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日之内优

日之内优

日之内优范文第1篇

一、制造业发展对中日韩至关重要

(一)制造业在三国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2006年制造业占我国GDP的43.1%,高于服务业的39.5%,是国内经济中最大的部门。制造业就业人数接近9000万,约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12%。其中,制造业新增就业,为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做出了巨大贡献(资料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

2004年制造业占日本GDP的21%,就业人数为1142万,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18%(Japa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7, 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and Communication, Japan.)。2005年韩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为25.3%,就业人数为423万,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18.5%National Statistical Office (NSO), Korea.)。

(二)三国是世界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和出口大国

根据WTO统计,2005年中日韩工业制成品出口合计超过15000亿美元,占全球制成品出口总额的20.6%。其中,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比重分别为9.6%、7.5%和3.5%,分别是全球第三、第四和第五大工业制成品出口国(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2006, WTO. )。

三国的工业制成品贸易都有巨大的顺差。2005年日本的顺差额达到2700亿美元,中国和韩国也分别高达2072亿美元和1001亿美元。韩国工业制成品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高达12.7%,中国和日本次之,分别为9.2%和5.9%(贸易数字来自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2006, WTO,GDP数字分别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Japa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7和National Statistical Office (NSO), Korea。)。

二、中日韩制造业的竞争力分析

(一)国际竞争力比较

通过分析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可以看出,中日韩主要产业在国际市场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见表1)。按照国际通行标准,RCA超过2.5表示竞争力极强,1.25~2.5表示竞争力较强,0.8~1.25中等竞争力,0.8以下表示较弱竞争力。

电子行业:三国电子产业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相比中国(1.59)和日本(1.45)而言,韩国RCA指数为1.99,在国际市场的比较优势更为明显。

纺织服装业:中国在纺织服装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十分突出,RCA指数高达3.09,韩国(1.05)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日本较弱。

汽车:日本在汽车产业表现出明显的比较优势,RCA指数为2.26,韩国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1.42),中国汽车产业的RCA仅为0.23,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最弱。

重化工业:在钢铁、机械和石化等行业,中日韩均具有中等或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中国明显弱于日、韩,日本又强于韩国。

为分析三国产业竞争力的动态发展,我们对2002年和2005年三国RCA指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在钢铁、机械、电子和汽车等产业的竞争力均有所提高;日本各产业变化不大,在石化、机械和汽车产业竞争力继续提高;韩国汽车、电子产业的比较优势提高显著,但纺织服装和机械的竞争力有所下降。

(二)在区域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为比较中日韩各主要产业在东北亚区域内贸易中的竞争力,我们采用了区域内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RCA)进行分析。RRCA值大于1,说明在区域内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数值越大,优势越明显。

计算结果表明(见表2),我国纺织服装业在区域内贸易中比较优势明显,且呈持续提高态势。2002~2005年,中国的石化、钢铁、机械等产业的竞争力有所提高,但相比日韩,仍处于较弱的竞争地位。

韩国电子产业在三国中比较优势最为明显,石化、钢铁等在区域内贸易中具有一定竞争力,汽车在区域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有显著提高,2005年RRCA指数已超越日本,这主要得益于韩国对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的大幅增加。

在三国之中,日本制造业优势最为明显,石化、钢铁、机械和汽车等区域内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最高,仅在电子产品上略逊于韩国。

根据三国在国际市场和区域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分析,综合来讲,中国具备劳动力成本低、规模经济和加工生产能力强等特点,比较优势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凭借大规模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也具有一定后发优势。日本和韩国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强的研发能力,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其中日本更为突出。

三、中日韩制成品关税比较

(一)总体关税水平

根据2006年世界关税报告,以平均适用关税率衡量,日本制成品的关税水平最低,为2.8%,低于中国(9%)和韩国(6.6%)。

中国多数制成品的关税水平高于日本和韩国,如石化、钢铁、机械设备、矿物制品等,其中行业平均关税高于10%的有汽车、橡胶制品、纺织服装和手工制品。日韩实施高关税的产品主要集中在纺织品、服装、皮革和鞋类产品上,日本对运输设备和机械设备实施零关税。

