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采茶戏

采茶戏

采茶戏

采茶戏范文第1篇

邹福秀今年68岁,江西石城县人,她原是一位农村妇女,在石城老家办过民间灯彩剧团。20多年前,她随儿子到赣州市帮着带孙子。一个夏日的晚上,邹福秀和平常一样,忙完家务后就来到不远处的公园,和许多老年人一起唱歌、跳舞、学戏。与往日不同的是,平时教戏的老师那天情绪低落。邹福秀了解到这位老师是赣县一家民间剧团的成员,由于投资人经济困难,剧团无法维持,已经到了要关门散伙的境地,他因此心里非常失落。

不知道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驱使,邹福秀当场脱口而出:“我来办!”于是,邹福秀从一位赋闲在家带孙子的老妪,变成了赣州客家采茶剧团的团长。

20多年来,邹福秀带领剧团深入农村、厂矿、部队为广大工农兵演出,并在赣州市长期租用一个剧场,一年365天除开剧团下乡外,每天都坚持演出。赣州客家采茶剧团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民间采茶戏一面耀眼的旗帜。

“这剧团不能散。得办下去!”

缺钱,缺人,缺场地!身为团长的邹福秀每天一睁开眼就开始为着这“三缺”张罗,真是费尽了艰辛。

最让邹福秀头疼的就是找钱。1700元、500元,这两个普通的数字是剧团在赣州期间一天的开支和收入。一天两天还能够坚持,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邹福秀竟然也这样坚持下来了。积蓄花光了,她就花儿子给的养老金:养老金贴完了,她就花女儿给的旅游经费……

经费的不足还可以想方设法把家底搭进去,可人才的青黄不接则经常让邹福秀无计可施。剧团长期处于人手不足的境地,每一位成员都是多面手,这其实也是被逼无奈。剧团好不容易培养出了几个有潜力的年轻演员,他们却因为收入低等原因跑到沿海城市去打工了。由于人员流动频繁,剧团成员一直不能固定,平时保持着十六七人,最多时也不过二十余人,绝大多数人都身兼多职。团长邹福秀在没人演没人唱的时候,就自己粉墨登场。

让邹福秀操心的还有场地问题。受经费制约,剧团一直没有一个固定的排练和演出场所,为此他们在居家小院和公园排练过,也在阴暗潮湿的火车站地下室待过。他们后来在市区租下一个剧场,才有了一个固定的场所。

多年来,邹福秀带她的剧团走遍了赣南的乡间地头,看一场喜欢的赣南采茶戏已经成了许多村民们生活的一部分。看着台下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邹福秀总说:“压力再大,再辛苦,这剧团不能散,得办下去!”

“我亏的是钱。赢的是精神!”

有人问邹福秀:“这么多年来,你把自己所有的积蓄和儿女们给的旅游、养老的钱全部投入了剧团,加起来已经近200万元。可剧团一直处在亏损状态。你怎么看?”

邹福秀回答:“我亏了。百姓没亏。我亏的是钱,赢的是精神!”

5元钱,当今几乎买不到什么了。而在赣州客家采茶剧团,人们却可以买到一张门票,享受一场文化大餐。在一张电影票动辄六七十元,一张戏票动辄几百元的当下,邹福秀却一直坚持着5元的票价。她说,来看戏的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还有许多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他们赚钱也不容易。

采茶戏范文第2篇

采茶戏,顾名思义,与茶相关。明朝时期,在盛产名茶的九龙山茶区,茶农为了接待粤商茶客,常用采茶灯的形式即兴表演以采茶为内容的节目,俗称“茶灯戏”、“灯子戏”。后来,又因它的角色一般是由三人(两旦一丑或生旦丑各一名)组成,故又称“三脚戏”、“三角班”,直至20世纪中叶才统称为采茶戏。因贴近生活的戏剧内容,幽默风趣的喜剧风格,短小精悍的“三角班”体制,运用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及模拟动物形象的表演艺术,采茶戏成为我国戏剧百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山茶花。

