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轮滑教学

轮滑教学

轮滑教学

轮滑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激趣 分类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教师在教授《其他简单机械》的滑轮时,应该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认识、掌握动滑轮、定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同时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在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1 创设情景利用实验来区别动滑轮和定滑轮

学习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之前,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区分开哪样的滑轮是定滑轮,哪样的滑轮是动滑轮。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通过观察区分开动滑轮和定滑轮。

创设情景:给你一个滑轮,一根线,一根铁架台,一个钩码,请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案,利用滑轮把钩码提起来。

学生分小组动手实验,分别设计出用动滑轮和定滑轮把钩码拉起来的方案。此时教师引导提问:你们所设计的两种不同方案中,滑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学生很容易得出:有一个滑轮固定不动,有一个滑轮能随着钩码一起上升或下降。此时教师引出动滑轮和定滑轮的概念,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2 实验探究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它是在学习了杠杆的作用以后来开展的探究活动。“我们使用杠杆是为了省力或者省距离,在使用滑轮时是否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呢?”这是我们探究前的思维迁移活动。所以我们的探究活动就是围绕两点即是否省力和是否省距离来展开。

为了降低实验难度,课堂探究先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否省力,然后再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否省距离。

2.1 分别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否省力

1)实验前:教师引导学生明白:应该比较哪两个量才能得出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否省力的结论?(物体的重力和把物体拉起来所需要的拉力。)

2)实验中:①教师让学生在实验中找出方法:怎么才能准确读出拉力的大小?(匀速拉动,拉动过程中读数。)

②探究动滑轮是否省力时,教师直接要求:使用动滑轮时拉力的方向要竖直向上。(此时不用解释为什么,在学习动滑轮的本质以后再让学生解释:为什么使用动滑轮只有在竖直向上拉的时候才能省一半的力?)

3)实验后:引导学生分析所测数据,得出结论: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使用动滑轮省一半的力。

2.2 分别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否省距离

已经探究得出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否省力的结论,在探究它们是否省距离时就可以去掉弹簧测力计,简化实验器材,让实验更顺利的进行。

1)实验前:老师仍然要引导学生明白:应该比较哪两个量才能得出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否省距离?(物体被拉起的高度和绳端拉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实验中:①实验时要求各小组要确定好谁操作,谁读数,谁记录等,搞好分工与协作。②教师在学生实验时要指导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测准物体上升的高度和绳端拉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这也是这个探究实验是否成功的关键。教师此时可以给学生出示具体的操作方法供学生参考:刻度尺(量程1m)靠近铁架台竖直,使钩码刚好放在刻度尺的整刻度线处,拉绳子的手指也刚好掐在整刻度线处,竖直向上拉动钩码使其上升5cm、10cm、15cm,分别读出手指掐线处上升的高度。

3)实验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定滑轮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动滑轮费一倍的距离。之后教师启发提问: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那么我们在使用定滑轮的过程中(比如旗杆上的定滑轮)它具有怎样的作用呢?学生通过讨论比较,最后得出定滑轮的优点: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

3 类比实验归纳滑轮组的特点

在探究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后,再来探究滑轮组的特点,过程就变得简单多了。对于滑轮组的学习,可以采取这样一个过程。

3.1创设情景组装滑轮组

情景:如果在使用滑轮时既要改变拉力的方向,又要省力,可以怎么做?(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一个滑轮组)给你两个滑轮,一根线,一个钩码,一根铁架台,你能组装出符合要求的滑轮组吗?

