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北大荒的秋天

北大荒的秋天

北大荒的秋天

北大荒的秋天范文第1篇

⒈一碧如洗:通常指天空的颜色,碧蓝得没有杂色,也形容晴空万里时天空的颜色。

⒉五彩斑斓:表示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

⒊清澈见底:湖水或海水很清澈透明,可以看到底。

⒋热闹非凡:形容热闹的场面或景象。

北大荒的秋天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多媒体 情境教学 整合

近来“简单教语文”的呼声日益高涨,认为语文应摒弃烦琐的讲解,注重感悟,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另一种声音渐起,认为简单教语文就是少用、甚至不用多媒体教学,以为课件并不能提高多少课堂教学效率,反而影响正常教学。笔者不认同后者观点,下面结合情境教学实践,谈谈合理运用多媒体的几点看法。

一、 多媒体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情境教学是教育者通过语言、图画、实物等多种方法创设预定的学习环境氛围,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多媒体作为一种综合性教学媒体,既能提供图像、文字、符号等视觉信息,又能传递言语、音乐和其他音响等听觉信息,其强大的交互功能对创设情境,感染学生起着巨大的作用。

应该说,自从多媒体的普及,情境教学便如虎添翼,更多地从静态的图画感染转化为动态地渲染。其原生态的生活画面播放,有趣的人机对话,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眼球,大大提高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从而使教学效率、效果得到层次上的飞跃。

二、 多媒体在情境教学中的具体整合措施

多媒体课件只有精心制作,并在教学环节中恰当地出现,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就涉及“整合”这个问题。

1.背景介绍,课前渲染很重要

如果课前就能将学生兴趣调动起来,那么教学无疑是已成功了一半。笔者在教学《海底世界》时,课前将有关《海底世界》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奇妙的海底风光,游来游去的海底动物和五颜六色的海底植物,令学生们兴奋异常。在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之后,笔者顺势说道:“那么,作者笔下的海底世界是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美美地读一读。”逼真的画面加上生动的文本,这样,孩子学习起来就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了。其他课文如《大江保卫战》《东方之珠》等课文也可以采取这种导情入境的方法,具体实施要根据课文和教育者的备课实际需要而定。

2.利用多媒体,使文本与图像互相转化

多媒体课件强大的图像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比如笔者在上《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时,文中描写流云的一段话“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笔者觉得凭借语言诱导,可能达不到好的效果。于是,用幻灯片显示了几张天边灿烂流云的图片,学生在发出啧啧赞叹声的同时,感受到了流云的绚丽之美。进而,指导朗读,效果非常之好。有的学生对农作物以及一些植物不熟悉,于是笔者出示了大豆、榛树的图片,对照图片笔者对农作物的生活习性作了简单介绍,学生很快就搞清楚它们的特点了。有些文字,当你把它和具体图画结合起来,能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对文字美的感悟力就会逐步提高,最后达到不借助图画,自己也能将文本在脑海中转化为具体情境。

3.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探究想象能力

图画的形象性使学生想象的翅膀能够飞得更高,从而使教学深入一个新的层次。在上《北大荒的秋天》“原野热闹非凡”这个自然段时,笔者适时地播放了北大荒秋天丰收的视频。画面显示了千里金黄的稻田,有沉甸甸的大豆,有勤劳的农民在收获粮食。看完后,问学生有什么感受,开始时,学生都说“原野热闹非凡”或者“大豆长得很好”等等。笔者又指导他们结合图像朗读了这一自然段最后一句“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稍加思索,便有人说:“画面体现了劳动人们丰收的喜悦”进而,又有人发言:“正是劳动人民非常勤劳,才使得北大荒的原野变得热闹非凡起来。”学生能有如此的感悟,说明通过朗读感悟与视频引导相结合的成功。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已经从对北大荒秋天的自然美上升到了人文之美。

4.利用信息技术,极大地拓展教学资源

语文是一门需要积累的学科,教材上可拓展的地方非常多,依靠传统手段,对教师将是一个非常大的负担。多媒体的出现,解决了这个两难问题。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笔者在网上找到了学习北大荒的专业网站,以及其他几个相关主题的网站。上面的内容非常丰富,对北大荒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都作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图片、视频资料应有尽有。在学生的惊讶声中,笔者带领学生浏览了一下,鼓励他们自己回家到网上去搜索,只要在百度搜索引擎里输入相应的关键字就可以了,并且告诉他们学习其他课文这种方法也同样适用。这样,学生学习就可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自主探究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加强。

