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慎其所处者

慎其所处者

慎其所处者范文第1篇

窃以为理解慎独,在《大学》,《中庸》与简帛《五行》之外,眼光须放在四处:一是慎独二字的本义;二是其他著作对慎独的讨论;三是与慎独相关的其他思想;四是郑玄、朱熹以外的训诂。

仔细考察之后,我们会发现,君子之“独”不是指君子的处境,而是君子的个性:“无待”、“无对”和“不二”、“不改”,超越于自己的处境,即使是面对自己的影子也不觉得惭愧。“鸤鸠在桑,其子七兮”,布谷鸟的“孩子”由麻雀、灰喜鹊等寄主孵化出来并喂养长大,但它们的本性不可能被改变,何况君子乎!“慎其独”就是“看重”那个独、“顺应”那个独、“守住”那个独、“操心”那个独——总而言之,要认真对待自己的个性。“慎其独”不是要小心翼翼、增加负担,战战兢兢、瞻前顾后,而恰好是不讲条件、痛快淋漓,不假外求、轻装前进。考察慎独之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今不揣浅陋,申述一二,就正于有道。

一、字义的训释

慎,顺也、重也、思也、诚也,认真之意。两端之间须“慎”。

慎有谨慎,慎重之意,但“谨”与“重”之间还是有微妙差别。先儒多把“慎”训为“顺”。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坤部》云:“慎,假借为顺。”顺之中又有“重”的意思,也就说看重乃是顺遂的前提。(2)

“慎”训为“重”,是有来历的。《荀子·非相》:“宝之、珍之、贵之、神之。”杨倞注“神之”:“不敢慢也。”《尔雅·释诂》:“神,慎也”。郝懿行《尔雅义疏》引杨倞注:“不敢慢即慎矣”。“不敢慢”正是看重、认真的意思。可见“慢”乃“慎”的反义词。王念孙就是以“贵之、重之”解释《荀子·非相》所说的“贵之、神之”。(3)《尔雅·释诂》:“神、弼、崇,重也”。王念孙等学者认为,“重”即尊重之重、轻重之重。(同上)可见以“重”训“慎”是没有问题的。(又敬慎常常连用)

所谓的小心或者谨慎,其前提必是看重。“慎”又从“心”从“真”,以“认真”二字解释最贴切不过。这并非笔者的杜撰,而是可以引经据典的判断。《玉篇·心部》:“慎,思也”。《方言》卷一:“慎、思也,秦晋或曰慎。凡思之貌亦曰慎。”“思”本身就是认真、谨慎、慎重的态度,但侧重于“心”,也就是侧重于认识方面。而“慎”又有“真”或“诚”的一面。《诗·小雅·巧言》有“予慎无罪”、“予慎无辜”之语。毛传:“慎,诚也”。俞樾《群经平议》:“慎、真,古通用。”《论语·学而》载曾子之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刘宝楠《论语正义》曰:“《尔雅·释诂》:‘慎,诚也。’《说文》:‘慎,谨也’。‘诚’‘谨’义同。”《礼记·檀子》又载曾子之言:“丧三日而殡,凡附于身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三月而葬,凡附於棺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刘宝楠《论语正义》认为这都是在说“慎终之事。”即对入殓和下葬等丧葬事宜要认真对待、诚心诚意,而不能繁衍了事、虚情假义,这样老百姓的德行就能变得厚道了。“思”与“真”(“诚”)合而言之,即“认真”之意。

慎与不慎,往往会引起极端相反的结果,“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论语·子张》)“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周易·系辞上》)所以说“两端之间须慎”。《淮南子·缪称》:“《诗》云:‘媚兹一人,应侯慎德’。慎德大矣,一人小矣。能善小,斯能善大矣。”(慎德,《毛诗》作顺德)

独,特也,人所没有而己独有之个性。两端之中见“独”。各家均言“独”。

《说文》:“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这大概不是“独”的本义。因为犬虽然不群,但“狗仗人势”是最没有独立性的。《正字通·犬部》:“独,猨类。似猿而稍大。猨性群,独性特。”

独和特同义。《广雅·释诂》“特,独也。”《庄子·齐物论》:“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这是魍魉质问影子为什么没有独立的操守。成玄英疏:“特,独也”。《礼记·礼器》:“天子无介,祭天特牲。”陈澔集说:“特,独也“,《礼记·礼器》“圭璋,特”。陈澔集说:“玉之贵者,不以他物俪之,故谓之特,言独用之也。”《尔雅·释水》:“大夫方舟,土特舟”,特舟即独舟。

“独”用于人事,可以从知行两个方面专讲。独知、独觉是指人的认识能力,而独立,独行则是人的行为方式,概而言之“个性即为独。”儒家之外的各个学派,对“独”都很重视。《淮南子·氾论》:“必有独用之听,独见之明,然后能擅道而行也。”《吕氏春秋·制乐》:“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俱舍论·分别世品第三之五》颂曰:“独觉增减时,麟角喻百劫”,论曰:“言独觉者,谓现身中离禀至教,唯自悟道,以能自调不调他故。”道教也非常重视“独觉”:“仙师独觉,闭迹山水”。(4)《易·大过》:“君子独立不惧。”《庄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淮南子·兵略》:“夫将者,必独见独知。独见者,见人所不见也;独知者,知人所不知也。”王阳明更是认为:“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咏良知四首示诸生》)“良知即是独知时,此知之外更无知”(《答人问良知二首》)。(5)“独知”,用《大学》中的话说,就是“自明”。方以智,魏源等晚近一些的思想家对独知也很重视。

有没有个性,能不能“独”,是和一个人的处境没有关系的,或者说有个性的人应该超越自己的处境,不在乎独处还是群居。《韩诗外传》卷一:“故中心存善而日新之,虽独处而乐,德礼而形。《诗》曰:‘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从也。’”《荀子·儒效》也说:“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感,穷处而荣,独居而乐。”有人追随、有人掺和、混杂在一起,反而有害:“疑则动,两则争,杂则相伤,害在有与,不在独也。”(《慎子·德立》)《礼记·儒行》对“特立独行”作了非常精当的说明:“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弗与,异弗非。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故而,“独”应该是指“人所没有而己独有的个性”,这一点将在下文继续讨论。

显然,“独”指向两端的,独知、独觉而独立、独行是一端,“抛却自家”而“沿门持钵”是另一端;独觉而觉人、独立而立人是一端(详见下文),独断、独裁而成为“独夫”是另一端(6)。换言之,在“两端”之中,我们才可以发现一个人的个性,乍看起来,大家都是差不多的。

“慎其独”,最终是“慎其诚”,即认真其独立性(个性)。

关于“慎其独”,在《大学》和《中庸》之外,《荀子·不苟篇》的申述更为详备,并且和“诚”紧密联系: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其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其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

君子至德,嘿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不形则虽作于心,见于色,出于言,民犹若未从也;虽从必疑。

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操之则得之,舍之则失之。操而得之则轻,轻则独行,独行而不舍,则济矣。济而材尽,长迁而不反其初,则化矣。

《荀子·不苟》的这段话对于完整理解“慎其独”的意涵非常关键。(7)

显然,“慎其独”是一个非常有概括性的范畴,“独”的前提是“诚”,未独之前,要“致其诚”(诚则独,致诚则无他事),已独之后,就要“慎其独”(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慎独达到的效果是不依傍于他物(嘿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慎独的本质是“顺命”,慎独所达到的境界是“天德”。“诚”是处理好各种关系、取得人格尊严的基石。“慎”非常必要,“独”不断要落实为行为,进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理想人格。(操之则得之,舍之则失之。操而得之则轻,轻则独行,独行而不舍,则济矣。济而材尽,长迁而不反其初,则化矣。)

“慎”是认真的态度和方法,“诚”既是慎的出发点,又是慎的最终对象,“不诚则不独”,在这个意义上,“慎其独”就是“慎其诚”。但是,“诚”不能是空泛的、没有着落的,最终要体现为活泼泼的个性——“独”(不独则不形)。“慎其独”就是在“致其诚”的前提下“顺应”那个独,“看重”那个独、“守住”那个独、“操心”那个独——总而言之,要认真对待自己的个性。“慎其独”不是要增加负担,而恰好是不讲条件、不假外求,轻装前进,“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荡荡乎其有以殊于世也”(《荀子·不苟》)。

正如王念孙所言,“慎其独”在《荀子》、《大学》、《中庸》、《礼器》诸篇中意涵是一致的,通过下文“叩其两端而问之”的讨论,我们会发现,即使在《五行》、《淮南子》等书中,“慎其独”并无二义,就是要认真保持自己的个性,只不过在不同的语境中,指向不尽相同而已。

二、语境的辨别

多与一(内与外、近与远)之间须“慎”,独指“内心的一以贯之和不偏不倚”,而非“内心的专一”(8)。

郭店竹简及马王堆帛书《五行》中都引用《曹风·鸤鸠》“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人,其仪一兮。”的诗句。鸤鸠,即杜鹃,又称桑鸠、布谷,性情以“独”著称。布谷鸟的“孩子”由麻雀、灰喜鹊等寄主孵化出来并喂养长大,也不可能改变它们的本性,何况君子乎!或曰“鸤鸠有均一之德,饲其子旦从上而下,暮从上而下,平均如一”。(陆玑:《毛诗草木鸟兽鱼虫疏》卷下)显然,“均一”(这种解释在古代被普遍接受)与“专一”是有重大区别,甚至是根本对立的。

《说苑·反质》也引用这首诗来说明“一心可从事百君,百心不可以事一君”的道理。《晏子春秋》多处讲到晏子对“一心可从事百君”的解释,都是指自己的个性并不因为君主的变化而变化,否则“三心不可从事一君”。“婴闻之,君子独立不惭乎影,独寝不惭乎魂”。(《外篇》)面对自己的影子并无惭愧,独自睡觉并无惭愧。这里的“独立”“独寝”都是指君子的处境,而并非君子的个性,《管子·禁藏》:“一人兩心,其內必衰也。”显然,需要认真对待,极力保持的乃是作为“至内”的个性。这一点,从马王堆帛书《五行》中可以找到明确的答案。

慎其独也者,言夫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谓也。

言至内者之不在外也。是之谓独。独也者,全体也。

《五行》中所论的慎独就是要在内心之中把仁、义、礼、智、圣同等看待,不可偏废。(五者一损俱损、一荣俱荣)鸤鸠能以一心对七子,况君子乎!“舍其体而独其心”就是超越具体的德行,而使其心一以贯之。不因具体德行的转移而转移,也不因对象的转移而转移。《中庸》曰:“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如果把“慎独”理解为保持内心的“专一”,那结果就是“一心事一君”而不可能是“一心事三君”或“一心事百君”了。

