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酸梅汤的功效与作用

酸梅汤的功效与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酸梅汤的功效与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酸梅汤的功效与作用

酸梅汤的功效与作用范文第1篇

乌梅,别名酸梅、黄仔、合汉梅、干枝梅,经烟火熏制而成,除含有大量的柠檬酸和苹果酸,亦含有杀菌性强、能提高肝脏功能的苦味酸及具有镇痛作用的苦扁桃甙。从中医角度看,乌梅酸涩而温,归肝、脾、肺、大肠经。

随便列举,乌梅就有以下几大功效:

乌梅所含的有机酸,在体内能量转换中可使葡萄糖效力增加10倍,以释放更多的能量消除疲劳,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在夏日户外玩耍后,喝点酸梅汤,可以很快驱除疲劳、充沛精力的原因。

天气炎热,大量出汗后,孩子的胃口也变差,不愿吃东西,而乌梅里的酸性物质可以促进唾液腺与胃液腺的分泌,不但能够生津止渴,还能刺激食欲。

夏季食物易变质,室内也经常使用空调电扇,是孩子腹泻的高发季节,乌梅能够涩肠止泻,也适用于脾虚久泻。

此外,乌梅长于收敛,能敛肺止咳,可治肺虚久咳不止,还可安蛔止痛。婴幼儿肝旺脾虚,乌梅不但能平降肝火,还能帮助脾胃消化、滋养肝脏,对于预防夏日上火,也有一定功效

不过,乌梅虽好,也不能天天食用,过量反而会影响脾胃,增加孩子患病几率。如果孩子上火了也不能吃,菌痢、肠炎的初期也要忌食。

简易酸梅汤

酸梅汤自古以来就是上好的夏日饮品。清代经御膳房改进成为宫廷御饮,有除热送凉、安心痛、祛痰止咳、辟疫、生津止渴的功效。

材料:乌梅、山楂、甘草,三者比例3:2:1,冰糖适量

做法

1.将材料放入锅中煮开。

2.水开后转小火熬制40分钟左右,根据口味加入冰糖即可。

小秘诀:在常温下,酸梅汤很容易变质,如果一次喝不完,最好在冰箱里存放。如果看到表面有细细的泡沫浮起,就说明已经变质了。

经典酸梅汤

材料:乌梅10颗、山楂干50克、甘草5克、陈皮5克、冰糖适量、干桂花1小撮

做法:

1. 乌梅洗净,用清水泡4小时左右。

2.锅内入冷水,放进洗净的山楂干、甘草、陈皮、泡好的乌梅,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半小时,关火。

3.另取一锅,放入干桂花,将煮好的酸梅汤水倒入,材料留在原锅里。

4.原锅再加水,没过材料即可,放入冰糖,再煮15分钟。

5.将两次煎的酸梅汤水混合,凉透后放冰箱冷藏即可。

小秘诀:这种酸梅汤口感较好,秘诀在于第一次熬制完成后,再添加第一次水量三分之二的水进行第二次熬制,将材料中的物质充分熬制出来。

乌梅白糖水

乌梅酸涩,生津止渴,涩肠止泻;白糖甘寒,滋阴泄火,酸甘化阴,燮和肝胆脾胃之气。凡是小便短少色赤、口渴饮冷者皆可饮用。可以治温病高烧,可以通便,还可以治小便不利、水泻、呕吐。

酸梅汤的功效与作用范文第2篇

脾胃不合会出现泄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腹泻,也可能表现出腹胀、厌食,另外还可能造成便秘。

宝宝脾胃虚弱,请父母不要着急。只要你抓住防治要点,依据自己宝宝的实际情况。精心护理,一定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不妨尝试一下用食物来呵护宝宝的脾胃,既不用吃药,又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一、脾胃不合之泄泻食疗方

泄泻,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小儿脾胃薄弱,饮食不当,过食或着凉,都容易引起泄泻。

1 胡萝卜泥

原料:胡萝卜200克

制法:将胡萝卜洗净,蒸烂,制成泥。

用法:每次30克,每日两次。

功效:胡萝卜味甘性平,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脂肪、糖类,其中含大量的果胶。有收敛和吸附的作用。

