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余光中乡愁四韵

余光中乡愁四韵

余光中乡愁四韵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乡愁 选词 意象 韵律 风格

美国诗人Robert Frost有一句名言:Poetry is what is lost in translation(诗者,译之所失也),不管这句话是多么极端,它还是道出了诗歌翻译的难处。中文诗歌更因其语言凝练、节奏性强、意象丰富而成为翻译的通天塔。尽管艰难,还是有很多热衷于翻译的文学家努力探索,试图将中诗这一璀璨明珠送出国门。众所周知,所有翻译的前奏都是理解,而诗歌的理解更需多揣摩推敲、审词琢句,以期磨刀不负砍柴工,因为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都会为后面的译作再现产生差异。本文将以台湾余光中先生脍炙人口的作品《乡愁》的5个不同译本为例来分析和品评不同译本的差异。

《乡愁》是一首风格典丽的现代诗。余光中先生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诗人通过意象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给读者呈现了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母亲去世,从此阴阳两隔,生死两茫茫;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通过这些不枝不蔓的意象、幽远深邃的意境、丰富含蓄的内容,诗人低回掩抑、如怨如述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展现出来,让人回味无穷。

译文1:陈文伯译

When I was a child/my homesick was a small stamp/ Linking Mum at the other end /And me this.

When I grew up/I remained homesick/but it became a ticket/by which I sailed to and from my bride at the other end.

Then/homesickness took the shape of the grave/Mum inside of it/and me outside.

Now I'm still homesick/but it is a narrow strait/ Separating me on this side/and the mainland on the other.

译文2:杨种琰译

When I was a child/Nostalgia seemed a small stamp/:“Here am I/ and there my mother.”

Then I was a grown-up/Nostalgia became a traveling ticket/:“Here am I/and there my bride.”

During the later years/Nostalgia turned to be a graveyard/:“Here am I/and yonder my mother.”

And now at present/Nostalgia looms large to be a channel/:“Here am I/and yonder my Continent!”

译文3:赵俊华译

As a boy /I was homesick for a tiny stamp/ I was here/Mom lived alone over there.

When grown up/I was homesick for a small ship ticket/ I was here/ My bride remained over there.

Later on/ I was homesick for a little tomb/ I was there/ Mother rested over there.

And to-day/ I am homesick for a shallow strait/ I am here/ The Mainland lies over there.

译文4:张智中译

When I was a child/ Nostalgia is a tiny stamp/I am hither/And Mother is thither

When I become an adult/Nostalgia is a slip of boat ticket/I am hither/And bride is thither

Later on/Nostalgia is a short tomb/I am without/And Mother is within

But now/Nostalgia is a shallow strait/I am hither/And the mainland is thither

译文5:余光中译

When I was young/Nostalgia was a tiny stamp/Me on this side/Mother was on the other side.

When I grew up/Nostalgia was a narrow boat ticket/Me on this side/Bride on the other side.

But later on/Nostalgia was a low,lowgrave/Me on the outside/Mother on the inside.

And at present/Nostalgia becomes a shallow strait/Me on this side/Mainland on the other side.

一、选词

“乡愁”的翻译,有两个译本译为“homesick”,其余两个版本为“nostalgia”。根据Longman English Dictionary, homesick――feeling unhappy because you are a long way from your home,而nostalgia――a feeling that a time in the past was good, or the activity of remembering a good time in the past and wishing that things had not changed.对比我们会发现,nostalgia比homesick范围更广,意思更贴近原文,原文中作者不仅仅是在抒发一种思念家乡的惆怅之前,还有对过去美好的追忆。因此用nostalgia更为准确。

二、意象

四个意象中邮票都翻译为stamp,船票也都译为ticket,而坟墓的表达,有两个译为grave,两个译为graveyard,一个翻译为tomb,这三个词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辞海》中grave指一般的“土墓”;tomb可译为“陵墓”,是坟墓的雅称,tomb表示“坟墓”时,比grave更庄重,在说“扫墓”时,多用tomb;而graveyard指墓地,故不合适。海峡一次有用“strait”和“channel”之分,根据《韦氏词典》channel指a strait or narrow sea between two close landmasses;而strait则指a comparatively narrow passageway connecting two large bodies of water,可以看出channel强调长而宽,strait强调短而窄,因此此处用strait更贴切,再者原诗中此处指台湾海峡,官方正式说法就是使用strait。

