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情浓

乡情浓

乡情浓范文第1篇

——记一次班队活动“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今天,我们班举行了一个名为“浓浓的乡情”的主题队会。

支持人正准备闪亮登场,却被邓贵阳抢了风头,朗诵起诗来,别看他紧皱眉头,眼里却颇有笑意。“??……”一阵美妙的琴声打破了教师的寂静,原来是彭爱宁在弹古筝,那声音悠扬而深远,令人听了如痴如醉。终于到我了,我打开我的书法作品,几个漂亮有劲的大字映入大家的眼帘,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读起来。“吾——爱——巫——山!”这四个字表达了我对家乡的喜爱。同学们最期待的节目来了,那就是管乐演奏,刘衡霄和鲁卓越拿着乐器走上了讲台,刘衡霄的中音萨克,声音低沉;而鲁卓越的高音萨克,声音高昂。两种不同风格的乐器合在一起吹,声音时高时低,动听极了!

最后,我们又采用了“击鼓传花”的玩法,就是一个人敲着鼓,全班同学轮流传花,鼓停了,话在谁手上就归谁表演,这种玩法十分有趣。一时间,整个教室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叮铃铃……”下课了,我依依不舍的走出了教室,今天这次主题队会别开生面,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这些美好的回忆,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乡情浓范文第2篇

乡情乡韵融笔端

有人说,艺术源于感激,此话用在他身上想必再合适不过了。他说:生活给了我太多的馈赠,无论是苦难还是幸福,我都将它珍藏,并留之咀嚼酝酿,把其融入我的绘画中。

黔东南是我国三十个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在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和谐生活着33个少数民族和两个待识别民族。由于历史及地域原因,原生民族人文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这里有全国最大的雷山西江苗寨,最大的黎平肇兴侗寨,有由杉树演变而来的凝固于空间的历史侗族古老的鼓楼等人文景观和 “以歌养心、以舞养身、以酒养神”是老百姓的普通生活。

这是一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张正炳生于斯,长于斯。他对这儿的父老乡亲、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充满了发自内心的炽爱,这种爱在他的作品里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用艺术家的心灵和胸襟去体验、感悟和创作。近年来,他创作的作品大都以展现黔东南少数民族的风情风貌为主。那歪歪斜斜的吊脚楼,参天耸立的守寨树,巍然屹立的奇山秀石,悠悠旋转的水车,蜿蜒的小河,幽谷中飞泻的瀑布,鳞次栉比的梯田,饱经风霜的侗寨鼓楼和侗乡花桥以及鲜活的花草鸟虫,使观者不禁心生喜爱和感动。他作品中浸染着的浓浓乡土气息,仿佛一股股沁人心脾的幽香扑鼻而来,使人感受到浓浓的侗乡情韵。

“吊脚楼画派”领军人

因张正炳作品所表现黔东南少数民族居住的吊脚楼,在风格上自成一体,被业内人士风趣地称之为“吊脚楼画派”。从《百里侗乡图》、《春到山乡》、《清水江畔》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了吊脚楼画派的典型风格。黔东南少数民族居住的楼房都是依山而建,房屋结构清楚,适合中国画用线的体现,而山上植被丰富,树木纵横交错,层次感强,适合墨的渲染,同时适当用色彩进行层次的烘托,一方面远离纯粹的人文情趣,避免落入形式主义的框套,使作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他在作品中大胆地运用色彩对画面进行烘托,又是对中国画传统意义上的一个突破。细细品味他的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受:

首先,在画面布局上,画家注重远、中、近三个层次的处理和空间空白的处理,使画面气势恢宏,大有画中有画,画外有画的感觉。黔东南山水特点是群山莽莽,树木苍翠,流水潺潺,画家在处理远景时,远山的山石层峦叠嶂虚化于云海之中;中景当中的杉树、枫树、青松高大挺立,崇山峻岭之间有溪水潺潺,吊脚楼和潺潺流水在树丛中时隐时现,使画面充满了生命力,这也就是画家成功的表现手法之一;近景则用笔简练而概括,与远景呼应,突出了中景的形象刻画,使画面的主题深邃而开阔。

其次,作品人性化,地域化突出。他笔下的山石,树木,流水和房屋等,无一不真实生动。枫树、杉树、青松和吊脚楼遍布黔东南,成为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的景观。而画家正是抓住了这一特色进行酣畅淋漓的表现,真实生动地再现了黔东南的山水和建筑,使人看到他的作品都有一种“回家”的亲切感;

再之,他注重墨与色的结合,使作品更贴近生活。中国画的特点在于追求笔墨效果,讲求笔墨结合中蕴涵其“意”的韵味,离开了笔墨趣味,那也就无从谈中国画了。但大自然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仅用笔墨这种黑白关系去体现,这似乎觉得有些单调,而张正炳在他的作品中充分利用色破墨和墨破色的关系,将色彩大胆运用他的作品表现风格中,使画面既有笔墨情趣,又有生活中真实的色彩。他作品中的青山绿水,粉紫色的杜鹃花以及鲜红的槟榔果可以看到画家对自然的忠实,对生活的虔诚。作品给人的感受是艳而不俗,创新而不离传统,既适合普通人的审美习惯,又不失中国画的传统雅味。

