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采莲曲白居易

采莲曲白居易

采莲曲白居易范文第1篇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

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

洗清秋。去年长恨拏舟晚,

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

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怨王孙】 宋·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 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荷花媚 荷花】 宋·苏轼

霞苞电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

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

每怅望、明月清风夜,甚低迷不语,

妖邪无力。终须放、船儿去,

清香深处住,看伊颜色。

【咏芙蓉诗】 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 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 待我泛红光。

【衰荷】 唐·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阶下莲】 唐·白居易

叶展影翻当砌月,花开香散入帘风。

不如种在天池上,犹胜生于野水中。

【残莲花】 唐·崔橹

倚风无力减香时,涵露如啼卧翠池。

金谷楼前马嵬下,世间殊色一般悲。

【莲花】唐·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黄子陂荷花】 唐·唐彦谦

十顷狂风撼麴尘,缘堤照水露红新。

世间花气皆愁绝,恰是莲香更恼人。

【秋池一枝莲】 唐·郭恭

秋至皆零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随风。

【莲花】 宋·杜衍

凿破苍苔作小池,芰荷分得绿差差。

晓来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

【鸡叫子荷花】 宋·张耒

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

水宫仙子斗红妆,轻步凌波踏明镜。

【池莲】 金·完颜畴

轻轻姿质淡娟娟,点缀池园亦可怜。

数点飞来荷花雨,暮香分得小江天。

【夏歌】 南朝·梁·萧衍

江南莲花开,红光照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莲曲二首 (其二)】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催园辅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

【莲花坞】 唐·王维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

开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白莲】 唐·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

【采莲曲】 刘方平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采莲曲】 陈去疾

粉光花色叶中开,荷气衣香水上来。

棹响清潭见斜领,双鸳何事亦相猜。

【采莲】 五代·孙光宪

菡萏香销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雨中荷花】 宋·杜衍

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

一阵风来碧浪翻,真珠零落难收拾。

【题败荷】 元 ·王翰

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采莲歌】 清·王鸿绪

采莲江水滨,荷花照脸新。

莫愁西日晚,明月解留人。

【采莲贡(其二)】 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秋池一株莲】 隋·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

【芙蕖】 晋·陆云

采莲曲白居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白居易;琵琶艺术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随着燕乐的繁荣兴盛,琵琶音乐也迎来了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有人统计,《全唐诗》中以琵琶入诗的有一百多首作品,在白居易诗作中涉及到琵琶内容的就有十多首。这些琵琶诗不仅反映出诗人对音乐文化的深入理解,在琵琶演奏技巧、琵琶艺术欣赏等音乐美学上的极高修养,也折射出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一定轨迹。这些诗篇词句,足我国文学艺术的丰富遗产,也是民族音乐的宝贵财富。

琵琶为抱弹类乐器,有直项琵琶和曲项琵琶之分。从白居易《琵琶行》诗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可以看出琵琶女怀抱的是梨圆形的曲项琵琶。曲项琵琶在唐代的弦数有两根到八根不等,五根以上的冠以弦数作区别,或直称弦数,唯四弦琵琶不以弦数而直称琵琶。白居易写过许多琵琶诗,对四弦琵琶称为琵琶,对五弦琵琶却称为“五弦”。如《春听琵琶兼简长孙司户》描写的是“四弦不似琵琶声,乱写真珠细撼铃”,《五弦》描写的是“赵叟抱五弦,宛转当胸抚”,在《五弦弹》中,对每根弦都作了具体描述:“第一第二弦索索,秋风指松疏韵落;第三第四弦冷冷,秋鹤忆子笼中鸣:第五弦声最掩抑,陇水冻咽流不得”。

唐代琵琶制作,选料要求很高,制作精细,工艺考究。琵琶头部多以硬质黄杨木或红木制作,弦轴亦用牛角或象牙精雕而成,腹部面板蒙以桐木或柏木面板,面板上粘有品和复手,也多以牛角刻制。有时琵琶琴背上或镶嵌贝壳、金饰,使它既是一件实用乐器,又不失为一件工艺品。我们从白居易诗中大致可以看出唐代琵琶制作与装饰工艺的风采:“珠颗泪沾金捍拨,红妆弟子不胜情(《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银花凿落从君劝,金屑琵琶为我弹(《送春》)”。从白居易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出于美观上的需要,琵琶弦也常常被染成红色:“正始之音其若何?朱弦疏越清庙歌(《五弦弹》)”。

