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以交往为话题的作文

以交往为话题的作文

以交往为话题的作文

以交往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交际;跨性别交际;会话风格

一、引言

男性和女际过程中,不同的性别身份拥有各自的性别特征,从而在交际中产生了差异。由于男性和女性在思考、诠释和评价对方的交际意图的方式上存在差异,所以会话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交际失误现象。

特定历史条件下,男女两性在交际规则、理解和表达、文化背景等方面的思考、理解、表达不一致,实际会话中就会导致在话题选择、会话原则和言语选择等方面有不愉快的现象出现,从而不能很好地完成交际,达到预期目的。

本文从性别交际文化入手,主要从会话风格上分析两性跨性别交际失误的主要表现及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承认性别文化差异,彼此加强了解,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灵活对应等。

二、会话风格差异的主要表现

跨性别交际的差异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社交、饮食、等,但实际交流中的差异更多时候出现于日常交流会话中。由于男女两性对同一个话题的思考、理解和阐释不一致,最终导致交际失误现象的发生,从而不能达到预计的交流效果。跨性别交际失误出现于交流的各个环节,国内外的语言专家对此有一定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从而帮助交流者有效避免了交际失误现象的发生。本文主要从会话风格的差异性入手,分析跨性别交际中由于会话风格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话题选择。男性和女性会话交流中话题内容的选择和交际目的各有其倾向性。内容上,男性往往围绕社会生活、政治时事、商业、体育等方面展开,内容直白具体,话题中没有过多修饰;女性偏好谈论家庭、时尚和感情等问题,交际中注重感情培养,语气委婉,使用的修饰成分较多。目的上,男性把会话当做获得信息的工具,倾向于直入主题,省略具体细节,较少涉及自己感情脆弱的一面,往往表现出强势的一面,常打断他人话题陈述个人观点。女性则把会话当成一种感情倾诉的手段,喜欢与对方分享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无厘头地讨论一些“八卦”新闻,通过在话题交流中建立亲疏关系;谈论话题时听的一方比较沉默,很少打断他人话题,并且不存在有交换信息的需要。因此,男性在交流时注重信息交流,围绕自己的交际目的展开,而女性通过交谈来建立亲密、和睦的关系。

(2)会话原则。“无规矩不成方圆”,跨性别交际同样也遵循一定的规则。女流时更遵守合作原则,很少会控制话题,即使不感兴趣的话题也会耐心地倾听;对于每一个话题,听话人往往会随着说话人而展开联想,并积极参与交流互动,会话中很少有冷场现象的发生。男性说话时多数时候不会考虑对方想法,常常控制和支配话题,使得其他人难以参与,观点不一致时习惯于打断对方话题,直抒个人意见,交流时往往因为对方态度的坚决而迫使话题无法继续。因此,交际中男性往往不按规矩出牌,坚持以自我为中心的强势原则,而女性则表现得比较谦善,注重合作、和睦的原则。

(3)言语方式。交际中,男性与女性在语音、语调、词汇和停顿等方面存在差异。女性的语调类型比较丰富, 她们善于用语调来抒感, 而男性更倾向于借助语法和词汇手段来表达感受。女性常用温和的词语, 感彩较浓, 而男性常用强硬的词语,逻辑性较强。女性的发音比较清晰,男性则比较含糊;女性说话时多使用升调,语调变化丰富且富有表现力,而男性多用降调,语调变化少,表现出坚定确切,同时又显得武断粗鲁;男性使用的语言比较生硬,带有攻击性,而女性则较为细腻和礼貌。因此,从言语方式的选择上分析,女性的言语方式更能推动交流的有效进行,更易促进交际目的的有效达成,达到满意的效果。

三、差异产生的原因

跨性别交际中,男性较注意展现自己的地位,喜欢控制话题;而女性更加注重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谈话中语言运用比较丰富,表达方式比较委婉。因此男女两性在交际中会出现失误现象。跨性别交际失误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其深层次的原因是社会分工、文化背景、性别差异等造成的。语言交流是跨性别交际的主要方式之一,所以由于男女两性的会话风格差异而导致的跨性别交际失误现象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是会话过程中的交际规则、理解和表达、文化背景等因素不同所导致。

