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黔之驴翻译

黔之驴翻译

黔之驴翻译

黔之驴翻译范文第1篇

1、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

2、翻译文言文;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理解本文内容和寓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教学重难点:

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2、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大家一定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成语来源有很多,有源于口语的,历史故事的,古书中名言警句的摘录或节缩的,外来语等等,其中有不少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黔驴技穷”就是其中一例,它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接触这篇寓言。

二、作者简介

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着名的诗文。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唐宋家之一。《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首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

三、正音、读文

1、学生自读课文,幻灯片显示易读错字,由学生读出,师生共同补充订正。

黔qián窥kuī骇hài遁dùn

噬shì狎xiá踉liáng憖yìn

2、听课文朗读录音后正音。要求:听准字音;基本了解故事大意。

3、学生举手朗读。

4、集体朗读。

三、串译全文

师生共同解答疑难文言词语的含义。

1.字词释意

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船载以人:连词,相当于“而”。

至则无可用:到了却以为神:把(它)作为

蔽林间窥之:躲避偷看稍出近之:靠近

莫相知:一方对另一方虎大骇:害怕

远遁:逃跑以为且噬己也:将咬

然往来视之:但是益习其声:渐渐

终不敢搏:始终益狎:更

驴不胜怒:能承受蹄之:用蹄子踢

虎因喜:因此计之曰::盘算

技止此耳:只断其喉:咬断

尽其肉:吃尽乃去:才离开

2.请学生结合已知字词意思翻译全文

3.幻灯片显示参考译文.

4.补充强调

船:用船(名作状)至:到了

稍:渐渐且:将要

蹄:用蹄子踢(名作动)止:只仅

尽:吃光(用做动词)断:咬断

四、问题研讨

观看视频动画,对比思考以下问题。

1、动画相对于文字要形象,但是无法体现作者的写作技巧,经不起推敲。现在我们来研究课文,请同学们找出描写老虎动作和心理的词语。

动作的有:蔽、窥、遁、近、视(之)、荡倚冲冒、跳踉……

心理的有:以为神、觉无异能者、莫相知、终不敢搏、以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

2、谁来分析这些词语的妙处?

初见驴时,虎“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驴一鸣,虎大骇,远遁”,“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接下来“稍出近之”、“往来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而激怒驴,写虎再三试探,处处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最后的“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句式短促,节奏鲜明,写出虎干脆利落、志得意满的情态。

心理词语与动作相映衬,最初,虎见到驴形体大,是个“庞然大物”,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所以非常害怕驴;又因为虎通过多次观察,知道驴的本领只不过“鸣”和“蹄”,“技止此耳!”没有什么别的能耐,才吃掉它。

这些语句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虎对驴的认识的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使其波澜起伏,引人人胜。

3、故事的寓意在哪里?

这则寓言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表现了老虎的机智勇敢和驴子的外强中干。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4.从这则寓言中你知道哪些成语,说说它们的意思?

黔驴之技: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点伎俩也用完了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这三个成语多用于贬义,讽刺人的技能低劣,遭遇无法解决的窘境等等。

五、小结

通过学习《黔之驴》我们又掌握了几个文言文词汇,深刻理解了故事的寓意,一次性学习了三个成语,更感受了中华语言文字的博大精神,受益匪浅。

六、课外延伸

黔之驴翻译范文第2篇

一、何谓用寓言的方式

所谓用寓言的方式,就是把握寓言这种文体的一般规律。那么,寓言的规律是什么?这对一位初中学生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因为他们从小学就读寓言,熟知寓言的基本特征。黄厚江老师在课堂中专门安排了一个环节,讨论寓言的特点: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什么叫寓言,寓言有什么特征?

生:故事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以动物为主。

师:很好。这个话用肯定的说法,就是故事大多数是虚构的,往往主要是以动物为主要形象。寓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再想一想,有没有人想到的?

生:哲理性。

师:告诉人们一个道理,通过什么告诉人们道理?故事。那么注意,寓言的故事是大的还是小的?长的还是短的?

