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软体家具

软体家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软体家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软体家具

软体家具范文第1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在享受富足的物质生活时,越来越注重物质产品在“舒适”、“美观”、“安全”、“健康”等方面的因素,也就是常提到的人性化设计问题即人体工程学方面的问题,在软体家具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此外在室内设计中除了注意软体家具本身的人性化外,还要注意由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对软体家具的影响,好的软体家具对于室内设计的意义不仅限于视觉效果,更多的是从深层的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对人们的生活质量进行提高。

二、软体家具的作用

1.丰富室内环境的色彩变化

在室内空间中,软体家具的色彩相对于其它家具而言其色彩的变化更为丰富多彩,因此对室内环境色彩的营造起到重要的作用。当人们在选择软体家具时,首先要对室内整体空间的色调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如果所选家具色彩与室内空间色调过分的统一就会使整体空间显得呆板、单调。因此在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室内环境色调的协调与统一,如在年轻人的室内设计中,其空间色调多为活泼鲜明,因此在选择家具时色彩鲜艳,柔软丝织物做成的软体家具沙发,软垫等深受青年人的喜爱,这些家具的色彩丰富、装饰性强,能够使室内空间环境极富情趣。因此在进行室内软体家具色彩选择时,应注意“统一、协调”的原则。虽然软体家具的色彩仅占空间整体色彩的一部分,但却影响到整体空间环境的色彩氛围,不能孤立的考虑软体家具本身的色彩,要兼顾整体室内空间的色调。

2.灵活划分室内空间

在传统室内空间的设计中对于空间的分割往往是通过夹墙隔断等手段实现的,但是这种方法缺乏灵活性,在当代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选择使用家具来划分室内的空间。软体家具也有这样的功能,用软体家具布置来划分室内空间,可以更为合理的利用室内有限的空间。例如在户型相对较小的客厅空间里活动空间和休憩空间之间无明显界线的空间,如果直接用茶几进行隔断形成实体空间,难免显得空间狭小拥挤。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软体家具,沙发的组合灵活方便的特征,使客厅空间的划分看似有限定,实则无明显划分,既保证了客厅空间原有的宽敞性,又能满足了人们客厅空间合理的使用功能。

3.营造空间气氛

室内设计的风格往往决定了所匹配家具的风格。在现实生活中,软体家具的选择与人们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有关。年轻人喜欢造型独特、色彩明朗、线条流畅简洁的软体家具;而儿童则喜欢卡通的、色彩鲜明、象征性强并带有一定趣味性的家具。家具设计属于室内陈设的一部分,任何一个不和谐的因素放在空间里都会破坏其整体性。所以说,软体家具作为室内陈设的一部分,其装饰作用与整个室内空间所呈现出来的氛围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当整体达到和谐统一时,才能真正体现出装饰的美感。因此,家具的造型、色彩、材料与风格等因素应与整个室内环境的风格协调一致。

三、影响软体家具对室内空间舒适度的因素

首先,软体家具和室内空间的尺寸比例安排是的合理设计也已经成为设计师很重视的事情,合理的室内空间尺度和合理的家具尺寸以及预留的舒适活动空间会让空间使用者达到最大的舒适度,从而造成体力的最佳消耗和心情的愉悦。进而促进家庭生活和工作的愉悦。其次,光线和材料的色彩是不可分割的,有光才会有色彩,光线的颜色以及色温又会改变材质看上去的色彩。因此,室内设计师或者家具设计师一定要对于常用的照明设备具有比较精通的了解。软体家具的材料一般为纺织品和皮革以及其他一些天然或者非天然的包覆材料,他们的色彩和质感在室内中很重要。合适的照度需要按照面料的反光性能以及色彩的明度等各个方面来确定,通过在室内面积比较大的软体家具的色彩纯度和明度可以比较容易的调节室内的明暗感觉,达到需要的效果。

四、总结

软体家具范文第2篇

关键词:软装饰;审美性;功能性;主客体适应性

1 软装饰概述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住房及相关装饰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的最大消费目标,居住环境也朝着个性化、舒适化的方向发展。而“软装饰”的概念近年来逐步被人们接受,居室内纺织品作为体现居住者情趣和品位的特殊语言,不仅消费量大,品种齐全,而且形成了以文化体系、装饰艺术、选材分析、流行趋势等为主的居室内软装饰文化。家居软装饰显出愈来愈重要的意义。

装饰分为硬装饰和软装饰,所谓软装饰,是指装修完毕之后,利用那些易更换、易变动位置的饰物与家具,如窗帘、沙发套、靠垫、工艺台布及装饰工艺品、装饰铁艺等,对室内进行二度陈设与布置。软装饰有许多的许多优点,它是在装饰过程中最能体现人性化和主人风格和品味的装饰方法。首先,软装饰能够根据屋子的大小以及屋子的形状进行装饰,这样,不同的屋子就会呈现出不同的世界,给人不一样的体验。其次,每一种软装饰的风格都是建立在屋子主人的个人喜好风格以及生活习惯之上的,这也是各种装饰方法的最终目的,在许多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以外,软装饰是将此个性化发挥到最大优势。最后,软装饰能够根据屋子主人的个人经济状况进行装饰,及时家具等工艺品有些陈旧也能通过软装饰的别具一格的设计给人耳目一新。

