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超越道德的母爱

超越道德的母爱

超越道德的母爱

超越道德的母爱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简・爱 自卑 超越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但是自卑对于人生并不是一无用处的,阿德勒同样说:“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地位之所以增进的原因。”简・爱给我们展示了如何凭借个人努力超越自卑,最终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简・爱的曲折的人生经历当然是个别的,并不具有普遍性,但是她的自卑的形成,以及超越自卑的精神,对每一个在成长过程中的个体学会如何正视自卑仍有不少借鉴意义。

1.简・爱自卑的源起

1.1悲惨的身世。

简・爱的父亲是个无财无势的牧师,母亲不顾亲友的反对,和简・爱的父亲结了婚。外祖父对她的违逆大为震怒,一气之下与她断绝父女关系,一分钱的遗产也没有留给她。简・爱的父母结婚一年后,父亲担任副牧师的那个辖区流行斑疹伤寒,在探访穷人时他染上了这种病,母亲也因此受到传染,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父母相继去世,只留下一个婴孩――那就是简・爱。幸好出生不久就成了孤儿的简・爱有一位顾念亲情的舅舅。他收留了她,待她如亲生女儿,而使她不至于流离失所,饿死街头。然而好景不长,不久舅舅因病去世。舅舅在弥留之际,要求妻子,也就是简・爱的舅母发誓,永远抚养简・爱。在被迫的情况下,舅母答应了,但她把这种无奈迁怒于简・爱身上。

1.2寄人篱下的生活环境。

简・爱自小寄人篱下,生活在孤独的“海洋”中,缺乏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爱护,既没有爱她的人,又没有值得她爱的人。在盖茨海德府,里德太太,也就是简・爱的舅母,不允许她的孩子和简・爱在一起。简・爱的表兄表姐也鄙视她,她还经常无缘无故受到表兄的虐待欺凌。有一次,简・爱遭到表兄约翰无缘无故的打骂,她不再像往日那样默默地忍受了,而是奋起反抗与表兄扭打起来,里德太太得知后,不问缘由就叫仆人把简・爱关进红房子里。这让简・爱感到:“我是一个异类,无论在脾气,能力或爱好上,都跟他们相反……对我这样一个跟他们中间哪个人都没法好好相处的人,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去关心爱护。”这次“红房子事件”给简・爱在心灵上造成严重创伤,致使十年以后,每当她遇到挫折,在红房子经受的揪心的痛苦总会出现。例如在她忍痛离开恋人罗切斯特先生时,童年红房子带给她的恐惧和痛苦再次萦绕心头,时间的流逝没能治愈这道伤痕,“我梦见自己躺在盖茨海德府的红房子里,夜漆黑一片,我心里怀着种种奇奇怪怪的恐惧。多年以前曾吓得我昏厥过去的那道亮光,又出现在我的眼前……”

1.3陌生的慈善学校。

初到洛伍德学校,简・爱本以为离开里德太太,离开舅母家,孤独无助的感觉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去,源于孤独的自卑苗头也会随之消散。然而正如阿德勒所说:“没有人能长期地忍受弱者自卑之感。”简・爱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自己习惯孤独,不觉孤独,其实孤独的暗流却在心中慢慢地流淌。孤独使她感到弱小无助,自卑的苗头也因此慢慢地蔓延,使她逐渐对孤独的感受特别灵敏,特别在意。长大以后的简・爱在坎坷的爱情和婚姻的道路上,也不时有孤独的感觉。例如当她与心上人罗切斯特的关系若即若离时,她把自己比喻成“一只失群的异乡孤鸟”。当发现罗切斯特已结婚的秘密后,简・爱自言自语地说:“那个一度曾是满腔热情、满怀希望的女人――差一点还当上新娘――如今又成了一个冷静、孤寂的姑娘。”

2.简・爱对自卑的超越

建立优越感从而获得心理补偿,是消解自卑的重要手段。阿德勒认为:“由于自卑总是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必然同时出现。”“每个人都有优越感的目标,这是属于个人独有的。它决定于他赋予生活的意义,而此种意义又不单只是口头说说而已。它建立在他的生活样式之中……”在不同的优越感目标的支配之下,就有不同的补偿动作。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积极的,把自卑的压力转化为动力,“激励人追求更大的成就,促使人格向积极的方面发展”,最终超越自卑。另一种是消极的,“使人专注于个人优越而导致忽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成为一个缺乏社会兴趣、妄自尊大的人”。前者如简・爱,在自卑所造成的压力催逼之下,以追求平等、自尊来缓解自卑所带来的紧张感,成为一个具有高尚的情操,值得敬佩的人。后者如理查三世,为了获得优越的体验,排解由自卑引起的紧张情绪,而不择手段争夺权势,自私自利,最后变成邪恶的化身――“人间撒旦”。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简・爱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走出自卑的阴影,求得自我价值的体现。

2.1洛伍德学校――好学生、好孩子。

简・爱摆脱自卑困境,为此努力建立优越感获得心理补偿是从洛伍德学校开始的。她以做一个好学生、好孩子为目标,努力适应学校的规章制度,“争取得到别人的尊重,赢得别人的爱”。她所付出的汗水并没有白费,在短短的三个星期后,名列全班第一名,受到米勒小姐和谭波儿小姐的夸奖,而且结交了不少的朋友,与同学和睦相处。由相貌平庸、门第卑微而产生的自卑促使她在学习和交友方面追求不一般的成绩作为补偿,以获得优越感。对于从小没有人关爱的简・爱来说,得到别人的赞许,拥有和善的朋友是她梦寐以求的。

2.2桑菲尔德――平等、独立、自尊。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世界的认识加深,追求平等、独立、自尊的人格逐渐成为简・爱获得心理补偿的一种方式。这种追求平等、独立、自尊人格的行为,在爱情、婚姻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当简・爱误以为桑菲尔德的主人罗切斯特将与一位贵族小姐结婚而又强留她时,气愤地说:“你以为我是一架机器?――一架没有感情地机器?……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像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在她与罗切斯特结婚前夕,当得知罗切斯特准备送给她大量珠宝首饰和漂亮的衣服时,她郑重地声明,结婚后,要继续做家庭教师以挣得膳宿费和添置衣服的钱,不需要罗切斯特给她什么,除了对她的尊重。简・爱想以此证明给别人看,即使她卑微、贫穷、丑陋,也一样能养活自己,也一样有资格得到别人的爱和尊重。从而使自己获得心理平衡,利用平等的人格和经济的独立来获得心理补偿,摆脱自卑的困境。

2.3沼泽山庄――心灵自由。

当圣约翰出于工作和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向简・爱求婚时,简・爱断然拒绝了。她知道,圣约翰只把她当作一件有用的工具,对她的珍爱“犹如士兵珍爱一件好武器,仅此而已”。她没有因为隐藏于内心深处的自卑感而迷失方向,沦为任人摆布的布娃娃,相反,自卑使她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清楚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一种心与心的交融爱情,而不是命令与服从的附属式爱情。