农闲时节一到,采茶戏便上演了。每逢演出,村里张灯结彩,里里外外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不亚于过大年。没等太阳落山,放牛娃就早早地吆喝着赶牛回家,一走到村口,便扯着稚嫩的嗓门大叫:“看三角班口罗……”喊声刚息,另一处又响起同样的欢呼声:“噢――噢――看戏!”大人们在这时候也预备收工了,各家各户的屋顶上早早地腾起了袅袅炊烟。孩子们最早从饭桌上下来,口袋鼓鼓的,装满米保、番薯干。他们各自扯着父亲的衣襟。催促着上路。出发了,大人手里都拿着几根火把以备照明。孩子们走在最前头,相互追逐着,欢快的笑声惊起一声声犬吠。翻过一座幽暗的山岗,走过几段湿漉漉的田埂。人们依稀听见了喇叭、小鼓的声音,接着,你便可以看见一团红红的火光,夹杂着大人、小孩的各种喊声,那便是戏台了。戏台很简陋,在一块平地上,用几根木桩搭起,上面铺上10多块木板。幕布是浅白色的,有两顶蚊帐那么大,所以村呈人又把采茶戏称为“蚊帐戏”。

戏台下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大人们早已坐好,只有小孩子不老实,老在旁边钻来钻去,惹得大人们一声又一声地叫唤着。戏开场了,上演的是《妹子》。一些曲目大人、小孩都非常熟悉,例如《补皮鞋》《钓拐》《挖笋》《上广东》等。稍稍懂事的孩子开口就会唱“阿哥上广东呀,表妹妹”,或者“正月里,花里花朵开”和“春天马格哟嘿,春天班鸠叫哟嘿”。所以,只要台上的喇叭、二胡、小鼓、笛子、土琵琶、钹一响,全场的人都能跟着调子哼起来。半场戏下来,大人们还在有滋有味地看着,但小孩子已经伏在大人的腿上呼着均匀的鼻息。

采茶戏范文第3篇

关键词:赣西采茶戏;创新;本土特色;艺术融合

赣西采茶戏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历千百年的发展在戏曲文化领域显示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戏曲形式生动活泼,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将赣西地区的本土特色显示得淋漓尽致,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地方文化艺术形式。赣西采茶戏中的艺术形式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还彰显着赣西人民独特的精神品格的内在品质,并且为自身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1赣西采茶戏的创新

1.1丰富了原有剧目的主题意蕴

随着新时期的发展,赣西采茶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也为赣西采茶戏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物质条件,这时的赣西采茶戏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期。赣西采茶戏在原有剧目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改编,对原有的剧目《茶童哥》、《补皮鞋》等除了改编其传统的剧目外,还加入了一些新的题材,并与当地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怎么谈不拢》、《风雨姐妹花》等剧目加入了现代生活和革命历史题材。传统剧目《茶童哥》在原有的基础上还改编成为新的戏曲形式,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这些改编剧目的成功上演为赣西采茶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在继承传统采茶戏的基础上吸收新的表演艺术形式,发展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赣西采茶戏《茶童哥》由原来的民间灯彩《九龙山摘茶》演变而来,并且成为赣西采茶戏的始祖。经过大量的改编,赣西采茶戏中的茶童成为剧种的主要人物,并且对戏剧的结构进行了精简,赋予茶童形象化的人物想象。赣西采茶戏在不断的发展创新中突破了艺术难关,将小剧种的采茶戏不断突破成为大剧种的采茶戏,并且在艺术形式上不断地进行调整。在采茶戏的不断发展中,应用大戏的模式,在表演中还应用了小戏的风格和气势,连音乐唱腔也沿用原有小戏的基础唱腔。采茶戏小剧种的演出为采茶戏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并且借鉴摘茶舞、茶灯舞等艺术形式,并融合到戏曲中,更加丰富了赣西采茶戏的艺术形式。