学生在老师的问题引导下,很容易组装出两种不同的滑轮组。此时教师进一步提问:这两个滑轮组只有一个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它们是否都能省力呢?通过这个问题把学生引导到滑轮组特点的探究上来。

3.2 类比实验归纳出滑轮组的特点

由于学生已经具有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能力和经验,所以学生可以很容易的按照原来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方法来探究滑轮组,测出需要的数据。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拉力与物重的关系、物体上升高度和绳端拉力移动的距离的关系、滑轮组拉着动滑轮的绳子的段数,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就不难归纳出滑轮组的特点了: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拉力就是物体重力的几分之一,拉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上升高度的几倍。

参考文献

轮滑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轮滑教育 学生素质 普及 发展

轮滑在十八世纪由不知名的荷兰人发明,最初有位荷兰滑冰运动员为了在不结冰的季节继续训练,尝试把木线轴安在皮鞋下,试图在平坦的地面上滑行,他的试验在不断失败和改进后终于取得成功,创造了用轮子鞋“滑冰”的历史,从此轮滑运动在欧洲诞生、兴起并得到较快的发展。轮滑运动具有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和休闲性等特点。目前,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不断推进,轮滑教育正以燎原之势风靡校园,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此背景下,我校自2007年开始普及和发展小学生轮滑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校的素质教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调查研究,发展小学轮滑教育

在“校校有特色”的时代背景下,寻找一个能让学生进一步增强体质、提高兴趣的项目,是学校发展特色教育与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举措。学校领导开展了深入研究和广泛调查,最终“轮滑运动”凭借以下几项优点,被我校选作特色教育发展项目。

1.健身性。轮滑是一项全身性运动,它能促进心脑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的改善和代谢作用的加强,例如促进心脑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的改善和代谢,能增强臂、腿、腰、腹等各处肌肉的力量和身体各个关节的灵活性,特别是对人对平衡能力的掌握有很大帮助。

2.娱乐性。轮滑运动有很强的娱乐性,既可以单独练习,又可以群体游戏。所以无论是平时休闲运动抑或朋友、同学之间举行的小型比赛,通过轮滑这项运动,可使人们从平时紧张、繁重的学习和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3.安全性。美国麻省大学最近的研究报告指出:直排轮鞋运动对关节所造成的冲击力较跑步对关节的冲击力低约50%。老年人和小孩子也适合这项运动,戴上头盔和护具,摔倒后受伤的危险性很小。

4.经济性。作为一项简单经济的运动,大家在玩轮滑的时候除了初学时需要贮备的轮滑鞋和护具外,几乎不用再花费其他费用,运动器材的使用寿命也很长,无需一直更换,只要路面平整就可以滑行。

我校从2006年开始准备发展轮滑教育,并向有关部门申请,于2007年被评为苏州市“轮滑运动示范学校”。从此轮滑运动走进校园,学校有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普及提高,开展小学轮滑教育

我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轮滑运动,建立了由校长亲自挂帅,分管校长、分管教导、体育教研组长组成的学校轮滑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镇财政有10到30万元的轮滑运动专项资金,专款专用。训练补贴、竞赛奖励做到及时发放。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关心下,调动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稳定了体育教师队伍,对轮滑教育工作的开展和业余训练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1.注重课堂教学,普及轮滑运动。学校大力开展轮滑普及教育,注重课堂教学。一年级每位新生进校,家长出一半的费用,镇财政出一半的费用,每人一套护具、一双轮滑鞋,确保轮滑走进课堂,学生平等教学。学校安排一年级每个班级每周一次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很高,技能掌握很好,素质提高很快。二至六年级每学期每班各有15~20节课时的轮滑课外活动课。

从2010年9月开始,从二年级中选拔出轮滑兴趣爱好者和运动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三(1)班作为轮滑特色班,在不违背课务安排的原则下,课程特殊安排,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和课外活动进行专门的轮滑课程教学,确保轮滑优秀选手,不因为课务和乘校车而耽误正常训练。到目前为止,四轮试验下来,轮滑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在整个年级中一直在第一或第二名的位置,学生开心,家长放心。轮滑教练和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编撰了一套淀山湖小学轮滑校本教材。

2.科学选材训练,提高轮滑水平。(1)科学选材。通过老师平时的课堂教学成效,凭自己的经验进行选材,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主观性和盲目性。科学选材是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进行定量分析,并对他们的运动能力作出评价,对其运动潜能作出预测,从而确定他们适合从事那个运动项目,找出可能达到的高度。科学选材测试三方面的数据:短距离,身高测试;中距离测试,观察身体协调性;长跑测试,考察意志力很重要。轮滑选材意志力最重要,再次是协调性好和爆发力强,最后从有兴趣的学生中选出运动员。

