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感慨万千

感慨万千

感慨万千范文第1篇

在共和国开国大将许光达一百周年诞辰纪念日到来之际,我们采访了许延滨将军,将军轻快爽朗的声音把我们一下子带回到过去的时光……

儿时父亲对我

“放任自流”

《名人传记》:许光达将军是亲点的中国人民装甲兵司令员,被誉为中国装甲兵之父。而以您现在的成就,可以说,您真正继承了父亲的衣钵。许光达将军在对您的教育方面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吗?

许延滨:在对我的教育方面,父亲并没有刻意叫我做什么,也许他想让我和他一样,但他并没有说让我去做什么,或不去做什么,他对我的教育很有一套,现在想来,他的做法完全是很有目的性的。

小时候,父亲对我是放开了让我玩,在父亲有意识的“放任自流”政策下,我五六岁就开始打枪,尝试各种枪支。十来岁就开始开车,还到处闯祸。但他经常不经意地带我尝试并体验各种新的东西,带我体验部队演习,甚至看最新的电影,他并未专门教我什么,他也不会对我说去学什么,他就是让我跟在他后面,看他怎么做。当时体会不到,现在回过头来再想,老鹰教小鹰的那些所有技能,父亲都在以身作则、一步一步地默默地做给我看。这是他对我的独特的教育方式。

我小时候上学不好好学,不认识几个字,成绩很差,还非常调皮捣蛋,经常搞得周围的孩子们都跟着我一起起哄打架,大人们对我都很头疼。

有一次部队在当地举行扫盲活动。父亲有一个老勤务员,大字不识一个。父亲出了一个主意,让我扫这个老勤务员的盲。我自己都大字不识几个,还要教别人,这可怎么办?而且父亲规定一天认三个字,几天后要考试,考试不及格两人都要挑水,少认一个字挑一担子水。这下我慌了,心想得赶紧事先学习识字,然后再教老勤务员。我自己这下倒是学得快了,但教老勤务员时,他却学不会,于是我就发牢骚:真笨,连字也认不了,将来不是睁眼瞎吗?将来怎么建设国家?于是,为了避免考试不及格挑水,我和老勤务员商议,说如果考试不及格,他就把我的水也负责挑了。后来勤务员告诉我,母亲知道后气得一塌糊涂,而父亲却笑呵呵地说:不错不错,学会人和人之间的交际了。

还有一次,那是到北京后,我学习成绩仍然很差,不及格是常事。一次考得实在不像样,我怕母亲生气打我,于是自己买了涂写灵,自己给自己改了分数。母亲一眼就看出来了,少不得一顿狠揍。父亲当时站在远处装作没听见。看打得差不多了,就慢慢踱过来,对我说:怕挨打就要改分数啊?你这样不行,你要改,改得让你妈妈看不出来才算本领。

父亲就是这样,他是一个军事家,他在用他的军事思想来对待生活中的小事情,似乎有悖情理,实则很有哲学味道。他说我要改得妈妈看不出才算本领,看似在鼓励我改分数,实则在反证我的本领不高。也是因为十二三岁就开始开车,又在当年父亲的生活环境当中,慢慢地,就喜欢车了,大学期间,自然而然地就转到坦克上去了,进入这个和父亲一样的领域里。

少年时期父亲的“音乐”启蒙

《名人传记》:将军对您的一生影响深远。您也曾说过,父亲的一生是一部百读不厌的书。您是从什么时候真正开始理解这本书的?

许延滨:他身上有许多东西在我少年时期都已影响到我,虽然当时没有感觉,但日后的事实证明这种影响根深蒂固,对我以后的事业帮助很大。

我读初中时,发现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就是父亲在看起来很累很累的时候,却喜欢跳跳舞。那时,父亲常常周末去跳舞,并且捎上我。而当时我并不喜欢跳舞,而且看着男女抱在一起还觉得不太好。但父亲却跳得泰然自若,并且说:一个人连跳舞都不会,别的事什么也做不了。还说跳舞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他问我:你喜欢看阅兵吗?我说:喜欢,阅兵多整齐,多漂亮呀。父亲说:你看到那些走得不好的了吗?有的人走没走样,站没站样,知道是为什么吗?因为他们没有节奏感。跳舞讲节奏啊,这就是音乐。你一跳舞,就懂节奏了。