1.2突破生活原生态的传统范式

赣西采茶戏是由当地的采茶歌和采茶舞等艺术形式发展而来的,当地的人们长期生活在山区和丘陵地区中。在赣西采茶戏的发展初期,是以当地人们的采茶生活场景为主要的表演形式,并将其作为主要的剧情和典型的戏剧事件,再现了当地人们的喜怒哀乐,十分得诙谐幽默,充满着当地人们的生活气息。赣西采茶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是半班形态,是在三脚班与大班之间的一种戏班形式,例如抚州的采茶戏、赣北的采茶戏等,他们都是在三脚班的形式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增加了小生、老生、花脸等戏剧人物。由于戏曲表演的艺人比三脚班多一半,因此被人们称为半班,半班不仅继承了原有的小戏剧的形式,又发扬了各地大班的艺术成分,表演的形式和技巧更加的完善,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力的创新和研究。赣西采茶戏不仅扩大了剧目,而且还有整本戏和台本戏,如南昌采茶戏《方卿戏姑》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戏曲表演方面一个艺人身上能够身兼多个角色。传统半班艺人具有成熟的技艺,且在表演中具有多种技能。另一个是三脚班形态。在发展的过程中赣西采茶戏吸收了大量的艺术成分滋养自己,表演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虽然形式离不开三脚班,但却具有成熟的表演艺术风格。赣西采茶戏的许多传统剧目都源自于当地的生活,与人们的生活和劳动息息相关,因此烙上了深刻的地方特色,如《板凳龙》、《补皮鞋》等都与赣西人们的生活场景密切相关,因此在群众中受到热捧。赣西采茶戏始终保留了江西采茶戏的初始阶段,生活原生态的传统范式,表演艺术生动活泼。当代的采茶戏与三脚班的传统采茶戏都有生活原生态特征,但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采茶戏中的日常生活情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代的采茶戏虽然经历了时代的变革,大多取材于人们的历史革命和生活现实,通过有血有肉鲜明的人物形象将人们的现实生活描绘得十分生动逼真,并且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1.3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推出精品力作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生活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广大农村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因此也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而出现了新的变化。戏剧作为寓教于乐的艺术形式,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戏剧反映出广大农村的变化。农村题材的现代戏创作成为赣西采茶戏的主要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戏剧风格。其中赣西采茶戏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就是《快乐标兵》。赣西作为客家民众的聚集地,又是珠三角的后花园,当地采茶戏随着时代的变化创作出许多描绘新农村生活的剧目如《榕树湾传奇》、《换亲》等,这些新创作的采茶戏剧目与现代农村的生活场景息息相关,并且故事情节都是围绕新农村建设而展开。其中赣西采茶戏的《快乐标兵》作为采茶戏的主要代表作品,将新农村的面貌描绘得焕然一新,戏剧中高歌时代的主旋律,反映出生活的快捷,揭示出深刻的社会矛盾,塑造了一批批具有鲜明形象的新农村建设代表人物。时代的发展赋予了戏剧新的任务,这也是戏剧随着时展而不断创新和完善的结果。社会历史的发展必然会带给戏剧艺术形式和主题思想的改变。这也是戏剧自身发展的一个重大的规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赣西采茶戏如何在新时代的潮流下反映出赣西地区人们新的生活面貌,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真实地将现代人们的生活场景真实地反映出来,是赣西采茶戏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无限动力。

2赣西采茶戏与本土特色融合的表现

2.1赣西采茶戏具有浓郁的客家风味

赣西采茶戏主要以赣西的民歌小调为基础,在逐渐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唱腔,其中最为独特的要数采茶戏中的衬词。衬词的唱腔妩媚,将客家人们在山间劳动的神情、动作以及山间动物的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赣西采茶戏以其独特的山间乡民创作的茶味芳香小戏为主,这也是客家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衬词作为赣西采茶戏的重要艺术特征,主要是通过衬词来达到烘托氛围,制造情绪的作用,从而保持整个赣西采茶戏在结构上保持完整和均衡。同样衬词还有增加节奏感和律动性的作用,在采茶戏中能够将氛围功烘托得更加热烈。衬词大多来源于赣西地区人们劳动中的口语词,如啊、呀、哎呦等,与客家人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也是赣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口语词,充满浓郁的客家生活气息和赣西地区的地方特色。赣西采茶戏中的角色被称为两单一丑,也就是三脚班的主要艺术形式。小旦主要是由淳朴的农村人扮演,并且与丑角构成矛盾关系。赣西采茶戏中传统的曲牌共有200多个,并且根据不同的强调和风格分为三腔一调。其中茶腔是赣西采茶戏的主要声腔,且取自于赣西的民间地区。定弦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戏剧冲突比较明显,人物的情感出现深刻的变化,并且唱腔独具一格。