生:小的。短的。

师:对。你看,大家这么一交流,寓言的特点就出来了,它往往是要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讲一个道理,而故事的主角往往是动物,几乎没有人、

在这个环节学生研讨了寓言的特点,得出的结论是寓言具有形象性、故事性、哲理性这样几个基本特征。这就教给了学生认知寓言的基本规律。

二、如何用寓言的方式学习寓言

根据寓言规律学习寓言这是语文学习的捷径。当下的语文教学太多的是模糊阅读方式――整体感知、局部推敲、研究总结、拓展延伸。似乎这种方式可以解决阅读教学的所有问题。实践证明,模糊阅读方式是低效的,因为它忽略了文体的阅读规律。我们不妨看看黄厚江设计的学习活动。

(一)研究三个形象

寓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往往都会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这则寓言有三个艺术形象,好事者、驴子、老虎。后两者的形象是十分鲜明的。把握这些形象对读懂这则寓言有实际价值。黄厚江老师在品读课文时不时地与学生研究三个形象。

师:课文里第一次写驴子的句子是哪一句?

生:“黔无驴”。

师:“有好事者,船载以入。”什么叫“船载”?

生:用船装载。

师:这个句子是写驴子的什么?

生:来历。

师:接下去写什么?

生:“放之山下。”

师:驴子到了那边没用处,放在山下。这是写什么?写驴子的处境吧?接下去呢?

生:“庞然大物。”

师:“庞然大物”是写驴的什么?

生:形态。

师:在老虎眼里驴子非常大。还有吗?

生:“驴一鸣。”

师:对。“驴一鸣”是什么意思?

生:驴叫:

师:说叫声当然可以,我觉得这个很重要。驴子在什么情况下叫的?在老虎想侵犯它的时候对不对?

生:对。

师:它一叫把老虎吓跑了。还写了什么?

生:“胜怒,蹄之。”

师:“蹄之”,这也是写它的特长。一是“鸣”――

生:一是“蹄”。

师:“蹄”本来是名词,这里是用蹄踢,用作动词了,其他句子有没有写驴的?还有“无异能”,还有最后一句,写老虎吃驴,也是间接写驴。

经过上述研读讨论,学生可以得出结论,驴子是个庞然大物,具有鸣、蹄两种技能;老虎则善观察、善体验、敢行动。好事者在文中作用不大,作者着墨不多,故而形象也不太鲜明。

(二)研究三个故事

在这则寓言里包含三个形象,从三个形象的角度可以把这则寓言分解为三个故事。让学生读书分解故事实际上就是细读课文,弄清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经过勾画圈点,很快就可以讲出这三则故事,我们不妨看看学生讲的老虎的故事:

生:我是一只虎,生活在贵州,以前我们贵州没有驴,可是有人把一头驴运到贵州,然后放到山下。我看到了它,是一个很大的怪物,还以为它是一个神。我躲在树林里看着它。之后,我稍稍向它靠近,非常小心谨慎,但还是不知道它有什么本事。有一天,它突然叫了一声,我非常害怕。我以为它要吃我,就逃到远处。过了一会儿,我觉得它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后来我熟悉了它的声音我在它身边来回走动,还是不敢和它搏斗。再过了一会儿,我便开始它,它很生气,踢了我一下我想它就这一点技能。然后我就跳过去,咬断了它的喉咙,吃了它的肉。

黄老师让学生讲故事,看上去很简单朴实,却隐含着学语文的玄机。语文学习需要读书、概括、讲解,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应用语言文字的过程。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不得不调动思维、驱遣语言,进行复述。而且,让学生讲故事,实际上也就把握了寓言故事性的特点。

(三)研究一个道理

寓言总是要讲述一个道理,给人以启迪。读者一般将这个道理称之为哲理。大多数教师喜欢和盘托出,把这个哲理告诉学生。最终学生记住了结论,并没有掌握解读寓言寓意的方法。黄厚江老师采取讨论的方法,力图教给学生解读寓言哲理的方法。我们看看黄老师的处理方法:

师:作者为什么以“黔之驴”为题不以“黔之虎”为题?