(1)交际规则。男女的交际规则从孩提时就开始慢慢形成,并影响一生。女性的交际建立在友谊的基层上,没有竞争,富有同情心,较易理解他人,伙伴之间有凝聚力;相处时齐心协力,共同合作,彼此包容;交际时发言机会均等,不责备别人;意见不同时,不以势压人 ,不争强好胜。男际具有竞争性,注重等级划分,谈话中话语权控制欲较强。谈话者常常展现自己的优势方面,掩饰脆弱、恐惧和痛苦的一面,突出个人并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有时常用言语和行动使别人信服,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以交往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对话课堂;思考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1B-0045-01

数学是一门生活化的基础性学科,具有科学研究与生活运用双重价值。数学可以说作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专家学者指出“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一定要有数学的存在”。因为数学的重要性,数学课堂不得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小学生处在学习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学习能力强,学习记忆深刻,正是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采用一种正确的教学法加以有效的数学教育,值得每一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

一、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小学数学教学形态落后

部分传统教学法受到人们质疑,绝大部分原因就在于形态的落后。形态落后的普遍表现就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听课,极少或是根本不参与课堂。比如,在我进行教学交流的时候,就见过有些老师这样上课,在教学《1至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课时,一味地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讲,对某些问题一笔带过。在课堂上几乎没有与台下的小朋友进行交流,我对该教师进行询问的时候,他表示这样的课程“太简单”。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归根结底在于教学形式的落后,一味以教师为主导,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在成年人眼里,五加四等于九,十分简单,对小朋友却并不是这样的。由于无对话交流,教师无法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状况,使得教学成为一种低效率的讲授行为。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主体模糊

这个问题与教学形态的落后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然而事实上截然不同。形态落后是缺少与学生的交流,而主体的模糊则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两者存在根本区别。

比如,我们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往往是给出一些角展示,再对角进行简单介绍。整节课都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导,忽视了学生对于该主题的一些主观设想,比如“大角和小角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呢?”这些以学生为主体想要弄清楚的问题往往是被我们忽视的。这就是没有明白教育的主体是受教者,也就是学生,而不是教育者。

二、“对话课堂”对教育者的基本要求与具体操作方式

(一)“对话课堂”对教育者的基本要求

1.准确性。对话课堂在于“对话”,对话不是随意的,不能数学课上大谈特谈语文知识,因此要求教师紧抓对话话题的准确性。

2.主动性。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敢于提问,相反,很多学生比较腼腆,这就要求教师在对话中发挥主动性引导学生。

3.启发性。教育者与学生进行的对话不能是简单的提问。简单的对话对于教学而言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对话交流中要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4.趣味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就是好玩,沉闷的数学课堂并不能使感兴趣,因此,在我们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话语的趣味性。

(二)“对话课堂”具体操作方式

1.针对重点和难点开展与学生的交流

教育者能够较为准确地估量学生学习中比较困难的地方,与学生开展积极的交流,往往是十分有效的对话课堂。比如,我们在教学《1至5的认识与加减运算》这一课时,数字的认识往往是容易学的知识点,那么我们就应该紧抓加减运算与学生们交流,为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排忧解难。

2.针对一些规律性的内容展开对话

小学生知识储备有限,能够理解学习的知识却无法自己独立地去概括这些知识,这时,我们教师就应该与学生进行比较深刻的交流,为学生们做出总结,并将总结的规律在对话中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条理化。

3.针对一些开放性的内容展开对话

新问题的提出往往在于旧问题的解答,而问题的解答又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也就是说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的方法。因此,我们在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中要重点对一些开放性的内容进行讨论,开放学生的思维。除去以上方法,在“对话课堂上”构建数学学习情境,创设平等的交流平台,对易混淆的知识点深入讲解,在对话过程中重视的学习体验一样重要。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还需要根据教学实际予以改进。

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主旨往往不是在于“答案”的探索,而在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对话课堂”正是以交流的方式为数学思维搭建一个平台,使小学生在这个模式下逐渐学会学习,进而进行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以交往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3篇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部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社会交往的需要话题是人际交往所需要的, 因此媒体营造的足球文化满足了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央视体育节目主持人黄健翔曾在欧洲杯的一场实况转播中说, 很多平时并不关注足球的人现在也在熬夜看欧洲杯, 因为他们担心第二天上班时与同事没有共同话题。