2.2赣西采茶戏具有赣特的审美追求

赣西采茶戏作为赣西地区的主要艺术形式,也是赣西地区人们精神娱乐活动之一,代表着赣西地区民众的审美追求,反映赣西地区人们的情感和精神个性,因此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赣西采茶戏集中表现了赣西地区人们的人性和美德,反映出赣西地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淳朴的性格特征。如赣西采茶戏中的《茶童戏主》主要讲述的是淳朴善良的茶童为乡亲们打抱不平的故事,歌颂了茶童美好的品行。赣西采茶戏在理想追求和人生观上并没有文学作品那样直抒胸臆,而是通过自身独特的艺术形式将赣西地区人们的价值观表达出来。赣西采茶戏在讴歌高尚品德同时,也在用高度的戏剧夸张手法将丑恶的面貌公布在大庭广众之下。如《试妻》就表达了对恶势力的揭露,从而达到弃恶扬善的目的。赣西采茶戏从审美角度看并不是单纯地抱着审美理想,而是从赣西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怀出发表达一种悠然自在的审美情怀,满足不同层次的审美需求。赣西采茶戏的审美价值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外在的表演形式也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矮子步。矮子步是赣西采茶戏运用人们日常的采茶生活演变而来,模拟采茶负重的情景,在腰间挂着老虎头鲤鱼,通过四肢的动作展示其中的情感,根据不同的节奏变化,将动作和戏剧的音乐两者统一起来,给人给视觉和听觉的审美享受。矮子步动作十分欢快,并且从童年步子学起,人们被这种童真所感动,忘掉一天的疲劳。赣西采茶戏中的小调分为多种表现形式,并且作为赣西采茶戏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化形态,保持了自由活泼的艺术形式,又能够真实地反应出赣西地区人们的生活场面,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3结语

赣西采茶戏作为一个重要的戏曲流派,在赣西地区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和传承,随着时代的变迁,赣西采茶戏也在不断地创新自身的艺术形式和表演内容,但无论怎样创新总是与赣西本土的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始终带着赣西本土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艺术色彩。因此研究赣西采茶戏有助于更加深刻地了解赣西地区的艺术形式和本土特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雪玲.民间“丑”的意趣和乡土“美”的升华--从赣南采茶舞的化丑为美说起[J].民族艺术研究,2015(3):73-80.

[2]王月琴.福建客家擂茶民俗文化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13):29-30.

[3]邬伟魁,陈繁华,严倩茹等.梅州客家民间医药研究概述[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2):3984-3987.

[4]商虎,郭雅玲.我国茶叶标准化进展及面临的问题[J].福建茶叶,2010,32(6):2-6.

[5]刘秋彬.鉴尝茶叶,首重风韵[J].福建茶叶,2014,36(3):35-36.

采茶戏范文第4篇

摘要 九龙山采茶戏是由起源在赣南安远九龙山的采茶歌舞《茶篮灯》发展而来,是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的采茶戏种,是客家人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富有人文内涵的民间民俗艺术形式。九龙山采茶戏的诞生过程在客家人当中广为流传,它对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客家人的历史和现状、研究赣南采茶戏对客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与九龙山采茶戏的艺术特色两个方面进行探索性分析。

关键词:赣南 九龙山采茶戏 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

一九龙山采茶戏的历史渊源

九龙山采茶戏是由起源安远九龙山的采茶歌舞《茶篮灯》发展而来,它是在当地民间灯彩和采茶歌舞的基础上形成为戏的,其产生和流传具有悠久的历史。

九龙山采茶戏始于采茶,源于安远九龙山。《中国戏曲志・江西卷》载:“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省影响较大的一个剧种,据考,它是明末清初起源于赣南安远县九龙山。”又据《中国音乐词典》(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记载:“赣南采茶戏,形成较早,流行地区也较广,是由九龙山一带的茶灯戏发展而来。先是二旦一丑的三角班戏。清乾隆(公元1736-1735年)时,已盛行于赣南,流传于广东东部、北部及福建西部。”