(2)选拔训练。教练员期初都制订好学年计划和学期计划,常年训练,低年级选拔出的轮滑优秀选手每天于3:30-5:00训练,以素质练习、游戏为主,游戏中穿插轮滑技术,定期测试轮滑技术和速滑成绩。三年级以上的轮滑运动员,每周一、二、四下午四点到五点半,星期六上午八点到十点半,星期一和四加强素质练习,周二和周六以技术教学训练为主,每月测试一次。临近比赛一个月除了周日休息,其他每天放学后都要训练,强化战术和技术训练,加强团队意识。

所谓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暑假从上午7点至9点半,寒假从上午8点半到10点半(星期天休息)。加强体能训练,重视技术环节训练。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训练习惯,快速提高学生的轮滑水平。

三、喜出成效,加强学校素质教育

依托校内外师资力量,广泛开展轮滑运动的教学及业余运动队的训练,在提高学生对轮滑运动兴趣的同时提升了运动水平,并辐射到其他运动项目,营造了良好的校园运动氛围。

1.有效训练,提高学生健康度。轮滑走进课堂,低年级的学生对轮滑既新奇又喜欢,在学习过程中从不断跌倒爬起,做到保护和自我保护,变得勇敢果断。一双休闲轮滑鞋子重4斤左右,孩子负重练习,提高了身体素质,提高了心肺功能、平衡能力、身体协调性等,并培养了耐力和自信心。各种动作的展示、速度的比赛及同学之间互相协作的游戏,培养了团队精神,给孩子更多参与展示自我的机会。低年级体质健康测试和往年相比明显提升(见表一)。

表一 (2007年-2012年全校学生体质健康上报数据)

由于轮滑基础教学扎实,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为运动员的选拔和成绩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的各项市级体育比赛成绩,从原来的全市最后方阵,一举进入第一方阵。

2.屡获佳绩,不误学生文化课。经过近七年的轮滑教育普及和提高,我校的轮滑教育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学生轮滑队参加各类比赛,屡获佳绩(见表二):

表二 2008年至2013年淀小在昆山市比赛团体名次(全市43所学校)

2008年至2013年,我校连续6年参加苏州市中小学生速度轮滑赛获得团体第一的好成绩。

2010年和2013年参加昆山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仪仗队比赛获得团体第一。

2012年我在全国轮滑30周年庆典上,被命名为“全国轮滑运动示范学校”。

2013年5月,学校轮滑队赴北戴河参加“全国轮滑锦标赛”,三名学生进入前六,我校轮滑队获得道德风尚奖;2013年8月在徐州参加江苏省中小学生速度轮滑赛,获得团体第四名,学生表现突出,金银铜牌都拿到了。

三(1)、四(1)、五(1)、六(1)四个班为学校轮滑特色班,教师和课务安排稍特殊化,以学业为主,培养兴趣提高运动能力为中心。通过几轮轮滑班学生的实验,轮滑班学生平均文化成绩高于同年级其他班级的学生,学生学习和训练两不误,为家长支持开展这项运动奠定了基础,学生能更扎实地学好文化课程,更好地专心轮滑技术技能的提高训练。