【关键词】社会交往的需要话题

人际交往所需要的 媒体营造的足球文化 满足了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

【本页关键词】论文写作 期刊征稿 论文投稿

【正文】

四、社会交往的需要话题是人际交往所需要的, 因此媒体营造的足球文化满足了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央视体育节目主持人黄健翔曾在欧洲杯的一场实况转播中说, 很多平时并不关注足球的人现在也在熬夜看欧洲杯, 因为他们担心第二天上班时与同事没有共同话题。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 信息通过大众传媒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导致现代社会中人们容易受到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传媒的左右。由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孤独感, 大部分时候他们把时光消磨在电视、电影、杂志、报刊等大众传媒上, 人们从传媒获得的信息远超过直接从人际交往中得到的。在这层意义上, 传媒扮演了一个“泛他人化”的角色, 而现代社会中的他人导向究其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传媒导向。人们需要共同的话题来融入彼此的人际交往圈, 处于潜意识里对人际交往中被孤立的恐惧,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一般人感兴趣的话题”。由于传媒扮演了“泛他人化”角色,与足球有关的话题理所当然成为了大众话题。从纯体育的角度考虑, 足球媒体所能报道的消息资源是有限的。要吸引更多的眼球, 它必须主动出击, 开拓新话题与新领域。从运动员的场上场下生活, 到足球队之间的所谓历史恩怨, 国家队之间的所谓民族情绪, 教练员的排兵布阵, 到各类黑哨丑闻, 媒体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拿贝克汉姆转会皇马一事来说, 以《球迷》报为例, 该报用数月光景, 在这一问题上可谓文章做足, 发了相关消息、议论、文章几十篇。其中随意选择几个标题如下:《春天来了, 让我们继续狂燥》、《贝克汉姆科莫湖边再筑爱巢?》、《小贝转会皇马有暗流》、《小贝成了馊馍馍》、《小贝不合皇马胃口》、《谁还需要小贝? 》、《一只小贝搞得皇马一锅腥》、《小贝是促销广告, 辣妹为其选中23 号》、《贝克汉姆生活的A -Z》⋯⋯其制造话题的能力可见一斑。连《体坛周报》的记者颜强也认为:“在赛季开始时, 最大的足球故事, 仍然跟足球场无关⋯⋯场外的丑闻远远凌驾于场内新闻之上, 各种媒体能够连篇累牍地去分析一桩轮奸案, 围绕几张模糊的虚影头像煞费心机, 却只用寥寥几百字介绍一场英超联赛。”话题在文化工业的流水线上, 在标准化操作下一个又一个被制造出来, 事实被夸大、细化和无限延长。媒体以舆论监督为口号, 树起社会责任的大旗, 为受众营造了虚假的欲望与需求, 平空激起读者和球迷的某种潜在的期待和焦虑, 然后在各种报道、分析、描述和叙说中加以抚慰。也就是说先是生产焦虑和期待, 然后再慢慢安抚,或者一边生产一边安抚。受众对足球媒体的消费, 有时不是为了满足实际的需求, 而是在满足被制造出来的欲望。换句话说, 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 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媒体创造了一个虚假的镜像世界。为了营造话题, 一场普普通通的足球赛, 有时甚至被赋予城市、地域、民族、国家的荣誉意义。在漫长的联赛过程中, 同城两支球队的比赛被媒介称之为“德比大战”, 就是一个典型的被营造出来的话题。很多职业球员都认为所谓“德比”其实只是一场普通比赛, 和联赛中的其他比赛没有什么不同, 而媒介却坚持赋予“德比”一种不同寻常的悲壮色彩。甚至李铁、孙继海两名中国球员所效力的英超俱乐部之间的比赛, 也被称为“中国德比”。在媒介的引导下, 同城的球迷俱乐部之间的跟风无疑使得这一话题被作为传统延续下来。五、自我本性的恢复自我本性的恢复, 就是自我可以控制外在世界事物, 随心所欲,洒脱自然。这个境界的通道就是媒介营造的梦幻。人们倾听和注目于两支球队之间的厮杀, 引动了迷离的自主幻觉, 暂时从生活现实中解脱出来。技艺高超的球星在场上所向披靡, 受众神入其中, 自我形象为之强化。球星在场上遇到的困难与阻碍, 成为了现实生活中障碍的外化。一旦对方球门被攻破, 受众的障碍也被排除, 自然畅快满足。

【文章来源】/article/66/4387.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部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以交往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4篇

