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范文第1篇

这两天正在读《欧也妮葛朗台》,看完之后稍微有一点感想。都说葛朗台是吝啬鬼,可是我想从另外一方面来谈一谈他。

葛朗台是一个从做箍桶生意发家的生意人,他经历了法国的拿破仑时期,形成了节省的习惯。不过,他的节省过了头。一方面,他不断压榨他所在城市其他人的利润,一方面,又对自己及其家人的生活习惯严格控制。吃的、穿的、用的、住的无不计算到了极点,一丝一毫也不放松。所以,即使他这么富有,他的妻女仍然像女佣人一样,整天呆在那个黑暗的住所。她们的生活毫无乐趣。

但其实,我觉得这样挺好。尽管索漠是一个小城市,但这里人的勾心斗角依然很厉害。欧也妮就是他们所虎视眈眈的一个对象,因为他的父亲很厉害,或者直接说他很有钱吧。涉世不深的欧也妮很可能就会被欺骗,这也许是葛朗台对女儿的保护。

但是我想的重点不在这里,说句实话,我也喜欢钱,试问,谁会与钱有仇?但是葛朗台这种彻头彻尾的一切以前为中心的态度,我想,现在应该不会有人这样了。但是我认为,葛朗台的这种态度很好。这种“态度”不是我们平时说的态度,我的意思是他一心一意的扑在钱上,为了钱,他可以不管外界的一切事物。我只是说他“一心一意”很好,并不是想提倡他的一些行为。

比如说,在他的亲弟弟自杀后,他没有好好的照顾他的侄子,不,他根本就没有要照顾他的意思。他甚至认为父亲死了都没有关系,钱没了才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幸。真的令人感到毛骨悚然!有这样做哥哥的吗?还有,他在妻子生病后,为了省钱,执意不请医生,眼睁睁的看着妻子离开自己。若不是害怕女儿要求分遗产,他会一直把女儿关在自己的房间软禁。真令人难以想象。

《欧也妮葛朗台》几乎把法国一时期的历史都囊括进去了,是一部法国资产阶级的真实写照。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800字(二)

《欧也妮﹒葛朗台》它的故事没有骇人听闻的事件,没有丝毫传奇色彩。正如作者本人所说,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但对于它,我却始终留有深刻的印象。

当初喜欢这个故事,是因为喜欢那个美丽善良的欧也妮。她温柔隐忍,对于自己吝啬的父亲,她始终是顺从的态度。但为了爱情,她勇敢地把自己全部的金币给了表弟查理,在父亲例行要她展示自己的金币的时候,她因拿不出金币,被父亲关进房里,只给冷水和面包。因为此事,她胆小而贤淑的母亲被吓得一病不起,而最终,她等来的却是发财归来的负心汉。

欧也妮是个让人心疼的女子,她的父亲,视财如命;她的母亲,懦弱胆小,在关键的时候保护不了她;克罗旭一家和格拉桑一家把她作为继承万贯家财的跳板;而她深爱的表弟查理,在发财后,为得到新贵头衔,日后挤进官场,和奥勃里翁小姐联姻,最终负了她。

那时候,觉得这样一个女子,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为了爱情,敢于把金币给自己爱的人、不怕因此同自己一直顺从的父亲起冲突,真的很勇敢。但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不再单纯地因为喜欢这个女子而喜欢这本书,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能够更为客观地来评价书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老葛朗台这个形象。

葛朗台这个人物形象很特别。一般人的吝啬,大多是对于别人,而葛朗台却不止如此,他对自己的家人吝啬不说,对自己,也是吝啬得很。葛朗台称雄一世,积累了万贯家财,但他们一家人却过着近似穷困潦倒的生活,“他从来不买肉、蔬菜和水果,这些都由佃户替他送进柴房。他什么都节约,连动作在内。每顿吃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他总是亲自定量分发;每年十一月初一堂屋里才生火,到3月31日就得熄火,不管春寒和秋凉;他给妻子的零用钱每次不超过6法郎;多年来给女儿陪嫁的压箱钱总共只有五六百法郎。”

金钱于他,只是一种虚幻的满足感,他抱着大把的金币,看金币发出的金晃晃的颜色,听金币碰击的声音,因此而产生满足感。他大把地囤积金钱,不使用它们,只是为了欣赏,为了满足自己的敛财癖。在巴尔扎克看来,葛朗台的聚敛癖,是当代社会的一种情欲,只有人性已经异化,完全为贪欲所支配的人,才会将金钱视为人生的最高需要。

他因为钱,已经完全丧失了人性。在知道女儿把金币都给了查理后,他认为金钱比亲情重要,固而将女儿关起来。妻子因为此事一病不起,在即将离世的时候,葛朗台不是没有伤心难过的,这个时候,他的人性得到了些许的流露,但是,当妻子死后,尸骨未寒,葛朗台便请来克罗旭要欧也妮在财产文契上签字,放弃登记,全部财产归父亲管理,女儿只保留虚有权。在他心里,金钱最终战胜了人性。

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主宰一切的是金钱,葛朗台老头的形象便体现了金钱的主宰力量。

然而,巴尔扎克虽然以大量笔墨描绘金钱的威力,但画龙点睛的一笔却是指出金钱拜物教的荒谬,指出金钱固然给人带来权势,却不能给人带来幸福。至少,在人类的感情领域,金钱是无能为力的。

葛朗台为了金钱,一辈子花尽心思,甚至为了钱连亲情也不顾,但最终一分也带不进坟墓,除了一种虚幻的满足感,可以说是一无所获。葛朗台这样的人,表面是金钱的主人,其实是金钱的奴隶。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800字(三)

今年暑假,妈妈给我推荐了一本书:《欧也妮·葛朗台》,“书中的葛朗台非常吝啬”妈妈这么告诉我。于是我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他到底有多么吝啬?