唐代燕乐的兴盛,为琵琶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由于长期演奏的积累,在燕乐歌舞音乐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一批具有艺术魅力的琵琶独奏曲,仅白居易诗中记载的就有十多首,最著名的要数《霓裳羽衣曲》。白居易在《早发赴洞庭舟中作》中说该曲“出郭已行十五里,唯消一曲慢霓裳”;在《霓裳羽衣歌》中说该曲“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中序擘瞻初入拍,秋竹吹裂春冰坼”。该曲原为大型歌舞曲,后改编为琵琶独奏曲。传说乐曲是开元年间唐玄宗创作的,描写唐玄宗游月宫时见到嫦娥的故事。据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和微之》记载,全曲共分二十六篇(段),由散序(六篇)、中序(十八篇)、曲破(十二篇)三部分组成。散序的六篇全是自由节奏的散板,中序是一个慢板的抒情乐段,中间由慢渐快。曲破以舞为主。白居易在《卧听法曲霓裳》中称“朦胧闲梦初成后,宛转柔声入破时”,

在《霓裳羽农歌》中称“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白居易在许多诗中也反复诵吟:“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霓裳羽衣歌》);“永徽之人舞而咏,法曲法曲舞霓裳”(《法曲一美列圣,正华声也》。除此之外,影响较大,唱得较多的,还有《六么》、《凉州》等曲子。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六么》,又名《绿腰》、《录要》、《乐世》,原为唐代大曲之一,由康昆仑改编为琵琶曲,也是一首一般乐工,乐伎都能演奏的抒情曲子。白居易在《杨柳枝》中写道:“《六幺》《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凉州》又名《王宸宫调》,也是一首由歌舞音乐《凉州大曲》改编而成的琵琶曲。白居易在《秋夜听高调凉州》写道:“促张弦柱吹高管,一曲《凉州》入沉廖。”在《题灵岩寺》写道:“今愁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可见《凉州》在当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除此之外,《略略》、《蕤宾》、《散水》等,也是当时十分流行的琵琶曲。这些曲子在白居易的诗中也经常出现。在《听琵琶妓弹略略》中写道:“腕软拨头轻,新教《略略》成。四弦千遍语,一曲万重情”;在《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写道:“《蕤宾》掩抑娇多怨,《散水》玲珑峭更清”。

琵琶是以演奏手法命名的乐器,古代称作“批把”,最早见于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日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这就是说右手向前弹叫批,右手向后拨叫把。白居易诗中描写琵琶弹拨技巧的诗句很多,如《琵琶行》中的“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所谓“当心画”,相当于现代琵琶演奏时“扫弦”,即用拨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产生和声效果,使之具有“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的声响效果。再如《听琵琶妓弹略略》中的“腕软拨头轻,新教略略成”,《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中的“珠颗泪沾金捍拨,红妆弟子不胜情”,《琵琶》中的“弦清拨剌语铮铮,背却残灯就月明”等,都是描写琵琶弹拨技巧的。据史料考证,唐时的琵琶演奏尚用拨子,后来才发展成用手弹奏,演奏技巧也随之丰富,常见的右手技法有弹、挑、勾、抹、剔、提、摘、滚、扣、扫、拂、分、轮等,左手主要有吟、揉、带、打、推、拉、颤等。白居易诗中较常见的演奏技法就有“拢”、“捻”、“抹”、“挑”等。诗人在《琵琶行》中写道:“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这里所谓的“抹”和“挑”是直径琵琶和曲项琵琶所共同使用的演奏技法。而“拢”和“捻”却是曲项琵琶左手所特有的演奏技法。“拢。’是指左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后世称为“推”;“捻”指左手指按弦在柱(今名“相”和“品”)上左右捻动,后世称为“吟”和“揉”:“抹”是右手向左拨弦,后世称为“弹”或“挑”;向右拨弦,后世称为“挑”。