软装饰也有其相关原则,主要包括主从重点、过渡与呼应、比拟与联想、同一与变化以及单纯风格等等。在原则之上进行合理的软装饰就能够产生相关的审美性和功能性。

2 软装饰在设计风格营造中的审美性

2.1 软装饰在设计风格营造中的主体审美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对生活体味与审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人们的对审美的要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室内装饰方面,传统的富丽堂皇的装饰方法仅仅是毫无节制的物质堆积,对审美的要求和生活的体味方面已经跟不上人们审美的发展变化。相反,在软装饰的主体设计风格方面,通过对室内的家具、工艺品的格律布置、纹饰排列、家具的安放字画的悬挂陈设等等都采取对称均衡以及其他方法。在主体审美方面就显得典雅大方庄重,更能够体现主体的审美性。也更能够适应新的时代人们的审美观。

在软装饰在设计风格中的主体审美性,主要是指在软装饰过程中所体现的装饰主体的审美体验和审美风格。这是软装饰中所带给客体所有的审美体验的源泉。同时,软装饰在设计风格营造中的主体审美性具有的客观性更多的依赖于客体审美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2 软装饰在设计风格营造中的客体审美性

相对于软装饰在设计风格营造的主体审美性,客体审美性主要体现在意识和习惯上。在软装饰过程中,一切的装饰都会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一是整个装饰过程中所具有的客观物质基础,其中主要是指确实存在的家具家纺以及工艺品;二是屋子主人的审美习惯和审美风格。而客体的审美性主要是指后者,因为软装饰的最终完成是为了符合屋子主人的审美习惯和审美风格的。

3 软装饰在设计风格营造中的功能性

3.1 主观创造性

软装饰在设计风格营造中的一大功能性是主观创造性。软装饰最终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屋子主人的审美习惯和审美风格。而要想屋子主人的审美习惯和审美风格在屋子的软装饰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就需要充分发挥其主观创造性。这也是现时代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审美体验的重要方式。人们在充分发挥主观创造性的同时能够充分体验到软装饰带给他们生活审美体验,给人不一般的生活体验。

3.2 美的渗透性

软装饰在室内设计风格中的创造性还体现在美的渗透性。软装饰区别于其他装饰最重要的一点就在其主观性,在受到客观条件的局限下,不同的软装饰就会呈现出不同的审美体验。而每一个别具一格的审美体验就会对审美主体的进行美的渗透。这也是软装饰能够在现阶段流行并大有上升之势的重要原因。因为软装饰在室内设计风格中所呈现的美的渗透性让人们的生活更具有特色。并且,此处的美的渗透性并非是单纯的单向的,人们在感受到美的渗透的同时会进行关于美的表达,这就使得美的体验能够呈现双向流动,让软装饰中所呈现的美感染到更多的人。

3.3 主客体适应性

软装饰在室内设计风格中的创造性也体现在主客体的适应性。主客体的适应性主要指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在主体方面,软装饰在室内设计中发挥美的作用都是基于相关特定的物质条件,即在相关家具配饰以及工艺品已经确定了的情况下,软装饰的功能在于适应已定的物质条件去进行装饰,这也是室内设计中软设计的优势,大多软设计都是基于这一点之上进行的。二是在客体方面,室内设计在软设计在适应性方面主要指的是对屋子主人的生活品味以及特有的生活习惯的适应。我们可以简单的打一个比方,给两个人同样的屋子和同样的家具配饰以及工艺品让他们对屋子进行软装饰,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景象一定大相径庭。反之亦然。所以,软装饰在室内设计风格中的另一功能体现在主客体的适应性上。

4 总 结

所谓软装饰,是指装修完毕之后,利用那些易更换、易变动位置的饰物与家具,如窗帘、沙发套、靠垫、工艺台布及装饰工艺品、装饰铁艺等,对室内进行二度陈设与布置。软装饰在室内设计风格营造中具有审美性和功能性,在审美性方面主要有软装饰在设计风格营造中的主体审美性和客体审美。在功能性方面主要包括主观创造性、美的渗透性以及主客体的适应性等方面。

参考文献

[1]杨芳.浅谈软装饰与室内设计风格的营造[J].山西建筑,2009(09).

[2]刘静,王家民.软装饰――情趣和品位的特殊语言[J].新西部(下半月),2008(10).

[3]郑飞.现代室内设计中软装饰的发展和运用探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

[4]徐姝.论当代居室中软装饰与室内空间的和谐性[J].企业导报,2014(03).

[5]林芳.浅谈在室内设计中软装饰风格的营造[J].现代装饰(理论),2014(03).

[6]彭庆云.室内软装饰的现状及其流行风格[J].美与时代(中),2013(01).

[7]雷光,王方圆.软装饰――家居中不可缺少的装饰形式[J].美术大观,2013(01).

[8]余田.浅析软装饰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表达方式[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11).