5.多媒体课件中背景音乐的独特魅力

音乐具有的表情功能、色彩功能和结构功能不仅是音乐的灵魂,在多媒体课件中的恰当应用,同样是多媒体课件的点睛之笔。很多时候,笔者上课时总喜欢选择一首与课文有关的歌曲恰当地播放,那种课堂氛围与感觉似乎就不一样了,当然这个环节设置中不乏个人喜好色彩。笔者觉得音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很不一般的作用,在上《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时,在课堂结尾放了《北大荒人的歌》,其激昂的歌声,顿时让所有人心血沸腾,情绪高涨,于是在这种状态下,笔者和同学们饱含感情地把《北大荒的秋天》齐读了一遍,进一步感受了北大荒的美。当然,我们运用背景音乐时要提高背景音乐的可控性。我们知道,不同的人,甚至是同一人在不同的时间对音乐的感知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多媒体课件中设计的背景音乐应方便于使用者的控制和选择,而不仅仅是下载Mp3,应让使用者便于控制背景音乐的有无,音量的大小,音乐的种类、长度,演奏的速度,演奏的调式以及音乐的前进后退和暂停,这样才有利于充分发挥背景音乐的作用。

三、运用信息技术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运用,课件的制作并不需要如何精美,只要能为教学服务就行。教师要协调好课件制作的时间和备课的时间,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备课上,以教案为中心,以情境教学为轴,先确定教法,然后再制作课件,主次一定要分清楚。课件运用起来切忌多、俗、乱,前面已经提到,课件教学应该为教学服务,不能喧宾夺主,CAI定义就是辅助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有沉下心来与文本亲近的时间,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能光顾课堂的表面热闹。课件运用与文本阅读有机整合才能发挥最优化效果,每次课件演示必定要有明确的指向目标。

北大荒的秋天范文第3篇

纳兰性德生于1654年,卒于1685年,表字容若,满洲正蓝旗人,生活于康熙年代,父亲是康熙王朝赫赫宰相明珠。纳兰性德自幼风流聪慧,19岁考中进士,被选拔任三等侍卫,后升为一等。他虽出生满人之家,自幼却痴迷汉文化,不仅骑马射箭娴熟,而且诗词书法俱佳。他个性豪迈,行侠仗义,可惜天不假年,只活了31岁。诗词作品收入《侧帽集》和《饮水集》中。

康熙皇帝对纳兰性德的文才武略十分青睐,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纳兰性德接到康熙皇帝的圣谕,奉旨率团出使西北,去宣抚西北边陲地区的少数民族。这是纳兰性德第一次独立率队远行,在这次远行的征途中,他曾途经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并留下一些歌咏诗作。

纳兰性德率队离开京城时已是深秋,在霜叶染红的燕郊,好友们聚集在一起为纳兰性德设宴饯行,这些词客骚人们赋词唱和,别情依依,一直目送着他踏上征途。

使团越过长城,便来到广袤无垠的塞外草原,茫茫草地只有一条土路在荒草中向北方的天边延伸而去,仿佛没有尽头。从小生活在京城钟鸣鼎食之家的纳兰性德被这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塞外雄浑景象陶醉了,连日的旅途奔波虽有些疲劳,但他的思绪却一直处于亢奋之中,每一处古戍荒村,都能引发他的思古幽情,他在《南歌子・古戍》中这样写道:“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玉帐空分垒,金笳已罢吹。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

渐行渐远,纳兰性德率队来到草原深处,那瑟瑟西风、萧萧马鸣与夕阳残照中的戍垒城关,再次激发他的情思,他依然歌咏不绝:“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纳兰性德这位诗情汹涌的词人,面对一处处古戍烽烟,想到了征战的艰辛,江山的兴衰更替。夕阳在凄风中落山,夜宿荒村郊野,在凄厉的雁叫声中寄托着自己的愁思。他在《浣溪纱》中曾这样写道:“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筵。黄花时节碧云天。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

经过近一个月的跋涉,纳兰性德终于踏上了土默川大地,在绵绵秋雨中,在残阳夕照中,他眺望着通向青冢的漫漫荒凉古道,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今古山河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词人上阙中写实与议论夹杂。在呜咽的号角声中,成群的牧马奔腾往来。这里历来就是中原政权与北方游牧民族争夺的战场,河山属谁从无“定据”(定论)。这里虽是大清的领地,但由于喀尔喀、土谢图汗等蒙古部族受葛尔丹部族的侵扰,这些部族纷纷南迁,到边地驻牧。康熙皇帝虽尚未出兵葛尔丹,但作为前沿的土默川地区不得不派兵驻守,战争的阴霾使词人倍感凄凉。

词的下阕通过咏史抒情。胡汉争战,金戈铁马,漫漫出塞路,悲切幽怨。斜阳草树,雨打秋枝,如今我也是在这条路上踟蹰而行,听瑟瑟秋风中传来悲凉的号角声,望着漫漫出塞路,心中怎能不生无限感慨呢?

