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拳击教学

拳击教学

拳击教学

拳击教学范文第1篇

摘 要 拳击是高校新兴的一个体育项目,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趣味性、竞争性和娱乐性,且能够锻炼对抗性技术,在深受武术文化影响的中国,受到广大男大学生的追捧。高校拳击教学除了要向学生传授拳击知识、技能、和增强学生体质外,还应注重学生的思想品质,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拳击 教学 德育

高校拳击的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学生培养成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新一代大学生肩负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新一代的大学生不但要有强健的身体,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一、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学生在高校中,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为日后踏上社会奠定了知识积累,参加体育运动奠定了身体素质基础,我们往往注重于学生智商的培养,而忽视了情商的作用。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学生在走上社会后必定缺少不了与其他人的沟通与交流,情感作为社会适应能力的另一种“智慧”,在学生个人的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拳击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与学生情感的交流,通过语言、动作等方面的将正确的动作信息传达给学生,以身示范,注重沟通与交流,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增进了感情。拳击教学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必须以育人作为其教学的根本目的,将育人寓于教学过程是始终,教师既担负着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任务,又担负着学生道德培养的任务,使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够和谐的发展。

二、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身作则

体育教师首先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拥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热爱拳击运动,热爱自己教授的学生,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专业和学员,才能够真心实意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拳击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掌握本专业中的新知识、新理念和新方法,不断的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课前将上课内容准备充分,讲解生动有趣,动作规范标准,增加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教师的个人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使学生更加接受教师的建议。同时教师也应该关心爱护学生,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例如在进行新的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时,学生在技能掌握和知识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进度较慢,教师应该细心的帮助和讲解,在天气转凉时,运动后提醒学生穿好外套,以防着凉等,这些不经意间的细节关系和关怀常态化后,就能够慢慢的感化他们,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教师和集体带来的温暖和关怀,也能够带动学生去关系和爱护其他学生,和睦相处。

三、加强学生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培养

现代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在遇到困难是很容易产生挫败感,丧失奋斗的勇气。拳击是一项对抗性强的体育运动,在对抗比赛中很容易反映出学生的身体条件和思想特点,例如:有的学生会怕脏、怕累、意志薄弱,有的学生在比赛中会因为对方的打击恼火。应该值得注意的是拳击运动不但是一个锻炼身体的运动项目,也是一个交际手段,在比赛中暴露出的行为也是其社会处事的一个缩影,在遇到问题和冲突时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处理好相互间的关系,每个学生都应该从内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生应该学会竞争,但也应该注重竞争的方式和方法,相互之间应该竞争,但也应该合作和相互尊重,社会允许发展个性,但这种个性的发挥应该是有利于个人、集体及他人的一种行为,而不是任由其自我发展,任何事物其能够和谐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行为规则,你如果想成为其中的一员,就应该遵守规则,同时尊重集体内的参与者,这些基本的道理必须让学生彻底的清楚并遵守。教师对于学生出现的思想问题,应该及时的进行引导和纠正,进行思想教育,以一种学生更能够接受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和缺陷并及时纠偶正,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

四、根据学生的个性有针对性的实施思想品德教育

拳击运动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实际比赛中学习和理解动作要领,所以教师不应一直长篇大论的进行解说,而应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根据学生在实际比赛中的表现,有针对性的指导,因材施教,教育学生一定要有诚信、耐心和热心,多采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实事求是,以道理说服学生,让学生从心里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多鼓励少打击,对于学生的表现不好的地方有耐心的循序指导,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更有针对性,实施效果也更好。 在运动场上,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关系,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尊重教师,内心要谦虚谨慎、看待事物要公平公正、待人要诚实礼貌、比赛要顽强拼搏,将这些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始终,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集体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顽强拼搏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拳击教学要处处渗透德育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遵纪守法,团结奋进的精神;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谦虚礼貌、公正公平、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以及艰苦奋斗进取精神和顽强拼搏思想意志,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季宏茹,耿会杰,米利玖.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德育的优化途径[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6).

[2] 王虹,陈雪红.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03).