软体家具范文第3篇

(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国际软法在国际环境、人权、经济、商事以及欧盟的区域治理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以独特的实践效用受到法学界的关注。国际软法是国际秩序重要的治理工具,具有示范及补充作用。国际软法应与硬法相互配合,实现软、硬法混合治理模式。在混合治理模式下,呈现的是“中心”和“外围”的关系,硬法为“中心”,软法为“外围”。

关键词 :软法;国际软法;软法作用;软法价值;软法理论

中图分类号:DF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33(2015)08-0018-09

引言

传统国际法的主要渊源有国际条约和习惯国际法,属于国际硬法的范畴。全球化所形成的全球性问题复杂多变,促使国际社会对国际规则产生新的需求,由稳定的国际条约进行调整则会形成一定的滞后性,而频繁修改国际法又会对国际法的效力和权威造成重大影响,这使得全球治理中对规则的需求与规则的客观供给之间形成矛盾。由于各国国情和发展阶段不一致,国际软法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路径。国际软法虽然不是法律,但其对国际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际软法能根据国际社会的变化灵活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其形成对未来国际立法具有指导意义。

一、国际软法的实践

(一)国际环境领域的软法实践

环境污染问题具有跨境性,虽然环境污染起源某个国家,却可能殃及周边各国。任何国家对于环境的损害都可能会影响其他国家的利益,国际环境问题和人类自身的存续问题息息相关。国际软法在国际环境领域作用显著,软法应对新的环境问题时更有用武之地。国际环境软法主要表现为,国际组织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建议和决议,有关全球环境保护的原则宣言和行动计划。这些宣言或决议是国际社会在该领域经过缜密的论证而达成的高度共识,表达了人类的共同价值理念。在这种软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软法促进人们保护环境和生态意识的增强,而环境和生态意识的增强则会推进相应软法的进一步发展。环境法中具体指标和细节具有高度技术性,包含大量技术规范,例如环境标准、操作规程、控制污染的技术等,环境的治理与科技水平的发展紧密相连。随着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现有的框架性环境条约难以适应国际环境治理的新情况,国际软法能够及时做出改变,为相关条约的实施提供具体的规则和技术标准。环境法体现自然规律特别是生态学规律的要求,这种高度的技术性也就意味着需要尊重客观规律,摒弃政治的分歧,促使国际软法得到各国的遵循。国际软法在现阶段北极问题的规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Dinah Shelton认为,目前软法和国际公约的谈判相比具有缔结简便迅速的优势,容易清除北极各国合作的障碍达成共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AEPS)是目前在北极环境治理中最具代表性、影响力最大的软法规范。有学者认为,北极地区具有复杂的地缘政治局势,国际公约在北极适用存在局限性,很多无强制约束力的国际软法在北极得到广泛使用,使得北极地区成为“软法”治理的绝佳范本6J,国际软法成为北极区域国家及北极地区以外国家的首选。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空间,人类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对环境的保护最终维护全人类的利益,占据着伦理上的制高点,因此,环境领域的法律具有无可争辩的道德正当性,所有的行为、观念都应当符合这一道德指向。从国际软法在环境领域的实践来看,国际软法能有效应对新的环境问题,在国际环境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国际环境法学者Alexander Kiss认为,软法是国际法院规约未能预见到的新的国际法渊源,至少是创造国际法规则的新方法。在司法实践中,一些国际软法为现有国际法体系提供补充,弥补国际法的缺失。例如,1995年国际法院关于核试验案的裁定中,对国际软法进行了援引,1996年国际法院在“使用和威胁使用核武器的合法性”咨询意见中也提到国际软法。

(二)国际人权领域的软法实践

在国际人权领域,从《世界人权宣言》发展成为人权法就是国际软法在人权领域很好的例证。两次世界大战中对人权的侵犯,促使国际社会在某些人类共同的道德和价值判断上达成一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人权的发展就是建立在一系列的软法基础之上,通过制定国际软法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赞同,反映出国际社会普遍一致的国家实践和法律确信。国际软法满足了二战后国际人权领域的需求,填补了国际人权领域的空白。《世界人权宣言》向国际社会宣告了什么是文明国家的规则和行为,在此基础上形成1966年《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国际硬法,并形成了《发展权利宣言》、《维也纳宣言》、《消除针对妇女的暴力宣言》等国际人权的软法。国家在人类社会中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继续存在。由国际软法发展起来的国际人权理论给国际法带来新的变化,并使国际社会从单纯关注国家到对人的关注,体现了国际政治和国际法实践的进步。

(三)国际经济领域的软法实践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国际经济领域法律的创制提出更大的需求。国际软法提供统一的国际标准并作为持续磋商的基础,回应金融监管领域的技术、政治需求,并成为国际金融监管规范的主要形式。国际软法在经济领域的实践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委员制定的有关国际银行的审慎监管及其风险防范的原则、标准和建议,具有务实性和可行性。经巴塞尔委员会坚持不懈的努力,巴塞尔体系已成为国际银行监管普遍采用的国际标准。《巴塞尔协议》是典型的软法,其文件无法律约束力,没有任何超国家的正式监管权力,在现实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和遵循。有学者认为,国际软法有特殊的激励或者惩罚机制来保障实施,表现为“点名羞辱”制、除名等惩罚措施,成员国会基于此遵守国际软法。《巴塞尔协议》推动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促进各国监管规则的协调,得到众多国家的承认和采纳,成为国际金融软法的典范。