《晏子春秋》记载孔子对晏婴“一心事三君”的做法先是指责,听到晏婴的解释后转而自我批评:“语曰:‘言收于迩,不可止于远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也。’吾窃议晏子而不中夫人之过,吾罪几矣!”(《外篇》)“言收于迩,不可止于远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也。”是强调发自内心的言论,要超越距离的遥远,来源于自身的行为,不能被众人所遮蔽。郭店竹简《成之闻之》所言“慎求于己”也是强调要认真对待自己的个性,诉求于自己的个性,而不能舍近求远:“唯君子,道可近求,而[不]可远借也。昔者君子有言曰:‘圣人天德’何?而可以至顺天常矣。”(9)刘宗周认为“独者,心极也”。(《刘子全书·学言上》)心极即“至内”。

这个“独”,《淮南子·谬称》中称其为“性”:

圣人在上,化育如神。太上曰:‘我其性与!’其次曰:‘微彼其如此乎!’故《诗》曰:‘执辔如组。’《易》曰:‘含章可贞。’动于近,成文于远。夫察所夜行,周公[不]惭乎景,故君子慎其独也。释近斯远塞矣。

最理想的状态是“我其性与!”即自己的本性就是如此,其次的状态是“微彼,其如此乎”,即自己顺应百姓的心理。“执辔如组”是说拿着缰绳如同拿着宽而薄的丝带一样。《太戴礼·盛德》描述了相反的情况:“不能御民者弃其德法。譬犹御马,弃辔勒而专以筴御马,马必仿,车必败。”“含章可贞”是说内心之中有条理,就可以保持中正。所谓的“动于近,成文于远”正好和《晏子春秋》中“言发于迩不可止于远”相互发明。“察所夜行,不惭乎影”进一步指出首先要对得住切近的东西,最终还是指向君子本人或君子自身。《缪称训》接着说:“身苟正,怀远易矣。故《诗》曰:躬弗亲,庶民弗信。”也就是只有发自内心,不惭乎影的言行才能取得百姓的信任。“不惭乎影”,指不惭乎跟随你最近的那个东西,这是“慎独”的结果,而并非慎独本身。

《管子·白心》:“一以无贰,是謂知道。將欲服之,必一其端,而固其所守。”君子之“独”就是君子的“无待”、“无对”和“不二”,不讲条件,不依赖于其他,不会因为人数的多寡,距离的远近而变化,即使是对自己的影子也不惭愧。《缪称训》中又说“虚而能满,语而有味,被褐怀玉者。故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以得百人”,一心即“独立”之心,“不偏不倚”之心,而非“专一之心”。这一思想来源甚早,《商书·咸有一德》:“始终惟一,时乃日新”;“俾万姓皆曰:‘大哉!王言。’又曰:‘一哉!王心。’”《周书·泰誓上》:“受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通常被理解为受(即纣)的大臣有亿万心,而周武王的大臣团结一心。但结合《商书·咸有一德》来看,关键在于“王”有没有“一心”,也就是说王有没有独立不改、不偏不倚之心。显然,“一心”切不可理解为“内心的专一”。

《礼记·礼器》更以“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来解释“独”。玉器用不着布帛来装饰,就是它有“特性”。“君子慎其独”者就是君子要认真对待那个“绝对”的东西,这个“独”非他,即自己的“内心”,发自内心的德行“无下之物无可以称”,则地位自然尊贵。而把德行和地位“捆绑”在一起,正是儒家的一贯思想。

《庄子·在宥》所言:“独往独来,是谓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则是从行为方式的角度来讲“独”。显示出道家对于个人独立性的极端重视。

对君子而言,独乃不二之知觉,无称之德行和不改之言行,概而言之,就是宝贵的个性,独而后贵,不可不慎。

诚欺之间须慎,不诚则不独

简帛《五行》云:“能差池其羽,然后能至哀。君子慎其独也。”所谓的“至哀”就是“极端的悲伤”,“纯粹的悲伤”,“绝对的悲伤”,“独一无二的悲伤”,总之,是出于至诚、自然而然的悲伤,这样的悲伤是君子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要认真对待。

《大学》里的“慎其独”就是“诚其意”,具体地说就是“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油然而发,毫不掩饰,不做作、不算帐(10)。《大学》中说“诚于中,形于外”,《荀子·不苟》则说:“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不形”就是没有良好的形象,所谓的圣贤“气象”,莫不是深造自得之形。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与“草”的关系正如“身”和“影”的关系,风吹而草随,身动而影从,身正不怕影子邪,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慎独”。在君子看来,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并不算严,独处、独居并不算松,因为君子始终认真对待自己的个性,真诚无欺。所谓的“诚”、所谓的“不苟”,正是“认真”的意思。

郭店楚简当中多处讲到修身与治世的关系:“正其身,然后正世”(《唐虞之道》),“古之用民者,求之于己为恒”(《成立闻之》)强调统治者个人的表率作用,(11)“正其身,求之于已”同样可以归结为“慎其独”,君主有了独立不改的个性,百姓自然会跟从,也就是所谓的“执辔如组”。

显微之间须慎,独在隐微中。

《中庸》里的慎独则侧重于“戒慎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这里的几个“其”指代的都是“君子”,自己的个性常常藏于自己不睹不闻的地方,习惯成自然而浑然不知,但“莫见乎隐,莫显手微”,在下意识的言行之中,你的个性暴露与遗。这样一来,不是“人虽不知而已独知之”,而是“人虽知之而已独不知”,或如刘文英先生所言“在潜意识的层面上,由于自我意识不能控制,一切善的成分和恶的成分都会暴露无遗。由此,每天人都可以根据自己梦中的所作所为,对自己的道德尽量做出客观的评价。”(12)所以要特别认真地对待,马虎不得。如果说“已知”、“已觉”之“独”是指个体意识的话,那么“不知”、“不觉”之“独”就是“个体潜意识”。

可见,所谓的“独”即指“心、性”,又指“言、行”,最后都指向君子自身,这种“独”超越于君子是否独处,也超越于君子是否“知觉”,只能以“个性”言之。而“慎独”的方法,概而言之,就是要“叩其两端”如多与少,诚与欺,显与微等等,在“极”和“端”之中方能深得其“独”,而没有多与少,诚与欺,显与微这样的“两端”,“慎与不慎”也就无从谈起。正所谓“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就是君子在各个方面都把自己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就是所谓的“不偏不倚”,也就是所谓的“中行”。

“慎其身”、“慎求之于己”:“慎其独”的本意

《诗经·燕燕》有“淑慎其身”之语,郭店竹简《成之闻之》有“慎求之于己”之语。《吕氏春秋·先己》:“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故善响者不于响于声,善影者不于影于形,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言正诸身也。”《吕氏春秋·先己》所引用之诗又是《曹风·鸤鸠》中的后半节,恰好和竹简及帛书《五行》相呼应;而“善影者不于影于形”,高诱注:“形正则影正”,正是“君子不惭乎影”;“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同样和“修齐治平”首尾一致。所以我们可以明白无误地说:“慎其身”、“正诸身”就是“慎其独”的本意,身非身体之身,而是自身之身,也就是“慎求之于己”,只不过一个“独”字,强调无对、无待,更有哲学意味而已。

三、“慎其独”的新解

认真对待自己的独立性(个性)。

“慎独之学”为宋明新儒学所力倡,影响极其深远,其中也有些可检讨之处。对于“独”的理解,朱喜的“人所不知而已所独之地”要比郑玄的“闲居”之说进了一步,因为“人所不知而独知之地”,可以是“闲居”之时,而可以是在和别人共处之时。

如果把“独”解释为“独立性(个性)”可能要比朱熹的解释再进一步,因为,“个性”是自己所独有而人所没有的,“个性”可能为别人所知,也可能为别人所不知;可能为自己所了解,也可能为自己所不了解。总之,它包括了个体意识,又包括了个体潜意识,无论怎样,都需要认真对待,真诚无欺。故而,“君子必慎其独。”

但“闲居之所为”,“己所独知而人不知之地”,以及“己所独有而人没有”三者并不排斥,而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慎子》逸文:“能辞万钟之禄于朝陛,不能不拾一金于无人之地。能谨百节之礼于庙宇,不能不弛一室于独居之余,盖人情每狎于私故也。”“人情每狎于私”的情况正是常常发生而需要特别注意的,也正是道德修养的入手处。但道德修养终究不能停留在这一步,关键还是在于对自己的个性要认真对待。

就“慎”字而言。朱子以“遏人欲于未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解之,可称之为“遏制派”;阳明学派认为良知就是独知,独知是“立诚”的前提,要小心保持,显然是“张扬派”:

正之问:“戒惧是己所不知时工夫。慎独是己所独知时工夫。此说如何”?

先生曰:“只是一个工夫。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便是‘见君子而后厌然’。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此处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一是百是,一错百错。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界头。于此一立立定,便是端本澄源,便是立诚。”(《传习录上》)

刘宗周认为慎独不仅是工夫,也是本体(13):

人心道心只是一心,气质义理,只是一性,识得心一性一,则工夫亦一。静存之外,更无动察,主敬之外,更无穷理。其究也,工夫与本体亦一,此慎独之说而后之解者往往失之。(《刘子全书·语类》)

刘宗周把工夫和本体合成一体固然痛快,却隐含着一个危险——如果把自己的“独”当成“宇宙的独”或者“造化的独”就可能导致话语霸权,或“良知自负”。

而我们说的“君子慎其独”具有边界的,即,当且仅当你在认真保持你的个性的时候,你才是君子,丧失了个性就堕落为小人(小写的人),把自己的个性强加于人则成了独夫。(14)

梁漱溟先生说:“所谓人类智慧者非也,人心内蕴之自觉地”(15)“独者人所人不知而自己独知之地也,即人心内蕴之自觉也。吾人一念之萌、他人何从得知,唯独自己清楚,且愈深入于寂静无扰,愈以明澈开朗。”(16)他又说:“慎独之‘独’,正指向宇宙生命之无对,慎独之‘慎’正谓宇宙生命不容有懈。儒家之学只是一个慎独。”(17)在梁先生那里“独”也有了本体的意义,也就是“绝对”的含义,由此看来,“慎独”一词还不能只局限于道德意义,而其中蕴含着形而上的追求。但《五行》、《荀子》、《淮南子》、《大学》、《中庸》之中都是讲“慎其独”,也就是要慎“君子自身的那个独”,故而还是以“认真对待他的个性”解释比较贴切,而且“独”不仅包括“知”,还包括“行”,不仅包括个体的认知,还包括个体的实践,以及个体的价值判断(“只是个好恶之心”)。这样一来,“个性”的意义就非同小可了。