轮滑教学范文第3篇

(1)多媒体技术对轮滑教学积极的影响①教学手段和方法多样,教学效果显著。在轮滑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技术动作视频,让学生边看边模仿体会动作,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讲解和示范,既得不到很好的效果,也缺少吸引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完全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练习,遇到问题时请教老师指导,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由练习时间。由于示范简单明了,教师讲解及时到位,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②在教学中可以提供形象具体的直观感受。多媒体技术的最大优点是通过画面、图片、声音等综合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生动、形象的直观感受,并引导学生发展思维。传统的教学一般采用讲解示范等教学方法,对于瞬间动作的描述往往不能描述清楚,使学生的认知目标不能更好的实现。如果在轮滑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整个技术动作借助图像、声音等综合多媒体技术,把完整的技术动作形象、具体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并突出重点、难点的技术动作要求,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图像播放,辅助教师讲解,这样易于在学生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③在教学中有利于因材施教多媒体技术教学有效的支持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学进度、内容和深度是一致的,但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理解能力是不同的,导致有的同学掌握了,有的同学掌握不了。多媒体技术引用到教学中解决了这一难题。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更难的技术动作。这样,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术,较好的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④在教学中有利于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摄像机对学生练习动作技术的过程进行拍摄,找出多余错误的动作,将学生所出现的错误动作反复进行观看和讲解,并和正确的技术动作形成对比,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教师通过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能够更加有效的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⑤多媒体技术突破空间与时间优势。在轮滑教学中,教师采用传统的讲解与示范等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示范动作时间与空间的矛盾,而多媒体技术突破了空间与时间优势,将其动作技术以动漫动画,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各种示范,便于学生清晰地认知技术动作,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和清晰的动作表象。因此,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比单一运用传统教学中的讲解与示范更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使教学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2)多媒体技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技术利用形象、生动的图像演示,动静结合的画面,能使呈现出来的教学内容更为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兴趣、注意力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中,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教学录像,让学生观看模仿,并了解技术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及时的讲解动作关键,学生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②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目标,熟练掌握动作技术。学生理解起来也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轮滑教学中复杂的技术动作,通过图片、文字的方式进行动作分解、慢放,突破重点、难点技术问题,使复杂的技术动作能形象具体的表现出来,再辅以教师的演示、示范,就很容易使学生提高动作掌握的效率。

2结论

(1)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轮滑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和兴趣。

(2)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教师逐渐成为引导者,使得轮滑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轮滑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轮滑教学;讲解;示范;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6-0005-2

一、在轮滑的教学实践中,要遵循几个原则

健身性原则。本着“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安排一些容易实施,容易自练,并且有较大健身价值的内容,对发展体能有较大帮助的内容;

兴趣性原则。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轮滑运动的知识,是开设轮滑选项课的必要因素。通过内容和手段上的安排,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终身性原则。要把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与毕业后的终身体育结合起来,掌握正确的技术及利用轮滑运动来健身的方法,使其终身受益;

安全性原则。在轮滑选项课上,应体现区别对待的原则,一些技术难度大、危险性高的动作,应有选择地传授,并进行分层次教学,使学生形成适应个人特点的技术和风格。

二、轮滑教学的讲解

讲解是指教师对各个技术动作的语言概括,给学生建立基本技术动作的正确概念。教师要让学生把动作技术要领与其所观察的结果联系起来,从感性认识到上升理性认识,再经过自身的反复练习,进一步理解概念掌握基本动作。

(一)轮滑教学的示范

示范是通过肢体给学生做出标准典范,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的一种手段。只有正确的示范动作,才能使学生在感知动作形象的过程中,理解动作的特点和结构,建立正确的概念。因此,准确、熟练、优美的示范动作会给学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这就要求示范动作要层次清楚,突出重点和难点,基本动作、慢动作、分解动作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教师在示范时不但要注意前、后、左、右学生都能看清楚,而且要根据滑行的动作和特点,采用正面示范、侧面示范、背面示范等方法。

讲解与示范是不可分解的教学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动作可以先讲解后示范再练习;有的动作可以先示范后讲解再练习;或者边讲解边示范边练习。

(二)轮滑教学示范的最佳位置

1.直道滑跑示范、观察位置。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模仿滑跑姿势、两臂摆动方向和摆臂时抬起的高度,学生的队伍可顺着直道站成横排,教师要顺着横排方向滑行。