(四)国际商事领域的软法实践

国际软法在国际商事领域中的实践,主要表现为政府间国际组织或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利用其在人才方面的优势制订的规则或示范法。如国际商会起草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UCP6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虽然没有法律强制力保证这些国际软法的实施,但是由于其对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界定妥当,符合国际商事交往的基本规律,为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国际统一私法协会为促进国际商事合同规则的发展,起草者选择采取“软法”的创新手段,决定不采用传统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多边条约模式,不以立法为目的。国际统一私法协会所制定的《国际商事合同通则》采取示范法的形式,由于其自身的合理性,被很多国家的立法所采纳。

(五)欧盟范围内的软法实践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不断扩大,各国更加强调协作以共同应对世界难题,这为国际软法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欧盟发展进程中,有法律约束力的硬法固然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员国在主权的让渡推动了成员国在经济领域内的国际合作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政治力量的对比,加速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由于欧盟各成员国在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某些价值取向上只能大致保持一致,所以硬法治理方式时常会遭到成员国的抵制,欧盟迫切寻找新的治理模式来代替原来的硬法治理方式。欧盟软法发挥了重要的示范效应,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重要内容,其实践能为软法理论提供佐证支持。

欧盟软法有多种表现形式,建议、意见、指南、通报、宣言、结论、行动计划或纲领、公报和机构间协议等,这些文件可以影响欧盟机构和成员国的行为,具有先导性。欧盟以一个协调机制的倡导者对软法做出积极的实践,采取较少强制性的治理模式,通过协调成员国间的差异化解矛盾。在2000年召开的里斯本峰会中,欧盟明确引入“开放协调机制”(Open Method of Coordination)作为一种全新而有效的社会参与机制,并逐渐从就业领域扩大到社会保障领域、教育领域。开放协调机制并不是一个立法决策机制,主要倾向于政府间协调合作而不是超国家立法决策,其基于各成员国共同关心的议题拟定共同的日标,允许各国在各自国家制度下寻求适合自己国情的政策。欧洲委员会只在提供基准信息和比较分析方面起到推动作用,并不强制成员国执行统一的政策。开放协调机制倡导成员国间共同学习及信息交流,通过定期的监督评价程序,形成成员国相互学习和分享的良好互动。欧盟的软法实践对于软法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效地推进了软法在公共治理中的发展。从开放协调机制的实施过程可以看出,国际软法的形成有效促进了欧盟的治理。

二、国际软法作用的表现

(一)国际软法具有示范作用

1.国际软法对国际行为体的示范作用

国际软法通过良好的实施效果对国际行为体产生示范作用。一些国际软法在制定之初只有少数国家或机构参与,在这些国家的实践过程中展示了该国际软法先进的理念,在运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更多的国家愿意参与到软法实践中,最终实现大部分国家立法的统一。例如,国际软法中的《巴塞尔协议》所创立的规则和标准具有示范作用,获得很多国家的认同和遵守,一些国家将其硬化为国家法。国际软法实施的良好效果影响着国际行为体参与软法治理或制定条约的意愿,各国在软法实践中形成的意识对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国家利益不确定时,在某一特定领域选用国际软法,可以带来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空间,当国家利益明确后,则可以推动国际硬法的创建。国际社会形成的某些基本价值构成国际社会建立和存在的基础,在某些较为敏感的领域,很难在当时制定国际条约,但形势的紧迫性又需要一定的国际规范进行调整,国际人权法领域便是一个例证。两次世界大战中对人权的侵犯,使得国际社会在某些人类共同的道德和价值上达成一致,形成国际人权领域的软法《世界人权宣言》,其对国际行为体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国际软法能够为相关国际条约起到铺垫作用,其可以促使形成一些共同的人权价值观,是整个国际立法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2.国际软法对新法的示范作用

从国际法的发展来看,很多国际法的形成都是由一些小规模的尝试发展而来的。国际软法为条约的缔结奠定基础,起到拉开立法活动帷幕的作用,并在实践中循序渐进不断硬化。国际软法可作为硬法的先行法,可以通过提供一个各国交流及对话的平台,构建国际硬法前期法律框架和谈判的日程,协调和平稳地推进立法活动。国际软法机动灵活,能保持与科学认识的同步,有利于形成示范文本作为条约的先导,填补现行国际法领域中的空白成为新国际立法的素材。在一些敏感领域,有强制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法有时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国际软法反而更容易推动该领域的合作。有学者认为,而软法与硬法在功能上优势互补,在法律规范上相互转化。国际软法在国际立法过程中可以与国际条约和习惯国际法相互结合,逐渐产生法律效果,其法律约束力是间接的和潜在的。例如,联合国公布《21世纪议程》以后,很多国家按照这一文件的模式制定了本国的相应议程,说明了国际软法具有示范作用。国际软法具有前瞻性,在订立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各个国家之间规范的多元性,通常采取折中的办法达成各方相对接受的文本,最大限度地进行协调和统一,是各国利益协调的产物,对新的国际习惯和条约形成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国际软法被视为国际硬法形成的前置程序和试验手段,待时机成熟转变为硬法规范。

