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班长自荐书

班长自荐书

班长自荐书

班长自荐书范文第1篇

一、创设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1. 更新家长观念。据调查显示,学生的家庭藏书十分有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优秀的阅读资源,学生无法进行高质量的阅读,因而积极动员家长投入资金,为子女购买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是解决无好书可读的首要一环。这就需要教师多与家长沟通,可以开展家长会、进行家访或建立班级博客等途径向家长传达开展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努力更新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理解,改变家长陈旧的教育观念,以求得有力支持。

2. 创建书香班级。学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应当书籍丰富、资料繁多,可供学生自由选择、可进行“自主性”阅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班级要充实班级书架,开展相互借阅活动。一个班有几十名学生,你一本,我一本,每人都只有一本,如果每人各借出一本,放在班级书架上,那么一个人就能读到几十本不同的书籍了。

二、组织读书活动,兴趣带动阅读

1. 让挑战激发学生兴趣。为生活和命运阅读,是一个很高尚的阅读理念。如果我们的学生能为生活和命运阅读,那么课外阅读就完全没有问题,走上了一条光明大道。如何让“挑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首先要在生活中引导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发现“挑战”,这种挑战的任务是需要学生去补充知识或经验空白的,是从有痕到无痕,形成一种习惯的过程,当学生能自然而然地发现生活中的“挑战”,那么阅读就完成了,阅读习惯也形成了。

社会的重大事件都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如,现在世界各地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比较频繁,那么就可以乘机向学生推荐防震抗灾等方面的书籍。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和社会中的种种“挑战”,并适时地推荐与之相关的课外读物,这样学生就会充满兴趣地去阅读。久而久之,当学生对此方法形成了一种习惯或条件反射,就不用老师引导,学生也会自觉地去关注和阅读相关读物了,自然就变得事半功倍了。

2. 让影视作品带动学生阅读。教师可以通过影视作品来营造一种读书氛围。可以在课外阅读课上让学生欣赏一些被搬上银幕的经典名著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等学生对这些作品有了兴趣,再推荐学生去欣赏这些原著,势必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如,可以让学生欣赏《西游记》、《水浒传》等经典名著改编的电视剧;还有《哈利波特》、《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等优秀的动画片。这些已经被拍成电影的作品学生们肯定人人都喜欢。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对看电影、电视很感兴趣,所以通过看电影、电视再去阅读,这对孩子们提高阅读兴趣很有帮助,如果能和当前热映中的影视作品同步阅读或比较阅读,效果会更好。

3. 让班级读书会激励学生阅读。班级读书会能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所以,要经常开展一些有效的班级读书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班级读书会”主要的做法是:先引导学生用一段时间去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好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老师甚至邀请家长共同对作品进行自由的讨论,其间也可展出一些学生的读后感或其他作品。

如读了《哈利・波特》一书后,就可以进行一次“哈利・波特”的专题讨论,大家纷纷发表看法,既交流了阅读的感受,又交流了阅读方法,还使大家加深了对所读内容的理解。

三、推荐课外读物,引领正确方向

1. 推荐学生感兴趣的读物。现在对学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兴趣”二字,学生是一张白纸,他们一开始不可能真有自己的兴趣,关键还是看教师的正确引导。但是,由于学生的心理特征不一样,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所需要的也不一样,因而孩子和成人的观念更不一样,所以教师切不可以自己的兴趣出发去要求学生,在推荐课外读物时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如,可以向学生推荐《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等几代人所钟爱的儿童文学经典名著,也可以推荐《魔戒》、《哈利・波特》等风靡校园的时尚图书。

2. 推荐经典名著。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层次,是阅读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所以,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氛围下,我们可以适时地推荐一些经典名著让学生去读。如,当电视中正热播《新西游记》时,我们就可以推荐四大名著之《西游记》;当教学《草船借箭》后,就推荐《三国演义》;当学校进行“校园读书节”活动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中国的《唐诗三百首》,也可以推荐《绿野仙踪》、《爱的教育》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

3. 结合语文教材推荐读物。可以根据课文的类型、教学的需要,把推荐课外读物安排在教学的不同时段。

(1)课前推荐读物。课前推荐读物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与课文相关的知识,为学生学习本课储备能量。如,教师在上《再见了,亲人》一文之前,把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资料分发给大家,让学生通过自学了解一定的历史背景,为学生体会中朝人民的友谊打下基础。