我当时觉得没这么玄乎,但后来在我的军队生涯中,当团长、当师长,在我训练部队的时候不自觉地就用上了父亲的这一套。包括到我的部队体验生活的北京电影学院的学员,我全都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父亲这一套,所有的训练都用音乐来训练他们的步子,他们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统一的规律。平时,很多人训练时,总是喊口令:一二一。但张三喊一个节奏,李四喊一个节奏,每个人的节奏不一样,就成不了一个体系。共和国建国三十五周年时,邓小平第一次阅兵,我的部队参加阅兵训练,我也是按照这个简单的方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训好了。

记得那时父亲有一个破留声机。父亲喜欢音乐,时不时地放《命运》、《悲怆》、《欢乐颂》等。当时我也不懂,但突然有那么一天,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我能通过当天父亲听的音乐知晓父亲的心情。他听《欢乐颂》,听《拉姆斯基进行曲》时,心情就好,听《悲怆》时心情就黯然。后来上音乐课,懂了音乐原理,突然之间就对音乐有了感觉。最后到我搞军事学的时候,对信息化战争,对未来战争中的合成战斗进行研究时,就很巧妙地用了一个例子,合成战争就相当于一个大的交响乐团,最高指挥官就相当于交响乐团的指挥。指挥要了解乐团中的每一个乐器和乐手,要有一个优秀的作曲家的好曲子,然后他把作曲家的思想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战争打得好与不好实际上就是交响乐的和谐问题。我的这些感悟,现在想来全是父亲给我的启示。

父亲对家人相当“冷漠”

《名人传记》: 曾看过您写的一些关于父亲的故事,说您觉得父亲心里整个装着的是国家和军队,给别人的爱很无私,对自己的家人却很“冷漠”。但是在您的人生当中,许光达将军作为一个父亲,一定也有温情的一面,您能讲一讲您记忆中父亲对您和家人温情的一面吗?

许延滨:(将军沉默一会儿)怎么讲呢。我说一句话你也许不相信。我现在再怎么回忆,在和他相处的那些时候,他对我怎么怎么好,没有印象,感到的都是他对自己家人的“冷漠”。

延安保卫战时,一次,庞大的部队埋伏在一个地区准备搞一次大规模的袭击,司令部隐藏在一个小山村。父亲陪着检查部队的准备情况去了,司令部的其他人都在忙里忙外,各司其职。我没什么事做,就到处瞎逛,逛到了警卫班,看到警卫班的宿舍墙上整齐地靠着一排枪,就随手拿了一支出去了。一出门看到山坡上有一只山鸡,我就地趴下就是一枪。枪一响,山鸡飞了,没打中。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什么。结果整个部队却紧张起来,立刻了。以为是敌人来了,或者是暴露了。我看到山鸡飞了,就提着枪往回走,却看见警卫员们都拿着枪到处跑,觉得挺好玩,以为又有什么新鲜事儿。父亲的警卫员跑来看见我拿着枪,上来夺了枪,提溜起我的衣领子往回走,路上碰到了,说:就是他打的,就是这小子惹的事儿。一看是我,就把我拉回他的屋里,问:你在搞什么?我说:我在打山鸡呀。你打个什么鬼山鸡呀!说完就出去了,并交代警卫员看着,哪儿也不许我去,关我禁闭。不久,转回来了,对我说:看来今天许光达要辕门斩子了。我这下害怕了,那时我整天跟着爸爸和他们听京剧,当然知道“辕门斩子”是怎么回事儿。越怕越有的怕,带我去吃饭,一出门就看见了父亲。父亲的眼睛瞪得很大。我就拼命往后面躲。到了吃饭的地儿,我也不敢坐,就站在旁边。父亲一句话不说,这时说话了:你这个家伙枪法不行,打的什么呀。好好跟你爸爸学,你枪法要好点儿,我们今天吃饭就改善伙食了,有山鸡吃了呀。周围人都笑了。我这才算逃过了一劫。

父亲就是这样,从来也没有打过我,但我却很怕他,他一个眼神看过来,我就知道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事。

父亲对我如此,对自己的亲戚也是如此。父亲从1928年离开老家之后,直到1949年初才在军委的催促下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仅仅陪年迈的祖父母住了十多天,就匆匆返回部队。但在这十多天的时间里,家乡的亲戚们每家每天都有人来到父亲这里,提出各种要求,大多是希望这个当了大官的亲戚为自己家里的人在北京找一份工作。亲戚们的人伦亲情无法拒绝,但原则必须坚持,于是父亲给亲戚们开了一个会,正式给了他们一个说法:你们谁也不能去北京。我谁都不管,因为我是共产党的官。但是,我可以保证供你们每一家一个孩子上学,从小学到考大学,我都负责。大学考上了,我还负责学费,直到毕业工作。如果考不上,那不要怪我,我不再管了。要求找工作的,我一个都不管。亲戚们觉得这个当大官的亲戚很冷漠。但从此以后,父亲供了九家亲戚九个孩子上学,一直到“”他含冤去世。

