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给家乡孩子的信

给家乡孩子的信

给家乡孩子的信

给家乡孩子的信范文第1篇

巴金告诉同学们:只要对文章有感情就绝对写得好!

巴金还要告诉我们:生命不不在于享受,而在于给予!希望我们要珍惜时间!

看了这篇文章我有一个问题。什么是让生命开花结果?我围绕这个问题有把课文读了几遍之后终于明白了。意思是: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综合生活和实际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不然就白活了。

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给家乡孩子的信范文第2篇

在这篇课文中,最难理解的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课前就让学生去搜集资料,再结合《一课一练》中资料卡以及课文后面“作家卡片”中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巴金取得的成就,以及他淡泊名利的品格。课堂上,我指导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画出让自己感悟深刻的句子,画出巴金爷爷阐述生命意义的句子等,再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想想巴金奉献了什么?他的生命开花了吗?并且在句子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交流体会,有感情朗读,再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自己的身边还有哪些人也在默默地为国家、为社会奉献着,最后,说说自己准备如何让生命开花结果。通过交流,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确实在于奉献而不是享受,感受到了“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都得不到”,深切地领悟了巴金爷爷对生命的理解和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抓“巴金爷爷为什么要给孩子们写信?”引导学生品析词句、想象体会,通过感情朗读感受文字背后的那份浓浓爱意。重点抓住“终于”和“千金重”两个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的感情。通过让学生感受巴金爷爷写信很吃力,由于爱孩子,还是提起了笔,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拉近和巴金爷爷的情感距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让孩子对巴金产生了爱,产生了感情,才会自觉地去聆听这位老人的教导。

以“你读懂这封信了吗?”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和巴金爷爷对话,在有感悟的地方留下思考的足迹。信中的语言并不难懂,中段的学生通过静静地与文本对话,联系课前搜集的信息,应该都能从信中读懂些什么,或是巴金对祖国人民的爱,或是如何写作,或是关于奉献的道理,或是如何对待活着的每一天,希望通过这样的一次心灵的交流,去读懂巴金的心,去感受朴素话语中的真情和真理。教师的作用就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字背后的心语。课堂上我努力营造一个交流场,在W生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点拨(如写作:听老师读,谈对句子新的体会),在学生理解还不够深入时及时引向更深的方向(引:巴金的生命开花了吗?学生交流巴金相关的信息,要求用简洁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是对课外搜集信息的一次整合和运用,巴金鲜活的例子让学生更深地感悟了生命的意义),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反复朗读中加深对文本的体会,学生培养了语感,发展了思维,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说实话,我对巴老的认识也不多,仅仅停留在几篇散文建立的模糊印象。至于他的大部头,还没有认真拜读。为了备课,我查阅许多资料。沈从文先生这样评论巴金,“太偏爱读法国革命史,太容易受身边一点现象耗费感情。前者增加迷信,后者增加痛苦。”“感情太热,理性与感情对立时,却被感情常常占了胜利。”读过法国革命史的人当然都会知道这种评论的意义。冰心:“一位最可爱可佩的作家,为人真诚,在恋爱和婚姻的态度上严肃专一,一生追求光明的人,不是为写作而写作的作家。”这个评价和《家》《春》《秋》一起读,感觉将会更加强烈。萧乾:“挚友、益友和畏友”。 萧乾特别说道:“巴金的伟大,在于敢否定自己。”如果读过卢梭的《忏悔录》的人当然都明白这句话的分量。

巴老逝世了,人们都在怀念着这位世纪老人。肃穆的挽联,奔走的人群,诉说着巴老最后的生命符号和轨迹,而字里行间流露着崇敬和感怀。我惊讶于一个人的离去会唤醒大众的视觉苏醒,让很多的艺术大师为之扼腕,更让多少青年动容。我震撼于他的悄然离去,在他瘦弱的肩膀上担负的是民族文化复兴的重任,在生命的最后历程里,没有悲伤和绝望,只有奋起、进取,他改变的不仅是他的读者,更是一代又一代人对生命的重新审视。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这是巴金荣获2003年“感动中国”时的颁奖辞,不难看出人们对这位老人的敬爱与怀念。

他走了,被病痛折磨几十年后终于走了,这对屡次要求安乐死的巴金无疑是一种解脱。对于巴金的死,我也不能说我没有悲伤,可是我的悲伤仍然为全中国封建大家庭里那些逝去的美丽而痛苦的灵魂:祭奠巴金,乃是要读巴金,读他的良知,读他的人格,读他永远和命运抗争的精神。