胡萝卜泥可以抑制肠蠕动,对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有上佳效果。

2 乌梅汤

原料:乌梅50克冰糖15克

制法:将乌梅加入适量水,煮透后加冰糖即可饮用。

用法:当水服用。

功效:乌梅味酸,酸能固涩、收敛。乌梅含有柠檬酸、苹果酸、琥玻酸等,能刺激唾液分泌,故能生津。乌梅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冰糖性平而甘甜,与乌梅同用有“酸甘化阴”的功效。

乌梅汤适于泄泻而见阴虚内热,口干烦渴,能生津止渴,涩肠止泻。

3 白扁豆瘦肉汤

原料:白扁豆50克鸡肉100克

制法:将鸡肉洗净,同白扁豆一起加入适量水。煮至汤发白。

用法:调味后,随餐食用。

功效:白扁豆性微温味甘,具有健脾化湿的功能;白扁豆含多种营养素,还具有某些球蛋白的特性;鸡肉可补气健脾。

白扁豆瘦肉汤,用于脾虚泄泻,消化不良。以及暑湿泻下等。

4 栗子粥

原料:栗子100克糯米20克粳米50克

制法:将栗子去皮,用打碎机打碎。加入淘洗过的糯米和粳米,煮至成粥。

用法:随餐食用。

功效:栗子味甘、成,性温,含有蛋白质、淀粉、糖类、维生素B和脂肪酶等。能补肾、强腰、益脾胃,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便溏腹泻。

二、脾胃不合之厌食食疗方

厌食,是指小儿长期对食物冷淡,食欲不佳。甚至拒食的情况。原因多为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损伤脾胃。使脾不健运,胃不收纳。用食物调理。是较理想的方法。

1 山药薏米粥

原料:山药、薏米各适量制法: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丁。加水煮至成粥。

用法:随餐食用。

功效:山药甘平补脾胃,益肺肾;薏米甘淡、微寒,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山药薏米粥用于脾虚厌食,或久病脾弱食少症状。

2 麦芽山楂冰糖粥

原料:焦山楂15克焦麦芽20克粳米60克冰糖15克

制法:将粳米淘洗后同焦山楂、焦麦芽一同加水煮粥。

用法:加入冰糖,随餐食用。

功效:焦山楂消食化积,对脾虚食滞有效;麦芽功效同山楂。本粥既能消食开胃,又能止泻。

3 红枣白萝卜汤

原料:红枣50克白萝卜200克

制法:将红枣用铁锅炒熟。白萝h洗净切成片,一同煮至成汤。

用法:随餐饮用。

功效:红枣健脾开胃,补血安神;白萝卜含有很多糖化酶,能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并能通气开胃。

本汤可补气开胃,健脾消食。

4 面红柿汁

原料:西红柿300克

制法:将西红柿洗净,去皮,用榨汁机制成汁。

酸梅汤的功效与作用范文第3篇

常言道,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北京人应对夏天的炎热也有自己的诀窍。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程,这些或蕴含甜蜜,或饱含亲情,或富有底蕴的避暑元素为北京编织起了一道特殊的夏日风景线。

甜蜜留痕有追忆

“唉!这冰激凌来,雪花酪,贱卖多盛你就尝口道。让你喝来你就喝,玫瑰冰糖就往里边儿搁,让你尝来你就尝,桂花白糖就往里边儿攘!这玉泉山的水来,什刹海的冰,吃的嘴就沙沙冷冷,哎,左手拉来右手拉,没有马达用绳子拉,脑袋冒汗就功夫擦,这桶是雪花酪来,那桶是冰激凌。”

这段颇具京味的叫卖,现在只能在舞台上听到了。没准您已经感受到了这两样吃食“吃的嘴就沙沙冷冷”的感觉,那种甜蜜与馨香共同作用于口腔的美妙感受。过去一到夏天,一架木车、一个木桶,木桶中有一个可以转动的铁桶,桶里装着做冰激凌和雪花酪的作料,木桶和铁桶之间装满了小碎冰块。在商贩的转动下,冰块变成了冰碴儿,就像现在的刨冰一样晶莹清凉入口即化,甜蜜的作料在摊主豪爽的搁与攘之中,更显诱人。