三、韵律

原诗使用“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些叠词既表现了作者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又有抑扬顿挫的韵律之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以下是5篇译文的对映英译本,不难看出译文1、2是只翻译其中个别的重叠形容词,大部分却漏译了,而力求保留与原诗具有同样音韵之美的是译文3、4和5,这些形容词使用得恰到好处,与所修饰的中心词构成头韵(tiny stamp, small ticket, narrow boat ticket, little tomb, short tomb, low low grave, shallow strait),译文5音律美尤为突出,除了头韵,还有尾韵(narrow, low, shallow),从而具有与原诗一样的动人音调。

此外,原诗每行四节,每节三个音节,语言简明流畅,音韵自然和谐,节奏紧凑明了。译文3译为 As a boy/ When grow up/ Later on /And to-day每行四节,每行三个音节,抑扬顿挫,创造性地取得与原诗同样的效果。

四、风格

原诗的意象是通过隐喻“乡愁是……”的结构表达出来的,“是”字在原诗中反复出现达四次,作者通过一个简单的“是”字,将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隐晦朦胧地将自己不同时期的乡愁具体化,除译文3译成“be homesickfor”句式外,其余文本分别译为was, remained, took, is; seemed, became, turned to be, loomed large to be; is, is, is, is,和was, was, was, becomes,含蓄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寸断柔肠的思乡情结。但译文3译为 I was homesickfor(a tiny stamp/a small ship ticket/a little tomb/a shallow strait),回译出来的是“我怀念家乡的小小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显然与原诗有出入。

“我在这头……在那头(里头)”在原诗中也是反复出现了四次,这个短语的反复使用突出了虽然时空变化、星移斗转,但是我的思乡之情却始终如一。5篇译作用词略有不同,总体来说有“the other end (side),this end,inside,outside,here,there,yonder,without,within,hither,thither,这些词简练含蓄地传达了原诗朴实无华的语言特色和深远幽邃的寓意,但从语体角度来看,译文4采用的是古词(hither,thither),不太符合原诗的语体。

五、总结

总之,5篇译文的译者都以各自的理解基础、知识经验和学识涵养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解读和再现了原诗,若从诗歌音、形、意三美方面综合考虑的角度来看,译文5无论是在意义精准,还是形式优美和音律和谐上都是最为契合的;但若从音、形、意单方面来看,译文1最具意美,译文2最具形美,译文3最具音美。

参考文献:

[1]蔡华.译逝水而任幽兰[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

[2]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海岸.中西诗歌翻译百年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1).

[4]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余光中乡愁四韵范文第2篇

一、教学设计

这是一首抒情诗,在教学上我尽量体现其诗意。

1、在教学环节的命名上体现诗意。“走近余光中——读《乡愁》,感觉诗的音乐美——品《乡愁》,体会诗的情感美——说‘乡愁’,展现诗的神韵美”。

2、在教学语言上体现诗意。

课堂上,尽量去掉不必要的口头禅,多用散文化的语言,使教学语言呈现出一种美感,。如在介绍余光中的生活经历时,用这样的语言描述:他在南京生活了近十年,紫金山的风光,夫子庙的雅韵早已渗入他的血脉。抗战期间辗转于重庆读书,嘉陵江水,巴山野风又一次将他浸润。他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中华文化早已根植于他的心中,因此,对中华民族的眷恋与深情便化作他心灵深处的一缕缕乡愁。

3、在朗读中体现诗意。这节课,我设计了四次朗读,每一次朗读都有不同的要求。第一次读,要求声音响亮,读得字正腔圆;第二次读,要求把握节奏,读得抑扬顿挫;第三次读,要求把握情感基调,充满深情地读。第四次读是美读,分男女声部来读。这样的朗读,是小步轻迈,使朗读技巧及情感能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朗读中一步步感受诗意。

二、课堂教学效果

这一节课并没有达到我所预期的效果,虽然每个教学环节都能落实,但上完后总感觉少了什么,原来缺少的是一种感染力。主要表现在:

余光中乡愁四韵范文第3篇

歌曲里的乡愁四韵,一韵长江水,二韵海棠红,三韵空白的旋律,四韵腊梅香。

我听后衍生出了我自己的乡愁四韵,一曰水清,二曰菊香,三曰故情,四曰离愁。

水清是指我家乡的水库,听老人讲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有了,主要用途是解决全市(县级市)的吃水问题。那里不仅是全市的用水来源,更是七八十年代全市人民休闲的最佳去处。尤其是一到夏季,水库周围就人满为患,到处都是乘凉的男女老少。自然那“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更让一对对花季的年轻男女如同相依相偎的鸳鸯。一个浅笑嫣然,一个豪情壮志,粉色的幽情弥漫在温暖的清风里,伴着夜色的芬芳,醉了星星,羞了月亮。点点波光闪烁着春情未尽的梦,荡漾着懵懂的林影藤蔓缠绵,轻轻的,柔柔的,远处飘来丁香花的温情,拨弹着动听的小夜曲,回旋在青春的时光里。