话语分析源自美国社会学家Harvey Sacks的话语研究。1992年,在“Lectures on conversation”[1]一书中呈现了Harvey Sacks的主要研究成果,从此开始了话语分析的时代。随后,语言学家在不断的研究中对会话功能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分类,揭示了话语的基本类型和特点,为会话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众多语言学家的研究显示,会话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社会交往类(interaction)、信息商议类(transaction)和展示类(performance),每种会话类型都有其显著的结构和特点。话语分析理论给课堂会话教学提供了依据,因为不同的会话类型有不同的特点、焦点和目标,不同类型的会话教学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话语分析理论为教师清楚认识和正确分析会话提供了标准,帮助教师建立正确的会话分析的思路,即教学会话要明确会话类型,并明确该类型所需的语言技能和非语言技能,明确会话教学的重点和方法,并有效权衡语言的流利性和正确性。理性的话语分析是设计有效的、符合会话目标的课堂活动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会话技巧的前提。下面,笔者分会话类型阐述各自的特点,并根据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一、社会交往类

社会交往类会话是一种以促进社会关系为目的的会话,其特点是互动双方本着合作友好的谈话态度,努力促成和谐成功的交谈过程。谈论的话题一般是音乐、运动、天气等不会引起对方尴尬和不快的话题,也可以是新闻、经济、电影、明星、度假等不涉及双方隐私的话题。

社会交往类会话具有基本的话语结构,如开场句、告别句、话轮、问答结构、问答评论结构等。在这些结构中,自然恰当的应答、话轮自然的衔接、话轮交换点的辨认、交流的自然继续等都需要会话双方具有一定的谈话技巧才能顺利愉快地完成。会话中的问答结构往往有一定的应答模式,如赞扬以接受为应答模式,抱怨以道歉为应答模式,问题与回答相邻,请求与答应相邻,提议以接受或拒绝作为应答等等。这类会话中通常会有结束语,有时会是委婉的说法,如等公交车的两人交谈之后要分手,会说“There is the bus.”因为是为了建立和谐关系,所以,反义疑问句是这类会话中的常用句式,以示对对方的尊重,而对方的应答往往与说话者保持一致意见。

这类会话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既要在话语结构上与之相符合,还要在话语的语气、选词上等符合该类会话的意图,以便达到这类会话的交际目的。首先,在正确分析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会话结构性的教学活动设计。其次,进行功能性的教学活动设计。活动的任务设计要符合会话意图,会话的各方须互相合作以完成对话。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自然处理话轮交换点和认识应答的文化差异。

拿《英语(新目标)》新版教材七年级上册Unit 9 Section A 1b来举例说明如何进行会话文本分析和教学活动设计。文本如下:

Linda: Hi, Anna! How is your first day of school?

Anna: Hey, Linda! It’s good. I am happy to see all my friends. What about you?

Linda: Me, too. And my classes are great.

Anna: 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Linda: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What’s yours?

Anna: Hmm. Well, I like art and math. But my favorite subject is music.

开学第一天,同学相见,互相寒暄,以继续中断了一个假期的情感连接,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新学期的课程开设将成为最恰当也最安全的话题。通过谈论课程,增进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这个对话的开场使用的是互相间的称呼和问候,应答都是及时的。话语基本结构为称呼对称呼,问候对问候。问候由两组问答构成。仔细分析该会话文本,还可以看到更多符合社会交往类话语的基本特点的地方。首先,Linda的问候表示她主动与Anna示好,要求建立或促进两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其二,Anna的回答是褒义的、愉快的,如good, happy 等,给人一种愉悦的传递,符合促进和谐的话语特点;其三,回答后接着进一步的解释,表达开放和善意;第四,解释之后提问对方,说明Anna有要继续会话的意愿,说话双方的话轮时长相近。

该会话文本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招呼+问候+话题。话轮以问答方式转换。

教学活动的组织须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原则。从会话观摩到师生演示,从学生两人练习到学生三人互动,让学生在不同的形式中体验话语互动和实验交际语言。尤其是学生在多人互动中要顾及多方的语言交换和情感沟通与反应,更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在会话观摩和师生演示阶段,使用表1内的语言进行。在学生两人练习时,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其他表达方式(见表2),让学生在交际中选择使用,适当提高会话练习的难度,同时增强会话的真实性。

在学生多人练习中,练习内容在以上基础上,要进一步提升。除了对上述语言材料进一步灵活运用外,更重要的是话轮的转换。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提供礼貌的插话技能,如提供“Wow!” “Really!”“Glad to hear that.”等附和短句,以便及时把话接过来,使多人对话自然地互动进行。

在该会话的教学拓展活动环节,可以从“My classes are great.”拓展到其他主题,这样可以练习学生对该会话功能的迁移能力。如教师设置开场话语“I didn’t sleep very well last night.”或 “Look, what I bought on Sunday?”,让学生做出不同的应答,体现应答的开放性,同时对学生应答的恰当性进行指导。这样学生既注意了会话的生活场景、社会交往、话题选择、结构特点与会话风格,同时还提高了对英语国家文化中的禁忌和喜好的认识。