(2)课中推荐课外读物。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难点、疑点,这时利用课外阅读就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做到“无师自通”。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学生对于“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难以理解。如果教师把鲁迅及革命志士遭到反动派迫害的读物分发给学生,让同学们通过阅读拓展材料,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这时,不等教师讲,学生已经能够准确地理解句子含义了。

(3)课后推荐课外读物。课文学完之后,学生可能意犹未尽,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与本文相关的课外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够扩大视野。如,学了《草船借箭》之后,向学生推荐少儿版《三国演义》;学完《全神贯注》之后,向学生推荐《雕塑大师罗丹》等。

四、指导阅读方式,提高阅读效率

1. 浏览性阅读。主要针对一些长篇的书籍,如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教材中节选了些中外名著的各种章节,在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时,要求可放宽,只作走马观花的浏览。这种阅读不受时间限制,比较轻松,而且文艺作品故事性强,有很大的吸引力。

班长自荐书范文第2篇

一、 学校图书基本情况

学区现有六年制完校X所,附设幼儿园X个。小学常规教学班X个,学校现有图书室、阅览室各一个,楼道图书阅览区四处,各班均配备了“班班有个图书角”项目设施,,创建了班级图书角。

二、图书排查清理情况反馈

1.接到上级部门关于图书排查清理通知后,我学区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组织全学区各六年级完校(教学点)、幼儿园负责人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对有出版社出版的普通图书,封面使用“教育部新课标推荐书目”“教育部新课标指定书目”“中小学生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系”“新课标课外指定阅读丛书”“教育部重点推荐”“教育部推荐”或“新课标重点推荐”“新课标推荐”等名称,传递虚假信息,严重误导学生和家长的情况作了详细说明,对此类图书误导师生的问题提高了思想认识,并对任务进行合理安排,确保了此项活动有序开展。

2.学校组织实施了以图书管理员重点清查和班主任协助排查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上下联动,对此次专项清查工作进行了任务分解。图书管理员对入册的语言类、文学类、艺术类图书分类检查,重点检查了文学类绘本、故事书、名著。各班主任利用班队会认真清查了班级图书角图书,对不符合规定的图书登记上报,完成清理工作。

经排查,我校(园)配备部分图书由上级部门配备,学校自选图书均从正规渠道购置,采购时进行了严格的审查把关,学校各类图书封面均无上述违规标识,不存在冒用国家教育部名义的情况。

三、学校今后的打算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加强对图书的管理,从图书的采购、整理入册等案方面加强审查,加强此类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明确学校职责分工,将此次专项行动与加强学校管理有机结合,科学有序推进。

2.完善长效机制。落实《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要求,把《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作为馆配图书的主要参考依据,按照“凡进必审”,“谁推荐谁负责”,“谁选用谁负责”原则,建立图书采购责任机制,把好新增图书入口关;要根据本地实际,按照“谁受赠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捐赠图书工作责任机制,明确审查流程,确保捐赠图书质量

班长自荐书范文第3篇

用公开选拔的方式,让一些人才脱颖而出,任职乡局级干部职位。这样的改革尝试,近些年在全国各地屡有探索。江苏仪征,就是其中之一。值得关注的是,在仪征乡局级干部公推公选中,群众评委和专职评委推荐得票分值占70%;在乡党委纪委领导班子公推直选中,以市四套班子、乡局级干部、乡镇党员的4:4:2的权重计算综合得票率,按照得票率高低和差额比例,提出候选人预备人选;在乡镇政府领导班子候选人初步人选公开推荐中,市四套班子和副处级干部、正乡局级干部和基层群众的推荐权重为4:4:2,各乡镇参加推荐大会的人员都在500人以上,约占乡镇人口总数的2%左右。

仪征的改革,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正式颁布并实施以来,按照中央扩大民主的思路,踏踏实实、稳步推进的一个地方版本。这也给仪征切切实实带来了很好的成效:通过民主和竞争的方式,由更多的人在更大的范围内挑选人才,想干事的人有了机会,会干事的人有了舞台,多干事的人有了待遇,干成事的人有了位置,形成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你追我赶、充满活力的生动局面。

不过,仪征的改革只是在干部入门的选拨环节破了题,如何进一步在退出机制上有所布局,我们充满期待。

仪征公选的职务从副职向正职推进,从选拔领导班子个体向领导班子群体推进,从机关部门的选拔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推进,实现了“点线面”的铺开。