唐代琵琶演奏技艺超群,高手如林。唐代段安节所撰《乐府杂录》中记载的就有段善本、曹刚、曹善才、裴兴奴、康昆仑、重莲、雷海清、赵璧等人。一些演奏名家的踪迹在白居易诗中多可窥见。曹刚,原为西域昭武九姓的曹国人,世居长安。据《乐府杂录》记载:“曹刚善运拨,若风雷,而不事扣弦。兴奴长于拢捻,不拨稍软。”所以当时有“曹右手,裴左手”之说。白居易抓住这一特点,在《听曹刚琵琶兼示重莲》诗中写道:“拨拨弦弦意不同,胡啼番语两玲珑。谁能载得曹刚平,插何重莲衣袖中。”意思是说当时另一位琵琶演奏家重莲,应多向曹刚学习,演奏就更为完美了。曹刚的父亲曹善才,也是一位琵琶高手,一流乐师,曾在宫廷担任乐师,传授了很多学生,原名不详,因声誉极高,人们称他为“善才”。从白居易《琵琶行》中“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的诗句中,可以看出曹善才在琵琶乐坛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和重要的地位。在《听李士良琵琶》、《五弦》和《五弦弹》中,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形象地

描述了琵琶演奏家李士良、赵璧的高超技艺。

在白居易诗歌中,琵琶演奏的高超技艺主要是借助比喻、通感和衬托这几种手法表现出来的。

在《琵琶行》中,诗人对琵琶乐声的描写精彩至极。“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疑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诗人运用形象思维,对琵琶的弹奏技巧作了绘声绘形的描绘,将无形的音乐,用众多生动的比喻,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产生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这里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流转花间的间关莺语,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心动魄。在一声“裂帛”般的声响之后,一切都归于静寂,惟有秋月映照江心。似乎同音乐没有关系,其实不然,正是刹那间宁静所构成的音响空白,给读者留下了回味无穷的广阔空间,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果效。在这里,诗人既写乐声和弹奏技艺,又写音乐旋律中所包蕴的心理感受,而且将三者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达到了“四弦千遍语,一曲万重情(《听琵琶妓弹略略》)”的艺术效果。

采莲曲白居易范文第3篇

康有山

灼灼荷花瑞,

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

双影共分红。( 散文网: )

色夺歌人脸,

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

况复两心同。

这是隋-杜公瞻的《咏同心芙蓉诗》。杜公瞻:隋代文学家,中山曲阳(今河北保定一带)人。隋卫尉杜台卿侄子,官安阳令。台卿仕隋文帝为著作郎,曾著《隋书本传》齐记二十卷。而杜公瞻为宗懔《荆楚岁时记》作注,后来,《荆楚岁时记》和杜公瞻的《荆楚岁时记注》一起流传,人们习惯上仍将其称作《荆楚岁时记》,从而使南北朝后期中国南北方的岁时风俗荟萃于一书之中,对中国岁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咏同心芙蓉诗》是杜公瞻通过描述荷花、歌颂荷花、赞美荷花,表达了对荷花的热爱。全诗八句40字,把荷花的色、味、情、态、品、性、神、韵表达得淋漓尽致,是自古至今在咏赞荷花诗文中难得的精篇佳品。

千百年来,荷花以她独有的魅力、高洁的品位、空灵的妍丽、超凡的气质、琼洁的神韵和无与伦比的典雅,为历代诗家文杰所倾倒。在那天与水,月与荷、神境与仙乡、美与爱、梦幻与期待之间,曾经有着多少痴心与感动,那种凄迷与陶醉,曾令多少人发出梦呓般的追求与祈愿?

在那娇美与端庄、俏丽与优雅、迷人与高洁之间,曾经有过多少萋迷与留连,在岁月飘廻荡漾的梦幻中,牵着已逝时光的契阔,舒放着含蓄深情的笑靥,在时光流转的潆洄中,在诚挚与深邃、明晰与朦胧、爽朗与缠绵之中变幻着情致,绵亘着那无与伦比的辉华。

她的玲珑与剔透、雍容与淡定、幽远与旖旎之间,依然饱浸了百代千秋的钟灵毓秀。那吸尽了岁月山光水色的风流淡雅,阅遍了沧海桑田的人世浮沉,在豁达与倾心、深情与炽烈、忘我与无私的痴恋中,陶冶了她那高古飘逸的情调。