二、信息商议类

信息商议类会话无论是在会话目的、话语结构,还是在会话技巧策略上及使用的场合等都完全不同于社会交往类会话。信息商议类会话有一定的实际目的,用于解决问题,比如讨论去商场买什么东西,协商去游玩时酒店的预定和游玩路线的设计等,也可能涉及电话咨询。为了获得准确无误的信息或促使商议有实际结果,这类会话会特别强调信息的准确性,表现在语言上是不断重复以便确认双方是否准确传达和准确获取信息。这类会话所需的技能包括询问、提出需求、描述、解释、提问、确认、建议、比较、表达同意与不同观点等等。如果是讨论之类的较长会话,监控会话的语言诸如概括总结、提醒等也是不可缺失的技能。

信息商议类会话教学活动要重点体现信息差。有了信息差,会话双方才有了交际的意义,才有沟通的需求和动机。这是一种任务驱动的会话,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布置明确的任务供学生来完成,所以,角色扮演是符合这种需求的活动。

例如,《英语(新目标)》新版教材八年级上册Unit 10 Section A 1a的会话文本如下:

―Hi, John! What will you wear to the party?

―I think I will wear jeans to the party.

―That’s not a good idea. If you do, the teachers won’t let you in.

―Really?

―Yes.

―Then I will wear my smart trousers.

―Good idea.

这个会话由三部分构成。第一层次主要为议题。协商议题为“穿什么”,首先第一个提议“穿牛仔裤”,被否决,给出否决的理由,语言结构是询问+应答+评论。中间为过渡层次,进行信息确认,以问答形式进行。第三层次用“then”作为信号词,后接另一个提议“穿西裤”,应答赞成,协商结束,目标达成。语言特点是新信息的交流和确认,如“wear jeans, not good, won’t let you in, really”等语言的使用。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设计如下教学活动。首先教学活动的任务设计为“There will be a party. What will you wear to the party?”为了使学生具有足够多的语言材料进行会话,先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认识聚会上穿什么,为什么,形成表3。

随后,布置会话交流任务:讨论和选择聚会上的恰当着装。教师演示会话过程让学生观摩,重点突出会话结构,包括询问、应答、评价与解释等过程。然后学生根据头脑风暴中的语言材料展开会话试验。为了让学生灵活进行交际,教师可以以图表形式提供在各个结构过程中的多种语言表达方式供学生选择使用。最后,出于解决问题的目的,会话结束后,教师可安排会话参与者对最终解决方案进行。如:“There is a party. If I wear jeans in the party, the teacher won’t let me in. So I will wear smart trousers, because they look nice and formal.”

在拓展和强化环节,对学生关于该会话的语言能力和交流能力进行迁移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如设置话题“There will be a class meeting. What topic shall we have for the class meeting?”让学生进行两人活动,一人扮班长,另一人扮副班长,讨论解决班会主题问题。

三、展示类

展示类会话,其特点是在公共场合面对众多的听众,较少有语言互动;其会话目的是为了向大众宣布传播自己的观点、信息或劝说听众相信或接受自己的观点;在课堂活动中表现为讲解、汇报、展示、通知、演讲和辩论等;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在诸如公众集会的演讲、致辞等等。这种会话关注语言形式和语言使用的正确性;有固定的篇章结构顺序和语言组织形式;话语较正式,篇幅较长;说话者关注听众的反响,注重话语效果。除了有一定的文本模式,说话者须注重语音、重音和语调,以保持听众的注意力和兴趣。下面是一个班级调查报告陈述的开头和结尾:“Dear all, I feel happy to be chosen to make a speech in class. I like sharing ... By doing the job, I have learnt more about myself. I know I am a man who likes to share, to share my ideas, to share my happiness and my kindness. Thank you!”发言一开始就表明发言者的目的和愿意分享的心情,紧接着一句“I like sharing”就把重点落在句尾,起到强调和启下的作用。结尾几个并列的“to share”又呼应开头的“sharing”。这个报告首尾呼应,用较多开口音,不仅有较高的语言结构,还有声音、停顿等非语言表现手段来感染听众。