“公推选拔干部,我们仪征不是全国第一家,也不是江苏第一家,但我们并不停留于一两个试点,而是坚持推进、不断深化,已形成一种政治生态。”江苏省仪征市组织部副部长鲁晓东告诉记者。

2002年,仪征在全市开始进行每年两次公推公选正科(局)级和副科(局)级干部,迄今为止已进行了11次。市财政局(副)局长、政研室主任、统计局(副)局长等都曾成为公推公选的职位。2004年,仪征市马集镇进行党委纪委领导班子公推直选改革,两年后这一试点推广到全市所有乡镇。同时,在3个乡镇进行党委书记、副书记由党员大会直接差额选举的试点。

2007年,仪征市乡镇政府集中换届,在乡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初步人选上,实行了全面公开推荐。推荐的范围包括驻乡镇的市乡两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乡镇机关全体人员、村居站所负责人、农村科技和专业技术人员、规模企业负责人及村居民代表等全方面人员,人数约占乡镇人口的2%。其中农民、农村科技人员、村居站所负责人等基层一线群众代表占推荐人员的75%左右。

目前,在仪征,通过公推公选选拔的干部已经占了当年提拔干部总数的50%左右。换届后的乡镇领导班子全部具有了大专大学及以上学历,形成以经济管理、农业、法律等专业为主的多学科综合形式。

这样的公推公选模式,已经成为仪征的名片。

扬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长金介绍说,“几年时间里,贺国强、李源潮、梁保华、王国生等领导同志都到过仪征调研,宣传、推广仪征经验。仪征的成功做法,已成为扬州市党的建设和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面旗帜。”

公推公选的干部已达50%

“仪征从上到下都晓得,政府干部是公推公选出来的,这个制度已经深入民心了。”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刘昌金对记者说。刘主任原是仪征电视台的通讯员,今年4月,他也参与了市委政研室主任的“角逐”。那次,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的竞争比例甚至达到了1:42。参与者众,可见一斑。

“将一些实质性领导岗位拿出来公选,是仪征干部踊跃参与公推公选的一个原因。”仪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云表示,2002年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乡(局)级领导干部甫一开始就拿出具有吸引力的实职岗位,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反响。据统计,仪征已进行的11次公开选拔,共涉及80个职位,有1736人次报名竞争,1547人通过资格审查,平均每个职位竞争比例为1:19.3。“我们不回避问题,改革是真是假,社会自会有评价。”而在高云看来,采取好的操作方法也一样重要。

在仪征,公推公选主要分为报名与资格审查、二轮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社会公示、市委常委会差额票决等环节。第一轮民主推荐人选,由仪征市四套班子领导干部、副处级干部,乡镇和市级机关部门党政正职干部,职位所在单位全体人员和下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等三个层面的人员进行推荐。按照4:4:2的权重确定推荐综合得票率,前六名经公示后进入第二轮民主推荐。第二轮民主推荐,按3:3:4的比例在仪征市四套班子领导干部、群众评委和专职评委三个层面中进行,群众评委随机从群众评委库中抽取,其构成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级机关部门、乡镇领导干部,以及基层干部、群众代表等。专职评委主要从扬州市级机关和其他县(市、区)具有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官资格的人员中临时聘请。这轮推荐组织命题演讲,群众评委和专职评委根据演讲情况现场投票推荐,综合得票率前三名者经公示后进入组织考察。市委常委会票决时,根据公开推荐和考察结果,按照综合得票率任用干部。

“尊重推荐结果”,“根据综合成绩择优选用”,这是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屡屡提及的。“考察中没有特殊情况的,如廉洁自律问题、作风问题等等,基本就任命第一名,这确保了公平公正的良好氛围。”负责公推公选具体组织工作的人员告诉记者,“尤其是今年采用了群众和专家评委之后,更获得了大家的认同。”

程序公正,搭建了人才涌现的平台。仪征市委书记卜宇和组织部部长高云都认为,公推公选中涌现的干部有30%左右的人本在他们视野之外。公推公选成了市委发现人才的“挖掘机”。

仪征市马集镇镇长陈飞就是被“挖掘”出的一个。2002年,还只是仪征审计局副股长的陈飞,经过当年的公推公选成为了市财政局副局长;2006年,他被派到谢集乡挂职党委副书记;2007年12月,乡镇政府换届选举探索候选人初步人选公开推荐,他报名参加了乡镇长的竞选,通过三个层面的推荐、公开演讲以及镇人代会选举,最终全票当选马集镇镇长。