《欧也妮葛朗台》是由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写成的,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

葛朗台精于算计,趁着当时剧烈动荡的社会环境,乱中发财,成为苏缪城的首富。他是个十足的守财奴,虽然他有四五百万的家产,但生活却还不如普通人,常常把租户交来抵租的水果蔬菜拿到市场卖,把剩菜烂果子留在家里自己吃。不到规定的时间不准生火,不管天多冷都不能。晚上一家人都到一个房间做事,那样可以节约蜡烛。他把什么都当做自己赚钱的工具。他最后将要死的那几天,总是叫女儿拿出一把黄金来洒在桌子上,还说:“我看见他们心里就热乎了。”脸上露出极为幸福的表情。虽然我感到他很可恶,竟然这么冷酷无情,但他将要逝世的时候,我还是为他的死感到可惜:一生就这么过去了,每天脑子里只有钱,只有算计,这样他会快乐吗?对于他也许是的。但是想想,你有那么多金子,你渴望自己拥有这么多金子,但当你死去的时候,那钱是带不走的。你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钱,最后还是留给了你的后人(当然欧也妮很孝顺)。与其这么攒钱,倒不如好好的生活。这样,是亏了自己。他的人生除了钱就没有别的了吗?他脑中就转不过这个弯来吗?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范文第2篇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1)

If you read the book "the uefa also ni · chichikov book on hero chichikov certainly impressive. Chichikov is a miser, his greed, cunning, stingy, money is his god worship. Last one looked down blessing daughter live gold. Money means everything to his great wealth, but, very stingy. Food for every meal, every candle himself by his distribution; Skimp on his wife with the cost of living for a few COINS, daughter to drink cold water, eat dry bread; His brother bankruptcy also indifferent; His nephew, also ignore. He for the sake of money, no one, his every move, I hated all in word and deed.

His daughter also she is very different from his, Europe also ni beauty docile, hardworking, honest, but his life is very painful. I'm angry for him, for his sad tears. Chichikov because of his stingy, ruined her life to be happy!

Chichikov old man, took his wife with the shield everywhere, anything to his wife's permission, and, in fact, he told his wife so stingy, always trying to put him back pocket money bit by bit.

The story, is a no poison dagger, no bleeding, but also sad tragedy in life.

Holding the book, I have countless emotions. A generous, open-minded, your life is just plain color broad; If you mean, your life will be dark, narrow! No matter how to say money is not to bring pockets.

如果你读过《欧也妮·葛朗台》这本书对书中的主人公葛朗台肯定印象深刻吧。葛朗台是个十足的守财奴,他贪婪、狡猾、吝啬,金钱就是他崇拜的上帝。临终前也不望祝福女儿看住金子。他家财万贯,但却视财如命,非常小气。每顿饭的食物,每天的蜡烛都由他亲自分发;他克扣妻子的生活费,为几块金币,要女儿喝凉水,吃干面包;弟弟破产他也无动于衷;侄儿求他,也不理睬。他为了钱财,六亲不认,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令我恨之入骨。

他的女儿欧也妮小姐却与他截然不同,欧也妮美丽善良,勤劳、诚恳,但他的人生却非常痛苦。我为他愤愤不平,为他伤心掉泪。葛朗台因为他的吝啬,毁了女儿一生的幸福!

葛朗台老头,处处拿他的妻子做挡箭牌,什么事都要经过他太太的同意,而事实上,他对自己的妻子特别吝啬,总是想方设法的把给他的零用钱一点一点的收回来。

这个故事,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却同样凄惨的人生悲剧。

捧着这本书,我有千丝万缕的情绪。一个人慷慨大方,心胸开阔,你的人生就原野色的宽广;如果你吝啬,你的人生必将是阴暗,狭窄的!不管怎么说钱都是身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东西。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2)

Chichikov is French writer Balzac's novel oh. Chichikov, a hero of the novel is considered a Balzac "one of the most perfect painting".

Chichikov lived in a gloomy old house, the door on the top of executions, overgrown with weeds, door plank crack everywhere, stair the eight twist, almost overthrown, even so, he also reluctant to spend money to decorate.

He personally distribution of every point candles at ordinary times, even every meal of bread, also want to cut by him, is not much. His daughter's birthday, he decided to let a sitting room "big put light" -- - carefully point two candles. But hurriedly to the kitchen to let the servant to point a candle put out there. He never give wife one point zero spend money, even if his wife was ill get out of bed, even the guests all said the doctor, he would not send for a doctor, afraid to spend money

He has no money? No! He has is SuoMo; the city's richest man, in his mind, money above all else, he is alive to make money. When he know that his daughter will inherit his wife's legacy, his sweet voice made peace with his daughter, is actually to grabs her daughter's property, where is this also the smell of a father.