拳击教学范文第2篇

摘要:文章通过对高校拳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目的在于优化高校拳击教学,提高大学生的拳击技能,提升其综合素质,为进一步促进高校拳击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拳击;价值;对策

1.前言: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供大学生自由选择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多,拳击具有健身和防身的作用,符合现代大众体育趋势,作为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对参与者的体能、智力和技战术等多项素质的要求较高,它不仅可以培养参与者机智敏捷的思维、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同时也是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一项运动。高校拳击教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体育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受到男女大学生们的普遍欢迎。然而,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及拳击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跟不上拳击发展需要,如何更有效的传授拳击技术,引导大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技能,是高校拳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高校拳击课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目的在于实现高校大学生对拳击运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其拳击基本技能,从而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2.认识拳击运动

2.1发展:拳击运动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为了适应战场搏斗需求,在露天场地上,在观众围绕下进行比赛,1904年拳击运动被列为奥运会正式竞赛项目。该运动长期被欧、美等国家所统治,而在中国受关注的程度较低,运动成绩相对落后,邹市明在雅典奥运会拳击比赛中夺得铜牌则为中国拳击运动的发展带来一片曙光,受到广大爱好者的青睐,参与此项运动的人数越来越庞大。

2.2价值:1)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身体协调能力指的是个体对自身身体的调控及平衡等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拳击运动的参与过程中需要蹲、立、走的变化和四肢的前、后、左、右等方向的交替运动,拳击学习可以实现人的心、眼及手、脚协调能力有效的提高,这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整体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2)有效提高身体对抗及抗击打能力:拳击运动作为一项攻守双方的态势一直处于交错互换的技击类运动,具有极强的对抗性,大学生经过较为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战训练,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拳击技战术水平,有效提高自身的对抗能力与抗击打能力。3)有益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拳击运动在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方面价值独特,因为拳击练习者的胜负荣誉感极其强烈,经历胜利的喜悦与失败的痛苦等情感体验会培养练习者特有的谦虚谨慎等道德情操,对于完善练习者的人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4)有助于智力的提高:拳击运动作为一项对智力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拳击比赛的过程瞬息万变,得失稍纵即逝,若想获胜,就要不断分析敌我双方,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5)提高防身自卫能力:拳击运动作为一种空手格斗技能,掌握必要的拳击技术后,可以将它运用于实战之中,作为防身自卫的手段非常有效,通过击打和抗击打能力的系统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防身意识和自卫能力,提高练习者遭受侵犯时自我保护能力。

3.高校拳击教学中的四要素及其地位分析

3.1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作为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是拳击技战术的传授者,也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离开教师的活动,该教学过程就难以存在。

3.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既是受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学习的主体。学习作为一个能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靠自己的努力来掌握知识和技术,其主观方面是否坚持不懈是确保学习质量的决定因素。

3.3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在高校拳击教学实践中,教材作为教师和学生沟通的“中介”,也是检查教学质量的标准,高校拳击教材的选编需从促进大学生身体全面协调发展为准则,即通过不同素质内容的教学,实现大学生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得以改善和提高,帮助其力量、耐力、速度和灵敏等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3.4教具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物质保证:各高校需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配备好教具器材(如手靶、拳套等),确保器材的完备率与完好率,以保证拳击教学的顺利进行,更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安排特殊设备器材,如沙袋、简易拳击台等。

4.高校拳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认知程度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高校学生选择拳击学习的诱因,多取决于其好奇心理,尤其就男生而言,其参与拳击学习的动机体现为满足争强好胜的心理需求,对拳击运动缺乏较为深入的理解与认知,伴随着大学生对拳击运动好奇心理的逐步消失,其学习兴趣会逐渐减弱,影响教学效果。

4.2学习态度不端正;某些热门的项目如贻拳道、网球和乒乓球等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但由于主讲教师不多,很多大学生不能如愿选择原本钟爱的课程,而出现部分学生被迫选择该项目,致使上课期间会产生抵制情绪和厌倦心理,其学习态度会因此变得不端正,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4.3教学器材设施数量不足:拳击运动练习时需要拳套、手靶、悬挂沙包和护手绷带、护齿等器材,然而在实际的高校拳击教学过程中,某些器材在练习过程中由于使用不当导致这些器材很快坏掉,再说部分大学生不知道爱惜器材,这也是导致部分器材逐渐不足的原因,由于缺乏必要的器材,则影响大学生进行专项练习,大大降低其训练效果。

