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

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

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

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1篇

长期以来,高考生命化取向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高考作文从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之后的话题设置,吹响了高考生命化的号角,于是,以生命为取向的话题作文开始登上高考的舞台。

二 高考作文对生命本质的解读

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生命的含义。其实这不只是哲学家的事情,也是每个有思想的生命个体的权利。对生命解读的深刻与否会影响到人生轨迹的好坏。而作为我国未来发展希望的青少年,他们的人生态度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他们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取向,将会影响到我国未来社会的主流群体。所以,对于高考学生来讲,高考话题作文生命化的取向有其必要性。如2005年高考中的一个话题作文是《位置与价值》。文题的主要角度就在人生与价值上。从生命学的角度上解释,价值有正价值和负价值,是一个中性概念,而人生是有限的,怎么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所谓“位置创造价值,价值决定位置”。因此,正面的价值可以提高个人的位置;相反,负面的价值则降低位置。话题作文站在思辨的角度上,让学生对生命作出阐释。

三 高考作文对生命的反思和领悟

最早引起对生命的反思和领悟的高考作文是2002年全国卷中的话题作文《心灵的选择》。因此可以看出这个话题的重心指向心灵,暗含了对生命的反思。对于心灵来讲,所有的选择都是在经过自己的思考之后得到的结果。之后,全国的高考作文话题就开始大举进行对生命的反思和领悟。例如,2004年的话题作文《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以及2011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目为《人和平庸》。这个题目就是让我们思考生命,领悟生命,对自己的人生作出一个反思。又如,2005年的天津高考作文《留给明天》,这个题目不仅有诗意,而且“留给”这个词给了我们一种生命的启示,是一种对生命的仰望和主动,同时,也让我们领悟到了生命的厚度。

四 高考话题作文话题的生命化取向的相关启示

近年来,以生命学角度立意的高考作文已成为一种趋势,从中可隐约地领悟到了生命的含义。

1.高考话题作文的话题生命化取向对语言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将语文逐渐引领到生命和人性的道路上。尤其是在当前我国课程进行整改之后,语文教育事业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肩负起这个重担,引导学生写作方向要回归生命,释放年轻人的自由天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进行创作。同时,教师在平常教育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写作一些贴近生命真谛的题目,让学生在学习和写作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生命的重要及其意义,让学生能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这才是高考话题作文话题的生命化取向的意义所在。

另外,教育可以使人的生命回归,促进了人与人之间思想和灵魂的交流。生命的本质和含义必须要以文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才能启迪年轻一代对生命的理解。同时,生命作为教育的特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真正意义。

2.高考话题作文的话题生命化取向对语文写作教学的启示

高考话题作文的话题生命化取向让我们意识到,教师在教习学生写作的同时,要注意以下原则性问题:(1)体现其开放性原则。所谓开放性就是要求学生在写作时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学生在自由抒写的基础上,引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从而进行创新发挥。(2)要构成系统性原则。也就是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思维创作要有系统性,使得学生的整体思维和专项思维可以相得益彰。教师和学生相结合,从而形成一个立体性写作系统。(3)有针对性原则。有针对性的作文训练可以指导生命个体和生命群体的生命质量的提升。(4)体验性原则。所谓体验就是对自己原始生命潜能的激发,是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欲的前提条件,是对生命的一种自我召唤,在体验过程中,可以体现生命价值。

3.高考话题作文的话题生命化取向对2012年作文命题取向的启示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了解可以发现,在注重学生理性思维的辩解时,也必须重视教育的成果,让学生不仅回归生命,还要回归教学目标。所以,对于2012年的高考命题倾向要坚持回归生命,稳中求变,唤醒人们心中的生命意识,强调作文题材的“绿色化”,要注重打破传统的命题形式,对高考作文在内容、要求以及题材上都做进一步的改革;还要重视材料作文的指导和训练。作文的评价要注重卷面的细节之处,评卷者要尊重学生自己的个性,理解学生的多元化立意。