灼灼荷花,洋溢着吉祥和幸福的笑脸,散洒着沁人的艳色香息,喷发着鲜艳与圣洁的风采。她象征着幸福和吉祥,预示着深情与美好。

荷花有如含蓄又热情的青春少女,酷似古往今来的美妙佳人,更像是凡间尘海中那些红粉佳丽。夏日里,那灼灼的荷花,溢放着迷人的光华,展现着她那高辉混融的情趣,释放着她那囊括四海的魅力。在月色下,那亭亭如盖的翠叶,托举着耿碧辉煌的荷花,为尘世祈送着美好的祝愿。她们看着天、听着风,浴着水,畅叙着古今中外的成败兴亡,畅忆着古往今来的沧桑变幻,畅想着无限美好光辉的未来,品论着世间的善恶良莠。只因她们有着磊落宽阔的胸襟,优雅庄重心怀,多姿多彩的曼妙,所以无休止地倾心尽意地向着凡间铺陈着万紫千红的锦绣。

荷花是水宫仙子,人们把凌波仙子的美誉送给她,她受之无愧。你看,在池渚湖泽中,秋水莹玉,澄碧无漶,天蓝如涮,天上轻云迤逦,天光水色交相辉映,把世间妝扮得宛如梦幻,就是在这样的地方,莲踏着轻盈的妙步,凌着水天罗幕,履着琼香玉鉴似的碧波,摆动着她那窈窕婀娜的身姿,款款走来。她似曼曼佳人遗世独立,又似水宫中的绝代仙姝破水而出。她是圣洁的女神,馥郁的浓香在她的身旁缭绕。她那似涤涮了人们五腹六脏的馥郁,轻漾在红尘之中。她那嘤嘤脉脉的歌韵,是在飘缈、美幻中酿造的情,是香倩澄碧的玉体中溢散出的风情万种的流韵,是浓情娇婉的悠韵中隐约的香息。她用楚楚的身姿,多情的笑脸,迷人的明眸,把千古聚散装进自己的玉蕊,用自己的梦璇抒发着她玉体中那独具的幽情,酿出了一缕又一缕令人神驰的迷梦。明月下,青青的荷叶婆娑着身姿,用月光盥洗着自己的秀发,洗浴着她那秀媚的颀颈、修纤的玉身,她边盥洗边对着明月顾鉴自照,让疏风梳理着自己的秀发。恰似对月理云鬓,纤手贴花黄。那琼姿、妙态,你若在月下凝神寻看,指定会令你心旷神怡,醉魂蚀魄。

“绿房翠蔕,紫饰红敷”是“一茎孤引绿”的微妙写照。在菡萏的颀颈上,刚刚秀蕾的骨朵,有的微张乍放,有的已经玉蕊怒放。你在月镜中可以看见她那楚楚的身姿,多情的笑脸,迷人的明眸。她们柔气丰盈、朵朵含情,那美妙的和谐,那钟灵的荟萃,隐约着荷花的清粼、灵秀、琼碧和曼妙。她的下端牵着婷婷的荷叶,那荷叶沾露带雨,你会联想起辗转莹翠、流光溢彩的美妙。只因她卓尔不凡,所以每一个部位都有各自的名称。她的茎叫茄,她的叶叫荷,她的本叫藌,她的花叫菡萏,她的花蕊叫珠,她的根叫藕。她的果实叫莲,莲之藏者为菂,菂中包裹着的是薏,这些名字都会令人十分疼爱和怜惜。

古往今来,人们就视并蒂莲为喜乐祥物,人们赋予了她爱情、幸福,美满与和谐的含义。沈约《宋书》说:文帝元嘉二十一年,天泉池乐游苑玄圃圆池,并二莲同干。宋《起居注》说:泰始二年,嘉莲一双骈花并实,合跗同茎,生豫州鳢湖。《宋书符瑞志》说:文帝元嘉十年七月,华林天渊池芙蓉异花同蒂。这些祥兆的出现,让人们振奋,使人们感到安慰。明代杭州女媛冯小青“愿将一滴杨枝水,洒作人间并蒂莲”就表现了古代的仕女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对爱情和美满婚姻的追求与向往。在那个不允许女性有爱的权利、遇上如意郎君是一生中最为理想命运的年代里,这双影分红,当然是男女爱情的美好境界。所谓“情中潇洒意中爱,珠联璧合共死生”,这“双影分红”同舛共幸、牵手来去,显然是对生死不渝爱情的讴歌。