5.提高高校拳击教学效果的对策分析

5.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拳击教师需要在课前帮助大学生提高对拳击运动的认识,重视理论教学,让其明白拳击运动的价值,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着力培养其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最终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5.2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教师作为拳击教学活动开展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熟练掌握拳击教材内容,并不断学习新理论,不仅要求示范动作准确且能运用生理解剖及运动生物力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予以解释。这就要求各高校要积极引入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教学人才,同时要加强对拳击教师队伍业务能力的培养,以推动高校拳击教学的普及与发展。

5.3成立拳击俱乐部:各高校应通过成立拳击俱乐部的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拳击的技术水平,提供必要的教学辅助器材和场地,并由专业教师指导,时常对外交流比赛,充分满足校内拳击爱好者的需求,促进拳击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5.4增加器械的数量,培养大学生爱护器械的意识;各高校体育教学相关机构应增加器械的投入,满足教学实际所需,同时要加强思想教育,促使大学生懂得使用和爱护器材,养成爱护器材的好习惯。

总之:高校拳击教师需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地反思,不断的总结,实现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及个性化发展,为拳击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奠定基础。(作者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参考文献:

[1]周涛,顾俊杰. 试论高校拳击教学过程中的四要素的作用[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9

[2]李正茂. 拳击教学课程的创新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3]王海峰.对拳击俱乐部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教育艺术,2010.

[4]徐强.浅谈拳击教学方法的创新[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

[5]陈斌.普通高等院校开设拳击选修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拳击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江西省;拳击;教练员

1江西省拳击队教练员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教练员是训练过程的直接教育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承担着培训运动员的重要任务。教练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文化水平、执教年限等与运动员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江西省拳击教练员的基本情况对提高江西省拳击水平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1.1性别、年龄

从调查可以看出:江西省拳击男教练员17名占94.4%,而女教练员仅占0.06%。这说明江西省拳击教练主要以男教练为主,这与拳击项目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拳击在中国主要还是男运动员居多,这无形对教练员队伍形成男多女少的局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这对江西省女子拳击的发展是不利的。运动训练经验表明,不同年龄段教练员的知识、能力、技术及训练经验的积累等方面不尽相同。

1.2学历、裁判等级及最高运动经历

学历是衡量一个人知识水平的标准之一,代表着受教育的文化程度和知识含量。教练员学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教练员的知识水平。国家体委在1985年5月发出了关于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几项规定,该通知第一条规定:“今后凡未取得大专学历的退役运动员不得任命为运动队的教练员”。从表1的调查结果显示江西省拳击教练员队伍的学历符合国家的规定要求。裁判员是竞赛中的执法者、组织者和领导者。裁判员水平影响运动员技术、战术的发挥,也直接影响比赛的效果。教练员裁判等级调查显示,18名教练员都获得了国家一级拳击裁判,这说明江西省教练员高水平的拳击裁判等级还是空白,这对江西拳击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教练员曾经的运动经历是他运动实践经验的积累,有利于教练员对训练比赛中的负荷量、技战术运用、心理压力等的把握和理解,也有利于教练员巩固任教信心。通过调查显示(表1),说明江西省拳击教练员国家队经历不多,教练员高水平训练的积累相对较少,这对江西省拳击队高水平的训练实践经验的传授相比较少。

表1:教练员学历、裁判等级及最高运动经历调查统计表

指标 学 历 裁判等级 最高运动经历

研究生 本科 大专 大专以下 国际级 部级 一级 二级 无 国家队 省队 市队及

以下 无

N 2 15 1 0 0 0 18 0 0 3 15 0 0

% 11.1 83.3 5.6 0 0 0 100 0 0 16.7 83.3 0 0

1.3执教情况

1.3.1现任教练情况及执教年限

执教年限反映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可以衡量一名教练员的业务水平、训练能力以及训练经验。江西省拳击教练员现任教情况调查显示(见图2),这说明江西省拳击教练工作的年限较长,教练员的经验积累还较好。