小的时候一睁开眼好像就知道有这么个地方,最美好的童年光阴也全部放牧在水清花香里。水库有一个大坝,在小孩子眼里那已经是庞然大物般的巨兽了。大坝下面有一个芦苇荡,幽幽的潭水永远那么多,直到现在还是不减不灭的呆在那里。大坝两边一边是柳林,一边是开满各色小花的山坡,除了大坝没有留下多少人工的痕迹。水库方圆大概有五平方公里大小,靠近大坝的两面修有石坡,一大块一大块的,以前水库是开放的,经常游泳过后躺在上面吹着用柳枝做的哨子,此起彼伏,夹着稚嫩的笑声,直上九霄。

肚子饿了,自然要从游哉的田野水乡回到自家小院子里。院子不大,花草树木却一样不缺。院子里有海棠,芍药,葫芦,还有月季,兰花,当然还有各色菊花等花草。院外紧挨着南屋窗户的就是一株不知多少年的老榆树。记忆中最深刻的还数菊花,一个是家里菊花品质多,大概十几种;二来开放的菊花非常漂亮,花头大,开放时间也长。每到秋天家里的菊花陆续绽放出动人的娇姿,争奇斗艳的看着就心情格外的舒畅。有黄的、白的、绿的、花头如丝,如蓬,如荷似莲般清纯。浇水这样的小事情大人忙没空,所以基本就落到我身上了。拿一漏斗小壶洒在花瓣上,在秋日的阳光照耀下,点点水泽依附在娇艳的菊花上,俏丽无比,美不胜收。也因为这个原因,自小就对菊花、水仙、海棠、兰花、这样寻常百姓家的花草情有独钟。感觉比现在的什么富贵竹,发财树什么的要好千倍,万倍。

家乡景,故乡情。家乡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在记忆中是那么的清晰,丝毫没有因为岁月的雕琢而变得斑驳。现在家乡变化很大,过去的景色基本已经寻不到多少旧日时光了。过去的桃源仙境水库除了大坝依旧,其余的都变了。变得干净、整齐了,也变得面目全非了。水潭没了,山坡没了,柳林没了,喝过的一汪泉水也被垒砌在了石板底下,好像只有大坝和大坝中的水还是清清静静,不管繁华还是冷清,都依然保持质朴的姿容不变。我童年的欢笑;童年的稚嫩;童年的梦;都随着城市的越来越靓丽而越来越淡薄。真的害怕有一天早上起来,再也寻不见往日的一丝一毫的踪迹。

余光中乡愁四韵范文第4篇

《黄绳系腕》这本书,汇集了余光中在不同年代的散文佳作。主要包括余光中旅居国外的经历、读书的体会、对祖国故土和文化的眷恋、四个女儿的成长故事等,充分体现了其既要“知性”又要“感性”的散文写作风格。余光中说:“凡我在处,就是中国,读书人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对于成为游子的作家,手中真正能够把握的利器就是母语。中文在握,就是故乡在握……”也许只有热爱文字才能写出富有灵性的作品,只有热爱土地才能心怀那份浓浓的乡愁,对余光中来说,恰恰是二者兼得。

余光中的散文充满了奇特的想象,而又收放有度。这一点从首篇文字《鬼雨》中就能显现出来。《鬼雨》是典型的余光中大品散文,写刚出生的爱子不幸夭折,感人至深。余光中先写爱子的噩耗,次写课堂,再写简单而悲切的葬礼,最后借一封信层层深入,纵论生死间抒发内心的哀痛。“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余光中以沉郁凝重的悲悯,慨叹追溯古今中外,从莎翁到李贺、到课堂上朝气蓬勃的学生,无人能摆脱死亡的命运,余光中的目光超越时空历史的界限,关注在死亡威胁之下的整个人类生命,寓大扬于大抑,一转一折都是功力的表现。