五 结束语

总之,高考话题作文的话题要注重生命哲学的渗透和探究,要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能够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消除他们心中的困惑,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是高考话题作文的话题生命化取向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参考文献

[1]吕世虎.新课程与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2篇

一、对作文材料的语法分析

①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②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③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这段材料由3句话组成,在语法单位上是一个句群。语法单位分成五级:语素、词、短语、句子和句群。(肖泰《句群和句群教学》)对于句群的定义有多种,但都强调句群有一个明晰的中心意思,句与句之间有语法上的紧密联系。比如句群是“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成”。①“凡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有明显关系、在结构上有紧密联系(有时还有语言形式标志)的句子的组合叫句群。”②“句群是最大的一级语言单位,它在形式上是句子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扩展,而在内容上,它是围绕一个明晰的中心所表达的思想。”③……所以,当作文材料是一个句群的时候,审题的首要任务是对这个句群进行语法分析,找出这个句群的中心意思。

①|(转折)②||(解说)③

这个句群有3个句子。层次如上:句①和句②为第一层,“却”表明前后呈转折关系。转折句群的表意重心和转折复句的表意重心是一致的。对于转折复句,胡裕树认为:尽管承认偏句所陈述的事实,但表意的重点总是放在正句上。在这段作文材料的第一层次中,句①的功能相当于转折复句中的偏句,句②相当于转折复句中的正句,句②是表意的重点。

在第二层中,句③:“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这是”和“是”意味着句③是对句②的解释,语意的重心在句③。

由此可见,这3个句子构成的句群的中心意思在句②。

确定句群的中心意思是审题的重要步骤,合乎句群中心意思的立意才不会偏题。这道作文题,符合句②的含义是基本要求。立意若脱离了句②,只讨论句③所说的个性或者创新则不妥,属于审题偏差。

鉴于句②是整则材料的重心,我们接下来对句②进行语法分析。

这是一个长单句,“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作“说”的宾语。这个宾语是个两层复句。第一层为解说关系,第二层为并列关系。即:

(1)有话则短,||(2)无话则长――|(3)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4)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

(1)||(并列)(2)|(解说)(3)||(并列)(4)

(1)(2)和(3)(4)之间为第一层,是解说关系。(1)和(2)之间为并列关系,(3)和(4)之间也是并列关系。解说关系和并列关系的复句在语法上同属于联合复句,“联合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平等,无主从之分。”(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P152)所以,从理论上讲,学生立意抓住这4个分句中的任何一句都可视为切题。事实上,从语意上讲,“有话则短”此处的含义即“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无话则长”的含义为“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所以,考生能切入的含义也只有两条。

如何最大限度的涵盖材料的含义?找到句群中心意思之后,我们还需回归句群本身。

我们先回到句群第二层,即句②③。前文说到:这两句呈解说关系。李仁甫老师提示大家关注“这”这个词语。“这”究竟指代什么?指代“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还是“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出我也许有话要说”两句?如果只指第2个分句,是不是忽视了“有话则短”?笔者认为,材料一直将有话和无话并置,此处没有理由只指向“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而如果指向破折号后面的两个分句,那么,是否还可以理解为:“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其实,“有话则长”或者“无话则短”,对于说还是不说,说多还是说少,遵循的原则是一样的。同样,“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原因也是相同的。所以,“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和“别人无话可说出我也许有话要说”的缘由也是相同的,所以,个性的彰显和创新意识的闪现其实是一回事,给人感觉看上去语言粘连了,无法并列。其实不是粘连,而是重复,是对一个现象的不同角度的描述。