1.3.2执教态度与动机

执教态度是执教的内驱力。动机是一个人追求有价值意义的目标,并努力实现这种目标的一种动力。其目标的实现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强大动力,符合个体兴趣的活动能提高他的积极性。

2江西省拳击队教练员训练情况调查与分析

2.1时间与频率

运动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提高运动员水平需要一定的训练时间作为保障。训练次数、时间的多少可以反映训练是否科学合理。从江西省拳击教练员训练次数和时间调查显示,江西省拳击教练员每周训练的频率和每天的训练的时间都基本达到了专项训练的要求。

2.2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是训练目标的具体化。运动队训练计划是根据本队的总任务和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总体预先理论框架,是各种设想方案有计划地执行,对教练员、运动员的全面统筹训练有着重要意义。训练计划是把若干独立而彼此之间联系的训练任务、形式具体化为若干特定要求进行练习。运动员的年龄特征始终贯穿着其成长的过程,训练计划一定要符合运动员各个年龄阶段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运动队进行全年系统的训练是保证运动员成绩不断提高的必要条件。通过对江西省拳击教练员训练计划制定情况调查表明,江西省拳击教练对训练计划的执行较好。

2.3防护与恢复

拳击是强度大、对抗性强、极易产生疲劳和运动损伤的项目。科学的防护和恢复手段对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表2江西省拳击教练指导训练防护和恢复的情况统计可以看出,所有教练都经常指导训练中防护和恢复,这说明江西省拳击教练都非常重视训练中的防护和恢复。

表2:教练员指导训练防护、恢复情况统计表

指标 指导训练防护 指导训练后恢复

经常 偶尔 没有 有 没有

N 18 0 0 18 0

% 100 0 0 100 0

2.4创新能力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实践能力,是主观能动性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教练想获取好成绩,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也不能停止创新。通过对江西省拳击教练员创新能力调查显示表明,江西省拳击教练创新意识大部分都很好,通过创新方法也取得了较好的训练效果。

3结论

3.1江西省拳击教练员中青年居多,本科学历居多,均是国家一级拳击裁判,教练工作年限较长,工作态度很积极,外语水平及科研能力较差,计算机水平一般。

3.2教练员训练频率、时间较长,坚持写训练计划、坚持全年系统训练,创新能力较好,应急能力强。运动员执行训练任务自觉性较好,记训练笔记习惯较差,不太重视训练后恢复。教练员选材注重运动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国军.关于拳击运动速度素质训练的方法[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3.

[2]韩体壮,宋丽荣.浅谈拳击运动速度素质的专项化训练[J].湖北体育科技,2008,7.

作者简介:

拳击教学范文第4篇

据说,当年五枚师太因避清廷耳目,遁迹至川滇边区的大凉山上。由于痛恨那批背叛少林寺的叛徒,五枚师太日夜苦苦思索如何以另一套簇新而有效的拳术去对付他们。于是,处处针对固有的少林拳术,而与其传统形式及观念大相径庭的“谅春拳”便在这构想下创设出来了。咏春拳所注重的是随机应变,出手成招,而非靠预先想定的“死招数”。

虽然,我们不必太着重五枚师太当日创立泳春拳的初衷是否真如传说般“处处针对固有的少林拳术”,但春拳的确有很多与一般长桥大马拳术有所不同的特征。且直至叶问宗师为止,这一派拳术事实上一直是颇为秘密地相传。(这传说的另一部分是――五枚师太创立此拳术的目的既用以对付少林叛徒,是以她非但不像其他的创派者般蓄意地加以发扬,反而嘱咐她的承继者对此拳术严守秘密!)