四、考察“君子慎其独”的意义

(一)哲学的意义:

1)“独”是最后而且是最切实的根据,“慎”是最可行、最可取的态度。“慎其独”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分别理解为“慎其诚”、“顺其命”、“慎其心”、“慎其性”、“率其性”等等。“慎其独”最终表现是“率性而行”、“如保赤子”、“特立独行”、“一以贯之”、“独行而不舍”、“独立而不改”等等,概而言之就是“认真其个性”,最起码,这是君子之为君子充分而且必要的条件。

2)盖心学失于狂而理学失于涓,以认真其个性来解释“慎独”,一方面力求避免道德修养的过程成为压制个性的过程,使人望而却步;同时也不排斥谨慎小心的意思,防止空谈心性,狂妄自负。(“慎之为谨,不烦训释。”王念孙:《读书杂志八·荀子第一》)

3)“慎其独”是“叩其两端而问之”的思维方法,换言之,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思维方式,而不是折衷、调和的思维方式。

(二)思想史的意义:

1)儒家的三纲领八条目所反复申述的,实际上就是独觉而觉他——自诚明(性),独立而立人——自明诚(教),把个人的至善实现于天下的太平这样一个由天及人、由己及他,有无可比拟的德行而获得至高无上的的地位的过程。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把“立人”和“达人”作为独立、独达的前提或条件,绝好地反映了儒家的社会责任感。《中庸》曰: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

2)《大学》、《五行》、《荀子》也是从不同角度,以“君子慎其独”为纲领,把这一思想具体化了,只能说是殊途而同归,而不能说他们各执一词。

3)论及儒家的心性之学,从宋儒以至今人,常把《荀子》排除在外,至少从“慎独”说来看,是有失偏颇的。(18)

4)同是基于对“独”的重视,儒、道、佛、兵、法诸家同归而殊途,中华文化之一体与多元可见一斑。

(三)学术史的意义:

探讨思想史,常常忽视了乾嘉学派及后来的训诂之学的贡献,然而从对慎独的训释来看,清儒的判断更接近于本义。学术对于思想、训诂对于哲学的贡献需要足够的重视。

(四)方法论的意义:训诂学与哲学的良性互补不仅可能,而且必要。汉宋之风的融会贯通似乎比套用西方模式解析中国哲学的方法更为可行,也比彼此之间的相互鄙薄更为明智。饶宗颐先生指出:“我以为我们应该提倡‘训诂哲学’,历史上若干重要观念的疏通证明,非采用训诂学方法难以解决问题。”“治中国古代哲学,宜除开二障,一是西方框框之障,二是疑古过甚之障。东方思想的源泉由本土茁长而生,有自己的Pattern,不必套取西方的模式。文献上的资料,经典上的语言,不仅要处理文字的表面意义,还须进一步理解它内在的深层意义,和其他相关的经典语言的同义异辞。”(19)

在具体的范畴之上,才能解决“接着什么讲”的问题;借助于现时代的思想和语言,才能解决“如何接着讲”的问题。

注释:

(1)尤其是梁涛、钱逊、刘信芳等先生专门著文讨论。

(2)《书·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位上关天命,下关民生,要慎重对待,马虎不得。《墨子·天志中》“天之意不可不慎也”,孙治让闲诂:“慎与顺同。上下文屡云顺天意。”实际上,“顺天意”乃是“重天意”的结果,即对天意要认真对待。《荀子·成相》:“请布基,慎圣人”,杨倞注:“慎读为顺。”实际上,“慎圣人”就是“重圣人”,或如郝懿行所言是“诚用圣人”,也就是要真心尊重圣人。《逸周书·度训》:“和非中不立,中非礼不慎。”孙诒让斠补:“慎当读为顺,顺慎音相近”。实际上“中非礼不慎”;即“中非礼不重”,也就是如果没有礼的话,“中”就不会有重要的地位,或者说其重要性无法体现出来。

(3)王引之《尔雅述闻》引,见《经义述闻》卷二十六。

(4)符载:《庐山故女道士梁洞微石碣铭》,见《文苑英华》卷七九〇。

(5)见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卷二十。

(6)《尚书·泰誓》:‘独夫受,洪惟作威。’《荀子·臣道》:“明主好同,而暗主好独。”《荀子·正论》:“诛暴君如诛独夫”。法家就是主张独裁的。《韩非子·外储说上》:“独视者谓明,独听者为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王。”从下文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儒家也是从“独”的角度来理解君主尊贵的地位,只不过这种“独”更看重“德”,而体现于礼。

(7)“君子养心莫善於诚”一语,刘台拱已经注意到了“慎其独”与“诚”的内在联系。“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一语,杨倞注:“慎其独,谓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郝懿行曰:“此语甚精,杨氏不得其解,而以谨慎其独为训。今正之云:独者,人所不见也。慎者,诚也;诚者,实也。心不笃实,则所谓独者不可见。”郝懿行强调:“推寻上下文意,慎,当训为诚。据《释诂》云‘慎,诚也’,非慎训谨之谓”,他认为“‘慎’字古义训诚,《诗》凡四见,毛、郑俱依《尔雅》为释。《大学》两言‘慎独’,皆在《诚意》篇中,其意亦与《诗》同。唯《中庸》以‘戒慎’‘慎独’为言,此别意,乃今意也。”王念孙也同意用“诚”来训“慎”,但对郝懿行的说法提出了修正:“《中庸》之‘慎独’,‘慎’字亦当训为诚,非上文‘戒慎’之谓。(‘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即《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则慎独不当有二义。陈硕甫云:‘《中庸》言慎独,即是诚身。’)故《礼器》说礼之以少为贵者曰:‘是故君子慎其独也。’郑注云:‘少其牲物,致诚恳’。是慎其独即诚其独也”。王念孙同时认为“凡经典中‘慎’字,与‘谨’同义者多,与‘诚’同义者少。训诚训谨,原无古今之异,唯‘慎独’之‘慎’则当训为诚,故曰:‘君子必慎其独’,又曰‘君子必诚其意’。《礼器》、《中庸》、《大学》、《荀子》之‘慎独’,其义一而已矣。”(见王先谦《荀子集解·不苟篇第三》,又见王念孙《读书杂志八·荀子第一》。)“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一语,杨倞注:“不能慎其独,故其德亦不能形见于外”。俞樾认为:“上文云:‘致诚则无他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所谓独者,即无他事之谓。唯仁、唯义,故无他事,无他事是谓独,故曰:‘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言不能诚实,则不能专一于内,不能专一则不能形见于外。杨氏未达独字之旨,故所解均未得也。”(王先谦《荀子集解·不苟篇第三》引)

(8)俞樾的观点见上注。庞朴先生认为帛书《五行》中的“独”指“内心的专一”,(见庞朴:《帛书五行篇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版。)和《中庸》及《大学》不同。梁涛先生则认为各书中的“独”,都是指“内心的专一”。(梁涛:《郭店竹简与“君子慎独”》,简帛研究网)

(9)参见李零:《郭店竹简校读记》,道家文化研究第17辑。

(10)梁漱溟:“所谓不仁的人,不是别的,就是算帐的人。”见《孔子之不计较利害的态度》,《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四章。

(11)参见庞朴:《使由使之解》,《国际儒学研究》第10辑。

(12)刘文英:《孟子的良知说与道德潜意识》,国际儒学研究,第10辑,第231页。

(13)黄宗羲总结刘宗周的思想说:“先师之学在慎独,从来以慎独为宗旨者多矣。或识认本体而堕于恍惚,或依傍独知而力于动念。唯先师体当喜怒哀乐一气之通复,不假品节限制而中和之德自然流行,于日用动静之间。独体如是,犹天以一气进退平分四时温凉寒燠,不爽其则。一岁如此,万古如此。即有愆阳伏阴酿为灾祥之数而终不易造化之大常。慎者,慎此而已。故其为说不能与儒先抵牾。”(《刘子全书序》)

黄宗羲在这里说到的作为“造化之大常”的“独”的确和郑玄、朱子等人的注解不同,却颇似《庄子·大宗师》所说的朝彻而后所见(现)的“独”:“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14)对于“何缘独觉言不调他”的问题,《俱舍论·分别世品第三之五》给出了“非彼无能演说正法,以彼亦得无碍解故”等八个理由,这种“不调他”的“独觉”可资借鉴。

(15)梁漱溟:《东方学术概观·绪论》。

(16)梁漱溟:《东方学术概观·儒者孔门之学》。

(17)梁漱溟《人心与人生》第13章。

慎其所处者范文第2篇

一、慎,顺也、重也、思也、诚也,认真之意。两端之间须“慎”。

慎有谨慎,慎重之意,但“谨”与“重”之间还是有微妙差别。先儒多把“慎”训为“顺”。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坤部》云:“慎,假借为顺。”顺之中又有“重” 的意思,也就说看重乃是顺遂的前提。《书·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位上关天命,下关民生,要慎重对待,马虎不得。《墨子·天志中》“天之意不可不慎也”,孙治让闲诂:“慎与顺同。上下文屡云顺天意。”实际上,“顺天意”乃是“重天意”的结果,即对天意要认真对待。《荀子·成相》:“请布基,慎圣人”,杨倞注:“慎读为顺。”实际上,“慎圣人”就是“重圣人”,或如郝懿行所言是“诚用圣人”,也就是要真心尊重圣人。《逸周书·度训》:“和非中不立,中非礼不慎。”孙诒让斠补:“慎当读为顺,顺慎音相近”。实际上“中非礼不慎”;即“中非礼不重”,也就是如果没有礼的话,“中”就不会有重要的地位,或者说其重要性无法体现出来。

“慎”训为“重”,也是有来历的。《荀子·非相》:“宝之、珍之、贵之、神之。”杨倞注“神之”:“不敢慢也。” 《尔雅·释诂》:“神,慎也”。郝懿行《尔雅义疏》引杨倞注:“不敢慢即慎矣”。“不敢慢”正是看重、认真的意思。可见“慢”乃“慎”的反义词。王念孙就是以“贵之、重之”解释《荀子·非相》所说的“贵之、神之”。(王引之《尔雅述闻》引,见《经义述闻》卷二十六)《尔雅·释诂》:“神、弼、崇,重也”。王念孙等学者认为, “重” 即尊重之重、轻重之重。(同上)可见以“重”训“慎”是没有问题的。(又敬慎常常连用)