走过青冢,纳兰性德便来到阴山脚下。站在高处,词人眺望阴山,便见另一番情景:“试望阴山,黯然销魂,无言徘徊。见青峰几簇,去天才尺。黄沙一片,匝地无埃。碎叶城荒,拂云堆远,雕外寒烟惨不开。踟蹰久,忽冰崖转石,万壑惊雷。穷边自足愁怀。又何必平生多恨哉?只凄凉绝塞,蛾眉遗冢;梢沉腐草,骏骨空台。北转河流,南横斗柄,略点微霜鬓早衰。君不信,向西风回首,百事堪哀。”

词的上阕写景下阙抒情。实写高耸入云的阴山、莽莽黄沙、破败的城池以及危岩深壑,描 写出绝塞的苦寒之景。下阕又一次提到“蛾眉 遗冢”――青冢。蛾眉原指美女,纳兰词中单指王昭君。身临边塞自有许多感怀,那遗冢、腐草、骏骨,触景生情,触目所见都能给人带来悲伤之感。

纳兰性德在多首词中出现过对阴山一带景色的描写,《于中好》词里这样写道:“谁道阴山行路难?风毛雨雪万人欢。松梢露点沾鹰绁,芦叶溪深没马鞍。依树歇,映林看。黄羊高宴簇金盘。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词中描绘了在阴山一带狩猎的情景。词人没有细写狩猎场面如何壮阔,而是通过“风毛雨雪万人欢”一句作了高度概括,然后通过“林梢露点沾鹰绁,芦叶溪深没马鞍。”两句衬写狩猎活动,最后用“黄羊高宴簇金盘”一句,概括狩猎活动的凯旋。

离开繁华京都业已半年,纳兰性德所率使团一直沿着莽莽阴山向西北行进,边关明月伴孤眠,阴山黄沙搅梦寒,天荒地老,寂寞行役,他不免涌起缕缕思乡之情,在《浣溪纱》一词中,他便抒写了这种难以抑制的情感:“万里阴山万里沙,谁将绿鬓斗霜华?年来强半在天涯。魂梦不离金屈戍,画图亲展玉鸦叉。生怜瘦减一分花。”

北大荒的秋天范文第4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参考注释:

①天净沙: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曲牌名。

②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元大都(现北京人),著名戏曲家。

③昏鸦:黄昏时的乌鸦。

马致远元散曲:《天净沙秋思》赏析: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

北大荒的秋天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西周 自然灾害 荒政

中图分类号:K232 文献标识码:A

Famine Disaster Measures in Western Zhou Dynasty

QU Hongshi

(Zhengzhou Tourism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0009)

Abstract In the 276 year history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water, drought, hail, earthquakes, insects, wind and other natural disasters occur frequently. In the course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People struggle with the disaster, in addition to due to the limited scientific knowledge beyond the day, ancestors and nature of God in prayer, but also the use of irrigation, grain and other savings for Famine Relief to struggle with natural disasters and famine, which "Week o official ceremony .Tai Situ "recorded twelve famine relief is related to the famine disaster measures various aspects.

Key words western Zhou; famine disaster; Famine Relief

1 西周时期的抗灾措施

水、旱、雹、蝗等各种灾害是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在古代由于生产力的水平低下,科学技术手段的落后,人们对自然的控制能力极其微弱。面对自然灾害,更多的是被动接受。他们不了解这些灾害产生的原因,而是把它们都归属于天、自然神以及先祖的操纵。因此,每逢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古人们首先要祈求于神祖,西周时候亦是如此。《周礼・春官・大祝》:“国有大故,天灾,弥祀社稷,祷,祠。”又《周礼・春官・小祝》:“小祝掌小祭祀,将事侯、禳、祷、祠之祝号,以祈福祥,顺丰年,逆时雨,宁风旱,弥灾兵,远罪疚。”又《周礼・春官・小宗伯》:“大灾,及执事祷祠上下神示。”