无论上述传说真实与否,作为这时代的春拳术热爱者,我不论“发扬光大,违背祖师”之训,只因觉得如未能将这一派优良的拳术公开,实有负春派前人的苦心孤诣。

泳春拳一向着重活学活用,这却与现代采取大规模教授的方式相冲突。其原因是,以前的教者只不过收一个至几个学徒,而他们那一时代既有充分的时光穷年累月地跟随师父学习,师傅亦因只得三几人学徒的关系,早晚总会有一天将未教的传授下。因此,那一时代的师父,根本就无须编定任何系统化的课程,反正有的是时间。另一个使当时的谅春拳教授者无须编定系统化课程的理由是,泳春拳本身已是一套着重自由发挥的拳术。由于春拳术没有预定的招数,假如教者预先排定了教授课程(尤其以教授“藕手”中的动作而言)的话,岂非逐渐流回教授“死招数”的范畴?甚至在叶问宗师的时代,当时的教者仍本着“随意发展”、“因人而教”的方法。

可是,上述的“随意发展”、“因人而教”的方法,显然在大规模的教授法中不适用。因为,在教者面对一班人的时候,以他个人的记忆力,能否记得每个学员学了多少技术,实是一大疑问。且在一大班学员中,各人入门先后时间亦是极易使教者混淆的因素之一。于是,极易造成有的学员对同一招式重复又重复地“学”多次;有的学员则漏学了某些动作而不自知;有的学员却应学而未学,未学而先学。此外,南于没有一套限定的课程,于是“随意而教”的教者会由于个人的喜好,将特别擅用的招式反复地传授给学员,而对其它不大喜好的招式置之少理(甚至不理)。如此种种,不独制造了有的学员自诩其教者“秘传绝招”之机会,其最大弊病却在于致令绝大多数的学员“学而不全”,因而使咏春拳术陷于一代不如一代的危机。

对于现代化的大规模教授法,编定另一套系统化的教授程序已成为必须的问题。可足,编定了次序的教授方法,会不会再度流入教授“死招数”的范畴呢?

经过十数年的观察及研究,我想出了一套办法去消除这一可能性,办法很简单:将一应的招式作有次序的编排,只为方便教学之需。而在某一阶段,教者如能善导学员们于所学的动作由原来编排好的次序在手或搏击中全部拆散,并故意诱导他们随意调乱,变成自由发挥的“活招式”,这问题的症结便迎刀而解了。

因此,我除将“小念头”、“寻桥”、“标指”、“木人桩”等编订了每课的教授法外,更将“手”编成了七节基本动作。每一节各有其特别要义。在每一节“手”完结后,学员们不久便要将手中所学的招式化为纯熟的个别反应动作,以便在搏击锻炼中使出来。这可使学员明白各种招式的灵活运用,是按乎敌人突然而来的不同攻守情况予以变化――每一招式的连贯次序并不一定,而每一节手中的任何一式均有可能与另一节手中的任何招式配合连贯起来;总而言之,要能学懂“随机应变”。这样的教授方式,使我及我属会中的各教练解决了老一套教授法的缺点,同时仍能保存了咏春拳中有异于其他各门派的独特观念。

现在,在“国际春拳术总会”中,一致推行的这种系统化教授法,最大的特点是,当一个在本会属下任何地地区、任何支部中锻炼的学员,无论他学到何种程度,只要他的教练一看他所学的最后一式动作,即可毫无困难地继续执教下去,绝不会遗漏了任何课程。相反地,当本地会属下的某位教练在突然接教另一位教练原来的一班学员时,亦无须费心研究每一学员的程度问题,这是旧有的教授法所不能拥有的优点。

二、国际泳春拳总会训练程序概述

春拳的训练程序,每一问武馆俱略有出入。然大致上皆以小念头拳套为最初入门功夫,而以木人桩法为最后课程。以下仅为本馆的训练程序(男子班)。

1.拳套

甲:小念头(基本拳套)

乙:寻桥(中级拳套)

丙:标指(高级拳套)

2.手及搏击课程

甲:单手――手部感觉初级训练课程

乙:双手――手部感觉高深训练课程

(1)盘手(初级“两手兼顾”锻炼)

(2)过手(感觉配合拳式以作攻守锻炼)

(3)甩手(脱离“盘手”阶段之攻守锻炼)

丙:自由搏击――穿戴护具之真实打斗训练

(1)本门攻守锻炼(两人以拳拳术互相攻守方式)

(2)咏春拳对外锻炼(用各种不同门派招式混合以训练咏春拳练习者经验)