2.4芬丁庄园――爱的奉献。

一场大火,使往日傲慢独立“以自己力量而自豪”的罗切斯特,变成一个又瞎又残,依赖别人生活的人。然而简・爱并没有因此嫌弃他,而是真心真意地对这位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她说:“看到他(罗切斯特)那么旺盛的精神竟受制于肉体上的残弱,真让人伤心……这位坚毅的人那幅软弱无力的样子,却深深地触痛了我的心。”站在一个又瞎又残的弱者面前,一个健全的人确实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简・爱的自卑感也随之消散,但她没有因此而沉溺于这种优越感,去嘲笑、挖苦罗切斯特,凸显自己的优势,而是把这种优越感转化为对他的爱和怜悯,她甘愿当罗切斯特的向导和拐杖,一生一世照顾他。当罗切斯特自卑地认为自己已经不配做简・爱的丈夫时,她用安慰着他:“我现在更加爱你了,因为现在我可以对你真正有所帮助了。”简・爱作出了爱的奉献,其自我价值和自我意识也得到体现和升华。

参考文献:

[1]夏洛蒂・勃朗特著.宋兆霖译.简・爱[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2]阿德勒著.罗玉林等译.阿德勒人格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超越道德的母爱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孝道 基本观念 双重情怀

[中图分类号388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6)05-0099-04

中华传统孝道虽然长期与封建统治密不可分,以封建孝道为其主要的历史形态,但两者毕竟不是一回事。它有比封建孝道更为久远的历史,更为多样的形态,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为深刻的意义。中华传统孝道虽然一直为儒家大力倡导和精心阐发,以儒家孝道为其主要的理论形态,但并不限于儒家,它有比儒家孝道更为广阔的思想来源和思想内容。中华传统孝道之所以如此可大可久,就在于它不是中国历史上某一个时期的为人处世之道,也不是一派一家的思想准则,而是根植于更深厚久远的中国历史,存在于更广泛的民众生活之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正确弘扬中华传统孝道,首先必须进行“分层次,别共殊”的理论分析,否则就难以根据时代需要予以合理取舍,而不免迷离于依违两可之间。

中华传统孝道是以孝悌为核心的观念系统、规则系统和意义系统,是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的统一,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包括孝理、孝德、孝心、孝教、孝行、孝星(行孝的典范人物)等一系列内外互动、相互贯通的环节和因素,展现出一个以孝心为中心的精神世界、一个以孝行为中心的社会景观。传统孝道之“孝悌”内含仁、义、礼、智、信、恭、宽、惠、敏、忠、诚、勇、和、爱、敬、喜、忧、畏、惧、顺、从、廉等一系列复杂的思想、道德、心理和社会内涵。作为百善之首和行仁之本,它几乎可以将一切被中国传统文化视为优秀品质的特性、能力和素质涵盖其中或与之密切相连。其主要内容是“尊天、祭祖、尊贤、事亲”,或者说,“亲亲、尊尊、长长”,其基本规则就是以敬事亲、以义事亲、以礼事亲,并以一套仪式(礼乐)予以表现和表达;其基本精神是知恩图报、慎终追远、报本返始,以此作为人生的责任和义务、目的和意义。

传统孝道根源于血缘亲情,却又不限于此,而是以相互类比和移情的方式将父子关系推演到天人关系、神人关系、君臣关系、师徒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等,横向扩展为社会等级秩序及其内圣外王之道,纵向升华为人伦天理及其价值秩序。如果说通过视父如君、视父如天的类比和移情方式,使传统孝道之“亲亲”获得其价值理据,从而使人们得以尊其所亲,那么通过视天如父、视君如父的类比和移情方式,则使传统孝道之“尊尊”获得其情感强度,从而使人们得以亲其所尊。通过这种相互类比和移情的方式,中华传统孝道逐步克服了盛行于夏商周三代的“亲而不尊”与“尊而不亲”之间的价值距离和情感疏离,实现了“亲亲”与“尊尊”在价值和情感上的统一,确立了传统孝道的价值情感等级秩序及其思想行为规则。

中华传统孝道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既不断沿袭又不断损益。既体现在各种正式的制度和规范上,也体现在各种风俗习惯中,不仅形成了一套具有复杂内涵的人生理念和伦理规范,而且也表达了一套充满生命气息的基本观念。传统孝道的基本观念主要包括一体相通、尊卑等级、感应报应、互惠和对等等,集中表达了一种“生命连续体”的观念,而非一种“生命轮回”的观念。

第一,一体相通的观念。传统孝道之所以强调要尊天祭祖、尊贤事亲,乃是因为它认为天人一体、神人一体、祖我一体、生死一体。在传统孝道看来,由父母到祖先、由近宗到远祖、由祖宗到鬼神、由鬼神到天地,这是一个不能割断的息息相通的生命连续体。离开这种连续体,人们将失去其在宇宙和社会历史中的位置、身份和人生意义。

第二,尊卑等级的观念。传统孝道以亲子关系尤其是父子关系为范型,将天地万物纳入一个统一的价值等级秩序,即“天地君亲师”的价值等级,确立了孝道的价值依据。

第三,感应报应的观念。传统孝道认为,天人之间、神人之间、祖我之间、生死之间是能够相互感应的。人们对天地、鬼神和祖宗尽孝不过是获得和表达这种感应的方式;如果不尽孝,那就无法获得和表达这种感应,就会遭到天地、鬼神和祖宗的报应。报应的观念其实也属于感应的观念,但又有其特别的内涵,它强调的足当人们与天地、鬼神和祖宗之间不能正常相互感应时发生的一种消极后果,多是天地、鬼神和祖宗对人们的一种惩罚性反应,如诅咒、降灾等。

第四,互惠的观念。传统孝道认为,天人之间、神人之间、祖我之间、生死之间是互利互惠、相互帮助、相互交换的。生人礼敬鬼神,鬼神也就会庇护生人;后代祭祀先祖,祖宗就会保佑后代;父母养其子女之“小”,子女养其父母之“老”;既然三年免于父母之怀,那么也就要为父母守三年之丧;如此等等。

第五,对等的观念。传统孝道认为,天人之间、神人之间、祖我之间、生死之间虽然具有尊卑等级关系,彼此却是对等的,每一方都有对对方的责任和义务及相应的德性和品质。所谓“天公地道”“鬼神灵验”“心诚则灵”“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说的就是上述两方要获得对方的“感应”或“奉献”,就必须具备相应的德性和品质。例如,假如“鬼神”不“灵验”,那么就不能要求人对其“虔诚”;反过来说,假如人不“虔诚”,就不能要求“鬼神”“显灵”。因此,中国老百姓会选择那些“灵验的鬼神”加以朝拜,而对那些“不灵验的鬼神”则置之不理。