生:我认为文章最后是老虎吃了驴。引出一个成语叫“黔驴技穷”,它告诉我们人要有一身本领,不然就会像驴子那样被老虎吃掉。

生:作者用驴的愚昧来衬托老虎的机智。

师:“黔无驴”是从驴开始的,最后一句话“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是以老虎结束的,对不对?看来有问题。柳宗元是通过一个驴的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这里就要涉及背景。柳宗元生活在中唐时期,很有真才实学,但却没有得到重用。朝廷里拥有高位的人看上去很了不起,实际上没有什么本领。柳宗元写这个寓言来讽刺那些像驴一样的人。其实刚才两个同学都讲了,说作者是用驴的愚蠢来衬托虎的机智。我也说用虎的机智来反衬驴的愚蠢。用驴的蠢来表现虎的智,用虎的智表现驴的蠢,是什么写法?

生:对比

师:作者通过对比把他的爱憎之情表现得非常鲜明。他赞赏老虎。对不对?他讽刺了驴。但我和他不一样,我们班同学有没有像黄老师一样,喜欢驴、同情驴的有没有?没有?有一个。你是同情驴啊?还是喜欢驴啊?说说原因。

生:因为这个地方原来没有驴,可能就是以前有,后来因为火的原因全都消失了。

师:我们来想一想这个题目的意思,怎么翻译?

生:贵州的驴子。

师:想一想这样的翻译好不好?

生:没有本事的驴子。

师:这个跟原文离得太远了,凭空想象那可不行,你看一个题目其实有很大空间,我以为最准确的理解应该是一头被――被什么?被带到贵州的驴子,或者一共从外地来到贵州的驴子。为什么这么讲呢?我有我的想法。大家都说驴的下场是因为驴没有什么本领,其实驴的本领是叫吗?这是讽刺吧?驴可以拉车,可以拉磨。在北方,谁家里有一头毛驴那可不得了的,所以驴是有本领的。驴的悲剧是谁造成的?

生:好事者。

黄老师从题目入手进行研究,让学生自己否定自己。学生在研讨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的认识,获得了深层次阅读认知。

三、启示

黄老师的这节课受到了听课者的好评,大家认为这节课像语文课,有语文昧。究其实质,是黄老师根据阅读寓言的规律引导学生学习寓言,故而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细细品味这节课,我认为读者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启发。

第一,语文课的第一要义是学习语言。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近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些表述廓清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纷争,为语文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黄厚江老师这堂课处处体现了学习语言这个本位。具体地说,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字音。在学生读课文时,强调了学生容易读错的几个地方。

2.文言句读。在读书时,黄老师一再强调要读准句读,在读的过程中要理解文意,还要揣摩字里行间的内涵。

3.成语。《黔之驴》有几个成语家喻户晓,很常用。黄老师让学生找出这些成语,学生很快就找到了“黔驴技穷”“黔驴之技”“庞然大物”。针对“庞然大物”这个词,黄老师让学生辨析“姚明是中国男篮的庞然大物”对不对,经过比较,学生发现姚明个子大但能力强,不能说他是庞然大物。庞然大物是指大而无用的东西。

第二,语文课效率来自语文学习活动。现在的语文学习活动往往流于形式,黄厚江老师却把学习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1.读书。读书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功,黄老师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课堂上有自己默读、出声读、教师泛读、教师教读、学生齐读、学生浏览性阅读等等。学生读得充分。

2.研究形象。老师和学生一起,一句一句地去找寻形象的每一个方面。学生知道了驴子的举动是鸣、蹄,还知道了老虎“视、近、倚、冲、跳”等特点。

3.研究三个故事。柳宗元写的一则寓言,在黄老师的课堂上变成了三个故事,学生在讲述三个故事的时候就已经细读课文,进行了概括整理加工。

4.研究寓言的哲理。这个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上文已经分析过,黄老师是带领学生围绕题目的理解进行的,学生不仅理解了哲理,也对课题有了新的认识。

黔之驴翻译范文第3篇

四、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1格式:中心词+定语+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

「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译文:“千里马”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