而我唯一要做的正是这一点。读巴金,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给家乡孩子的信范文第3篇

来到安徽省临泉县关庙镇师寨村的当天,36岁的师昆正架着双拐在村头艰难行走。每天,他都要走出家门,去呼吸乡间泥土的气息。师昆说,这是他单调生活中不多的快乐时刻。

如果不是患病,师昆或许早就走向了通都大邑。在初中上学时,他成绩优异,并屡屡在镇里和县里的学科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正当15岁的师昆对人生充满憧憬的时候,病魔来临了。一段时期,他感到腰腿莫名其妙地疼痛,去医院检查,得出的结论是患上了风湿。

一边吃药打针,一边勤奋求学。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临泉县一所重点高中。

高中3年,病魔一刻也没有停止折磨。师昆的病情更加严重,腰背也一天天地弯了下去。为了维持繁重的学习生活,他不得不服用大量止痛药。高考时节,枯瘦如柴的身体让他成为失败者。

无奈中,师昆回到了家乡。此时,为了给他治病、上学,父母已把家里的东西卖光。更让师昆痛苦的是,最终的检查诊断结果显示,自己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专家介绍,这种病在早期不易被诊断出来,等到身体出现了残疾,病情已是发展到晚期。目前,国际、国内都没有根治的方法。

看着师昆可怜的模样,一些村邻建议他走出家门,到大城市里乞讨。面对好言相劝,师昆沉默了。

1991年的一天,父亲甚至从集镇上带回了一名算命先生,让师昆跟着先生学算命。但是,师昆再次婉拒了。

赋闲在家的师昆,还被一些不“安分”的人打起了主意。前些年,由于当地农民负担较为沉重,干群对立情绪较大,一些人便动员师昆带头“上访”。理由是,师昆是个残疾人,而且能够舞文弄墨,有他的“加盟”,会使上访的效果更好一些。这些人甚至许诺,事成之后,给师昆一笔报酬。

“我是个残疾人,但我的心灵不能残疾。”师昆在日记中写道:“只要我没有倒下,就要自食其力,亏良心的事情坚决不能做。”

艰难中,师昆拿起了手中的笔,写起了文章。令他很高兴的是,居然还有人欣赏,不时地,一些文章见诸报端或被电台播发。久而久之,他在当地渐渐有了点“名声”。

或许是因为“名人效应”,1993年,师资力量薄弱的村小学,请师昆去当代课老师,每月的报酬是30元。走上讲台,佝偻着身体的他,格外珍惜这难得的机会。

师昆带的班,孩子特别难管。当他在上面讲课时,有学生在下面公然下棋;当师昆提出批评时,个别学生竟挥舞着拳头要和他较量;当师昆第一次布置作业时,有一个孩子不但一字不写,反而给他画了两张漫画像。

打退堂鼓?撒手不干?面对困难作如此选择,师昆感到面部发烧。“我可以一走了之,但是这群孩子毕竟还小,带好他们是我的责任啊!”

那个周末,师昆把几个不听话的同学留了下来,发给他们每人一本连环画。这对乡村里的孩子来说,可是个新鲜事。他们本以为师昆会对他们狠狠训斥一顿,没想到却碰到了“意外”。

以后的日子,师昆给这些顽皮的孩子们讲故事,和他们一块做游戏,有时候还和他们一块下象棋。闲暇之余,师昆一跛一瘸地家访。

努力终于得到回报,这些原本把师昆不当回事的孩子,也改变了看法,开始热爱上学。

一年后,因为种种缘故,师昆被辞退了。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许多年过去了,那几个顽皮孩子有的考上了美术学院,有的技校毕业后去了南方的电子厂……他们每次回到家乡总要到师昆这里坐坐,和他唠唠在外的酸甜苦辣。

教师生涯,让师昆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也激发了他前进的动力。尽管病魔夺去了他上大学的机会,但是师昆将大量的时间放在了坚持自学上,一直学完大学课程。“知识或许无法改变我的命运,但是,我可以用它帮助别人改变命运。”他说。

看到不少乡村孩子学英语十分吃力,师昆坐不住了,他决定办个免费的英语培训班。告示贴出后,一下子引来了40多名孩子。一年后,一些孩子如愿进入高中,师昆欣慰地笑了。他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残而不废的人。