3.借助器械之功力锻炼

沙包、木人桩、三星桩、吊腿等。

4.不借助器械之辅助锻炼

扯空拳、撑空腿、侧身拳、转马及步法、独立脚站椿、长桥力、手腕劲、双人对扯等训练

5.木人桩法

谅春拳最高深套子,共116式。

6.武器

武器之教授通常不列入拳术课程之内,只按个别情况需求而定。

甲:六点半棍法

(1)棍功基本锻炼――马、棍、枪棍、埋棍桩等。

(2)“六点半棍”套子

(3)棍

乙:八斩刀法

(1)刀功腕力锻炼

(2)“八斩刀”套子

(3)致用法

详述如下:

小念头 春派拳术最初级以“小念头”拳套开始。通常,每一位入门的学员第一天开始便学习这套拳,直至全部套子练习完为止方进入第二阶段。

在本馆,一首小念头通常修习时间为十课至十二课。在学员锻炼期间,教者一面授以新的动作,一面改正学员动作上的错误。这种边教边改的方式可使学员极易接受新的动作并修正第一式动作上的错误,因而加速进度。

单手小念头熟练以后,便到了“单手”的过程。单手是初级的手部感觉训练。这时,由于学员刚学习了小念头不久,不论在身、手、马方面都仅具雏形,是需要一段时候方可掌握单手要点的。在这段期间内,本馆教练带传授学员一些辅助锻炼,如转马、扯空拳、基本上步方法及较后期的扯侧身拳、双人对扯动作等等,以辅导学员们有良好的根基去进入较高深的课程。寻桥寻桥在双人“对扯”以后开始传授。这一讶:春拳术

中的中级拳套,包含了身、手、步、马、肘并腿击之法。寻桥是一个以防守为主的套子,整首拳套最多为膀手之法;单就转马膀手、踏步膀手、低膀手等,已占了全首拳套中十之六七,由此可知膀手在这拳套内之重要地位。

双手寻桥拳套完成以后,便是“双手”的训练了。双手首先练习“盘手”,待盘下熟习以后,便可接受基要的“过手”训练。在本馆,过手的基本手法共编成一整套系统的、有条理的课程,并分为七节动作以便于教者及学员双方的记忆。每一节中皆包括小念头及寻桥中所分化出来的若干招式,此攻彼守,生生不息。

七节手各有要旨,兹略述如下:

第一节为基本搏击手法及步法的配合。如这一段练习纯熟,便能应付一般的敌人。

第二节为应付擒拿及反擒拿之法。小念头中段,其实包含了这一段动作,今在这一节手法中混合部分寻桥的招式配合“以形补手、以手补形”之诀使出。

第三节强调手部感觉及步法的配合。这一节手法极注重“来留去送、甩手直冲”的灵活感觉,以及膀手与问手的密切关系。

第四节注重双拳的攻击方式,以及滚手的运用方法。

第五节训练“跳桥抢攻”及“以打为消”之法。

第六节训练指手的灵活变化,是以掌缘打击敌人的贴身变化。

第七节专注于双方由远距离变为“手搭手”时的抢攻法。

在第一节手法锻炼纯熟后,学员便可真正体会到搏击的感受。自由搏击的形式有两种。最初的自由搏击,只不过使学员们能够脱离了以手搭手的“手”方式,而改以离身搏击法,这是点到即止的,在春拳术语来说,名为“甩手”。其后,又引导学员们尝试穿戴护具,真真正正地对打。这种打斗训练方式,虽然比较第一种形式来得激烈一些,可是却是最实际的获得经验方法。且在严密的安全护具保护之下,再加上循循善诱的方法,学员是绝对没有半点危险的。因此,此种方式甚至还可以在纯女子班推行。

自由搏击 自由搏击并非两人混乱对打。而是在搏斗中,真真正正地使用出在第一节中所练习的手法。这时候,是学员们最感兴趣的期间。而由入门至此期间,在本馆大约需六至八个月。