这样,在句群的第二个层次,材料的含义指向的是:在说与不说的问题上,与众不同的表达选择是个性的彰显或创新意识的闪现。

我们再回到句群的第一个层次。句①和句②③在表达上是相反的, 呈转折关系,语义上无法包含。句①的作用只是为了引出句②③,所以立意时可以不考虑。

所以,从对作文材料的句群分析看,中心意思是句②,是否切合句②“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即可视为基本切题。第2句和第3句呈解说关系,解说关系是联合关系的一种,联合关系句群两句语法地位平等。从语义的完整性讲,涵盖两句含义才是最佳选择。立意时同时切合句②③才真正切题。这里,句群的中心意思和句群的完整含义是两个概念,前者探讨的是句群围绕什么展开,是含义的向心性问题;后者探讨的是句群的完整含义,是含义的完整性问题。举个反例,如果脱离了句②,只讨论句③则属于偏题。

网络上有人质疑,“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和个性或创新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属于生拉硬扯。笔者认为,就是这看似没有必然联系的地方正是考生思考的,是考生可以发挥的空间所在。一道题目,如果自成一个严密的逻辑系统,有明确的主题指向,那这道题目的立意必然为公理或者定律,观点是材料中现成的,考生在考场上能做的就只有阐释观点或者证明观点,难以发现问题,形成自己的立意。新材料作文,重点是让考生思考,独立形成立意。给现成立意的作文题是封闭的,也许能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但难以看出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下。

二、把握本题特点

和往年的作文材料相比,这道题目特点在于:论题介于“务实”和“务虚”之间。

除了2013年的“蝴蝶与探险者”,江苏历年的作文题比较“务虚”,关注哲理,显得比较抽象。比如,2015年作文题为“智慧”,什么是智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作文材料中提示:“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可“经验”“能力”“境界”等还是抽象的概念,对智慧的理解依旧难成定论。再如2014年作文题“青春不朽”:首先,青春如何定义?朽或者不朽如何定义?青春看似与年龄有关,但18岁是青春,28岁算不算青春?这些都需要考生自己定位。再往前的《拒绝平庸》《绿色生活》《人与路》《好奇心》等,论题大都抽象,没有特定的限制和背景,能给考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显得十分灵动,却也有人评价其“虚空”,与实际的社会生活距离较远。

与“务虚”迥异的是“务实”的风格,关注现实,尤其以全国卷为代表。作文材料大都是具体的故事、特定的人物、常见的社会现象。比如去年女儿举报父亲高速上开车打电话事件,三个风采人物评选;往年的两人过独木桥引发的思考、切割钻石、同学关系等题目,均以社会现象入题,着眼于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评论。

2016年江苏作文题有“务虚”的因素――“个性的彰显”和“创新意识的闪现”, “个性”和“创新”是抽象概念。什么是创新,什么是个性考生可以写自己的理解。但今年的作文材料也有“务实”的影子――“说”或者“不说”,并且限制了“说”的情境。对“别人已说”过的选择不说,在“别人无话可说处”可以选择“说”。“说”或者“不说”是行为,“说”可以理解为说话,顶多能抽象成表达,无法像“智慧”或者“平庸”有丰富的内涵。加上对“说”或者“不说”有情境的限制,这就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方向,不致于凌空虚蹈。但究竟是什么情境,又不像全国卷那样具体。别人已经说过了什么,别人无话可说处是什么情况,这可以视为对考生的限制,也可视为给考生提供思维的触发点,因而也是考生能够发挥的空间所在。所以,这个题目不似“智慧”那般难寻边际,又不似女儿举报父亲违章那般拘谨。它提出的是在某种境况下,说不说与创新或者个性之间的关系。这里,既要学生有抽象的判断,又要求考生对“别人无话可说处”或者“别人已说”的情况进行定位,考生对其的定位取决于考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这里能考出考生的思想境界水平。

三、从接受美学探讨审题立意过程

综合以上两条,我们可以发现这段材料中两个可以发挥的空间:一是“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的定位,二是“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与个性或创新之间的关系。前者能看出学生平时关心什么,阅读什么,思考什么;后者考查的是学生的思维水平,这种情况和个性或者创新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勾连。有老师认为这里是生拉硬扯,但高明的学生总是能扯上去的,甚至有的扯得还不错,思维的断层如何弥补,正能体现学生水平的高下。

