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逍遥游

逍遥游

逍遥游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庄子 逍遥游

abstract: zhuang zi believes that detached from the secular life is the supreme realm of one’s life. “peripateticism”. we should completely lose the constraint and restriction of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realistic society. it also deserves our attention that the thought was annotated in zhuang zi’s peripateticism.

keywords: zhuang zi peripateticism

《逍遥游》作为《庄子》的开篇,列内七篇之首,是贯穿全书的总纲,也是连接所有哲学问题的主线,意味深远。它既是《庄子》的逻辑起点,也是《庄子》的逻辑终点。庄子把现实生活中的功名利禄看得很淡,在他看来,追求功名利禄,就不会有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以楚国神庙中供奉的神龟为例说,龟宁可活着曳尾于涂泥之中,也不愿意死而藏于庙堂之上。富贵不能使人全生,却是人的枷锁。至人无我、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便有了绝对的自由。

“逍遥”一词,在《庄子》中出现三十六次,如“逍遥乎寝卧其下”[①]《逍遥游》),“逍遥乎无为之业”[②]《大宗师》),“以游逍遥之虚”,“逍遥无为也”(《天运》),“逍遥乎无业之业”(《达生》),“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让王》)。关于“逍遥游”的解释很多,但是基本意思都是闲放不拘、怡然自得、了无牵挂。“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诗经·郑风》己有“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此外,《楚辞》、《离骚》、《礼记》等都提到过“逍遥”一词,这些所谓“逍遥”都是安然自得之意,且多与形体之怅然徘徊相关。但是《庄子》中的“逍遥”不拘泥于形体之逍遥飘摇,而主要是喻心态之逍遥自得。如“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以纯粹之心态言逍遥,这是庄子所使用逍遥的独特之处,庄子之逍遥有现在精神自由的含义。“游”与“逍遥”意义相当,但使用更为频繁。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③]“夫子与之游”[④],“吾王不游,吾和以休。”[⑤]“若夫贯日而持详,一日而曲列之,是所使夫百吏官人为也,不足以是伤游玩安燕之乐也。”[⑥]这些“游”指的是交游、游历。与庄子讲的“游”最接近的是孔子的“游”。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⑦]这是孔子认为通往理想人格的道路,“游”是指一种富于自由感的人生体验和审美境界。正如《礼记·学记》所解释的“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藏,谓怀抱之;修,习也;息,作劳休止之为息;游,谓闲暇无事之为游。从君子修养的角度讲,藏、修、息、游是必经的步骤,也是唯美人生的四个环节,其中的“游”表现出人的一种高度自由的欢乐状态。然而庄子讲的“游”其内涵更甚于孔子所指的“游”,更赋予哲学和美学涵义。

前人和今人对《逍遥游》的解释不胜枚举;这里列举两种有代表性的意见:

郭象的解释:“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⑧]

浦江清的解释:“以大为通,以小为陋,此类思想,即《逍遥游》之正解。”[⑨]此外,对《逍遥游》的题旨,还有人认为它是论证唯心主义的绝对自由。一段时期,此种看法曾经盛极一时。

自汉至今,有很多《庄子》的注本。现在留存下来的,据严灵峰先生《无求备斋庄子集成》初编、续编收录的历代注本,除去重出的,大约有131种。这还不包括佚失、遗漏和不断出现的新注本。从严灵峰先生收集的历代注本看,后人对庄子《逍遥游》意旨的理解,纷纭庞杂,约略归纳,可以分为三类,有一种观点以“适性”解释“逍遥”。晋人郭象是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

郭象所处的时代,玄风大畅,士人皆好《老》、《庄》,但对庄子《逍遥游》意旨的解释并不一致。郭象也不能回避这个问题。他说:

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⑩]