「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

「4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格式:中心语+数量定语

黔之驴翻译范文第4篇

一、英语代词成语化

英文中有些代词可翻译为汉语中的成语,使译文简洁明快。

例1:I knew nothing about the news.(我对此消息一无所知。)

例2:He does nothing every day.(他每天无所事事。)

例3:He knew something about the scandal.(他对这一丑事略有所闻。)

上述例1和例2中的代词nothing分别译成汉语中的成语“一无所知”和“无所事事”。例3中代词something翻译成汉语中的“略有所闻”。如果例1翻译为“我一点也不知道这个消息”,例2翻译为“他每天什么事情都不做”,例3译为“他知道一点那个丑闻”,与成语化译文相比,就显得不够简洁,不如成语富有表现力。

二、形容词成语化

英文中有些形容词或带有副词修饰的形容词也可以进行成语化处理,使译文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例1:That fellow is always talktive.(那个家伙总是滔滔不绝。)

例2:They were hungry for news.(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得到消息。)

例1中形容词talktive(健谈的)译成汉语成语“滔滔不绝”,例2中形容词hungry (饥饿的、渴望的)翻译成汉语成语“迫不及待”。

三、名词成语化

英文中带有形容词的名词可以翻译成汉语成语,使译文言简意赅。

例1: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 I decided to apply for a job ar Merrill Lynch.(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向美林公司申请一份工作。)

例2:He studied with great eagerness in college.(在大学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

英文例1中careful consideration 和例2中great eagerness 如果翻译为“仔细的考虑”和“极大的渴望”,就不如成语化译文概括力强。

四、动词词组成语化

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可以把英文中的动词词组翻译成汉语成语,增强译文的表现力。

例:The old woman always has great sighs over her destiny.(那位老妇人总是对她的命运唉声叹气。)

五、数词翻译成语化

英文中带有数词的词组可以翻译成汉语成语。

例1:I haven’t have time to arrange everything so I’m all at sixes and sevens.(我没来得及把事情都安排好,因此心里七上八下的。)

英文at sixes and sevens 是“乱七八糟、心乱如麻”的意思,翻译为“七上八下”说明句中主语所处的状态。

例2:If my bargain is better than yours it’s because I was here earlier; first come, first served, you know.(如果说我买的便宜货比你好,那是因为我来得早,捷足先登。)

英文First come, first served 原义是“先到先招待”,这里可译为成语“捷足先登”。

六、介词短语成语化

英文中的介词短语也可以进行成语化翻译。

例:I cannot work out the mathematic problem. I’m at my wits’ end.(我算不出这道数学题。我束手无策。)

英文at one’s wits’ end 意思是智力和办法的枯竭,可译为“无计可施,黔驴技穷、束手无策、江郎才尽”。

七、英语成语对应翻译

英语中也存在大量成语,有些是和汉语相对应的,翻译时可采用汉语中相对应的成语。

例1.We should serve the people heart and soul.(我们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例2.We will spare no efforts to finish the job.(我们将不遗余力地去完成工作。)

八、固定句型成语化

英文中有些固定句型是可以翻译汉语成语,使译文简练利落。

例:It’s well known that China has the largest population in the world.(众所周知,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

本文从英文词汇、固定词组和句型几方面对英译汉成语化翻译进行了初步探索。综上所述,在英译汉翻译过程中,译者可针对英文原文采用汉语成语进行翻译,使译文简洁生动形象,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理解。对英文原文进行成语化处理,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增强译文的概括力和表现力,从而实现翻译的本土化。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黔之驴翻译范文第5篇

    ,还具有为数不少的带有印度明显文化特征的词汇,其中有一些已被吸收到英语词典中,成为标准英语词汇的一分子。如yoga(瑜伽)。

    另外,印地语中的两个后缀 “-ji”,和 “-na”也经常出现在印度英语中,从而成为印度英语词汇的又一个显着特征。其中“-ji”表示尊敬的意思,一般放在人名之后。而“-na”在印地语中表示否定,放在句尾时表示反意疑问。如:标准英语讲You were there, right? (你当时在那儿,对吧?),而印度人却经常说:You were there na?