现在回过头想一想,我觉得父亲的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真正的温情,他认为对乡亲最大的亲情和帮助是培育下一代。

父亲的宽容谦恭影响我一生

《名人传记》:许光达将军自请降衔的故事广为人知,将军的人格魅力感动了一代人,也一定深深地影响着您的人生。

许延滨:是的。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对别人总是虚怀若谷,宽容谦恭。

1963年夏天,父亲住进总医院例行体检,医生计划为他的沙眼进行手术治疗。这对一般人来说是一个很简单的小手术,但要对大将的眼睛动手术,就显得非同一般。医院经过研究决定让该院眼科主任、一级教授张福星亲自动手术。

张福星教授当时已经六十多岁,在给父亲的眼睛做手术时,尽管他很小心,但还是碰伤了角膜,父亲的眼睛顿时红肿起来。

这事惊动了中央保健局,在那个阶级斗争这根弦绷得紧紧的时代,这事非同小可,为此中央保健局有三条指示:一、许光达立即转到北京医院治疗;二、写出事故报告;三、调查主治医生背景。

但是父亲却在回答中央保健局的指示中也提出了三条意见:一、不转院,仍住总医院;二、请张福星教授继续治疗;三、不追查责任。

出了事故,张教授的思想压力很重。新中国成立前,他在上海开过眼科诊所,有不少亲属家居国外,新中国成立后他受聘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任职,后来被调入总医院工作。父亲想到张教授有心理压力,就请张教授一家来家里吃了一顿饭,宽慰了一番,使张教授感慨良多。但父亲眼睛红肿,疼得厉害,睡不着觉,可他又不愿深更半夜打搅医生和护士,就忍着疼痛在室内来回踱步。当值班护士半夜查房,推开房门看到父亲手捂着眼在室内不停地走来走去的情景时,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这件事在整个医院传开,父亲的宽容感动了很多人,其中包括在总医院当主任的我的岳父。

后来,在张教授的精心医治下,父亲的眼睛终于治好了。他说:医院的专家们为我们治病是尽了全力的,要对他们绝对信任才行,有这样或那样的疏忽是难免的,何况专家们年纪又那么大了,怎么能怪他们呢?如果你们保健部门一插手,问题就复杂了,以后人家还怎么工作?

父亲就是这样,对别人总是想得极为周到。他的普通话不是很好,但是他会很多方言,全国各地的地方话他都会说,他会当着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语言。他说,战士们来自五湖四海,讲着不同的方言,他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出了门最想听到的就是家乡话。如果你跟他讲他的家乡话,他会想:你是我的最高长官,你还是我的老乡。他一定会给你讲许多他的真心话,你也会成为他真正的朋友。父亲的这些行为深深地影响着我,在我带兵的时候,沿用了父亲的这一方法,收益良多。可以说,父亲的人格魅力不仅感动了别人,也影响了我的一生。

万千感慨归于淡

《名人传记》:您的母亲去世时曾留下遗嘱,希望您和妻子在许光达将军诞辰一百周年(2008年)时,替他出一本书,您的夫人曾正魁大校的《许光达传》已经付印在即,而您用近四十年的心思去整理、汇总、考证的《许光达军事文集》也将在今年出版,可以说,您已经实现了母亲的遗愿,也亲力亲为表达着父亲的思想,实现着父亲的愿望。在这样一个时刻,您想说些什么呢?

感慨万千范文第2篇

百计千方 百计千谋 百计千心 百孔千疮 百孔千创

百了千当

百谋千计 百品千条

百巧千穷

百岁千秋 百顺千随 拨万轮千

拨万论千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八万四千

不远千里

百拙千丑 百折千回 百紫千红 敝帚千金 弊帚千金

百啭千声 百纵千随 寸步千里 尺寸千里

尺幅千里 成千成万 成千累万 成千论万 成千上万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存十一于千百

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蝉翼为重,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东方千骑

惮赫千里

独有千古 独有千秋 恶事行千里

风流千古

感慨万千 各有千秋 毫厘千里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金城千里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家累千金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举目千里 拒人千里

距人千里

决胜千里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跬步千里

流芳千古

论千论万 流血千里 名垂千古 谬以千里 千补百衲

千变万化 千兵万马 千变万状 千变万轸 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千疮百痍 千锤打锣,