Before he died, gold-plated cross to his lips, he saw only gold, hand hold a cross, finally told her daughter: "take care of everything well! To the other side to account to me!" Died, don't forget to money, also want to take money to his "heaven".

We should with deep contempt for this kind of practice. The love of money people also applies youdao.

葛朗台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一个主人公,这部小说被认为是巴尔扎克“最完美的绘画之一”。

葛朗台住在一所阴森的古老房子里,门顶上横七竖八长满野草,门板到处开裂,楼梯七歪八扭,几乎让人栽筋斗,即使是这样,他也舍不得花钱装修。

平时他亲自分发每天要点的蜡烛,甚至每顿饭的面包,也要由他切割,一点也不能多。他女儿过生日时,他决定让客厅“大放光明”——-小心翼翼点上两支蜡烛。可又赶紧到厨房去让佣人把那里点的一根蜡烛熄灭。他从来不给妻子一点零花钱,就算妻子生病卧床不起,连客人都说该请医生了,他也不会请医生,怕破费钱财

他没有钱吗?不!他拥有万贯家产,是索寞城中的首富,在他心目中,金钱高于一切,他活着就是为了赚钱。当他知道女儿将会继承妻子的遗产,他用甜美的声音与女儿和好,实际是为了强占女儿的财产,这哪里还有一点做父亲的气味。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范文第3篇

2007年起,福建高考语文增加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内容。因历年《考试说明》把它归入对主要情节、经典对话、精彩细节的“识记”层级上,致使高中生背梗概、记对话、抠细节之风盛行。在目前名著教学“以考促读”的强烈的功利心的逼迫下,文学名著“教什么”问题比起“怎么教”更显得突出抢眼。该如何立足于文本样式,把握文学名著教学内容确定的规定性?该如何反思厦门双十中学陆敏老师所说的:“以审美为特征的文学名著阅读正是以提倡文学阅读的名义给灭杀了!”(《改革与困境 ――福建高考语文命题反思》)等等,笔者结合日前所开展的《欧也妮・葛朗台》四个课时的系列教学,以期尝试探究文学名著(特别是小说)教学内容确定的规定性问题。

【课件思路】

第一课时:作家和作品

1.巴尔扎克简介――文学上的“拿破仑”,法国社会的书记员

2.巴尔扎克的“寡妇情结”――文学的巨匠,爱情的乞丐

①扭曲的干涸心灵;②荒诞的激情初恋;③传奇的悲剧婚姻。

3.雨果对巴尔扎克的评价

①“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现代社会进行肉搏。”

②“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4.情节梳理――以吝啬鬼葛朗台的家庭生活和剥削活动为故事的主要线索,以欧也妮的爱情和婚姻悲剧为中心事件(7个章回梗概略)

第二课时:葛朗台之发家

1.时代背景――1789年大革命之后的法国近代历史(部分)

①法兰西共和国;②第一帝国;③波旁王朝复辟;④七月王朝。

2.社会背景――法国大革命前的等级状况

①第一等级:僧侣;②第二等级:“带剑”贵族和“穿袍”贵族;③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前身以及广大农民。

3.葛朗台发家与法兰西历史息息相关

①法兰西共和国时期:行贿拍买下当地最好的葡萄园、修道院及分租田;加入共和党,当选行政委员、区长。修筑通向自己葡萄园和田庄的公路。在房地产登记时,利用职权占便宜;向共和国军队提供白葡萄酒,购入好牧场;

②拿破仑执政时期:被免职;连得岳母、妻子的外公和自己的外婆的三笔遗产,成为全区纳税最多的人,得到“新贵”头衔;

③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扩大地产,出租磨坊,买卖公债,抛售黄金,垄断葡萄酒生意,聚敛起1700万法郎财产。

4.总结――从箍桶匠到地方首富的“暴发户”

第三课时:欧也妮的爱情

1.欧也妮的外貌――“像一朵盛开的花”

2.欧也妮性格经历三个阶段

①查理到来之前,她像母亲一样过着清苦平静的生活;

②查理到来之后,她开始对爱情有了执着的追求;

③老葛朗台死后,她接管家业,慷慨捐赠。

3.欧也妮的爱情悲剧

①少女情怀总是诗;②一见杨过误终身;③虔诚慈爱往天国。

4.总结――欧也妮的爱情故事脉络

①喜:欧也妮对查理一见钟情,她瞒着父亲招待堂弟;

②赠:把全部积蓄六千法郎送给查理;查理回赠给她一个母亲留下的镶金梳妆匣;他们私订终身;

③忠:查理去印度七年,杳无音讯,但她还是一直盼望着查理归来(查理睡过的房间保持原样;买了世界地图挂在镜子边;早晚端祥梳妆匣里叔叔婶婶的相片);

④弃:得知自己被查理抛弃,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刺激;

⑤寡:答应嫁给公证人的儿子,但只做形式上的夫妻;丈夫当上议员八天后死了,欧也妮三十三岁就守了寡。

5.探究:爱情悲剧,谁之过?