(二)关税结构

从三国关税构成看,日本零关税产品的比重为41%,大大高于中国(8.5%)和韩国(13.3%)。中国平均关税在15%以上的高关税产品所占比重逐年降低,2006年降至16.2%,但仍高于日本(13.6%)和韩国(9.2%)的水平。

从关税分布看,中国高关税产品较为集中的产业部门有农产品、纺织服装鞋帽、汽车。主要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关税大多在5%~15%之间。

日本关税较高的产业部门有农业和纺织业,制造业中零关税产品占比高,其余进口关税多保持在5%以下。虽然韩国高关税产品在所有产品中的比重低于中国和日本,但各类别中不同产品之间的关税差别幅度较大,即标准差较高。高关税产品集中在农产品和渔类产品上,制造业产品的关税多为5%~15%。

四、中日韩之间的产业联系日益紧密

(一)区域内贸易快速发展

近年来,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呈快速发展态势。特别是日、韩对华出口增长强劲。2002~2005年,中国在日、韩出口市场中的重要性显著提高,在日本出口中的比重从6.3%提高到13.5%,占韩国出口市场的份额从10.7%提高到21.8%。

在这种情况下,东北亚区域内贸易比重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见表4)。中日韩区域内出口的比重从1995年的16%上升到2005年的20.2%,区域内进口的比重则上升到27.6%。同期,除北美自贸区的区域内贸易在1995~2000年之间有显著提高外,世界其它主要贸易集团的区域内贸易比重并未出现明显变化,南方共同市场的区域内贸易比重还有大幅下降。

(二)产业内贸易迅速提升

2001~2004年,东北亚三国区域内投资从9.8%提高到13.9%,近两年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从三国相互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指数(GL Index)可以看出,随着相互投资的日益活跃,中日韩产业内联系日益紧密,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不断提高(见图2)。2005年,日韩产业内贸易比重明显高于中日和中韩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的水平。与2002年相比,中日之间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基本维持在原有水平,日韩产业内贸易比重上升约20个百分点,中韩产业内贸易的比重显著提升30个百分点,从38.6%提高到67.2%。从行业看,三国间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化工、纺织品、钢铁和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电子通讯产品等领域。

五、中日韩自贸区对制造业的影响

(一)跨部门产业影响分析

理论上讲,实现区域贸易自由化,将产生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一方面,关税减让导致交易成本降低,各国将进口更加便宜的产品,对本国和区域外不具竞争力和价格优势的产品将产生替代效应,资源向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集中;另一方面,竞争力的提高将促进区域内相互投资、进一步吸引区域外投资,制造业整体将受益显著。但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中日韩不具竞争力的部门将面临产出下降、出口减少等压力。

考虑到各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以及每个产业内部存在的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结合CGE模拟结果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是指,基于UN COMTRADE2005年的数据,对三国主要产业在全球和区域贸易中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市场保护程度的分析(见本文第二、三部分),表4简要描述了与基准情景相比,中日韩建立自贸区的跨部门产业影响。

在中国制造业的主要部门中,纺织业在国际和区域市场的整体竞争优势明显,尤其是服装企业将受益于三国间实现贸易自由化。相比而言,由于日韩在化纤和纺织面料等方面具有高质量和性价比优势,中国纺织品生产企业有可能受到一定不利影响。对其它产业来讲,由于平均关税水平明显高于日韩,在全球和区域内贸易中的竞争力相对弱于日韩,建立三国自贸区在短期内将使中国企业面临较大竞争压力。其中,汽车和石化产业有可能成为中国最敏感的产业部门。此外,相对日本先进的专用机械设备、日韩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石化产品和部分高端电子零部件来讲,取消关税后,中国企业短期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中国钢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三国自贸区对钢铁行业的整体影响有限,但高端产品的发展将受到日韩产品冲击。