所以,个人以为,这个作文题能够考查学生对语段、复句的解读能力,积累、思想认识的层次和逻辑思维水平。

但这个材料如何立意,恐怕还得从材料作文的立意过程考查。

有老师埋怨说,作文即考表达,不可以添加阅读障碍,审题完全可以放低要求。笔者觉得,高考是为了选拔有益于社会的人才。社会中任何表达都有一定的语境,或者基于一定的目的。写作前首先要明白自己为什么写,要达到什么交际目的。文笔再好,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内容也不受欢迎。作文材料的设置就是一种模拟的交际环境,审题就是和命题人的对话,是依据命题人的要求确定写作任务的过程,这是现实生活的写作中必不可少的过程。

如何审读材料?审读作文材料和阅读考查有何异同点?

若从阅读的角度看,两者的开放性不同。文本解读向来有文本中心、作者中心和读者中心三种理论。孙绍振教授认为:“在阅读过程中,至少有三个主体在相互制约:读者主体、作者主体和文本主体。”“阅读就是读者主体、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和调节。”④在阅读考查中,解读基本以文本为中心;对于学生比较熟悉的作者,也有部分题目的解读以作者为中心,考生要通过知人论世的方式得出答案。一般不会采取读者中心的解读方式。即使是探究题,读者能施展空间也很小。但是,在作文材料的审读中,读者主体就被充分重视。作文考查的是考生自己的思考,作文材料只是一个召唤结构,对作文材料的审读就是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材料的融合或者对话,立意就在融合或对话中产生。

我们可以借鉴接受美学的一些观点来分析作文材料的审读。接受美学认为,文本只是一个召唤结构。沃尔夫冈・伊瑟尔认为,在文本与读者的交互过程中,“文本的结构空白,刺激着读者根据文本提供的条件来实施的想象过程。”他的结论是:“文本含义只能在阅读过程中将各种透视交织在一起,才能被唤起。”⑤作文材料是纯粹的召唤结构。材料的含义上存在许多空白和未确定点,需要考生在审读时填补。就如“无话则长”是什么情况?它和个性或创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考生需要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思想认识,将逻辑上的断层连接上去。伊瑟尔的学生英加登提出了“具体化”的概念:“把读者在阅读中对作品不确定点和空白的填补称为文学作品的具体化。”“在作品表现的引导和暗示下,读者会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同作品联系起来,用自己在现实中形成的生活图像去想象作品所表现的世界。即使作品所描写的是陌生图像,读者也会用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和感受。”⑥这同样适合作文材料的审读:别人无话可说时是什么情况?在我经历过的事件中,有没有哪次是别人不说,我有话想说的?这和创新和个性之间有什么关系?多想几件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路也许就这样打开了。

召唤结构还具有交流性和建构性。鉴于题目中的“也许”,这里也可以逆向立意。因为“也许”未必等于必然。也可能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无话说。从这个角度考虑,看似“创新”和“个性”也无须再谈。但可以生发出另一层含义:创新和个性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事求不同并非个性或创新。有时别人无话处我同样无话,不可为追求不同标新立异。其实这一点在现代社会更为难得。人人都想吸引他人的目光正是浮躁的表现,提倡创新需理性,不可刻意求新。

所以,本作文题可以正向立意:认可材料,并且调动自己的思想积累和生活积累将其具体化,填补空白,在作文材料的框架内完成自己的立意。也可以和作文材料对话产生立意。

这里要强调的是:与作文材料的对话是读懂材料之后的对话,并非面对材料的想入非非,任意改动。原民主德国学者瑙曼提出“接受指令”这一概念,即作品文本所规定的接受框架。读者读解和再造文本都必须从“接受指令”出发,不允许读者主体随意解释。⑦这也就是材料含义的范围,是作文立意切题的标准,即本文第一部分的分析。