(二)国际软法具有补充作用

国际软法有助于弥补国际法对全球治理法律供给的不足,起着补充缺漏的作用ChristineChinkin认为,国际软法可以缓解国际社会对规则需求之间的张力,促进国际合作。有学者认为,软法所发挥的作用是独特的、积极的,正视软法对法律的补充和实践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有学者认为,国际软法满足了不同政治、经济、文化差异的国家对国际法律规范的需求,弥补了传统国际法渊源的不足。国际软法在国际环境、人权等领域提供规则,起到规范国际行为的积极作用,国际软法为传统国际法提供辅助和补充功能,二者共同为建立法治的国际社会提供规范作用。国际软法有助于弥合现有法律制度的分歧,可以通过具体化的形式来使硬法更具有操作性,更好地实现治理的目的,为硬法的解释提供必要的辅助资料,国际软法对国际原则和规则的解释起到补充作用,有利于具体问题的处理。国际软法在实施中可以对现行国际法进行细化,也可以以适当方式对硬法做出解释,协同发挥治理功能。国际软法能够在各方利益无法调和的情况下,以原则的重申和确认继续国际法进程。在一些没有硬法的领域,国际软法可以通过提供补充性的规范来弥补硬法在创制上的缺陷,根据实践中的新变化进行调整。对于一些技术性强、复杂多变的全球性事务,通过软法弥补硬法的不足,可以为以后制定相关硬法积累立法经验。

三、如何看待国际软法的作用

(一)国际软法的定位存在模糊性

国际软法在维护国际秩序,构建和谐国际关系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正确看待国际软法的作用是如何对待国际软法的前提。目前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国际软法的作用进行阐述,表述并不一致。

一些学者认为软硬法应该并重,应实现软硬法混合之治。有学者认为,软法提供的民主协商为全球治理走得更远提供依据,但软法同时也存在缺陷,全球治理未来很可能是“软硬兼施,刚柔并进”的时代。有学者认为,软法为共同体的法治化提供了工具和路径,最终走向将是以一元为前提的软硬法混合治理之路,坚持软法和硬法地位平等、功能互补,以多种机制保证软法更好地实施2|。有学者认为,软法能够帮助经济法实现实质正义目标,经济法应该软硬兼施,集合二者的共同点实现经济法的目标。有学者认为,从欧盟的区域一体化法律治理来看,既不是纯粹的硬法治理,也不只是通过软法治理,而是采用混合治理的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强调共性、相互尊重,促进了欧盟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国际软法与习惯国际法和国际条约具有密切关系,其在国际法律秩序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际关系起到共同规范作用。

一些学者认为应以硬法作为治理的主要手段,软法作为补充。在环境、人权、经济等国际关系领域未形成严密有效的硬法体系,软法是现阶段国际秩序中的次佳选择。有的学者认为,当国家间出现严重的利益分配冲突时,为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需要选择硬法这一国际制度的设计。硬法为国际行为体设定的义务更稳固,无论是从经济成本还是声誉成本的角度看,违反硬法义务会给国际行为体带来更大违约成本。法治的社会中软法的作用不宜太大,现阶段国际秩序中软法的地位和作用是在真正的法律缺位的情况下对现状的不得已的认可,是我们的次佳选择,只有使软法与硬法相互配合,才能共同将国际秩序治理好。有学者认为,作为一种过渡性工具软法,能够更好地促进检验各种政策,但它不能为社会提供稳定基础,我们要么将软法硬法化,要么摒弃它。有学者认为,国家应该明确它们的意图以及法律和非法律之间的界限,应该减少“灰色区域”的产生。有学者认为,国际社会围绕国际气候变化,经过了由软法到硬法,再由硬法到软法的治理历程,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态势并不是国际社会所真正希望的结果。M. Byers认为,国家之间制定的硬法与非国家行为体制订的软法,在构造模式上表现为“中心——外围”。应以国际硬法为中心,以国际软法为外围,重塑国际软法的价值观取向。

有学者认为,软法在治理中具有更大的优势,应倡导使用软法之治。有学者认为,环境软法一般不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故在适宜的领域应倡导使用软法之治,以弥补硬法之治的不足,借助软法来实现环境治理方式与手段的多样性,环境软法就是环境法的未来。有学者认为,在国际法领域,某种程度上说并不存在完全符合国内法意义上的硬法,国际法领域适合软法的勃兴。此外,也有学者主张,法律作为一种调节社会关系的工具,应当根据社会关系秩序化的难易程度选择适当的法律来调整,否则会造成法治资源的浪费。即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基于领域的不同会对软法产生不同的需要,在不同的场合软法所发挥作用.的空间有所不同。

(二)硬法与软法的“中心”与“外围”关系

软体家具范文第4篇

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软实力的建设

软实力的概念虽然是近代西方教授提出来的,但在历史的发展中,每一个国家都有软实力和硬实力两方面的内涵,其中我国软实力、硬实力的条件是一直存在,并长期不断的进步与发展。

李伟提到,软实力有三个核心的要件:文化、价值观、依托于文化和价值观所形成的社会政治制度。从这三方面看,我国软实力整体建设发展的要件是十分完备的:首先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到了建国以后,发展了一整套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整个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体制,是比较完善的,如今我国还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展经济,这也是国家软实力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简言之,我国软实力的基础要件是非常完备的,基础要件也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在整体发展过程中,在硬件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软件也在不断的进步。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是相辅相成的,在一定程度上,软实力与硬实力还相互促进。