有人说师昆很傻:一个残疾人不设法想着挣钱,还瞎捣鼓着写文章、教书育人,将来生活都会成问题。可师昆认为,无论生活怎样艰难,都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绝不能改变前进的方向。如果身体残疾了,灵魂也残疾了,那才是真正的残疾。

世间多一所学校,人新时代更和一座监狱

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人生挣扎,让师昆深刻地感到,之于脚下这片土地,自己仍然还有用处。也因此,他在闲暇之余,苦苦求索着人生的新航向。

当其时,民工潮开始漫卷乡村,不少乡亲们离开土地,离开家乡。伴随着务工潮,“留守孩子”的问题出现了。师昆曾经亲眼目睹:一名年仅8岁的孩子,因为无人照顾,在一次玩水中不幸淹死。更有甚者,有孩子跟大人到城里乞讨,连学都不上了。

“世间多一所学校,人间便少一座监狱。”为孩子们命运揪心的师昆,强烈生出了“仿效武训办义学”的想法,不收任何费用。

村民的信任和“想为村里做点事”的想法,使师昆最终说服了父母。利用自家的两间房子,师昆办起了学前班。在村民们一再坚持交费的情况下,师昆最终勉强决定,每名学生每学期只收“看护费”50元。

1997年,学前班迎来了第一批30多个学生。看着坐满孩子的教室,师昆的眼睛湿润了。

为了教好这些孩子,师昆买了不少的儿童书籍,配置了录音机和教学磁带,自学了弹奏电子琴,甚至,还到城里的学校求教。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为孩子们铸造一个好的人生起点。

20以内的加减法、汉语拼音……这些基本的知识,师昆自然要一一教授。但是,师昆付出努力最多的,却是教会他们怎样做人。

班里的两个孩子小伟和小林曾经因为一角钱的归属发生争执,找到师昆裁决。看着两个泪流满面的孩子,师昆故意对他们说:“这钱我撕碎算了。”小伟对此无所谓,可小林却坚决不同意。师昆笑着对小伟说:“不是你的钱,撕碎了你不心疼,这钱应该是小林的。”师昆没有责怪小伟,而是说起了颜回“路不拾遗”的故事。在师昆的娓娓讲述中,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圣洁的种子。

孩子们不懂得互相谦让,师昆便教授“孔融让梨”;在原野里嬉戏时,师昆不失时机讲述“拔苗助长”……师昆的循循善诱,让孩子们的生活变得格外丰富,人也变得格外懂事。

一次,邻居来代收电费,半开玩笑地说师昆的电表有毛病,偷了电。师昆交给那位邻居1元钱:“你把这钱偷偷丢在班里,如果孩子发现了钱不主动交上来,就说明我偷了电。”邻居照办了。5分钟后,一个名叫小强的孩子走了进来,将钱交给师昆。目睹此景,邻居惊讶地说:“你能教出这样的一群孩子,是不会干偷偷摸摸的事情的,我服了。”

为了带好这些孩子,师昆每天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烧上两暖瓶开水。即使天气热的时候,孩子们也一律不准喝生凉水。每逢阴天下雨,只要家长不来接孩子,师昆向来都是免费给孩子们提供伙食。为了使孩子们开心,家长放心,师昆还尽量不给孩子们放假,千方百计充实他们的课余时间。为此,他不仅买来了大量儿童图画书让他们在课外时间阅读,还买来皮球等玩具带着他们到野外做游戏……

师昆的敬业、勤奋以及带来的良好效果,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和肯定。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外村孩子投亲靠友,来学前班读书。

一说起师昆教学的事情,74岁的老人师王氏就感动得直掉眼泪。前些年,师王氏的儿子和儿媳妇被人杀害了。无奈之下,她便将小孙子送到师昆这里来上学。师昆不但坚决不要学费,还给孩子买来铅笔、作业本,一直免费上了3年。师王氏忙碌时,师昆就让孩子在自己家里吃饭。

令很多人感到惋惜的是,2007年,病情加重、只能依靠拐杖艰难行走的师昆,再也登不上讲台,持续10年的学前班只能停办。

谈及办学经历,师昆十分感慨地说:“我为生我养我的故乡做过一些有意义的事,在老少爷们眼里,我还是一个有用的人,仅此一点也就够了。”