对日本来讲,除农业较为敏感外,其机械、钢铁、石化、汽车等产业在全球和东北亚区域内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将成为中日韩三国实现自由贸易的最大受益者。相对而言,日本的纺织品、皮革和鞋类产品竞争力较弱。例如,由于国内市场对进口纺织品依赖程度较高,且纺织服装平均关税为6.6%,大大高于日本制造业的平均关税水平,日本纺织业将面临加快结构调整的压力。此外,韩国的部分化工和电子产品,对日本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压力。

对韩国而言,由于制造业的整体发展和技术水平位居日本和中国之间,除电子行业将从中日韩自贸区明显受益外,其它行业将是利弊参半。以汽车为例,近年来韩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大幅提高,对华投资和出口增长迅速,但与日本相比,技术、管理、品牌等整体实力仍处于竞争劣势。取消关税后,韩国汽车对华出口有可能大幅增加,但将面临来自日本企业的竞争压力。同样,韩国取消其纺织服装10%的关税后,仍然从事劳动密集加工的国内企业将失去保护,面临来自中国的强力竞争。当然,韩国纺织品和高档服装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对中、日出口也具有较大增长潜力。此外,考虑到日本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机械设备有可能成为韩国相对敏感的制造业部门。

(二)其它因素影响各部门收益

首先是跨境投资因素。随着生产的国际化和全球供应链的形成,中日韩制造业的发展将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国际分工、全球产业升级的影响。区域内市场的扩大,有利于吸引来自成员国和区域外成员的投资,为此,跨境投资和资本积累效应所带来的动态收益,将大大高于贸易自由化给各部门带来的静态收益。

其次是时间因素。如果短期内不能确定建立CJKFTA,从积极方面看,各国国内的弱势产业将赢得时间,进行更为充分的结构调整。例如,由于世界主要汽车厂商对华大量直接投资,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程度和竞争力明显提高;但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资源有可能向市场保护程度较高的行业集中,进口替代政策会加快区域内产能扩张,加剧三国企业之间的竞争。

日之内优范文第2篇

上世纪70年代,曾经有一部风靡日本的影片,片名叫《日本的沉没》,此片的风行,正暗合了当时日本人内心普遍的危机感。而其后,日本经济开始停止长达20余年的高速增长,步入低潮期。

在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日本亦同样遭受巨创。日本2008年第四季度GDP按年率计算实际下降12.7%,这是日本近35年来的最大季度降幅,日本的经济跌幅,为发达国家之冠。

从丰臣秀吉时代以“日出处之国”自居,到明治维新之后成为“东亚霸主”,再到二战以后的全球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的大国之梦,持续了数百年之久。著名日本作家五木宽之甚至在题为《衰退时代:日本应有的“觉悟”》一文中,提醒日本到了“地狱时代”,呼吁日本应该定位于做一个“小国”。

这或许是一个未来时代的隐喻。事实上,在未来时代,日本也必然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先发优势与“大国附庸”是日本崛起的根源

日本成为世界大国,既有其奋发图强之宏治,亦有其特殊时势。在某种意义上说,日本的崛起,源于两大优势。相对于亚洲诸国,其进行现代化努力的先发优势,以及与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国的互补性。

成为大国,一个很基本的要素,是在主流的文明圈中成为强者。在全球化尚没有完全到来的时代,欧洲和亚洲,乃至后来的美洲,乃是全球几大区域中心,美国是美洲的中心,英国曾经是欧洲中心,后来的法国和德国也先后争当欧洲中心,而在亚洲,日本由于率先进行现代化改造,通过明治维新,最早也最彻底融入现代化体系,获得相对于亚洲各国的制度优势。