所谓的小心或者谨慎,其前提必是看重。“慎”又从“心”从“真”,以现代汉语的“认真”二字解释最贴切不过。这并非笔者的杜撰,而是可以引经据典的判断。《玉篇·心部》:“慎,思也”。《方言》卷一:“慎、思也,秦晋或曰慎。凡思之貌亦曰慎。”“思”本身就是认真、谨慎、慎重的态度,但侧重于“心”,也就是侧重于认识方面。而“慎”又有“真”或“诚”的一面。《诗·小雅·巧言》有“予慎无罪”、“予慎无辜”之语。毛传:“慎,诚也”。俞樾《群经平议》:“慎、真,古通用。”《论语·学而》载曾子之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刘宝楠《论语正义》曰:“《尔雅·释诂》:‘慎,诚也。’《说文》:‘慎,谨也’。‘诚’‘谨’义同。”《礼记·檀子》又载曾子之言:“丧三日而殡,凡附于身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三月而葬,凡附於棺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刘宝楠《论语正义》认为这都是在说“慎终之事。”即对入殓和下葬等丧葬事宜要认真对待、诚心诚意,而不能繁衍了事、虚情假义,这样老百姓的德行就能变得厚道了。“思”与“真”(“诚”)合而言之,即“认真”之意。在具体涉及到“慎独”的训诂时,郝懿行、王念孙等人正是以“诚”训 “慎”。(详见下文)

慎与不慎,往往会引起极端相反的结果, “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论语·子张》)“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周易·系辞上》)所以说“两端之间须慎”。《淮南子·缪称》:“《诗》云:‘媚兹一人,应侯慎德’。慎德大矣,一人小矣。能善小,斯能善大矣。”(慎德,《毛诗》作顺德)

二、独,特也,人所没有而己独有之个性。两端之中见“独”。各家均言“独”。

《说文》:“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这大概不是“独”的本义。因为犬虽然不群,但“狗仗人势”是最没有独立性的。《正字通·犬部》:“独,猨类。似猿而稍大。猨性群,独性特。”

独和特同义。《广雅·释诂》“特,独也。”《庄子·齐物论》:“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这是魍魉质问影子为什么没有独立的操守。成玄英疏:“特,独也”。《礼记·礼器》:“天子无介,祭天特牲。”陈澔集说:“特,独也“,《礼记·礼器》“圭璋,特”。陈澔集说:“玉之贵者,不以他物俪之,故谓之特,言独用之也。”《尔雅·释水》:“大夫方舟,土特舟”,特舟即独舟。

“独”用于人事,可以从知行两个方面专讲。独知、独觉是指人的认识能力,而独立,独行则是人的行为方式,概而言之“个性即为独。”儒家之外的各个学派,对“独”都很重视。《淮南子·氾论》:“必有独用之听,独见之明,然后能擅道而行也。”《吕氏春秋·制乐》:“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 《俱舍论·分别世品第三之五》颂曰:“独觉增减时,麟角喻百劫”,论曰:“言独觉者,谓现身中离禀至教,唯自悟道,以能自调不调他故。”道教也非常重视“独觉”:“仙师独觉,闭迹山水”。(符载:《庐山故女道士梁洞微石碣铭》,见《文苑英华》卷七九〇)《易·大过》:“君子独立不惧。”《庄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淮南子·兵略》:“夫将者,必独见独知。独见者,见人所不见也;独知者,知人所不知也。”王阳明更是认为:“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咏良知四首示诸生》)“良知即是独知时,此知之外更无知”(《答人问良知二首》)。(见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卷二十)“独知”,用《大学》中的话说,就是“自明”。方以智,魏源等晚近一些的思想家对独知也很重视。

同样是“独”,也可以是独断,独裁,以至于成为“独夫”。《书·泰誓》:‘独夫受,洪惟作威。’《荀子·臣道》:“明主好同,而暗主好独。”《荀子·正论》:“诛暴君如诛独夫”。法家就是主张独裁的。《韩非子·外储说上》:“独视者谓明,独听者为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王。”从下文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儒家也是从“独”的角度来理解君主尊贵的地位,只不过这种“独”更看重“德”,而体现于礼。

有没有个性,能不能“独”,是和一个人的处境没有关系的,或者说有个性的人应该超越自己的处境,不在乎独处还是群居。《韩诗外传》卷一:“故中心存善而日新之,虽独处而乐,德礼而形。《诗》曰:‘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从也。’ ”《荀子·儒效》也说:“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感,穷处而荣,独居而乐。”有人追随有人掺和、混杂在一起,反而有害: “疑则动,两则争,杂则相伤,害在有与,不在独也。” (《慎子·德立》) 《礼记·儒行》对“特立独行”作了非常精当的说明:“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弗与,异弗非。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故而,“独”应该是指“人所没有而己独有的个性”,这一点将在下文继续讨论。

显然,“独”指向两端的,独知、独觉而独立、独行是一端,“抛却自家”而“沿门持钵”是另一端;独觉而觉人、独立而立人是一端(详见下文),独断、独裁而成为“独夫”是另一端。换言之,在“两端”之中,我们才可以发现一个人的个性,乍看起来,大家都是差不多的。

三、“慎其独”, 最终是“慎其诚”,即认真其个性。

关于“慎其独”,在《大学》和《中庸》之外,《荀子·不苟篇》的申述更为详备,并且和“诚”紧密联系: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其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其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

君子至德,嘿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不形则虽作于心,见于色,出于言,民犹若未从也;虽从必疑。

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操之则得之,舍之则失之。操而得之则轻,轻则独行,独行而不舍,则济矣。济而材尽,长迁而不反其初,则化矣。

“君子养心莫善於诚”一语,刘台拱已经注意到了“慎其独”与“诚”的内在联系。“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一语,杨倞注:“慎其独,谓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郝懿行曰:“此语甚精,杨氏不得其解,而以谨慎其独为训。今正之云:独者,人所不见也。慎者,诚也;诚者,实也。心不笃实,则所谓独者不可见。” 郝懿行强调:“推寻上下文意,慎,当训为诚。据《释诂》云‘慎,诚也’,非慎训谨之谓”,他认为“‘慎’字古义训诚,《诗》凡四见,毛、郑俱依《尔雅》为释。《大学》两言‘慎独’,皆在《诚意》篇中,其意亦与《诗》同。唯《中庸》以‘戒慎’‘慎独’为言,此别意,乃今意也。”王念孙也同意用“诚”来训“慎”,但对郝懿行的说法提出了修正:“《中庸》之‘慎独’,‘慎’字亦当训为诚,非上文‘戒慎’之谓。(‘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 即《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则慎独不当有二义。 陈硕甫云:‘《中庸》言慎独,即是诚身。’)故《礼器》说礼之以少为贵者曰:‘是故君子慎其独也。’郑注云:‘少其牲物,致诚恳’。是慎其独即诚其独也”。王念孙同时认为“凡经典中‘慎’字,与‘谨’同义者多,与‘诚’同义者少。训诚训谨,原无古今之异,唯‘慎独’之‘慎’则当训为诚,故曰:‘君子必慎其独’,又曰‘君子必诚其意’。《礼器》、《中庸》、《大学》、《荀子》之‘慎独’,其义一而已矣。”(见王先谦《荀子集解·不苟篇第三》,又见王念孙《读书杂志八·荀子第一》。)

“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一语,杨倞注:“不能慎其独,故其德亦不能形见于外”。俞樾认为:“上文云:‘致诚则无他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所谓独者,即无他事之谓。唯仁、唯义,故无他事,无他事是谓独,故曰:‘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 。言不能诚实,则不能专一于内,不能专一则不能形见于外。杨氏未达独字之旨,故所解均未得也。” (王先谦《荀子集解·不苟篇第三》引)

《荀子·不苟》的这段话以及清儒的训诂对于完整理解“慎其独”的意涵非常关键。显然,“慎其独”是一个非常有概括性的范畴,“独”的前提是“诚”,未独之前,要“致其诚”(诚则独,致诚则无他事),已独之后,就要“慎其独”(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慎独达到的效果是不依傍于他物(嘿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慎独的本质是“顺命”,慎独所达到的境界是“天德”。“诚”是处理好各种关系、取得人格尊严的基石。“慎”非常必要,“独” 不断要落实为行为(操之则得之,舍之则失之。操而得之则轻,轻则独行,独行而不舍,则济矣。济而材尽,长迁而不反其初,则化矣。)

“慎”是认真的态度和方法,“诚”既是慎的出发点,又是慎的最终对象,“不诚则不独”,在这个意义上,“慎其独”就是“慎其诚”。但是,“诚”不能是空泛的、没有着落的,最终要体现为活泼泼的个性——“独”(不独则不形)。“慎其独”就是在“致其诚”的前提下“顺应”那个独,“看重”那个独、“守住”那个独、“操心”那个独——总而言之,要认真对待自己的个性。“慎其独”不是要增加负担,而恰好是不讲条件、不假外求,轻装前进,“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荡荡乎其有以殊于世也” (《荀子·不苟》)。

正如王念孙所言,“慎其独”在《荀子》、《大学》、《中庸》、《礼器》诸篇中意涵是一致的,通过下文“叩其两端而问之”的讨论,我们会发现,即使在《五行》、《淮南子》等书中,“慎其独”并无二义,就是要认真保持自己的个性,只不过在不同的语境中,指向不尽相同而已。

四、多与一(内与外、近与远)之间须“慎”,独指 “内心的一以贯之和不偏不倚”,而非“内心的专一”。

郭店竹简及马王堆帛书《五行》中都引用《曹风·鸤鸠》“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人,其仪一兮。”的诗句。鸤鸠,即杜鹃,又称桑鸠、布谷,性情以“独”著称,不自营巢,而把卵置于其他鸟类(如苇莺、麻雀、灰喜鹊等)的巢内,由寄主代为孵化,并喂养幼鸟,但是鸤鸠与子女的亲密关系并不因此而受影响。或曰“鸤鸠有均一之德,饲其子旦从上而下,暮从上而下,平均如一”。(陆玑:《毛诗草木鸟兽鱼虫疏》卷下)显然,“均一”(这种解释在古代被普遍接受)与“专一”是有重大区别,甚至是根本对立的。