对于软实力的重要性,自古以来我国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十分深刻,《孙子兵法》中提到,三十六计中上上策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指的就是依靠软实力的影响达到自身的目的,这也说明自古时起我国就非常重视对软实力的建设。

建国后,特别是“十”以后,我国在建设软实力的过程中,坚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这也是我国软实力最核心最关键的一个要素。

不同国家都有不同的软实力,价值观也不一样,文化传统既建立在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也是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之一,这种载体承载着国家所主张的社会价值观念。

我国在建设软实力过程中所采取的举措,是依托于自身的价值观念,并对依托于这种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进行改革,使之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整体发展。

挑战与机遇并存

意识形态是国家软实力最核心的一部分,长期以来,我们不断地面临着挑战。自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出台以后,西方国家建立了一个伪命题,认为当今世界的文明只有西方文明才是最“先进”的,其他文明包括社会主义文明,包括其它发展中国家从自身客观实际和历史发展起来的文明都是“落后”的文明。基于这样的认识,观点认为这些“落后”的文明是要被西方所谓的“先进”文明所取代,这种“先进”与“落后”的文明之间会产生冲突,当然这是极大的伪命题。

李伟认为,世界上不同国家所具有的文明都是根据本国实际发展所形成的,具有符合本国实际的最主要特征,同样,社会主义的文明在当今的文明之中,是最具有普遍意义的文明思想和概念。在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和西方建立的上述伪命题下,中国软实力的发展在遇到西方所谓的“民主核心价值观念”时,就可能会产生一些冲突,这些冲突在国际上也反映在硬实力方面,软实力跟硬实力并不可分。这是我国软实力发展中,面临的一个很大挑战。

从另外一方面看,当今国际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对很多国家的软实力提出了众多新的挑战,但这也是中国软实力自身发展的一个机遇。比如,提出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并不仅仅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出发,提出形成自己独有软实力的问题,而是从国际社会的整体角度出发,把软实力对于促进整个国际社会、人类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这与我国软实力、核心价值观念密切相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也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软实力的建设发展实际上跟现实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与软实力依托的硬实力,包括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主生活的改善实际上也联系在一起。不能把软实力看成高高在上的东西,任何的软实力都是以实际问题为载体的体现,硬实力也是软实力的载体之一。

李伟说,从这个观点看,中国当前软实力的构建和发展既面临来自西方的遏制、围堵的挑战,也有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机遇,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状态。

文化对国家安全的保驾护航

文化具有传承性,文化的传承既具有符合时展的特征,也有随着时展而不符合时展的特征。文化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软实力。文化对整个国家的构成具有连续性。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都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十分重要的软实力基础,也是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念非常重要的载体。

文化是国家核心价值观念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一个载体,这个载体承载的内容会随着这个国家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发生着变化,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到了社会主义阶段,向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承载的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文化通过多种形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传播、发展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国家安全体现在方方面面,包括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过去非常重视传统安全,保障国家的领土不受侵犯,这个体现在硬实力的安全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非传统安全逐渐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呈上升态势,这种非传统安全表现的形态多种多样。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为了自身利益,通过、和平演变等一系列手段,依靠软实力对我国国家安全形成威胁,这种威胁往往通过文化的传播构成。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一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失去自身的文化传统,本国的核心价值观念也会随之失去,因为核心价值观念最重要的载体即文化载体失去了,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念也就没有了存在的空间。

文化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主席在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述中提到“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把文化安全上升为保障性层面。

李伟强调,文化安全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最核心的观念就是必须让社会主义的文化承载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而不是其他一些价值观念,这是文化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最核心的作用。

软实力的走出去需要“尊重”

整个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也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融的一个过程,在交融过程中,中国软实力建设同样也要吸收不同文明核心价值观中符合人类发展的优秀成分,这样使得中国整体软实力的发展不是处于固步自封的状态,而是不断兼容并蓄。

中华文明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包容性,这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一直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的关键要素,可以看到不同文明包括文化、宗教等诸多要素都能在中国达到一个兼容并蓄的状态。

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软实力建设要与硬实力发展的过程相适应,中国软实力的发展不是零和的过程,而是形成多赢的过程,这样才能使中国整体的软实力在国际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领先并起到带头作用,这应当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总体态势。

在提到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应如何用好巧实力软实力的问题时,李伟表示:“我个人不建议用巧实力这个概念,我们依然使用软实力这个概念,但是不能突出软实力的排他性,要体现软实力的兼容性,因为我们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必然要和其他国家软实力的载体产生碰撞。”

中国在提到软实力走出去时,使用了一个很关键的词,就是“尊重”。尊重是软实力之间结合非常重要的一个桥梁,每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软实力方面可能和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它在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可能在很大程度上符合本国的发展实际,所以说尊重然后能够互相包容,这也是我们软实力走出去的另外一个核心概念。我国不要只是单纯让自身的软实力在国际上活动,我国硬实力在国际上的发展,特别是以经济为主要形态的发展,实质上都是承载着软实力的一种体现形式,也有软实力包含在我国帮助其他国家实现共赢多赢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因此必须使得软实力和硬实力实现一种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出现一种使我国软实力与硬实力无缝对接的状态。