《逍遥游》表现的是庄子所向往的一种人生境界。从本篇内在主线看,庄子借助一组组寓言,层层推进,重重否定,最后导出了一个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的人生境界。他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11]从庄子所述,这种人生境界与世人生活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郭象解释庄子“逍遥”,一方面指出在《逍遥游》中“有待”和“无待”,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这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如从“适性”角度看,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郭象对庄子“逍遥”的理解,并不完全符合庄子的本意。

郭象对庄子“逍遥”的误解,与他对庄子思想的改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庄子思想中,一切都归结为“无”,郭象思想核心则是“独化”。所谓“独化”,郭象说:“夫造物者,有耶无耶?无也?则胡能造物哉?有也?则不足以物众形。故明众形之自物而后始可言造物耳。是以涉有物之域,虽复罔两,未有不独化于玄冥者也。故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物各自造而无所待焉,此天地之正也。”[12]他认为,“无”即是不存在,不存在不能生物。因此,“无”不具有本体的地位。“有”为有形之物,不能主宰万物,同样不是本体。郭象否定“无”和“有”,目的是说明在万物之上,并无一个主宰者,有形之物也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因此,郭象把万物之存在归结为“独化”,改变了庄子的思想。

“物各自造”是郭象“独化”思想的要义。表现为如下几个层面:首先,“自生”。郭象说:“自生耳,非我生也。我既不能生物,物亦不能生我,则我自然矣。自己而然,则谓之天然。”[13]这是说各种有形之物的产生,并没有先后的关系。如存在先后的关系,在逻辑上必然推出一个终极的主宰者。郭象主张“物”之“自生”,就在时间上切断了物与物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其次,“自尔”。他说:“凡物云云,皆自尔耳,非相为使也,故任之而理自至矣。”[14]从存在状态上,并不是由于外在的原因,而是内因造成的。郭象借此说明此物的存在状态,与他物之存在没有关系;再次,“相因”。郭象说:“夫相因之功,莫若独化之至也。”[15] “相因”不是指因果关系,而是说万事万物的联系。郭象说:“天下莫不相与为彼我,而彼我皆欲自为,斯东西之相反也。然彼我相与为唇齿,唇齿者未尝相为,而唇亡则齿寒。故彼之自为,济我之功弘矣。斯相反而不可以相无也。”[16]如果万物都是“自生”“自尔”,自为而不为他,彼此之间似乎不存在联系。但从万事万物的整体来看,有形之物充分的成就自身,恰是彼此存在的前提。一言以蔽之,郭象认为自身是有形之物存在的根据,强调了万事万物存在的个体性价值。

郭象既然肯定万物存在都是“独化”、“自生”、“自尔”,也就具有任何存在都是合理的思想倾向。因此,决定了郭象对“性分”的看法。“性分”涉及对人和万物本质的界定。在这个核心性的问题上,郭象与庄子的看法也存在着差异。庄子认为人及万物的本质是自然的。一切人为的东西,包括儒家的“仁义 ”,都违反了人及万物的本质,是对自然“真性”的一种戕害。郭象认为,“性分”作为万物本质的一种界定,既具有自然的性质,也包括人为的因素。他说:“人之生也,可不服牛乘马乎?服牛乘马,可不穿落之乎?牛马不辞穿落者,天命之固当也。苟当乎天命,则虽寄之人事,而本乎天也。”郭象认为,牛马本性是为人所乘服,穿落牛马,虽然是人为的,但也是牛马本性中的必然,不过是借助人为来表现而已。实际把“人为”纳入了万物的本性之中,不承认“人为”是外在的。所以,郭象认为儒家礼教所主张的“仁义”,也是人的本性。他说:“夫仁义者,人之性也。”同时,从郭象“独化”思想看,物之存在具有或然性。但当“独化”之理转化为现实,就体现为一种必然性。郭象说:“天性所受,各有本分,不可逃,不可加。”[17]物之存在体现着自然之理,从现实存在看,“性分”作为一种规定,是不可改变的。所以,当郭象用“性分”思想解释庄子的“逍遥”时,主张各适其性,就使庄子的“逍遥”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庄子思想出发,如果达到“逍遥”的人生境界,必然具有去掉世俗杂念的过程。庄子的人生境界无物无我,达此境界需要通过“心斋”“坐忘”等层层内在的精神超越完成。这个境界只存在于精神世界中,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达此境界的至人、神人、圣人,是超越世俗的。郭象用“性分”解释庄子的“逍遥”,却消弭了庄子思想中超越性的维度。他把庄子对世俗思想的超越变成了认可。郭象认为适性安命,骄矜不生于心,不以所遇挂累于怀,就能够“逍遥”。他说:“命非己制,故无所用其心也。夫安于命者,无往而非逍遥矣。”[18]如此不仅“有待”,是各得其实,各适其性,都是“逍遥”的。即使“无待”,也非另外一个境界。它和“有待”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各适其性的人生境界。只不过达此境界的至德之人玄同彼我,无心应物。不仅使“有待”得其所待,而且能够使万物各适其性,顺其自然。这实际受到了老子自然无为思想的影响,与庄子描述的人生境界并不相符。