只要没有倒下,就一定要发光发热

在乡亲们的眼中,有文化的师昆是他们的代言人。

此话不假。前些年,村里电话没有普及。在家的留守妇女和老人,要与在外务工的亲人联系,唯一的途径只有书信。于是,喜欢“舞文弄墨”的师昆又为乡亲们担当起义务写信人。

师昆平均每年要给乡亲们义务写家信近百封,信纸等也是他自己出钱买的。每当接到外面来信,乡亲们总是让师昆帮助念念。末了时,师昆又会根据来信的内容回复。师昆说:“我总是带着感情为他们写下一行行真诚的祝福。他们听了我写的信赞不绝口,说连他们没想到的问候都给表达了出来。听着他们赞扬的话语,我心里比看到自己的文章印成铅字还甜蜜。”

在师寨村,还流传着这样一些故事:身体残疾至今孑然一身的师昆,却以书信的形式,促成了几对姻缘。

村里的一名小伙经人介绍认识了邻村的一位姑娘。姑娘嫌小伙个头有些矮,便拒绝答应这门亲事。已经是大龄的小伙心中无比苦闷,便向师昆诉说自己的烦恼。师昆据此代他给女方写了多封情书,女方看后大受感动,最终竟同意了这门亲事。如今,结婚多年的这对夫妇,已经有了一双儿女……

村民们需要领救济,常常前来请师昆帮助写申请。这么多年,他写救济申请不下100次,但是,从来没有为自己写过一次。甚至,在当地党委、政府主动前来帮助他修缮危房时,师昆也坚持将不多的名额让给他人。

尽管自强不息,始终与厄运抗争,但是,师昆的处境仍然越来越艰难。今年,病情加重的他,已经不能独立行走,只好架起了拐杖。学前班不办了,空余的时间也多了。寂寥之中,师昆托人买了一台二手电脑,开始了系统的写作。他把目光投向了贫困乡村、弱势农民,写他们的喜怒哀乐,写他们的艰难困苦。

时至今日,师昆已写作了3部长篇小说和200多篇散文、小小说和杂文。他用“观天蛙”的笔名把这些文章发表在网络上。他希望,能够将农村里出现的不少问题,通过网络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进而改变父老乡亲们面临的一些窘境,让他们的生活更好一些。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为城乡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遭遇了不少窘境。为此,师昆以悲悯的情怀,喜闻乐见的形式,给予文学关注。邻村3个女孩外出打工,有姿色的桂不愿意当老板的“金丝鸟”,只好一次次地换企业。两个“听话”的女孩子在“就范”后都挣着了钱,可倔强的桂没有,回到村里,受到村民奚落和指责,“桂的父亲也恨自己养了这么个不争气的女儿”。于是,就有了《打工女孩》。

给家乡孩子的信范文第4篇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

1.亲情交流缺乏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但父母常年在外打拼,和孩子相聚的时间非常短暂,这也让孩子对父母感到陌生。尽管在暑假,很多留守儿童会像候鸟一般,从家乡来到父母务工之地,与父母相聚的同时也来开开眼界,但事实上,父母似乎有永远干不完的活,孩子每天不是窝在出租屋里看电视、玩手机,就是被父母带到工作场所,忙碌的父母几乎顾不上和他们说话。这样的相聚,对孩子来说,是从一种留守到另一种留守,只是换了个场地而已。留守儿童常年不见父母,亲情交流缺乏,对父母倍加“思念”,“只要爸爸妈妈能回家陪我,我不需要他们买礼物和新衣服”“想爸爸妈妈经常在家”,有许多心里话也不知道找谁倾诉,久而久之,孩子因缺少心理慰藉而倍感孤独,进而造成性格孤僻,不善于与人交往沟通,甚至会影响到其今后在工作上爱心和责任心的缺失。

2.教育监管缺位

年轻的父母外出打工,在家监护儿童的任务自然就落在祖?身上。祖辈们年纪大、文化水平低,还要承担大量的家务和田间劳作,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照看孩子感到吃力”,只能是对孩子生活的基本监护,而对于家庭教育则由于无能为力而很少涉及,留守儿童在学习和行为上常常处于无人辅导和管教的状态。对孩子的学习认识不够,平时很少过问也无力辅导孩子的作业,作业有无完成、正确率如何等,一切“顺其自然”,靠的就是孩子的自觉。尽管为了家校联系方便,祖辈们都有手机,但其在手机使用上不像年轻人那样轻而易举,不会使用QQ、微信,到田间地里干农活时经常不带身边,教师要能及时联系到他们都会有一定困难,更不要说他们主动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了,家校难以形成教育合力。此外,农村农闲时搓麻将风气盛行也让孩子深受不良影响。