《说苑·反质》也引用这首诗来说明“一心可从事百君,百心不可以事一君”的道理。《晏子春秋》多处讲到晏子对“一心可从事百君”的解释,都是指自己的个性并不因为君主的变化而变化,否则“三心不可从事一君”。“婴闻之,君子独立不惭乎影,独寝不惭乎魂”。(《外篇》)面对自己的影子并无惭愧,独自睡觉并无惭愧。这里的“独立”“独寝”都是指君子的处境,而并非君子的个性,显然,需要认真对待,极力保持的乃是作为“至内”的个性。这一点,从马王堆帛书《五行》中可以找到明确的答案。

慎其独也者,言夫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谓也。

言至内者之不在外也。是之谓独。独也者,全体也。

《五行》中所论的慎独就是要在内心之中把仁、义、礼、智、圣同等看待,不可偏废。(五者一损俱损、一荣俱荣)鸤鸠能以一心对七子,况君子乎!“舍其体而独其心”就是超越具体的德行,而使其心一以贯之。不因具体德行的转移而转移,也不因对象的转移而转移。《中庸》曰:“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如果把“慎独”理解为保持内心的“专一”,那结果就是“一心事一君”而不可能是“一心事三君”或“一心事百君”了。

《晏子春秋》记载孔子对晏婴“一心事三君”的做法先是指责,听到晏婴的解释后转而自我批评:“语曰:‘言收于迩,不可止于远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也。’吾窃议晏子而不中夫人之过,吾罪几矣!”(《外篇》)“ 言收于迩,不可止于远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也。”是强调发自内心的言论,要超越距离的遥远,来源于自身的行为,不能被众人所遮蔽。郭店竹简《成之闻之》所言“慎求于己”也是强调要认真对待自己的个性,诉求于自己的个性,而不能舍近求远:“唯君子,道可近求,而[不]可远借也。昔者君子有言曰:‘圣人天德’ 何?而可以至顺天常矣。”(参见李零:《郭店竹简校读记》,道家文化研究第17辑)刘宗周认为“独者,心极也”。(《刘子全书·学言上》)心极即“至内”。

这个“独”,《淮南子·谬称》中称其为“性”:

圣人在上,化育如神。太上曰:‘我其性与!’其次曰:‘微彼其如此乎!’故《诗》曰:‘执辔如组。’《易》曰:‘含章可贞。’动于近,成文于远。夫察所夜行,周公[不]惭乎景,故君子慎其独也。释近斯远塞矣。

最理想的状态是“我其性与!”即自己的本性就是如此,其次的状态是“微彼,其如此乎”,即自己顺应百姓的心理。“执辔如组”是说拿着缰绳如同拿着宽而薄的丝带一样。《太戴礼·盛德》描述了相反的情况:“不能御民者弃其德法。譬犹御马,弃辔勒而专以筴御马,马必仿,车必败。”“含章可贞”是说内心之中有条理,就可以保持中正。所谓的“动于近,成文于远”正好和《晏子春秋》中 “言发于迩不可止于远”相互发明。“察所夜行,不惭乎影”进一步指出首先要对得住切近的东西,最终还是指向君子本人或君子自身。《缪称训》接着说:“身苟正,怀远易矣。故《诗》曰:躬弗亲,庶民弗信。”也就是只有发自内心,不惭乎影的言行才能取得百姓的信任。“不惭乎影”,指不惭乎跟随你最近的那个东西,这是“慎独”的结果,而并非慎独本身。

君子之“独”就是君子的“无待 ”、“无对”和“不二”,不讲条件,不依赖于其他,不会因为人数的多寡,距离的远近而变化,即使是对自己的影子也不惭愧。《缪称训》中又说“虚而能满,语而有味,被褐怀玉者。故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以得百人”,一心即“独立”之心,“不偏不倚”之心,而非“专一之心”。这一思想来源甚早,《周书·泰誓上》:“受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显然,“一心”切不可理解为“内心的专一”。

《礼记·礼器》更以“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来解释“独”。玉器用不着布帛来装饰,就是它有“特性”。“君子慎其独”者就是君子要认真对待那个“绝对”的东西,这个“独”非他,即自己的“内心”,发自内心的德行“无下之物无可以称”,则地位自然尊贵。而把德行和地位“捆绑”在一起,正是儒家的一贯思想。

《庄子·在宥》所言:“独往独来,是谓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则是从行为方式的角度来讲“独”。显示出道家对于个人独立性的极端重视。

对君子而言,独乃不二之知觉,无称之德行和不改之言行,概而言之,就是宝贵的个性,独而后贵,不可不慎。

五、诚欺之间须慎,不诚则不独

简帛《五行》云:“能差池其羽,然后能至哀。君子慎其独也。”所谓的“至哀”就是“极端的悲伤”,“纯粹的悲伤”,“绝对的悲伤”,“独一无二的悲伤”,总之,是出于至诚、自然而然的悲伤,这样的悲伤是君子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要认真对待。

《大学》里的“慎其独”就是“诚其意”,具体地说就是“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油然而发,毫不掩饰,不做作、不算帐(“所谓不仁的人,不是别的,就是算帐的人。”梁漱溟:《孔子之不计较利害的态度》,《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四章)。《大学》中说“诚于中,形于外”,《荀子·不苟》则说:“不诚则可能,不独则不形”,“不形”就是没有良好的形象,所谓的圣贤“气象”,莫不是深造自得之形。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与“草”的关系正如“身”和“影”的关系,风吹而草随,身动而影从,身正不怕影子邪,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慎独”。在君子看来,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并不算严,独处、独居并不算松,因为君子始终认真对待自己的个性,真诚无欺。所谓的“诚”、所谓的“不苟”,正是“认真”的意思。

郭店楚简当中多处讲到修身与治世的关系:“正其身,然后正世”(《唐虞之道》),“古之用民者,求之于己为恒”(《成立闻之》)强调统治者个人的表率作用,(参见庞朴:《使由使之解》,《国际儒学研究》第10辑)。“正其身,求之于已”同样可以归结为“慎其独”,君主有了独立不改的个性,百姓自然会跟从,也就是所谓的“执辔如组”。

六、显微之间须慎,独在隐微中。

《中庸》里的慎独则侧重于“戒慎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这里的几个“其”指代的都是“君子”,自己的个性常常藏于自己不睹不闻的地方,习惯成自然而浑然不知,但“莫见乎隐,莫显手微”,在下意识的言行之中,你的个性暴露与遗。这样一来,不是“人虽不知而已独知之”,而是“人虽知之而已独不知”,或如刘文英先生所言“在潜意识的层面上,由于自我意识不能控制,一切善的成分和恶的成分都会暴露无遗。由此,每天人都可以根据自己梦中的所作所为,对自己的道德尽量做出客观的评价。”(刘文英:《孟子的良知说与道德潜意识》,国际儒学研究,第10辑,第231页。)所以要特别认真地对待,马虎不得。如果说“已知”、“已觉”之“独”是指个体意识的话,那么“不知”、“不觉”之“独”就是“个体潜意识”。

可见,所谓的“独”即指“心、性”,又指“言、行”,最后都指向君子自身,这种“独”超越于君子是否独处,也超越于君子是否“知觉”,只能以“个性”言之。而“慎独”的方法,概而言之,就是要“叩其两端”如多与少,诚与欺,显与微等等,在“极”和“端”之中方能深得其“独”,而没有多与少,诚与欺,显与微这样的“两端”,“慎与不慎”也就无从谈起。正所谓“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就是君子在各个方面都把自己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就是所谓的“不偏不倚”,也就是所谓的“中行”。

七、“君子慎其独”的意义

“慎其独”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分别理解为“慎其诚”、“顺其命”、“慎其心”、“慎其性”、“率其性” 等等,“慎其独”最终表现是“率性而行”、“如保赤子”、“特立独行”、“一以贯之”、“独行而不舍”、“独立而不改”等等,概而言之就是“认真其个性”,这是君子之为君子充分而且必要的条件。

儒家的三纲领八条目所反复申述的,实际上就是独觉而觉他——自诚明(性),独立而立人——自明诚(教),把个人的至善实现于天下的太平这样一个由近及远、由里及外、由少及多的过程。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把“立人”和“达人”作为独立、独达的前提或条件,绝好地反映了儒家的社会责任感。《中庸》曰: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

《大学》、《五行》、《荀子》也是从不同角度,以“君子慎其独”为纲领,把这一思想具体化了

“慎独之学”为宋明新儒学所力倡,影响极其深远,其中也有些可检讨之处。就“慎”字而言。朱子以“遏人欲于未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解之,可称之为“遏制派”;阳明学派认为良知就是独知,独知是“立诚”的前提,要小心保持,显然是“张扬派”:

正之问:“戒惧是己所不知时工夫。慎独是己所独知时工夫。此说如何”?

先生曰:“只是一个工夫。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便是‘见君子而后厌然’。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此处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一是百是,一错百错。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界头。于此一立立定,便是端本澄源,便是立诚。”(《传习录上》)

刘宗周认为慎独不仅是工夫,也是本体:

人心道心只是一心,气质义理,只是一性,识得心一性一,则工夫亦一。静存之外,更无动察,主敬之外,更无穷理。其究也,工夫与本体亦一,此慎独之说而后之解者往往失之。(《刘子全书·语类》)

黄字羲总结刘宗周的思想说:

先师之学在慎独,从来以慎独为宗旨者多矣。或识认本体而堕于恍惚,或依傍独知而力于动念。唯先师体当喜怒哀乐一气之通复,不假品节限制而中和之德自然流行,于日用动静之间。独体如是,犹天以一气进退平分四时温凉寒燠,不爽其则。一岁如此,万古如此。即有愆阳伏阴酿为灾祥之数而终不易造化之大常。慎者,慎此而已。故其为说不能与儒先抵牾。”(《刘子全书序》)

黄宗羲在这里说到的作为“造化之大常”的“独”的确和郑玄、朱子等人的注解不同,却颇似《庄子·大宗师》所说的朝彻而后所见的“独”:

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刘宗周把工夫和本体合成一体固然痛快,却隐含着一个危险——如果把自己的“独”当成“宇宙的独”或者“造化的独”就可能导致话语霸权,或“良知自负”。而我们说的“君子慎其独”具有边界的,即,当且仅当你在认真保持你的个性的时候,你才是君子,丧失了个性就堕落为小人(小写的人),把自己的个性强加于人则成了独夫。对于“何缘独觉言不调他”的问题,《俱舍论·分别世品第三之五》给出了“非彼无能演说正法,以彼亦得无碍解故”等八个理由,这种“不调他”的“独觉”可资借鉴。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君子叩其两端而慎其独”。