第四课时:金钱“执著狂”下的人性变异

1.中外文学作品的典型人物(代名词)

①阿Q精神;②变色龙;③守财奴。

2.“人生就是一件交易”――葛朗台形象分析

①外貌特点;②性格特点;③口头禅(“弗利尔足算”;“爷爷的刀”等)。

3.金钱“执著狂”下的人性变异(细读“抢夺梳妆匣”一节)

①逼走侄子;②折磨妻子;③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

4.查理形象分析

5.克罗旭和格拉桑家族形象分析

6.索漠城众生相分析

7.总结――《欧也妮・葛朗台》的深刻之处

①线索并行,结构紧凑;②心理描写入微,细节刻画生动;③谑:个性化语言;④灰暗、沉闷的环境描写。

【课例说要】

传统的文学名著教学,特别是小说教学,一般都围绕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等“三座大山”展开,这是读小说的“纲”和“源”,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偏重于肢解小说、把小说当作散文类的作品进行局部的语文综合知识教学,则是 “舍本求末”。名著教学内容的确定首先要承认其文本的规定性,即认识类别、整体感知、领会主旨。

1.认识类别。文学名著是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经典。小说是文学作品,它反映着人与现实之间的一种审美关系。读者必须以审美的态度来鉴赏小说中的人和事,不能把小说里的人和事作“传记”或“新闻报道”式的分析。怎么才能做到合适的文本解读呢?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提出两个要求:“第一,对这种特定体式的文本,阅读取向要‘常态’。也就是说,像正常人、像能读这样作品的人那样去阅读。第二,在特定文本体式中,要运用符合这种体式的阅读方法。”(《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王教授这里提到的“符合这种体式的阅读方法”即强调小说作为一种类别的排他性和独立性,以《欧也妮・葛朗台》为例,这种类别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价值。人是价值本体,人的行为即价值源泉。小说以葛朗台的家庭生活和剥削活动为主线,以欧也妮的爱情悲剧为中心事件,全面反映了法国社会在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各种角色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集中体现了“人与外在自然的发展和消亡”这一价值。二是容量。小说可以容纳一个人的一生,甚至可以让小说主人公一生中的许多时间隐藏起来,让任何人都看不见他(包括作家本人)。《欧也妮・葛朗台》不仅有时空和命运跨度,而且借父女、主仆、情敌等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初期索漠城等特定环境中各个阶层的众生相,可以说呈现的是法兰西社会的一个真实断面。三是情节。“情节是关于事件的安排”(亚里斯多德),也是事件的总结。《欧也妮・葛朗台》集中通过欧也妮22岁生日那天的矛盾冲突,让元叙事情节、核心情节、辅助情节和衍生情节有了“逻辑的一面”( E・M・福斯特)。四是人物。小说的人物是典型人物,“典型是类的样本”(巴尔扎克《一桩无头公案》)。可以说葛朗台是个性和共性、个别和一般的辩证统一,他的身上包括着所有那些在某种程度上跟他相似的人们的最鲜明的性格特征,是艺术家创造的已然成为“这一个人”的代名词。五是环境。环境是人物性格形成和情节发展的重要原因和动力。小说的环境比同时代的环境更有代表性,是“人物――环境――时代”的和谐统一。索漠城的阴晦闭塞和守财奴家摇摇欲坠的楼梯等描写都令人见微知著,不仅为塑造人物提供了“烙印式”的时空位置,更为读者创造弥补“诚实的人生环境”(黄瑞槐《小说教学中的环境创新教育》)提供可能。除此以外,确定名著教学内容还离不开对作家风格论的研究,如《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讽刺作品中最具有活力的一部力作。作品的讽刺性暗含着它的写实特点,即过程性的叙事大于抒情性的记事,客观性的描写多于主情性的描写等。

2.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指的是读完一部作品后产生的心理感触,即阅读者通过直觉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作品要点总体上的领会和把握。陆志平在《语文课程新探》一文中说道:“不应把阅读作为一个技术的过程,而更应把阅读作为文化建构的过程。”《欧也妮・葛朗台》有点类似于历史小说,但它不是简单的还原,“它不着眼于主体历史的‘宏伟叙事’,而转向更小规模的‘家族’甚至个人的历史叙事”(张清华《十年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回顾》)。细读文本,我们不妨把作者行文思路疏理如下。

①时间。时间是故事的生长点,是对叙事的编排和重置。《欧也妮・葛朗台》这部小说以1819-1829年为序列。书中的时间是艺术时间,可分为两类:一是物理时间,即不能更改的长度和流向,与情节运动和趋向有关;二是心理时间,即可以把等值的时间拉长或拉短,如“家庭的苦难”比起“如此人生”和“结局”,表达的节奏和速度要慢得多、密度要大得多(列表如下,参考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3年6月第三次印刷的傅雷译本,下同)。下面是一部分暗示时间的句子。

②地点。文学名著的地点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是生活和想象的结合体。《欧也妮・葛朗台》虽然提到索漠、安茹(越)、南特(德)、巴黎等等地点,但是作家着墨的重心描绘了索漠城“最阴沉的修道院”式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那偏远的地理位置,那起伏不平的街道情景,那灰暗剥落的房屋和寂静沉闷的气氛。而后,作家又花了不少笔墨展现了葛朗台家的情形:那装有铁栅小窗的独幅橡木大门,那阴森、凹陷的住宅……小说家为了避免布景式的概貌写法让读者昏昏欲睡,文中既以现在时描写了地点,又描写了叙述者在其中的行动。从指示式(“你也可看到一个卖酒桶木材的商人,两只大拇指绕来绕去的,坐在门口跟邻居谈天。”)(第3页)到疑问式(“索漠城中,不是个个人都给他钢铁般的利爪干净利落的抓过一下的吗?”)(第7页)到祈使式(“吃呀,拿侬,尽吃。”)(第17页)还有对堂屋的介绍也颇具匠心,“从大门内的环洞进出的”令人如临其境。“它同时是穿堂,客厅,书房,上房,饭厅;它是日常生活的中心,全家公用的起居室”(第14页)――这正是葛朗台第三次请客商讨处理其弟破产大事的地方。前后暗合,有条不紊,用语平实,娓娓道来,令读者莞然陶醉。