另外,对公开选拔中入围前3名而未任用的人员,仪征市都纳入后备干部管理。高云介绍说,“这几年,第2、3名也得到了起用。我们对他们进行跟踪培养,适时推上乡(局)级领导干部助理岗位压担锻炼,对比较成熟的及时提拔使用,实现了公开选拔与后备干部的无缝衔接。”

有人来“争”乡镇书记的“宝座”

“不用介绍,我认识你,光辉书记。” 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曾经三次到仪征马集镇。2004年,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他,坐在会场后面观摩了那场公推直选。就在那次选举中,陈光辉胜出,出任马集镇党委书记。再次到马集时,李源潮一眼就认出了他。

但当时,陈光辉得知市委决定拿他当第一个“试验品”时,还以为上级领导和他开玩笑,问:“为什么是我?”在市委书记卜宇眼里,这却不过是一个巧合。“当时,上级部门决定在我们市进行试点,恰巧马集镇党委书记正常调动走了,就自然而然要在马集镇进行探索。”

试点取得了成功,其经验已经于2006年被推广到了全市所有的乡镇。

“角逐”乡镇党委书记的人实力都不弱。陈光辉记得,当时与他竞争党委书记一职的是另一个乡镇的党委副书记,实力很强,这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也激发了他“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的斗志和更加强烈的责任感。“现在对市委负责,也对群众负责。群众满意度是我们工作的首选,做每件事情都要掂量群众是否满意、是否获得认可。而且多做一些长远的事情,不能急功近利。”一年后,市委组织部就各级人大代表、群众代表、个体户等在全乡范围内搞了一个280多份的抽样调查,对陈光辉的新班子满意度在98.5% 。

“干部的工作作风发生了改变,从‘要’变成‘我要干’,实现在会上竞职演讲的承诺。虽然工资还是一样,但大家的竞争意识强了。不行的话,就会被淘汰掉 。”陈光辉回忆道,自己当年承诺要三年再造一个新马集,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结果提前一年完成了任务。接着他们又定下新目标:在完成的基础上再翻一番。现在,马集镇在扬州市排名已不再很靠后了,将目前28、29位的排名再靠前一些,是陈光辉和他的同事们共同的心愿。

参与角逐的还有党委纪委的班子成员。老曹,本是月塘乡的党委宣传委员,公推公选中输给了自己的同事――宣传科干事小包。“他学历比我高、理论功底比我强,虽然公推环节我的票数还挺高,但最终我以19票之差输了。”老曹,如今又竞争上了该乡的副镇长。他告诉记者,自己的长处在于行政工作的处理,“我做委员期间,主要的工作就是配合乡镇领导做行政工作,可能正是这点让很多人觉得我没有干好宣传委员的工作吧。”

与竞争者一起兴奋起来的还有那些普通党员们。全面推行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换届公推直选后,候选人不再由组织上直接提名,而是由党员群众举荐报名、党员个人自荐报名和组织推荐报名。在此基础上,通过召开乡镇全体党员大会民主推荐“两委”候选人初步人选。为了拓宽选人视野,乡镇党委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推荐,其他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在本乡镇推荐产生。市委召开全市干部大会,组织市四套班子领导干部、副处级干部、全体乡局级干部,公开推荐全部乡镇党委书记职位候选人初步人选。另外分别召开各个乡镇的全体党员大会,进行民主推荐,报名参与乡镇党委书记职位竞争的人做竞职演讲,现场回答党员的提问。在此基础上,按照市四套班子干部和副处级干部、乡局级干部、乡镇党员各占4:4:2的权重计算综合得票率,确定党委书记候选人入围人选;其他职位候选人入围人选,按照乡镇党员民主推荐得票数多少确定。市委常委会按照得票率高低和差额比例要求,提出“两位”候选人预备人员,乡镇党委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还经市委全委会表决通过。

这使得普通党员现在也可以直接选举乡镇党委书记,以往,他们这一权利由党代表来行使。“这对很多老党员来说是一个十分自豪的事情。一些老党员带着所有的荣誉过来参加投票。其中,青山镇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党员胸前挂满了荣誉勋章前来参会。”月塘乡一位老党员告诉记者。

乡镇领导班子候选人初步人选公开推荐

将乡镇领导班子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公开推荐,是仪征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又一力作。“这一个很厉害。这是将权力交给老百姓,由老百姓自己来推选领导人。”中央编译局研究员高新军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高评价不只来源于学者,这项工作被评为扬州市委、市政府2007年度创新、创优一等奖。