大旱祈雨之事,在我国的起源很早。《周礼・春官・司巫》云,“若国大旱,则师巫而舞雩。”汉何休注《春秋公羊传》桓公五年曰:“雩,旱请雨祭名。使童男童女各八人舞而呼‘雩’,故谓之雩”《说文》在释“雩”时也言:“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又《周礼・春官・女巫》云,“旱则巫雩。”《礼记・月令》云,“命有司为民祀山川百原乃大雩。”

在雩祭时,亦经常是乐舞相伴,其目的无非是告知并取悦神祖。《诗・小雅・甫田》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

《诗・大雅・云汉》就是周宣王时期的一首祭天求雨的诗,其诗文曰:“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王曰于乎,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谨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性。圭璧既卒,宁莫我听。旱既大甚,蕴隆虫虫。不殄祀,自郊徂宫,上下奠瘗,靡神不宗。后稷不克,上帝不临。耗下土,宁丁我躬?旱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周余黎民,靡有孑余。昊天上帝,则不我遗。胡不相畏,先祖于摧?”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周人并不了解旱灾造成的真正原因,只是按照旧礼,向上天祷告。从祭文我们可以看到旱灾对农业生产的破坏是相当严重的。所谓“周余黎民,靡有孑余。”是指旱灾造成粮食失收,有许多人吃不上饭而饿死。

堤防的起源较早,至少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国语・周语》记载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的警语,可见当时堤防已有一定的规模了。

劳动人民在征服水旱灾害的斗争过程中创造和发展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在西周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兴建沟洫和渠系工程来抵御水旱自然灾害的侵袭。起初,灌溉大约是依靠人力提水。但当农业进一步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以后,单纯依靠人力提水灌溉,就不能满足需要了。据文献记载,很早的时候我国人民就注意对农田进行灌溉规划了。相传周族的祖先后稷“好耕农,……为农师”。后稷的曾孙公刘是周民族的一位著名的首领,《诗・大雅・公刘》叙述他带领周族发展农业灌溉的情况曰:“笃公刘,既溥既长,即景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

到了西周沟洫工程有了发展,技术水平也有了新的进步,《诗・小雅・白桦》:“彪池北流,浸彼稻田。”即是引用“彪池”里的水来灌溉稻田。当时的沟洫布置,《周礼・地官・稻人》中载:“稻人掌稼下地,以潴蓄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泻水。”《周礼・地官・遂人》曰:“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考工记・匠人》中也有记述:“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三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畎,田首倍之,广二尺,深二尺谓制之遂。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是沟。方十里为成,成间广八尺,深八尺谓洫。方百里为同,同间广二寻,深二仞谓之浍,专达于川。”这里所说的浍、洫、沟、遂、畎、列等都是渠系中的逐级渠道,其中“沟”的作用是引水、输水,即所谓“荡”;遂的作用是分配灌溉水到田间,即所谓“均”; “列”则是停蓄灌溉水的田间垄沟,即所谓“舍”;“浍”则是起排泄余水的作用,无疑是排水沟。而“专达于川”则是渠道与河流相连接,从河中取水或排水入河的意思。可见西周时期的井田上,不仅有灌溉渠道,而且有排水渠道,形成了有灌有排的初级农田灌溉系统。

另《周礼・秋官・雍氏》;“雍士掌沟、渎、浍、池之禁,凡害于国家者。春为阱、、沟、渎之利于民者,秋令塞阱杜。”可见已设专门的官职人员来管理农田水利工程。

2 西周时期的救荒措施

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会给农业带来较为严重的破坏,从而造成大面积的饥荒。在饥荒发生以后,如何救荒则是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战胜灾害和克服意外事故的能力很差,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和社会秩序,人们需要在丰年和歉年之间进行调剂余粮,储粮备荒,以丰补歉的思想和主张便应运而生。贾谊曰:“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不成?”①晁错曰:“尧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不损瘠者,以积蓄多而备先具也。②

早在西周时期,政治家们就意识到,丰年储蓄多余的谷物,以备凶年缺粮时之用,是立国安邦所必需的。《礼记・王制》曰:“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后天子之食,日举以乐。”

《周礼・地官・仓人》:“仓人掌粟入之藏:辩九谷之物,以待邦用。若谷不足,则止余法用,有余则藏之,以待凶而颁之。”就是把丰年多余的粮食储蓄起来。西周储蓄之法,据《周礼・地官・遣人》:“遣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艰厄;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郊里之季积,以待宾客。野鄙之委积,以待羁旅,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