余光中的散文有浓浓的乡愁。这种乡愁,在《听听那冷雨》中,主要是通过雨声的描写流淌而出的,借冷雨抒情,将自己身处台湾,不能回内地团聚的思乡情绪娓娓倾诉,但另一方面,这种乡愁也表现在他在文中化用的诗词里面,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趣,在被赋予生命的冷雨中表现得更淋漓尽致。余光中的乡愁不仅是“邮票、船票”,而且是饮下的长江水酿成的酒,流淌着腊梅红一样的沸血,于他,须臾不离。“家国不幸诗人幸”,可有几个真诗人以此为“幸”?余光中的散文再美,去国怀乡之痛亦无法掩饰,也无从掩饰。他用握住中文的方式,握住了中国。

余光中的散文是用爱和忧伤写成的。他散文的一大特色是于细微处见真情、于细微处味真谛。他的散文,既有着古朴的韵味,又有着超然的气质。诸如在《尺素寸心》一文中,他写道:“你的债,永无清偿之日。不回信,绝不等于忘了朋友,正如世上绝无忘了债主的负债人。你真正忘掉的,而且忘得那么心安理得的,是那些已经得你回信的朋友。”他用善良的心去体味生活、体味人生。他笔下的每一块文字都不饰雕琢,尽诉其心中情怀。尽管他的文章并没有惊心动魄的力量,却有一股柔韧与执著,又不失力度地触动人心。

余光中乡愁四韵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音乐;艺术创作;文化产业;《乡愁》;创意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Culture is the Root, Music is the Soul, and Product is the Way:

On Cultural Creativity taking Homesickness as the Example

CHAO Dai-jian

文化产业是当今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在产业中融入文化便可产生巨大的市场效应。由此可见,产业离不开文化,文化是根。音乐艺术可以很好地将文化艺术融入到产业中,并能形成一个产业链,这将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产品经营之道。近年来,特别是海峡两岸的创意产业及产业链的探索与研究,是当代文化人以及文化实践者尤为注重的题材。笔者从文化、音乐艺术以及创意产业三者结合的角度,通过对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一首诗《乡愁》前后历时八年的创作与探索思考,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路与同仁们探讨与商榷。

一、文化是根

“文化”一词,中国古已有之。作为内涵丰富的“文”和“化”的并连使用始见于《周易•贲卦•象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汉以后,“文”与“化”合成一个整词,“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文化”就是“以文教化”,陶冶性情、教养品德,使人们能遵从文明礼仪。今天,文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深远的引申意义。在不同的人的眼里,文化的概念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定义域里,文化的范畴是不同的。因此,文化有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大文化与小文化之分。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上的文化侧重于人类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荣格说,向外看的人在做梦,向内看的人可以觉醒。对一个民族而言,向内看,就是走向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一个没有自身文化的民族是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就是国家的、民族的生命延续的力量源泉,是国家和民族砥砺进取、不断发展的根基。余光中先生曾说过:“乡愁无涯,文化有根。”海峡两岸的根就是瓜瓞绵绵的中华传统文化,海峡两岸的中华儿女是“同根、同祖、同文化”的。毋庸置疑,文化是中华民族血脉交融的一条重要渠道,更是那抹不去、斩不断的根。文化也是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通俗层面上,文化可以被视为一种对人们日常思想、行为有着重要影响的软实力。文化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文化与各行各业都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包容,互为你我,彼此难分。如,旅游叫旅游文化、餐饮叫餐饮文化,洗澡叫水文化、喝酒叫酒文化、喝茶叫茶文化。特别是吃,有人曾经说中国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吃文化,谋生叫糊口、工作叫饭碗、靠积蓄过日子叫吃老本,混得好叫吃得开,等等等等。在一定意义上,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一个简单的事物都可以借文化之名被演绎得很复杂。这既说明了文化的复杂性,也说明了文化已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正是这种复杂性和广泛适用性,使得文化成为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根本。