“逍遥游”的过程就是“体道”、“闻道”、“与天为徒”的过程;“逍遥游”的境界就是精神自由解放的境界。具体说来,“逍遥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逍遥游”是心灵之游。心灵之游就是心神贯注于某一境地。在《庄子》中,“游”与“心”经常连用,如“吾游心于物之初”(《田子方》),“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骈拇》),“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养中,至矣。”(《人间世》)“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心乎德之和。”(《德充符》)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庄子的“游”是心灵、精神的漫游,即庄子所谓的“游心”,不仅可以游于形骸之内,还可以游于形骸之外;既可以将外部物质世界内化到心灵深处,也能将内部心灵世界外化到世俗社会之间,整个世界幻化为任精神自由往来于其中的逍遥之境。“游”是“心”与“道”的契合,是主体与客体的交融。“游心”集中体现了人在现实生活中深层的心理和潜意识活动,是心灵自由的最高体现。

其次,“逍遥游”是飘渺之游。由于“逍遥游”是心灵的漫游,是个体内在的精神活动,因而决定了“逍遥游”是飘渺之游,而不是现实之游。从《庄子》书中,可以看到所游之处都是虚无飘渺的,带有虚幻、玄妙的特征。如“以游逍遥之虚”(《天运》),“以游无极之野”(《在宥》),“游乎万物之所始终”(《达生》),“上于造物者游”(《天下》)等。在《山木》中提到的“建德之国”,《马蹄》中提到的“至德之世”,在现实社会中并不存在,从学理的角度来讲只能算是一种理论构想,是人为设想的理想社会。在西方也有不少理论家和实践家构想过雷同的理想社会。至于“至人”、“神人”、“真人”等,更是远离人间社会,不可能真实存在的。“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逍遥游》)“逍遥游”是心灵之游,又是幻化虚无的过程,决定了“游”离不开想象。故而,以想象为特征的“逍遥游”,自然的通向了幻境、理想的殿堂。

然后,“逍遥游”是自然之游。庄子之道乃自然之道,由此决定了作为“体道”、“闻道”的“逍遥游”必须是自然之游。老子和庄子都没有讲“自由”一词,但是多次提到“自然”。他们的“自然”就包含着自由的涵义。如“功成身遂,百姓皆谓:‘我自然。’”[19]庄子使用“自然”来反衬“人为”,如“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应帝王》),“莫之为而常自然”(《缮性》),“无为而才自然矣”(《田子方》)。自然的境界就是无为的境界,无为就是“顺物自然”,即是“逍遥游”的虚无境界。

综上所述,对《逍遥游》的复杂思想和历史上产生的复杂作用,不应给以笼统的、武断的肯定或否定。科学的态度应是具体的分析,应还原到其所处的历史长河中去品评。

参考文献:

⑴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曹?基,黄兰发 校点. 南华真经注疏 【m】.中华书局出版社,1998.