中华传统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声名远播的一个重要内容。究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传统孝道的基本观念内合人情之理,外合自然之理,集中表达了自然、社会与人生相互滋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绵绵不断的基本道理,将人们思考和践行的重点聚焦在天人一体、神人一体、祖我一体和社会人生的历史连续性方面。传统孝道内蕴天地、社会和人生有祖有孙、有上有下、有远有近、有大有小、有虚有实的基本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试图通过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由祖及神、由实及虚而不断扩大和升华其生命意义的差序格局和“内在而超越”的基本特征。传统孝道所表达的这种连续性是双向的,既包括向前展望,又包括向后溯源;既包括向外仰望天地,又包括向内反观自问;既包括晚辈对长辈的拳拳之心,又包括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既包括举止得体的孝行规范,又包括充盈敬爱的人情事理;既包括亲其所亲的专爱,又包括推己及人的泛爱。人生意义就在这瞻前顾后、远眺近观、内外互动的双向交流中获得安顿和满足,缓解和克服人生的短暂、渺小和虚无之感,将对死亡的恐惧升华为对祖先的哀思和对鬼神的寄托,并在天人一体、生死一体的连续感中获得一种人生的庄严感、博大感和永恒感。

我们可以从中华传统孝道的基本观念中感受到两种情怀:现实情怀和超越情怀。正如有学者说道:“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经过先秦儒家的扬弃,孝便逐渐成为既具形上意义又具社会道德规范意义的准则和价值理想。”所谓现实情怀,一般是指人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认识和解决。人们的现实情怀根植于目前处境并为其所限,多受制于现实感受和事务性、功利性的考虑。孝道的现实情怀主要表现在对人们如何对待自己在世的父母等长辈这一现实问题的关注、认识和解决,简言之,是人们对生的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传统孝道强调孝的基本内涵就是“善事父母”,即以敬事亲、以义事亲、以礼事亲等。通俗地说,人们当怀着一颗感恩和敬仰之心以合理合法并让父母等长辈合意的方式去侍奉他们,善养其体,善养其心。曾子说:“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否则,就是不孝。孟子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何谓“善事父母”有不同的理解和规定。但都强调,身为人子人女要竭尽自己的努力,让其父母特别是已经年老的父母生活得安宁、幸福,有体面和尊严,能够尽享“天伦之乐”,为父母“养老送终”,千万不要使自己的父母陷入窘困和不义状态。传统孝道的这一现实情怀主要关注和解决的其实就是人们的“养老送终问题”。现在我们一般强调的也是传统孝道的这一现实情怀。

实际上,传统孝道并不限于其现实情怀,还有其超越情怀。就其人生意义而言,传统孝道的这一超越情怀比其现实情怀更为深刻,更为重要。所谓超越情怀,一般是指人们对人生的终极问题的关注、认识和解决,其关注的对象已经不为眼前事物和目前感受所限,也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事务性、功利性考虑。传统孝道的超越情怀主要表现在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天地崇拜、圣贤崇拜以及继志述事、延续香火等方面,内含历史情怀和未来情怀,超越现实,超越自我,出生入死,具有一种永恒感、尊严感和神秘感。实际上,传统孝道最早强调的不是善事父母,而是孝敬鬼神,后来才将“人事”(孝敬父母)作为关注的中心,实现了从神本到人本的转变,但依然保留了对已死祖先和鬼神的虔诚敬仰。传统孝道的核心观念或基本精神就是一种知本报恩、报本返初的回报情感和人生态度。子女之所以要孝敬父母,乃是因为父母是子女的本源;而父母的本源乃是其祖父母,由此上溯直至人类始祖;长辈死去,从人祖变成鬼神;天地是万物之本。因此,孝敬父母的终极依据不在于父母本身,而在于一种“本源崇拜”和“报本意识”。祖宗崇拜、鬼神崇拜和天地崇拜其实属于同一个序列。传统孝道对远祖近宗、天地鬼神的虔诚敬仰和深切关切不仅赋予孝敬父母更为深远的意义,而且也使人们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摆脱眼前的事务性、功利性考虑而获得一种神圣感、敬畏感和永恒感。

传统孝道的这一超越情怀不汉具有浓厚的历史意识,而且具有一种急切的未来意识。传统孝道不仅强调“慎终追远”“光宗耀祖”,而且强调“世代相传”“香火不灭”。这一未来意识使人们的注意力从“孝敬父母”转向“培育后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等所表达的就是传统孝道一直所注重的一种既面向过去又面向未来、确保世代相传的连续性意识。由此看来,传统孝道不仅强调子女应对父母等前辈的养育之恩予以深情回报,而且也包含父母对子孙后代的深刻关切。传统孝道表达的是一种代代相续的连续性意识及其相应的责任和情感,体现了天人一体、神人一体、祖我一体、生死一体的基本观念。可以说,传统孝道具有一种由己及人、由祖及神、由生及死既不断向外扩展又不断向上提升的双重情怀和人生境界。

传统孝道的上述两种情怀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强化的关系。传统孝道的超越情怀有助于人们淡化眼前的事务性、功利性考虑,克服人们在践行孝道时容易产生的狭隘性和形式化,理解孝道的更深刻久远的意义,促使人们担负起家族、历史乃至天地的重大责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使自己的人生获得一种庄严感、博大感和永恒感;传统孝道的现实情怀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人生责任和义务,促使人们将其超越情怀落实到孝道的具体实践中,克服其超越情怀的空疏和渺茫,引导子女真情实意地奉养父母等长辈,父母等长辈则真情实意地关怀子女的健康成长,促成和维系一种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在一系列孝行中真切理解人生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同时,传统孝道的现实情怀与超越情怀也有相互冲突的一面。人们专注于其现实情怀,就可能忽视其超越情怀,反之亦然。人们对孝道的理解和践行有时不免陷入顾此失彼的偏执之中,再加上被人曲意利用,很容易割裂乃至扭曲传统孝道的完整意义和人伦情怀。例如,传统孝道本来强调上下通达、生死一体、事死如生,所谓“尊天祭祖、善事父母”等,而偏执的结果却可能是重死轻生,如祭祖时战战兢兢,一丝不苟;奉养父母却马马虎虎,不情不愿,出现“死人胜过活人”“厚葬薄养”等乖谬之举;传统孝道本来具有深刻丰富的内涵,有时却被简化为子女对父母的“绝对顺从”或相互攀比的厚葬之风;如此等等。传统孝道失去其丰富内容和人文情怀,沦为一种表面招牌或一套僵化礼仪。其实,重老轻幼或者重幼轻老,重生轻死或重死轻生,重养轻敬或重敬轻养,都是对传统孝道的偏执化,都不符合传统孝道的基本精神。