千棰打锣,一棰定声

千差万别 千差万错 千愁万恨 千村万落 千乘万骑

带万字的成语

傲睨万物 百宝万货 碧空万里

包罗万有

拨万轮千 拨万论千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八万四千 百万雄兵

百万雄师 报效万一 不远万里 插架万轴 成千成万

成千累万 成千论万 成千上万 灯火万家

腹饱万言 方寸万重 富轹万古

感慨万端 感慨万千 光芒万丈 广厦万间

光焰万丈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计出万全 计出万死 惊惶万状

惊恐万状 阶前万里 家书抵万金 经纬万端 渴尘万斛

恐慌万状 狼狈万状 立马万言 论千论万 雷霆万钧

离题万里 名垂万古 明见万里 泥金万点

排除万难 鹏霄万里 千变万化 千兵万马 千变万状

千变万轸 千差万别 千差万错 千愁万恨 前程万里

千村万落 千乘万骑 千仓万箱 千愁万绪 千刀万剁

千端万绪 千叮万嘱 千恩万谢 千峰万壑

千方万计 千沟万壑 千呼万唤 千回万转 千红万紫

千汇万状 巧捷万端 千家万户

千了万当

千龄万代 千门万户 千难万苦 千难万难 千难万险

感慨万千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诗歌教学; 思想内容; 写作特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多年来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名篇佳作之一,它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奉召回京,同时白居易也从苏州返回洛阳。他们二人途中于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赠诗既有对刘禹锡的赞许,也有对刘禹锡的遭遇表示不平。作为对白居易的酬答,刘禹锡写了这首七言律诗。

刘禹锡(772-842),唐朝著名诗人,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幼聪敏好学,博览群书。世称“诗豪”,诗风雄浑豪迈,唐德宗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先后任太子校书、监察御史等职。永贞元年(805)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在贬官期间,在扬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读这首诗,我们似乎听到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慨叹,真切地感到一位老而弥坚的斗士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更能领悟到一种发人深省的深刻哲理。

下面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两方面简要赏析。

1 本诗的思想内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见赠:送给。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两句是诗的首联,意思是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22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这两句紧紧承接白居易赠诗的最后两句:“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意思是你所以遭此不幸,全是因为你的才太大名气太高,可是二十三年来遭受的折磨太多太甚了。白居易的诗句中既有对刘禹锡的不幸遭遇的感慨不平,又暗含着对刘禹锡的赞颂之情。

白居易的赠诗刚完,刘禹锡马上于筵席上酬答。酬答之诗的首联,又紧紧承接赠诗的尾联。就内容看,同赠诗一样,借概述二十三年的不幸遭遇来抒怀。就此,也足见刘禹锡诗才过人,也难怪有人称他为“诗豪”了。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两句是诗的颔联,意思是回到家乡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怀旧”,怀念故友。“吟”,吟唱。“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到”,到达。“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在这两句诗中作者用了两个典故,比喻自己回到扬州时的无限感慨之情。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是诗的颈联,意思是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侧畔”,旁边。“千帆”,无数的船只。“病树”,枯朽的树木。“春”,比喻生机。这一联宕开一笔,诗人以“沉舟”“ 病树”自喻抒发身世之感。“千帆过”“万木春”,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和宦途谪升的豁达开朗。此联中诗人一改前面伤感低沉的心境,展现出乐观昂扬的精神风貌,使情、景、理得以巧妙融合。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两句是诗的尾联,意思是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水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长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从这两句诗中,我们感受到诗人没有一味消沉下去,他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了。他对生活并未完全丧失信心。诗中虽然感慨很深,但读来给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却是振奋。

2 本诗的艺术特色

刘禹锡的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就以它积极的思想意义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耳目一新。读这首诗,我们似乎听到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慨叹,真切地感到一位老而弥坚的斗士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更能领悟到一种发人深省的深刻道理。

2.1 世事沧桑的变迁。

这首诗是刘禹锡与唐代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的唱和之作,写于宝历二年(826年)。当时刘禹锡结束了长期的贬谪生涯,奉诏返回洛阳。与因病免苏州刺史返洛阳的白居易相逢于扬州。一对饱经世事沧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故友重逢,白居易感时伤怀,写成《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刘禹锡遂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作为酬作。