梁漱溟先生说:“所谓人类智慧者非也,人心内蕴之自觉地”(梁漱溟:《东方学术概观·绪 论》)“独者人所人不知而自己独知之地也,即人心内蕴之自觉也。吾人一念之萌、他人何从得知,唯独自己清楚,且愈深入于寂静无扰,愈以明澈开郎。”(梁漱溟:《东方学术概观·儒者孔门之学》)他又说:“慎独之‘独’,正指向宇宙生命之无对,慎独之‘慎’正谓宇宙生命不容有懈。儒家之学只是一个慎独。”(梁漱溟《人心与人生》第13章)在梁先生那里“独”也有了本体的意义,也就是“绝对” 的含义,由此看来,“慎独”一词还不能只局限于道德意义,而其中蕴含着形而上的追求。但《五行》、《荀子》、《淮南子》、《大学》、《中庸》之中都是讲“慎其独”,也就是要慎“君子自身的那个独”,故而还是以“认真其个性”解释比较贴切,而且“独”不仅包括“知”,还包括“行”,不仅包括个体的认知,还包括个体的实践,以及个体的价值判断(只是个好恶之心)。这样一来,“个性”的意义就非同小可了。

盖心学失于狂而理学失于涓,以认真其个性来解释“慎独”则可以称为“鼓励派”,一方面力求避免道德修养的过程成为压制个性的过程,使人望而却步;同时也不排斥谨慎小心的意思,防止空谈心性,狂妄自负。(“慎之为谨,不烦训释。”王念孙:《读书杂志八·荀子第一》)

回头来看先贤对于“独”的理解,朱喜的“人所不知而已所独之地”要比郑玄的“闲居”,进了一步,因为“人所不知而独知之地”,可以是“闲居”之时,而可以是在和别人共处之时。

如果把“独”解释为“个性”可能要比朱熹的解释再进一步,因为,“个性”是自己所独有而人所没有的,“个性”可能为别人所不知,也可能为别人所不知;可能为自己所了解,也可能为自己所不了解。总之,它包括了个体意识,又包括了个体潜意识,无论怎样,都需要认真对待,真诚无欺。故而,“君子必慎其独。”

但“闲居之所为”,“己所独知而人不知之地”,以及“己所独有而人没有”三者并不排斥,而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慎子》逸文:“能辞万钟之禄于朝陛,不能不拾一金于无人之地。能谨百节之礼于庙宇,不能不弛一室于独居之余,盖人情每狎于私故也。” “人情每狎于私”的情况正是常常发生而需要特别注意的,也正是道德修养的入手处。但道德修养终究不能停留在这一步,关键还是在于对自己的个性要认真对待。

慎其所处者范文第3篇

摘 要:儒家“慎独”思想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道德蕴涵。“慎独”提倡克己修身的道德自律精神,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对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培养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慎独;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

网络世界独有的道德生活方式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成长带来的冲击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鲜明的时代标志。大学生正处在社会心理迅速发展、道德素质基本形成的阶段,网络的虚拟性很容易诱导他们试图借助于虚拟的身份摆脱现实伦理道德的约束,导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频繁发生。加强大学生的“慎独”教育,有利于锤炼大学生的主体意志和品格,唤醒其网络道德主体意识,有利于促使他们获得真正的道德自由和健全的道德人格,从而促进网络社会和谐发展。

一、儒家“慎独”思想解读

“慎独”一词最早见于儒家经典《礼记・中庸》中的记载:“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就是说,人在独处时,容易将内心隐晦处的不当欲望暴露出来,产生和道偏离的行为,所以君子应严格要求自己独处时的言行。

儒学“慎独”思想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诚己正心的“慎隐慎微”精神、自我约束的“慎言慎行”精神和理性自觉的“慎欲慎辨”精神。首先,隐微之地更容易放松自己,要做到“慎隐慎微”往往也是最难的,诚己正心方能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地。其次,君子“慎独”还要“谨于言而慎于行”。人们在言行上要省察克制,保持乐观坦荡的精神风貌,谨慎不至于拘泥,洒脱不至于放逸,修养健全的人格。再次,多欲而伤德,“贪欲者,众恶之本;寡欲者,众善之基”。面对内心深处的欲望,人要恢复其清净本性,必须“慎辨”。人们在进行自身道德修养过程中,决不能随意轻信盲从,随心所欲,必须对所为之事谨慎思考和辨析,方能最终有所收获。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解读

(一)道德自律的含义

道德自律,是道德主体在对自然和社会规律以及对现实生活条件认识的基础上,自愿的认同和践行社会道德规范,把对外部道德要求的被动服从变为自身内在良心的自主行为和过程。道德自律的根本功能是内在制裁,它要求主体自我约束、自我选择、自我规划、自我评价;并要求建立良好的内心法庭,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裁决。相对于他律而言,道德自律的控制效果较为稳定和持久,且行为主体的行为方向和水平较少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当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在网络社会中受到挑战使约束力减弱的时候,他律就显得异常艰难,道德自律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持网络基本秩序以及和谐的网络人际关系的重要保障。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现实需要

一方面,网络社会中,由于个体现实身份的丧失和网络身份的获得,网民不再受到现实生活规范的影响,网络的虚拟性消弭了时间和空间的差异,使得原本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规范和秩序逐渐失去效力,这就给个体提供了逾越规范和释放现实生活压力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行为者可以随意解释其行为来为自己辨护。另一方面,网络对大学生的道德成长也具有两面性,既有可能成为大学生道德堕落的深渊,也有可能为大学生提供现实生活无法提供的道德历练机会和条件。因此,应当合理利用网络,促进大学生的道德成长,尤其是自律能力的提高。

三、“慎独”思想对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精神的现实意义

儒家倡导的“慎独”精神中蕴含的自律道德教育思想直到现在仍然放射着耀眼的光芒,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褪色,也没有因政权的更替而消失。

(一)慎始慎终的精神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持久性

慎始,就是谨慎地开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道德修养尤其需要迈好第一步,守住第一道防线。苏轼曾说:“其始不立,其卒不成。”就是强调如果开始就没有做好,其结果很难成功。慎终,就是不能“虎头蛇尾”。慎始者,未必能慎终。我国台湾现代学者韦政通先生说:“现代人恐惧独处,是一种很普遍的病,传统的慎独工夫,极有助于克治此病。慎独不只是一种修养工夫,也是自我培养智慧的一种必要的生活方式。”可见,“慎独”精神尤其是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虚拟网络环境中,更能发挥出对大学生们进行网络道德自律教育的积极作用。

(二)慎隐慎微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自觉性

慎隐慎微是“慎独”的最基本要求,常常不受人重视和关注,但却是不可不谨慎的。“慎微”就是在小事与细节上不马虎。结合“慎独”思想本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可以使他们自觉依据对网络世界的正确认识,对网络道德准则和规范进行认同,不做出妨碍和侵害其他人的行为。大学生将以一个理性的身份参与网络,在网络中自觉地履行网络规范,以道德理性来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在网络社会中逐步形成自我规范,自我判断,进而建立自我保护、自律自求的机制,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可以说现实意义重大。

(三)“毋自欺、毋欺人”的精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实践性

“毋自欺、毋欺人”是“慎独”境界的落脚点,也是人们达到“慎独”境界后的行为表现。以“毋自欺、毋欺人”的精神不断地进行自律与自省,才能在实践中,在公与私、是与非、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的具体选择中严格要求自己,实现“慎独”,从而真正达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只有内不欺己、外不欺人,才能确保大学生自律落实到位。一方面,可以使他们自觉依据对网络世界的正确认识,对网络道德准则和规范进行认同,为自己的网络行为选择方案,确定行动路线,通过自己的网络实践活动达到一定的网络道德目标。另一方面,可以使他们自觉以道德理性来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多做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事。不因为网络的隐蔽性而随心所欲,忘记起码的行为规范。

(四)诚心有利于升华大学生对网络道德自律的情感与意志

《大学》认为“慎独”就是“诚于心,形于外”。而作为“慎独”境界中第一要义的“诚意”,就是“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只有像追求美色、追求爱情一样地去追求美德,才能真正产生对道德的真心诚意,并且在内心长久地固守这种美德,进而达到“能慎独,故能克己不贰过,而至于三月不违仁”的理想境界。“慎独”精神所提倡的自我反省、自我克制,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克服不良的冲动的情感,使自己的情感向着良性发展,从而自觉地维护网络道德;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在维护网络道德时,提高克服其他困难的能力,始终不一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使自己的道德信念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在认同和履行网络道德规范过程中自我决断,形成义无反顾的坚定意志和排除万难的斗争精神,对自己网络道德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作出客观评价。(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法]迪尔克姆.道德教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 肖永梅、胡树祥.论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4).

慎其所处者范文第4篇

关键词:慎独;儒家;现实意义;教育意义

一、《大学》、《中庸》里“慎独”

《礼记・大学》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段话的意思是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不要欺骗自己),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不要欺骗自己),这就是自己感到心安理得。所以君子一定要在独处的时候保持谨慎的态度。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副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每个人来看自己的时候,都像能看到肝肺一样(直视内心),(自欺的结果只能是底气不足),那么(自欺)还有什么用吗?这就叫做内心的真诚会直达外表,所以君子一定会真诚面对自己。“小人闲居为不善”,意思是小人平时喜欢做不好的事情,当他见到慎独的人后,却试图伪装自己,“掩其不善,而着其善。”然而,人们的内心与外表往往是一致的,平时不好的意念、想法总能在行为中表现出来,“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勉强在形迹上伪装是伪装不了的,只有像慎独的人一样“诚于中”,才能“形于外”,“诚于中,形于外”是慎独的一个主要含义。

《礼记・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说:君子戒慎恐惧自己有什么状况没有看见与听见,内在的盲点常会在阴暗处更鲜活,细微处更显著,因此君子更要慎重承担自己具有独立性的生命,不要怀着攀附心态而自毁自弃。东汉时期,郑玄把《中庸》中的“慎独”作了解释:“慎独者,慎闲居之所为。小人于隐者,动作言语自以为不见睹,不见闻,则必肆尽其情也。”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见于《礼记・大学》和《礼记・中庸》。在康熙告诫其子孙的《庭训格言》中,有这么一段话:“《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是为对贤第一要节。”朱子解释《大学》的“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也。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

总之,所谓君子应该在独处之时,保持最初的意念还有行为;在于别人交往之时,作为君子也应该保持内心的坚守,守住自己内心的那份宁静致远,一定要做到和而不同。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坦坦荡荡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让这个社会更加的和谐,更加的文明。