九龙山,又称九龙嶂,界于粤、赣两水之间,西接归美山,东连鸡笼嶂,是安远县城南东西向的主要高峰,又因山上长有九棵特别甘美的红花茶树,故名九龙。相传唐朝玄宗年间,宫廷乐师雷光华和宫廷歌女产生爱情,犯了宫禁,于是相携逃出宫廷,随同中原汉民辗转南迁,经过安远县九龙山麓,便隐居在此开荒种茶,改姓为田。由于雷光华能歌善舞,农事之余便不忘所好,教茶农唱采茶歌,将采茶劳动动作与采茶歌糅合在一起,又受盛行茶区的马灯、龙灯等民间灯彩的影响,编演成了歌舞结合的民间灯彩――采茶灯,亦名茶篮灯。这就是赣南九龙山采茶戏的起源。当然,一般认为采茶戏于明代中叶才开始流行于民间,而且明朝时安远九龙山所产之茶就有“香清色碧而味厚”之誉。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在他的一首即事诗里,有“僻坞春风唱采茶”的吟唱。可见那时,在偏僻的乡村,已有“采茶”的演唱。汤显祖还有一首题名《看采茶人别》赠别的诗,更能说明当时“采茶”的发展情况:

粉楼西望泪眼斜,畏见江船动落霞;四月湘中作茶饮,庭前相忆石楠花。

从诗中吟咏情景看,所赠别的“采茶人”,不是指从事采茶劳动的人,而是指从事唱“采茶”的职业艺人。这艺人在“采茶”的演唱艺术上可能已有相当的造诣,才有可能受到名人汤显祖的如此眷注。可见采茶戏已在当时的民间有了深厚的基础,否则是不可能有这样的职业艺人的。

至清康熙、雍正年间,九龙茶被取作贡品。安远九龙山是当时江南主要茶区之一,每年阳春三月,赣、粤、闽等各地茶商云集于此。茶女采茶时喜欢联唱《十二月采茶歌》,受当地马灯、龙灯等民间灯彩的影响,增加茶篮、纸扇等道具,于是采茶歌与当地民间灯彩相结合,演变成了歌舞结合的民间灯彩――采茶灯,也称《茶篮灯》。经过历代艺人不断的演绎和不断充实提高,《茶篮灯》改为姐妹对唱、茶童穿插其间的表演形式,这个节目名为《姐妹摘茶》,其内容表现姐妹二人上山采茶,手持茶篮,边歌边舞,茶童手摇纸扇,插科打诨。经过历代艺人不断地充实与创新,由《茶篮灯》发展成为具有简单故事情节和人物的“采茶小戏”,表演时因为人物只有二旦一丑,所以俗称“三角班”,它是九龙山采茶戏最早的戏剧模式。“三角班”从山上到山下,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发展成为今日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戏曲――九龙山采茶戏。

安远历史悠久,据枫树岗和赤岗岭出土的石器证明,早在夏商时代已有先人在此生活。据史料记载,南朝梁以前为雩都县地,南朝梁大同十年(公元544年),于安远水南别置县,因水而名安远县,后几经废置,至今有1460多年的历史。居民多为客籍,均操客家方言,热情好客,讲究礼仪,崇尚山川,勤劳朴实。县辖地东毗会昌、寻乌县,南邻定南县,西连信丰县,北接于都、赣县。全县现有人口35万人,总面积2375平方公里。安远县地形东西狭南北长,处南岭山脉的延续地带,境内山岭纵横交错,有九龙嶂和凉伞岽两个山系横卧其中,将全境隔为南、中、北三个自然区域,峰峦叠翠,溪涧泻清,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乡土语言、人情风俗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九龙山采茶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和发展的。

采茶形成的歌舞逐渐在九龙山演绎成采茶戏,而且观众越来越多,采茶艺人开始在九龙山周围演出,后来遍及全县。赣南采茶戏发展最盛的年代,是在清代康、乾年间,关于当时群众在观看采茶时的狂热程度,有一首《南安吟》描述得极为详细:“采茶歌,村童扮作妖娥。周历乡里寻瑶,回眸一盼巧笑。纨绔子弟争打彩,持杯谑浪肆摩挲。可怜铁石燕泣口,蚩民生计下煤窝。满面烟灰十指黑,出看采茶也入魔。辛苦得钱欢乐洒,囊空归去,学得‘阿妹’一声?。”