中日甲午战争,最能说明这种制度上的优势。当时,中国经济总量仍然是日本的六倍,而军事力量更是远胜于日本,但是,“蕞尔小国”最后还是战胜了“天朝大国”,凸现出现代文明的威力。其后日本吞并朝鲜半岛,乃至后来侵略中国及东南亚,鼓吹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以一岛国而扬威于亚洲,都源于当时亚洲诸国尚处于农业社会。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而日本在二战以后的崛起,也是一种制度红利,仍然是一种先发优势。在美国的主导下,日本在政治体制与思想文化领域,进行了全面的民主化、现代化改造,从过去的半封建半现代国家,过渡到完全性的现代国家,重新获得制度优势;而中国的改革,则延迟了将近30年,东亚各国现代化的努力,也仍然比日本晚,也不如其彻底。

同时崛起的大国之间,往往存在着激烈竞争,曾经的美苏对峙数年,未来美俄、美中,乃至中俄之间也许仍然将对峙很多年,但是,日本在其崛起过程中,与当时的顶级强国从来就不存在大国之间的争雄,而更多的是互补。

日本特性是:高素质的国民及由此造就的丰富人力资源、贫乏的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可以纳入美国的体系,而不太可能成为独立的不可控的经济体。与美国经济的巨大互补性,是日本速崛的重要原因,台湾、韩国某种意义

上也是走的这条路。

亚洲觉醒:日本失去先发优势

在全球化的历程中,其他国家也加速了现代化的进程,日本的制度优势将逐步丧失。

经过民族独立之后的初期阵痛,亚洲各国和地区亦开始了现代化的里程。上世纪80年代,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亚洲四小龙”相继崛起,90年代,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四小虎亦开始突飞猛进。其后,越南通过革新开放,近年来亦发展迅猛。而印度在进行市场化改革之后,也开始大象之舞。亚洲国家的崛起,稀释了日本的独大地位。1994年之后,日本名义GDP从占全球17.9%的顶点逐步滑落,一直到今天的9.1%。

对日本影响最为直接的,还是中国。中国通过改革开放逐步崛起,使日本的影响力削弱,如果未来中国能够继续现代化改革,在制度层面缩小差距,则日本将根本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

在制度优势丧失后,日本的先天缺陷,将成为其致命伤。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其先天禀赋有限,日本侵华,在某种意义上说,正说明日本经济强盛的脆弱性,只有依靠中国的资源,方可立足未来,很多当年侵华的日本高级军官和政府官员,在对华战争之时,既骄傲自大,更有隐藏于内心的恐惧,在未来,日本是一个会被日益边缘化的国家。日本的崛起,只不过是得益于中日之间现代化的时间差,在中国尚处于中世纪乃至半封建社会时,已经脱亚入欧的日本,对于中国有一个体制上的比较优势。

早在100多年前,就有日本人洞察到其未来宿命。而民国时期富有远见的中国人如的蒋百里,共产党的等人,正在此基础上,预见到中日之间经过持久战后,日本必然失败。

30年前,中国名义GDP仅占全球的1%,为日本的十分之一,而2008年,中国GDP已相当于日本的87% ,未来三年中国超越日本,将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大势;而到2025年,印度亦将超过日本;日本的亚洲经济中心地位,将不复存在。

日本的先天禀赋的局限,使其与德国一样,缺少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基础。纵使美国衰落,日德也无能力取代,日德仍然只能成为未来主流经济体的互补性力量,这是日德等类国家的宿命。

被“中美板块”遗弃的“大香港”

从全球经济格局来说,其形态正如两大版块。以前存在几十年的美苏对峙以及现代单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是为一大版块,而广大后发的经济体,则是另一版块,无论是日本,还是德国,更似是美国这一全球主要经济体,与广大的后发国家之间的缓冲带与中转地。只有小国,才适合充当这种中间地带,日本与德国,其崛起更多得宜于这种“自由港”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说,日本、德国之于全球,正如香港之于中国。