人生的责任和义务何在?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何在?父母与子女如何相待?如何对待我们的祖先?如何对待天地万物?这些问题是每个时代、每个社会、每个人都需要不断认识和解决的基本问题。中华传统孝道在其漫长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对这些问题的基本认识和解决方法,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也留下了沉痛的历史教训。尽管传统孝道的历史形态和理论形态有其褊狭孤陋之处和时代局限,但其基本精神确实耐人寻味,有许多可取之处,既非反对它的人所说的那样一无是处,也非赞成它的人所说的那样完美无缺。中华传统孝道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解决这些基本的人生问题仍是一种宝贵的历史资源和思想价值源泉。

当代中国社会继承传统孝道的基本要求就是将传统孝道的基本精神与现代文明精神、社会主义道德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继承和弘扬传统孝道所蕴含的亲情相敬相爱之理、推己及人的博爱胸怀和天人一体的生命意识,使之在培养人们的家庭美德和人生境界方面大放光彩。具体些说,当代中国人继承、改造和弘扬中华传统孝道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根据现代精神和方法合理阐释、转化和提升其基本观念及其超越情怀,汲取其历史智慧和人文情怀,剔除其迷信成分和时代陋习。比如,加强阐释其一体相通、互惠对等观念的现代意义,克服其尊卑等级观念的历史局限;将其天地崇拜观念转化和提升为一种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现代生态意识,将其祖先崇拜、圣贤崇拜转化为一种现代的历史意识和文化意识,强化和更新中华民族的自我认同。

超越道德的母爱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园是我家”;德育逻辑;自爱伦理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5-0052-03

“校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这类口号,经常会出现在校园中。笔者曾以“校园是我家”为关键词,在“百度”上进行了搜索,共显示相关网页621000个。常见的搭配有:“校园是我家,美化靠大家”“校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校园是我家,和谐靠大家”“校园是我家,安全靠大家”等等。为什么学校在这些道德要求之前都要加上“校园是我家”呢?其背后的德育逻辑是什么?这样的德育逻辑有没有局限性呢?

一、理论依据:“自爱”伦理

“校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这句口号背后的理论依据是自爱伦理。所谓自爱,就是获得人最基本的自然感受性的满足,即选择快乐和逃避痛苦。趋乐避苦是自爱的人自然地对本己的幸福的追求。自爱不仅产生对个人感受性的幸福的渴望,而且会产生野心、嫉妒心和人一切其他的欲望。否定自爱,遏制欲望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人的自然本性是不可能消除的。因此,实践生活中的伦理不是去否定人的本性基础上的感受性,而是在人的自然本性基础上去满足人的自爱的欲望,这就是自爱伦理。

自爱伦理认为,自爱的感情是人一切生活的基础。首先,人的肉体需要迫使人去从事生产活动,如为了穿衣,为了取悦自己的妻子,为了养活自己的家属等等。总之,为了享受与肉体需要的满足相联系的快乐,人们才去思考、想象和劳动。其次,人类建立社会,订立协定和法律,追名求利,也是自爱或者说追求肉体感受性满足的直接结果。人生来是软弱的,为了自身的生存,为了减少自己的恐惧,必须与他人联合起来。为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彼此之间便订立了一些协定和法律。再次,人的各种感情也是自爱或肉体感受性的直接结果。感官的痛苦和快乐致使人们行动和思考,它们是推动精神世界的唯一法码。

把自爱作为生活的普遍原则,就必然地把利益作为个人追求道德的动力。“如果没有爱美德的利益,就决没有美德。”[1]虽然个人利益也可能损害他人利益,但罪责不在于个人利益的存在,而在于人类社会的制度环境中存在着不公正和不完善的因素。因此,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因为个人利益满足方式中可能存在的不道德,而否定个人利益的合法性。重要的是,要通过完善的法律和社会制度,阻止人们追求个人不道德的利益方式,使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愿意成为有德性的人,并以德性作为获得个人利益的方式,以个人利益的实现为德性之目的。

当一个人爱自己时,才会关心自己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愉悦;当一个人爱自己的家庭时,才会主动关心自己家庭中的成员,希望他们健康快乐;当一个人爱自己的学校时,才会主动维护学校的利益,主动关心同校的学生;当一个人爱自己的祖国时,才会维护祖国的利益,才会在面对外国人和本国人时,更倾向于帮助本国的同胞。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校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这句口号其实是利用了人类自爱的情感,通过把外在于自己的校园变成自己的家甚或是自己的一部分,从而促使校园内道德行为的产生。

二、德育逻辑:“自我”的扩展

由上述分析可知,“校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这句口号背后的德育逻辑是自我的扩展。所谓自我的扩展,就是指“‘自我’把周遭环境中与他亲近的人或事物看作‘我的’的过程。这是一个客体主体化的过程。”[2]卢梭曾经说过,“小孩子的第一个情感是爱他自己,而第一个情感产生出的第二个情感就是爱那些同他亲近的人。”[3]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自爱是天生的,而爱其他人的情感则是从自爱发展出来的。

为什么自我的扩展机制可以发生呢?这是因为,随着个体生活空间的扩展,他需要丰富小我以形成大我。马克思曾经说,社会性是人类的本性,涂尔干也曾说过社会存在于每个个体身上。鲁洁在《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一书中指出,人性并不是“单子式”的而是“世界历史”的。也就是说,在每个具体个体的人性中都包含了整个世界,整个历史,“我”的存在依赖于世界上的每个人,“我”的存在依赖于历史文化的积累。这些论述表明,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扩展自我的潜在需求。精神分析流派从心理学的视角也证实了这点。他们认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进入学校,对父母的依恋会发生减弱,但是会寻找新的依恋对象。因此,从人类的本性来讲,自我的扩展过程也就是一个实现自我的过程。

在从小我扩展到大我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归属感。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有二:其一,从儿童早期对母亲的依恋来看,孩子依恋母亲是因为,他自身无力应付这个陌生的世界,需要母亲的保护,而母亲的保护可以使他获得安全感。因此,儿童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就有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对于孩子而言,母亲就是他自己,他的需要的满足离不开母亲。也就是说,孩子依恋母亲是因为母亲认可他,接受他,能满足他的需要。如果一位母亲不关注自己的孩子,饿了不喂奶,冷了不给他保暖,害怕了不给他提供安全感,那么孩子对母亲的那种天生的依恋就会逐渐淡去,而转向可以满足他需要的人。同样,我们可以把孩子的这种天性推理到大人身上,一个人对某个社会群体产生强烈依恋,是因为这个群体接受他并能满足他的需要,在这个群体中他有强烈的归属感。例如,在雷锋的118篇日记中,竟有19篇日记反复表白:“之所以要无私地自我牺牲,只是因为他的个人幸福、个人利益、他的个人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予的。人是不会为抽象的社会奉献自己的,雷锋不为他国异党作牺牲,咬牙切齿恨‘旧社会’,满腔热忱爱‘新社会’……”雷锋为什么会爱“新社会”而恨“旧社会”呢?这是因为,新社会满足了他的需要,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正是这种归属感,才使他强烈地爱党爱人民,同样,“旧社会”不接受他,他也不能从中获得归属感,那他怎么可能爱它呢![4]其二,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产生群体依恋的先天基础。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其中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同人们有一种充满深情的关系,渴望在他的团体和家庭中有一个位置”[5]的需要。正是因为人有了这种对社会群体建立关系,成为其中一员的需要,才会使人产生对社会群体的依恋,最终使得小我扩展成大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校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这句口号背后的德育逻辑概括成:从人的自爱之情出发,通过扩展自我的方式,在不断地把小我变成大我的过程中,产生对社会群体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的积累会使人产生对这个群体的依恋,从而促使人在这个群体内践行道德。