综上所述,2016江苏高考作文题,我们通过把握句群中心意思确定基本切题的标准――无话则短,有话则长。然后回归句群整体,确定立意的边界为探讨“无话则短,有话则长”和个性或创新之间的关系。和江苏往年作文题相比,本题的特点是“务虚”和“务实”的结合,探讨在特定情境下“说”或者“不说”与个性或创新之间的关系。作文材料的审读可以借鉴接受美学的部分观点,考生通过和作文材料的融合或对话,形成自己的立意。

参考文献

①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174页。

②黎译渝:《从句群说到语法的综合性教学》,《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88年第8期。

③徐义兴:《句群与自然段的关系》,《语文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5期。

④孙绍振:《读者主体和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和调节》,《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第3期。

⑤沃尔夫冈・伊瑟尔,姚荃译《文本与读者的交互作用》,《上海文论》,1987年第3期。

⑥李克:《具体化:对文学作品意向性客体的分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3篇

话题作文如何拓展思路呢?话题作文提供了空间是广阔的、自由的,这就反而使人不知从何处下笔,感到茫然无措,兴棋难定了,这就要从话题的特点出发去选择思路,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下面以“初三”话题为例,探求几种全新的思路。

1、一词经纬思路。全文以一个“忙”字立骨,通过“早晨慌慌忙忙”,“中午匆匆忙忙”,“晚上急急忙忙”三组画面写初三生活的忙忙碌碌。

2、剪辑式思路。全文分四大块,第一块:摘自琴的谈话;第二块:摘自芳的牢骚;第三块:摘自雪的作文;第四块:摘自泓的日记,四个板块经过剪辑,巧妙地拼合在一起。

3、剧本式思路。全文将镜头对准一天午休,用剧本式思路通过四科老师“切割”学生午休时间的故事来表达主题。

4、幅射式思路,全文以若干“初三就是……”的句子展开,一小段锁定一个“点”,铺展出初三生活的喜怒哀乐。

5、作息表思路。全文就是一张自己设置的“初三作息时间表”,以此来透视初三生活的一个窗口。

6、仿拟式思路。仿拟出若干首诗词,从各个方面来表现初三学生的刻苦努力与不懈追求。

这样,只要思路一拓宽,我们就能文思泉涌,佳篇迭出。

新教材中的作文教学多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许多教师认为“话题作文”就应该让学生挥洒个性,只要不跑题就行,教师不必作过多指导,指导过多反而会束缚学生作文能力的自由发展。但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多数学生面对话题,不知如何选材,拿起笔来只是胡乱应付,写完后读一读,连他们自己也不知所云,更不用说紧扣话题了。

针对作文教学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我深感引导学生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是:指导学生学会选材。没有真心打动小作者自己的素材,他们哪里有那么多情感可抒写?他们哪里有那么多人生感悟呢?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话题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选材的过程,就是引导他们寻“米”的过程。我认为启发学生面对“话题”展开丰富的联想,让“话题”插上翅膀飞翔在每个学生心灵的广阔天地中,去触及那些令他们感动的人、物、事、情、景……这样学生才会抓住真正优质的好“米”,做出真正美味的佳肴。   在指导学生写以“爱”为话题的作文时,我首先启发学生展开“追忆联想’一回忆:你曾经感受到哪些人对你的爱?学生纷纷回答:有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的,有同学、朋友的,有老师的等等。接着我又启发学生展开“对比联想”一哪些人需要爱呢?大自然的哪些事物需要我们关爱呢?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的同学说,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有的同学说,街上的乞丐很可怜,他们最需要社会关爱:有的同学说大自然中的小鸟需要关爱……然后,我让学生静静地思考,从众多与“爱”相关的材料中选出令自己最受感动的人或事来写作。