仪征市对此的制度安排是:乡镇长候选人初步人选除在本乡镇组织推荐外,还在全市分两个层面进行公开推荐。第一个层面是全体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和副处级以上干部中进行;第二个层面在全市正乡局级干部中进行。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和副处级以上干部、正乡局级干部和基层群众的推荐权重为4:4:2。为体现公平竞争,外单位竞争乡镇长职位的人员可以驻点调研,乡镇长人选还在公开推荐大会上进行竞职演讲。经过三个层面的公开推荐,按照综合得票率(或得票数)排名,确定乡镇长、副乡镇长候选人初步人选。在组织考察的基础上,市委分别召开常委会、全委会,差额票决乡镇长和副乡镇长候选人建议人选。三次差额遴选后,再经乡镇人代会选举,确定最终人选。

其中,各乡镇参加公开推荐人员分为7个方面:一是驻乡镇的市党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40人左右,占8%;二是本乡镇党代表、人大代表80人左右,占16%;三是乡镇机关全体工作人员40人左右,占8%;四是村居站所党政主要负责人40人左右,占8%;五是农村科技和专业人员80人左右,占16%;六是规模以上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20人左右,占4%;七是村居民代表200人左右,占40%。

前述月塘乡的曹副乡长,在本轮公推公选中胜出。在2006年3月的乡镇党委班子公推公选中失意于宣传委员的他,自2006年3月30号起,上班比其他人早,下班比其他人晚,所有的工作都比以前更认真。“党委换届全部公推公选是一个警钟,今后每一项工作都要干得好。”老曹告诉记者。一年的辛勤工作后,老曹于2007年9月份被提拔为副乡长。2007年底乡镇领导班子候选人初步人选公开推荐,他自我推荐竞争副乡长,终于以群众提名第二名、人大选举副乡长得票最高,当选副乡长。“我只比乡长少了两票。”老曹自豪的向记者屡屡提及。

不仅如此,差额推荐、差额票决、差额选举,还使一批新人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新当选的镇长有4名,占36%;新当选的副乡镇长有13名,占29%。

“仪征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的特点,一是公选的职务从副职向正职推进,原来基本上是副职选拔的多,后来逐步向正职推进,实现了点上的突破;二是公选对象上的突破,原来只是选拔领导班子个体,现在向领导班子群体推进,实现了线的突破;三是公选在岗位上的突破,原来是机关部门的选拔,现在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推进,实现了面的突破。”扬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长金如是总结说。

当镇长,没花一支烟,没花一分钱,没花一袋茶

“仪征的体制改革让我这样的一介平民,也能走上镇长这样的领导岗位,确实非常不容易。”马集镇镇长陈飞告诉记者,“仪征市的行政体制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仅对于我的一生,而且对于仪征的发展震动都是非常大的。当时我报考审计局、财政局,这两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我都不熟悉,可以说我没有花一支烟,没有花一分钱,没有花一袋茶,直到马集镇竞选镇长的过程,都体现出公开、公平、公正。”

公推公选正在成为有为者展示自己的舞台,借此他们可以尽快让组织部门了解和熟悉自己。刘昌金已参加过4次公推公选,每次都入围前三甲,“我没有在竞争的岗位上得到任用,可能是因为名额有限,或者是领导觉得我不太适合这个岗位。但我觉得只要我每次最大化展示出我的能力,我就是成功的。”

这个平台还将现任者的潜力极大的挖掘出来。在月塘乡党委书记张长海眼里,这是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淬火。他告诉记者:“竞选就要有承诺,而承诺了能否当选还要看党员群众是否信任你。一旦承诺了,就要把看家本领拿出来,不能给自己留后路。2006年我竞选时,承诺任期内财政收入从1000万增加到3000万。现在已经超额完成了。我们继续承诺要保持30%的增长速度。”

基础较为薄弱的月塘乡在2003年时,财政收入不过80多万。张长海的承诺让市委秘书长都替他捏一把汗。公推直选塑造的政通人和的气氛,是张长海底气十足的一个根本原因。他认为,公推直选增强了乡镇班子在群众中的威信和乡镇班子的自信心,有利于乡域内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是一个好事情,要充分相信我们的党员群众,不要怕他们出什么问题,不要再回到以往的包办代替。”