3.精神追求缺失

父母外出务工,无非是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让孩子有更好的未来。因为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家长对孩子有愧疚心理,为了弥补自己对孩子亲情的缺失,往往会出现“以物质补精神”之举,用礼物来表达对孩子的爱,在物质方面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只要是能买到的,以此来表明自己对孩子的关爱,但对孩子的内心需求却极少关注。父母长期在外,一年中陪伴孩子的时间也是屈指可数,孩子内心的变化当然也就不得而知了,更别谈对于孩子精神世界的充实。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心、理解和激励等,包括在生活、学习和品德等方面的。一味地以物质来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忽略孩子的精神世界,易误导孩子片面追求物质,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根源是留守儿童父母的流动,因为父母流动且无力带上孩子,便产生了留守儿童群体,也因为父母不能经常回家,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具体表现为如下方面:

1.家庭结构不完整

父母的流动不仅直接产生了“留守儿童”,而且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使得儿童的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变得不完整,进而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调和弱化。完整的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应该是包括父母双方对孩子的影响,[1]父母双方形成的教育“合力”是促使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而家庭结构的不完整不仅使得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教育的“合力”受到消解,而且由祖辈来承担监管儿童的职责,他们无论从年龄上还是文化上都比不上父母,这也使得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进一步恶化。

2.家长责任感缺失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经济欠发展,迫于生活的压力,农村主要劳动力转移到城镇,留下小孩在农村由年迈的老人来照顾。为了改善家庭生活,给子女未来发展以更好的经济支持,他们在经济利益与子女教育的取舍上往往选择前者,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现实生活当中的无可奈何。同时,父母常年在外打拼,工作和照顾孩子不能两全,没有承担起作为家长应有的教育和监管孩子的职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3.家庭教育意识不强

父母外出打工无暇管教,年迈的祖辈又没怎么受过教育而无力管教,难以在孩子学业和成长方面承担起监护人的重任。调查中发现,祖辈所受教育水平有限,依据以往带子女的经验来管教孙辈,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没能结合当今孩子的成长特点而与时俱进。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上,监护人常常表现为或是教育方式不是简单粗暴就是过于溺爱,[2] 或是过度依赖学校,将孩子的学业全权托付给学校,寄托于教师的管教。[3] 孩子一回家,在教育上就基本处于无人管的状态,正如教师所感慨的那样,“给学生布不布置家庭作业都差不多,因为学生在家中很难落实。”为此,有些学校的教师就让孩子在放学后留半小时做“家庭作业”。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改进对策

1.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

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儿童不再留守。为此,政府应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乡村资源,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大力扶持和发展农村地方企业,企业用人主要来自当地农村劳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创业补贴,鼓励返乡人员在家乡创业,创办家庭农场,开展果蔬种植、家禽养殖等。无论是到企业就业还是自主创业,政府都需要加强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创业就业能力,促进返乡就业创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农村家长离土不离乡,这样,父母就可以和孩子长期在一起了,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4]

2.提高父母的责任意识

提高父母的责任意识,与孩子保持沟通,时刻了解孩子的心声。在外打工的父母应主动并经常地与孩子作沟通和交流,深入孩子的内心,询问他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心理状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家长应尽可能让一方留在孩子身边,倘若双方都外出打工,尽量选择在离家较近的地方工作。如若条件允许,要尽可能多回家与孩子相聚;若不能常回家,也需要多利用通讯工具同孩子保持密切的联系,在与孩子亲情交流的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家的温暖,同时也要向家里的老人和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以清楚了解孩子的近况。

3.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给家乡孩子的信范文第5篇

我很喜欢鼓捣这样的课。每一届孩子,每一个班,一定会出现一两个有写作天赋的孩子。这简直就是上帝的恩赐!他老人家好像是想告诉我们:写作能力其实是一种本能,是生命的自然绽放和天性的自然流露。为了点化和鼓励人类,他就让部分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把这种本能展示出来。于是,我们有了一个迷死人的词组,叫“才子才女”。