用江米面制作的小碗,盛上一碗雪花酪或是冰激凌,边听着悠扬的吆喝,边游走于胡同,品着甜蜜、寻着清凉。如今我们再不能从大街上买着雪花酪,但酸梅汤这一长盛不衰的饮品却流传至今。

说起北京的酸梅汤,信远斋与九龙斋最为著名。传统的老北京酸梅汤讲究以冰糖、乌梅做原料,将泡好的乌梅水加热后再逐渐加入冰糖,待酸甜适度后关火凉凉。也有凉凉后撒入桂花的,名为桂花酸梅汤。

过去老北京售卖酸梅汤的小摊,盛放酸梅汤的器具大多是青花小碗或瓷缸子,一是显得干净爽心,二来酸梅汤中切忌放冰块冰镇,那样会使酸梅汤的味道大打折扣,所以一般是在小碗外加冰块冰镇。无论从口感还是药用价值上说,酸梅汤都是夏季祛暑的最佳饮品,而且历史之久可追溯到周朝。《周礼・天官・浆人》中记载:“掌共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其中“医”就是梅浆。

先说九龙斋的酸梅汤。过去的九龙斋不仅因为酸梅汤的味美而出名,其限量销售的特色更是引人的招牌。清晨酸梅汤熬好后凉凉,装在一个大青花瓷罐里,每天只卖两罐,多了没有,所以物以稀为贵,价格自然不是很低。此外,信远斋也是老北京酸梅汤中又一翘楚,始建于1740年也就是清乾隆五年。除了酸梅汤外,秋梨膏、桂花乌梅汁以及蜜饯等小食品也很有名。特别是1910年和1919年它先后取得了南洋博览会的银奖以及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的金奖,更使得这酸中带甜的酸梅汤名声大震走出国门。

童年印象最深的北冰洋汽水不知何时默默退出了我们的生活,但它那橘子口味的甜蜜口感,又因为夹带着苏打水的气体,味道让人难以忘怀。特别是到了夏季,蹬着板儿车的小贩会拉上硕大的一块冰,在冰上开槽放上一排汽水。汽水瓶在小贩们不时的摆弄下滚动着,均匀接受着大冰块的冷冻,五毛钱一瓶。当小贩用自制的瓶起子打开瓶盖时,一股白烟从瓶口儿涌出,凉意席卷而来,就一个字――爽!

消夏佐餐品人生

冷饮自然是脍炙人口备受欢迎的美食,而取自天然的原料制作的食品,更显出了北京人对生活的热爱。荷叶粳米粥就是一例。

粳米含有人体必需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烟酸等丰富的营养物质,用粳米熬粥延年益寿,且对滋养人体的阴液和肾精大有裨益,最适宜病人、产妇和老人。荷叶则性味甘、寒,入脾、胃经,有清热解暑、平肝降脂之功,适用于暑热烦渴,口干引饮。可见二者的配合,会产生诸多益处。

过去北京人会将粳米熬至开花状,当粥汁浓稠时将荷叶当锅盖盖上,然后关火闷好。粥凉以后,荷叶的绿色汁液自然渗出,粥有荷香、汁稠米嫩口感颇佳。

除荷叶粥外,“冰碗”又是一样靠水吃水的夏季佳品。

冰碗的冰只占次要位置,或许当年命名的人就是为了表示其爽口而已。冰碗可谓内容丰富,鲜核桃仁、鲜杏仁、鲜菱角、鲜鸡头米,这四样是老北京公认的河鲜佳品,将这四样切碎置于冰碴垫底的小碗中,撒白糖调味,是最天然的应季食品。《天桥杂咏》中曾记载:“六月炎威暑气蒸,擎来一碗水晶冰。碧荷衬出清新果,顿觉清凉五内生。”