2.在示范上体两侧移动或两臂向两侧摆动或两臂摆动的技术时,学生队伍横排站在直道的一端,教师应面向学生,由远渐渐地向学生的方向滑来。

3.弯道滑跑示范、观察位置。学生站在弯道的内侧或外侧分别观看教师在弯道滑行时身体的倾斜角度及教师在弯道滑行时交叉步左、右脚蹬地的技术。

4.入弯道滑跑示范、观察位置。学生的队伍在直道与弯道交接点内侧或外侧站好,观察教师直道滑行进入弯道滑行时身体倾斜度与蹬地技术。

5.出弯道滑跑示范、观察位置学生队伍站在弯道与直道交接点内侧或外侧,观察教师滑出弯道时臂和腿的配合及臀与肩的移动情况。

三、轮滑教学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一)身体素质是安全教学的有力保障

轮滑运动对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协调性、灵敏性等素质有较高要求。身体素质受一定的遗传因素影响,但在后天的训练中也可得到一定的增强。因此,轮滑课的教学活动应特别强调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为满足轮滑课的教学需求及提高高师学生的身体素质,可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将身体素质练习安排在轮滑课的后期来完成(在轮滑课的前期安排素质练习,造成学生身体过早疲劳,甚至影响之后的学习及安全滑行)。在轮滑课上安排身体素质练习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练习内容,循序渐进地安排练习的难度和数量,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采用科学的练习方式,以便使身体素质练习在轮滑教学活动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为提高轮滑课的教学质量,完成轮滑课的教学任务,必须加强身体素质练习。

(二)充分的准备活动是保障轮滑安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准备活动是顺利完成轮滑课教学的基础保障,是轮滑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任课教师必须重视这一环节。

轮滑课准备活动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依据从简到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合理控制运动量,将轮滑课的准备活动分为两部分,即基本准备部分和专项准备部分。基本准备部分的运动量不宜过大,主要以心血管及肌肉的预热为主,以围绕肩、腰、膝、踝、腕关节等全身各关节为辅;专项准备部分以拉伸腰、腿等各部分韧带、肌腱等为重点内容,兼顾下肢肌肉以及与滑行有关的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肌肉感觉、兴奋性,以克服身体器官惰性,并使学生在机体及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这既有利于动作技能的学习,又能有效地避免因准备活动不充分而造成的伤害事故。

(三)强化轮滑场地设施的管理是保障轮滑安全教学的必要手段

轮滑的教学活动通常都是在轮滑场地内进行的,因此轮滑场地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场地工作人员应负起责任,制定必要的轮滑场地管理制度,有条件的可设专人管理。其次,任课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认真仔细地做好场地和教学器材的安全检查巡视工作,及时检查场地平整性、附属设施的完整性,如检查场地四周铁丝网有无缺损,场地中是否有影响安全滑行的沙粒、碎石以及树枝等因素的存在,及时清理场地内的各种杂物、积水,以防止学生在滑行中发生跌倒。并做到轮滑场地直、弯道各区域标志线清晰、醒目。同时,轮滑场地应该有足够的缓冲区,场地四周应有一定距离的空地作为缓冲区域,例如:弯道缓冲区域的距离不够或有墙及其他物体时,就需要教师合理控制学生的滑行速度及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区域。通过对轮滑场地设施的一系列检查、维护,将影响轮滑教学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四、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与自我保护技术的培养

(一)安全防护意识的培养

轮滑运动是一项运动量大、相对来讲比较危险的运动项目。对于轮滑运动的初学者来说,摔倒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轮滑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滑行技能,而且要从始至终不断加强安全防护意识的教育,并严格约束学生的行为,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组织教学活动。包括要求衣着合理,器材(轮滑鞋、护具)绝对完好,危险的技术动作坚决不做,头脑中时刻保持安全滑行及自我安全防护的意识,因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衣着合体,避免口袋中装有硬物。为了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绝对安全,上课必须注意学生恰当着装。如衣服要宽松合体,不要在衣服上别胸针、团徽、证章等;上衣、裤子口袋里不要装钥匙、小刀、钢笔、玩具、手机等坚硬、锋利物品。