这一届的孙美意,比起上一届的苏致雅、上上届的冉雪立(他们都在北京大学和课堂内外联合举办的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中获得过一等奖)就有很大不同。苏致雅和冉雪立是痴爱文言,才情四溢,还多少有点儿精灵古怪。但整体学习成绩还不算特别拔尖。而孙美意呢,不太相同。首先她的学习成绩超好,一直是年级第一名;其次,她的文字风格颇有大家风范:端庄又不乏活泼,沉稳亦不缺机灵。个子矮矮,略显瘦弱的12岁小姑娘,做人做事都稳重得体,她的文字的感觉和她的个性特质完全吻合。

我见过不少天才型少年,文字中有诡异的聪慧。更有少部分受流行文化的影响,简直就是接近狡黠和轻率了。而孙美意不,她是长在乡间的淳朴的农家孩子,因受了自然的恩泽而拥有了表达的情怀和力量。她的文字中有泥土的芬芳。

我觉得,在当今解构一切、游戏一切的文化背景下,这样的孩子特别可敬。

天才少年是天生的,几乎跟我们的语文教育无关。事实上也无法让孩子们向他们学习什么。而孙美意不一样,她是能说善写的邻家同学。研究她,孩子们可以发现不少写作的规律呢。

我让孩子们静静地读班刊《热爱生命》,然后再自由发表意见。孙美意是唯一一个几乎所有作文都入选班刊的同学。我在想,应该给这个孩子编一本专辑了,献给她即将到来的13岁。

“孙美意下笔好狠!”一个孩子嚷嚷。

所有孩子便转过头去盯着坐在最后一排的吕信鹏使劲笑。

我明白,他指的是孙美意的作文《我身边的“老班长”》。这篇作文写的是已经“卸任”的初一上期的班长吕信鹏,写得那个叫入木三分。孩子们写同学,多喜欢拣“好的写”,不外乎学习勤奋,工作认真,锻炼刻苦,爱帮助人等等什么的。但孙美意不,卸任班长的好多“不太光彩的细节”,都给曝光了。

“同学们如何看待这个‘狠’?”

“我觉得这个‘狠’就是真诚,是真实。”一个孩子说。

“我觉得不是‘狠’,而是‘很’,观察很仔细,记忆很深刻,描写很细致。孙美意没有粉饰,也没有装模作样。她看到什么,就写下什么。就像老师说的‘忠诚于自己的眼睛和内心’。”我点头赞赏。这是一个有思想有深度的孩子。

“孙美意的确把老班长的弱点写了出来,但读完,我更喜欢老班长了。虽然她写得很准确,但并不尖刻,她是带着善意去描绘的。”许多同学点头表示赞赏。

“我们问问当事人,他读了有什么感觉。”我含笑着转向吕信鹏。

吕信鹏这个小男孩儿,可爱得紧。身材高大,性格天真幼稚。站起来,抓着脑门,结结巴巴地高声说:“她―――写的就是―――我嘛!”

全班爆笑。

“你不恼?”我追问。

“恼什么?大老爷们儿呢!”

大家笑得更欢了。

等他们笑够了,我很严肃地说:“谢谢吕信鹏,他读懂了孙美意。一个怀着善意给你画像的人是应该被尊重的,我们应该庆幸在同学的笔下认识了自我。未来的吕信鹏会长大会成熟会越来越优秀,但是,孙美意记下的还有很多可爱缺陷的12岁的吕信鹏同样可爱呢!”

大家哈哈大笑。

“你们觉得孙美意的作文有什么特点呢?”

“她经常写故乡。”

“她笔下有很多很多小人物。”

“她特别善于描写。”

“她观察什么都很独特。”

……

我说:“老师读孙美意的文章,最感动的是她的故乡系列。北京是一座移民城市,大部分新北京人都是离乡背井来首都打拼的,我们很多同学的爸爸妈妈就是这样。可是,遗憾的是,为什么极少有同学写故乡呢?”

孩子们陷入了沉思。

事实上,对于这些文字,连已到中年的我也感到很“惊艳”。孙美意四岁就离开故乡到了北京。对于一个普通的孩子而言,四岁以前几乎是一个模糊的生命阶段。孙美意却表现出了异质:在她的早期记忆中,故乡是木质雕刻画,凹凸有致。

这是一个小小年纪就有乡愁的孩子。

这是一个在很小很小的年龄就拥有了创作的冲动和要用文字为自己撰写《史记》的孩子。

相关期刊更多

老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

出版史料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

深圳特区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