⑵郭象.庄子·齐物论注[a] .华书局出版社,1961.

⑶郭庆藩著 . 庄子集释【m】.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61.

⑷浦江清著. 浦江清文史杂文集【m】. 清华大学出版社,1901.

⑸司马迁著•史记•老庄申韩列传【m】 .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2.

⑹孙晓春等著. 中国政治思想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⑺王先谦著 . 诸子集成•荀子•王霸【m】. 岳麓书社出版社, 1996. ⑻王夫之. 庄子解[m] . 中华书局出版社,1964.

⑼朱熹撰 . 四书章句集注【m】.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3.

[①] 郭庆藩著 . 庄子集释【m】.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61.

[②] 郭庆藩著 . 庄子集释【m】.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61.

[③]朱熹撰 . 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里仁【m】. 中 华书局出版社, 1983.

[④]朱熹撰 . 四书章句集注·孟子·离娄下【m】.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3.

[⑤]朱熹撰 . 四书章句集注·孟子·梁惠王下【m】.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3.

[⑥]王先谦 著 . 诸子集成·荀子·王霸【m】. 岳麓书社出版社, 1996.

[⑦]朱熹撰 . 四书章句集注·论语·述而【m】.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3.

[⑧]郭象 《庄子注》

[⑨]见《浦文录·“逍遥游之话”》

[⑩]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1]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2]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3]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4]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5]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6]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7]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逍遥游范文第2篇

昔日风萧萧

是思念往日的怀抱

还是无悔今朝的良宵

剑痕刻过眉梢

脸上一如既往的笑

几多萧条

花落今朝

何方的仙灵岛

孕育点点离人的伤

月牙交替的破晓

寻那一缕怡人的笑

饮尽前世飘摇

看淡殇烟袅袅

桃花瓣在飘零

是否该认清

这便是悲凉的宿命

淡忘一生的风景

却依旧铭记

漫天红色蒲公英

眼前摇动的风铃

唤出千载的梦境

好想证明

放弃

是爱的风情

不敢承认的宿命

孤独等待黎明

是否还会有过程

爱的愧疚

逍遥独游

是不该有的等候

还是错误的温柔

天地间独留

每一次回眸

逍遥游范文第3篇

《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文章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

(来源:文章屋网 )

逍遥游范文第4篇

踏入清景无线的柯岩景区便觉一阵心旷神怡,和煦的微风拂过脸庞夹杂着悠悠的杜鹃花香,当此时,小生执一折扇效仿东晋之雅士沿古色古香的林荫小径徘徊。望着不远处的石拱桥和清澈若镜的湖面不禁浮想翩翩,梦回大宋…烟波江畔,一曲复一曲的缠绵琴音绕耳不绝,石拱桥上,一位衣袂飘飘的白纱女子独倚栏杆心中默许着什么,小生自然凌波微步,款款而上,她则盈盈一揖,脸颊的笑靥似乎诉说着“等你好久啦!”如此便邂逅了一场动人的传说。小生则于她一侧为她撑起了油纸伞,与她一并赏浮云翩跹,共兰夜私语…

不久,又绕至一竹屋旁,似乎嗅到了十里余香的芳醪味,小生便顺着如丝若缕的气息步入酒家,呼唤店主且酤一盅绍兴老酒。她一倾罐,未见酒落先闻其醇。淡棕色的醰在盅内回荡两圈似绽开的月圆。盅酒入豪肠,够醲,颇有几分酡然,小生不禁要给予32个赞,来年毕业定邀好友重游此地,若可,不妨进行一次流觞曲水,重温千年前东晋名士之趣。常言到:于有酒时学仙,于无酒时学佛,妙哉!小生真愿一醉轻王侯。何以消上天之清风明月?酒癖诗狂;为因谢人世之覆雨翻云,闭门高枕。此非逍遥之道?