三、局限性:有效性有限

把校园当成“我”的家,也就是在通过扩展自我的方式,建立起“我”与校园的关系。如果校园成了我家,校园中的人和物就都是“我”的,那么“我”自然有义务和责任去尊敬老师,关心同学,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这样的口号不仅在学校中有,社会中也有。如果某个城市要创建文明城、卫生城,也会在大街小巷张贴“是我家,文明靠大家”“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的标语,以建立起每个人与城市的关系。

但是,这样的德育逻辑是否存在局限性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样的德育逻辑虽然保证了“家”内的道德,却无法保证“家”外的道德。理由有三:其一,该德育逻辑蕴含了两条不同的道德原则,即家内原则和家外原则。家内原则告诉我们,在家内我们应该讲道德;而“家”外原则告诉我们,在“家”外我们讲道德与否无关紧要。仅从学校范围来看,道德状况可能会得到某些改观,但从更大的范围来看,道德状况并不见得会有多少改观,甚至还可能会更加糟糕。其二,随着家的范围越来越大,此德育逻辑的效果也会逐渐消退。这是因为,随着家的范围的扩大,维持这个“家”的情感力量会逐渐减弱,我们会感觉爱自己的家比爱自己的家乡容易,爱自己的家乡又比爱自己的祖国容易。其三,当大多数人认同了这个“家”之后,就可能为了“自家”的利益而去损害家外之人的利益。这是因为当一个“家”形成之后,它的道德逻辑就不完全等同于个人的道德逻辑。尼布尔在《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一书中明确指出,群体逻辑与个体逻辑的不同就在于群体具有自私性,而且这种自私性常是建立在损害其他群体利益的基础上的,它不同于个人的“自爱”。

四、超越局限:考虑道德发展水平

虽然这样的德育逻辑有其局限性,但是在儿童道德发展的某些阶段中却是非常有效的。杜威曾假定道德发展有三个水平,即前道德水平、习俗水平、自律水平。习俗水平,其特点是“个体几乎毫无批判地接受其团体的标准”[6]。科尔伯格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他把个体道德的发展分成三水平六阶段。在第二水平,即习俗水平,个体把满足其家庭、团体或民族的期望看作是本身的价值,而不管这样做直接可见的后果是怎样的。其态度不止是遵从人们的期望和社会秩序,而且对之表示忠诚,并积极加以维护、支持。[7]

这些心理学研究都表明,处于第二水平的儿童是从群体(家庭,团体或民族)的期望来判断道德价值的,其态度不只是遵从人们的期望和社会秩序,还对之表示忠诚,并积极加以维护、支持。这也就是说,儿童已经开始意识自己是某个群体的一员了,他们已经对所处的群体产生了积极的定向。因此,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心理上特别容易接受“校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德育逻辑。我们认为,教育者应该顺应儿童道德心理发展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育手段。但是教育者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样做的局限,随着儿童道德心理发展到新的水平或者阶段,就必须超越这样的德育逻辑。

参考文献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0.

[2][4]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50,160.

[3][法]卢梭.爱弥儿(上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290.

超越道德的母爱范文第4篇

对于英国利物浦的马克辛来说,童年绝对是悲催的。父母离异后,她就跟着嗜赌的父亲生活,为了获得赌资,父亲铤而走险参与贩毒,被抓住进监狱后她彻底成了孤儿。她多么希望母亲带她走,在孤寂的夜晚给她讲上一段故事。在流浪了两个月后,母亲总算接走了她,可是等待她的并不是什么好日子,每天她都在继父鄙视的眼神中度过,生怕多吃了一点就遭到责骂。更让她无法忍受的是,继父的儿子戴恩是一个捣蛋鬼,不是经常嘲讽她是一个灰姑娘,就是和其他小朋友结成帮派,排挤马克辛。见惯了人情冷暖,马克辛变得异常坚强。

尽管马克辛小心翼翼,可是麻烦还是不断。有一次,戴恩的一件玩具丢了,他指责是马克辛偷了,继父不由分说就把马克辛打了一顿。独自舔舐着伤痛,马克辛来到了小区的儿童游乐场。坐在秋千上摇荡着,突然一双小手搭在她的肩膀上,随后传来怯怯的声音:“不知道我能不能和你一起玩?”马克辛转身望去,眼前站着的是一个和她年龄相仿的女孩。马克辛一阵激动,这可是第一个主动要求和她玩的小孩子,她马上说:“好的。”随着女孩的用力推送,马克辛越荡越高,咯咯地笑了起来。

荡完秋千后,马克辛和女孩聊了起来,她知道了对方叫爱丽丝。“尽管在外人看来我有一个富有的家庭,可是父母眼中只有工作,我厌倦了每天和保姆在一起的生活,我多么希望睡前他们能陪伴我,听他们讲一个小故事,可这一切都不过是一种奢望。”随后爱丽丝告诉马克辛,原本当天她是偷偷溜出来的,她计划先是坐公交车,然后随便登上一列火车离家出走,可是在经过儿童乐园时她看到独自悲伤的马克辛,于是情不自禁地走上前来。

没有父母关爱的境遇让两人同病相怜,马克辛也倾诉了内心的痛苦。爱丽丝紧紧地握着马克辛的手,“我决定不走了,因为我还有你这样的好朋友。”之后一段时间,马克辛和爱丽丝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有了友情的陪伴,马克辛也有了一丝开心的事情。可是这样的情形没有持续多久,爱丽丝就被父母送进了寄宿学校,只有在周末,她才能和马克辛见上一面。

马克辛有空就给爱丽丝写信、打电话,互相鼓励。就这样,两人在互相勉励中慢慢长大。爱丽丝大学毕业后进入了父母在伦敦开的分公司,而马克辛也进入了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负责产品设计工作。为了忘掉童年的辛酸,马克辛辛勤工作。在一次公司聚会上,马克辛认识了德里克,尽管德里克比她大十岁,可是年龄没有阻挡两人迅速升温的恋情,在德里克面前,马克辛找到了久违的类似父亲的感情:德里克陪她出去逛公园,给她讲故事,甚至晚上还给她盖被子。