从学生交上来的习作看,他们的选材突破了以往单一的“妈妈的爱“老师的爱”这一框框,能抓住许多生活中的细节来表现“爱”这一主题,题材明显广泛多了。

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4篇

一、从题型选择上看,呈现“一退二进三稳定”的态势。

所谓的“一退”,是指单纯以话题作文命题的考区有所减少。2003年中考话题作文高达总题量的65%,2004年则下降到56%左右。这是因为,经过前几年的盲目跟风之后,更多的命题者步入了理性思考。一方面,一些紧密联系生活的话题已经频频出现在中考里,不愿重复和守旧的命题者干脆就另辟蹊径;另一方面,话题作文本身存在着难以避免宿构、难于统一评分标准的问题,再加上课标精神的普及,一些命题者就开始探索兼顾公平竞争和测试学生综合素质的合适题型。同时,一部分考区将话题作文纳入选题作文之中作为备选项之一,也是单纯以话题作文命题的考区有所减少的重要原因。

所谓的“二进”,是指半命题作文和选题作文正在升温。半命题作文让考生自由填题,有一定的开放性;通过指定一些词语,又有一定的限制性,比较适合用于选拔性考试。这种题型在中考中所占比例,从2003年的8%上升到2004年的13%,估计这个比例到2005年中考还会提高。选题作文在总题量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到2004年分别占11%、14%、16%、23%,可谓一路攀升。其中,吉林、云南、黑龙江、青海等以省为单位的考区,连续多年使用这种题型,这些考区的考生要着重关注它。选题作文让考生有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同时又可以在全命题、半命题、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题型中任意调剂,选取合适的题型作为选项,其应变性很强。因此,这种题型正在成为中考命题者的“新宠”也就不足为怪了。

所谓的“三稳定”,是指全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小作文题型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全命题作文得到了上海、江苏苏州、福建泉州等考区的青睐而得以生存下来,连续几年占当年总题量的6%左右。材料作文散见于辽宁大连、锦州、甘肃兰州、河北等考区,约占2%左右。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材料作文已经比较接近话题作文。其材料重在引出话题,只不过没有将写作话题点明而已。这与传统的材料作文大相径庭,那时要求写作前必须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否则就属于离题。至于小作文,更是具有地区连续性,在江西、湖北武汉及襄樊、荆门、山东烟台、江苏常州及无锡等考区试卷中连年出现,因此,这些考区的考生要有目的地练习文章修改、据观点写小议沦文、看图写作或应用文写作等。

二、从内容取向看,呈现“四大主题”并存共进的局面。

近年来,中考作文试题讲求全面对接中学生生活,强调表达真情实感,鼓励学生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怀,真正做到“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样,才能实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目标。因此,在内容选择上,命题者常着眼于自我与成长、素质与情感、社会与生活、想象与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按照重点避免上一个年度考题的惯例,这里特拟出相关的新题目,以助师生们备考。

一是自我与成长类。基本做法就是在命题作文中常以“我”为中心拟定,比如“我和”、“我多么想 ”、“我的特长”、“我终于战胜了”、“有我”、“为自己而骄傲”、“我们这些人”等。又比如,以“成长”、“第一次”、“秘密”、“个性”、“离开”、“朋友”、“我们”、“回答”、“作好准备”、“实践能力”等为话题作文,内容上贴近学生的成长经历,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他们体会最深,感受也多,容易下笔。

二是素质与情感类。比如以“感受快乐”、“喜欢”、“兑现诺言”、“美德”、“珍爱”、“吃苦”、“合作”、“心怀感激”、“追求”、“宽容”、“体谅”、“温暖”、“友好”、“满足”、“健康”等为话题写作,就能够引导学生关注人性人情中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情感,让考生在深入思考中加深对真、善、美的体验和向往。

三是社会与生活类。比如以“交往”、“贫困”、“公开”、“帮助”、“关注”、“动力”、“支持”、“读书”、“家”、“书”、“回忆”,“细节”、“精彩”、“习惯”,“学习”、“水”等为话题写作,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热点话题,放眼社会生活。