手可说是咏春拳术中最主要的训练。一个学习春拳的人其功夫造诣精深与否,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春派三首拳套及一首桩法的招式,纵然全部熟习,而不诣手搏击之法,等于得物无所用,如入宝山空手回。拳套即如“工具”,手即如“使用工具之法”,如不识使用之法,有工具何用?故有时往往有“习两首拳”胜“习三首拳”的情形,虽前者所习不多,惟能熟练,至真正搏击之时运用随心。且占快、准、劲、狠四大要素,故能胜后者。

今本馆之训练课程,先以两首拳套为基本,然后继之以实习手搏击之训练,由浅入深,必要七节手法整体纯熟运用,方修习“标指”拳套,即此理也。

标指 标指是春派最高级的拳套。这首套子以攻为主,而最多指、掌、肘之法。标指拳套中,极大部分的招式采用“以攻为守”、“以打为消”之诀。此等招式固然较为凌厉,但难度亦甚大,如学员没有良好根基,有时会适得其反。故标指放在高级课程中,自有其理。

在标指之后,跟着要练习的,便是将整首拳套内的拳法运用于手的练习中。如果能够将标指拳套内所包括的招式使出,无疑增加了更强劲的攻击力量。因为,标指内所含的招式,较之前两首拳套内的攻击手法要来得狠毒及迅速得多。

马、步及脚法训练与此同时,学员更要严格地锻炼下盘功夫,如练习“独立脚小念头”,借助沙包及木人桩等器械锻炼腿法、马步等等。然后是一连串的咏春手对脚搏击法、脚对脚搏击法,直至最后能修炼至纯以春派马步之法而能克制敌人,令对方无法起脚为止,方为最高法度。

木人桩法最后,便是“木人桩法”的修炼了。本来,在此之前,亦有一些散式是给习者对着木人桩来练习的。但到了真正要修习整套顺序而下的木人桩法的话,便非要到了熟悉地运用上述三首拳套之招式以后。

拳击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跆拳道 推广传播 中华武术 启示

1.跆拳道简介

跆拳道古称“花郎道”,是一项源于朝鲜半岛的古老而又新颖的东方武技,是利用手、脚的技术和身体能力进行自身修炼和搏击格斗的一种运动形式。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品势(套路)、搏击(竞技与实战格斗)、功力检测三部分。它的运动形式可以分为大众跆拳道和竞技跆拳道,大众跆拳道重在强身健体,娱乐交流,主要目的是培养人坚强的意志品质、团队精神和尊师重道的素养;而竞技跆拳道运动是一种实战比赛,竞技性、实用性和观赏性是其特点,在实战中突出腿击的特色,使比赛紧张激烈。

2.跆拳道推广传播的成功经验

2.1礼仪道德贯穿始终。

跆拳道运动重视礼仪。跆拳道的礼仪是指练习者从内心深处溢出的自然的表现在人的行为上的、高尚的、有价值的举动。跆拳道练习者在学习技术训练之前,首先要学习的是跆拳道的礼仪知识。只有懂得了跆拳道的礼仪知识,才可以练好跆拳道,从而达到最高境界。跆拳道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它的礼仪首先是以敬礼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每一个跆拳道练习者在进入训练馆后首先要向国旗和教练行鞠躬礼,以表示对祖国的热爱,对国旗的尊重和对教练的尊敬;见到队友时也应该行礼问好,以表示友好;在训练过程中,练习者应该严格按照教练的要求进行练习,教练讲话时练习者需跨立站好或端正坐好目视教练认真听讲,不得随意打断教练讲话,如要提问需行礼鞠躬,得到许可后才可以提出问题,得到解答后行礼鞠躬并说声“谢谢”;在训练完毕后,应再次向对方行礼。跆拳道礼仪的学习对于一个跆拳道练习者非常重要,谦虚和正确的言语,忍让和友好的态度,虚心和好学的作风,是跆拳道练习者应当遵循的重要礼仪。