李伟表示,软实力不能单独的拿出来,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包括走出去,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而是为了体现一个共同的利益,共同利益本身就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所以提倡融入当地也是软实力的体现,包括通过各种合作发展形成命运共同体也是软实力的体现。软实力体现在方方面面,可以说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国家软实力的成分在里面,“我们最反对把软实力抽象的来看,抽象的来看,软实力就真的变成软的而缺乏实力的这样一个概念,所以我们必须把软实力附加到硬实力上面,附加到我们能够与现实密切联系起来的方方面面,我国与软实力相关联的各个单位、人员都必须能认识到这一点。”

我国智库应该有所作为

西方在文化方面的攻略是全方位的,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念的载体的同时,其表现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从饮食、影视、产品、生产等方方面面都有一个国家文化的表现形态。因此不要把文化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看待,文化是具体的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认清文化的本质特征之后,智库再从历史观、现实观、价值取向等方面形成研究成果,而不是单纯地发表文章进行说教。

李伟建议,中国智库在中国软实力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该从实际出发而不应该学究化的去做空洞化的理论研究,软实力的建设,要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并且不要仅从中国这个角度出发,要把中国和世界的软实力建设和发展研究结合起来,同时也要研究世界上其他国家软实力建设发展当中一些有益的可以供借鉴的经验,来为我国软实力建设的中央决策提供参考。

软体家具范文第5篇

【关键词】汉字 笔画 柔软度 个性化

1 汉字的笔画

(1)汉字笔画的概念。汉字是以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文字,“笔画就是构成汉字的点和线。所谓一笔或一画,是写字时从落笔到提笔的过程中写出的点或线,它是构成现代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1]古代文字的笔画是没有具体概念的,篆书的字形浑圆,运笔的起落没有具体的位置。直到隶书的出现,汉字中平直的笔画开始出现,但是一些汉字或者是偏旁部首等到底应该写几笔却没有准确的限制和规定。汉字笔画系统是在楷书出现后形成的,也就是著名的“永字八法”。

(2)永字八法。古人总结楷书的基本笔画和其写法有八种:侧(点)、勒(横)、努(竖)、(勾)、策(提)、掠(长撇)、啄(短撇)、磔(捺)。这八种笔画和笔法刚好可以用“永”字来集中表达,人称“永字八法[2]”,如图1所示。

(3)汉字笔画的分类以及字型构造。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5种汉字的基本笔画:横、竖、撇、点、折,又称“札”字法,即单一笔画有四种:一(横)、丨(竖)、丿(撇)、丶(点);复合笔画一种:^(折)。“现代汉字的字形构造是有层次的。现代汉字学认为整字(一个汉字)可以分解出部件,部件又可以分解出笔画。”[3]笔画、部件、整字是汉字字形处于不同三个层次上时的三个结构单位。举例说明,笔画“一”可以组合成部件“木”;部件“木”、“目”又可以组合成“相”字。笔画是三个层次的最底层,汉字的构件就是笔画的结合体。

2 汉字柔软度的设计表现

2.1 汉字的柔软度

(1)柔软度的概念。汉字由不同的笔画组合而成,这些笔画的直观视觉表现大不相同,从视觉柔软度上来看,丿(撇)、T(捺)、](竖折弯钩)等带有弧度的笔画在视觉感受上是柔软的,而一(横)、丨(竖)等没有弯度的笔画在视觉感受上则是坚硬的,由此推论出:一个汉字的柔软度就是整字中具有柔软感的笔画在总笔画数中所占的比值。

(2)基本要素(弧度):汉字柔软度的基本推理要素为“汉字弧度”。弧度的产生:①圆形大小的确立:不同汉字因笔画差异而使字体弧度即直观视觉上的柔软度有所不同。因此,不同汉字可以利用相互间笔画对比所产生的比值来确立基础元素圆形的比例大小。②弧度计算:每个汉字笔画中横、竖两类“硬感”笔画之外的其余笔画总数所占字体整体笔画数之比。该弧度比值即为汉字柔软度。举例“任”、“宋”两个汉字的柔软度,如图2所示。

“任”“宋”二字笔画比值为6:7。“任”字,笔画总数6,除横、竖两类“硬感”笔画之外的其余笔画总数是2画;故所占字体整体笔画数的百分比例为2/6即1/3,则“任”字弧度120°,即该字柔软度为1/3。“宋”字,笔画总数7,除横、竖两类“硬感”笔画之外的其余笔画总数是5画;故所占字体整体笔画数的百分比例为5/7,则“任”字弧度为257°,即该字柔软度为5/7。

2.2 汉字柔软度的表现

(1)柔软度的表现形式。通过对汉字柔软度的基本推理要素即汉字弧度的推理,将其柔软度的表现形式弧度进行相互无限连接,组成可以表现汉字直观视觉柔软度的波浪线、直线、正圆三种表现形态。其中“多”字的柔软度是1,弧度为360°,即为正圆;“王”字的柔软度是0,弧度为0°,即为直线。举例“任”、“宋”两个汉字的柔软度表现形式,如图3所示。