③结构。文学名著的结构艺术,实际上就是作家怎样巧妙地把作品中的人物、情节、细节、场景组织起来的艺术。“小说是讲人生经验的”(老舍《怎样读小说》),“(小说创作)最困难的是结构”(柳青)。为了让故事饶有趣味,《欧也妮・葛朗台》的情节按巴尔扎克常用的“三段式”(环境――人物――故事)结构展开,并遵循着“展开――纠葛――上升,渐趋高潮――下降――冲突得到明确解决”等起落环节(与课件思路“欧也妮的爱情悲剧:喜――赠――忠――弃――寡”对应),最后矛盾冲突在欧也妮打发特・蓬丰去巴黎送信中“统帅起来”――“您为了服从社会的惯例,牺牲了我们的初恋,但愿您在社会的惯例之下快乐。我只能把您父亲的名誉献给您,来成全您的幸福。别了!愚姊永远是您忠实的朋友。”(181页)同时在小说的结尾处,也表达出巴尔扎克同托尔斯泰一样的“野心”,他要灌输其“诱掖奖劝”的某种“主义”的意图――“这女子的手抚慰了多少家庭的隐痛。她挟着一连串善行义举向天国前进。”文学名著的结构艺术因与篇幅的长短有关,它的艺术属性的外在体现也不同。总体来说,《欧也妮・葛朗台》的艺术结构是凝炼的、含蓄的、玲珑剔透和干净利落的,这在作家对欧也妮形象的“少有的抒情气氛”的描述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它让我们思考“爱情悲剧,谁之过”之余,也给了我们温馨和慰藉――在浩叹之余感到人生的亮色。

④语言。小说首先是语言的艺术,蕴含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读懂小说,就要掌握破译语言的能力,特别是破译小说语言的情感性、模糊性和精炼性。以《欧也妮・葛朗台》(179-180页)的对话为例:

“所长,你慢一步走。”欧也妮看见特・篷风先生拿起手杖的时候,这么说。

听到这句话, 个个人都为之一怔。所长脸色发白,不由的坐了下来。

“千万家私是所长的了。”特・格里鲍果小姐说。

“还不明白吗?”特・奥松华太太接着嚷道,“特・篷风所长娶定了葛朗台小姐。”

“这才是最妙的一局哩!”老神甫说。

“和了满贯哪。”公证人说。

两位克罗旭家的成员为什么这么说?这就跟小说叙述上语言的精炼性有关。官有官腔,民有民调,作家用寥寥数语完成神甫达到目的后“欢谑”的刻画,诸如此类的语言还有葛朗台说过的“难道我们就不吃死人了吗?什么叫做遗产呢?”(第57页)“幸亏她硬朗得很:她是拉・裴德里埃家里的种”以及他的“弗利尔足算”“爷爷的刀”“得得得”等口头禅(第150页),作家用“欢谑”表达了一种更为严肃的处境和思考。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强调“每一句话和每一段落,都要尽量写得简洁。”闻一多先生也说过“文字不单单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它还是目的。”文学名著的语言通过省略、概略、隐喻、象征、暗示等技法完成了它的“陌生化”过程,因此增加读者感知的难度,延长感知的“距离”(与书中查理和欧也妮书信来往的“邮政距离”有些类似),同时也让读者获得更强更持久的审美效果。

3.领会主旨。主旨是文学名著的灵魂,是小说结构的纵深层次,它决定着作品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和作用的强弱。由于文本指向性和包孕性的不同(包括读者阅读语言形态上的差异),所以主旨也呈现出多层次状态。《欧也妮・葛朗台》以批判主义作品共有的“描写人生,贴近真相”为准绳,在主旨表达上,体现为三个层面:

主旨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法国外省的确立和巩固;

主旨二:金钱腐蚀了人的情感,破坏了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

主旨三:宗教成为社会弱势群体的精神寄托。

主旨一是从创作的背景上来说的。《欧也妮・葛朗台》这部小说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八一九年至一八二九年的法国西部小城索漠。但整个故事的时间背景,却要上溯到法国大革命的一七。地域背景则远涉浮华的巴黎和辽阔的海外。小说通过一个吝啬鬼残忍、凶狠、毒辣的发家史,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冷静务实”中的扩展性和影响力,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深入到法国各地和社会的各个角落。

主旨二是从创作动机上来说的。《欧也妮・葛朗台》是欧洲文学史上“金钱与买卖的史诗”,是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罪恶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为了金钱,查理背叛诺言,抛弃爱情;为了金钱,特・蓬风费尽心机,虚伪做作;为了金钱,夫妻反目,父女隔膜……因为葛朗台是百万富翁,便连“他的说话,衣着,姿势,瞪眼睛,都是地方上的金科玉律”(第8页)。“利己主义的斤斤计较”(巴尔扎克),正是一系列使人堕落的事件的基本法则。巴尔扎克把批判的剑锋直接指向了大资产阶级,表达了内心强烈的爱憎。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范文第4篇