另外,他的笔力苍劲,粗犷豪放。他的作品中几乎没有曲线来表现物象,纵横交错的树枝以及房屋柱子和房子都是用长长短短的直线勾勒,显得苍劲有力,粗犷豪放,给人的感觉犹如黔东南少数民族汉子结实、彪悍、耿直、勇敢的性格。这也附合是他耿直、正义、豁达、粗犷、豪放的秉性,是其人格化的象征。

2005年10月,为迎接凯里黎平机场通航,张正炳受有关部门委托创作的《百里侗乡图》作为宣传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代表品悬挂于机场大厅。此画长49.5米,气势恢宏,用墨泼辣,浓缩了侗族鼓楼、花桥、寨门等景象,成为吊脚楼画派的扛鼎之作,标志着此画派正在悄然兴起。

时下,他的作品正在深圳、珠海、香港热销,其吊脚楼画风正被人们广为认可,他的山水画以其黔东南浓郁的乡情韵味和富有人性化、个性化的艺术感染力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和关注。

愿张正炳在艺术之路上走得更高远。

乡情浓范文第3篇

一、收集我们身边的民俗。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我们自己身边的民俗文化时,我们惊讶地发现,这是一个“富矿”,我们的乡土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宝藏,稍加提炼,便能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而这种从生活中来的、原生态的、接地气的文化,更具有文化理解和传播的价值。2014年刚过完春节,我们老师和同学们便一起开始了“家乡年俗”主题的调查和整理工作,通过自身参与和走访等方式,我们整理了家乡年俗的内容:1、冬至一过,就开始腌制腊肉,灌香肠,杀年猪。2、腊月八吃腊八饭。3、腊月二十三除扬尘,用长竹竿绑扫帚或竹叶打扫房顶的蜘蛛网。4、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有七不出门八不归家的说法。5、除夕这天吃团年饭。6、贴春联、贴门神、贴“福”字祈福。7、除夕夜,大脚盆洗脚。8、初一早晨吃汤圆。9、正月十五闹元宵。除此之外,我们还整理了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这些和生活紧密相连的民俗。这些民俗让我们特色文化的构建有了生长的土壤。有本之源,让我们根基更加扎实。

二、理解民俗,提纯民俗为文化元素。

长久以来,我们都习惯了身边事物存在的方式,很少用心去感受和理解他们,而这一次不同,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关注自己身边的民俗文化,全身心地投身到民俗活动中去,参与大大小小的活动,充分的浸润在民俗文化之中,受其薰陶,其感受是充分而深刻的。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用文字和绘画的形式将这些活动记录下来,表达自己对民俗活动的理解。同学们的这一行动,为提纯民俗文化收集了大量的素材,让民俗活动升华为具有少年儿童特色的文化元素,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在这一过程中,美术老师将构图、比例、疏密、透视等基本美术知识和技能渗透在同学们的绘画活动中,让美术教育与民俗文化的理解,在同学们的手里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创作出优秀的少儿绘画作品。也让民俗外显为有特色的文化元素。

三、深挖民俗文化,充分理解,创特色文化。

民俗活动是同学们广泛参与、印象深刻的一类活动。同学们的理解和感受将成为创作特色文化作品的源泉,教师因势利导,根据同学们用绘画记录的民俗活动,精选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画面,从构图和主要人物动态等细节方面进行修改、表现、再修改,经过反复的锤炼,在充分理解民俗的基础上,画好创作稿,教师再和同学们一起试验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看看哪一种方式更能彰显民俗文化的特色,能更好地传递民俗文化中的真、善、美,指导学生实施。创作美术作品的整个过程便是同学们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深层次感受民俗文化的过程。有了这样的感受和知识的增长,倘若是在国际交流中,孩子们将会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来支撑其清晰的文化表达。在2014年上学期,我校六位同学创作的版画组图《年》,获得成都市学生艺术节市级一等奖,正是在美术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成果体现。

四、理解民俗文化,让同学们更爱生活,爱家乡。

乡情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渔家傲》; 乡情; 赏析;

按照传统的观点来解读《渔家傲》这首词,通常认为上阕描绘了荒凉的秋景,以显示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重,下阕是作者自抒怀抱,慨叹建功立业和思念家乡的纠结心态,真实感人。可我近来再读此词,突然发现,短小的《渔家傲》在描写景色、反映军情、渴望立功的同时,竟然句句饱含着思乡的情怀。

秋天是个思乡的季节,这几乎是文人墨客的共识。为何?大概因为秋天的风声听来不舒服,萧瑟不已。这点,欧阳修的《秋声赋》就很能说明问题。大概还因为秋天的植物开始枯萎,景象萧条,叶片凋零,很自然就产生了“叶落归根”的联想,进而开始思念家乡。此外,还有那个本该家人团聚的中秋佳节,更是让人割舍不了思乡的情愫。因此,本词开头的“塞下秋来风景异”,便是给我们奠定了思乡的基调。

“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思乡之情要比第一句明显一些。古人有“鸿雁传书”、“鱼雁传书”的传说,这“书”就是家信。离家在外的人,看到大雁就会想到家乡,想到家人,便在情理之中。至于说“无留意”,试想一下,连大雁都毅然飞逝,没有在这里停歇的意思,何况是戍边的将士?