四是想象与创新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但是,这类试题如果处理不当,过于脱离学生生活,就会助长“假、大、空”风气的盛行。命题时要有利于写作者从生活出发,大胆展开想象的翅膀。比如“风雨之后”、“阳光”、“风景”、“新”、“自然”、“0”、“门”、“结果”、“钥匙”、“星星”等试题或话题,就能够引发想象,让学生在想象中创新,在创新中展示风采。

人是这样成长的

嘉 宗

孩子在挑剔中成长,他学会了吹毛求疵。

孩子在敌意中成长,他学会了好斗逞勇。

孩子在恐惧中成长,他学会了焦虑害怕。

孩子在怜悯中成长,他学会了自哀自怨。

孩子在忌妒中成长,他学会了勾心斗角。

孩子在羞辱中成长,他学会了自觉有罪。

孩子在宽容中成长,他学会了富有耐心。

孩子在鼓励中成长,他学会了充满自信。

孩子在赞美中成长,他学会了赏识他人。

孩子在认同中成长,他学会了爱惜自己。

孩子在接纳中成长,他学会了心胸宽广。

孩子在肯定中成长,他学会了立定志向。

孩子在分享中成长,他学会了慷慨大方。

孩子在公平中成长,他学会了正义真理。

孩子在安全中成长,他学会了信任他人。

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5篇

靠的就是口传的历史――神话、传说、民歌、唱本、戏曲等。

口传的历史究竟能传多久呢?

《国与神话》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清晰的回答。在中国,神话、史诗还活着,还活在民众的口头,活在民众的生活习俗之中。覃乃昌、覃彩銮、潘其旭、郑超群和蓝阳春等同志合著的《国与神话》一书,通过田野作业的全面调查,把中国最古老的神话人物的情况,作了很深入的研究,这是对活态神话研究的新的重要成果,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收获,值得我们重视。

我们知道,神话是远古原始社会中产生的口传文学。

原始社会以后,往往就不会产生神话了,这是一般人的看法。但是在缺乏科学文化知识的人群之中,仍然会有原始思维的成分,通过幻想在创造或传承神话。这就是活态神话,还活在人民口头和人民生活中的神话。

活态神话在现代化的国家中大多已不存在,但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偏远农村、山区,却仍然存在。由于地处偏远,远离文化中心地区,活态神话往往隐身山后,不为学者们所知,但有时也偶露峥嵘,引起人们的兴趣。

1966年初,四川陈钧在当地民众口中记下了几篇古代神话故事,这些活态神话的调查成果,受到神话学大师袁珂先生的肯定,发表在《民间文学》双月刊上,这是一个新的突破。到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河南大学的张振犁教授带着几个年青人如程建君等在河南的桐柏山等地进行“中原神话”调查,收获颇丰,出了专书。他们也记录了许多活态古神话。

神话作为一种活态的口头文学,其存在形式是立体的,有立体性,因此在记录时需作立体描写,才能全面地保持它的原貌,可惜过去的神话记录对此缺少自觉,未能将与神话有关的民俗,演唱或讲述的目的、讲说或演唱的表演情况、文化空间、讲说或演唱者传承人等情况作详细的立体描写。这是一种历史的局限。

可喜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立体描写的科学记录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调查中越来越自觉,其研究成果对科学问题的索解,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证据,显示出立体描写这种科学方法的巨大优越性和高效性。

2003年9月13日至28日,覃乃昌等五位民族学家在广西来宾县对神话进行了自觉的全方位的立体调查,不只记录神话的各种异文,而且调查民俗,有了丰硕的成果,他们发现庙五座,还有庙会祭祀、专门诵经的仪式、抬像求雨、杀牛祭等民俗,还发现了好几个村、岭、洞等文化遗址。还发现了许多山歌、唱本、戏剧(师公戏)等文化载体。这就立体地展示了神话的活态情状,这是神话还活在民间的有力证明。