有一天,马克辛从超市购物出来时,突然一个男子将她的钱包抢走,马克辛一边报警,一边奋力追赶,在众人帮助下将窃贼抓住。在警察局,马克辛知道了窃贼叫扎姆斯,他和自己一样有一个悲惨的童年,为了生存不得不干一些偷盗的事情。扎姆斯的遭遇让马克辛想到了自己,离开警察局时,她特意给扎姆斯留下了200英镑。“或许这点钱帮不到你什么,但是我希望你好好活着。”

当天晚上,马克辛和爱丽丝聊起了扎姆斯。爱丽丝感同身受:“像我们这一代人,多么怀念过去,可以在摇篮里听母亲唱歌,父亲讲故事,童年的时光,我们回不去了,这是多么大的遗憾啊!”言者无意,听者有心,马克辛突然涌出一个怪异的想法,开一家“成人托儿所”,她把想法告诉了爱丽丝,爱丽丝十分赞成,“我希望可以成为你的第一个客人!”可是丈夫德里克却投了反对票,认为她放弃优越的工作实在不是明智之举。马克辛怒目圆睁,“你真是一个自私虫,我看着他们在里面玩耍,找到了童年的快乐,我心里就很高兴,这种心情对于像你这种在父母手心里长大的人来说是无法理解的。”马克辛字字铿锵,德里克只好同意。

在艰难中创立“成人托儿所”

马克辛将店面装修成童话风格,摇篮里摆满了玩具,墙上挂了奶瓶,餐桌边设置了色彩明亮的高椅,儿童车上还放有尿不湿。营业第一天,爱丽丝住了进来,她静静地躺在摇篮里拥着玩具,然后美美地睡上一觉。中午时分,爱丽丝苏醒过来,“妈妈,我饿了!”几分钟后,马克辛将可口的午餐摆在了她的面前。吃完午餐后,爱丽丝又缠着马克辛讲了20分钟的故事。第二天,爱丽丝离开时,她在留言本上写道:“真是太美妙了,我发现时光并没有流走,我还是孩子,我可以在这里咿呀学语,听‘父母’絮絮叨叨。”

可是随后几天,马克辛的托儿所却没有一个顾客,德里克幸灾乐祸起来,认为马克辛开办这样的托儿所根本是浪费钱财。马克辛相信像她这样缺少童年的人肯定不少,之所以没人来,关键是没有人知道有这样一家“成人托儿所”。为此,马克辛出资两千英镑在《每日邮报》上刊登了广告。接下来几天,马克辛的电话几乎被打爆,但大部分电话是看笑话的:“当你给我们穿纸尿裤时,你可知道我们在想什么!”“我实在想象不出当我含着奶嘴,牙牙学语般地喊着妈妈时,手臂上会出现多少鸡皮疙瘩!”巨大的嘲讽让马克辛难堪不已,更大的打击是,当地警方把她请进了警察局,认为她有严重的“恋童癖”倾向。经过马克辛尽力解释,两天后她被释放。可是有关她涉嫌恋童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房东对马克辛下达了搬离通牒。

“难道自己真的错了吗?”马克辛第一次陷入了矛盾中,她来到了小时候经常玩的儿童游乐场,静静坐在小秋千上,突然一双温暖的手搭在她的肩膀上,随后秋千荡了起来――是爱丽丝。“是的,我们现在遇到了种种困难,但是我相信我们没有错!”爱丽丝的鼓励让马克辛重拾了信心,一个月后,她再次开办“成人托儿所”。这次,她按照儿童托儿所的设计布置了房间,还按照50英镑一小时来收费,而过夜的收费则为150英镑。

可是不到一个月时间,马克辛不得不再次搬离,因为有邻居向警方举报她存在“性变态”倾向。为了向警方施压,邻居还把“这一情况”曝光给了媒体,马克辛有口难辩,她不得不再次搬离。像是倒下的多米诺牌,之后马克辛多次搬家,最长的时间也没有超过三个月,不断地装修很快耗尽了她的全部积蓄。马克辛的固执让德里克非常恼火,他提出了离婚来威胁,可是马克辛只是淡淡地说:“如果你不能理解我的所作所为,我们还不如趁早分开。”德里克一气之下,搬离了两人的住处。

没有了德里克的资金支持,马克辛的“成人托儿所”计划不得不暂时搁浅了。就在她几乎要绝望时,她接到了一个自称是佩皮斯的电话,表示可以将自己的房子免费提供给她。一天后,马克辛和佩皮斯见面了,佩皮斯讲述了自己这样做的初衷:她原来有一个可爱的儿子爱德拉,由于和丈夫忙于工作,疏忽了对儿子的管理,让儿子染上了和吸毒。“如果能让他找回自己,我们愿意付出一切。”

在佩皮斯的帮助下,2012年10月份,马克辛的托儿所再次开业了,尽管警方不时调查,但马克辛已经有了足够的应对经验,当然,还有佩皮斯的作证。

几天后,马克辛通过警方找到了爱德拉,带着一丝好奇,爱德拉住了进来,童话般的布置让他惊诧不已。第二天,马克辛提出要给他穿上尿裤,爱德拉说什么也不同意。马克辛说:“这个时候,你不要把自己当成成年人,在我眼里,你不过是一个孩子。”当爱德拉犹豫着脱下裤子时,他忽然明白了马克辛这样做的用意:诚然他有不幸的童年,也不应该去逃避,而是要勇敢面对。接下来几天,马克辛细心地照顾着爱德拉,沉浸在浓浓的母爱中,爱德拉忘掉自己已经成年。

之后,每隔几天,爱德拉都会到托儿所里呆上几个小时,而佩皮斯就在旁边不停地忙碌着,不是捡回爱德拉乱扔的玩具,就是整理凌乱不堪的婴儿床。看着忙碌的母亲,爱德拉突然意识到:母亲是爱自己的,是生活的压力让她不得不外出工作而忽视了对他的照看。爱德拉在留言本上写道:“童年的悲惨让我迷失了自己,是马克辛这个‘妈妈’让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爱着我,我不会再像过去那样混日子!”一个小小的举动竟然拯救了迷途的爱德拉,这让马克辛惊喜不已。

让更多的人“重回”童年

这以后,马克辛和警察局保持联系,碰到像爱德拉这样的人,她建议对方到托儿所住上几天,随着更多人的入住,人们不再视她的托儿所为洪水猛兽,而是以另一种眼光来重新审视。2013年7月份,曾经撰文攻击马克辛的记者阿尔瓦・拉丁住进了托儿所,两个小时的亲身经历后,他改变了之前的看法:“当人们在遇到烦恼和困惑,嘴边常会说多希望自己还是个孩子,无疑这里把这个小众而容易忽略的心理问题变成了现实。”