有人会说,“四面边声连角起”也许是不见思乡情怀的一句,可我看不然。还记得“四面楚歌”的典故吗?汉王刘邦趁机出击想衣锦还乡的项羽,让大军把项羽围在垓下,并设下“四面楚歌”的计策,项羽误以为汉军已经攻占楚地,以为天要灭他,只好边饮酒边唱歌,悲壮自刎身亡。据说,楚歌的歌词是:“九月秋凉兮,四野飞霜,日月征战兮,终归刘邦。白发老母兮,盼断肝肠,妻子何堪兮,独守空房。弟兄想见兮,跺足拭掌,姐妹思念兮,雨泪千行。故交好友兮,登门看望,窗兄窗弟兮,问短问长。一旦交兵兮,枪尖而亡,骨肉为泥兮,同战沙场。何不思故兮,各奔家乡,居家团圆兮,永得安康。”原来,楚霸王家乡的楚歌,全部是思乡念家的内容,声声都是来自故土的呼唤。那《渔家傲》中的“四面边声”,会不会也让将士们联想起家乡的歌谣?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同样流露着思乡之情。试想一下,重岩叠嶂的山峰里,“一片孤城万仞山”,这一座守城就显得特别的孤单冷清,守城中的士兵也一定常常翘首远方,因为远方是他们的家乡,是他们的归属,那儿才是温馨的港湾,那儿才不再孤单。而句中的“长烟落日”,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人一种形单只影、孤身一人的伤感。再说了,夕阳也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乡意象。日落时刻,思家时分。太阳下山了,回家了,你我也该回家,不再游荡。

下阕中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公认的坦露思乡心迹的句子。同赏一轮月,家在万里遥,心中不免犯愁,于是借酒浇愁,谁知愁更愁。一杯浊酒哪能消得了浓重的愁绪?这酒,不仅缺少家乡的味道,大概还因为泪水滑落,视线模糊,因而显得更为浑浊了吧?那何时才能返回家乡?只有打了胜仗,西夏不再侵犯,边境安宁了,才能回家乡。可现在,“燕然未勒”,尚未建功立业,还乡之日也便无从谈起,只能是望家兴叹“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表面上是写景,在我看来依然是写人。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是“人不寐”的前奏,情感上是“归无计”的哀伤,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且不谈“霜满地”已经给人以凄清的感觉,单这悠悠的羌管就弥散着思乡的旋律。羌笛是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的古羌族的传统乐器,吹奏的曲调往往是哀怨的,尤以吹奏《折杨柳》曲而闻名于世。北朝乐府中《折杨柳》的歌词是“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诉说的正是思乡恋家之情。所以,王之涣的《凉州词》中才有这样的经典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和本词中这一句的意境类似,都在倾吐着戍边人儿的乡关之思。

乡情浓范文第5篇

那是故乡!是故乡的情!故乡的音!故乡的泪!故乡的纯洁!故乡的高昂!故乡的贫穷啊!我的思绪因你而飞扬!

——瞬间的悲凉,何时我可以再踏故土的征途,再探那泥洼的小路;何时我可以再见那亲切却又腼腆的过山风,轻轻梳理我紊乱的思绪;何时我可以再品那温蕴而又清香的绿茶,透过山石聆听淙淙的流水……

想起祖祖辈辈的心血和汗水都全部浇灌在这片贫瘠的山梁,而我却在城市里挥霍几多情殇?……

一切只是冥想,却是那般的遥远……

又是阴雨连绵的夏日,就在午后豁然开朗了来,蝉儿傻傻地再次拉长了那不知疲倦的歌喉。窗外的柳树还是那样袅挪多情,只是叶间挂着像星星那样剔透的露珠。故乡,有曾经——许许多多的曾经瞬间从脑海中翻阅……

爱恨交织,在灯红酒绿、膨胀欲望的城市逃亡,似乎我闻到了一切故乡的味道:那是篱笆斜斜蔬疏疏,田地宛转缠绵,房舍炊烟袅绕的味道。那是旱天祈雨、收获大豆、苞谷、洋芋的味道。那是浓浓的香音、地地道道的土话的亲切的味道。

多少次,倚在迷茫的窗口眺望,望那片片金色的麦田,而后却是近在咫尺的墙壁。

多少次,蓬勃在心坎上的乡愁,看那富足却贫穷的土地,而后只是一阵心酸的割舍。

多少次,渴望用双手抚奶那慈祥的面孔,儿时依偎在怀抱中的温暖,而后只是空虚。

罢了,就让那说不清,道不尽的乡情清苦追忆,就让那生长童年浪漫的摇篮随我的思绪送走那缕缕情怀……

片刻,心随乐飞……

相关期刊更多

青海气象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青海省气象局

中国民族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文艺生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