尔后,又驾一叶之扁舟飘荡于鉴湖,当年乾隆亦非如此于镜湖?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小生仍手执折扇倚靠船头,任清风吹乱小生身心,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让东坡携小生上九华苍穹至天宫阆苑…(或许是小生和高了吧!)待清醒时已至鲁迅故居。不过,此行程较为遗憾的是未能去“柳老不飞绵”的沈园。“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小生曾多次追忆放翁与婉姑娘催人泪下的江南旧事,寻消问息方知沈园就在此,只是咫尺天涯这番无缘日后再见吧!

且不再提及沈园,先去有“民族之魂”之称的文豪鲁迅之故居一游吧!远观青石铺垫而成的街道和灰白的砖瓦便略感几分沧桑,不知为何,小生和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接着步入周家的门槛浏览了鲁迅先生的家景,也算不上奢华抑或阔绰,只是觉得先生自幼受到国学经典的熏陶和良好的家教全拜传统文化所赐,这是古代中国家族式教育的优点,着能培养出许多墨守成规的继承人,不过,这也是其固有的缺点,过于保守,这大概也为先生引领的运动奠定基石吧!最让人心生感动的是幼年时的先生在他奶奶身旁嬉耍的铜像。见此小生不禁几分汍澜,小生曾经未尝不是如此?然今空有满腔热血凌云于胸却身不逢时矢志报国。欣慰的是当前的中国欣欣向荣,伟大的复兴梦指日可待,小生尚可尽一份绵薄之力见证和铸就历史新篇章。

继而进入当代气息十足纪念馆,一览先生一生的风雨行程方如梦初醒不再埋怨先生为何写如此多生僻文章被教育部强行灌输于我们这些后事之师。先生的确伟大,是他唤醒了沉睡的神龙,追溯=前缘,先生恰少年,凭满腔爱国之情不惜置身于小小岛国,不畏征途险臆断弃医从文,终忧国忧民难了人心乱,一生怅惘只为民族著断笔尖。经流年,待国人崛起时,先生早已长眠,梦回会稽。感慨之余,小生祈愿先生在天之灵能祝福小生达成己志还天下大同。悠悠琴声指伤弦断,相信续弦人多年之后定将领衔主演指点江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韶华总是这般短暂,挥手是眷恋不舍,回睐是难舍难分。小生真愿“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绍兴,好山好水好人家(当然还有好酒),这怎不令人神往?

逍遥游范文第5篇

记得去年国庆节,我和妈妈去合肥玩。听说有一个逍遥津公园,于是我们就兴冲冲地去那儿玩,那里真的很有趣,难怪有那么多的游客。

我们下了车,刚进大门,就见到许多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滑梯,我不禁回忆起幼儿园时的时光,情不自禁的跑过去和那些孩子玩起来。玩滑梯真的很刺激,最特别的是一个长长的滑梯,而且很陡,是由四根铁棍组成的,靠边的两根当扶手,剩下的两根就是滑梯,滑的时候,将两条腿分别绕骑在那中间的两根铁棍上,看好多男孩子都从那儿一溜烟滑下去了,我好想玩,可是好几次走近那儿都哆嗦着退回了,唉,要是胆子再大一点就好了。

走出儿童乐园,我们去了动物园。在那里,我看见了一条黄金蟒,那条黄金蟒足有我的大腿那么粗,全身金黄,被两个小伙子抬着,还有好多人和它合影留念呢。

接着,我们又去了鳄鱼园。那里人山人海,他们都围着鳄鱼看,原来,鳄鱼正在表演呢,我们从人群中挤进去,好不容易才看到,驯兽师站在傍边,鳄鱼听着他的指挥,做出各种姿态,围观的人都啧啧赞叹。

相关期刊更多

蛛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教育厅

翠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

学海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