(2)柔软度的应用猜想。汉字柔软度由造型多变的波浪线、直线、正圆三种形态来呈现。它源于抽象的汉字,最后表现为视觉形象优美的线条,由此,不同的词语就是不同形态线条的组合。这样的组合是否可以依据具体的视觉形象即图片和其图片所传达的内容和意境来进行现有生活物件的改造――个性化家具定制?例如一张天空的图片,一首贴合其意境的诗歌《天上的街市》,将“天上的街市”五个汉字进行汉字柔软度的转换,其组合线条的表现如图4所示:“天”“上”“的”“街”“市”五字笔画比值为4:3:8:12:5。“天”字,笔画总数4,除横、竖两类“硬感”笔画之外的其余笔画总数是2画;故所占字体整体笔画数的百分比例为2/4即1/2,则“天”字弧度180°,即该字柔软度为1/2。“上”字,笔画总数3,除横、竖两类“硬感”笔画之外的其余笔画总数是0画;故所占字体整体笔画数的百分比例为0/3,则“上”字弧度为0°,即该字柔软度为0。“的”字,笔画总数8,除横、竖两类“硬感”笔画之外的其余笔画总数是5画;故所占字体整体笔画数的百分比例为5/8,则“的”字弧度225°,即该字柔软度为5/8。“街”字,笔画总数12,除横、竖两类“硬感”笔画之外的其余笔画总数是4画;故所占字体整体笔画数的百分比例为4/12即1/3,则“街”字弧度为120°,即该字柔软度为1/3。“市”字,笔画总数5,除横、竖两类“硬感”笔画之外的其余笔画总数是2画;故所占字体整体笔画数的百分比例为2/5,则“市”字弧度为144°,即该字柔软度为2/5。

3 汉字柔软度的应用(墙体书架)

本项目通过对汉字柔软度的推理分析,运用其表现形式来设计适合的墙体书架,使其能充分激活墙面的空间功能,使空间层次更加丰富并完美地彰显个人品味。

(1)个性化家具定制。是根据用户的个人喜好、空间细节,定做个性化的家具,每件定制产品都独一无二。家具定制能满足不同消费者对家具的不同个性需求,用户本身参与到设计的过程当中,同样成为家具的设计者之一。个性化家具定制不仅能满足消费者对家具使用的需求,同时也作为一种装饰品装饰着家居空间。根据对消费者购买家具时的倾向调查,“有85%的消费者在选购家具时更倾向于能够满足自己个性化需求的家具,定制家具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2)墙体书架。依照家装需求,用户可以自由提供想要展现的图片、文字等,通过用户所提供的元素,总结归纳成最贴切的汉字表达,然后将这些汉字进行柔软度设计表现,以书架作为汉字柔软度的载体呈现在家居空间中。例如,用户A提供了一张照片并告诉我们他的感受――“冬,零下一度”。如图5为“冬,零下一度”书架的数据视觉化表现。“冬”“零”“下”“一”“度”五字笔画比值为5:13:3:1:9。“冬”字,笔画总数5,除横、竖两类“硬感”笔画之外的其余笔画总数是5画;故所占字体整体笔画数的百分比例为5/5即1,则“冬”字弧度为360°,即该字柔软度为1。“零”字,笔画总数13,除横、竖两类“硬感”笔画之外的其余笔画总数是11画;故所占字体整体笔画数的百分比例为11/13,则“零”字弧度为304°即该字柔软度为11/13。“下”字,笔画总数3,除横、竖两类“硬感”笔画之外的其余笔画总数是1画;故所占字体整体笔画数的百分比例为1/3,则“下”字弧度为120°,即该字柔软度为1/3。“一”字,笔画总数13,除横、竖两类“硬感”笔画之外的其余笔画总数是0画;故所占字体整体笔画数的百分比例为0/1,则“零”字弧度为0°即该字柔软度为0.“度”字,笔画总数9,除横、竖两类“硬感”笔画之外的其余笔画总数是4画;故所占字体整体笔画数的百分比例为4/9,则“冬”字弧度为160°,即该字柔软度为4/9。根据图5和用户所提供照片的主色调,本项目设计了个性化书架――“冬,零下一度”的墙面示意图,如图6。

“星”“空”字笔画比值为9:8。“星”字,笔画总数9,除横、竖两类“硬感”笔画之外的其余笔画总数是2画;故所占字体整体笔画数的百分比例为2/9,则“星”字弧度80°,即该字柔软度为2/9。“空”字,笔画总数8,除横、竖两类“硬感”笔画之外的其余笔画总数是5画;故所占字体整体笔画数的百分比例为5/8,则“空”字弧度为225°,即该字柔软度为5/8。根据图7和用户所提供照片的主色调,本项目设计了个性化书架――“星空”的墙面示意图,如图8。

结语

建立在汉字造物观点上的汉字柔软度体系――墙体书架设计与实现,涉及了多方面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本系统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积累和完善。如以下几个需要进一步推敲和研究的方面:(1)论文只考虑了汉字构成的几项基本组成元素,并未在笔画自身弧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复杂的汉字信息仍值得进一步推理论证以不断完善,增加汉字柔软度体系分析的科学性和完整性。(2)本汉字柔软度体系只考虑了实际应用的一些基本情况,没有对墙体书架的扩展功能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故最终的体系承载物(墙体书架)在设计细节以及功能应用上也不够完备。(3)在字造物的中心观点上,本论文所阐释的汉字柔软度体系之应用范围仍有很多设想和可实现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汉字五千年》编委会编著.《汉字五千年》[M].新星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

相关期刊更多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水利厅

中国水利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广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