二、音乐是魂

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被视为陶冶性情、教养品德,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人们心灵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以文教化”的重要工具。《礼记•乐记》有云:“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中国古代音乐属于五声音阶体系,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被称为“五声”,即宫、商、角、徵、羽,在简谱中就是1、2、3、5、6。这五声音阶比较和谐,也在一定程度上映衬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和谐精神。在西方,音乐也被认为是一种语言,一种有益于抚慰心境、熏陶人们的精神与气质的艺术语言。福楼拜曾说过:“音乐使一个民族的气质更高贵。”贝多芬也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在美国大片《火星人玩转地球》中就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即,战争和政治都制止不了火星人对地球的破坏,而一首摇滚音乐却将火星人置于死地。纵横捭阖中外音乐文化,不难发现,音乐在人类的文化生活中,有着惊人的相似作用,它不仅能愉悦感官、穿透心灵,更能激发人们的生活热情,使人们的精神得以升华。台湾的星云大师给我的赠语是:“文化建设世界,音乐创造人生。”也许对于一些人来说,音乐是高雅生活的佐料,但是对另一些人来说,音乐却能够触动人类的灵魂,消弭隔膜和仇恨。在后者眼中,音乐是没有国家、宗教、民族界限的,音乐可以成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心灵沟通的桥梁。几个简单的音符诠释了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比如一首《大风歌》导致的四面楚歌,瓦解了楚人战场上的心理防线,解决了楚汉相争的问题,可见音乐是魂。音乐也是一个社会、一个时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能够产生属于那个时代的、并能为人们传诵的经典音乐作品。大凡经典的音乐作品都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同时又在继承传统音乐优质基因的基础上,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精神。这些浸淫着时代气息和民族精神的音乐经典以其独有的节奏与旋律铭刻了一个又一个历史篇章,成为时代的记忆。

音乐与诗歌是同源而异形的。我国先秦两汉时期,诗歌是不分家的,所谓歌即是诗、诗便是歌。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不歌而诵谓之赋”。那些可以歌唱可以配乐的诗是“歌诗”,而那些不歌而诵的有韵律的文字,便不再称为诗,而名为赋了。常言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音乐以其两大基本要素――节奏和旋律来彰显其独特的品格和价值,抒感、冲击心灵。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是音乐的骨骼。音乐有着比语言更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情感语汇。在今天,音乐使诗歌得以延伸和扩展。

三、文化产业是道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发展形态和文化现象,肇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著名思想家沃尔特•本雅明在他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最先表达了关于文化工业的思想。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则源自法兰克福学派阿多诺和霍克海默于1947年出版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此后,不同国家和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分类和内容的规定不尽相同。英国是最早将文化产业定义为创意产业的国家,提出个人的知识和智慧、灵感、技艺是创造价值的核心要素,是文化产业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并于1998年成立了政府的“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2001年发表了著名的《文化与创新:未来10年的规划》绿皮书。在我国,20世纪八十年代还仅仅只提出了文化市场概念。我国的文化市场最初从娱乐市场起步,其后发展为市场,如娱乐市场、演出市场、音像市场、书报刊市场、电影市场、文物市场等。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动漫与网络业的出现,文化产业逐渐兴起。进入21世纪,我国加大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先后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以利其成为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的一系列政策,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毋庸讳言,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态势下,我国的文化产业不仅面临全球化的市场机遇,同时也面临西方发达国家强势文化的激烈竞争。因此,必须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贸易竞争,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寻找文化产业发展的独特路径。那么何谓“道”?老子发现的道,包含本原、规律、品格等等的含义。《辞源》对道则有多种解释:道路,方法、技艺,规律、事理,思想、学说等等。我以为,其中的道路、技艺、规律、品格和思想的含义与我所说的“文化产业是道”的“道”有关。文化产业是道,这个“道”,首先指的是文化发展与文化传播的独特途径;其次是指文化产业的品格内涵和经营理念。我的这一认识来自于“乡愁”。“乡愁”从一首诗,发展到一首歌,再到围绕它而产生的一系列文化的产业活动,不仅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途径,而且体现了从一个作品到一系列文化产品的发展规律,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次成功探索。在某种意义上,日本人的文化产业理念就是遵循这一理念,将一个很简单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再形成立体的交叉的产业现象,比如插花的花道,写毛笔字的书道,摔跤的柔道,喝茶的茶道等等,均由原来的文人文化活动,演变为大众文化活动,发展成今天的休闲娱乐产业。此外,文化发展与文化传播要有明确的精神追求,即品格、方法与思想。文化品格的追求因人而异,如中和圆融,如天人合一,如和谐率真,如刚正不阿……。这种追求层次有高有低,雅俗共赏,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并行不悖。而这种追求的终极是带着高度美感的人格,是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文化产业的实践使人们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成就的。而文化产业的经营方法与思路更要追求道义与诚信,缺乏诚信、不讲道义必将导致文化资源的浪费甚至是民族文化的沦丧。所以文化产业必定以塑造人格、坚守道义、守护社会良知为己任,它的发展绝对不能以牺牲品格、道义与良知为代价。