拉丁的改口无疑是最好的广告,更让马克辛意外的是,德里克也出现在了托儿所。他说:“此刻,我是你的一个顾客。”德里克尽情地玩耍着,两个小时后,他在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中慢慢睡着了,睡梦中德里克竟然梦到了童年,和妈妈快乐地在草地上飞奔着……醒来之后,德里克向马克辛提出了申请,要成为托儿所的“爸爸”,这样就可以和马克辛这个“妈妈”以及孩子们组成一个温馨的家。

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成人托儿所”,德里克把业务拓展到推特上。2014年2月份,马克辛迎来一位特别的客人,对方是一个来自五百强企业的高管戴尔・瑞克,瑞克表示自己之所以来,并不是想重拾童年,而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释压。马克辛如梦初醒:是啊,儿童无忧无虑,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任何烦恼。瑞克看上了铺满玩具的摇篮,她一边玩着各种玩具,一边在摇篮上轻微地摇晃着,半个小时后,瑞克竟然安然地睡着了。醒来后,瑞克表示这是她这段时间睡得最好的一次。原来由于巨大的精神压力,她得了睡眠障碍,她曾经看过神经科医生,吃了不少药,可并没有得到缓解。在报纸上看到了马克辛的广告,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来的。“我想成为孩子,这是一种放松的方式,只需穿着尿布半小时,我的压力就会消失。”

第二天,马克辛再次看到了瑞克,和她前来的还有她的同事琼斯,两人在玩具堆里尽情玩耍,然后坐在色彩明亮的高椅上吃着儿童套餐,这一幕让马克辛倍感温馨,以前她办“成人托儿所”不过是帮助那些有着和自己不幸童年的人找回童年的记忆,现在却成为了职场人士释压的场所。

2014年8月份的一天,马克辛的托儿所迎来了重要的客人――利物浦的副市长戴恩斯,居住了一天后,他在留言本上写道:“只要穿着尿布、抱着奶瓶,任何人的压力都会消失。”

超越道德的母爱范文第5篇

现今的文化

中国是屈指可数的文明古国。老外忙着来中国旅游,学汉语成了国际热,孔子学院办到了全世界。谁也不否认,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儒家传统。可另一方面,自“五四”以来打倒孔家店,批“孔老二”所形成的以“革命”装饰的文化虚无主义,今天依然有市场。比如最近,为防儒学抬头,有位黎鸣先生接连写了几篇恶批孔子的文章。其中,《孔夫子及其儒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牢狱》一文说:孔夫子及其儒家给中国文化留下了“五毒四柔”。五毒是:精神的复古主义;做人的唯上主义;认知的独断主义;行政的人治主义;政体习惯的专制主义。 四柔是:孝;悌;忠;恕。

按照黎鸣先生的分析,孔子还是给中国人留下了好东西,可是该文的结论却是:“孔夫子如上所述的‘五毒四柔’的人格,深深害苦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今天我们批孔,实际上是在挽救我们的孩子们,让他们永远地避开孔夫子及儒家长期以来在中国人的思想中、语言中所散布的毒素,让他们永远地避开这种始终在严重地伤害我们自己的传统中国人的‘五毒四柔’的人格。在我的心中,孔夫子及其儒家,的确早就已经是造成中华民族永远陷于愚昧无知、软弱可欺的极端悲惨境地的罪大恶极的瘟神。”

既有“五毒”,又有“四柔”,为什么一古脑儿都说成是“毒素”?孔子创造了“四柔”,毕竟给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怎么成了“罪大恶极的瘟神”?黎明的极端偏激,是当今中国“文化”的缩影。有人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毒”,来否认“四柔”,一棍子打死。而有人又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柔”,否认“五毒”,要求全盘复古。

无论如何,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不是今日的主流文化,可黎鸣说的“五毒”中的“四毒”即做人的唯上主义、认知的独断主义、行政的人治主义、政体的专制主义,又确实影响社会至今。

今天我们还有多少传统文化的影子?洋楼房、洋汽车、洋招牌、洋风俗、洋习惯、洋时髦,连国产砖也硬要起个“蒙娜丽莎”的洋名字。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启了以西方现代化为目标、以西方市场经济制度为参照的改革开放,西方的经济理论、经济制度、经济目标、经济法规,成了学习对象。随之,西方文化也涌入中国。经济至上的经济主义、物质至上的物质主义、消费至上的消费主义、快乐至上的快乐主义、利己至上的利己主义、拜金至上的拜金主义,成了相当多人的价值观。因此,许多人惶恐地说:我们被“西化”了,西方文化主导了今日的中国!但是,我们却不能不问: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精神等文化主流,以及法治传统,我们又借鉴了多少呢?如此看来,中国似乎并没有真正借鉴西方文化。

总之,中国已不是传统的封建文化;当然也不是西方的现代资本主义文化。到底我们今天的主流文化是什么?尽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但恐怕有一点是大家的共识,那就是今日中国迫切地需要文化重建!

现今的道德

长期以来,我们都大力宣传社会主义道德, 即“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其实,道德不是口号,是行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甚至包括某些掌握权力的人,秉持的却是“什么都不信,什么都敢干”,贪污、盗窃、抢劫、造假、贩毒、拐骗、欺诈、走私……以至发生骇人听闻的山西奴工事件。这说明什么?除了说明我们制度存在缺陷外,难道不是同时说明,我们某些地方政府在道德宣传教育上的空洞、无力、滞后?

某些对改革开放不满的人指责说,我们被资本主义的道德腐蚀了。事实如何那?

一些人有钱了,到世界各地逛逛,结果却被资本主义文明世界视为不懂礼貌、不守秩序的人。在国外的旅游区,很多地方用中文写着:“请勿喧哗”、“请勿浪费”、“小便入池”、“不要乱丢垃圾”、“客满”。这也让我们因此而蒙羞,我们又如何说人家腐蚀了我们?