同治年间(1867年至1874年),固营堡坳下有“周流长”采茶戏剧班;民国13年(1924年)固营堡刘德朋组办“采霓堂”戏剧班;民国21年,重石仕湖赖良球组办“和顺堂”采茶戏剧班。各采茶戏班活跃在安远、信丰、于都、赣县、定南等地。几百年来,勤劳智慧的客家人将生动的劳动语言演变成了如今欢快、明丽、优美、独特的九龙山采茶戏。采茶戏因茶而生、因茶而歌、因茶而戏,在客家人当中广为流传。

二九龙山采茶戏的艺术特色

1风格特色

(1)行当特色:九龙山采茶戏没有帝王将相之类的角色,也没有青衣、马刀旦之类的行当,主要是丑、旦两行。从明末清初三角班的形成到现在,一直保持着一旦、两丑,丑、旦当家的局面。

(2)服饰特色:没有帝王将相的官衣蟒袍,没有金枝玉叶的凤冠霞帔,是九龙山采茶戏的一大特色。生、旦、丑主要行当的服饰,包括老生、老旦、彩旦等行当,纯属是客家人生活服饰艺术的再现。

以下为采茶戏茶女服饰:

衣:桃红色,领、襟、袖口镶花边光片,袖口白色。

裤:春绿色,脚口贴花边。

裙:墨绿绒,裙下面镶有花和光片。

鞋:布鞋,白底花面。

帽:用一般草帽或绣花,挂缨布帽均可。

头饰:一般农村女青年,单辫发式,插上绢花、银钗之类,佩带上珠练。

道具:茶篮――用篾扎,彩纸糊成;彩扇――用彩绸制作。

(3)剧目特色:一类属灯戏(或叫灯腔戏、灯子戏),一类属茶戏(或叫杂套戏、三脚戏)。

2音乐特色

九龙山采茶戏的舞台语言是安远当地客家方言,它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融民间口头文学、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很少正剧和悲剧。题材上多以下层群众,尤其是手工业者、艺匠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尤其又以男欢女爱的戏情所占比重为大。其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兼有路腔和杂调,俗称“三腔一调”。伴奏均为民间乐器,以“勾筒”(属胡琴类)为主奏乐器,通常使用两把,一把正弦(定弦2-6),一把反弦(定弦1-5),加入竹笛和弱拔乐器,唢呐偶而用之;打击乐器沿用《茶篮灯》的,有皮鼓、梆子、大锣、工锣、铙钹等。其表演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小丑、小旦两个行当,曾有“三角成班,两小当家”之说。

(1)茶腔:这是九龙山采茶戏音乐中的主腔之一,其音乐优美、悦耳动听。有牡丹调、上山调、长歌、红绣鞋、芒冬雕子等曲调。

(2)灯腔:主要是各种灯彩音乐曲牌和《九龙山摘茶》一剧的音乐。特点是曲调进行的起伏很大,音调粗犷高亢,热烈激昂,节奏鲜明,舞蹈性强,加上唢呐和打击乐的伴奏,能营造非常欢快热闹的气氛。有茶童调、茶童上路调、报茶名、看茶、四季牡丹等曲调。

(3)路腔:此腔特点是轻松愉快、喜悦活泼、诙谐风趣,常与“茶腔”曲牌同在一个剧中使用。有二韵、三韵、新年酒、哨妹子、南京鼓、眉弓调等曲调。

(4)杂调:是戏中采用的插曲性质的民歌小调或来自其他剧种的一些曲牌。有敬酒歌、送水粉、送金钗、桃子花开等曲调。

3舞蹈特色

(1)别具一格的“矮子步”:“矮子步”是生角与丑角的主要表演技巧。有高、中、矮三桩之分,丑角多用于矮桩。“矮子步”的形象特征是原始“登山步”的外形模拟。由于茶农上山采茶,到低矮的茶丛中,以及在狭矮的茶棚里炒茶,都是一个双腿弯曲的劳动过程。这种由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所形成的“矮子步”,成为九龙山采茶戏表演艺术较为鲜明的外部特征,加以舞蹈艺术性的美化,是丑中见美的典范动作。

(2)风格独特的“单袖筒”:“单袖筒”也是生角与丑角“腕力为主臂为辅”的表演技巧之一,素有“长袖善舞”一说。它的来历是旧时茶农出门劳动,腰上都系一根腰带,有时解下来擦汗,有时搭在肩上挑担等生活动作演变而来。