这些调查成果生动有力地回答了口传神话究竟能传多久的问题。由这些资料,我们可以说,来自远古的神话代代相传,流传了几千年。这些山乡的壮族民众,相信是自己最古老的祖先,相信神话是可信的历史,在神圣的场合对它传承不绝,这是令人信服的事实。

关于口传历史的可靠性问题,西方学者在非洲调查时曾作过实验研究,他们记录了黑人的一些历史人物的传说,在100年后又记录了同一传说,将二者对比,惊奇地发现,在历史的主要点上,二者竟然完全一样。这就说明:作为“严肃故事”的神话、传说,在人们心目中是神圣的、严肃的,关系到祖先的历史,所以一定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它们的“真实可信”,不能虚构,如发现“讹误”,大家都会起而纠正,所以就最大限度地保存了神话、传说的历史性与可信性。神话所以历经几千年而传承不衰,又一次证实了民间文学的重要历史意义,证实了远古神话之巨大生命力。

当然,神话之所以能传承几千年,还由于它是“立体的文学”,它是活在有关的民俗生活之中的,只要每年有祭祀的活动,有纪念的诵经仪式,神话就会一次又一次地反复讲说、吟诵,而不会遗忘和消失。

广西民族学的研究队伍是一支水平相当高、打过硬仗的队伍。他们在布洛陀经诗(神话史诗)的研究中,把29种唱本作了对照汉译,出了本研究资料文献。又对布洛陀庙会进行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他们曾经同泰国人类学家合作,对壮泰民族文化作过全面的比较研究,出版了五大本《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不只资料丰富而且作了系统研究和理论分析,受到国内外高度评价。

《国与神话》一书,同样是把全面的调查研究与深入的理论分析结合起来的科学著作。如果只是调查报告和资料汇编,虽然也很有用处,但还不算较大的突破。我们看到,199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也出版过马卉欣编著的《之神》,这是把各民族神话资料与自己调查九个月、行程三万里在二十几个省市调查神话的资料汇编。资料工作是研究的前提,但总还不是深入的研究。我以为《国与神话》的研究的最可贵之处,还在于从实际出发,对大量调查资料――三个资料库(书面文献,考古文物与民俗文化调查资料)的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理论思考,提出了并尽可能科学地解决了一些重要学术问题。例如:神话的发源地问题,与布洛陀、布伯的关系问题、神话在何时由何人经何途径传入北方的问题、神话与女娲、伏羲神话的关系、与盘王、盘瓠的关系问题以及汉族至今尚未发现神话史诗等问题。

着力解决的中心问题是神话与国的关系以及神话的发源地与中心区域问题。

作者们以大量调查资料的统计数字,证明广西来宾市的文化最为集中而丰富,是古代国的所在地。在调查中列表说明在广西国故地有庙44座,其中来宾市武宣县竟有27座,其中三开间的庙19座,院落式的10座,一开间的12座,岩洞式的3座。这是古老文化的活的遗存。作者们从民族学、语言学和神话学角度,研究的含义,认为在壮语中“盘”是磨刀石之义,“古”为葫芦之义。这正好是“兄妹”神话中所说的兄妹结婚生肉团像磨刀石以及兄妹躲避在葫芦中逃过了洪水大劫的情节之关键。在壮族中磨刀石崇拜和葫芦崇拜在许多神话、史诗、唱本、歌谣和习俗之中都多有表现,故“”之名决非偶然。此外,广西新石器时代遗址众多,古文化发达,也是一个外部条件。

作者还对村中的壮族居民的姓氏作过调查,发现他们多姓盘,与梁任《述异记》中所记“南海中国,今人皆以为姓”之事颇为吻合。《述异记》还说:“桂林有神祠”,并未引起人们重视,如今把民俗调查到的庙活态文化与古文献记录相对照,进行了实证,这种研究方法是很有科学性与说服力的吧。所以我以为此书确是一个神话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值得我们重视。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仪器仪表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制衣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