2.认真佩带护具。课堂上教师要认真督促、检查学生的护具、头盔的佩带,提醒学生检查轮滑鞋的牢固性及护具的佩带是否紧固。在轮滑教学活动中,无论教师、学生都要养成边滑行边检查护具的良好习惯。只有建立良好的安全防护意识与习惯,才能保证安全地参与教学活动。

3.及时检修轮滑鞋。轮滑鞋经过一段时间的滑行之后,极易造成轮子、轴承的磨损、损坏以及螺丝的松动、丢失等情况的发生,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醒学生时刻注意器材的完好性,课前组织学生认真、仔细地检查,及时将磨损的轮子、轴承等部件进行调换和更新,做到在课堂上决不能因器材因素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4.控制学生争强好胜的虚荣心。年轻人心高气盛,有股不服输的精神,尤其是男同学,往往容易在课堂上互相较劲,增加动作难度等等。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二)安全防护技术的培养

在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外,还要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自我保护技术,并在教学中加强自我保护技术的训练力度。初学滑轮的学生在滑行时会在生理上表现出精神紧张、动作硬板、不协调,从心理上表现出胆怯、恐惧、缩手缩脚和意志不坚强等现象。因此,在参与轮滑教学活动时,易出现动作僵硬失调,缺乏控制身体平衡能力,常会向前、向后或向左右摔倒等现象。为避免学生滑行时摔倒而出现意外伤害事故,在轮滑教学初期应将轮滑防护技术作为基础中的基础,首先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充分掌握该技术。

轮滑滑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有三种摔倒动作,它们是:向前摔倒、向后摔倒、向侧(左右)摔倒。为保护身体在摔倒时不受伤或减轻伤害程度,应向前、侧滚翻。滚翻技术是不错,但是在脚上穿着轮滑鞋的情况下双脚无法发力跳跃完成滚翻技术动作,伤害也就无法避免。这里介绍一下利用轮滑护具保护身体在意外发生时的安全防护技术,这三种摔倒动作的技术要领是:

1.向前摔倒:当滑行中失去重心向前要跌倒时,身体重心迅速下降,双脚发力蹬伸,双膝关节弯曲,利用护膝保护关节跪地,同时身体前扑,双手前伸,比肩略窄,肘关节弯曲成90度,双手五指分开用力翘起,利用护掌、护肘接触地面并与之摩擦,将头用力昂起,双手的位置在面部略靠前处,以起到保护的作用。

2.向后摔倒:当滑行失去重心向后要跌倒时,身体重心迅速下降呈蹲势,迅速伸手(手指向前,手掌向后方向),利用护掌触地保护(臀部与骶骨),同时曲肘利用臀上部接触地面(身体呈蹲势,掌肘臀),含胸、收腹、低头、收下颚。

3.向(左右)侧摔倒:在滑行过程中尤其是弯道滑行时失去重心向(左右)侧跌倒时,身体重心迅速下降,曲膝呈跪势着地,同时利用肘关节、手掌(翘指)、髋关节依次触地。

以上三种防护技术动作要反复练习、经常练习,达到人人掌握、动作熟练的程度。

总之,轮滑运动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同时由于轮滑运动是一项“高危险”运动,极易受伤,这就需要体育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责任心,科学指导、耐心诱导,按照循序渐进、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指导思想,逐渐使学生掌握防护技术,建立安全意识,通过轮滑运动使学生达到健身、娱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长岭,傅士远.高校速滑教学的防伤问题[J].冰雪运动,1995(1).