诗的前两联追述身世经历,表达出对时光流逝、世事难测、人生易老的深深慨叹。刘禹锡二十二岁进士及第,又学宏词科,任监察御史时,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改革失败后,被贬连州刺史,再贬郎州司马。后被诏还,又因作《玄都观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再被贬为扬州、连州等地作刺史,辗转外地二十余年。后奉诏回京,官至太子宾客。从贞元十九年(803年),刘禹锡任监察御史,白居易为校书郎,住常乐里,二人同朝为官,到宝历二年(826年)奉诏回京,刚好二十三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对自己这二十余年人生经历的概括。一个“凄凉”,一个“弃”,和白居易诗“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把二十三年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看同辈人悉数升迁,只有自己在荒凉地区寂寞地虚度年华的那份苦水委婉地倒了出来。“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中“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廖亮,追思往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烂柯人”用的是《述异记》的故事,“晋王质入山采樵,见二童子对弈,童子与质一物,如枣核,食之不饥。局终,童子指示日:‘汝柯烂矣!’质还乡里,已及百岁。”当年的刘禹锡和白居易都是三十二岁,正是风华正茂之时。而今他们都已五十五岁,行将步入老年。回首往事,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光景。所以有“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的感慨。

2.2 巧妙运用历史典故。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了向秀《思旧赋》及王质烂柯这两个典故。意思是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向秀的《思旧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这样既表达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之情,又暗示自己被贬时间之长,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居易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白居易的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因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二十三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一来一往,显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2.3 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刘禹锡一生屡遭贬谪,但他积极乐观,虽处逆境也能,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在这首诗中表现得尤为鲜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的景象。“沉舟”“病树”比喻穷困潦倒之人。作者虽以“沉舟”“病树”自比,却没有丝毫自怨自艾之意。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面对一个蓬蓬勃勃的时代,诗歌传达给我们的是兴奋和喜悦。“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颇有积极意义,比白居易原诗《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引杯添酒饮,为君把筹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更为令人振奋。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刘禹锡不少表现这种积极向上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的诗作,如《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一改人们赋予秋天凄清、肃杀、伤感、悲凉的传统的悲秋情思,代之以美丽、明朗、阔大、高远的意象,表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可以说这种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就是刘禹锡诗歌思想意义的精髓,也正是其诗歌的魅力之所在。

2.4 耐人寻味人生哲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诗眼,也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句把“沉舟”“病树”理解为衰落的旧事物,把“千帆”“万木”理解为成长的新事物,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机蓬勃的时代景象,而且蕴涵着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那就是历史的洪流总是滚滚向前的,旧的事物必将被新生事物所取代,新陈代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认识到这一点,面对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蓬勃景象,我们应是欣喜和赞美,而不必过多地为“病树”“沉舟”而惋惜、慨叹。这才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可能遭遇挫折、痛苦,甚至是磨难,我们鳞伤的心需要抚慰。世事沧桑,人生易老,面对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我们常常会感到无奈和茫然,失落的心需要寄托。读刘禹锡的这首诗,能感受到诗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能与诗人进行心灵的交流,获得了旷达和乐观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 出中古诗词鉴赏(全二册).王敬业主编.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1993.3

[2] 初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吴铜运主编.长春出版社.

[3] 中学文言文全解一点通.人教版七-九年级合订本.朱五书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2

[4] 七-九年级语文学科.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感慨万千范文第4篇

感慨万千: 因外界事物变化很大而引起许多感想、感触。

气象万千: 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八万四千: 本为佛教表示事物众多的数字,后用以形容极多。

拨万轮千: 形容财产众多,花钱以万千计。

决胜于千:里之外 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感慨万千范文第5篇

八月姗姗,来时自盘盘。丝烟半缕笼青山,秋意潺潺。日落西山,残云散,天渐暗,但月容不现,心急甚也,只为一睹皎洁月。

独坐赏月亭台,与影为伴,感慨万千。不知何时月出现,我心澎湃。月色朦胧如雾,雾如远海,漫漫不见边。遥望长空,月似玉盘,如冰镜。水映月,月入水,皓月明分外。月儿圆圆,时而隐,时而现,更似人生潮起潮落。

正值万家团圆时,更想家乡人与事,酒不醉人人自醉,月下思乡泪。古人亦云:“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风去叶纷纷,自哀怨,明月千里寄幽思。想今朝,思昔日,仰天长叹——

回眸明月,勾起无限遐想,古往今来,明月故事千家传,我心思古。

遥想当年,嫦娥无声离去,独飘广寒宫,后羿寸肠断,年年月月尽思恋。冷风寒月,孤独愈加强烈,谁懂其心?谁懂其情?凄美故事催人泪,我又何尝不是?

又想吴刚砍月桂,砍而合,合完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寂寞无限,悲哀甚也!岁月太快,菊花败,月尽也,秋去也,一载春秋,有意莫思盼。

寒风袭来思绪散,枯枝落叶无意叹。夜深人静赏明月,千般感慨与谁谈?

相关期刊更多

边疆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出版广角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广西师范大学

科技与出版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