(3)灵活多变的“扇子花”:“扇子花”是生、旦、丑角皆备的动作之一,分“单扇花”、“双扇花”。“单扇花”生、旦、丑通用,“双扇花”多用于旦角。

4动作特色

采茶戏小丑的表演动作是根据茶山动物的形体运作摸拟而成,独具特色。有“蜻蜓点水”、“画眉跳架”、“猴子洗脸”、“乌龟扒沙”、“拐子撒尿”、“狗牯摆尾”、“乌鸦晒翅”等,为小丑表演人物、表现内容提供了载体。还有表现各式人物、不同环境、不同情结,反映人物各种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的,有“水蛇穿草”、“雄鸡睡觉”、“公鸡啄米”、“老鹰展翅”、“小猴望月”、“猴子抓痒”、“龙头凤尾”、“乌龟缩头”、“引狗上前”、“拉牛上坡”、“牛牯耸肩”、“牛崽踹蹄”、“猴子滚球”、“鸭妈抖翅”、“猫公洗面”、“饿狼寻食”、“猛虎下山”、“蝴蝶采花”等。

赣南安远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方言简说、风俗民情、民谣谚语、戏曲灯彩、风景名胜、传说故事、风味小吃、山歌情歌、楹联诗词等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底蕴。采茶戏的灯腔和茶腔都是“徵调”,方言字调都是平上去入四声。在九龙山采茶戏节目创作的历史进程中,大量地方内容的语言词汇,或情趣、或朴实、或幽默、或诙谐、或生动,成为其文化艺术的一大特色。赣南的客家山歌民谣、谚语俗语等成为九龙山采茶戏唱词字句的主要源泉。

九龙山采茶戏的声腔唱腔在表演中表现出来的艺术个性,与赣南方言和赣南地方戏的声腔乐调是分不开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字调和乐调和谐配合,使得戏曲演唱达到更加抑扬顿挫,动听悦耳的效果。许多名誉全国的作品,如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的“送郎当红军”、“麻窝草鞋一双”、“八月桂花遍地开”、“十送红军”;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小小竹排江中游”、“映山红”以及大型音乐史诗《长征组歌》中的许多乐曲,都是根据采茶调改编而成的。其优美的旋律婉转流畅,长唱不衰。

安远民间戏曲九龙山采茶戏,以其独特鲜明的艺术特色传承至今,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极其深厚的群众基础,作为中华民族民间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如今,安远民间依然保留着九龙山采茶戏这种古朴的原始表演艺术,每逢喜庆节日,特别是春节期间,九龙山采茶戏便巡回于乡村及周围县乡演出,深受群众欢迎,这对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对进一步研究赣南采茶戏在客家文化中的形成和发展,科学把握客家人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深入理解赣南客家文化的艺术特色和丰富内涵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庚任总主编:《中国戏曲志・江西卷》,中国ISBN中心,1999年版。

[2] 黄瑞图,欧阳铎:《安远县志》(同治版),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3] 缪天瑞、吉联抗、郭乃安主编:《中国音乐词典》,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采茶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南昌采茶戏;存在问题;继承与发展

一、关于南昌采茶戏的介绍

南昌采茶戏是流行于中国华东地区赣中的一个古老的剧种,是我国传统戏曲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统唱腔属于民歌体,与曲牌体结构形式较为接近。戏曲素材主要来自于民间,当地的民歌,小调,灯彩音乐。南昌采茶戏的声腔系统是由灯歌小调、专戏专曲、采茶本调融合形成的,南昌采茶戏演唱的主要声腔有正调和杂调之分。正调包括下河调、本调、凡字调; 杂调有高腔、鱼鼓及民歌小调等。