在中国和美国之间,日本亦如一个“大香港”,日本的崛起,亦得益于美国与中国这两个大国之间的落差,使日本有机会成为中转地与自由港。中美对立时期,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伊始,经济上尚且属于落后地位,日本作为中美之间的中转地,成为资源交换市场交换的巨大自由岛,从中日邦交正常化一直到20世纪初,长达30余年的时间内,日本同时成为中国与美国的第一大贸易国,两边均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最近两年以来,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的第一贸易大国;同时,美国亦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的第一贸易大国。中美之间互相成为对方的第一贸易大国,日本则逐渐被边缘化。

全球化的浪潮使“中国版块”与“美国版块”在碰撞后产生一体化的倾向。很多学者就曾就未来时代的中美两国重新作出战略性定位,称之为“中美国”(Chimerica),即中国是美国全球合作伙伴的“中美国”概念,一种新型的,以合作而非竞争为存在形式的大国关系。

日之内优范文第3篇

以彩电为例,在专利技术和知识产权上,日本松下、索尼、夏普、东芝、三洋、NEC等在技术转让上,对中国家电企业至今保留了大量的技术转让费,而仅仅依靠终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来评判日系企业的成败,目光也就太短浅了。

众所周知,中国家电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建立在生产要素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劳动力的低成本,降低了中国家电企业在生产制造上的成本,而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家电领域,单纯的生产要素的所形成的制造优势,已经成为中国家电企业整体升级的桎栲。

看看空调压缩机、当今流行的平板电视、DVD、拍照手机等这些在市场上充满人气的消费电子产品,哪一个的核心部件没有日本企业的DNA,而这种核心技术的DNA,是日本企业在由“日本制造”打败美国之后,全面完成产业升级所形成的“日本创造”的竞争优势和利润来源。当初日本家电企业并没有在“日本制造”的温床上沾沾自喜,而是在日本制造形成的产业竞争优势上,将整体的产业资源整合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从应用技术转向核心技术的升级,而这种升级所带来的竞争优势,更多的体现在对产业技术需求前景的控制上。

对于中国的家电企业来说,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之后,今天依然还停留在当初建立的生产要素组合形成的规模比较优势,依靠规模优势形成的性能价格比,抢占了市场,这也仅仅是在国门之内,彩电、空调在国际市场频繁遭到的反倾销,有多少国内家电企业的产品被拦截,DVD专利费又有多少国内的企业在市场上“蒸发”,即使在国内抢得了一时的市场占有率,国内的家电企业依然没有改变为这些日系企业当“搬运工”的窘境。

日之内优范文第4篇

李广民

在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上,国际法学界存在两派理论,三种学说。所谓两派理论即“一元论”(monism)和“二元论”(dualism);所谓三种学说,即“国内法优先说”、“国际法优先说”和“平行说”。“一元论”认为国际法与国内法同属一个法律体系。在这个法律体系中,认为国内法优于国际法的,被称为“国内法优先说”;认为国际法优于国内法的,被称为“国际法优先说”。“二元论”认为,国际法与国内法是两个不同的法律体系,这两个体系互不隶属,地位平等,故被称为“平行说”。

“国内法优先说”认为国际法作为法律,与国内法同属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国际法是依靠国内法才得到其效力的。换句话说,国际法的效力来自国内法,国际法是国内法的一部分,是国家的“对外公法”。

了尊重和遵守的积极态度。如1985年的《涉外经济合同法》率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未作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则》第142条第3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26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18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96条都有可以适用“国际惯例”的条文。我国一些民商事法律还规定外国人在中国的民商事活动按“对等原则”办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33条等。“对等原则”实际上就是国际习惯法的一项重要规则。我国一些部门法还规定了“国民待遇”原则。在中国与外国签订的大量双边条约如司法协助、引渡、领事条约中,都吸收了若干国际习惯法规则。对于近年来在空间法、海洋法、国际环境保护法、国际人权法等领域新形成的国际习惯法规则,中国都表示尊重、遵守。长期以来,中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对国际习惯持肯定态度,违背国际习惯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使用导弹袭击我驻南联盟大使馆,伤害我驻外记者和使馆工作人员,引起中国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