荷花芳容艳妍,淡淡的粉色令人迷离,那绚丽的色彩光袭红尘之中,粉红中透白的绚奇瑰丽亦恰如采莲中的少女的双颊。站在那荷花池旁,满眼的莲花似万千粉黛女子,好比碧天中的朗星,刚出浴的美人,摇曳生香。望着连天碧叶,你的心会逐着这湖池中的玉色柔波,顺着清粼的碧水摇曳。寂静的荷塘因此而生动、热烈。田田莲叶、盈盈荷塘,就这样召唤着你,旌摇着你的心神。欣赏这一池莲荷,那会给你心情增添无穷惬意。假如你走近朵朵莲花,你就能听到她们在风中浅吟低唱。那碧波荡漾、万翠流苏、溢沛萦彩,是怎样一种醉人的情境啊?一池荷花,含苞、怒放,色彩斑斓、静如处女,那会是怎样充满了诱惑的情致啊?那琼洁的花蕊洋溢着生命的热烈与奔放,花蕊中孕育着细嫩的莲蓬,安详的笑靥中呈现着厚重与沉稳,她可谓聚万千俏丽于全身,纳高风亮节于通体,揽高洁品味各处,她不愧为天地间的尤物。这样的景境,配上采莲女子的轻舟、欢歌,皓腕、玉镯、笑语、罗衣,那是一番情景交合、音韵共融的美妙画图,就是一个无与伦比的佳景仙乡。

“十里荷塘绿咉红,芳心情醉吻霄风。翠仰芳云照琼鑑,多少娇俏萦画屏。”这是我在杭州西湖畔,第一次见到荷花时写的醉情诗。是啊,你看!中秋之夜的荷花世界,月光沐浴着荷塘,你置身于美妙的碧水柔波,那夜、那月、那情采、那诗韵、那沁人心脾的荷香,紧紧与你相依,弥漫着你的周身,穿过苍茫的天宆,就连舞衣之风,都会迷恋在她那香倩的韵味之中,风儿也会舍不得那芳香扑鼻的浓香,舍不得那明艳动人的玉体,舍不得那青翠欲滴的流韵,舍不得汩汩袭人的情致。所以,游人们都迫不及待到这里与荷相见。在荷塘,你凝视着含苞待放的蓓蕾,你会在心里告诫自己,绝不可以亵渎了她。微风吹过,闻着那沁人心脾的花香,你会不由自主地闭上双眼,深深地吸一口气,让心情平静下来。那时,你的心中会只有满塘荷花那依然凝重的庄严。荷花则用轻歌漫舞的倩影,流水脉脉的柔情,感天动地的香馨,迷神醉魄的娇俏,倾山复海的美艳,浮光掠影的深邃,馈答着世间一切善良、勤劳、敦厚的人们。那满塘荷花,定会惹起爱莲人心灵最深处那无限的珍重与眷恋……

据说,湖南湘潭的湘莲,福建建宁的建莲,浙江宣平的宣莲,被称为中国三大名莲,而全国六大名莲则是汉川刁汊湖红莲,洪湖白莲,福建建宁建莲,湖南安乡湘莲,江苏吴江青莲,江西鄱阳湖白花莲。其实,莲的种类好多。那些名莲是从莲子的营养状态划分的。但要从产藕的角度、或从观赏角度来分,那还会有所不同,只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北京故宫附近的北海公园本来是御花园,园中有人工湖,湖面大部分为莲叶所覆,莲叶有时候高出水面好多,开着千朵万朵清雅芳香的荷花。莲叶下可以行驶小船,那种舟行莲丛,水凝花痴的意境又怎能会不让人诗情澎湃、意惘神迷哪?

有许多与莲有关的词语。一蒂二花者称并蒂莲,她象征着男女好合,夫妻恩爱。藕断丝连,用于指男女虽然分手,但情意未尽、爱心未绝。金莲,据说在南北朝时,齐东昏候“凿金为莲花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也!”因而后人称美人之步为莲步,又称女子之纤足为金莲。还有两花一支的并蒂莲……那分明是菡萏梦迷,彼此倾心。这并蒂莲用于指喻青春洋溢,以心相许的痴情恋人。所谓“苍白了等待,寂寞了流年”,花前月下的岁月当然是美好的,只是要懂得珍惜。所以寄言恩爱相恋的儿女们,要好好地把持啊。