四、《乡愁》文化现象的思考与

相关文化产品研发的探索

余光中先生创作的诗歌《乡愁》自1971年问世以来,已成为海内外华人耳熟能详的著名诗篇,曾于国内外的各种场合被不同人士吟诵过。总理曾在美国的访谈节目“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中深情朗诵全诗;北京人艺的艺术家也曾在春节晚会上朗诵《乡愁》;而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在2002年一次庆祝申奥成功的大型集会上,亲耳聆听余光中先生现场朗诵《乡愁》。当余先生朗诵“我在外头”时,台下万人和着余老的声音齐声和诵“母亲在里头”,那场景让人不禁热血沸腾、感慨万千。什么是“乡愁”?乡愁就是人类对故乡、对亲人、对友人、对故土的怀念之情。《乡愁》在打动亿万华人的同时,也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我决心为《乡愁》插上音乐的翅膀。为了让《乡愁》音乐作品更具有民族特色,我采用了纯粹的民族五声调式,从字韵中提取旋律,从语速中提炼节奏,采取几乎是一字一音口语式的手法进行创作。在经历了四年多的不懈创作之后,2006年底《乡愁》歌曲终于诞生了。余光中老先生对这首《乡愁》歌曲给予了肯定的评价,他在亲笔信中写道:“歌声乐韵,悠扬动听,诠释得颇为尽情。”同时,对配器提出修正的建议。2007年6月,我与余老在南京鸡鸣寺端午诗会上首次相会,余老对修改后的《乡愁》歌曲给予了更高的期待,他说“这首歌更加浓缩、紧凑、加倍的精彩,一定会赢得比诗歌更多的听众。”2008年春,由《乡愁》这首歌曲衍生成多种音乐形式的专场音乐会“情中国――《乡愁》作品音乐会”在北京中国保利大剧院举行,将一首歌的主旋律研发成五部器乐曲《乡愁交响乐序曲》、《乡愁二胡协奏曲》、《乡愁萨克斯与乐队》、《乡愁钢琴协奏曲》、《乡愁六重奏》,音乐会的定位是明星同唱一首歌、名家同奏一支曲、大家同诵一首诗。这场音乐会被北京观众称赞为“名副其实的同一首歌,真正的心连心音乐会。”2008年10月,余先生八十岁生日,江苏书画界十几位著名书画家用书画演绎了《乡愁》:张尔滨、徐善、萧和、张伟按《乡愁》意境,创作春、夏、秋、冬四幅山水画作品;言恭达、李啸、晁岱卫、孙晓云分别用真、草、隶、行四种字体,书写了一段《乡愁》;尹石、徐纯源、顾杨和高建胜以花鸟画为题材,创作了梅、兰、竹、菊君子图。而今,江苏还在积极策划《乡愁》系列邮品、邮册的设计、策划;以《乡愁》为题材的影、视剧编撰与谋划;《乡愁》系列音像制品的设计与包装;同时还作为大中小学教材而普及推广等等。此外,《乡愁》诗歌和音乐作品也在推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方面还作出了一些贡献。可以说,这是一个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立体的文化产业进行探索的范例。归纳而言,《乡愁》作品有着五个方面价值。第一是社会价值。一曲民歌《刘三姐》成就了桂林的《印象刘三姐》,一曲《太湖美》吸引多少游人流连于无锡的太湖之滨,一个音乐作品可以产生出非凡的社会价值。而香港回归时唱响了《东方之珠》、澳门回归时《七子之歌》为我们所铭记,音乐有着难以言说的感染力。罗杰•诺斯说:“音乐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纯净之和声愉悦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乡愁》歌曲配合诗作,以小见大,以简驭繁,词曲丝丝入扣,相得益彰,以优美的旋律在海内外华人的精神家园中绵延流传。第二是文化价值。《乡愁》诗篇早已进入了中小学的教科书中,浸润到博大而深邃的中华文化中,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所熟知,也令世界华人为之深深感动,更令那一缕乡愁在中华儿女心中化身为那一湾浅浅的海峡。第三是艺术价值。音乐是一种易于穿透人们心灵的艺术形态。《乡愁》诗篇问世许久都一直停留在文字和朗诵层面,虽然海内外许多位音乐家先后为其谱曲,但没有一首得到余光中先生的认可和授权,也没有一首得以流传。《乡愁》歌曲的诞生填补了这一空白,用音乐的语言为《乡愁》诗歌插上了飞得更高更远的艺术翅膀。

相关期刊更多

广东教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教育厅

光与影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人民出版社

广东教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