主要人物: 葛朗台老头--一朵花的生命是短暂的,那没有蕊的花更是短 ——杜铭琼

主要人物: 葛朗台老头--索漠城的箍桶匠,后来成为了百万富翁。 欧也妮 葛朗台--葛朗台老头的女儿。 查理--葛朗台老头的侄儿,欧也妮的情人。

故事讲述了葛朗台老头的发家史和他对金钱的狂爱。有人评价这一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之一。

葛朗台老头的吝啬和对金钱的痴狂,在书中随处可见:“至于仆人拿侬,一年的工薪只有60法郎,她在葛朗台家辛勤劳作了30年,只是在第20年上,葛朗台才痛下决心赏了她一只旧表,那是她到手的唯一礼物。可怜的拿侬老是赤着脚,穿着破衣衫,睡在过道底下的一个昏暗的小房间。”看在20年工作的份上才忍痛割爱,作出决心,好象是件要他的命,喝他的血,抽他的筋的决定--送拿侬一只旧表。除了这些葛朗台还对自己的亲人吝啬 :“尽管葛朗台家财万贯,然而他的开销却很节省。他从来不卖肉、蔬菜和水果,这些都由佃户替他送进柴房。他什么都节约,连动作在内。每顿吃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他总是亲自定量分发;每年十一月初一堂屋里才生火,到3月31日就得熄火,不管春寒和秋凉;他给妻子的零用钱每次不超过6法郎;多年来给女儿陪嫁的压箱钱总共只有五六百法郎;”“不觉新年到了,葛朗台照例要女儿把她的全部金币拿出来欣赏一番,欧也妮只好说金币没有了。父亲一听,火冒三丈,猜到她已把金币送给了查理,大骂女,并决定把她关进房里,只给冷水和面包。”这时的葛朗台知到女儿将自己的金币送给查理,他爱钱如命的本质战胜了亲情,将自己竟有的女儿送进了阁楼,让她在那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1822年10月,葛朗台太太平静地死去。太太尸骨未寒,葛朗台便请来克罗旭要欧也妮在财产文契上签字,放弃登记,全部财产归父亲管理,女儿只保留虚有权,欧也妮一点也不明白,就在文契上签了字,父亲这才放了心。”自己的妻子还才安息,他却为了遗产到处奔波。“晚上,葛朗台来到太太房间,正巧碰上母女俩在看查理母亲的肖像,葛朗台一见金匣,就像一只老虎扑向一个睡着的婴儿一样抱住不放。”贪婪、狡黠、吝啬,金钱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的品质在此表显得无疑。

与父亲相比欧也妮表现得十分慈爱,善良。办了不少公益事业:建了1所养老院、8处教会小学和一所图书馆。

查理他先在印度发了财,后又贩卖人口,放高利贷,倒卖海盗赃物赚了大钱。什么勾当都做过出此之外他为得到”新贵”头衔,日后挤进官场,便答应了和奥勃里翁小姐联姻。

书中的人物都有着自己的个性,但是从他们身上也可以找到当时社会的影子。贵族阶级日趋衰落,”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全都破坏了”,代之而起的是飞扬跋扈的资产阶级暴发户和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金钱势力。以及柔弱的妇女,她们安于现状。读完此书我不得不感叹资本家的发家史,是一本糅合着血泪的屈辱索漠城的箍桶匠,后来成为了百万富翁。 欧也妮 葛朗台--葛朗台老头的女儿。 查理--葛朗台老头的侄儿,欧也妮的情人。

故事讲述了葛朗台老头的发家史和他对金钱的狂爱。有人评价这一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之一。

葛朗台老头的吝啬和对金钱的痴狂,在书中随处可见:“至于仆人拿侬,一年的工薪只有60法郎,她在葛朗台家辛勤劳作了30年,只是在第20年上,葛朗台才痛下决心赏了她一只旧表,那是她到手的唯一礼物。可怜的拿侬老是赤着脚,穿着破衣衫,睡在过道底下的一个昏暗的小房间。”看在20年工作的份上才忍痛割爱,作出决心,好象是件要他的命,喝他的血,抽他的筋的决定--送拿侬一只旧表。除了这些葛朗台还对自己的亲人吝啬 :“尽管葛朗台家财万贯,然而他的开销却很节省。他从来不卖肉、蔬菜和水果,这些都由佃户替他送进柴房。他什么都节约,连动作在内。每顿吃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他总是亲自定量分发;每年十一月初一堂屋里才生火,到3月31日就得熄火,不管春寒和秋凉;他给妻子的零用钱每次不超过6法郎;多年来给女儿陪嫁的压箱钱总共只有五六百法郎;”“不觉新年到了,葛朗台照例要女儿把她的全部金币拿出来欣赏一番,欧也妮只好说金币没有了。父亲一听,火冒三丈,猜到她已把金币送给了查理,大骂女,并决定把她关进房里,只给冷水和面包。”这时的葛朗台知到女儿将自己的金币送给查理,他爱钱如命的本质战胜了亲情,将自己竟有的女儿送进了阁楼,让她在那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1822年10月,葛朗台太太平静地死去。太太尸骨未寒,葛朗台便请来克罗旭要欧也妮在财产文契上签字,放弃登记,全部财产归父亲管理,女儿只保留虚有权,欧也妮一点也不明白,就在文契上签了字,父亲这才放了心。”自己的妻子还才安息,他却为了遗产到处奔波。“晚上,葛朗台来到太太房间,正巧碰上母女俩在看查理母亲的肖像,葛朗台一见金匣,就像一只老虎扑向一个睡着的婴儿一样抱住不放。”贪婪、狡黠、吝啬,金钱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的品质在此表显得无疑。