莲花的种类很多,但是,名莲自可重。而最稀奇的莲花据说叶面直径可长达2公尺,叫做大王莲,这种稀奇的莲花原产地是在亚马逊,据说这种稀奇的莲花,可以载重80公斤的人,真的可谓是莲花舟了。这种莲花最美的是花开的时候。当大王莲开花时,第一天是白色,第二天变成粉红色的,第三天变成红色的,第四天就谢了,真的似乎是“红颜薄命”。还有一种很奇特的莲花,那种莲花的直径大约只有一公分,叫做小白莲,这种莲花大约和一个一元硬币一样大,所以我们就称它为小白莲。不只小白莲是稀奇的莲花,以及一朵花它两面的颜色都不一样的莲花,叫阴阳莲,还有一朵花中有五朵的千叶宝莲等,许多稀奇古怪的莲花,种类繁多。所以,要弄懂莲花是很不容易的事。

“菡萏花事百千多,万种妖娆凭谁说。熏风醉魂菡萏舞,香沁情心入南柯”,更让人迷离的是莲的情趣、秉赋、心性、神魂和韵味。莲的情愫细腻、恬淡而飘逸。她在静谧与期待的安详中,抒发着她玉体中那独具的幽香;在沉稳与妙曼的微笑中释放着她倩魂中的流韵;在轻缓与柔婉的凝视中散洒着她心头的缠绵。所以,荷花给人的享受,无论怎么赞许都不为过。

煮一碗柔情,倚莲乞问花心事,莲花的美名未曾稍减。画家、音乐家、作家、诗人,他们的笔下,莲花就是不竭的创作源泉。不仅如此,道家、佛家、儒家、阴阳家也无不崇尚莲花。就这一角度说,人间处处都是爱莲人。

“穿越时空的距离,款款走来的、宛如荷花似的、妙语生香的历代佳丽,将多少荷花梦轻轻牵起,在梦里化作了那个身着罗衣,踏着江南烟雨,于恬淡中在荷塘轻凌的女子。握一支红笛,循着风的足迹,翩然飘舞。在暮春、初秋时节,仿佛那些玉洁冰清的丽媛们,将心事挂在绿叶心间,摇曳着温馨。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使人们在她的笑容中成功。荷花熠熠生辉的盈盈含笑、妩媚婉约、柔情百转的娇颜,几乎让所有人怜爱。“冰肌玉骨,妆染一波花底浪,素罗含香,娇俏红蕊舞霓裳。”荷是诗中的画,也是画中的诗。“菡萏花开香清远,绿叶半掩遮玉颜。借来月色映玉影,伴与和风同醉眠。”这迷人的情境,怎能不让人陶醉?试想,你若用皎洁的月光把浓密的心荷碧叶也映进荷塘,携着菡萏的清香,拂着思念,寄到远方,刻下你与最亲爱的人曾经走过的甜蜜岁月,让记忆在星辉般的眠梦里飘荡,那会是何等的潇洒、浪漫而美好呦?

莲恬淡素雅,水心柔骨,在水波潋滟的时光里,独守清欢。在岁月的静流里,浅吟低唱。揽一份诗意,盈些许洒脱,将一渺微影的经受,赋予云卷云舒,化作回眸一笑。那一袭曼妙的琼姿,都能引得清风自来。寄情山水,枕荷而眠,拂一缕清风,拮一片明媚,还岁月一份静好,这又是多少人的希冀啊?

以一颗莲心,在岁月的枝头摇曳成安然的守望,风雨来袭,依然独自芬芳,只要岁月无伤,便安然无恙。以莲的娉婷快乐着自己,静心素雅,不染尘埃,让一颗心在平静中积蓄力量,于红尘微雨处,嫣然浅笑,守望一朵花开的时光,是多么高洁的志趣。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当日落莲塘,淡云抹去了天边的余霞,在静寂的荷塘中,菡萏的妙蒂将抔抔的心曲、幽幽心迹摇曳在她的琼枝上,朦胧在天水之间,把她的玉色、香魂送到遥远的地方,把真爱送给她的知音,送给她的亲人,送给她的挚友。那双双同蒂共荷的并蒂莲牵着爱恋的痴情,在悠然倥偬的岁月里、在耿碧辉宏的银汉中,享受着岁月的流光。那两颗相依相傍的心,同欢共乐、同忧共喜,在爱的叶荷上紧紧地拥抱。那温輭中轻飏的缠绵、悱恻、浓情与欢畅,是世间和谐与安宁的最高境界。