前面提到的月塘乡老党员也告诉记者,公推公选创造了一个新的事业平台。一些年轻人可以成为公务员,对干部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仅仅是工作能力方面的要求。群众自己选出来的班子,就会更支持他们的工作。

高云曾经总结道,公推公选使得广大干部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显著提高;工作作风更加优良,自觉主动深入基层,倾听民意民声,谋富民之策,做利民之事;工作激情更加昂扬,迸发出一股奋发向上的朝气、奋发有为的锐气、奋勇争先的志气,真正形成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你追我赶、充满活力的局面。

“我们刚开始搞的时候,也是有一些质疑的声音:这是不是在要官啊?大家以后还要在一起共事,这样竞争,怎么行?有人觉得落选了没面子,也有声音说过去乡镇书记一呼百应,这样搞是不是组织不信任那些乡镇书记了?但仪征一直坚持公推公选,尊重第一名。”组织部邵科长告诉记者:“我们组织部门也是通过这个平台了解更多的干部。不是第一名并不见得能力就不行,可能适合其他的岗位。我们还构建人才库,将前三名作为后备干部来管理。通过这几年的坚持,早期的异议声音都没有了。”

坚持就是胜利,仪征市委按照扩大民主的指导思想坚持做下来,是邵科长认为仪征之所以出现今日局面的关键原因。现在,仪征的干部选拔“工作量大了,但心闲了、关系也顺了。”

班长自荐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有效阅读;方法

我校地处农村,经济落后。学校硬件不足。图书室规模太小,书籍陈旧,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小学生的阅读需求;学生家庭经济普遍拮据,家长意识落后,不愿出钱为孩子买课外读物,课外书的来源成了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严重障碍。加之不少教师围着考试转,搞题海战术,无暇顾及学生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因而我校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能力相对滞后。

为了较大改变我校学生课外阅读这一低效、落后的现状,达到新课标所规定的阅读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途径和方法作了一些探索。

一、广集书源,扩宽视野

1、充实学校图书室,优化图书管理。学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添置了一部分儿童图书,提供学生借阅。由于我校图书室场地较窄,不能满足全校学生同时借阅,只能分批借阅。我班就将学生分成5组,每周轮换到图书室选书借书,借回后放到班级图书角供全班借阅。

2、积极发动学生开展“献一读百”活动,在班上创建起班级图书角。我校为各班配置了一个图书柜,为充实书柜内容,我们采用了学校提供和学生捐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教师发动同学们把自己家的书拿出来,在班上的图书角集中,大家可以交换看。为了保证图书不被丢失或损坏,班上实行了严格的图书管理制度:班级推荐责任心强的同学当图书管理员,把同学们带来的书按“编号、书本主人姓名、书目、价格”一一登记造册,实行借书登记、还书签名、损坏赔偿的管理办法。为了确保有好书不断充实到班级图书角中来,我们每月对学生捐书的借阅次数进行评比,评出“十佳最受欢迎书目”表彰此书的捐书者。这样就很大程度地解决学生阅读的书源问题,也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捐书积极性。

3、当然,并不是将学生捐的所有书籍都拿人到图书角中去。老师要进行必要的筛选和推荐,指导他们读好书。

二、加强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的本质不在于让学生学会,而在于使学生会学。因而,阅读方法的指导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1、做好读物推荐。由于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阅读。作为教师,必须根据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在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时,我就向学生推荐一些动漫故事、童话、寓言和神话故事等喜闻乐见的书籍;在课堂教学中,我就讲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课外知识,设置悬念,启发他们到课外阅读中去寻找答案;在每次作文教学之前,就向学生推荐一些相应的课外读物,使其有的放矢,得到阅读和习作的双丰收。我在每周都要向学生展示一份新的“课外阅读推荐目录”,在每次长假前也要进行“好书推荐”,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导航。

2、加强读法指导。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法、扫读法和跳读法。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了解文章的文字和内容,通常在对选中的内容,自己觉得十分有用和感兴趣的内容的阅读采用这种方法;扫读法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浏览全文,综述大意,在课外中,常用的是用扫读法;跳读法则是自己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对于与问题无关的一扫而过,相关内容就细读或作上记录。课外阅读的培养,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切忌揠苗助长。要掌握一般的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