写农村、演农民是赣南采茶戏的传统,其中较有影响的南昌采茶戏分别是取材于南昌本地真实故事的的《鸣冤记》《花轿记》《南瓜记》《辜家记》,被合称为“南昌四大记”。

二、南昌采茶戏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作为一个地方剧种,南昌采茶戏在全国的地方戏中虽然只是小有名气,而在南昌本地却是广为流传,被当地人民津津乐道的。由于它的故事情节就是来源于民间百姓生活,故事内容的生活化气息很浓、表演形式幽默诙谐、唱腔朗朗上口、身段载歌载舞,是南昌周边地区的观众最熟悉、最爱看、最亲切的家乡剧种。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观众对审美和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南昌采茶戏逐渐经受着与流行和新潮流争舞台的考验,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市场危机,日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南昌采茶戏目前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包括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缺乏年轻演员和剧团人才的引进。剧团最年轻的演员是1984年招的文艺学校的学生,二十多年来未引进各行专业人才。由于缺少新鲜血液的输入,剧团乃至整个剧种将有可能面临萎缩和停滞不前的威胁。二是经济的问题,剧团的专业人员报酬不高,剧团经济现状时有出现拮据的状况,设备陈旧、人员老化、人才短缺、作曲、舞美设计和道具制作等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民营剧团剧目单调、新剧目的创作又受到资金的限制而略显粗糙,由于资金引起的人员和器材,道具到剧本的危机,影响了南昌采茶戏专业演出的市场效果和社会反响。最后是市场的问题,南昌采茶戏虽说有戏迷,有欣赏市场,但作为欣赏和观戏主体的农民由于农忙和生活不富裕的原因,演出价格提不上去,导致演出的经济效果并不乐观,市场难以继续扩大。

三、南昌采茶戏的的未来发展

在新时期,改革是使包括南昌采茶戏在内的所有大小剧种想巩固并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

改革要循序渐进,而不能一蹴而成。有继承有发展才不会与现实脱节。传承和振兴南昌采茶戏,需要戏曲艺术工作者及社会各界力量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要把采茶戏当做“文化名片”来打造,积极动员社会各界为振兴南昌采茶戏贡献力量。

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集剧本、导演、音乐、演员(不同行当)、乐队、舞台美术、灯光音响设计等为一体,只有在最完美的配合下,才能达到最完美的艺术境界,缺一不可;首先考虑的应是观众需求、观赏价值、艺术品位、社会效益。要追求艺术的真、善、美,以求达到寓教于乐的精神文化境界。其次是出戏、出人、出成效。在稳定的基础上,对传统剧目进行重新包装,融进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同时,创作出讴歌新时代文明、和谐、贴近社会的新作品,让它们被老戏迷以外的更多观众所接受中国的农村就是一块最大的市场,农民就是南昌采茶戏的忠实观众。综上,南昌采茶戏的未来发展主要是以以下三方面为主:

1.重视人才的培养

南昌采茶戏要发展,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关键。要不断引进年轻的专业的戏曲工作者,给南昌采茶戏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以更贴近农民生活和受众市场。加紧对南昌采茶戏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剧种的宣传和教育,以利于南昌采茶戏的未来发展。

2.重视与其它产业的结合

采茶戏剧团要重视并不断整理自己的传统剧目,传承一些相应的表演程式,发挥这个南昌采茶戏写现代农村、唱现代农民的剧种优势,体现剧种音乐特色,保留一些精彩唱段。同时南昌采茶戏将走出市场,并开拓新的市场,与其它产业向连接,包括将南昌采茶叶的振兴与赣南、赣中日益发展和昌盛的旅游业紧密联系起来,利用一切交通工具和各旅游景点,大力旋床南昌采茶戏等地方戏曲,以扩大剧种的影响力和培养新的观众群体。南昌采茶戏的未来发展之路,还要与大众传媒紧密结合,在计算机网络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南昌采茶戏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节目广泛而紧密的结合,开辟戏曲类栏目,也是南昌采茶戏在新形势下振兴和改革的必有之路。

3.重视巩固农民市场

南昌采茶戏的未来发展,要在继承传统经典的基础上,不断发扬采茶戏的优势。要在不断巩固农民市场的前提下,开辟更多的观众。在表演艺术和音乐上,南昌采茶戏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把传统程式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编排了现代剧目,免费送戏下乡,接农民进城看戏。采茶戏剧组与爱好采茶戏的个体经营者合作,把传统戏制作成光碟,投放市场,赢得市场氛围。通过赛事和媒体来加强宣传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同时,南昌采茶戏剧团要多与其他地方的戏曲协会进行交流,通过举办专题戏曲会演、评演及各种赛事,有效的提高了南昌采茶戏的知名度以促进南昌采茶戏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志·江西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8.10.月

相关期刊更多

财政监察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中央企业会计学会

影剧新作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中国茶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