二、“慎独”思想的当代意义

真正的慎独是什么?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东汉杨振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慎独是对于生命的自觉,是杨振的暮夜却金,是柳下惠的坐怀不乱,是宋子罕的一不贪为宝,时许恒的不食无主之梨。曾国藩总结自己一生的处世经验,写了著名的“日课四条”,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这四条,慎独是根本,是“体”;其他三条是枝叶,是“用”。可以说慎独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修身的内容,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慎独的思想在塑造我们的民族性格起了很大的作用。

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虽然慎独的思想是古人所提倡的,但是对于如今的人们来说,慎独的思想依旧有生命力的。

刘少奇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做不做坏事,能否做到“慎独”,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江

同志曾强调的“四自”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其实也是提醒党员干部要加强自我修养注意慎独。

2014年3月9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此后,进一步指出,“三严三实”要求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从“八项规定”到“三严三实”都体现对于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体现了慎独的重要现实价值。

总之,无论领导干部还是广大人民群众都应该做到不管有无人知,都要一丝不苟的按照道德规范做人做事,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不因他人的监督而弃恶,也不因他人的监督而为善,以社会的道德规范为最低的准则,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克制、自我完善。无论何时何地,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三、“慎独”观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大学生将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如今由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经济的变革带来了思想的自由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物质与精神的失衡,可以说很多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道德规范由于西方观念的渗入,慢慢在失落。社会道德的混乱造成了部分大学生道德滑坡还有精神的失落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大学生进行慎独观的教育就很有必要。

对于大学生的慎独观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中国的应试教育让中国的学生变成学习的工具,学习就是为了上大学,考上好大学就意味着好工作。教育的缺失导致很多大学生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个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在小学、初中、高中,国家也都在改革,希望可以改变多年以来的教育模式。可以说道德教育就有很重要的作用,道德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理性的道德说教和引导,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关键在于将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形成坚定地内心信念,最终成为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行动指南。

(二)培养大学生慎独的能力

慎独是一种内在的要求,是一种很高的道德要求,是衡量一个人道德觉悟和思想品质的试金石。作为祖国的希望,大学生更应该拥有慎独的能力,而慎独的能力是可以通过个人的艰苦能力和修持磨练逐步形成的。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都很明显。单纯的依靠他律来约束大学生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让他律变成自律,才能真正的变成合格的大学生。此时慎独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慎独是一种情操,一种修养,一种坦荡,大学生就是需要这样的道德自觉,需要这样的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

(三)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有很多人,在有人监督和管理的情况下,可以做到约束自己的行为。一旦外界的约束消失了,就会变得放松,行为就会出现偏差。所以只有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让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意识,指导实践这样才能真正让社会有序。之所以在大学生中提倡慎独的能力,正因为如今的大学生缺失这样的道德修养,提倡慎独,让这种观念深入到大学生的心灵之中,升华为人格,教会大学生进行道德的选择,承担道德的责任,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坚守自己应该有的底线,做出正确的道德价值的选择,最终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

四、小结

慎独的过程也许痛苦,但自觉地进入慎独的境界,就会发觉那是不一样的境界,你也会变成不一样的你。正如毕达哥拉斯所说:“无论是在别人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对啊,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有自己的坚守,自己的底线,不要展现自己的卑劣,要随时随地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做一个值得自己和他人尊敬的人。慎独是个人内在的道德自觉,是一种自我的修身,不仅对于大学生具有教育意义,对所有人都是有价值的。终有一天,大家都会发现慎独是有很重要的价值的,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它。

慎独是我们面前的一面镜子,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看不到,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一个人的时候,学会慎独,真的去实干,说过,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无论做什么都应该踏踏实实的去奋斗,即便默默无闻,也可以得到内心的充实,最终会感到不一样的幸福感。(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

[2] 方尔加.《大学》《中庸》意释致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 陈艳.“慎独”对网络社会道德自律的现代价值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10

[4] 李亚东,聂民玉.“以德润身,诚意慎独”――“慎独”及其现实意义[J].保定学院学报.2010.7(4)

[5] 唐义静,唐义雯.《大学》《中庸》的“慎独”观及当代意义[J].2011.6(3)

慎其所处者范文第5篇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不确定性;经济学

一、引言

谨慎性原则又叫稳健性原则,是会计理论与实务界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惯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它的概念框架研究中反复讨论了谨慎性的概念,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号(SFAC2)中。将谨慎性表述为:谨慎性是对于不确定性的一个审慎反应,以确保商业中固有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被充分考虑。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于谨慎性原则的表述是: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其实质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所以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即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

谨慎性原则从其产生以来,受到了很大重视。同时。由于其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等原因,在使用中也受到很多质疑。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角度来阐述谨慎性原则产生与存在的必要性,并提出一些对谨慎性原则的计量方面的建议。

二、谨慎性会计原则的历史演化

通常认为,谨慎性会计原则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早期盛行的机械观点

这是谨慎性会计原则的起源,它可以追溯到中世纪财产托管人为对其受托责任的解脱所采取的策略。会计受托责任盛行于19世纪,当时的会计人员普遍存在强烈的灾难意识。美国会计职业界在20世纪初开始讨论谨慎性原则。但对谨慎性原则的普遍关注却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之后,大危机所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促使人们进行反思,人们认识到危机之前浮夸利润和粉饰经营前景的会计报告的泛滥导致各个方面对经济的“盲目”乐观,是引发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此后,在会计报告中贯彻谨慎性原则的思想也越发显得重要起来,从而使机械谨慎性原则的观点最终得以确立。早期的这种机械谨慎性原则观点其本身是没有多少会计上和经济学上的理论根据的,它只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进行定义。如。其当年给出的定义为:“不要预计利润,但要预计一切损失。”这类概念在受托责任会计盛行的时期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这类概念本身有不可避免的逻辑性矛盾,所以它的生命力也是有限的。

(二)广为接受的传统观点

提出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亨德里克森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指出:“谨慎性原则要求在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不虚增利润和扩大所有者权益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2号概念公告词汇表中将谨慎性定义为:“是对不确定性的审慎反应,努力确保商业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被充分考虑到。因而,如果未来收到或支付的两个估计金额有同等的可能性,谨慎性要求使用较为不乐观的估计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18条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这一原则表明,要尽量选择低估资产和利润的会计方法,要求会计人员在面临不确定的变化时。对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持合理计算的态度。换言之,可能的费用或损失,账上允许有所反映,即计提合适的准备,相应地减少利润。但是,这种准备必须合理,计算要有依据,符合客观经济环境。而不是蓄意地多计费。少计利润。为利润寻找借口。对于影响企业将来价值的不利事项,如难以计量。不能在财务报表中加以确认,则应当在注释或补充信息中加以披露。谨慎性原则还要求,对于可能发生的收入或利得,除非有十足的把握。一般不予确认。通过分析上述定义可知,传统观点大多是以一种描述性的方法来对谨慎性原则进行定义,即在这种观点下的谨慎性原则定义在对0不确定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反映方面仍然存在欠缺。没有跳出机械观点的俗套。

(三)新近流行的量化观点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由规范性研究转向实证研究,谨慎性原则向量化方向转移的观点也逐渐产生出来。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菲尔森姆(Feltham)和奥尔森(Olhson)在1995年提出的定义。该定义指出:如果企业股权的市场价值在时点p+t的期望值与企业股权在时点p+t的账面价值之差在p趋于无穷大时的情况下大于0,则认为企业会计是谨慎的。

Basu(1997)把谨慎性定义为:会计人员对确认好消息比坏消息需要更高程度的证明。即盈余反映坏消息比好消息更为迅速。并建立了回归模型来证明它的定义。

Xit/Pit-1=a0+a1DRit-1+β0Rit+β1Rit×DRit-1

式中,Xit是i企业在t期间的每股盈利,Pit-1是该企业期初每股市价,Rit为在t期末前9个月至t期结束后的3个月间12个月的市场回报率。当Rit为负值时,DRit-1等于1,当Rit非负时,DRit-1等于0。

Basu的这种测量方法后来被广泛地应用在大量的关于会计谨慎性领域的研究中。会计要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全面、客观地反映各种不确定性,就必须运用数学工具来对不确定性进行量化反映。因此。向量化方向转移观点的出现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谨慎性原则产生的经济学解释

(一)会计界对谨慎性原则的解释

谨慎性原则自产生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既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持支持态度的会计研究人员对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动因提出了众多的解释。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1 税收解释。

税收解释认为,纳税收益与会计收益之间的联系使得管理人员有动机运用谨慎性原则来递延税收的支付。谨慎性原则通过推迟收入的确认及加速费用的确认可以延期税收支付,从而减少税收支付的现值,增加公司的价值。

2 契约解释。

管理层利用会计系统输出的数据和报表作为签订契约的依据,这些契约包括管理层的薪酬契约、债

务契约等,利润的确认对于这些契约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管理层而言,管理层倾向于夸大当期的盈余以增加他们当期的薪酬和股票期权等报酬。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会计系统对收入的确认标准要求更加严格。而降低损失的确认标准,这就导致盈余稳健度提高。对债权人来说,债务契约用于约束企业对股东及其他有优先要求权的各方的超额支付,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3 诉讼解释。

股东诉讼是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许多研究发现,投资者大多是风险回避者,他们希望能够立即得到有关潜在风险的信息,而对于有关潜在利得的信息却不甚关心,因此公司延期报告潜在的损失比延期报告潜在的利得会面临更大的诉讼威胁。也就是说,诉讼风险更可能源自于收入与资产的高估而不是低估,会计人员为了避免日益上升的诉讼风险,“宁可失之低估,而不愿失之高估”,从而使股东诉讼成为谨慎性运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4 制度制约。

另外一个原因认为,准则制定机构从监管的角度也倾向选择会计处理中较为稳健的方法。原因在于:对于监管者而言,多计收入比少计收入更加容易受到指责,为了减少政策成本,监管机构也会支持体现稳健原则的会计方法的采用。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从不同的角度都有可能要求会计信息要采用谨慎性原则。

(二)谨慎性原则的经济学诠释

下面笔者从经济学角度来阐述谨慎性原则的产生动因。

1 不确定性是谨慎性原则产生的本源。

在经济活动中。不确定性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正如美国前财政部长鲁宾所言:“天下唯一确定的是不确定性”。曾任美国经济协会会长的奈特将不确定性定义为:“在任何一瞬间个人能够创造的那些可被意识到的可能状态之数量”。