展示类的会话教学活动也要体现这些特点。活动设计须先安排如何明确内容,如《英语(新目标)》新版教材八年级上册Unit 3 Section B 2e,内容为“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ayings?”,是一个主题演讲。教学活动安排首先是小组讨论主题所包含的信息,如学生选择“A good friend is like a mirror.”这个谚语,就安排小组讨论它的意思,通过讨论让学生对这个谚语的信息有充分的认识,包括“为什么用这个比喻”“这个谚语的所指意义是什么”“同学当中谁是你这样的朋友”等,得到如“A mirror can reflect a real you. A true friend can also reflect a real you to you. A true friend will be honest enough to tell you about your real self. My deskmate, Tom, is one of these friends to me. He always lets me know both my strong points and weak points.”等内容信息。在学生具有了对这个谚语内容信息的充分了解之后,教师讲解演讲文本的结构:开头+内容信息+结尾,并给出范本,讲解分析范文语言和逻辑特点,并进行演示。最后,设计全班活动,提供展示机会,让学生展示完整的主题演讲过程。这类会话由于其语言质量及逻辑性要求高,往往不仅是信息,有时还涉及劝说、论述、推理、演绎等更高思维层次的语言活动,所以,应该安排在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之后进行,如一个单元结束时的会话训练和展示活动。

总之,会话教学要认识话语本质特点,正确判断教学重点并恰当设计教学活动,有的放矢地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把语用和语境作为教材认识和活动设计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实际交际能力的途径。会话教学的目的就是交际,会话教学的重点是语言结构的功能、会话的技能、会话的目的达成和成功交际的策略运用。

以交往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话语交流 国际合作 话语伦理 互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024-03

在国际合作过程中,误解会时有发生,而话语交流是消除误解、化解矛盾的基本途径。通过话语交流,人们可以分析产生误解的原因,化解矛盾和分歧,增进彼此了解,促成相互信任。当今世界各民族文化特点各不相同,跨文化交流总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隔阂甚至矛盾和冲突。为了增强沟通,促成国际合作,话语交流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通过交流,人们可以协调内部与外部行为,促成个体收益和整体收益实现合理化。因此,在国际合作过程中必需加强话语交流的互动意识。

一、话语交流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

西方国际合作理论新自由主义流派代表人物基欧汉认为国际合作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矛盾与冲突,相反,合作与冲突是同时共存的,而话语交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诱发性”信任,从而使国际合作“变得更加容易”[1](p46-50)。不管是消除误解,化解矛盾,还是促成国际合作,话语交流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一)话语交流是国际合作得以顺利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话语交流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交换或者讨价还价,话语交流还可以塑造指示对象,使其“富有感召力”[2](p14),从而使国际合作变得更加容易实现。话语的功能不单是将指示对象符号化并加以传达,更重要的是可以塑造话语行为人的形象,体现话语行为人的思想意识形态。正如法国话语理论大师福柯所说,“不能把语言的能指简单地归结为其内容或者表达,而应把语言当作系统形成这些话语以及所言及的对象来研究[3](p62)”。在现实世界中,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无一不是以话语交流为先导,在经济合作中所涉及的权利、收益、分配等关系无一不是话语交流产生的结果。因此,不涉及话语交流问题,就无法真正解决国家间的合作问题。国际合作其实就是话语交流形成的结果,只有通过沟通交流才能达成共同的合作目标。

在国际关系领域中影响最大的建构主义合作理论代表人物温特教授指出国际合作从来都不是在“沉默”中进行的[4](p152),话语交流在国际合作过程中起着沟通与协调的作用。国内不少学者也认为在国际合作过程中,话语交流是“代价最小的博弈方式”[5](p29),因为对话与交流意味着允许对方做出反应和评价,如果话语行为人能就话语内容的真实、真诚和正当性达成相互理解,就有助于从冲突走向合作。

在国际合作过程中,人们应当加强话语交流的互动意识。互动是指交流各方在交往过程中交替调整自己的话语行为以达成共识的行为模式[6](p18)。话语交流互动的模式包括协调互动和趋同互动两种。协调互动是指在交往过程中人们调整自己的话语以影响对方,这一机制包括一系列针对受话人的人际间话语互动策略,即“说话人调整自己的言语方式以适应受话人的个性特点[7](p38)”。趋同发生在话语交流的过程中,话语行为人通过一系列的语言特征如语音、语调、停顿、话轮长度、词汇特点等方式来调整自己的话语以适应对方[8](p14)。话语交流中的互动涉及到一系列影响交际行为的动态社会心理过程,交际各方应当理解交谈时自己和对方的意义,进而调整自己的话语以使交际能顺利完成。在话语交流过程中,人们应当注意运用话语交流的各种互动机制,通过协调趋同,消除误解,增进彼此了解和信任,从而使国际合作得到稳步发展和巩固。