2.2技术体系的简单实用。

跆拳道之所以在短时间内迅速风靡于世界,成为都市中最火的运动项目之一,与它简单实用的技术体系是分不开的。单从技术上来讲,跆拳道的技术是经过了科学提炼的,一方面它比较简单明确,易学好练,另一方面它又是比赛项目,给人一种安全、文明的感觉。跆拳道具有套路和对练两种形式,套路技术叫品势,它不仅数量少,而且动作简单易学。在技击方法上,跆拳道是以腿法为主的徒手攻防搏击技术,有“脚的艺术”之称[1]。在格斗中,腿法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技击方法较简单,花招很少,上肢仅有直拳一种进攻技术,防守以直接格挡为主。不论是在比赛时还是在实战中,跆拳道的进攻方法都是十分简捷而实效的。对抗时双方都是直接接触,以刚制刚,用简练硬朗的方法直接击打对方,或拳或腿,速度快,变化多。

2.3教学体系的正规科学。

科学的训练方法和鲜明的教学特点是韩国人在一开始推广跆拳道时就很重视的一项内容。跆拳道推广者大胆摒弃了传统跆拳道中类似表演,以及实战性不强的一些不适应竞技的传统内容,而将其最符合现代竞技体育要求的竞技性最强的对抗内容提炼成了科学独立的理论和教学体系,与此同时,他们在充分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又大胆借鉴了拳击、柔道、武术等同类项目的长处。现在韩国各类学校已经把这项运动纳入体育课程,并安排一定的体育课时向学生传授跆拳道项目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动作;与此同时还在青少年和儿童中普及推广。这种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强身健体,而且要从小开始培养学生对跆拳道这项运动的认识,使其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课余体育项目。同时跆拳道也是成年男子的必修军事课程,是所有军人的训练项目。

2.4推广体系的积极有效。

跆拳道能够在短时间内蓬勃兴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积极有效的推广体系。跆拳道采取和同类项目共同发展的策略,先学习同类项目之长,再自成体系,独立发展[2]。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跆拳道开始向国际上大力推广。这一时期,以崔泓熙为首的国际跆拳道联盟为跆拳道的推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958年,韩国组织国军跆拳道在东南亚各国巡回表演,并有计划地向东南亚国家派遣教练员,从而普及跆拳道。60年代,又向越南派出表演团和教官团,这一举措使参加参加越战的各国军人对跆拳道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为以后跆拳道进一步推向世界做好了准备。

3.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合理发展渠道――中华武术的传播发展

3.1尚武崇德是武术的内在精神,要深化武德教育。

尚武崇德的思想作为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伴随着武术运动的发展而发展。武术中的“德”即武术的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又是武术工作者在从事武术教学、训练、竞赛等工作中应遵循的伦理规范。“未曾习武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3],中华武术在几千年的流传过程中,始终把“德”列为习武的先决条件;重礼议,讲道德一向都是中华武术的核心精神。

3.2形神兼备是武术的重要特点,推广武术既要重“形”又要重“神”。

“形神兼备”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特点之一。“形”,是指武术运动中人的整体外部形象或形态;“神”,是指人的精神、心志、意向等内在活动。“形”与“神”在武术运动中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形具而神生,形是神赖以产生的基础[4]。“有神韵而无形动则神成无本之木,有形似而无神韵,则华而不实”。精神饱满、神气鼓荡,取决于健全的形质,而武术矫健的形质又是紧密依靠传神达意完成质的飞跃,这就是武术中形神兼备,相辅相成的道理。中华武术追求的是形神的高度和谐。

3.3技击是中华武术的本质属性,要强化技击功能。

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是武术不同于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有属性。中华武术起源于技击,技击性是武术的根本所在,少了技击含义的“武”就成了“舞”。武术的技击性是利用各种武术的技巧,以踢、打、摔、拿等手段进行对抗。中华武术是“具刚柔并济之道,虚实攻守之学”、“始以至实用”的技击之术。

3.4民族性是中华武术的根基,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民族性是武术的根本特性,武术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而且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以及民族道德和社会意识,包括中华民族对自然和世界的认知态度等。中华武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沃土,蕴含中国各民族特色,由此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庞大体系,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的体育项目都无法比拟的。

4.结语

跆拳道在当今社会的普及速度是惊人的,其中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汲取的。我们可以借鉴跆拳道运动的推广经验,结合武术自身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走出一条适合武术自身发展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罗远东,李海英.武术与跆拳道普及程度差异原因探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6.3.

相关期刊更多

犬业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养犬》编辑部

计算机安全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计算机安全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