与父亲相比欧也妮表现得十分慈爱,善良。办了不少公益事业:建了1所养老院、8处教会小学和一所图书馆。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范文第5篇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主人公葛朗台的性格特征;

2.把握作品的主题,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3.训练学生通过分析动作、语言及细节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4.引导学生品味含义隽永的词语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

教学过程

1.梳理作品主要情节

让学生快读阅读全文,之后梳理作品的主要情节。

学生总结后教师小结:

作品围绕葛朗台“爱财—骗财—守财”这一线索,设置了三个主要情节:

(1)抢夺梳妆匣

(2)诱骗继承权

(3)看守密室

2.分析主要情节,欣赏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点

(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抢夺梳妆匣”部分

(2)讨论

①找出描写葛朗台动作的细节。

(“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②这些动作与他的年龄是否相符?找出其他情节中类似的描写。

(“在儿女面前哆嗦”“热烈地、紧紧地拥抱她”死前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等等,这些都是与其年龄不相符的动作)

③如果没有“抢夺”这一情节,对表现人物有什么影响?

(“抢夺”这一情节生动而真实地描写了葛朗台疯狂攫取钱财的丑态,表现了葛朗台贪婪、凶狠、自私的特点。这场风波以太太晕过去为转机,加速了太太的死亡,推动了情节向前发展,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3.分析葛朗台的语言,揭示人物性格

①“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

(视钱如命)

②“噢,是真金!金子!……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

(人与人之间就是金钱关系)

③“你看住金子!……拿来放在我面前!”

(至死不变的贪欲)

④“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

(对金钱的占有狂,十足的守财奴)

4.总结、拓展

结合课文练习三,进一步领会作品的思想意义。

教案点评:

通过理清小说情节脉络,品味、鉴赏小说中生动传神的语言、动作、细节描写,深入理解葛朗台形象,进而把握文章主题。

(二)

导入

在世界文坛上,有一些文学大师们创作小说中的主人公,由于其形象的典型性的巨大影响,他们早已超出国界,引起了各国读者的共同兴趣,守财奴葛朗台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的节选《守财奴》。

指导预习

学生认真阅读“预习提示”和注释①。了解课文要点和作者情况,要求学生圈点勾画,找出重点。

研习新课

1.在学生阅读注释的基础上介绍作者。

巴尔扎克是18世纪到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法国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的时期,也是资产阶级上升和封建贵族没落的更替时期。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他的小说集总称为《人间喜剧》,共有90几部长、中、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部。《人间喜剧》形象地反映了法国封建贵族阶级的没落,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的理解,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历史。

2.简介与本文有关的情节。

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葛朗台在巴黎的侄子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葛朗台的家,欧也妮与查理一见钟情。但葛朗台对弟弟的死和侄子的处境毫不同情,更不用说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了,于是他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经商。在临别之际,为了帮助查理实现发财还债的计划,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也将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子妮这里。当葛朗台知道女儿把积蓄送给查理后,大发雷霆,把女儿关了起来,妻子吓得一病不起。公证人克罗旭向他说明了利害关系,如果妻子死了,女儿有权继承母亲的财产。于是葛朗台跟女儿和好,并讨好妻子,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3.学生速读全文,根据小黑板或幻灯提示完成情节表。

师生共同讨论完善。

讲析:随着情节的展开,葛朗台的情绪和表现是多变的,但有一点始终没变,就是金钱至上,贪婪吝啬的特点始终没有变,淋漓尽致地反映出葛朗台这个“占有金子”的“执着狂”的丑恶本质。

4.讲析课文第二部分。

学生看书,思考:“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指什么?可他为什么又要向女儿屈服?

明确:“抹脖子”这是一句个性化的语言,谁要想从葛朗台手里拿走一点钱,或者要对女儿报告财产数目,拍卖财产,那等于是抹他的脖子。为了到死也把财产抓在手里,他决意向女儿屈服讨好。

提问:可是为什么葛朗台见到金匣子就忘了一切呢?作者是怎样描写葛朗台动作语言的?

讨论归纳:这个“执着狂”一见到金子就头脑发热,燃烧,于是不顾一切,只想占有。描写的动作有“纵”、“扑”、“叫嚷”、“撬”,当欧也妮想抢回梳妆匣时,他是手臂“摆”,使劲“推”,表现出对金子的强烈的欲望和狂热。语言上三次重复“金子”,并说“这交易划得来”。这是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镶嵌金子时发出的狂叫,把原来对女儿将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的不满变为狂喜。这暴露了他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看成交易的肮脏灵魂。

提问:为什么太太晕倒,葛朗台态度就变了呢?是不是他关心怜爱妻子呢?