与中国不同的是,虽然日本国宪法明确规定:“日本国缔结的条约及已确立的国际法规范,必须诚实遵守之”。(第98条)但在国内法秩序中,日本却将宪法至于优先的地位,即所谓的“宪法优先论”。他们认为,条约虽然是国际法的主要渊源,但在缔结条约时,全权代表是由内阁任命的,内阁的这种权限又受到“外务公务员法”、“内阁法”更进一步说是受“宪法”制约的。内阁批准条约的权限、国会承认条约的权限、天皇认证条约的权限,都是基于宪法而生产的。因此可以说,条约来源于宪法。再说,宪法的修订,必须经过众参两院全体议员2/3以上的赞成,并经国民承认(国民半数以上赞同)才可进行。(参见宪法第96条)而缔结条约时的国会承认,只要众参两院各有1/3以上议员出席,半数以上议员赞同即可。这样轻而易举就可得到承认的条约,其效力自然不能与必须经过慎重修正程序的宪法相比。此所谓“一元论”中的“国内法优先说”。

其次,日本认为,国际法只是国家的义务,如果国家违反了国际法,就承担国际不法行为和国际责任。但国际法不能直接约束个人,国家只有依据国际法(国际条约)的内容,制定个人应承担义务的法律,才能在国内实施,这就是国际法规范的国内化。如果没有这种国内化程序,国际法只是在国际社会层面对国家课以义务,而在国内社会层面,依然是与国际法无关系的国内法对个人课以义务。例如,根据《新日美安保条约》及《新美军地位协定》,凡日本政府同意美军使用的区域,若属国有地,美军则可以直接使用,若属私有地,则美军不能直接使用。这就是说,日本政府只是从国际法上承认了美军使用这一区域的权利,但从国内法上,并没有对该土地的所有者课以允许美军使用这块土地的义务。只有在日本国会为此专门制定了《特别措施法》以后,这个问题才顺利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坚持的是“二元论”,国内法在国内有效,国际法在国际社会有效。

日之内优范文第5篇

在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淮海路上,一栋闲置了将近一年的大厦即将迎来新主人。9月30日,日本休闲服装品牌优衣库(UNIQLO)8000平方米的全球旗舰店将入驻开业,超过占地5000平方米的东京银座店,成为最大规模的全球旗舰店。优衣库母公司日本迅销(Fast Retailing)集团还首次将旗下的g.u.、PLST等四大品牌引入中国,“打包入驻”新型旗舰店。

在国内服装品牌库存高企、关店紧缩的形势下,以优衣库为代表的外资快时尚品牌却借机加快了扩张。迅销集团全球高级执行副总裁、迅销(中国)商贸有限公司CEO潘宁表示,“如果不抓住有利时机挑战中国市场的话,从做生意的角度讲,就是棋盘相争先输一招。”

优衣库在中国的扩张势头强劲迅猛。其在本国目前拥有850家店铺,上一年在日本本土销售额为70亿美元。公司计划到2020年,在中国建起与日本同等规模的1000家店铺的体系,同时中国大陆的销售额达到110亿美元。对此潘宁表示,“这一计划没有调整,有信心能达到。因为中国市场大到不可预计。”

尽管中日关系依然紧张,但优衣库似乎在与时间赛跑,甚至出现过11家店在同一天之内同时开业的现象。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迅销集团上半年的财报显示,截至今年2月,优衣库在日本本土的利润出现了下滑。公司借此考虑将重心放在海外拓展,以降低对本土市场的依赖。另外,相比欧洲和北美市场,这个东亚风格的品牌无疑更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潘宁指出,目前中国是优衣库最大的海外市场,在海外拥有数量最多的门店,到今年5月,优衣库已在全国48个城市开设了254家店。之所以将全球最大、最新的旗舰店选址上海,主要是基于对中国市场未来持续发展潜力的看好。 优衣库将服装定位在每天生活的必需品和时尚之间