班长自荐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班级读书会 亲子阅读 经典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221-011 阅读对学生有深远的意义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在语文学习能力中占据了核心位置,它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助力,是培养学生语感最直接的途径,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必要手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从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对课外阅读提出量的要求,这在我国教学大纲中还是第一次,充分显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地位。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我深知广泛的、高品位的课外阅读给学生的发展带来的无穷益处。

2 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对于本班学生调查表明,在书籍和电视、电脑之间,80.2%的孩子选择了电视或电脑。大多数孩子对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的兴趣浓厚,真正对阅读感兴趣,能在课外阅读中汲取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素质、享受阅读中的快乐的学生仅占极小部分,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存在着被动性(阅读动机是外界的压力,如考试、教师的检查等)、排斥性(对读物不感兴趣,甚至厌烦)、随机性(读书无目的无计划)、阅读品位低(纯消遣性)和阅读习惯差(不能正确运用读书方法,走马观花)等现象。班级中79.6%的家长对于如何帮助孩子选择适合阅读的书籍有困惑,能够在家庭中主动创设氛围,积极而有效地引导孩子看书的家长更是少之又少,学生的阅读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在21世纪这个资讯爆炸、知识快速积累与突飞猛进的时代,如何有效、迅速地获取知识,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阅读。阅读能力至关重要,然而现实中,教师花了很大精力投入到课堂阅读教学中,投入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上,但不尽人意,学生阅读处于一种低效的状态。

那么,怎样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改变学生盲目而低效的阅读现状,实现阅读真正的意义,让学生受益终身呢?在班级中,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开展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以学生为本,营建和谐的师生阅读生态圈是切实可行的做法。在书香氛围浓厚的班级中,学生以书为友,蔚成普遍的读书文化。因此,在班级展开阅读活动至关重要。

3 概念界定

“班级读书会”顾名思义就是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讨论和交流。一般做法是,先引导孩子用一段时间去读一本老师或同学推荐的好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老师以及家长共同对作品进行自由的讨论,其间也可展出一些孩子的读后感或其他作品。它是一个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推进课外阅读水平的有效方法。

4 班级读书会的价值取向

班级读书会作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阅读活动,有其特定的价值追求与优势所在。首先,班级读书会的交流是建筑在个体自由阅读的基础上,如果仅是前期自然状态的低水平简单重复,显然是一种内耗。其次,班级读书会因为“互动阅读”的特点,组织内各成员背景的差异为个体间的交流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加之读书会带领人的策略规划,都为“深度阅读”提供了可能。再次,“深度阅读”使得阅读者体验到了超越感官的欢愉,促使他们同阅读建立起更为稳固的情感联系,其实质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情趣阅读”。我们以为,这正是课外阅读进入课堂的最大意义所在,也是对当下儿童阅读平面化、功利化的一种颠覆与反正引领。

4.1?教师推荐,扩充阅读量

浩淼如烟的书海庞杂繁复,而孩子们的时间却是非常有限,这些书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求知欲强,需要有充足的读物供他们阅读,所以书籍的挑选尤为重要。可以根据学生在阅读时的13项倾向作为参考来挑选:(1)短篇,内容连续、完整的故事。(2)利用知识性儿童读物,或从直接观察中获得经验。(3)喜欢幻想性题材的故事。(4)能够了解简单的传记和历史故事。(5)喜欢用戏剧表演的方式来表达他看过的简单的故事。(6)喜欢用问答的方式来探讨故事的内容以及人物活动的细节。(7)期待故事情节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8)对儿童读物中所提到的规则感兴趣。(9)喜欢幽默、意外的故事结局。(10)喜欢字句活泼、内容变化大、充满热闹、愉快气氛的读物。(11)喜欢高声朗读。(12)喜欢介绍自然界、动物界的儿童读物。(13)喜欢介绍不同生活型态和自然环境的儿童读物。教师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找到合适的书目推荐给学生。

4.2?学生推荐,符合心理需求

儿童的特点是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活泼而富有想象力。呆板的形象,生硬的道理,与童心无缘。从这个角度出发,要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就要寻找切合他们心理特点的书。解放儿童的心,保护儿童的想象世界,承认游戏是重要的,满足儿童潜意识中的需求……儿童文学作品的这些特性,正与学生的心理需求相合。学生自由推荐,就是利用读书会的时机,请学生自发推荐喜爱看的书目。推荐书目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说说推荐的原因,也可以挑选精彩片段进行朗读;可以是班级读书会活动的时机,也可以是书友小队的活动时间……这样才能从多角度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于他们阅读并受喜爱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