话语交流在国际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话语交流并不是合作取得成功的充分条件。所以,在国际合作的谈判过程中,除了充分利用话语交流的各种机制,协调互动达成“同一”之外,还应充分考虑合作各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的不同等,从而使国际合作更加容易实现。

(二)话语交流促成国际合作收益实现合理化

国际合作总是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因为国际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各个行为主体的某种利益[9](p64)。这些利益可能是政治上的,也可能是经济上的。各国在交往过程中总是理性地思考着自己的策略,以实现自己收益最大化,其中话语交流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合作过程中,话语交流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对话与商谈可以协调合作各方的需要问题,还可以平衡权益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从而使国际合作收益实现合理化。

在国际合作过程中,各国合作的价值理念和共同目标也只有在充分话语交流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如果没有充分的话语交流,合作各方就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也就不可能形成共同一致的合作目标。即使已经形成临时的合作事实,如果不注意加强对话交流与沟通,还是不可能使合作参与者对已达成的合作目标保持忠诚,也不可能使合作得到稳步发展。

在经济合作过程中,谈判是促成合作,实现共赢的基本手段,而谈判本身就是话语交流的一种特殊形态。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时代里,所有国家都是通过话语交流这一方式进行沟通,从而达成合作,并最终使合作收益实现合理化。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的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话语交流更加显示出其重要的意义。

二、国际合作中话语交流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国际合作中,理性话语交流的形成有赖于多个方面共同起作用。首先,话语交流应遵循伦理规范原则。话语伦理是一种互动式道德理论,它建立在平等对话理念的基础之上。在国际合作中,话语伦理强调话语的道德理性和伦理规范,它不仅为话语交流提供基本道德准则,而且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国际合作中产生的矛盾与冲突起到缓解作用。其次,在国际合作中,话语交流还应当遵守互主体性原则,即话语行为主体之间应当奉行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

(一)话语交流的伦理规范原则

话语伦理是一种互动式道德理论,它建立在平等对话理念的基础之上,其作用在于为人们的话语交流提供基本道德准则。话语伦理通过话语行为人反思并调整自己的言语从而使国际合作得以顺利进行。德国著名的交际学家哈贝马斯在交往哲学的基础上建构了话语伦理学。话语伦理是指某一话语规范能够得到所有交际参与人的赞同,那么这一话语规范才是“有效的”,合乎伦理的[10](p179) 。根据这一原则,在国际合作中,话语交流的实践应当是互相包容,而不是排他的,每一个话语参与者都应当有平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所有话语参与人的权益都应得到平等重视。在话语交流的过程中,不论是说话人还是受话人都应当采取有利于达成共识或“同一”的交往态度,并按照所有话语参与人的平等利益调整各自的话语规范,使交流既没有内在压抑,也不受外来强制。

哈贝马斯提出在话语交流过程中话语行为人应当思考自己的话语是否符合伦理规范,并通过协调趋同这一话语交流互动机制调整自己的话语,从而达到一种自制状态。在交往过程中,话语伦理意识有助于话语行为人之间达成“同一”,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为国际合作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话语伦理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话语行为人应当选择恰当的话语进行交流。话语恰当是话语伦理的一个基本要素,通过话语行为人在交往过程中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来实现。哈贝马斯认为恰当的话语应当满足三个条件,即话语的“真实性、真诚性与正确性”[11](p126-128)。话语真实是指话语所表达的意思真实有效,即话语的信息内容符合事实,而不是虚构或凭空臆造。话语之所以能够影响受众的意志、改变受众的态度与行为,是因为在交往过程中受众认为说话人的话语真实可信。所以,话语行为人应当自觉遵守诺言,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形象。其次,说话人应当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诚恳,以取得受众的信任。总之,在交往过程中,话语行为人应当选择恰当的话语进行交流,真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形象,才能使国际合作得以顺利进行。

(二)话语交流中的互主体性原则

哈贝马斯认为要建立起正常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秩序,就必须承认和尊重社会中一定的共同规范标准――互主体性原则[12](p2)。互主体性原则是指话语行为主体之间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在国际合作过程中,话语行为人不应当推行话语霸权,更不应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给他人,而应当采取一种平等的态度进行对话交流。研究表明,话语行为人往往通过推行话语霸权来追求自身价值的普遍化,而话语霸权常常导致交流失败,不利于国际合作。所以哈贝马斯提出,“在奉行自己存在方式的同时还应承认不同存在方式的合理要求,不论对陌生人或异己者是否反感或不理解,都应给予他们平等的权利,不追求自身价值的普遍化”[13](p153)。