这一次不仅是开店,一同到来的,还有四个首次进入中国的新品牌,包括在日本推出的、时尚低价的g.u.,较优衣库高端的时尚品牌PLST以及法国品牌Comptoir des Cotonniers和Princesse tam.tam。此次引入的四大品牌较优衣库分别在中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延展了产品线,并将产品品类扩展到内衣、运动装等领域。其中创立于法国南部的Comptoir des Cotonniers是轻奢侈品市场上的先锋品牌。目标人群也有显著区别,g.u.的目标群体是20多岁的女性,偏重于前卫服装;PLST则针对年龄稍长的30至35岁左右的男性和女性。

换句话说,优衣库不仅在规模上加码中国市场,也在服务的人群上开始进行上下拓展。而对于来自瑞典的H&M来说,德国才是它的海外最大市场,它目前的海外拓展重点除中国之外,还在北美和欧洲地区。从品牌上说,H&M目前也仍旧是单品牌在中国突进。

与来自欧美的快时尚品牌相比,优衣库一直强调服装的基本功能:容易穿着、容易搭配,更具功能性,而非时髦、前卫。这一定位使其在时尚元素方面不如欧洲品牌那么鲜明,但也为其拓展品牌关联度提供了基础。即俗话说的“百搭服装”,可将优衣库与一件价格不菲的奢侈品服装一起穿。

但是,相比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引入旗下Massimo Dutti、Pull and Bear以及Bershka等独立门店的做法,优衣库要谨慎得多。这四大品牌将在上海全球旗舰店内以“店中店”的方式,辟出专门的区域来陈列。其中,g.u.设置在地下一层,平均售价较优衣库便宜三到五成,是该品牌在日本之外开设的首家门店,其余三个品牌在一层设有专区。与其它服装集团弱化多品牌之间的联系不同,优衣库“打包推广”的战略目的更在于在优衣库主品牌带动下的多品牌协同效应。

事实上,对于坚持全自营的优衣库而言,在经济周期低迷时实施如此激进的扩张计划,加之一次投入四个新品牌进入中国,其风险不可小觑。对此潘宁回应说:“经济发展是有其周期的,虽然现在中国的经济跟以往30年比处于一个比较低的阶段,但是我们对中国市场,对中国人民未来生活的提升抱有极大的期待。”

业内人士认为,优衣库的自信源于对未来中国二、三线城市市场消费机会的看重,并将借力电子商务的崛起和“购物中心热”两大趋势。

自去年下半年起,各地掀起建购物中心的热潮,但空置率也在上升。大卖场、百货业都在萎缩,快时尚类的服装品牌正好弥补了空缺。据商业地产顾问陈敏介绍,就中国目前的购物中心和百货商场的现状,拥有多条产品线的零售集团占据很大的优势。“只要抓住Inditex集团、绫致(旗下有VERO MODA、ONLY、杰克琼斯等)、衣恋集团几个公司,一个购物中心的招商任务就完成了30%。”陈敏对本刊说。另外,普遍认为多品牌经营可以分散风险,并带来更多的利润。长期从事服装行业观察的马岗认为,多品牌经营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可以产生协同效应。

此外,优衣库早在2009年就在中国开设了网店,是最早进入淘宝平台的快时尚品牌。几年的线上线下同步发展经历证明,优衣库的品牌影响力甚至超过他们的想象。据淘宝商城的数据监控显示,网上优衣库的销售分布有三分之二来自其尚未开店的地区,这意味着,在信息交换十分便捷的今天,优衣库品牌的网络传播速度已经超越了实体门店的展示传播速度,其在中国市场的潜力巨大。

更重要的是,集中开店并扩张品牌数量,为其未来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提供了背书。据近日媒体的报道,迅销集团将以递交发行香港预托证券(HDR)的方式向港交所申请上市。对此,优衣库方面并未作出正面回应。业内人士指出,赴港上市将为优衣库赢得扩张海外市场的资金支持,同时增加其在大中华区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据悉,迅销集团继在东京上市后,在美国和德国均已上市。

相关期刊更多

日语知识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大连外国语学院

比较法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武侠故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