这两样食品已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而北京最有特色的西瓜摊也越来越少谋面。老北京售卖西瓜的摊位远没有现在大气,大多是以一覆盖蓝布方桌,旁边放上几个西瓜,就像侯宝林说的相声段子《改行》一样,将西瓜切成“月牙儿”。一边拿着蒲扇轰着苍蝇,一边吆喝着:“斗大的西瓜船大的块儿来!”顾客现吃现买,就着放瓜皮和子儿的大木盆,边聊边吃,豪爽之中带着惬意。

再往后随着百姓生活的富足,瓜摊的气势也壮大起来,胡同口或大街上单独设立了固定瓜摊。商贩用帆布支棚,批上一车西瓜,放上折叠床,接上电灯,有的还放个电视,连当库房再住人。最喜欢看他们卸车,几个人从瓜车到瓜摊站着,一个个滚瓜溜圆的西瓜在赤膊的汉子手中像扔球一般在空中飞跃。而顾客也由原来按牙儿买,变成了整个儿地带回家。

绿色小院儿寻清凉

虽说民以食为天,其实北京消暑降温的胜地也是举不胜举,如什刹海,不单有商铺云集的荷花市场,更有临河雅致的茶摊酒肆。再如西郊处香山,漫步在古树之间,体会着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还有北海、颐和园,昔日皇家园林,现为百姓闲游处。

“天棚、鱼缸、石榴树”是过去人们对于北京的形象总结,而这三样儿正是北京清凉界的重要元素。每到夏季,甭管王府富户还是百姓人家,高搭凉棚是常事。搭天棚主要用四种材料:芦席、杉、小竹竿、粗细麻绳,这些材料可以在专门的“棚铺”租赁。“高搭凉棚三丈六”是相声里常听的话。的确如此,老北京四合院的凉棚最大特点就是高,大气,好处在于遮挡阳光的同时又不挡风。而巧妙的设计又能使席子可以自由卷起,夏夜里一家几口人仰望星斗又是一番景致。

硕大的瓦盆中,金鱼在自由地游动,时而吃一口主人撒下的鱼食,时而尝尝水葫芦的味道,水面上倒映着葡萄架的身形。在四合院中种下绿植是一项功在千秋造福几代人的绿色工程。四合院中种树曾经还有很多讲究,首先不能只种一棵树,因为这犹如口中有独木,是个困字。而不种树更不好,口中一个人便成了囚。所以广种绿植是各家各户的生活习惯。石榴、葫芦之类都是北京老根儿人家的首选,不但颇具实用价值,多子多福的寓意更是备受欢迎。

院中的开阔地种上几株爬蔓儿的葡萄或是每当开花满院飘香的藤萝,不但起到了遮阳蔽日的效果,更给这小院增添了诸多亮点与福气。

酸梅汤的功效与作用范文第4篇

腊梅花性凉,味甘,微苦,具有解暑生津、顺气止咳、解毒生肌等功效。可用于热病烦渴、胸闷、咳嗽、烫火伤等症。

寒冬腊月采摘腊梅花蕾,晒干或烘干均可。腊梅花作菜配料,梅香扑鼻。

现介绍几款腊梅食品的制作方法,供选用。

腊梅火腿粥。用腊梅花25朵,熟火腿肉50克,冬笋、水发香菇、青豆、麻油各25克,胡椒粉2克,葱花10克,生姜末5克,鲜汤1500克,糯米100克。先将鲜腊梅花洗净,开水烫一下捞出,过凉水,沥去水。火腿、冬笋切成青豆大小,再将糯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肉汤,置旺火上烧开后加入火腿、冬笋、水发香菇、青豆、黄酒、葱、生姜等,用小火熬煮成粥,放入腊梅花,撒上胡椒粉,淋上麻油即成。此款的特点是粥稠花香,具有解暑生津、顺气止咳、解毒生肌的功效。