互主体性原则强调话语行为主体之间的平等与相互尊重,即在话语交流的过程中,说话人与受话人都采取一种平等、互利的态度进行交谈,这样的交流才能得到所有话语参与人的普遍接受,从而有利于国际合作得以顺利进行。在国际交往中,合作各方只有相互承认,相互尊重,不推行话语霸权,不追求自身价值普遍化,才能建立起正常的合作秩序。

在国际合作过程中,人们应当充分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与文化之间的差异,营造良好的话语环境。合作各方要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共同参与制定并遵守合作规则,在承认和尊重一定规范标准的基础上建立起良好的话语交流环境,这是国际合作得以巩固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良好话语交流的基本特征及其培养

美国交际学家伯德对话语交流的机制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良好的话语交流应当包括以下几个特征[14](p207)。1.会话的进程为交互式。在话语交流过程中,话轮转换体现了双方交换话题的过程,话轮的长短反映双方在交流过程中控制话题程度的异同。交互式会话进程是良好话语交流的主要特征之一。2.交际是理性的、诚实的。理性话语的形成有赖于话语行为人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对话语伦理规范行为进行自觉运用,说话人应当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理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评判社会,这样才会取得受话人的信任与支持。3.交际人履行自己的承诺。承诺是话语行为人向受话人许下的诺言。承诺的产生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承诺人与受诺人之间存在一定的信赖关系,受话人会因为承诺人的承诺而产生某种期待。承诺的遵守是信任得到实现的基本方式,不守诺言,话语就会变成谎言,承诺人的形象也会因此受到损害。4.信息交换真诚,说话人比较专注。所谓专注是指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事物上。一个专注的话语行为人会把自己的注意力凝聚到交流上来,使交际对方产生信任感,从而使话语互动能更加顺利地进行。

与哈贝马斯话语伦理的变量相比,伯德话语交流的特征与人们的生活世界联系得更加紧密。这些特征代表了话语交流的基本规范,是良好话语交流活动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对于人们的学习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在会话交流过程中,人们应当自觉遵循这些规范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的话语伦理意识和话语交流能力。

根据伯德话语交流的基本特征,良好话语交流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是鼓励话语行为人多说话,常交流,因为只有对话才可能促进交流与合作,而沉默不利于社会交往与人际沟通。其次,在话语交流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各种互动机制,尽量协调趋同,消除误解,逐步达到“同一”与共识。话语交流需要各方互动,因为交往行为是由交际各方各自构建的意义和话语规则构成的。话语交流各方应当认识和理解交谈时自己和对方的意义,进而调整自己的话语以使交流能顺利完成。再次,在话语交流过程中应允许各方持有异议,尽量避免中断谈话。只要话语交流能不断进行,就可能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根本上给予解决。

四、结语

在全球化语境下,通过话语交流来化解矛盾、消除误解是促成国际合作取得成功的基本途径。在国际合作过程中,话语交流应当以沟通为目标,以达成合作为导向,充分发挥话语交流互动机制的各种作用。掌握话语交流互动的技巧,善于言语交际,能使国际合作更加顺利愉快地进行。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等(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试论话语交流与国际合作[J].晋阳学刊,2007(5).

[3]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8.

[4]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惠耕田.沟通理性与国际合作[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2).

[6]Philipsen,G.The Coordinated Management of Meaning Theory of Pearce,Cronen,and Associates[A].In D.P.Cushman & B.Kovacic (Eds.),Watershed Traditions in Human Communication Theory.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5,pp13-43.

[7]Coupland,N.,Coupland,J.Giles,H.,& Henwood,K.Accommodating the Elderly:Invoking and Extending a Theory[J].Language in Society,1988(17),pp1-41.

[8]Giles,H.,Mulac,A.,Bradac,J.,&Johnson,P.Speech Accommodation Theory:The Next Decade and Beyond[J].In M.Mclaughlin(Ed.),Communication Yearbook 10.Newburry Park,CA: Sage,1987,pp.1-48.

[9]苏长和.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11]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2]阳海音.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合理化理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8).

相关期刊更多

艺境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艺术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艺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医学教育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