个,合同利用外资1.15亿美元,合同利用内资9.7亿元。同时,胶州秧歌剧现存的曲牌、剧本和民间表演的四方连续形式的演出形式,是研究中国戏剧从宋辽金至元杂剧演变过程的活标本,这些形式在我国其他地区已不存在了。这些珍贵的艺术形式已超过胶州秧歌剧本身的价值,胶州秧歌剧的存在,应是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现存最早的戏剧雏形表演形式之一。故此在2006年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后,胶州秧歌更是在发展中自行流变,是群众自发参与、自由宣泄、自娱自乐的广场民间艺术,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

4 结论

胶州秧歌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中的一枝独秀,发展至今,已经展现出民间艺术与学校教学乃至舞台表演融汇结合的完美景象。这对我国胶州秧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从事于民族民间舞事业的我们而言,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胶州秧歌历史传承的过程,并在当下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培养出更优秀的舞者,营造出最优秀的平台,拓展胶州秧歌的文化内涵与价值体系,不断推动胶州秧歌这一门舞台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雄岩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教程.

[2]纪兰蔚,邱久荣.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

[3]资华筠著.舞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