    二、本土源语言与英语成分嫁接组成混合词汇

    除直接引用本土源语言词汇外,印度英语词汇中也存在大量的本土语同英语成分组合而成的混合词汇。如police walla (警察)。

    三、本土源语言的直接翻译

    印度英语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直接译自印度诸语言的词汇及表达方式。如:印度英语中的twice born (再生族的)。此外,印度英语中不少骂人的话也是由本土语直接翻译而来。

    如:主人骂仆人:You donkey’s husband!(你这个蠢驴的丈夫!)

    不仅如此,印度英语中某些日常用语词汇的表达方式也源于印地语的直接翻译。

    比如:印度人见面经常会问:What is your good name?。这种表达方式直接来自于印地语同类表达的直译,其中good就直译自印地语Shubh,意为“好的,吉祥的”。

    另外,印度人谈论自己工作和学习计划的时候,往往会用到一些时间概念。这些时间概念的表达与英美英语也略有差异。   如:表达“今天早上”时,印度人会说today morning而不说this morning,因为此概念的表达直译自印地语aaj subha。

    然而,在实际交流中,这种印度语直译的使用经常会让交际对方感到困扰,尤其是当印地语与英语中的对应词汇有程度或感情色彩差异的时候。例如,一位美国访问学者造访印度,在某次讲话中,陪同的印度人竟让他shut up。对此,这位美国学者极为郁闷,他认为印度人这样说简直太粗鲁了。但其实印度英语中的shut up一词源自印地语的直接翻译,印地语中的对应词是Chup bet,其意思是“别说了,算了”,并不具有冒犯之意,而只是一种轻描淡写的提示。所以那位叫美国学者shut up的印度人,在说shut up时,对其根本没有不礼貌的意思。

    由此看来,在其地域及文化的影响下,印度的英语词汇注定与其本土源语言词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然而随着印度的不断开放,世界对于印度英语词汇发展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所以印度英语词汇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对标准英语词汇的再创新。这种创新可以是用法上的,可以是书写上的。

    一、词汇用法上的创新

    多数印度本地语言中都有性的区别,所以印度人经常将male或者female与一些性别指示不明确的称谓或者动物组合,来表达阴性或者阳性的概念。如: cousin-sister表姐/妹,female lion母狮子。

    在数字的表达上,印度英语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表达习惯。比如,印度人习惯用介词by和upon来表达两位数的概念,对于96这个数字,印度人习惯说:nine by six 或nine upon six。

    另外,印度人在表达“多”或者“少”的时候,习惯在less或者much后面添加of,比如It is so much of heat(天太热了)。至于为什么要带上of 这个词,就连印度人自己也说不清楚。

    二、词汇书写上的创新

    在词汇书写上,印度英语词汇最大的一个创新点是广泛使用缩略形式。如ILU(I Love You)S.L.O(Seat for Ladies only);Gen. Sec.(General Secretary)Soc. Sec.(Social Secretary)

    可是,同英美人士不同,印度人在读以上缩略词时往往按照简写之后的拼写发音。如:在拼读“Soc. Sec.”时,英美人士对于主体部分一般依然发原来单词整体的音,“Sec”依然读作“Secretary”,而 “Soc.”按照各字母在原始单词中的发音拼读,这样“Soc.Sec.”被读作“soush secretary”,而印度人经常会读作“sock seck”,并不考虑其原始发音。

    以上即为笔者对印度英语词汇在传承本族源语言和结合标准英语进行创新两方面特征的具体描述。然而,随着印度经济的不断崛起,作为印度文化与世界文化碰撞磨合下的产物,印度英语词汇在未来定会呈现出越来越多样的发展态势,而其词汇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会日益凸显。或许有一天,当我们的子孙后辈学习英语的时候,单词hello-ji (哈罗吉)已经同 yoga(瑜伽)一样被人们所熟知了。

    参考文献:

    [1] 李翠云. 印度英语语法的形成及其特点[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

    [3] 秦冬梅. 印度英语特点解析及其对EFL的启示[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

    [4] 谢贵华. 传承和冲突的渐进——对印度英语发展及特点的反思[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4) .

相关期刊更多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

军事历史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防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