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蒹葭

蒹葭

蒹葭范文第1篇

2、引证解释:

(1)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词。韩诗外传卷二:“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门。”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攀由鸿鹄,倚是蒹葭。” 清 李渔 意中缘·悟诈:“我虽是蒹葭,现开著玉树花,难道他乌纱就没个穷葛瓜。”参见“ 蒹葭玉树 ”。

(2)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后以“蒹葭”泛指思念异地友人。 胡惠生 题亚子分湖归隐图诗:“无限蒹葭意,殷勤对此图。”

3、近义词:萋萋、苍苍。

蒹葭范文第2篇

1. 了解 《 诗经 》 的基本常识 ,

2. 学习 《蒹葭 》,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3.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4.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分析 《蒹葭》 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 把握 《 蒹葭》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提问

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诗经》又名什么?有多少篇?《五经》是哪几部?《诗经》分为哪几部分?从表达方式看分为哪几种?《诗经》中的第一首诗是什么?

齐背《关雎》。

新授

(一)整体感知,理解诗意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解题:《蒹葭》选自《诗经・秦风》。

蒹葭----芦苇。

齐读课文。

指名几位同学上黑板写出诗中难字,并理解其意。

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全诗。

朗读诗歌,理解诗意。

提示:结合注释,自读为主,有不懂之处可与同桌商讨。老师巡视指导。

理清诗歌的时间脉络。边分析边板书。

时间:白露:为霜 未 未已

分析诗歌的结构,深入体会重章叠句的特点与好处。

全诗共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每章的结构相似,只有一些关键字词不同,给人回环往复之感,叠词的运用,使诗歌具有音乐的美感。

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女生朗读诗歌)(出示页面)

明确:忧郁 惆怅 迷茫

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特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后出示页面:

一、蒹葭 霜露 秋水――凄清的秋景(渲染冷寂落寞的气氛)

二、伊人在水中央――可望不可即(空灵悠远的意境)

三、上下求索的青年――执著追求(怅惘迷茫之情)

作品虽未着意刻画双方的形象,但却通过主人公追求行动所显示出来的感情指向,十分含蓄地勾画了施受双方的形象特征。

伊人----高洁、可敬、可亲、可爱。

主人公----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着追求,坚贞不渝。

11、出示页面:《在水一方》歌词,老师现场演唱,学生有会唱此歌者请合唱。让学生体味歌词与所学诗歌有无相似之处,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并体味诗歌的含蓄美。

(二)深入研读,理解诗歌意蕴

1、所 谓 “伊 人 ”指的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吗?(请全体男生朗读诗歌)

引导学生挖掘体会:

“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伊人” 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一个若有若无、可望不可即的影子。

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理想追求与个体生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对完美境界永无止境的追求。

2、出示页面:

关于《蒹葭》内容的几种说法:

一、政治说

诗中的“伊人”,为“知周礼之贤人 ”。今人天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反之亦然。

二、爱情说(现在人们往往将其当情诗)

诗中主人公的执著追寻,反映了纯真的爱情!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主人公陷入烦恼。

三、理想说

人们根据对“伊人”的执著追求,以及追求道路的曲折,所以就有了“理想说”,即人们追求理想的道路是荆棘丛生的,但对理想的态度应是坚持不懈的!

四、惜时说

诗歌之中反复的“白露”“流水”意象,它们有一个共同点:转瞬即逝。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

五、距离说

即为“距离产生美”。

3、总结诗歌的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重章叠句 起兴手法

4、背诵诗歌。

三、拓展阅读

1 出示页面:上邪(yé)!

我欲与君相知, 长(cháng)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衰(cuī):衰减、断绝。陵(líng):山峰、山头

雨(yù)雪:降雪。雨,名词活用作动词。

学生朗读,理解其意。

了解久远的古代就有令人震撼的誓言,这是对爱情最忠贞的话语。

四、课堂练习:

全班齐读课后练习三《诗经》中诗歌《木瓜》,指名解读诗意,教师点拨。(珍惜友情,不求回报。)

五、总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诗经》中其他篇章,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再遇到你读过的诗歌,会有跟老友重逢的感觉,那一定无比美妙。

蒹葭范文第3篇

文/卢妃佚酝:

蛙鼓起伏这盛夏

蟋蟀弹吟也韶华

辗转山间亦如画

哪家阁楼像俺家

画中人儿最清雅

无粉素面抱琵琶

拂袖衣襟遮脸颊

很想很想和谁一起弹琵琶

撩动着琴弦舞姿就会升华

月光砸地那蛙声就会呱呱

日服东山蝉鸣声当做吉他

日照头顶月笼莎

山中还物色蒹葭

芭蕉扇入了古画

孤影伏地怎能拿

小桥流水在人家

天涯有两人踏马

映秀古桐油灯下

蒹葭范文第4篇

意思一: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词。

出自于:

1、《韩诗外传》卷二:“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门。”

2、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怨怒》:“攀由鸿鵠,倚是蒹葭。”

3、清代李渔的《意中缘·悟诈》:“我虽是蒹葭,现开著玉树花,难道他乌纱就没个穷葛瓜。”参见“ 蒹葭玉树 ”。

意思二:思念异地友人。

出自于:

1、《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范文第5篇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出自《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原名“诗”或“诗三百”。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称为《诗经》。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160篇,多为各地民歌;“雅”有《大雅》、《小雅》,105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颂”有《周颂》、《鲁颂》、《商颂》。40篇,是王室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来源:文章屋网 )

相关期刊更多

绿风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新疆石河子文联

杉乡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州黔东南州文联

学语文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