漫步莲海,缤纷的斑斓色彩,在风拂中变幻着姿彩。那枝枝色味具浓的菡萏香花,丽影蹁跹,深情无泯,喷薄着芬芳,不会停歇……

嘤哝着醉心的絮语,脉脉含情地舒展着琼心,在蚀骨销魂中轻歌,在倾心的呢喃中挽恋……

(附录)

古人写荷花的诗文

咏芙蓉

沈约

古风(其二十六)李白

采莲曲

王勃

荷花赋

欧阳修

爱莲说

周敦颐

小池

杨万里

菩萨蛮

魏夫人

临江仙采桑子 欧阳修

芙蓉

郑板桥

采莲曲

李亚如

一剪梅

李清照

莲花

温庭筠

荷花

李商隐

采莲曲

刘孝威

采莲

吴均

青阳渡

乐府

采莲曲

王昌龄

江南

乐府

西洲曲

乐府

芙蓉赋

闵鸿

芙蓉赋

曹植

莲花赋

孙楚

莲花赋

潘岳

芙蓉赋

潘岳

芙蓉赋

夏侯湛

芙蓉赋

鲍照

采莲赋

梁简文帝

采莲赋

梁元帝

芙蓉赋

昭明太子

莲花赋

江淹

采莲赋

王勃

秋莲赋并序 宋之问

荷珠赋

白居易

现代人的荷花文

荷塘月色

朱自清

莲恋莲

余光中

布袋莲

林清玄

荷花谷情

燕翼

荷花赋

明月

莲花情思

李新国

荷花赋

陶复元

荷花赋

许见远

雨露荷花赋 雨轩墨竹

康有山写荷花的散文

荷塘月色荷塘青青

莲海留忆梦

莲歌悠韵

康有山的咏莲诗

诗赠荷塘青青

莫愁湖赏荷

酬荷塘月色(诗一首)

曲院风荷诗

采莲曲白居易范文第4篇

1.鸳鸯

比喻不分离的情侣,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2.鸿雁

鸿雁为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它们结队排成“人”字或“一”字秩序井然向南飞去。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杜鹃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相传古代蜀国郡主望帝,名叫杜宇,因被迫禅让给自己的臣子而隐居山林,思归朝而不得,郁郁而终,化为杜鹃,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因杜鹃鸟口角鲜红,人们又附会出“杜鹃啼血”之说。古典诗词中的杜鹃往往和哀怨、思归有关,是凄凉、哀伤的象征。如: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借写“杜鹃啼血”渲染江州的荒凉,表达自己被贬江州的哀怨之情。

4.丁香

指愁思。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牛峤《感恩多》)

5.鹧鸪鸟

鹧鸪的鸣叫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人们对旅途难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6.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时断时续的哀鸣了,可以说是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代名词。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柳永《雨霖铃》)渲染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

7.乌鸦

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秋思》)渲染秋日萧瑟、肃杀的气氛。

8.黄鹂(黄莺)

它善于鸣叫,歌喉圆润,啼叫宛转,歌声优美动听。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因其写春天之美,给人以明快之感,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欢乐之情。

9.燕子

春天的象征。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通过对燕子啄春泥的描写,渲染出一派融融春光,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10.月亮

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现了李白浓浓的思乡之情。

11.折柳

折柳,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据《三辅黄图・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折柳是汉代的“惜别风俗”。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树,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12.

作为傲霜之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的高尚和纯洁。

13.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的芳香,因此梅花也同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倍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14.松

松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的《赠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作一个正直的人。

15.莲

由于“莲”与“怜”同音,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运用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深思念和纯洁的爱恋。

16.莲花

指纯洁高尚的情操。如:“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唐・李颀《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17.梧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宋・李清照《声声慢》)寄托了词人凄凉的秋思。

18.梅子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19.浮云

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20.红豆

采莲曲白居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咏莲赋;莲花;意象;意蕴

莲花,又被成为荷花、芙蓉等,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水生花卉,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实用性。本身又具有较强的文化内涵,广受自古以来的中国文人墨客的钟爱。他们在诗文中表现莲花的意象,借用莲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怀。从自古以来一系列的咏莲赋中,就能够看出莲花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意象。