腊梅花鸡糕。用腊梅花25朵,鸡脯肉400克,猪肥膘肉100克,香菇25克,鸡蛋3只,黄瓜56克,精盐、味精、胡椒粉、黄酒、湿淀粉、葱、生姜、鲜汤、麻油各适量。先将鲜腊梅花洗净,开水烫一下捞出,过凉水,沥去水。鲜嫩鸡脯肉除去皮,剔去筋,洗净。猪肥膘肉切成片,与鸡脯肉一同斩成泥,拣出细筋,放装盘内。鸡蛋去黄留清,放入碗内。生姜拍碎,葱切末,用凉鲜汤和少许黄酒泡上。发好的香菇切成粗丝,黄瓜洗净切斜条,加少许精盐、味精、麻油腌渍入味。鸡泥和泡好的葱、生姜汤调成稀糊,放入鸡蛋清、精盐、胡椒粉、黄酒、味精、湿淀粉,向顺方向搅拌匀。另取一大盘,抹上油,鸡糊倒盘内摊平。用夹子将腊梅花、香菇、黄瓜摆成腊梅树形状。上笼用旺火沸水蒸5分钟左右,至熟透。炒锅上火,放油烧热,下入葱、生姜炒出香味,再放入鲜汤,汤沸后拣出葱、生姜不用,加精盐、味精、黄酒、胡椒粉,调好口味,轻轻地注入鸡糕里即成。此款的特点是鸡糕雪白、汤清爽口,具有补虚益气、润燥消渴的功效。

腊梅花青鱼片。用鲜腊梅花20朵,青鱼肉400克、鲜豌豆苗尖100克、水发黑木耳25克,鲜汤、精制植物油、酱油、醋、白糖、湿淀粉、黄酒、川泡辣椒、味精、胡椒粉、精盐、葱、生姜、大蒜、红油各适量。先将鲜腊梅花洗净,放入凉水中泡4小时左右捞出,沥去水放装盘内。将青鱼肉切4厘米长、2厘米宽的薄片。把葱、生姜、蒜洗净各切成细末,川泡辣椒去籽切末。将鱼肉片里加少许精盐、黄酒、湿淀粉拌匀浆好。另用小碗,将白糖、醋、味精、酱油、胡椒粉、鲜汤、葱、蒜、生姜末、湿淀粉放入小碗内调匀糊成芡汁。烧热上锅,放油烧至五成热,下鱼片,用手勺轻轻推动锅底,至炒熟时,捞出。锅内留底油烧热,放入泡辣椒,炒至红色时,将鱼片、黑木耳、豆苗尖、腊梅花一同放入,翻炒均匀,淋上红油,盛装盘内即可食用。此款的特点是味鲜醇厚、清爽味美、甜酸辣咸,具有补气化湿、开胃散郁,生津止渴的功效。

腊梅牛肉丝。用腊梅花30朵,牛里脊肉150克,芹菜100克,鸡蛋1只,红椒1只,精盐、味精、酱油各5克,精制植物油300克(实耗50克),淀粉、麻油各适量。先将腊梅花洗净。牛肉洗净切成丝。鸡蛋取清加淀粉与牛肉丝及调味料上浆拌匀。芹菜去老叶和根,洗净,切成5厘米长的段待用。红辣椒去籽,洗净切成丝。炒锅上火,放油烧至六成热,放入牛肉丝,用筷子划开,略炸即用漏勺捞起沥油。锅内留余油,用旺水下芹菜翻炒,至芹菜转成碧绿色时下牛肉丝、红辣椒丝,一起翻炒几下,撒上腊梅花,加味精调味,淋上麻油出锅即成。此款的特点是花香肉嫩,具有补益脾胃、生肌强筋的功效。

酸梅汤的功效与作用范文第5篇

文/周俊梅

春分属仲春,此时肝气旺,肾气微,故在饮食方面要戒酸增辛,助肾补肝,同时,由于肝气旺,易克脾土,雨水较多,易生湿,因此饮食方面同时也要注意健运脾胃,健脾祛湿。饮食上可多吃姜、葱、荞、韭菜、淮山、枸杞、土豆、椰菜、鸡肉、鲤鱼、鲫鱼等,同时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理。