明确:葛朗台太太晕倒后,葛朗台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语言是“下次决不了”,“咱们讲和啦”,“你要什么有什么”等,动作是扔梳妆匣,吻妻子手,拿出金路易,拥抱女儿。真是巴结讨好一起来,诱哄发誓不间断。但我们透过这装模作样的表面现象就可以发现,他只是担心妻子突然死去,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贪财吝啬的本质并没有变,而且还可以看出他的虚伪狡诈,根本不是关心妻子。

5.讲析葛朗台太太生病的一部分。

提问:同学们仔细阅读有关语句,看一看在妻子病倒后葛朗台是不是真的良心发现,有了转变呢?

明确:葛朗台只是表面虚情假意,本质没有变。我们可以从有关语句中看出:医生来时,先问“要不要花很多钱”,为了表示自己救妻子的决心,“即使要我一百两百法郎也行。”拥有百万家产的葛朗台,尽管他不愿妻子死去,但决不肯多化一点钱,最多也只是一两百法郎。说明葛朗台真正关心的只有一个“钱”字。

6.小结:课文至此,情节是跌宕多变,环环紧扣。作者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在多变中将守财奴贪婪吝啬的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和练习”三

第二课时

检查作业

研习新课

1.讲析骗取继承权一部分。

学生默读,思考:太太死后,葛朗台有哪些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明确:葛朗台变得厉害,几小时望着女儿,常在女儿面前打哆嗦,显示出老态,联系后文我们可以为这些古怪的行为找到答案:一切都是假像,只有想骗取继承权才是实质。

请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好孩子……麻烦你照顾一下。”

提问:在骗取继承权的过程中,葛朗台又有哪些“精采的表演”呢?

讨论归纳:先是吞吞吐吐,称“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连哄带骗;接着是感情拉拢,故作苦相,“牵肠挂肚”,“受罪”;然后是惶恐紧张,“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再次是许愿哄骗“要化许多钱”,“按月100法朗”;最后是唯恐女儿翻悔,声嘶力竭,“别多嘴”,“一言为定”。当继承权到手后,他是欣喜若狂,热烈拥抱女儿。这一系列“精采”的表演暴露了他丑恶的灵魂。在葛朗台的眼中,什么亲人,什么感情都是无所谓的,只有钱财才是命根子。引导同学深入思考:“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反映什么?

讨论归纳:这是葛朗台的世界观,他的信仰。在他眼里,父女之情,家庭关系。伦理道德,只不过是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为了钱,可以撒谎,可以欺骗,可以不择手段,可以不顾廉耻,即使亲生女儿也不例外。这句话,概括出了资产阶级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葛朗台丑恶的灵魂。

2.讲析葛朗台临死前这一部分。

学生自读这一部分,勾画重点,加上批注。

提问:葛朗台风瘫后他的性格有没有改变?有哪些动作和细节能反映他性格的?

讨论归纳:没有丝毫改变,病后他主要是看守密室。作者通过许多传神的细节来反映他的性格:教人家把他的转椅在壁炉与密室的门中间推来推去;听到一点儿响动就要人家报告原委,连狗打呵欠都听得见,到人家送租时,就一下由迷糊变得清醒;把钥匙藏在背心里,不时用手摸一下。这些细节深刻传神,反映出葛朗台在风瘫的晚年依旧固守着那守财奴的本性。作者在语句中包含着辛辣的讽刺。:

提问:葛朗台在临死前又是怎样地表现呢?从中可以反映什么?

讨论归纳:“裹紧被子”,生怕别人偷了东西,“几小时用眼睛盯着金子”。尤其是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当金银法器一出现,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肉瘤也最后动了一下”;还做了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还要吩咐女儿:“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这些语言、动作和细节描写得入木三分,深刻表现出葛朗台爱财如命的性格至死不变,“死而不已”。

3.师生共同讨论归纳葛朗台形象特点及形象的社会意义。

明确:葛朗台是一个贪婪、吝啬、狡诈、卑鄙的守财奴,金钱狂,是一个爱财如命、至死不变的有产者。

葛朗台这个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4.学生举例讨论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要点: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传神的细节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窥其灵魂,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金钱狂。

5.讨论难点:

学生阅读课文有关部分,思考:葛朗台太太是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对她是怎样的态度?我们该怎样认识?

讨论归纳:在课文中,葛朗台太太是温顺善良,恬退隐忍(甘心忍让)的贤妻良母。她对丈夫,忍让;对女儿,疼爱。临死之前对女儿说:“幸福只有在天上”,暗示社会和家庭都是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的,她是这个金钱至上社会的牺牲品。她对宗教虔城,向往天国,但宗教却不能够挽救她。

作者对她是充满同情和赞美的。在她临死那一段里,有这么一些句子:“天国的光辉照着她,仿佛太阳照着树叶发出金光”,“死得崇高,伟大”,“像洁白的羔羊一般上了天”。作者是把她作为完美的形象来歌颂赞美。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反衬葛朗台的丑恶卑劣,批判这个社会的罪恶。但这仅仅是作者的一种理想。我们要辩证地分析,尤其要注意作者宣扬超阶级人性和宣扬宗教道德的局限性。

相关期刊更多

广西植保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省妇女联合会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