在会计界,有的学者把不确定性理解为“对导致一系列可能的结果的一种或多种备选方案的认识状态,但这些特定结果的可能性要么无法知道,要么无实际意义。与风险不同,不确定性的目的不明确。无法对全面认识备选方案做出假设。在实务中决策者趋于对不确定性和风险不作明确区分。”

会计中的不确定性可分为外生性的和内生性的两种。外生性不确定性是指会计信息系统之外的不确定性;而内生性不确定性是指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信息加工过程(如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中的不确定性,相对于外部不确定性,它是一种主观意义上的不确定性,是由会计系统本身造成的不确定性。

(1)外生性不确定性会计产生的原因:

第一,会计政策法规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国家有关部门会计政策、制度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均掺杂着一些主观因素,而且在应用中企业财务人员也有一定的主观因素。

第二,会计对象的不确定性。会计对象是存在于会计信息系统之外的企业交易、事项与情况(经济业务)。企业的经济业务的不确定性主要有:一是由于经济业务本身难于精确计算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如无形资产每期应摊销多少难于准确计算;二是经济业务复杂多变所引起的不确定性,特别是一些创新经济业务;三是由于经济业务在时间上延伸到未来时,从目前(资产负债日)来看经济业务的结果往往是不确定的,如未来事项等。

第三,环境变化所引起的不确定性。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是导致会计信息具有不确定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如税法、利率以及会计法规等因素的变化均会对会计系统造成不确定性影响。

由于外生性的不确定性存在于会计系统之外,会计无法减少这种不确定性,但通过会计自身的完善,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会计系统的不确定性影响或提高关于对会计系统的不确定性影响的认识。

(2)内生性不确定性会计产生的原因:

第一,会计要素的不确定性。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会计要素的不确定性表现在:一是要用有限个静态的会计要素及其所构成的框架来反映周而复始的动态资金运动必然会产生不确定性;二是会计定义带来的不确定性,如资产和负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均以未来的经济利益来定义它们(资产为未来经济利益,负债为未来经济利益的牺牲),而未来的经济利益具有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因此以此概念确认的会计信息数据也就必然会具有不确定性。

第二,会计基本原则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会计基本原则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规范,会计基本原则引起的不确定性主要有:一是会计基本原则内部具有一定的矛盾或者说各个基本原则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不统一性,以这些基本原则作为会计实务操作的指导必然会使会计操作人员难以操作,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如相关性原则和可靠性原则、充分披露原则和重要性原则等原则之间都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不可能做到齐头并进;二是诸多会计原则如权责发生制、稳健原则等的应用要求进行人为的估计和判断。这必然会带来会计处理上的不确定性。

第三,具体会计准则带来不确定性。具体会计准则是会计实务工作的指南,其带来的不确定性主要是对同一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允许采用不同的方法所引起的不确定性。

第四,会计人员行为引起的不确定性。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带来的不确定性主要指不同的会计人员由于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等的不同。对同一经济业务的处理会得出不同结果的问题。这里面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管理当局的压力、会计人员的舞弊、合理差错等原因。

综上所述,会计的全过程、其所处的环境、会计人员的行为等无处不存在着不确定性。

2 谨慎性原则是人们对会计中不确定性的“自然”反应。

这一点可以由谨慎性原则产生的过程得到证实:谨慎性原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财产托管人为对其受托责任的解脱所采取的策略,即不预计托管财产的增值是托管人减轻责任的自我保护的方式。而对会计中的不确定性,则财产托管人、审计人员、会计人员和投资者出于减轻受托责任、减轻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以及避免和减轻资本风险和进行合理决策的不同目的,都要求会计信息披露采用谨慎性原则。换言之,谨慎性原则是人们对会计中不确定性的共同“自然”反应。之所以强调“自然”,是因为在人们的下意识里,不确定性就意味着风险和潜在的损失,对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规避和厌恶也同样深深植根于人们的下意识层,就像人们从婴儿时期便对黑暗等不确定性深深厌恶一样。因此,当人们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时。选择趋于谨慎的倾向是非常自然的。人们选择谨慎性的倾向或反应首先是一种心理上的反应,这种反应既有理性的成分又有感性的成分,其次这种心理反应才表现为一种经济行为,“低估资产和收益而高估负债和损失……”等具体会计操作则是谨慎性原则在人们意识层存在的外在表现体。所以说,人们面对不确定性时倾向于谨慎的心理作用于会计领域是有其必然性的。

行为经济学认为,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通常

会有以下的心理特点:在不确定条件下,每个人在面对复杂情景和问题时都会采取捷径或应用部分信息来进行决策,人的决策是一个结构化和连续性的过程,因而决策的非理性是一正常性存在。行为经济学认为。人们在不确定性面前,由于心理因素,往往会产生认知偏差:(1)损失厌恶心理。即人们对损失的厌恶程度远高于他们对等量的获利的喜好程度,对于收益和损失,人们更关注损失带来的不利影响。(2)过度自信。主要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知识和对未来的预测表现出过分的乐观、自信,从而低估潜在的风险。(3)从众心理。指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决策时,会受到身边的其他行为人的决策的影响,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而追随群体的观点。(4)锚定效应偏差。指人们对特定对象预测估计进而决策时,倾向于选择一个起始点或者参考点作为判断依据,如对参考点的选择或调整不充分。便会产生锚定效应偏差。(5)确定性效应偏差。指人们的决策是依赖于对过去行为结果的确定性回忆。从而产生低估可能性的结果、高估确定性的结果的认知偏差。它直接导致人们在面临条件相同的损失时更加倾向于风险偏好,而当面临条件相当的盈利时更倾向于风险回避。

总之。从行为经济学角度来看,会计中处处存在着不确定性。人们在面临不确定性时,会产生种种不理性的行为,谨慎性原则的存在是自然的、必然的。

四、谨慎性原则的量化

(一)谨慎性原则的适度要求

谨慎性原则之所以在会计准则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不确定性的存在。要想准确地判断谨慎性原则运用的程度好坏,关键是不确定性的计量的准确与否。谨慎性原则的使用受适度的制约。是当前国际会计界的主流取向。“适度”意味着不允许创设秘密公积、提取过分准备,更不允许蓄意地、一贯地少计净资产和净收益,而是要在有充分证据表明企业发生相关经济利益流入和能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将资产或收益予以反映;反之则不反映负债或损失。这种对谨慎性原则使用的适度要求,可从现代经济学层面上得到阐释。

在经济学领域里,风险与收益是一对至关重要的概念,两者的变化规律是:随着不确定性程度的增加。承担风险需要的边际补偿也呈递增趋势。通常可用一条凸状的风险一收益曲线来反映。由此可以得到:在不确定性较低时,信息使用者对风险的偏好近乎于中性,他们要求提供客观、公允的会计信息,不允许带有偏见。因而谨慎性原则的地位相对较低,处理会计事项时,资产(收益)与负债(损失)应当一视同仁;当不确定性较高。且无法准确获取客观、公允会计信息的情况下,信息使用者认为悲观主义优于乐观主义,因而,谨慎性原则的地位相对较高,处理会计事项时,更多地确认、计量和披露有关负债(损失),而忽略有关的资产(收益)。

(二)不确定性的计量

何谓不确定性较低、不确定性较高?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对不确定性的大小进行精确的估算,判断其所属的层次,进而作出会计处理的决策。因此,对“适度”认识的根本在于量化,即确定经济业务的发生和结果的“可能性”的大小。当前,国际上流行的可能性评估方法主要有三种:

1 众数概率法。

其着重反映的是最可能发生的结果,在这种方法下,若某一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最大,则认为该事项的发生是“很可能”的,否则就认为是“不可能”的。

2 累计概率法。

简称累计法,是一种根据累计概率来判断某一事项发生可能性的方法。若累计概率超过50%,认为该事项“很可能”,否则就认为该事项的发生“不可能”。

3 加权概率法。

该方法类似于统计学上的期望值法,其特征是:要求考虑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每种可能结果发生的概率,即将每一种可能的结果数值作为权数与相应的概率相乘后。将乘积累加得出加权概率,并以之来计算可能的结果。

其中加权概率法较其他两种方法更为精确,因为它综合反映了所有可能的结果及其概率分布,体现了中性原则。当然,财务会计中的“可能性”也绝不是一个“纯数学”的问题。它与不确定性事项的确立、计量密切相关。这样对“可能性”进行具体分析和估算就不得不考虑有关因素的影响,比如,计量客体的性质、事项发生的概率分布特征、每一项目最终可能的结果等。此外,由于受现有确认标准的制约,不少不确定性项目不能在会计报表内确认、揭示,如何进行表外披露是提供这些信息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即使以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为导向,根据可能性大小及其重要性原则来筛选有助于使用者决策的信息,把握披露的度和量。亦离不开对“可能性”的精确估算。

目前,我国《或有事项》具体会计准则对基本确定的资产(收益)要求确认、对可能性极小的负债(损失)不予反映的规定,无不体现了适度的谨慎原则的要求。其中我国将可能性分为基本确定(reasonablycertain,95%~100%)、很可能(probable。50%~95%)、可能(possible,5%~50%)、极小可能性(remote。O%~5%)四个档次。

由上面的论述可知,会计界运用概率等特定的技术和方法,对不确定性经济事项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估算,对其结果进行具体分析,力图在会计上对经济运行存在的不确定性给予越来越全面的反映,已经成为会计界对不确定性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的主流趋势。

(三)谨慎性原则量化的运用举例

目前,在谨慎性原则的计量方面,学者们建立了很多模型,Watts(2003)总结了谨慎性计量的几种方法,包括反向回归、净资产基础计量和应计基础计量。其中,Penman和Zhang(2002)建立了用计提的各项准备金之和与净营运资产的比值来衡量谨慎程度的模型。该模型见公式一。

Cij=ERij/Aij (公式一)

其中。Cij表示第i个公司在第j个会计期末的谨慎程度评价指数;ERij表示第i个公司在第j个会计期末计提的各项准备金之和除去投资项目的减值准备,主要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以及递延收入等;表示在谨慎性原则下第i个公司在第i个会计期末净营运资产的账面价值,i=1,2,3…n;j=1,2,3…n。

有人采用该模型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收益质量与谨慎性原则的相关性,得出我国一些行业的谨慎程度的标准。在这个模型中,谨慎程度评价指数越大。表示企业采取的谨慎程度越强。然后。再通过企业收益指标与谨慎性原则指标建立回归模型,从而可以求出相应的谨慎程度指标。

相关期刊更多

低渗透油气田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中华书画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务院参事室

中国制衣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