山药扁豆鲤鱼汤:白扁豆30克,淮山药40克,干姜3克(或生姜15克),鲤鱼1条(约500克)。先将鲤鱼剖腹,去鳞、鳃及内脏,洗净,加水适量,与前三味药同煮1小时,加入精盐、绍酒适量调味即成。有健脾胃祛潮湿的功效。

茯苓粥:茯苓15克,粳米200克,冰糖适量。将茯苓、粳米洗净,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至粥熟米烂,调入冰糖略煮即成。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太子参大枣陈皮茶:太子参15克,大枣5枚,陈皮3克。将太子参、大枣洗净,连同陈皮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饮。有理气和胃的功效。

猪肚白术汤:猪肚1具,白术60克,煨姜45克,胡椒15克,精盐适量。将猪肚洗净,去油脂,放入沸水中焯后去水,晾干水后备用。将白术、煨姜、胡椒放入猪肚内,缝合猪肚,猪肚外以针刺小孔,放入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2小时,放入精盐调味。捞出猪肚,切块,喝汤吃猪肚。有温中散寒,补脾益气的功效,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的人。

粥:15克,粳米100克。洗净,粳米淘洗干净。、粳米放锅中,加适量清水,加盖,旺火煮沸,文火熬至成粥即可。该粥散风热、清肝火、降血压。适用于头晕、头痛、目赤、疔疮肿毒、原发性高血压等。

梅花粥:取白梅花5克,粳米80克,先将粳米煮成粥,再加入白梅花,煮沸两三分钟即可,每餐吃一碗,可连续吃三五天。梅花性平,能舒肝理气,激发食欲。食欲减退者食用效果颇佳,健康者食用则精力倍增。

桑葚粥:桑葚30克(鲜桑葚用60克),糯米60克,冰糖适量。将桑葚洗干净,与糯米同煮,待煮熟后加入冰糖。该粥可以滋补肝阴、养血明目。适用于肝肾亏虚引起的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耳鸣腰酸、须发早白等。

春季挑准时间吃对水果

文/安海鑫

早上最宜:苹果、梨、葡萄

同样是吃水果,如果选择上午吃水果,对人体最具功效,更能发挥营养价值,产生有利人体健康的物质。这是因为,人体经一夜的睡眠之后,肠胃的功能尚在激活中,消化功能不强,却又需补充足够的各式营养素,此时吃易于消化吸收的水果,可以应付上午工作或学习活动的营养所需。而早上吃水果,不仅可帮助消化吸收,有利通便,而且水果的酸甜滋味,可让人一天都感觉神清气爽。人的胃肠经过一夜的休息之后,功能尚在激活中,消化功能不强。因此酸性不太强、涩味不太浓的水果,比如苹果、梨、葡萄等就非常适合。

餐前别吃:圣女果、橘子、山楂、香蕉、柿子

适合餐前吃的水果最好选择酸性不太强、涩味不太浓的,如苹果、梨、香蕉、葡萄等。胃肠功能不好的人,不宜在这个时段吃水果。有些水果是不可以在饭前空腹吃的,如圣女果、橘子、山楂、香蕉等。圣女果中含可溶性收敛剂,如果空腹吃,就会与胃酸相结合而使胃内压力升高引起胀痛。橘子中含大量有机酸,空腹食之则易产生胃胀、呃酸。山楂味酸,空腹食之会胃痛。香蕉中的钾、镁含量较高,空腹吃香蕉,会使血中镁量升高而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柿子有收敛的作用,遇到胃酸就会形成柿石,既不能被消化,又不能排出,空腹大量进食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饭后应选:菠萝、木瓜、猕猴桃、橘子、山楂

菠萝中含有的菠萝蛋白酶能帮助消化蛋白质,补充人体内消化酶的不足,增强消化功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肯定,菠萝可以健脾胃、固元气。餐后吃些菠萝,能开胃顺气,解油腻,助消化。木瓜中的木瓜酵素可帮助人体分解肉类蛋白质,饭后吃少量的木瓜,对预防胃溃疡、肠胃炎、消化不良等都有一定的功效。猕猴桃、橘子、山楂等,富含大量有机酸,能增加消化酶活性,促进脂肪分解,帮助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