如果说西方现代道德文明的核心是对人的尊重,那么东方道德文明的核心就是对人的感恩。西方道德文明主张无差别的爱,东方道德文明倡导由此及彼的爱。儒学称“百善孝为先”,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推崇孝道。人有了孝心,懂得爱父母,才会由此及彼,爱兄弟、爱朋友、爱众生、爱自然。可是,今天我们有多少人重视孝道?有几个学校对孩子进行孝的教育?年轻人对父母有感恩之心吗?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孩子凭什么要感恩父母,生的时候征求过他的意见吗?”父母生你,是没有和你商量,但毕竟给了你生命。人想感恩,找感恩的理由;不想感恩,就找不感恩的借口。今日的许多年轻人,在没有任何道德教育的环境下,除了爱自己以外,谁都不爱。如果能真的爱自己,也不错。因为要真的爱自己,就必然要爱生活、爱生命。可是据统计,自杀却成了今日15岁至35岁年轻人死亡的首因。因为他的生命只属于自己,欲望一旦不满足,就觉得活着没意思,结束自己的生命。孝、悌、忠、恕,这些传统道德,今天的人连说也不说了,更别说做了。

结论就是,中国需要重建道德。

现今的教育

先说家庭教育。我们天天忙于工作、挣钱、应酬乃至麻将,没有时间教育,也不会教育。但我们非常疼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孩子从小,只知道被爱,不知道爱人;只知道获得,不知道付出;只知道享受,不知道辛劳。要么不懂礼貌、目中无人;要么顶撞父母、离家出走;要么网恋早恋、不好学习;要么作恶犯罪、跳楼自杀。弄得父母们六神无主、愁眉苦脸。有一个家庭调查,92%的家长认为,最头痛的是孩子教育问题,因为今天没有家庭教育。

再说学校教育。今日的学校教育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下大力气教的是学生今后无用、必将遗忘的公式方程、解题技巧、标准答案一类的死知识,而学生一辈子受用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却忽略了。人需要的不教,人不需要的硬教,把学生都放到一个模子里挤压,以牺牲德育、体育、美育为代价追求智育,却导致了综合素质差、创造能力弱、社会不需要、工作找不到,这是我们现行教育制度的缺失。

孔子的教育思想着力于培养人的高尚人格和高尚情操,提出“君子不器”的观念,反对把人训练成只有某种用途的器具。可是,我们今日的学校,对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和人格培养却重视不够。教育产业化的提出,更使学校成了谋利工具,挖空心思忙于敛财,哪还有心思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和人格培养?这么说来,中国搞的就应该是西方式教育了。可是,西方学校只是把考试作为检测教学效果的一个手段、学生升学的一个依据,决不奉行考试至上、分数第一,而是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奉行经济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快乐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西方,恰恰不奉行考试主义。而我们却把考试主义奉为中国教育不可动摇的原则。所以,中国教育也不是西方式教育。

再说社会教育。充斥社会教育的内容,一是挣钱手段传授,如教你学英语、玩电脑、炒股票、搞营销……;二是犯罪诱惑启示,如网吧的杀人游戏、电视的罪案解剖、网络的、媒体的欲望鼓惑……恰恰缺失的是人文主义教育,不关注人的心灵、德性、精神、情感、灵魂。原因很简单,因为拉不到广告、弄不到赞助、赚不到钱。而那些要做人格教育的人,尽管在利用各种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尽管深受家长、孩子们的欢迎,却往往得不到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

概括地说,我们家庭教育的主题是给、给、给,我们学校教育的主题是分、分、分,我们社会教育的主题是钱、钱、钱。这是教育吗?所以,我说,我们要重建教育。

为什么要重建文化、道德和教育

人为什么要有文化、道德和教育?说到底,是为了超越动物的本能。一是精神超越,让人活得像人,懂得爱自己、爱他人,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活得美好、活得幸福;一是技能超越,让人活得有本事,能生存、能创造、能思维。今天我们的文化、道德和教育,缺乏重视做人,将物欲满足、感官刺激奉为时尚;也忽视能力,将模仿、抄袭、剽窃、复制作为本事。说难听点,丢弃了精神,不重视创造,就是朝低能蜕化。

没有健康文明的文化、道德和教育,人就丧失生命的价值。中国经济发展了,中国人生活改善了,中国社会也宽容了,但是自杀者为什么越来越多?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即每2分钟自杀9人,其中8人未遂。自杀率是国际平均水平的2.3倍,成为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尤其是自杀成为中国15岁至35岁年轻人死亡的首要原因。更值得关注的是,青少年中自杀比率高的,竟然是受教育最多的人。网上有一副悼文,上联为: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生生不息。下联为:实验楼,教学楼,宿舍楼,楼楼可跳。横批:空前绝后。

没有健康文明的文化、道德和教育,人就丧失生命的快乐。我国有严重精神病患者1600万,在疾病排名中已超过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而跃居首位。我国未成年人中,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300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大学生中16%~25.4%有心理障碍。深圳人精神障碍率10年间增长了100倍,目前精神疾病患者已超过18万人,占城市人口比例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深圳人约有1/3不同程度患有失眠症及其他轻度精神失调症;大约13.2%的中小学生心理有问题。深圳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更为严重,据对全市近千名教师的调查中发现,55.9%的教师有轻度以上的心理障碍,15.8%的教师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障碍。上海现有的1300万人口,已有逾75万各类精神、心理障碍病患者,其中大学生中的发病率高达25%。人活得不愉快,更多地表现在人际关系的紧张、冷漠、妒忌、猜疑、拆台、坑蒙、欺骗、无礼……

没有健康文明的文化、道德和教育,人就活得不安全。目前我国社会犯罪率持续升高,社会治安有恶化趋势,偷盗抢劫杀人屡屡发生。1994年受理一审刑事案件482927件,判决人犯547435人,2005年审结一审刑事案件644248件,判处人犯767951人,10年中分别上升33%和40.4%。现在,犯罪的案情越来越严重,犯罪的手段越来越残忍,犯罪涉及的金额越来越大,犯罪侵害的领域越来越广,犯罪的团伙人数越来越多,犯罪人的级别越来越高,犯罪人的年龄越来越小……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得加倍防范,尤其是食品,更要十分小心:大米有毒;肉有毒,为使猪快速增重,给猪喂“瘦肉精”;还有馒头里加增白剂,油条中搀洗衣粉,用硝酸盐腌制腊肉,硫磺熏木耳,尿素充当味精,去污粉冒充生粉,“金华火腿”为防蝇竟加敌敌畏,“太苍肉松”竟用母猪死猪肉做,用含有致癌物质的色素染成红色的假辣椒粉,用焦油染成黑色的假黑芝麻、多宝鱼喂禁药。如此等等……

没有健康文明的文化、道德和教育,人就活得不充实。如今一些人,除了钱以外,没有任何追求。什么信仰、理想、精神、道德、友谊、爱情、真诚、信任……都不值一提。没钱的人,还有钱可追求,急于上岗、托人、求情,或忙于工作、应酬、打点。有钱的人,还有什么可追求,无非是五星级、高尔夫、夜总会、洋别墅、养情人、玩游艇……一个只追求物质而不追求精神的社会,就丧失了对人的终极关怀;一个满足于物欲而抛弃了精神的人,就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没有健康文明的文化、道德和教育,人就活得不知耻。深圳一个小偷在公共汽车上被抓,连声懊恼没有得手,丝毫不觉可耻。小偷如此,是因为社会存在种种比他更可耻的行为。不用说官场、商场中的,称为社会良知的文人和象牙塔的学府,其中抄袭、剽窃、造假、浮夸还少吗?

相关期刊更多

时代与思潮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

致富时代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农垦总局

中国军转民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