一、咏莲赋中的莲花意象

莲花作为中国十大名花,因为其自身的形态特征等而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自古以来,不计其数的文人墨客借用莲花的意象来表现某种思想与情怀。莲花意象最早是被作为爱情的象征,在我国汉代就有大量的咏莲的辞赋,在汉乐府《江南曲》中就有典型的对于莲花的描绘;“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就是通过民歌的形式来表现莲花这一意象,鱼儿戏莲,比喻一种比较坚贞的爱情。莲花意象最初也与女性形象有着一定的关联,很多咏莲赋中都借用莲花来刻画女子的容貌,同时也用来表现女子的纯洁美好的心灵,在《诗经》早就流传,就是将莲花比作美女的记载。《国风・陈风・泽陂》中就提到:“彼泽之波,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寝寐无为,涕泪滂沱。”描写的就是将男人将莲花比作自己倾慕已久的美女,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内心的伤痛。无论是是睡着还是醒着,眼泪和鼻涕就像下雨一般情不自禁的流出来。盖莲花也叫芙蓉花,也叫云水芙蓉。“芙蓉”,“夫容”也。又白居易《长恨歌》云:“芙蓉如面柳如眉”。因此莲花常用来象征爱情,而并蒂莲尤其如此。二莲生一藕的图画,叫“并莲同心”。

莲花的最初内涵与莲花与女性的关系十分亲密,这就使得文人对莲花爱不释手,这样就出现了很多与莲花有关的文学作品,其中大部分作品都是用莲花来描述女子的容貌,通常把莲花比作美丽纯洁的女子。王昌龄的《采莲曲》就有描述,将莲花比作魅力的女子,是对美妙美好的象征,也是文人的千古绝唱。哪吒也是生与莲包,死后又复生与莲花,这都是蕴含这贵人生贵子的吉兆,所以自古至今莲花都是一个美好的吉祥的征兆。

二、咏莲赋中的莲花意象的文化意蕴

莲花是佛的象征,具有一定的宗教意蕴。出淤泥而不染的圣洁,象征着菩萨与佛的超脱红尘,四大皆空;莲花的另一个特性就是花死根不死,来年又发生,这就象征人死魂不破,在不断的轮回中。在佛教中,他们把莲花看作最圣洁的花,以莲喻佛。象征菩萨在生死烦恼中出生,而不为生死烦恼所干扰。佛教有宝伞、双鱼、宝瓶、莲花、白螺、如意、宝幢、金轮八种吉祥宝物,释迦牟尼把莲花放在最崇高的位置。由于莲花在佛教上的神圣意义,佛经中把佛教圣花称为“莲花”,把佛国称为“莲界”,把袈裟称为“莲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蕖华合掌”,甚至把佛祖释迦牟尼称为“莲花王子”。莲是百花中唯一能花、果(藕)、种子(莲子)并存的。象征我佛“法身、报身、应身”“三身”同驻。

在佛教哲学体系中,莲花是至关重要的象征物。莲花生长的泥塘,象征未开化人类所处的混沌之中。泥塘同时代表着生与重生之转轮。当花茎出水面,此时生出的莲花象征佛教的核心思想:人类通过提升自己,可以超越较低本性。当花苞于手面徐徐绽放,这一幕被视作纯洁的象征,而盛开的莲花,则代表人类已经得到启迪和教化。

与此同时,莲花意象也象征着高洁的人格内涵。周敦颐在名篇《爱莲说》中也表达了自己对荷花的喜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具有”花中君子”的美誉,从以上就可以看的出来各个时代的诗人都是以莲花自喻,学习莲花本身的高贵品质。另外,从大诗人李白的诗句中也能看出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都表明了荷花的自然之美。荷花的象征意义也很多最主要的就是:清廉。青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荷花,即“清廉”之意也有谐音,就是因为这个也被比作做官清廉,不与世人同流合污。例如,一幅由青莲和白鹭构成的“一路清廉”图,就被很多仕途的官员放在自己的书房,来告诫自己要像荷花一样清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荷花更代表吉祥,在其它的传统文化中荷花也被很多地方作为吉祥的象征。

相关期刊更多

青少年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保定市文联

地方文化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教育厅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