轮滑教学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认为轮滑教学中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意志品质差,轮滑动作难度和动作危险性大,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不符合学生的实际等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优化课堂教学氛围等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以提高轮滑课的教学效果。

    轮滑运动是以人的心理素质和运动技能相结合的体育运动项目,它集健身、娱乐、趣味、竞技、技巧、休闲和惊险为一体,能全面提高和综合发展人体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协调和平衡能力。但是,由于轮滑运动动作难度较大又容易受伤等因素,使学生在轮滑的学习过程中极易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以至于形成一定的心理障碍本文针对学生在轮滑课学习过程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克服心理障碍的对策与建议。

1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心理障碍是指介于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之间,无法保持正常人所具备的心理调节和心理适应能力的状态。在轮滑课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情感、意志、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使其在进行某些具有一定难度或危险性的学习时,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不仅会使少数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难以掌握规定的教学内容,还会因为消极情绪的辐射作用而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轮滑课教学中学生出现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技术动作生硬、不协调,失去节奏,有时中途停下或请假,逃避练习。在休息和生活中,性格内向,孤独不合群,集体活动表现比较淡薄,即使参与了也是为了应付。平时表现精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劳,情绪不愉快,对于体能和技能训练缺乏热情且意志薄弱。

1.1动作难度与危险性

    轮滑运动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它要求学生靠与地面接触很窄的滑轮作为支撑点,对于以前没有接触过类似项目运动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刚开始感到很新奇,当穿上轮滑鞋后就会产生站不稳、失去重心和不能移动的感受,这时就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定式,认为“太难了”、“我学不了”、“我不行”等畏惧心理。有些学生甚至错误地认为自己能力差,根本就不适合学习这项运动,尤其当其他同学摔倒或出现意外时,这种恐惧心理越发严重。例如,学生在弯道技术学习中,不敢大胆地向弯道“圆内”倒重心,又不敢大胆地使用外刃蹬地,结果不但动作技术没有长进,有时会由于动作不连贯或其他原因导致摔倒,从而更加畏惧弯道的滑行,产生畏惧心理。因此,笔者认为动作难度和动作危险性大是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的直接原因。 

1.2学生运动素质和心理品质

    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完成轮滑练习的基本条件。当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能满足或无法达到自己安全的心理需要时,就会感到焦虑或恐惧。另外,技术动作结构复杂,也容易使学生丧失自信心,产生畏难、胆怯的情绪。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差是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一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总认为自己体质弱,素质差,技能水平低,在动作练习时不敢迎难而上,过分夸大动作难度,加上他人的调侃和说笑,都可能严重挫伤他们的自信,惧怕学习和练习;其次,学生以前失败经历的情景再现也是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由于轮滑项目自身的危险性和运动者自身的因素,受伤在体育活动中并不鲜见。当受过伤害的学生在练习中碰到与以前的经历相类似的内容时,头脑中就可能会再现事故场景,从而引发对轮滑运动的恐惧。此外,过度紧张是学生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有些学生在学习轮滑运动时,就会产生过度紧张的心理现象,如,动作呆板、不协调、多余动作增多、动作感觉性差等,如果较长时间都不能克服过度紧张的心理状态,就会渗透到动作学习过程中去,最终导致自信心水平降低,从而诱发出一种丧失学习动力的心理障碍。

    学生在轮滑课前,对轮滑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够,理解比较肤浅,没有从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力学等角度进行系统地学习,不能够掌握站立、转弯、停止等基本动作的用力分析,只进行盲目的模仿练习,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产生了疑惑感,最终导致对轮滑运动失去了兴趣。

1.3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抓不住重点与难点,示范时对关键技术交代不清楚,不能从学生的实际技能出发,对学生要求过高,都会使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饱受失败的困扰,对新的学习内容产生畏惧情绪。同时,教师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冷落差生,甚至把他们当作反面教材,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打击,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产生对学习的厌倦和恐惧。

2克服心理障碍的对策

    心理障碍是轮滑课学习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效果。然而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克服和解除的。在轮滑课教学中,每名学生心理障碍的程度和时间的长短都存在着差异,但其共同的特点是缺乏信心,兴趣削弱。因此,教师应遵循有关原则,应用适当的方法,解除学生学习的厌倦情绪。