在这种储粮备荒思想影响下,自西周时期起,中国就出现了一种救荒济贫的重要措施――仓储制度,即建立专门的粮仓,储存粮食,用来稳定粮价,借贷或放粮救荒,济贫故有“委积”之出现。仓储制度延续历朝历代而不衰,只是名称各异,做法有别罢了。如战国时期叫平籴仓,汉代常平仓,隋义仓,社仓,唐代常平仓, 五代后周惠民仓,宋代惠民仓,广惠仓,丰储仓,明代预备仓,济农仓,清代州县设常平仓,市镇设义仓,乡村设社仓。

有仓储才能在荒年放粮,以救贫乏。《礼记・月令》曰:“季春之月,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西周时期的“大荒……舍用赈穷……开廪同食。”③就是一种荒年开仓赈济饥民的活动。

另《周礼・地官・大司徒》:“大荒,大札,则令邦国移民,通财,舍禁,弛力,薄征,缓刑。”移民:郑玄《注》:“避灾就贱。”就贱,杨天宇《周礼译注》曰:“就贱,谓就谷多而价贱处。”通财:贾公彦《疏》:“财是米谷也。其有留守不得去者(即不得迁移者)则贱处通谷米与之。”董曰:“谨按注:大荒,大凶年也,大札,大疾疫也。移民者,辟灾就贱也;其有守不可移者,则输之粟。梁王移民移粟之举,正得《周礼》救荒之遣意,而孟子不取者,非不取夫此也,特讥其平居无事,不能行仁政,徒知罪罗面已耳。”④

《秋官・士师》亦云:“若邦凶荒,则以荒辩之法治之:令移民,通财,纠守,缓刑。”可见,“移民”,“通财”亦是一种荒年救荒的主要措施之一。关于移民《地官・廪人》亦云:“凡万民之食食者,人四釜,上也:人三釜,中也;人二釜,下也。若食不能人二釜,则令邦移民就谷,诏王杀邦用。”

以上所引诸条救荒措施,亦有:“舍禁”,“弛力”,“薄征”,“缓刑”及“杀邦用”。所谓:“舍禁”就是放宽有关市和山泽的禁令;“弛力”就是免除力役;“薄征”就是减轻租税;“缓刑”就是宽缓刑罚;“杀邦用”就是节减开支。

《周礼》中关于这些方面的记载亦见于其它章节,如:《地官・均人》“凡均力政,以岁上下:丰年则公旬用三日焉,中年则分旬用二日焉,无年则公旬一日焉。凶札则无力政,无才赋,不收地守,地职,不均地政。”《地官・司关》,“国凶札,则无关门之征,犹几。”《秋官・朝士》“若邦凶荒、札丧、寇戎之故,则令邦国,都家,县鄙虑刑贬。”贬,郑《注》曰:“犹减也。谓当图谋缓刑,切减国用,为民困也。”

而《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驰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几、七曰眚礼、八曰杀哀、九曰蕃乐、十曰多昏、十有一曰索鬼神、十有二曰除盗贼。”则,全面而备至地论述了救荒的各个方面。

宋儒吕祖谦曰:“聚万民者,札瘥凶荒,民皆转徙四方,故以政聚之。散利,是发公财已藏者;薄征,是减民租之未输者。此两者;荒征之大纲。缓刑,谓民迫于饥寒,不幸有过,缓其刑以哀之;驰力者,平时用民力,岁不过三日,今则休息之;舍禁,谓山虞林衡,皆舍去其禁,恣民取之;去几,谓去关防之讥察,使百货流通,商贾来市,此是救荒之要术;眚礼,谓凡礼文可省者省之,如有币无牲之类;杀哀,谓凡丧纪之节,一皆减损,专理会荒政;蕃乐,谓闭藏乐器不作;多昏,谓杀札多昏,使男女得以相保;索鬼神,谓靡神不举,并走群望之类。前说缓刑,后又说除盗贼,是经权皆举处,不幸民有过,固可哀矜,至于奸民,亦有伺变窃发者。凶荒之岁,民心易动,一夫叫呼,万夫皆集,故以除盗终之。”⑤论述可谓至微至细矣。

注释

①②班固.汉书・食货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

③ 逸周书・籴匡[M].北京:中华书局,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