2. 1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和运动能力的培养

    身体素质是掌握技术的基础,从上第一次课开始就应加强学生身体各素质的练习,每次课都应安排适量的相关练习内容。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提出一般要求和个别要求,布置课后练习内容,经常检查。评定学生的素质发展水平,使学生增强学习新内容的信心。对任何一个有难度的动作,首先要抓好基本技能练习,防止学生脱离实际条件,在他们尚不具备相应的身体素质情况下,片面追求学习难度较大的动作。例如,通过练习一些复杂的动作来增加身体的协调能力,或用橡皮筋等外界物体对身体施加外力来增加腿部力量及脚跺关节力量。

2. 2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的活动目的越明确,越深刻,意志就越坚强,越能够激励人们的行为去达到某一目标”,。良好的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因。学生只有把轮滑课的学习变成自己的内在要求时,才能产生克服各种困难的决心及消除各种心理障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轮滑课的动机不明确,认为不是主课,只不过是玩玩而已,不必认真;有的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对要求考试的教学内容认真对待,积极练习,对不是考试的内容,则不重视。因此,在轮滑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要求并鼓励学生在跌倒后继续坚持练习,更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认识练习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对失败进行正确的归因,让学生用动机的力量、顽强的意志品质对待和战胜困难。

2. 3科学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在教法上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使课堂充满欢乐气氛。学生情绪较沉闷时说些得体的幽默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可避免枯燥、厌倦的心理,培养学生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要注意培养和使用体育骨干,让他们去带动影响其他同学。在气候条件较差或动作难度较大时,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克服怕苦怕累心理。同时,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重点技术的讲解,在开设轮滑课之前,学生必须进行有关的理论学习,使他们能够在理论的正确指导下进行实践练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例如,教师在学习练习之前,必须让学生明确保持重心平衡是关键,此外必须学会“八字”停止法,这是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理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从而降低畏惧心理

2. 4重视动作示范和保护措施

    动作技能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动作技能形成一般是从观察教师的动作示范开始的,通过观察在头脑中建立起动作的视觉表象,然后通过自己的练习形成动觉表象,最终形成视、动综合表象。因此可以看出,正确、优美的动作示范会给学生一种安全、易学的感觉,使其对轮滑技术动作产生兴趣,产生跃跃欲试的效果,从而大胆地充满信心去练习。同时,在上课之前要求怕摔的学生佩戴护膝、护腕、头盔等护具,在加上轮滑技术上的正确姿势示范和技术指导,从而让学生在有效的保护措施和严格的技术要求下轻松、平安地完成轮滑动作,这是减轻学生在轮滑课中产生心理障碍的有效措施。

2. 5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

    在轮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多启发、引导和鼓励,激发他们完成动作的渴望和勇气。还可采用直观与语言相结合的方法,如对某些完成动作较好的学生进行激励型讲解,让层次不同的学生在一起训练,使学生自我比较,从而产生练习的欲望以增强自信二教师除运用语言激励外,还可采用情绪对比的心理训练,通过表象回忆的方式,引起消极心理因素的出现,同时利用积极情绪替代消极情绪,达到逐步克服心理障碍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表象训练法,让学生回忆自己完成动作难度较大动作时的肌肉用力感觉,并将自己的动作同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对比,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和对肌肉动作控制程度,使身体各器官系统达到协调发展,以增强学生学习轮滑的信心和动力。

2. 6优化课堂教学氛围

    在学习中多创造一些良好的心理气氛,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可减少学生在练习时出现紧张、害怕等不良心理。教师对具有紧张胆怯心理的学生应多加关心,少批评,更不能讥讽,并及时鼓励,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满足,使他们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满足感”、“成功感”的情绪体验,逐步树立信心。在练习过程中,教师用适当的语言对学生的练习给予肯定和评价,提醒学生动作用力的时机、方向和动作幅度,帮助学生分析动作失败的原因和指出纠正错误的方法,转移和分散学生的心理障碍。教师还可以利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暗示,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准确,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消除恐惧感,排除意志消沉等消极心理,增强自信心和勇气,从而能顽强果断地克服动作困难,加速技术动作的掌握,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相关期刊更多

秦文化论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华夏文化论坛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